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液免疫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手足口??; 免疫球蛋白類; 補體; 體液免疫
手足口?。℉and-Foot-Mouth diease, 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四季均可發生,夏秋季節多見,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尤以3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臨床表現輕重不一,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部位的皰疹,少數重病患兒可出現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1]。為了解手足口病患兒體液免疫狀況,對123例手足口病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補體C3、C4進行檢測。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5月~2011年7月收集在筆者所在醫院傳染科住院的123例患兒,所有病例均符合衛生部的《手足口病預防控制之南(2008年版)》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69例,年齡在5個月~6歲,女54例,年齡在6個月~9歲,平均年齡2.2歲;對照組為同期本院兒科門診健康兒童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2.4歲。
1.2 方法 檢測標本為入院第1天靜脈血標本,HFMD患兒和對照組兒童常規靜脈采血2 ml于促凝血管中,離心分離血清,避免溶血,采用散射速率比濁法,儀器為美國Beckman Coulter公司的IMMAGE特定蛋白分析儀。
1.3 統計學處理 檢測結果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兒童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補體C3、C4水平測定結果顯示,HFMD患兒免疫球蛋白中IgG、IgA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嬰幼兒常見傳染病之一,引發HFMD的腸道病毒有70多種(型),柯薩奇病毒A組的16、4、5、7、10型,B組的2、5型,以及腸道病毒71型均為手足口病較常見的病原體,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71)最為常見,兩種病毒感染常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體。人群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3歲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占發病總數的85%~95%,筆者所在醫院123例HFMD患兒中3歲以下占89%,與以上數據相符。大部分患兒癥狀平和,1周內可以痊愈,少數患兒患有腦炎、肺水腫等并發癥[1]。
人類IgG是唯一能通過胎盤的免疫球蛋白,對新生兒抗感染具有重大意義,IgG是血清和細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抗體,約占血清總抗體的75%~80%,是再次免疫應答的主要抗體,在體內分布廣泛,具有重要的免疫效應。IgG(IgG1、IgG2、IgG3)的CH2能通過經典途徑活化補體,并可與巨噬細胞、NK細胞表面Fc受體結合,發揮調理作用、ADCC作用等。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抗病毒抗體均屬于IgG,IgG水平低下降低了機體抗病毒的免疫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足口病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中IgG明顯偏低,說明手足口病患兒對病毒的抵抗能力較低。分泌型IgA主要存在于胃腸道和支氣管分泌液中,參與黏膜局部免疫,通過與相應的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等)結合,阻止病原體粘附到細胞表面,從而在局部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分泌型IgA在黏膜表面也有中和毒素的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足口病患兒IgA水平下降,降低了胃腸道和呼吸道防御能力,使病毒更容易侵入機體而致病。IgM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中最早出現的抗體,在血中含量在很短時間內消失,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診斷。補體是血清蛋白的正常組成部分,也是抗體發揮免疫效應的主要機制之一,并對免疫系統的功能具有調節作用。在本研究中手足口病患兒血清IgG、IgA明顯降低,IgM無明顯改變,與王躍飛等[2]研究一致,認為血清IgM未見明顯升高可能與患兒的B淋巴細胞功能不完善有關。補體C3、C4水平未見明顯改變,與劉亞敏等[3]報道一致,可能是由于患兒IgG水平低下,無法通過經典途徑活化補體,導致補體C3、C4水平無明顯改變,其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通過對123例HFMD患兒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補體C3、C4水平檢測結果分析,顯示IgG、IgA明顯偏低,IgM、補體C3、C4水平未見明顯改變,說明手足口病患兒由于病毒感染引起機體免疫功能異常,存在體液免疫的改變。提示在手足口病的診治中應該注意免疫功能的改變,在治療中,除采取對癥處理和抗病毒治療外,在適當的時機,應使用丙種球蛋白和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以促進病情恢復和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08,15(6):46-48.
[2] 王躍飛,鄭瑞,陳葆國,等.手足口病相關免疫學指標檢測的病例對照研究.浙江預防醫學,2010,22(10):15-21.
【摘要】 目的 研究鵝絨藤總生物堿(Cynanchum Chinense Total Alkaloid,CCTA)對正常小鼠體液免疫的影響。方法 給正常小鼠腹腔注射高(12.96mg/kg)、中(6.48mg/kg)、低(3.24mg/kg)3個劑量的CCTA,每天1次,連續7 d,于末次給藥后12h,眼球取血并取脾臟,定量溶血分光光度試驗進行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檢測,對小鼠血清溶血素進行測定。結果 CCTA高、中劑量組抗體形成細胞OD值及血清溶血素HC50明顯高于免疫小鼠對照組(P<0.05,P<0.01);與CCTA低劑量組比較,CCTA高、中劑量組抗體形成細胞OD值升高(P<0.05),血清溶血素HC50升高(P<0.01)。結論 CCTA有提高正常小鼠體液免疫的作用。
【關鍵詞】 鵝絨藤;生物堿;抗體形成細胞;小鼠
鵝絨藤(Cynanchum Chinense)為蘿摩科鵝絨藤屬(Cynanchum Chinense R.Br.)植物。野生于寧夏川區各地,資源極為豐富,夏、秋間隨用隨采。鵝絨藤味苦、性寒,具祛風解毒、健胃止痛之功效,全株具白色乳汁,民間常用鵝絨藤乳汁治療尋常性疣贅,也有用于治療耳乳突狀瘤和甲癬的報道[1-2]。國內外現有研究表明,鵝絨藤水浸膏有明顯的降壓作用,其莖干乳汁凍干粉對蛙心和豚鼠離體心房表現明顯的正性肌力(強心)作用,鵝絨藤全草水提物和氯仿提取物對實驗小鼠有鎮靜催眠作用及中樞藥理作用,而其正丁醇提取物可增強正常小鼠細胞免疫功能[3-6]。我們從鵝絨藤全草中提取了鵝絨藤總生物堿(Cynanchum Chinense Total Alkaloid,CCTA),研究CCTA對正常小鼠體液免疫功能的影響,旨在對鵝絨藤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驗動物 ICR小鼠,體重(20±2)g,雌雄各半,由寧夏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質量合格證編號為2007019,實驗動物許可證號為SCXK(寧)2005-001。
1.2 儀器和藥物 低溫冷凍離心機(Beckman,美國)、VIS-7220N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瑞利分析儀器公司)、恒溫水浴箱、100目不銹鋼網、手術器械。RPMI-1640 培養基為美國Sigma 公司產品,CCTA由本?;瘜W教研室指導提取并鑒定,鵝絨藤生藥提取CCTA的得率為0.097‰。
1.3 方法
1.3.1 實驗動物分組與給藥 ICR小鼠(4~6周齡,體重20±2g,雌雄各半)50只,隨機分為正常小鼠對照組,免疫小鼠對照組,CCTA高劑量(12.96mg/kg)組、中劑量(6.48mg/kg)組、低劑量(3.24mg/kg)組5組,每組10只。正常小鼠對照組和免疫小鼠對照組每天1次腹腔注射(ip)生理鹽水0.2mL,CCTA高、中、低劑量組小鼠分別ip CCTA 12.96、6.48、3.24mg/kg,每日1次,連續7日。于給藥的第3天除正常小鼠對照組以外的其余4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5%的綿羊紅細胞(SRBC)0.2mL。第8天處死各組小鼠,體外測定各項指標。
1.3.2 小鼠血清和脾細胞懸液的制備 眼球取血,室溫靜置30min,2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血清分裝,-20℃保存。取血后頸椎脫臼法致死小鼠,剪開腹部各層,取出脾臟,剔除脂肪和結締組織,放在尼綸網上,將尼綸網置于盛有Hank's液的平皿中,輕輕壓擠脾組織,使單個核細胞經網進入平皿的Hank's液中,吸取平皿中的Hank's液于15mL離心管中,離心2000 r/min,5 min,棄上清。加入1mL三蒸水50s左右裂解紅細胞,再用等量1.8% NS調至等滲,離心2000 r/min,5 min,棄上清。隨后加Hank's液,離心2000 r/min,5 min,反復2次,去除血小板。最后將沉淀細胞用1 mL完全RPMI-1640培養液重懸,進行細胞計數,并且用2%臺盼藍檢測活性細胞百分比(活細胞數大于95%),調整脾細胞懸液濃度為5×106個/mL。
1.4 檢測指標及方法
1.4.1 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QHS)[7]測定抗體形成細胞 在5mL的一次性離心管中加入1mL(5×106個/mL)的脾細胞懸液,0.2%SRBC懸液1mL,及1∶10的補體稀釋液1mL,搖勻后置37℃水浴60min(孵育期間輕搖2次,避免細胞下沉)。取出后3000 r/min離心3min,取上清,分光光度計上波長413nm讀吸光度(OD)值。
1.4.2 血清溶血素測定[8-9] 小鼠血清做1∶50稀釋。在5mL的一次性離心管中依次加入經1∶50稀釋的小鼠血清1mL、5%SRBC 0.5mL、10%補體1mL,置37℃恒溫水浴中孵育30min,然后移至冰浴中終止反應,1500rpm離心5min,取上清1mL,加都氏試劑3mL,搖勻放置10min,分光光度計于540nm波長比色讀取OD值。另取5%SRBC 0.25mL,加入都氏試劑4mL,比色讀取OD值,即為實驗中所用SRBC半數溶血時的OD值。
血清溶血素含量以半數溶血值CH50表示,樣品管中半數溶血值CH50按下式計算:
每只小鼠的血清CH50=(樣品的OD值/SRBC半數溶血時的OD值)×稀釋倍數
1.5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1.5軟件進行實驗數據分析,各組間采用方差分析進行兩兩比較。
2 結果
與免疫小鼠對照組比較,CCTA高、中劑量組抗體形成細胞OD值增高(P<0.05,P<0.01),血清溶血素HC50也升高(P<0.01);與CCTA低劑量組比較,CCTA高、中劑量組抗體形成細胞OD值升高(P<0.05),血清溶血素HC50升高(P<0.01),見表1。表1 CCTA對小鼠抗體形成細胞和血清溶血素產生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1;與免疫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低劑量組比較,P<0.05,P<0.01
3 討論
鵝絨藤主含甾體皂甙和生物堿,可能是其具有祛風解毒、健骨止痛功效以及外用治療尋常性疣贅的主要成分。生物堿(alkaloid)是存在于植物中的堿性含氮化合物,往往是許多藥用植物的有效成份,多具有明顯的生物學活性,如免疫調節作用、抗腫瘤作用及抗菌抗病毒作用等[10]。
本研究發現CCTA高劑量組(12.96mg/kg)和中劑量組(6.48mg/kg)小鼠的抗體形成細胞OD值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或P<0.05),同時高、中劑量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半數溶血值CH50也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提示高、中劑量的CCTA可促進正常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的形成和血清溶血素的合成、分泌,且其促進脾臟抗體形成細胞形成與提高血清溶血素合成分泌的效果是一致的。抗體形成細胞和血清溶血素是代表機體體液免疫功能的可靠指標,因此,本研究提示,高、中劑量的CCTA可提高正常小鼠體液免疫水平。
現有研究發現許多中藥或其活性成分對機體免疫功能呈雙向調節作用,表現為小劑量(或低濃度)促進機體免疫功能,大劑量(或高濃度)抑制機體免疫功能。本實驗結果可以看出,CCTA高、中劑量組之間的上述免疫學指標未見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隨著CCTA劑量的增加,其正向調節小鼠體液免疫功能的生物學活性不再增強,但是否會出現抑制作用,還要進一步實驗以證實。曾有研究表明[6],鵝絨藤全植株正丁醇提取物可增強正常小鼠細胞免疫功能,但其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活性成份與本實驗中的增強體液免疫的活性成份是否相同,調節機制如何,還須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紅蘋.鵝絨藤乳汁治療耳乳突狀瘤1例報告[J].湖南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1999,1(2):18.
[2] 王淑珍.鵝絨藤治療甲癬的療效觀察[J].天津藥學,1996,8(3):49.
[3] 余建強,李漢清.鵝絨藤浸膏對麻醉大鼠的降壓作用[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01,23(5):327-328.
[4] 李漢青,謝偉,閻琳.鵝絨藤的正性肌力作用與毒性[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1995,17(4):304-305.
[5] 彭曉東,閆乾順,王銳,等.鵝絨藤對小鼠鎮靜催眠作用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17):1774-1776.
[6] 李陽,佟書娟,周婭,等.鵝絨藤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和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寧夏醫學雜志,1998,20(2):76-77.
[7] 張均田.現代藥理實驗方法[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739.
[8] 徐淑云.藥理實驗方法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1436.
關鍵詞:體液免疫;抗原;吞噬細胞;B細胞;T細胞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穩態與環境》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對體液免疫示意圖產生這樣的疑問:是否某一種類的抗原可以通過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呈遞來活化B細胞,同時也可以運用直接刺激B細胞的方式來進行活化?針對這樣的疑問,通過抗原的分類來進行簡要分析。
1問題的產生
關于同一種的抗原是否既可以通過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呈遞來活化B細胞,同時也可以運用直接刺激B細胞的方式來進行活化,這一疑問的產生主要是由于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3《穩態與環境》教材中37頁圖2-15“體液免疫示意圖”引出的。如圖:
圖一 體液免疫示意圖
2問題的解析
由于示意圖帶來的困惑與知識混亂,如何讓學生能夠清晰區分體液免疫中B細胞被活化的具體過程,關鍵要讓學生對于抗原及其分類有個直觀的認識。
2.1抗原的特性
人教版高中教材上對于抗原的定義為:能夠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物質。并舉例病毒、細菌燈病原體表面的蛋白質等物質,都可以作為引起免疫反應的抗原。同時根據現代抗原的概念,抗原必須具備二種特性,即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抗原的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分子能誘導免疫應答的特性。它涉及到了抗原分子與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說它必須經過抗原呈遞細胞的加工、處理和呈遞作用,以及可以被T細胞和B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所識別。因此抗原的免疫原性與抗原分子的化學性質相關,更與機體的免疫應答特性相關。
另一方面,抗原的抗原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分子能與免疫應答產物,即抗體或效應T細胞發生特異反應的特性,故亦稱之為抗原的反應(reactivity)。它只涉及抗原分子與抗體分子或T細胞的抗原受體分子(TCR)間的相互作用,即分子與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只是抗原分子表面的有限部位能與抗體分子結合,稱此部位為抗原決定簇(antigendeterminant)或表位(epitope)。因此抗原的抗原性主要決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學性質。如抗原為蛋白質分子,其抗原性可決定于其氨基酸序列或其空間構型。
2.2抗原的分類
由于抗原具有以上的特性,通??梢詫⒖乖譃樘烊豢乖⑷斯た乖?、胸腺依賴抗原與胸腺非依賴抗原和超抗原四種類型。其中胸腺依賴抗原與胸腺非依賴抗原就是解決我們上述教學過程中遇到問題的關鍵。
實驗證明,由抗原激發的免疫應答是多細胞相互作用的結果,也就是由抗原呈遞細胞、T細胞和B細胞共同參與予完成的。
大多數抗原激發的體液免疫應答,必須有輔T細胞(helperTcell),簡稱TH細胞的參予才能完成,稱這種抗原為胸腺依賴抗原(thymus-dependentantigen,TDAg),該抗原由T表位和B表位組成,可以刺激機體產生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但是也有少數抗原物質,不需要TH細胞的參與,就可以單獨刺激B細胞來產生抗體,稱這種抗原為胸腺非依賴抗原(thymusindependentantigen,TIAg),該抗原由B細胞絲裂原及多個重復的B表位組成,可使不成熟及成熟的B細胞應答,只產生體液免疫應答不產生細胞免疫應答。
這二種抗原的區別主要在于其抗原決定簇的結構不同所致。TD抗原在其分子結構上,既具有載體功能的決定簇,也具有抗原性決定簇。且在其分子表面出現多種不同抗原決定簇,但缺乏重復出現的同一決定簇,TD抗原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質。而TI抗原多數為大分子多聚體,帶有重復出現的同一抗原決定簇,且降解緩慢,故不需要TH參加即能直接刺激B細胞,TI抗原主要是多糖類物質。
3問題的結論
由以上關于抗原的特性及分類特點可知,于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3《穩態與環境》教材中37頁圖2-15“體液免疫示意圖”所示的體液免疫中同一種的抗原是否既可以通過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呈遞來活化B細胞,同時也可以運用直接刺激B細胞的方式來進行活化這一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少數抗原可被B淋巴細胞直接識別,其他的抗原需要抗原提呈細胞處理后才可以。
4教學建議
在高中生物的課堂上,可以簡單跟學生介紹一下抗原的分類,分為胸腺依賴抗原與胸腺非依賴抗原。而兩種抗原的特點就是前者對于B細胞的刺激需要T細胞的參與而后者不需要。那么根據這樣的特點就很容易理解每一個抗原要么需要T細胞要么不需要T細胞的傳遞過程,因此不可能同一種抗原有兩條不同的刺激B細胞的路徑。
參考文獻:
[1]穩態與環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金伯泉.醫學免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馬興銘、丁劍冰[M].北京:醫學免疫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
[4]利迪亞德.免疫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關鍵詞] 腹腔鏡;膽管手術;應激;免疫
[中圖分類號] R61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1(a)-0044-03
[Key words] Laparoscopy; Biliary tract surgery; Stress; Immune腹腔鏡自20世紀應用于膽管疾病治療以來,稱為微創外科的腹腔鏡手術進入飛速發展時期,手術適應證由最初的診斷探查,膽囊切除等發展為現在包括多種腹部器官與組織的手術[1]。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開始關注它對機體的影響,尤其對于膽管手術,腹腔鏡下操作難度相對較大,操作時間長,這就需要我們客觀評價腹腔鏡在膽管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價值[2]。其中膽管腹腔鏡手術創傷會造成機體免疫功能的改變,比如術后免疫功能的抑制,而這一抑制情況與膽管手術應激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3]。本文為此具體探討了腹腔鏡下膽管手術對機體的應激及體液免疫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9年5月~2011年12月經電子胃腸鏡檢查并行活檢病理學檢查明確診斷為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在我科行腹腔鏡下膽管手術的患者80例,臨床表現為右上腹疼痛和右上腹壓痛。所有患者都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把上述患者平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33~77歲,平均(54.42±2.22)歲;體質量指數(BMI)16.85~26.50 kg/m2,平均(21.03±0.26) kg/m2。對照組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32~79歲,平均(54.44±6.24)歲;BMI為16.91~26.45 kg/m2,平均(21.11±1.25) kg/m2。兩組一般人口學資料與流行病學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采用腹腔鏡下手術治療:采用臥位與氣管靜脈復合全麻,取臍下緣1 cm為切口,氣腹針穿刺進入腹腔,以CO2經氣腹機建立人工氣腹,10 cm Trocar分別置于臍下緣、劍突右下,5 cm Trocar分別置于右側肋緣下鎖骨中線和腋前線,放入電視攝像系統探查腹腔情況,行膽囊減壓,立即以吸引器將膽汁完全洗出,分離膽囊三角區。盡量將膽囊管結石向膽囊方向推動,取出結石,緊靠近端鈦夾再以一枚鈦夾夾閉膽囊管,完全切斷膽囊管。以電凝勾沿粘膜下層分離、切除膽囊,完成手術后再次腹腔鏡進腹探查吻合口情況及全腹情況,若無異常,則手術結束。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開腹治療:具體方法見參考文獻[4]。兩組術后常規給予靜脈補液和第三代頭孢抗生素抗感染,鼓勵早期下床活動、早期進食。
1.3 觀察指標
常規指標:觀察兩組的術后引流量、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應激指標:觀察兩組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介素6(IL-6)、腫瘤因子α(TNF-α)在治療前后的變化,采用速率比濁法測定。免疫指標:觀察兩組在治療前后外周血淋巴細胞CD3、CD4的變化,采用流式細胞術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統計數據錄入SPSS 19.0軟件完成分析統計,常規指標、應激指標與免疫指標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常規指標比較
經過觀察,治療組的術后引流量、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均P < 0.05)。見表1。
2.2 應激指標變化
經過觀察,兩組術后第1天CRP、IL-6和TNF-α值均有明顯提高(均P < 0.05),治療組到術后第3天逐漸恢復,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見表2。
2.3 免疫指標變化
經過觀察,治療組在3個時間點CD3與CD4值變化差異不明顯,而對照組則有明顯波動(P < 0.05)。見表3。
3 討論
自1987年腹腔鏡應用于膽囊切除術以來,由于其切口創傷小、術后疼痛輕、恢復快、腹壁美容效果好等優點,應用范圍逐漸擴展到外科的各個領域[5]。本文結果顯示,治療組的術后引流量、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與住院時間都明顯少于對照組(P < 0.05)。
眾所周知,對創傷的應激反應是維持機體在自然界生存的適應性反應,膽管手術所致的應激反應會不同程度地干擾機體的功能[6]。腹腔鏡手術雖然切口微小,其創傷仍會刺激相應的應激反應系統,促進相關激素與炎癥因子,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醇、CRP、IL-6和TNF-α等的釋放[7]。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的手術應激遠小于開放手術[8-11]。本文結果顯示,兩組術后第1天CRP、IL-6和TNF-α值均有明顯提高(P < 0.05),治療組到術后第3天逐漸恢復,而對照組無明顯變化。
術后機體免疫功能和代謝的變化是一種迅速涉及全身各系統、組織細胞及分子水平的保護性反應,如這種反應過于激烈或調節失衡便會造成自身損害,出現各種術后并發癥。CD3細胞代表所有的外周成熟的T淋巴細胞,能協助T淋巴細胞抗原受體(TCR)識別抗原提呈細胞(APC)上的主要組織相容復合物[12]。CD4細胞是輔和誘導性T細胞,能輔助功能并且是TCR信號傳導的協同受體,增強抗腫瘤效應[13]。本文結果顯示,治療組在3個時間點CD3與CD4值變化差異不明顯,而對照組則有明顯波動(P < 0.05)。
總之,腹腔鏡膽管手術比傳統開放手術除了能夠有利于術后恢復,同時在應激保護與免疫功能保護上更具優勢,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Arteaga-Gonzalez I,Diaz-Luis H,Martin-Malagon A,et al. A comparative clinical study of short-term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during the leaming curve [J]. Int J Colorectal Dis,2006,21(6):590-595.
[2] 李雅釵,黃向華,王振海.腹腔鏡手術對機體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計劃生育分冊,2005,24(4):202-205.
[3] Tang CL,Eu KWj,Tai BC,et 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effect of open versus laparoseopically assisted colectomy Oil systemic immunity in patients colorectal cancer [J]. Br J Surg,2011,88(6):801-807.
[4] 胡建昆,周總光,陳志新.腹腔鏡結直腸癌手術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7(3):242-243.
[5] 趙剛,肖剛,黃美雄,等.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對機體免疫狀態的影響[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5,8(5):407-409.
[6] 嚴美娟,葛云芬,樓小侃,等.不同氣腹壓力對全麻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呼吸循環功能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06,12(4):370-372.
[7] 陳訓如.微創膽管外科手術學[M].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0:162-165.
[8] 吳金術,彭創,毛金海,等.膽囊切除至膽管損傷210例診治經驗[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7,22(6):416-418.
[9] 陳建堯,蔡秀軍.急性膽囊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79例臨床分析[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4,4(1):69-70.
[10] 譚黃業,樊獻軍,張力峰,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指導下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35例[J].醫藥雜志,2011,23(3):30-32.
[11] 馬紅霞,胡愛書,焦玉榮,等.腹腔鏡在普通外科的應用與護理進展[J].醫藥雜志,2011,23(4):202-203.
[12] Staudacher C,Vignali A,Saverio DP,et al. Laparoscopic VS open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n unselected patients with rectalcancer:impact on early outcome [J]. Disc Colon Rec,2007,50(9):1324-1331.
【摘要】
目的: 探討竹蓀提取液對As2O3引起小鼠免疫毒性的防護作用。方法: 建立As2O3急性砷中毒模型小鼠,研究竹蓀提取液對小鼠體重、臟器系數、總補體溶血活性(CH50)、淋巴細胞增殖、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結果: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砷中毒組小鼠體重、臟器指數無明顯改變;CH50、淋巴細胞增殖、巨噬細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數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
【關鍵詞】 免疫力; 竹蓀; 砷中毒; 體重; 補體溶血活性測定; 淋巴細胞; 巨噬細胞; 吞噬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 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possibly exist in extract from Dictyophora( EXD) on immunosystem of mice against the injury caused by As2O3. Methods: Acute immunotoxicity model of mice was made with As2O3. The effect of EXD on body weight, organ indexes, total hemolysin complement levels (CH50), lymphocyte accruing rates, and macrophocyte phagocytosis of mice were observed. Results: In acute experi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body weight or organ indexes between the normal control and arsenic poisoning groups;while the CH50 level, lymphocyte accruing rate, phagocytosis rate and macrophagocyte index in arsenic poison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P
[Key words] immunity; Dictyophora; arsenic poisoning; body weight; complement hemolytic activity assay; lymphocytes; macrophages; phagocytosis
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可以引起神經、泌尿、消化、心血管、免疫、內分泌等多系統、多器官的損傷,甚至可以引起腫瘤的發生[1,2]。竹蓀是一種食、藥兩用真菌,有學者觀察到竹蓀托蓋液對輻射損傷大鼠免疫系統有一定的修復作用[3],但對砷引起的免疫損傷是否具有保護作用卻未見報道。在既往竹蓀提取液抗突變和抗氧化損傷研究的基礎上[4,5],本實驗進一步研究竹蓀提取液對急性砷中毒小鼠免疫系統的損傷是否具有保護作用,為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主要儀器
酶標儀MQX200(美國BiO-TEK公司)、CO2培養箱(日本三洋公司)、TGLL-18臺式高速離心機(北京長源實驗設備廠)、HH-8恒溫水浴箱(上海申化儀表自控公司)。
1.2 主要試劑
As2O3(AR)由公共衛生學院中心實驗室提供,溶血素由浙江省玉環縣南方試劑廠生產,小牛血清由杭州四季青有限公司生產,細胞培養液RPMI1640由Hyclome公司生產。
1.3 竹蓀提取液竹蓀干品由貴州省野生資源開發保護研究中心生產。準確稱取竹蓀干品50 g加500 ml雙蒸水浸泡3 h,制成勻漿,煮沸30 min后用200目濾篩過濾,將濾液濃縮至200 ml,所得竹蓀提取液濃度為0.25 g/ml,4 ℃冰箱保存備用。
1.4 動物及分組健康昆明種小鼠180只,雌雄各半,體重28~32 g,由貴陽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平均分為3批,每批60只,每批隨機分為6組,每組10只;每批分組及劑量均相同。正常對照組,竹蓀高劑量、低劑量組(10 g/kg、5 g/kg),砷中毒模型組(As2O3 5 mg/kg),竹蓀治療高劑量和低劑量組(竹蓀10 g/kg、5 g/kg)。砷中毒模型組和竹蓀治療組用As2O3按5 mg/kg標準造模,1次/d,連續7 d;竹蓀治療組在造模的每天下午給竹蓀治療,灌胃量0.02 ml/g。
1.5 實驗相關試劑的配制
1.5.1 綿羊紅細胞懸液(SRBC)
健康成年綿羊頸靜脈處局部消毒采血,加入等體積阿氏細胞保存液(Alsever's),4 ℃保存。臨用前用巴比妥緩沖液洗滌3次,2 000 r/min離心5 min,棄上清液。
1.5.2 巴比妥緩沖液(BBS)
準確稱取NaCl 85 g、巴比妥 5.75 g、巴比妥鈉 3.75 g、MgCl21.017 g、無水CaCl2 20.066 g,將巴比妥鈉溶于雙蒸餾水中,依次溶解上述試劑,雙蒸餾水定容至1 000 ml,高壓蒸氣滅菌20 min,4 ℃冰箱中保存。
1.5.3 營養肉湯及6%淀粉肉湯配制
牛肉浸膏0.3 g、蛋白胨1.0 g、NaCl 0.5 g,加入100 ml雙蒸餾水中,微火加熱溶解,高壓蒸汽滅菌20 min,4℃冰箱中保存。在營養肉湯中加入可溶性淀粉6 g。
1.6 觀察指標
實驗結束時準確稱量實驗小鼠體重,頸椎脫臼法處死小鼠,取肝臟、腎臟、脾臟并稱重,計算臟器指數。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檢測CH50活性,四甲基偶氮唑鹽(MTT)比色法檢測T淋巴細胞的增殖功能,顯微計數法檢測并計算巨噬細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數。
1.7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實驗結果用(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t檢驗。
2 結果
2.1 小鼠體重和臟器指數各組小鼠的體重、肝臟、脾臟和腎臟指數均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表1 各組上鼠小鼠體重及臟器指數比較(略)注:臟器指數=[臟器重量(g)/小鼠體重(g)]×100%。
2.2 CH50淋巴細胞增殖、吞噬率及吞噬指數
由表2可見,與正常對照組相比,砷中毒組CH50顯著降低,差異具有顯著性(t =3.345,P=0.032
3 討論
砷對機體的先天免疫、體液免疫、細胞免疫以及非特異性免疫產生一定程度的毒性作用,也可以影響機體免疫器官的發育。本次實驗采用As2O3對小鼠經口灌胃染毒7 d并檢測免疫系統的相關指標。實驗結果表明,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砷中毒組小鼠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均降低,差異具有顯著性,說明砷中毒小鼠免疫損傷模型建立成功。
肝臟和腎臟不僅在物質代謝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分泌、排泄和生物轉化的功能;脾臟既是T、B淋巴細胞發育的場所,含有大量的漿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等,還具有產生吞噬細胞增強激素,起到增強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實驗結果顯示,各組在肝臟、腎臟、脾臟系數指標上均無顯著性差異??紤]其原因,可能是本次實驗染毒時間短,進入體內的大部分砷隨尿液和糞便排出體外,尚不能對機體和免疫器官發育產生明顯的影響,這與文獻報道相一致[6]。
CH50是具有酶樣活性的球蛋白,廣泛參與機體的抗感染防御反應,具有介導細胞溶解、調理吞噬、免疫黏附以及參與炎癥反應等引起機體免疫損傷的作用。T淋巴細胞是細胞免疫的執行者,其數量及活性的變化可以反映機體免疫功能變化。吞噬細胞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能夠產生多種細胞因子,參與機體的免疫應答和免疫調節,其吞噬能力是衡量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指標之一。通過測定巨噬細胞對綿羊紅細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數可以反映其吞噬功能的強弱。實驗結果顯示,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竹蓀組CH50、淋巴細胞增殖率、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數無顯著性差異,表明竹蓀提取液對小鼠免疫指標在短期內無明顯影響;而砷中毒組小鼠CH50、淋巴細胞增殖率、吞噬、吞噬指數均降低,有顯著性差異(P
目前對砷中毒的治療還缺乏有效的手段,排砷藥物、中藥制劑、拮抗劑等是常用的治療藥物。竹蓀含有豐富的多糖、糖蛋白、微量元素、維生素和人體必需氨基酸,具有增強人體免疫力、抗氧化損傷和抗腫瘤的活性[12]。實驗結果顯示,竹蓀治療5 g組淋巴細胞增殖功能、CH50和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無明顯變化,竹蓀治療10 g組的淋巴細胞增殖功能、CH50以及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均顯著升高,說明在一定劑量條件下,竹蓀通過促進砷中毒小鼠淋巴細胞增殖、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提高補體活性來增強體液免疫功能;還通過增加巨噬細胞數量或活力而增強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對砷中毒小鼠的免疫損傷具有一定的防護作用,降低砷誘發的免疫毒性作用。
參考文獻
[1]Hamilton E T.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in a holistic evaluation of land contaminated by histonic mine wastes: a study multielement mine wastesinwest Devon,2000(2):163-166。
[2]Gebel T. Confounding variables in the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of arsenic[J].Toxicology, 2000(1-3) :155-162.
[3]郭渝南,熊彬,唐礴,等.竹蓀托蓋液對輻射損傷大鼠免疫功能的修復作用[J].中國臨床康復,2005(27):116-117.
[4]羅鵬,張愛華,汪希蘭,等.竹蓀提取液對抗砷致小鼠肝臟氧化損傷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2(8)11-13.
[5]羅鵬,吳應寬,蔣憲瑤,等.竹蓀提取液對抗砷中毒小鼠肝臟的保護作用[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3(5):402-404.
[6]劉佳,吳克楓,俞紅,等.三氧化二砷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 [J].中國地方病雜志,1998(5):281-283.
[7]朱筑霞,費櫻, 張愛華,等.燃煤型慢性砷中毒患者免疫功能改變的觀察[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04(1):13-15.
[8]成靜,祝壽芬.三氧化二砷對小鼠免疫系統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學志,2000(1):16-18 .
[9]Anthony Lemariw, Claudie Morzadec, Emilie Bourdonnay,et al.Human macrophages constitut targets for immunotoxic inorganic arsenic[J].Immunology, 2006(177):3019-3027.
[10]Sakurai T, Ohta T, Tomita N,et al. Evaluation of immunotoxic and immunodisrupative effects of inorganic arsenite on human monocytes/macrophages[J].Int Immunopharmacol,2003(6):30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