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記憶的長河中,時間的飛逝與我擦肩而過,那一條條清澈的“小溪”在我身邊縈繞著我,但只有一條潺潺的小溪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腦海,它如同春雨綿綿,無時無刻滋養(yǎng)著我的心田。
那是一個陽光充足的下午,和煦的春光照耀著大地,像灑滿了碎金,溫暖的春風(fēng)撫摸著我的臉頰,我正愜意地坐在石徑小路的長椅上,細細地品味著春光,心里暗暗想著:多么美妙的日光浴呀!正在這時,我聽到了一首清脆悅耳、宛轉(zhuǎn)的歌聲,我左顧右盼尋找這聲音的來源,突然,我看到了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他的臉皺巴巴的,手上生滿了老繭,他拿著一個琵琶,閉著眼睛,彈著一首凄涼的樂曲,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個聾啞人,他的兒子在一次車禍中離開了人世,我的心不禁充滿了悲憫,眼淚一直在我眼眶里打轉(zhuǎn),幾滴晶瑩的淚珠不禁奪眶而出,我將自己的“倉糧“放到了他的碗里,他臉上蕩漾著幸福的微笑,如同秋天的一般,那么燦爛、那么堅毅。我也笑了,一邊奔跑著,一邊不時地回頭看著他,跟他做著離別的動作,“啊”我一聲慘叫,摔了個“狗啃泥”,我痛苦地在地上蜷縮著。老爺爺見了急忙放下琵琶,疾步趕到我跟前,他彎下腰,一只腿跪在地上,一只腿半蹲,整個身子微微前傾,用手拍拍我的肩膀和藹地問:“小朋友,傷口疼嗎”,我搖搖頭,他仔細地看了看我的傷口后顫顫巍巍地向藥房走去,用他的“血汗錢”幫我買藥,為我涂抹傷口,突然我的鼻子一酸,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眼淚模糊了我的雙眼。
時間仿佛為我一刻停留,那一刻,深深定格在我的記憶中。
四年級:夏玉清風(fēng)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
濟南一考生
在生活靜好的日子里,我成長著、感動著、收獲著。平凡的歲月里也有迷人的美景,爸爸的愛就是我記憶中最美的畫面。
七八月的天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暑假補課的一天,狂風(fēng)呼嘯,雷電交加,又是一陣傾盆的暴雨。
本以為是雷陣雨,過一會兒就會好了,可教室窗外的雨水依舊淅淅瀝瀝,我開始煩躁不安,這么大的雨,怎么回家呢?“丁零――”下課了,可大家卻失去了活力,蔫在了班上。
“唉……”一聲聲的嘆息在教室里傳開,我抬頭看著天空,仍是那么陰沉,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往家沖。
“啊,怎么這么大的雨!”不到片刻我便濕透了,“算了,都出來了。”我努力安慰自己。
終于到家了,爺爺奶奶連忙走出門,幫我接過書包。“你爸呢?”“不知道。”“怎么會呢?一下雨,他就去送雨衣了。”不解和擔(dān)憂一下子涌上了奶奶的臉,她快步走回房間,一個,兩個,接連三個電話都無人接聽。“這可怎么辦哪,該不會……呸,瞧我這烏鴉嘴。”奶奶自言自語道。
過了十二點半,傳來了敲門聲。“咚咚……”我快步跑去開門:“爸,你回來啦!”奶奶也趕了過來:“你這死孩子,上哪去了?”“對不起,對不起,我在那兒等,忽然有輛車過來,將我刮倒了,手也流血了,只好先去醫(yī)院了,沒能把雨衣給你,對不起。”我抬頭看著爸爸,黝黑的臉上滿是雨水和泥土的印記,雖然穿著雨衣,但衣服也完全濕透了,我走上前,抓起爸爸的手,隔著紗布,我分明看到了一條鮮紅的傷口,我的淚一下子流了出來,落在紗布上,與父親的血融在了一起,我的目光一下子定格了。
人們常說母愛如水,我卻認為爸爸的愛不僅偉岸如山,也細膩如水,有那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佐證,我堅信不已。
【名師點評】
1.從表達方式上看,敘事、描寫、抒情融為一體。前半部分描寫風(fēng)雨景物,為襯托人物服務(wù);中間部分敘寫自己冒雨回家,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后半部分隨著爸爸的回家,敘事、描寫、抒情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情與理自然地流淌出來。
2.語言樸實,情感真摯。從語言上講,作文實際上就是一種傾訴。外表質(zhì)樸,內(nèi)涵熾烈的語言,最能觸動人們的心弦。本文的抒情句不多,卻很有分量,達到了情真意切的感人目的。
3.細節(jié)描寫,錦上添花。如,“我走上前,抓起爸爸的手,隔著紗布,我分明看到了一條鮮紅的傷口,我的淚一下子流了出來,落在紗布上,與父親的血融在了一起……”這里的細節(jié)描寫,起到了畫龍點睛的藝術(shù)效果。
【滿分佳作二】
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
濟南一考生
小時候,我最喜歡和媽媽一起睡覺,媽媽的懷抱能讓我感到溫暖和踏實;稍大些時,媽媽關(guān)愛的眼神與親切的撫慰讓我輕松愉快地度過了小學(xué)的生活;現(xiàn)在呢,我雖然已經(jīng)成為初中生了,但還時常向媽媽撒嬌:“媽媽,摟摟我。”十幾年如一日地被媽媽呵護著,我從來沒有仔細觀察過她,卻在一個風(fēng)雨交加、電閃雷鳴的夜晚,有幸采擷到媽媽的剪影,從那定格的畫面里我感受到深深的母愛。
那是一個夏天周末的夜晚,天氣陰沉沉的,烏云布滿天空,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不一會兒,就下起了雨。更糟糕的是,那是個停電的夜晚,爸爸出差又不在家,家里只有我和媽媽。小屋里一片混沌,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黑暗中。
盡管沒有困意,我和媽媽仍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天空,盼著風(fēng)雨盡快結(jié)束。不一會兒,風(fēng)吼得更兇了,突然,一道刺眼的閃電劃過天空,隨后發(fā)出一聲可怕的雷聲。我猛地一顫,抱住了媽媽,同時媽媽也轉(zhuǎn)過身來摟緊了我。我惶恐地盯著窗外電閃雷鳴的天空,一道閃電劃過天空,瞬間把屋子照得白亮白亮的,然后又黑了下去。可是就在閃電定格的一剎那,我怔住了,我分明看到了媽媽被照得雪白雪白的臉消瘦了,眼角的皺紋又細又密,鬢角不知道何時長出了幾根白發(fā)。
也許那一瞬間真能給人很大的震撼吧,就在定格后的幾秒鐘,十幾年來媽媽辛苦顧家,不辭艱辛照顧我的情形,一下子從腦海中涌了出來,眼前浮現(xiàn)出媽媽十幾年來忙忙碌碌的身影:廚房里柴米油鹽間的瑣碎細膩,客廳里沏茶倒水間的談笑,上學(xué)路上風(fēng)雨無阻伴我同行,病床邊焦急憂慮滿含愛意……可是我這個壞家伙,卻因為它們沒有隆重的儀式而忘記,沒有華麗的包裝而忽視。可是你――媽媽十幾年來付出的艱辛,為何不曾提起?
閃電再次照在媽媽臉上。媽媽!我多想撫摸你青絲里刺眼的白發(fā),撫平歲月刻在你眼角的皺紋。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很感謝那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那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母愛的平凡與偉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將用實際行動為媽媽描繪出更美的色彩。
【名師點評】
1.視角好,立意深刻。小作者把自己放在一個特殊的場景――雷電交加的夜晚,借助閃電將對母親的觀察與感受真切地表達出來,具有打動人心的作用。
還是微風(fēng)徐徐的天,依舊是繁星鋪滿蒼穹的夜,葡萄樹下,一個女孩倚在老人懷里,時而憂傷,時而歡笑,老人笑吟吟的講述著那艱苦的歲月,講述著那逝去的時光。這個故事不只是故事,而是一段真正的歷史,講述了老人大半輩子歲月的歷史。老人有規(guī)律的輕輕搖著蒲扇月亮像白蓮花在云多里穿行,晚風(fēng)吹著葡萄葉,葉兒搖擺,好似怕葡萄熱著一般;又像是怕失去它們一樣,緊緊的裹在它們身上。一串串晶瑩的果實沉甸甸地掛在翠綠的藤蔓上,互相推擠著,好像趕趟兒似的,好不熱鬧。
聽著故事,女孩突然踮起腳尖,去摘樹上的葡萄,老人微笑道:“葉兒,葡萄酸,酸,酸掉牙!”女孩不甘心,仍舊要摘葡萄,老人弓著腰,親自摘了幾顆,用清水洗凈后,隨手將瓢里的水倒在葡萄根上,將泛著青紫色幽光的葡萄遞給女孩,“好酸!”女孩咯咯的笑著,一邊吐一邊做鬼臉,老人也樂呵呵的笑了。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牛郎織女星。”女孩望著天上的銀河,數(shù)著天邊的星星,聽著牛郎織女的故事,倚在老人懷中悠悠地睡去,老人還說道:“最后啊,織女來到了離地球最近的地方,好離牛郎近一些……”女孩不上頓感微涼,不由得往老人懷里倚了倚。葡萄架下,老人抱著女孩,深沉地看著天邊,好像在等待著什么……
又是一個花季,春天的一切總是簇新而又美好的,美好的讓人害怕失去它,因為害怕失去,所以害怕面對,即使擁有也無法消磨內(nèi)心的憂慮。所以在面對錦簇的花團時,在面對扶風(fēng)的弱柳時,總不免有將它永藏眼中心中的愿望,又有寧可不要擁有那短暫的美好以免日后深懷失落的矛盾。在我記憶中的你亦是如此的亂我心神,將你在記憶中深藏,卻不愿也不敢將你憶起,惟恐又牽扯起我綿綿不斷的思念,將我圈禁其中再難釋懷。可是卻總又忍不住放縱的將你憶念,不是怕將你塵封在記憶里,你的音容笑貌會在腦海中稀釋終至念無可念,而是對你太過思念的心已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了。
花開不過百日艷,其實且不說百日,千紅萬艷中能過十日的尚且少之又少。人生莫不如是啊,蕓蕓眾生又有誰可以陪誰永久呢?天下沒有只聚不散的筵席,人生的旅途也沒有永久的停留。年年花謝花又開,可是有的人別了也許一輩子再難相見。雖說聚散本發(fā)乎一心,只要以平淡之心相待,聚也是散,散也是聚,可紅塵中又有幾人能夠做得到,看得透呢,所以《紅樓》中黛玉的喜散不喜聚,寶玉的喜聚不喜散也都是世人的映射而已,而我,也只不過是俗之又俗的一個人,又怎么能參透這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呢,就算懂得了,又未必會放得下。
古人將生離和死別等同,如今的社會自是沒有那樣的悲情,可是離別這千古的愁傷也是同樣的深植心中,如今阻隔彼此的不再是遙遠的距離和落后的交通,有的人還是難以再見,也害怕再見。
如今,看著滿地的殘紅,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拾起,輕輕的將泥土拭凈,夾于書頁中,以紀念那曾經(jīng)的容,因為陪伴我拾花的人不在,偶爾再拾起幾片零落的花瓣,感覺拾起的不僅是那些花兒的過去,也是已逝的時光,漸逝的青春,和對你的再回憶,心里的傷感又不禁的加重了幾分,那樣的悲傷多了總是承受不起的。
其實很多時候自己也是忍不住嘲笑自己怎的總是那樣的容易傷感,
這樣的性子外人自是不解的,想得多了,想得煩了,想得自己也不不解和厭煩了自己的時候,便會想起你的話,你說,有的人的傷感是后天身世所來,而我的的傷感則是與生俱來的,想著這些,便會心安理得的任性的感懷了,其實這樣是談放縱自己了吧,不過既然難得有你知我,為何又不呢。
那日立于香樟樹下,忽而的風(fēng)起,漫天的落葉飄舞著,我忽而的像是一時間失了神,腦中一片空白,只有那些落葉在眼中盡情的飄舞著,直到我的眼睛發(fā)酸,似是要從我的眼珠中飛舞出,忽而一兩滴的水溢出了,我忽而疑心映在我眼的落葉是不是已經(jīng)幻化了。也就在那一剎那很多相似的畫面一一的從腦海中閃過,譬如我們撐著傘在老槐樹下聊天時,一陣陣的風(fēng)同樣的淅淅瀝瀝的將槐花繡滿了我們一傘。譬如我們正在教室里時,秋日的風(fēng)將槐樹的枯葉吹落,在空中飄零旋轉(zhuǎn)如同飛舞的蝶,在做沉寂前的最后的歌舞,盡數(shù)將我們的眼球和心吸了過去,又譬如看著那再現(xiàn)的場景時,你嘴巴里輕哼出聲的《飛天》,我總記得你哼的那兩句:煙花煙花滿天飛,你為誰憔悴。又譬如我逃了課獨自躺在薔薇花下的圍墻上,風(fēng)將花瓣吹的漫天的飛舞,鋪落了我一身,還有老師那格外的寬恕。
這幾天我的夢中老是重復(fù)的出現(xiàn)那多年蒼翠依舊的塔山,和山上寺廟里的念經(jīng)聲,大殿里繚繞的香煙,寺外的大銅鑄香爐,和微風(fēng)拂過是那爐角的鈴聲,還有我們靠著門外的槐樹靜聽里面的和尚做晚課的喃喃經(jīng)聲。那山腳下的蜿蜒的小
一、發(fā)掘有價值的“小事”
如寫以“愛”為話題的文章。一個學(xué)生寫他扶老太太過馬路。這真是一件地地道道的生活小事!細節(jié)、語言、動作描寫都十分到位,但是只能給及格分。為什么?價值太小!就這件事本身而言,當(dāng)然自有其社會價值,可小學(xué)生寫寫還可以,但作為中學(xué)生,還對“扶老奶奶過馬路”“我住醫(yī)院”“輔導(dǎo)我”之類的“生活”樂此不疲,結(jié)果可想而知。
今年濟南中考題目是《定格在記憶中的畫面》。一位考生這樣構(gòu)思:下雪了,為怎么回家擔(dān)心;媽媽來接,為媽媽擔(dān)心;看到媽媽,想起了龍應(yīng)臺的名言――做媽媽的總有一種“特異功能”,那就是在紛亂的人群中照樣能無比準確地看到自己孩子的背影……這都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的心理,讓我們感覺真實和細膩。有了這些心理描寫,心懷感恩的考生,才能讓媽媽在校門口迎接的畫面永遠定格,也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媽媽”的內(nèi)涵。
二、聯(lián)系實際,挖掘閃光點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無奇,但它卻是整個社會的基礎(chǔ),對這些生活素材進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開掘,就能從具體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類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從平凡中見不平凡,使文章的主題得到升華。如一考生以《聽,真美》為題,寫爸爸媽媽的斗嘴聲是天底下最美的聲音。采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從爸爸媽媽愛拌嘴寫起,然后選取生活中的兩三件小事,最后悟出“斗嘴中藏著愛”的主題;另一個考生則寫聆聽指責(zé)聲,正義之聲真美。他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毒奶粉、毒大米、毒豆芽等食品安全問題,編寫故事,聆聽指責(zé)聲中深藏的公正之音,呼吁大家都要敢于維護正義。
三、刻畫細節(jié),見微知著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要于細微處見事物的大,往往是通過其細部特征傳達出來的,寫得越細致、越深入,給讀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所體現(xiàn)出的道理就越深。如陜西一考生在《熱情,讓青春燦爛》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豆大的雨滴不斷地捶打在我(注:指地丁草)的身上,我柔弱的身子骨經(jīng)受不住這摧殘,一下子便被打折了。”在這句話中,“豆大”“捶打”“柔弱”等詞語運用得極為傳神,特別是“捶打”跟“柔弱”相對,突出了遭遇的悲慘。
四、合理想象,提升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