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漫電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成長中的中國動漫電影面臨諸多煩惱。相比國外動漫電影,國產動漫電影市場定位集中在低齡受眾,內容創意不足,不能吸引主體電影觀眾。中國主體電影觀眾的年齡段在25歲-35歲之間,目前在國內動漫電影受眾群體中,19歲以下群體的占比逐年顯著上升,20歲-30歲群體占比下降,這說明目前中國動漫電影的整體定位存在一定問題。其實,不僅是動漫電影,中國整體動漫產業都存在嚴重的低齡化問題。
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朱承華認為,導致中國動漫電影市場低齡化的直接原因在于家長的買單模式;另外,年齡段越低的用戶越具有普世性,在創作上也更為容易。
卡通先生影業有限公司CEO王磊認為這是中國動漫電影的市場選擇。他說:“在GDP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低齡化產品是動漫行業的基本消費量。人們的消費和審美水準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按照日本動漫市場的發展規律,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動漫會向全民化方向發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人均GDP為5414美元。
目前,中國動漫電影極其缺乏優秀作品,絕大部分創意和制作團隊還集中在低齡化影片的創作。若想未來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中國動漫產業創作者需要開發適合于高齡或者家庭類型的動漫。
天津北方電影集團副總裁方衛說:“不管動漫電影還是非動漫電影,中國電影培養和挽留觀眾的能力都很差。想跳出這個規律,應該有一個發展計劃,讓沒看電影的人看電影,還要有一個挽留計劃,讓看電影的人的觀影年齡更長。”
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CEO武寒青認為,現在中國整個動漫產業處于嬰兒期,開拓成人市場確實很吃力,但是必須開這個頭,否則就沒有積累。
《龍之谷-黑龍崛起》導演宋岳峰認為,從長遠看中國動漫電影必然從低齡化走向全齡化。他說:“全齡化的動漫電影,首先要考慮年輕人需要什么影片,其次,要改變主體受眾對國產動漫電影的成見。”
在武寒青看來,國產動漫電影除消費人群低齡化之外,更嚴重的問題還在于質量低劣。一方面是由于投資規模和制作技術的限制,另一方面則在于創作者是否具備真正的責任心。 國外制作動漫電影非常用心,創作之初就有教育心理學家、科學家的介入,然后再進行創作,因此拍出的影片老少咸宜,而國內的作品則展現不出人類心靈真正最需要的東西。武寒青說:“青春人群很叛逆,如果選擇不好,他不可能掏錢。對創作者來講,挑戰也就在這里。”因此,需要認真研究這個年齡段的市場需求、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
一些日本動漫把青春熱血和復雜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實際上是因為沒有歐美強大的資金和實力,所以主打內心和人性,用有限資源在全世界爭得一席之地。
“搞動漫的都想發展產業鏈,但卻混淆了項目鏈和產業鏈的區別。”方衛說。前者只要有聰明的制片人、良好的劇組機制和企業領導就可以形成,而后者則需要依靠政府導向和政策來實現。
[關鍵詞] 水墨畫;動畫片;道德水準;獨特魅力
中國畫的動漫電影是我國獨有,水墨動漫電影是其中杰出代表。水墨動漫電影以水墨畫為表現形式,向人們展現幾千年來沉淀于獨特的中國繪畫藝術之中的人文信息。我國水墨動漫電影在國際動漫界處于獨特地位。例如《牧笛》在20世紀70年代在丹麥第三屆歐登塞國際童話電影節榮獲金獎;《山水情》在20世紀80年代榮獲中國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大獎,還在前蘇聯第一屆莫斯科國際青少年電影節榮獲勇和美的獎項,在保加利亞第六屆瓦爾納國際動漫電影節榮獲杰出影片獎,在加拿大第十四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短片獎。至于其他獲獎的水墨動漫電影就更多了。探究這些電影獲獎原因:一是特殊的水墨效果;二是我國傳統人文文化內涵;三是讓人不可思議的制作手段;四是物以稀為貴,在國際動漫界,水墨動漫電影的表現形式就是一種獨特創新。
人們常常過分關注水墨動漫電影那秘而不宣的專利制作手段、以假亂真的水墨渲染效果,卻不重視深究水墨動漫電影的重要藝術特色:中國幾千年來文化積淀的人文信息蘊涵其中。水墨動漫電影所運用的繪畫形式是水墨畫,水墨畫蘊涵著中國幾千年來所積淀的人文信息,被公認是以老子思想為起源、融進了儒家思想、汲取佛教文化的中國特色繪畫藝術種類,這些都可以在畫史和畫論看到。中國古代很多有名的畫家都以擅長畫宗教人物、擅長廟宇壁畫而著稱,例如南北朝的張僧繇、大唐的吳道子、北宋末的李公麟等,不勝枚舉。他們都是汲取佛教文化的代表。
吸收眾多思想精華的水墨畫藝術,看重哲理而輕視物像。南北朝時期宗炳的畫論《山水序》開頭就說:“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意思是圣明的人用有道的方法觀照反映萬物,賢德的人則用清凈的心胸感悟物象。宗炳接著闡述山水畫的最大價值不是山水形狀的感性的美,而是作者所思所想、所感悟的體現,是靈和道的反映。唐朝張彥遠在他的《歷代名畫記》中表示:“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與六籍同功、四時并運,發于天然、非由述作。”意思是繪畫成于天然,能夠給予人民福運。由此可見中國特色水墨畫大多追求“以形媚道”,山水人物的感性之美并不是水墨畫追求的目標。中國古代水墨畫好像能量極大,這能量近乎能“成教化、助人倫”。這能量就是現在人們說的傳統的人文信息。這便是水墨畫的精髓所在,也就是水墨動漫電影的文化底蘊。所以,運用水墨畫形式制作的水墨動漫電影,應該是以傳達這種豐富的人文信息為核心,而不是簡單地用水墨技法繪出能動的美麗景色,過分追求形式上的特別、視覺上的享受,而導致膚淺,使水墨之能量喪失殆盡。
動漫片《牧笛》對我國水墨動漫電影發展所作的貢獻是人所共知的,可是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人文信息的表達卻有一定偏差。觀眾所欣賞到的《牧笛》,是以傳統水墨畫法描繪優美迷人田園景色,電影中不但是牧童猶入仙境,就連老牛也依依不舍不愿返回,最后放牛娃只能用笛聲招回看得已經入迷的老牛。《牧笛》用李可染的一些牧牛圖為范本而制作的。李可染的水墨畫或于了了數筆之中,展現出古雅韻味;或于黝黑蒼茫之中,表露感懷之情感。就是構圖如此簡單明了的牧牛圖,也絕不是僅僅以花紅柳綠的田園景色見長,其含意是寄情感于自然,注重情境融合,表現對自然的領悟與感慨。1984 年,李可染曾經題寫“澄懷觀道”四字,以此當做自己美學思想的畢生追求。以他的《暮韻圖》為例子,放牛娃所在的小樹林,以大片墨染的樹冠,彰顯夜幕景色,以透清凈、幽靜深遠之意味。作者的感悟反映在物象之中,展現了作者“澄懷觀道”的重要思想。《牧笛》對田園景色感性的美的追求,明顯和畫家“澄懷觀道”之深遠意味有所不同,對中國特色的水墨畫人文信息的表達,略顯表面化、膚淺化。影片中音樂也是這種情況:笛聲太過悠揚和嬌媚,缺少了一絲淳樸和純真;放牛娃喚牛好像在舞臺上演唱,沒有那些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有一本論述中國動漫史的書中曾經這樣的敘述:“讓人感到訝異的是李可染看了《牧笛》之后沒有做一句評論。”李可染的沉默,并不讓人感到奇怪,《牧笛》僅僅是借用了他的一些牧牛圖的形狀,與李可染的關系就是他畫他的,我動我的。水墨動漫電影其實就應該準確展現我國傳統水墨畫的豐富文化內涵,而不能僅僅是借用它的外殼。
用水墨畫的形式來做動漫電影,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水墨動漫電影的創作人承載著傳遞中國優秀人文信息的重任。要讓水墨動漫不流于形式和表面化,使全世界觀眾能真正深刻領會中國傳統文化精髓,創作者應該在熟悉傳統水墨技法的同時,還應該仔細深入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能夠去偽存真,撥云見日,使水墨動漫電影能繼承水墨畫的人文精神。《山水情》這部動漫電影在《牧笛》的基礎上有了突破性進展,被認為是中國近20 年動漫電影之最。《山水情》影片的開始是在瑟瑟秋風之中,從一片虛幻的空白里慢慢走出了一位白須老人,霧氣騰騰的水面上,有一少年擺渡一葉扁舟來送老人過河。老人的身材瘦長,筆墨線條洗練。老人的出場給觀眾一絲“無所從來”的意味。老人過河后即暈倒在河岸邊,忠厚的少年把老人背回家中靜養。少年酷愛音樂,不管駕船還是走路,口中一直吹著悠揚動聽的笛子。老人蘇醒后拿起自帶的古琴附和笛聲彈奏起來,門外送飯的少年停住了笛聲,靜靜地傾聽著猶如天外之音的古琴聲,少年遂追隨老人學習彈琴。日復一日,冬去春來,老人想家,歸心似箭,可是少年的琴技好像還應更上一層樓。老人眺望著空中母鷹離開雛鷹后,雛鷹不得不獨自翱翔的場景,感悟到其中的哲理,于是帶領少年駕輕舟穿梭于名山大川之中。在微冷的山風中,老人和少年道別,并把古琴送給少年。少年一路上經過名山大川壯觀的自然景象的陶冶,看著師父逐漸消逝在大山之中的身影,有感而發,旋即彈奏一曲,伴隨著琴聲畫面中出現高山、流水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加上伴隨琴聲而出現翻騰、有點抽象的筆墨線條,情景融合,給觀眾以奇特的感受。《山水情》這部動漫電影融合了師法自然和明心見性等人文思想,墨色和琴聲相互襯托,雖沒喧囂但奪人視聽,很有水墨之韻味,且具有“澄懷味像”之深意。從高山流水中感悟古琴的演奏技法乃是師法自然,而老人的感悟卻是明心見性,老人開始出現的“無所從來”和離去時的“無所去”更是作者在展現深刻的人生哲理,這就使影片的中心思想沒有落于音和色的感官享受之中。很顯然,影片中人物動作的處理,略顯有些俗套和格式化,和美麗的山水場景不太相稱。但《山水情》這部動漫電影仍然可稱得上是水墨動漫電影的代表。
水墨動漫電影所挑選的主題內容要便于表現傳統水墨畫精神文化內涵,不適合過度注重人物、動物的行為舉止和故事情節。一方面對于水墨動漫電影的制作來說,人物、動物的動作制作難度很大。我國原來的很多動漫片都注重強調動作的真實性和流暢感,表現出在制作技術和技巧方面的雄厚實力,但是這樣往往會導致動漫片過于展現動作,使展現動作制作技術變成動漫片著重強調的內容,忽視了電影語言的使用、感情的展示、精神內涵的表述。而且這些動作的呈現常常會變得格式化,例如水流動、旗飄揚等動作一直是幾個固定模式。現在老師教學生的時候也總是告訴他們流水就應該是這幾根線在動、旗子就是這樣飄揚、訝異的面目表情就是這樣畫,這些格式化的動作感覺相當呆板。實際上流水那幾根線的動應該伴隨著電影的氣氛而有著很大的不同,旗幟的飄揚也一直是隨風速變化而變化,然而風又通常是表現影片氣氛的有效手段,人物的訝異表情更是微妙。水墨動漫和這些動漫片應該有一定的不同,不應該過分追求動作的展現,防止影片陷進技術技巧的束縛之中,弱化對水墨動漫人文精神內涵的表現;另一方面,水墨動漫電影本身就與眾不同,和那些情節一般、給人感官享受的動畫片毫不相同,不需要以招攬視聽為目的。
不是說無故事、動作、戲劇沖突,動漫片就沒人看。于潛移默化之中“成教化、助人倫”的水墨動漫電影,更有其獨特魅力、散發誘人的芬芳。不管是當今的“讀圖年代”,還是以后的科技高度發達的時代,水墨動漫電影的長存人間都將依靠它的精神文化內涵。人們都知道,水墨動漫電影繁雜的制作過程是它發展的瓶頸。水墨動漫電影的制作技術在不斷發展之中,以三維動畫軟件模仿水墨效果制作的《夏》就是一例,但是它照樣繁雜,據說這個僅有三分鐘的小片子,創作者研發和制作到最后成功共花了一年的時間。尋找一種簡單的制作技術對于水墨動漫電影的發展至關重要。當前計算機應用軟件技術發展迅速,用虛擬現實技術模仿人類軍事、娛樂、生產、生活已有很好的效果。以“0”和“1”這樣兩個極其簡單數字為基礎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技術,由模擬一個個不同行業的生產過程,向著模擬人的思維邁進。可以預見水墨動漫電影終會擺脫繁雜的制作過程,將來用計算機技術模仿水墨效果來制作動漫電影將不會是難事。當然,水墨動漫電影能否傳達中國優秀傳統人文信息卻是一件較難事,也是極其重要的事,讓人有些擔心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許婧,汪煬.讀動畫――中國動畫黃金80年[M].北京:朝華出版社,2005.
[2] 潘運告.中國歷代畫論選[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3] 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分冊[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0.
[4]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M].1992.
1.倫敦一家人
導演:羅杰·梅伍德
《倫敦一家人》是英國一部由布蘭達·布萊斯和吉姆·布勞德本特等配音的動漫電影,這部動漫主要講述的是一對普通英國夫婦的溫馨愛情故事,通過敘述他兩四十多年的愛情故事給觀眾呈現英國社會生活的變遷。
2.小羊肖恩
導演:馬克·伯頓
《小羊肖恩》是英國一部由阿德曼工作室制作的動漫電影,在評分高的歐美喜劇排行榜中,這部動漫以主人公肖恩作為故事展開,講述的是原本身在農村的小羊,因為不滿足于農場的生活,由肖恩起頭,展開一場笑料百出的擺脫農場故事。
3.帕丁頓熊
導演:保羅·金
《帕丁頓熊》是妮可·基德曼、休·博內威利和莎莉·霍金斯等人主演的真人動漫電影,這部電影有動漫人物也有人類,講述的的是一只可愛的小熊,因為一場意外,來到了人類的世界,從而展開了一段奇妙又搞笑的冒險。
4.小雞快跑
導演:尼克·帕克、彼得·洛伊德
《小雞快跑》是一部由茱莉亞·薩瓦哈、梅爾·吉布森和菲爾·丹尼爾斯等人作為配音的動漫電影,這部電影的故事圍繞著小雞們展開,因為不想成為人類的食物,所以這些小雞們奮力出逃的故事。
5.動物莊園
導演:Joy Batchelor
《動物莊園》是一部由喬治·奧威爾和約翰·哈拉斯擔任編劇的動漫電影,這部動漫是根據著名小說家喬治奧威爾的小說改編而成的,講述的是英國一個農場,因為農場主不負責任,動物們聯手反抗的故事。
6.加菲貓
導演:皮特·休伊特
《加菲貓》是一部由布瑞金·梅耶和詹妮弗·洛芙·休伊特等人主演的喜劇動漫電影,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只可愛又懶惰的加菲貓,加菲貓每天的樂趣就是躺在自己的窩里,但是在危機情況會挺身而出。
7.超級無敵掌門狗
導演:皮特·休伊特
《超級無敵掌門狗》是由英國廣播公司制作而成的動漫,這部動漫里面蘊含了英國獨有的英式幽默,是英國家庭最廣為流傳的一部動畫片,而且還多次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金像獎。
8.反叛的童謠
導演:皮特·休伊特
《反叛的童謠》是英國一部根據著名童話故事改編而成的動漫電影,這部電影用了反諷的形式,去用另外一種形式詮釋出了諸多著名的童話故事,該動畫獲得了第23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的最佳動畫劇本獎。
9.格列佛游記
導演:Bruno Bianchi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根據英國知名作家斯威夫特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動漫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國、大人國和飛空島國,不斷遇到各種奇遇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當時的社會情況。
10.雪人
導演:丹尼爾·杰克斯
這是一個尋找夢想的故事,當你發現身邊人都禁止你做一件事的時候,該怎么辦?影片中有一個有趣的設定,亡靈世界絢爛多姿,但這并不是最終的歸宿。生者的記憶維系亡靈的存在,記憶消去,亡靈也將走向“最終的死亡”。所以,埃克托換了一套套奇裝異服企圖蒙混過關,一次次沖向該死的萬壽菊橋又被生生拉回來,不死心地把希望寄托在誤闖亡靈世界的米格身上,只為了讓他把照片帶回生之世界,放上祭臺,讓他走過萬壽菊橋,回去看一眼心他沒來得及說“我愛你”的女兒Coco。他已經沒有時間了。Coco去世才能來到亡靈世界,而Coco卻是埃克托在生之世界僅剩的記憶的維系。究竟小男孩能不能找到自己的祖先,又能不能去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呢?
2、《瓦力》
這是一部講述未來機器人的一部動畫片!型號為WALL E的垃圾處理機器人的一生,就是一出巨大的悲劇。地球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垃圾所掩埋,為此,一大批型號為WALL E的機器人夜以繼日的處理著人類產生的垃圾。終于當有一天,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地球已經不適合任何生命居住了!自然而然的,人們拋棄了地球,流浪到太空的深處(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棲息地)一個永遠不會被填滿的垃圾場。 地球上最后一個WALL E和整個地球一起被拋棄,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700年來一絲不茍的繼續處理著垃圾,在曼哈頓用垃圾堆起一座座摩天塔樓。不知道生物進化理論是否也適用于鋼鐵機械和集成線路板。這支機器人自己進化出了審美能力、娛樂需求,甚至還養了一只蟑螂作寵物。最后的這個WALL E無意中的舉動,卻決定了所有地球人類的命運!且看WALL E如何拯救人類,且追尋“機生”中最愛的吧!
3、《頭腦特工隊》
說到這部動畫片,不得不佩服編劇的想象力!無論是胡迪還是毛怪,這些人類以外的角色在和人類(孩子)共處時,總是主動承擔了大家長的地位,對人類角色有著沒來由的、但又是寫在設定里一樣、自然而然的關心和呵護。在這種設計,注定了皮克斯動畫的受眾群和故事深度要比一般動畫要廣:小孩子可以看耍寶,而成人可以從其他角色身上,毫不費力地看到自己。而這種最基礎的家庭最大的感情模式,不僅屢試不爽,而且不是簡單模仿就能夠成功的。反派色彩的角色有沒有?有的。Sad就帶有這樣的部分功能,會對Riley產生“不好”的影響。然而Sad在整個電影中,擔任的任務,更多的是旅行的同伴,和孩子角色的代言。她和其他小小人之間,連個像樣的沖突都沒有。但是就是這樣一部一個像樣“反派”也沒有的電影,帶給人們的不是全程歡樂,更多的是反思。反思我們的成長過程中,與家庭與朋友相處,溝通的重要性。電影具象化的表現了我們的情緒,實在是太棒了!
4、《馴龍高手》
關鍵詞:動漫電影 風格 文化張力
動漫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現代社會最具有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和朝陽行業。我國國產動漫電影從1926年萬氏兄弟的《大鬧畫室》伊始,發展至今快90年了,在這90年期間也曾名揚海外,獲國際大獎79余次,但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我國的動漫電影舉步不前甚至一落千丈,美、日動漫在動畫界占據絕對優勢,嚴重威脅我國的動漫事業的發展。在此發展形勢下,國務院于2006年先后下發6個關于動畫產業的直接文件,明確動漫產業的地位以及產業特征,提出動漫產業發展的方向,以及一系列扶持動漫產業發展的政策優惠,從而促進動漫產業的發展。本文就我國動漫電影的風格以及文化張力為方向研究我國動漫電影的發展途徑。
一、我國動漫電影的問題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不可違背,各國、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政治交流越發頻繁,經濟、文化的融合趨勢明顯。同時,由于各國之間經濟、文化、政治發展水平的不平衡,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和文化中占據相對的優勢,取得一定程度的話語權,使得整個動漫電影的藝術的發展逐步與其靠近,甚至逐步失去自身名族、國家的傳統文化和風格特點,在世界動漫電影發展史上地位一落千丈。
通過對我國近年來動漫電影的研究分析,發現我國動漫事業走下坡路,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就是產業鏈條斷裂,與時代的發展脫節,故事情節單調,盲目的模仿他國成功之作,拋棄我國傳統的文化特點,缺乏自己電影風格的開創,缺乏文化張力,同時不能夠深層理解和分析我國動漫前進的方向以及世界動漫發展走勢,缺乏對他國動漫電影成功的深入分析,不能正確對待自身電影的不足,缺乏思想和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像《千與千尋》此類比較成功的動漫電影,在故事風格和主角的性格特點上都能夠很好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同時,在電影中多是極大地宣揚傳統的風格和元素,宣揚自身文化的精髓。這是我國動漫電影發展前進時應該注意的。
二、 風格與文化張力
風格是文藝作品通過描述修辭所要表現出來的思想特點和藝術特征,是一個時代、民族、流派文藝作品的一脈相承的藝術表達和思想特點,而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特點和藝術特征組成了其獨有的自我,這個自我也正是藝術的本質現象。任何的藝術作品其都受到各自民族、社會文化、地域風俗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符合該民族的藝術審美,動漫電影亦是如此。無論是日、美這樣的動漫大國,還是發展中的中國,都是在傳統風格中謀尋發展方向才是正確的發展道路,藝術作品只有表現出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呈現強烈的民族風格,那么該作品才能展現最為本質的精神作品,方能稱得上藝術。
總體上看世界各國動漫電影的代表作,其都是具有獨特的文化和風格的,都將自己民族本土的民族精神融入其中。在美國的動漫電影中基本都強調了個人英雄主義,在危機時刻,英雄人物總能夠挺身而出,以一己之力排除萬難,拯救世界。同樣的,日本動漫電影中也從細節上表現大和民族的一些生活習慣,如《千與千尋》中在每天睡覺前都會泡澡,這是日本的澡堂文化――這種民族習慣的體現,也是日本的一種民族情結,無論什么身份家家都必須有浴缸,每晚都要泡澡。因而,我國的動漫電影事業的發展必須意識到民族風格以及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將我國的民族精神蘊含于作品中。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的文化不間斷的流傳,我們民族的文化,藝術本身就是文化的寶藏,另一方面我國的動漫電影可以從中找到豐富的素材,并且,我國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含性為藝術創作提供的豐富的故事內容和創作靈感,是中國動漫電影創作前進的重要途徑。
三、中國動漫電影的風格和文化張力
動漫電影是以觀看為傳播方式,是視覺上對作品的直接呈現,其與傳統的文化作品不同,它的制作、上市、傳播和接納類似于工業商品的制作過程,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其通過風格以及文化張力的變化表現作品的不同,因而,研究我國動漫電影的發展方向就要對其進行研究。
(一)現代中國動漫電影的風格具體分析
以《秦時明月》、《龍之谷》等這類為代表的動漫電影代表了一類現代中國動漫電影創作風格。這類作品都具有非常相似的美術風格,而這類的美術風格中往往表現出創作者身上濃重的日本動漫以及網絡游戲的風格味道。簡單的例如英雄的出現總是成組合的,這樣的出場方式完全符合游戲的玩法需求。而這類風格在美術上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習慣于將東西方的元素相結合,中國的神話結合西方的魔法,當然這里的東方元素更多的是通過杜撰而來的,這一點倒和當初張藝謀電影里喜歡杜撰中國風俗有異曲同工之處。同時,相對于美國動畫電影普遍追求親和歡樂,這一類動畫電影追求的是“高冷”。男性角色多必是長發遮臉,面容俊美,目光冷峻,披風大氅,寡言扮酷。女性角色多必是敞胸露腿,細腰翹臀,吊眼紅唇,總之,充滿了裸的性暗示,盡管這種暗示并非劇情與角色性格需要。他們如此相像,無論男女,幾乎都是“重裝”上陣,以追求服裝、道具、發型、武器、場景等的繁瑣復雜為目標,以至于這類的動漫電影充斥著游戲味。
而《十萬個冷笑話》則又是一種我國動漫電影現代流行的風格。其很難用傳統的概念來闡述這部動漫電影,《十萬個冷笑話》的人物都來自于經典的動畫或者漫畫作品,如哪吒、白雪公主、李靖、匹諾曹等,在影片中對這些人物形象都進行了徹底的顛覆,運用各種的滑稽模仿和無厘頭對白,一切都堅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網絡用語風格,而從其風格上看是對日本動畫系列短片《搞笑漫畫日和》的借鑒,總的來說,《十萬個冷笑話》是“二次元”們的狂歡與勝利所謂“二次元”,就是“動漫”愛好者對動畫、漫畫、游戲等作品中虛構世界的一種稱呼用語,與“三次元”(現實世界)相對。而從運作與創作方式看,套用現在流行的說法,這是中國第一部真正意義上以互聯網思維指導創作與營銷并取得市場成功的動畫作品。但是,《十萬個冷笑話》同樣存在隱患,因為《十萬個冷笑話》這一類作品靠的就是必須不斷地跌掉觀眾的眼鏡,觀眾看第一眼驚奇,于是期待后面更大更多的驚奇和顛覆,這對創作者的后續創作將是極大的挑戰,因為任何驚奇與顛覆在一個類型之內經過積累必將變成一種重復的常態,到那時觀眾也許就要無情地調頭去尋找新的驚奇了。
(二)動漫電影的風格
研究動漫電影中角色所體現的元素風格,是從根本上對時代經濟發展下動漫電影前進方向的研究和保障,而目前,文化特色與本土元素的綜合應用是束縛我國動漫電影發展前進的最大障礙。即便使用迪士尼的形式來對電影角色進行塑造和改革,雖然有利于票房的回本,符合商業的利益,但是所塑造的形象曇花一現,缺乏靈魂,難以深入觀眾的內心,觸動觀眾的精神世界,得到認同,這就需要對傳統的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不同的文化特點下塑造的角色形象是不同的,以簡單的老鼠為例子,美國經典動畫《貓和老鼠》中杰瑞運用的是圓潤的曲線造型,體現土生土長的美國老鼠形象,通過與貓體型上的巨大差異,突出了杰瑞的靈活,而《精靈鼠小弟》則是通過三維技術使得美國老鼠形象更為真實,具有十足的美國動漫特點。而運用剪紙藝術塑造的《老鼠嫁女》中的老鼠則與美國動漫中的老鼠形象差別很大,更具有本土氣息,更覺得熟悉。這就是不同的文化特點造成的對不同形象的理解,體現了本土元素對角色塑造的重要作用,體現對動漫電影角色的靈魂的塑造不能簡單的復制模仿,更多應該是傳統文化元素風格對其的理解和影響。
此外,還有2014年的《我是狼》,該片的整體的美術風格就來自于國畫,展現了強烈的自我風格,熟練充分的應用中國水墨的畫風和線條,同時借鑒日本動漫的特點,使得整個畫風上比傳統的水墨動畫更有血有肉,比之《大鬧天宮》等成熟的中國造型更加粗獷具有野性,這是中國動漫電影史上最具有鮮明的導演個人風格的作品,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這部作品的票房慘淡,但其對作品風格的嘗試和實踐是正確的,值得推廣的。
(三)動漫電影故事的文化張力
文化張力是動漫作品敘述的具體方法,是對時間動漫競爭利用的獲得的改變從而更好地實現其文化的目的,對我國動漫電影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以《寶蓮燈》和《千與千尋》的對比為例。《寶蓮燈》在我國的動漫電影發展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和發展意義。其講述的是劈山救母的神話故事,同時在作品中又夾雜了諸多的現代氣息,以希望借此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是我國動漫電影對文化張力把握的一次重要的突破和嘗試,但是遺憾的是因為作品中缺乏對童心境界的構筑以及對人性及其價值的肯定而成為一次失敗的嘗試,沒有達到其希望達到的目的。相對的《千與千尋》則將作品描述的重點放在人們普通的生活中,在作品中構筑愛恨情仇等多種的心理變化和現實問題,得到了世界觀眾的認可,影響深遠。
四、 結語
故而,總的說來,我國的動漫電影事業是在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實踐創新中尋找著正確的前進方向,但近年來的實踐都存在了過多的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和融合,反而缺少了本土文化的融入,使得整體的電影都過于的浮夸,商業化氣息嚴重,風格雷同,缺乏新穎。這樣的發展模式,究其本質而言是不能夠挽救中國動漫電影事業的,必須要更多地扎根于傳統的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反映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內涵,才能更加貼切于真實的生活,更好地塑造動漫角色的靈魂,有利于賦予作品更多的內涵和思想,體現不同的電影風格和文化張力,從而促進動漫電影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建琴,黃發柏.國產動漫電影的風格及文化張力[J].電影文學,2015(1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