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產設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合同在××協議基礎上簽訂,中國××公司(以下簡稱買方)向×國××公
司(以下簡稱賣方)購進××設備,其交易條件如下:
一、商品名稱:××××。
二、數量:賣方供貨的具體內容,詳見合同附件一。
三、規格:賣方提供設備質量、規格,有關技術資料,技術保證,圖紙,詳見
合同附件二。
四、交貨后服務:賣方派遺有經驗的稱職的技術人員到買方設備安裝、試車,
進行指導。具體人數,技術服務范圍和待遇,詳見合同附件三。
五、賣方對買方派遺來的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其培訓人數,培訓地點,培訓內
容,詳見合同附件四。
六、價格:fob××(港口)×××元。設備總件和單證價格,詳見合同附
件五。
七、包裝:根據商品的特點及運輸方式由賣方確定適當的包裝,嘜頭也由賣方
自行設計。發貨后另行以函電通知買方。凡由于賣方對貨物包裝不善,貨物在裝船
前保管不良,致使貨物遭到損壞時,賣方均應更換或賠償。
八、保險:由買方負責投保。
九、裝運日期:一九××年×月至一九××年×月。
十、裝運港:××。
十一、目的港:××。
十二、支付條件:本合同項下的支付,買方通過中國銀行××分行在設備裝運
15天前,開立以×國××公司為受益人的不可撤銷的×元即期信用證。
十三、單據:貨物裝船離港后賣方應向議付銀行提供下列單據議付貨款。
(1)發貨票五份。
(2)清潔已裝船提單,空白背書,一式三份。
(3)品質、產地證明書兩份。裝運設備船只離港后五天內,賣方應航寄買方
及卸貨港、中國對外貿易公司以上各項單據副本各一份。賣方還應隨船交付買方在
目的地的指定收貨人以上各項單據副本兩份。
十四、裝運:
(1)在開始裝運月份前20天,買方應以電報通知賣方當月裝運數量和裝貨
船名。賣方應在接到買方上項電報通知五天內復電買方。
(2)裝貨船到達裝運港五天前,買方應將裝貨船船名與國籍,預計到達裝港
日期,裝運數量預先以電報通知賣方。裝貨船到達裝貨港18個小時前,買方應對
上述內容發出正式通知。
(3)裝船結束后24小時內,賣方應以電報將合同號、商品名稱、裝貨船船
名、收貨人、裝貨數量、目的港、發票金額、裝貨船離港日期通知買方。
十五、檢驗:
(1)賣方供應買方的“設備”的制造,檢驗和試驗應按賣方國家現行標準規
范進行。本合同生效一個月內,賣方應將本合同“設備”的標準和規范一式六份和
國家標準一式二份航寄買方,作為檢驗依據。
(2)賣方對其供應的全部“設備”應進行檢驗和試驗,并向買方提交由制造
廠或賣方出具的質量合格證和檢驗記錄,以此作為本合同規定的質量保證的證明書,
設備檢驗和試驗的費用均由賣方承擔。
(3)買方在裝貨船到達目的港后有權對貨物的數量和品質進行復檢,復檢費
由買方負擔。如發現質量規格,數量與合同不符,買方有權向賣方索賠。
(4)賣方供應的全部“設備”的開箱檢驗應在工作現場進行,賣方有權自費
派遣他們的檢驗人員到現場參加此項檢驗,買方應在檢驗前一個月將開箱檢驗日期
通知賣方,并為賣方檢驗人員提供工作方便。在雙方合同開箱檢驗中如發現“設備”
有缺少、缺陷、損壞或包裝、質量標準與本合同不符時,應作詳細記錄,并由雙
方代表簽字。如屬買方責任,此記錄即為買方向賣方要求換貨,修理或補齊的有效
證明,如不屬買方原因,賣方檢驗人員不能參加開箱檢驗時,買方有權自行開箱檢
驗。如發現設備有上述問題并屬賣方責任時,應委托中國商品檢驗局出具證明,以
此作為買方向賣方要求換貨、修理或補齊的有效證明。
賣方接到買方索賠證書后,應立即無償換貨,補發短缺部分或降低貨價,并負
擔由此產生的到安裝現場的換貨費用風險以及買方的檢驗費用。如賣方對索賠有異
議時,應在接到買方索賠證書后兩個星期內提出異議,雙方另行協商,如逾期,索
賠立即成立。
賣方接貨和/或補交貨物的時間,不遲于賣方收到買方索賠證書后一個半月。
如需重新制造的設備或部件,其補交貨時間,屆時由雙方另議。
(5)在開箱檢驗中,由于買方的原因,發現設備有損壞,通知賣方后,賣方
應盡快補發,其費用由買方負擔。在檢驗中,如發現賣方提供的檢驗所需的標準仍
不完整或提供的不及時,經與賣方協商,買方有權按照買方國家現行標準進行檢驗。
十六、保證,賠償與處罰:
(1)如果設備發現缺陷,買方必須在到貨后一年內以書面形式通知賣方。
(2)賣方保證設備質量、規格、技術資料、圖紙符合買方的說明。如買方未
能按合同規定開立信用證,致使本合同部分或整批不能按時執行,對賣方造成了損
失,買方應按本合同總值的1%向賣方交付罰金。如賣方不能按本合同規定部分或
整批交貨,對買方造成了損失,則賣方應按本合同總值的1%向買方交付罰金。×
×號協議中的賠償與處罰規定也適用于本合同。
十七、不可抗力: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造成不能完成合同義務,買賣雙方按
××協議規定辦理。
十八、解除合同:如果賣方遲交設備超過6個月時,買方有權終止合同。撤銷
全部定單,不論撤銷時貨物是否運用或財產權是否已轉移,在上述情況下,賣方應
立即退還已付款項,買方對此概不負責。
十九、仲裁:有關本合同和本合同執行中所發生的爭議應通過簽約雙方友好協
商加以解決。協商不能解決,應將爭議提交仲裁解決,仲裁應在被告方所在國進行,
仲裁裁決是終局裁決,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仲裁費由敗訴一方負責。仲裁期間,
除了在仲裁進程中進行仲裁的部分外,合同應繼續執行。
二十、效力條款:本合同由雙方代表在××簽字,有關合同生效,終止及其它
規定與××號“協議”規定相同。
買 方賣 方
中國××公司 ××××公司
地址:××××地址:××××
電話:××××電話:××××
電掛:××××電掛:××××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關鍵詞:生產設備;維修保養;設備管理
中圖分類號:TU522文獻標識碼: A
1.目的
規范公司生產設備大修、轉場維修、故障維修及保養的管理,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提升公司效益。
2.術語和定義
2.1 生產設備大修
是指為使設備恢復其出廠設計性能和精度而進行的全面性修理。
2.1.1生產設備大修判定標準:是指生產設備大修前應具備的條件,同時滿足下列二個條件時,則需大修:
(1)生產設備性能已達不到出廠設計要求。
(2)時間達到生產設備的大修間隔規定。
2.1.2從動力、機械、電氣、液壓四方面對生產設備進行評判,當每方面至少有一半以上要素同時發生時,判定為生產設備性能達不到出廠設計要求。
(一)動力部分(發動機):
(1)發動機動力性能顯著下降。
(2)發動機燃油、油或冷卻液消耗量明顯增加。
(3)運轉時有嚴重的異響。
(二)機械部分:
(1)生產設備主體結構部分嚴重變形、嚴重開裂或嚴重銹蝕。
(2)制動器出現磨損嚴重、操作失靈、制動力下降或失效,無法調整。
(3)鋼絲繩出現嚴重斷絲、嚴重變形、嚴重磨損、斷股等達到報廢標準現象。
(4)行走機構嚴重磨損,無法正常工作。
(5)傳動機構主要部件到極限磨損程度,運轉中出現偏擺、異響或撞擊抖動現象;
(6)操作機構磨損間隙過大,操縱失靈。
(7)變速箱、齒輪軸磨損嚴重,運轉中有異響現象。
(三)電氣部分:
(1)電動機的定子及轉子的對地及相間絕緣電阻低于正常值,運行中有嚴重異響,軸承損壞或有掃膛現象。
(2)安全保護裝置損壞或失靈。
(3)因控制電路或元件老化經常引起生產設備出現故障而不能正常使用。
(四)液壓部分:
(1)馬達、泵或千斤出力明顯下降,無法正常工作。
(2)因密封件或油管老化引起大面積的漏油現象。
(3)液壓油路控制系統出現故障,不能正常工作。
2.1.3間隔指標:是指連續兩次大修之間的間隔時間。考慮目前工程轉移比較頻繁,結合公司生產設備目前性能狀態,大修時間間隔定為4年,大修時間間隔中不包括生產設備封存時間,如該生產設備中間有封存時間,大修時間間隔順延,生產設備每經過一次大修后,時間間隔減少1年,直至報廢。
2.2 轉場修理
是指生產設備進行在施工現場轉場安裝前,為保證生產設備能恢復其設計性能和技術狀況而進行的修理。
2.3 故障修理
是指生產設備日常性、突發性的修理,主要是排除使用不當、保養失誤造成的臨時故障或局部損壞。
2.4 保養
是指以清潔、、調整、緊固、防腐為主要內容的保護性修理,是以維持生產設備的技術狀況為主的維修形式。
3. 管理內容
3.1 生產設備大修
3.1.1大修鑒定:設備管理單位組織操作、機務、液壓、電氣等相關專業人員對設備進行一次大修前鑒定,填寫“大修前技術性能鑒定表”,根據鑒定結果,確定生產設備的大修范圍,并由鑒定負責人簽署意見。
3.1.2大修預算:設備管理單位根據“設備大修前技術性能鑒定表”編制設備大修預算表,并啟動設備大修預算審批流程,對于公司不提取大修費用的生產設備,預算由設備管理單位自行審批。
3.1.3大修計劃:設備管理單位編制“設備大修計劃”后上報工程技術部審核、工程技術部匯總形成公司年度設備大修計劃,經分管領導簽署意見后報設備管理委員會批準。
3.1.4大修實施
1)確定維修人員:設備管理單位確定大修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和施工負責人等相關人員。
2)確定技術方案:技術人員確定后,編制生產設備大修作業指導書,經設備管理單位審批后實施。要求大修作業指導書要能正確指導作業活動,規范現場操作,格式符合公司作業指導書管理要求。
3)確定項目工作計劃:大修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對技術方案進行討論,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形成具體的“項目工作計劃”, 經設備管理單位審批后實施。
4)安全技術交底:項目負責人組織參與大修的所有相關人員進行交底,并履行雙簽字手續,形成“施工交底記錄表”,交底內容要全面、清楚,被交底人可以復述。中途參與施工人員要補交底后方能作業,大修項目因故停工超過一個月重新開工時,要重復交底。
5)大修過程:過程中技術負責人要及時填寫“設備維修記錄表”,施工負責人審核,大修記錄要準確、及時、真實。
3.1.5大修驗收:施工完成后,大修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操作人員、液壓人員、電氣人員、機務人員等專業人員按設備大修鑒定表及相關大修驗收標準進行驗收,并進行簽字確認,形成“設備維修驗收表”,驗收要全面、無漏項。
3.1.6大修結算:生產設備大修完成后,設備管理單位填寫大修結算單并啟動大修結算流程,報公司工程技術部審核,計劃經營部審批。
3.1.7資料歸檔:大修完成后1個月內設備管理單位要負責將資料進行整理,移交工程技術部審核并移交檔案管理部門歸檔。
3.2 生產設備轉場維修
3.2.1維修鑒定:設備轉場安裝前,設備管理單位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對設備進行維修前鑒定,并填寫“維修前技術性能鑒定表”,根據鑒定結果,確定轉場維修范圍,并由鑒定負責人簽署意見。
3.2.2維修計劃:設備管理單位根據設備維修鑒定結果編制“設備轉場維修計劃”,并經設備管理單位審批完成。
3.2.3維修實施
1)確定維修人員:設備管理單位確定維修項目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施工負責人等相關人員。
2)確定技術方案:技術人員確定后,要編制生產設備轉場維修作業指導書,經設備管理單位審批后實施,維修作業指導書要能正確指導作業活動,規范現場操作,格式符合公司制度要求。
3)項目工作計劃:維修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等相關人員對維修方案進行討論,結合現場實際形成“項目工作計劃”,經設備管理單位審批后實施。
4)安全技術交底:項目負責人組織參與維修的所有相關人員進行交底,并履行雙簽字手續,形成“施工交底記錄表”,交底內容要全面、清楚,被交底人可以復述。中途參與施工人員要補交底后方能作業,維修項目因故停工超過一個月重新開工時,要重復交底。
5)維修過程:過程中技術負責人要及時填寫“設備維修記錄表”,施工負責人審核,維修記錄要準確、及時、真實。
6)維修驗收:施工完成后,項目負責人組織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及操作人員、液壓人員、電氣人員、機務人員等專業人員按設備維修鑒定表及相關維修驗收標準進行驗收,形成“維修驗收表”,驗收要全面、無漏項。
7)資料歸檔:維修工作完成后1月內,維修單位要負責將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存放于設備管理單位。
3.3 生產設備故障維修
3.3.1 故障上報:生產設備發生故障,操作人員不能自行修理完成時,要及時向上級部門上報。
3.3.2 生產設備故障維修:
1)確定維修人員:設備管理單位根據故障發生性質,指派相關專業人員組織進行維修。
2)確定維修方案:技術人員確定后,編制生產設備維修方案,經設備管理單位審批后實施。維修方案要能正確指導作業活動,規范現場操作,格式符合公司管理要求。
3)安全技術交底:組織參與維修的所有相關人員進行交底,并履行雙簽字手續,形成“施工交底記錄表”,交底內容要全面、清楚,被交底人可以復述。
4)維修過程:過程中技術負責人要及時填寫“設備維修記錄”,施工負責人審核,維修記錄要準確、及時、真實。
5)維修驗收:修理結束后,設備管理單位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驗收,并填寫設備維修驗收表。
3.4 生產設備外委修理
3.4.1 當內部維修能力不足時,可以外委修理,涉及到外委修理相關方時,要對其進行評審,評審時由設備管理單位發起,工程技術部進行資質審核,計劃經營部進行經濟指標審核,通過后進入公司合格供方名錄。
3.4.2 設備管理單位要從合格供方名錄中確定修理單位,維修費用在10萬及以上的,按招投標管理規定執行來確定修理單位。簽訂設備維修合同后,設備管理單位監督修理過程,跟蹤填寫設備維修記錄和最終驗收記錄。
3.5 生產設備保養
3.5.1 保養計劃:設備管理單位編制本單位年度生產設備保養計劃上報工程技術部審批。
3.5.2 保養實施:設備管理單位按照設備保養計劃,進行檢查和保養,并分別填寫生產設備日常檢查保養記錄和定期檢查保養記錄。
3.5.3 保養驗收:設備管理單位對生產設備保養情況進行檢驗,并在日常檢查保養記錄和定期檢查記錄上簽字驗收。
參考文獻
[1]《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設備管理暫行辦法》
經過分析如此情況,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Foxpro6.0開發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種面向對象的開發工具,尤其是數據窗口這一能方便而簡潔操縱數據庫的智能化對象,首先在短時間內建立系統應用原型,然后,對初始原型系統進行需求迭代,不斷修正和改進,直到形成用戶滿意的可行系統。
計算機管理系統軟件是一個企業單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內容對于企業的決策者和管理者來說都至關重要,所以計算機管理系統軟件應該能夠為用戶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詢手段。但一直以來人們使用傳統的方式管理文件檔案,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著許多缺點,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時間一長,將產生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這對于查找、更新和維護都帶來了不少困難。
過去我們七煤公司煤氣總公司輸配安裝分公司的用戶煤氣收費管理,采用的是人工的方式手工管理,存在著許多弊病,例如:檢索查找時速度慢,可靠性不高,收費員收銀舞弊,數據匯總時費時費力而且容易出錯,不能打印報表等,因此開發一套管理軟件成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們將以開發煤氣收費管理系統軟件為例,談談其開發過程和所涉及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第一章 開發煤氣收費管理系統的問題
1.1煤氣收費管理系統的簡介
煤氣收費管理系統是針對七煤公司煤氣總公司煤氣輸配安裝公司煤氣收費方面大量數據處理工作而開發的管理軟件。根據實際需求,實現了煤氣用戶交費信息的科學管理。首先建立煤氣用戶檔案,收費員檔案,樓房檔案,然后,定期或不定期輸入煤氣用戶交費信息,由系統自行生成相應的統計數據及各類統計報表以供查詢、打印,另外還可以對這些基本信息進行更新和刪除,煤氣收費管理系統力求給軟件使用者方便快捷的途徑去管理這些繁瑣的數據。
1.2煤氣收費管理系統的用戶需求
總體功能需求
煤氣收費管理系統是針對煤氣收費方面的大量數據業務處理工作用計算機進行全面現代化管理,主要包括:煤氣用戶檔案、收費員檔案、樓房檔案的建立及管理,各煤氣用戶交費信息管理。等幾個方面的功能,以實現軟件使用者方便的輸入、查詢、統計、打印相關報表的業務需求。
具體系統功能需求描述
(1)各類檔案建立及管理
提供對煤氣用戶、收費員、各樓房基本情況的數據輸入、組合條件查詢、統計、打印功能。
(2)煤氣用戶交費信息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輸入煤氣用戶交費情況,實現軟件使用者可以隨時按各類收費方式數據匯總、查詢用戶交費信息,由系統自行生成相應的統計數據及統計報表。
(3)系統輔助功能
提供重要數據備份,打印報表,計算器,用戶通訊錄,生成新的年份數據,系統密碼修改等功能。
第二章 煤氣收費管理系統的分析和設計
2.1煤氣收費管理系統的分析和概要設計
根據實際情況,我使用原型法(Rapid Rrototyping)即以少量代價快速地構造一個可執行的軟件系統模型。使用戶和開發人員可以較快地確定要求,然后采用循環進化的開發方式,對系統模型作連續的精化,將系統需具備的性質逐漸增加上去,直到所有的性質全部滿足。此時模塊也發展成為最終產品了。
通過對用戶需求的分析,我們可以分析出該煤氣收費管理系統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模塊:用戶交費信息模塊、基本檔案數據模塊、打印模塊、系統維護模塊。
2.2煤氣收費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
由于考慮到本系統是應用在單機系統上,另外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我們只建立起一個數據庫,在此數據庫基礎上建立起如下表:
(1)煤氣用戶表:C:\MQZC\YHK.DBF
(2)樓房基本情況表:C:\MQZC\LFK.DBF
(3)收費員基本情況表:C:\MQZC\SFYK.DBF
以上幾張表屬于基本表。
第三章 煤氣收費管理系統的具體實現
3.1 Visual Foxpro6.0簡介
Visual Foxpro6.0(中文版)是Microsoft公司1998年的產品,它是一個可運行于Windows95/98,Windows NT 平臺的32位數據庫開發系統,并能充分發揮32位微處理器的強大功能,具有直觀易用的編程工具。Visual Foxpro6.0是為數據庫結構和應用程序開發而設計的功能強大的面向對象的軟件。無論是組織信息、運行查詢、創建集成的關系型數據庫系統,還是為最終用戶編寫功能全面的數據管理應用程序,Visual Foxpro6.0都可以提供管理數據所具有的速度、能力和靈活性,是普通數據庫管理系統無法比擬的,它把我們帶入了一個XBase的新時代。
3.2系統模塊的具體實現
根據以往的程序設計的方法和經驗,模塊化程序設計是進行大程序設計的一種有效措施。將一個大程序按其功能進行分割成一些模塊,使每一個模塊都成為功能單一、結構清楚、接口簡單、容易理解的小程序。
在本系統中有四個模塊組成。它們分別是:用戶交費信息模塊、基本檔案數據模塊、打印模塊、系統維護模塊。下面就開發這四個模塊的過程及所遇到的問題分別加以介紹:
報表的調用是通過創建一個表單,在表單中添加各種控件,通過打開表單,在表單中選擇打印范圍,然后點擊“打印”命令按鈕來實現的,并可以實現打印預覽功能。
系統維護模塊
系統模塊提供完成數據的一般性維護,如數據的恢復與備份,系統密碼的修改,還提供一些輔助軟件如:計算器,煤氣用戶通訊錄等。
盡管系統中采取各種保護措施來防止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破壞,但由于計算機系統的硬件故障、操作員的失誤以及故意的破壞,問題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這些故障輕則造成運行事務非正常中斷,影響數據庫中數據的正確性,重則破壞數據庫,使數據庫中全部或部分數據丟失。因此作為一個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備份和恢復當然是少不了的,在這里我們將要保存數據保存到指定目錄,數據恢復時反向操作即可。
3.3系統開發的其它方面
在這一節中,我們主要討論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系統的幫助文檔,另一個是系統的測試,下面我們分別加以說明:
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幫助文檔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好的文檔能夠使用戶快速了解并準確的使用系統的各項功能。減少誤操作,減少錯誤產生的可能,這對用戶和開發人員都有很多的好處。所以在開發本系統中,也加入了系統幫助文檔,除了對于四大模塊的詳細說明外,對于易出錯和不易操作的地方作了詳細的說明。
由于程序員本身能力的局限性,所以做編寫的代碼,即使經過反復檢查也難免出錯,所以在本階段力求使用有限的時間找出盡可能多的錯誤,力求系統盡量正確。我在系統的測試中使用了黑盒法(即不關心程序內部的邏輯結構,而是根據程序的功能來設計檢測)請一位不熟悉本系統的人來進行隨意性的操作,打破習慣的操作順序,從中發現錯誤,在此階段系統的大量錯誤得到了改正。
第四章 結束語
關鍵詞:汽車冷卻管;工藝流程;振動盤供料;空管定位
全球最嚴格的排放標準重載汽車“國六”標準的實施,對我國的汽車排放提出了更嚴格的節能降耗要求,升級重型汽車系列行動對渦輪增壓技術革新帶來新機遇。渦輪增壓發動機廣泛應用于重型工程車輛,通過內燃機運轉產生的廢氣驅動渦輪增壓器產生壓縮空氣,提高發動機空氣進氣量,提升發動機功率、降低燃料消耗[1]。但同時渦輪增壓器產生的壓縮空氣壓力和溫度升高,會對發動機使用壽命有影響,降低發動機的熱效能。因此,渦輪增壓產生的壓縮空氣一般需經中間冷卻器冷卻后再進入發動機氣缸,中冷器的作用就是降低壓氣機后壓縮空氣的溫度,溫度降低可提高進氣壓力,進一步提高發動機的有效功率[2]。實際應用中,在重型車上采用渦輪增壓系統后,會導致中冷器進氣溫度的升高,中冷器鋁材的熱應力急劇提高。在熱應力和機械應力的疊加下,中冷器出現變形而失效的概率增大,一般常見情況是,溫度過高的壓縮空氣通過中冷器進氣口時,會使中冷器散熱管進氣側0~30mm處破損等而失效,壓縮空氣經過中冷器管口到中部后,溫度有所下降,因此散熱管中部不會出現失效破損情況。前期研究中,新型節能加強型中冷器管的冷卻管解決了因進氣溫度過高導致管道破損的問題,本研究則需解決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生產設備研究,以促進節能加強型中冷器管的產業化生產。
1研究基礎
國內已有一些學者對汽車冷卻管生產工藝與設備進行了研究。劉國等[3]研究了一種用于中冷器管雙向穿內翅片的加工設備,該設備包括內翅片送料裝置、推送部件、驅動裝置A、穿內翅片平臺、中冷器管送料裝置A和中冷器管送料裝置B,推送部件往復運動一次就可以將兩個內翅片分別穿兩個中冷器管中,完成兩個中冷器的組裝;張北生[4]研發了一種汽車中冷器扁管內翅片插裝機,該裝置包括內翅片進料單元、內翅片壓緊單元、扁管貯料單元、內翅片推進單元、推管單元,可以實現翅片自動插入扁管,并將扁管自動推入扁管收集箱。劉國等[5]研究了一種用于穿內翅片機的定位機構及穿內翅片機,該定位機構包括承托架、均設在承托架上的定位塊、第一水平驅動單元、第一豎直驅動單元。文獻[3-5]雖然解決了一些傳統的加工方法中存在的問題,但是,文獻[4-5]的方法依然存在加工效率不高的問題,而且所提到的冷卻管生產設備指的是傳統的中冷器冷卻管生產設備,其中冷器管沒有加固片,本研究所提到的節能加強型冷卻管帶有加固片,業內沒有參考先例。通過對組裝加強型冷卻管生產廠家的調研發現,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裝配的方式生產,導致生產效率低,安全性差,次品率高,因此,研發了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的生產工藝及生產設備。生產實踐表明,該汽車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生產設備安全性高,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產品合格率,滿足企業大規模和綜合化加工的需求。
2加強型冷卻管結構特點及工藝分析
汽車加強型冷卻管一般由鋁合金材料制成,按照冷卻介質的不同,常見的冷卻管可以分為風冷式和水冷式兩種[6],對于裝備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來說,冷卻管的介質是風冷,是渦輪增壓系統中冷器的關鍵核心部件。傳統中冷器冷卻管和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的區別就在于,加強型冷卻管在普通冷卻管的兩端口上下側脹接加固片,增加管口強度,解決管口破損的問題。結合企業現有生產條件,對汽車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生產工藝分析,生產工藝示意圖如圖2所示,包括冷卻管(中冷器散熱管)成型工藝、加固片組裝工藝、翅片成型工藝、翅片組裝工藝。其中,冷卻管的成型、內翅片的成型及加固片的生產由專用的設備生產實施,翅片、冷卻管空管及加固片裝配生產由本文研究設備生產。
3生產設備結構設計
在前述傳統冷卻管生產設備的經驗基礎上,結合生產企業具體的條件,研究設計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的生產設備,根據上述工藝流程,研究設計汽車節能加強型冷卻管生產設備的結構如圖3所示,該設備主要由電器控制系統、機架總成、空管定位及輸送組件、振動盤供料裝置、加固片裝配段總成和插翅片段總成組成。空管定位及輸送組件為左右兩件,且分別固定在機架總成前端部,各空管定位及輸送組件的外側分別與振動盤供料裝置連接,后端部分別與加固片裝配段總成的前端連接,機架總成前端安裝有插翅片段總成、電器控制系統與空管定位及輸送組件、振動盤供料裝置、加固片裝配段總成及插翅片段總成電性連接。電器控制系統的結構如圖4所示,主要包括控制面板、輸入系統和輸出系統,并且在控制面板上設有觸摸屏、開關按鈕和指示燈。空管定位及輸送組件主要由能夠輸入各種規格空管的進料組件和能夠將空管準確輸送到工位上的物料輸送部件構成,如圖5所示。在進料組件左右設有兩個進料側板總成并分立于物料輸送部件的兩側,進料側板總成的外側底部各安裝有一組管口校準部件。加固片裝配段總成包括三組翻管總成以及底板組件兩個部分,結構如圖6所示。底板組件的底部設有滑動導槽,通過滑動導槽安裝在機架總成上,在三組翻管總成的左右兩側各設有一組安裝有動模油壓限位總成的加固片裝配動模組件,在各組動模油壓限位總成的另一側各連接有一組加固片分料導槽裝置,并且在各組加固片分料導槽裝置的前后兩端各安裝有一組加固片夾送機械手。
4生產工藝流程
本研究提出的汽車節能冷卻管生產工藝流程如圖7所示。
4.1空管的落料、定位及輸送
1)空管的落料及位置的調節:根據空管的規格,旋轉空管寬度調節組件,使得進料組件與空管規格相適應。將空管放入進料組件的兩側進料側板總成之間,完成落料工序。2)空管的定位:打開左右兩組空管定位部件的空管,夾緊氣缸,使得空管腔定位板插入空管的兩端口。空管管口的校對,使用校口夾持板夾持空管兩端,伸出校口刀插入空管的管口,使得在焊接工序中造成的變形被矯正。3)空管的輸送:校口刀從空管的管口退出,打開物料輸送部件使輸送機架向前運動,直至送管U形座與空管對準,空管落入送管U形座,將空管往下道工序輸送。
4.2空管與加固片脹接
1)加固片的分料:加固片通過振動盤供料裝置進入分料導槽裝置,打開加固片推送組件,使得加固片向前運動。2)空管的夾送:將空管輸送到翻管組件,將空管翻轉90°到加固片的裝配工位。3)第一和第二個加固片輸送:通過機械手夾取加固片,將第一和第二個加固片輸送并定位到左右各組加固片裝配動模組件的凸模上,使得加固片與空管緊密配合。4)加固片與空管的脹接:左右各組凹模向凸模運動,將加固片與空管兩端頭內腔的各上孔口進行脹接。5)翻轉:起動翻管總成將空管翻轉180°并輸送到加固片裝配工位。6)第三和第四個加固片輸送:通過機械手夾取加固片,將第三和第四個加固片輸送并定位到左右各組加固片裝配動模組件的凸模上,使得加固片與空管緊密配合。7)加固片與空管的脹接:左右各組凹模向凸模運動,將加固片與空管兩端頭內腔的各上孔口進行脹接。
4.3內翅片輸送工段
1)內翅片的輸送:將內翅片放入輸送槽,當第一個內翅片從右側進入左側的內翅片導板時,活動限位組件升起,打開右側的內翅片輸送槽,該內翅片進入左側的內翅片導板;第二個內翅片從右側進入左側的內翅片導板時,活動限位組件下降,堵住內翅片輸送槽,打開左側的內翅片輸送槽。2)內翅片的吹送:吹嘴組件使內翅片按照預設的軌道準確進入下一裝配工位。
4.4冷卻管的裝配及輸送
1)冷卻管的裝配:將左內翅片推送入空管的左腔;將空管調頭,將右內翅片推送入空管的右腔,汽車節能冷卻管裝配完畢。2)裝配組件的輸送:將空管橫架在送管U形座上,由移動組件輸送到內翅片裝配工位。3)檢驗入庫:將裝配完畢的汽車節能冷卻管進行檢驗,合格后入庫。
5結束語
項目組在實地調研汽車冷卻管生產設備及工藝的基礎上,研究了一種汽車節能冷卻管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該設備既提高了冷卻器生產的效率,又可降低成本,滿足了企業對設備的要求,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7]。
參考文獻:
[1]林瑜馨.車用發動機增壓技術[J].上海汽車,1994(5):23-30.
[2]李銳,羅宏錦,莫夢婷.汽車空空中冷器的設計[J].裝備制造技術,2019(4):72-75+84.
[3]劉國,畢松,蔣春樂.用于中冷器管雙向穿內翅片的加工設備:CN212734865U[P].2021-03-19.
[4]張北生.一種汽車中冷器扁管內翅片插裝機:CN107626768A[P].2018-01-26.
[5]劉國,畢松,蔣春樂.用于穿內翅片機的定位機構及設有該定位機構的穿內翅片機:CN212762023U[P].2021-03-23.
[6]李健醫,石永泉.汽車中冷器的設計及應用[A].河南省汽車工程學會.第五屆河南省汽車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河南省汽車工程學會,2008:5.
【關鍵詞】制藥設備;清洗驗證;取樣
設備清洗是藥品生產企業防止交叉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國GMP法規的一項基本要求。設備的清洗效果會直接影響到藥品的質量,并直接影響到患者用藥安全,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因此設備清洗驗證越來越受企業和藥政當局的關注。
1、相關法律法規對清洗驗證的要求
1.1中國GMP[1]
新版GMP中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清潔方法應經過驗證,證實其清潔的效果,以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潔驗證應綜合考慮設備使用情況、所使用的清潔劑和消毒劑、取樣方法和位置以及相應的取樣回收率、殘留物的性質和限度、殘留物檢驗方法的靈敏度等因素。”
1.2歐盟GMP[2]
1.2.1為確認清潔規程的效力,應進行清潔驗證。應根據所涉及的物料,合理的確認產品殘留、清潔劑和微生物污染的限度標準。這個限度標準應該是可以達到的,能夠證實的。
1.2.2應使用經驗證的、檢出靈敏度高的檢驗方法來檢測殘留或污染物。每種分析方法或儀器的檢測靈敏度應足以檢測出設定合格限度水平的殘留或污染物。
1.2.3通常只有接觸產品設備表面的清潔規程需要驗證。某些場合下,還應考慮不直接接觸產品的部分。應驗證設備使用與清潔的間隔時間,以及已清潔設備可保留的時間,并通過驗證確定清潔的間隔時間和清潔方法
1.3US FDA[3]
1.3.1設備和用具應當清潔、維護,適用于藥品的特性,并定期消毒或滅菌以防止故障或污染的發生,因為這將會改變藥品的安全、特性、強度、質量和純度等官方或其他規定的要求;
1.3.2應當建立書面的設備清洗維護程序并遵循該程序,該設備是指用于藥品的生產、加工、包裝或保存的設備;
從各國的GMP總體要求看,對清洗驗證的要求基本是一致的,即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必須對設備進行清洗,必須對清洗方法進行驗證,驗證后的方法要形成SOP,日常清洗必須遵循已建立的SOP。
2、清潔程序的選擇
2.1手動清洗
手動清洗因為摻雜了很多的人為因素,不同的人員清洗效果可能會有差別,所以手動清洗的重復性差,并且不易驗證。手動清洗一般分為以下幾個階段[4]:
2.1.1拆卸:對于某些設備,如果不進行拆卸,則不能做到徹底的清洗,甚至無法清洗,所以應規定清潔一臺設備需要拆卸的步驟和程度。
2.1.2預洗:目的是除去大量的(可見的)殘余產品或原料,為此后的清潔創造一個基本一致的起始條件。
2.1.3清洗:用清潔劑以一定的程序除去設備上看不到的產品。
2.1.4淋洗:用水以固定的方法和固定的淋洗時間淋洗設備表面,以除去設備上看不到清潔劑。
2.1.5干燥:根據需要決定是否進行干燥。
2.1.6檢查:經過驗證的清潔程序應保證清潔后的設備不殘留可見的殘余物。
2.1.7儲存:規定已清潔設備和部件的儲存條件和最長儲存時間。
2.1.8裝配:應規定將被拆卸部件重新裝配的各步操作附以圖表和示意圖以利于操作者理解。
2.2在線清洗(CIP)
CIP(Cleaning In Place)在線清洗,是指設備(罐體、管道、泵、過濾器等)及整個生產線在無需人工拆卸或打開的前提下,在一個預定時間內,將一定溫度的清潔液通過密閉的管道對設備內表面進行噴淋循環而達到清洗的目的,特稱CIP在線清洗系統(Cleaning in place)。
CIP有以下優點:1)設備、容器、管道能夠自動進行清洗;2)極少的手工操作,重現性高,具有可驗證性;3)無需拆卸設備,對容器采用噴淋法清潔,對管道采用壓力法清潔。但是它可能會存在一些死角,一些部位不容易清洗到。
2.3CIP和手動清洗相結合的半自動清洗
當CIP使用有局限性時,CIP系統不能完全滿足清洗要求,需要手動對這些死角進行處理。為防止CIP與手動清洗的交叉影響,清潔程序應規定好CIP和手動清洗的先后順序。一般來說,先手動再CIP是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對于無菌生產設備,CIP放在后面進行是更有必要的。
3、取樣方法的選擇
通常設備的取樣清潔驗證中如何確定合適取樣方法和取樣點是驗證方案的關鍵內容之一,必須有合適的理由來確認取樣點,此取樣點應能夠代表設備的“最臟點”,只有確認了這些取樣點,才能有針對性確定取樣方法。一般來說,對于設備已明確的內表面取樣點,通常采用直接表面取樣法,而淋洗法是代表了設備整個清潔情況,認為設備上的殘留都均勻的溶解到了清洗劑中。
3.1擦拭取樣
表面擦拭測試需要用一合適的取樣材料(通常為潔凈棉簽)以一規定的方式擦拭一確定的取樣表面。為提高殘余提取的量,應以合適的溶劑浸濕取樣材料。為檢測殘余量,取樣材料以規定的方式制備,并對洗出液中的關鍵組分進行定量分析。取樣更適合在生產設備的關鍵點進行。
3.2淋洗法
淋洗的取樣方法為根據淋洗水流經設備的線路,選擇淋洗線路相對最下游的一個或幾個排水口為取樣口,分別按照微生物檢驗樣品和化學檢驗品的取樣規程收集清潔程序最后一步淋洗即將結束時的水樣;淋洗法樣品可對沖洗液直接檢測,也可對沖洗液做稀釋后檢測。此法用于表面積大、無法接觸或無法常規拆卸的系統,一般取最后一次淋洗液樣品分析,但是該法的缺點是不適用于殘留物不溶或沉積與設備某個部位的情況。
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可以使用淋洗和擦拭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對于一些結構較復雜的設備,建議采用此方法。
4、接受標準的制訂
接受標準是清潔驗證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在制定標準時,應考慮各種可能在設備中的殘留,至少應包括活性成分、清洗劑組分、防腐劑、起始物料、中間體、工藝助劑、生物負荷、細菌內毒素、輔料、產品降解物、其他任何有可能引入的殘留幾項。
5、結論
在清洗驗證的執行過程中,應先考慮產品的性質以及設備的用途,然后根據產品的生產工藝充分考慮設備中的殘留物質,再根據設備中的殘留物質的性質來選擇合適的清洗劑和清潔程序,最后根據設備的結構復雜情況確定取樣方法(淋洗法或擦拭法),而接受標準的制定重點應考慮活性成分的殘留標準制定的合理性,應充分考慮專用設備和多用途設備的特點,最終建立各種殘留的檢測方法。在清洗驗證的每個階段應有合理的數據或法律法規所支持。
參考文獻
[1]中國《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第一百四十三條
[2]APIC: Guidance on aspects of cleaning validation in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 plants,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