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一作文題目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忘不了實小的一磚一瓦,忘不了實小的一草一木,更忘不了,我在實小的一點一滴!
曾經在母校的聯歡會上有著精彩的演出,曾經為母校流過無數汗水。單這一切都值得,因為母校為我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我們應該為它做一點貢獻。如今,如果再讓我回到母校,我不諱和那桃李滿天下的老師頂嘴,不會抱怨母校。因為我知道,在母校的日子是刻在豐碑上的記憶,是上蒼永遠紀錄的歷史。
記得我剛跨進實小校門的時候,還是一個年幼無知的娃娃,是實小里的園丁們,把我培養成有知識,有道德,講文明的好少年。我感謝實小的老師們,他們為我們流下了那么多汗水,卻不辭辛勞。
我早上七點鐘回學校,準備去秋游。在學校里,我看看別人的書包鼓鼓的,我感到疑惑不解,我看別人書包里面全就都是零食,手機、相機……我心里想:就是去一次秋游嘛,何必帶那么多零食或貴重物品呢。
到了八點,該全校去秋游的同學集中在操場內。不去的同學大概是家長覺得太浪費錢了吧,98元就只能去玩一些無聊的游戲而已。在集中的過程中,“人聲鼎沸,人山人海”!大家吵的吵,鬧的鬧,叫的叫,真是一塌糊涂。
終于到了上車的時間了,大家驟然安靜下來,我希望“噪音”一去不回來……到了后門,十多輛巴士在等著我們哩,我們班推推擠擠,把小個的同學距之渡外,我不是在后面,有一個同學邀請我與他一起坐,因為是朋友嘛,所以我也同意,那位同學,立刻眉開眼笑。
上了車,我就特別開心。車開了,導游哥哥也可以開始自我介紹了。導游哥哥他姓賴,我們可以叫他華仔哥哥或華哥。
到了10點鐘,車終于到了著名的江門江會游樂園。剛下車,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我覺得異常舒服。華仔哥哥帶我們去一個水上樂園,華仔哥哥跟我們說:“集中地點就是這個水上樂園的對面。”然后我們認為解散了,所以拔腳就跑,華仔哥哥在后面喊我們的名字,喊了幾遍了,我們才停步,一個關鍵的錯過了,沒拿票,什么都做不了。所以我們以最快速度趕到了原地等發票,要發完了,我們看看項目,有24個項目。每個約5元,一共約120元。我先去第一個目標:航天飛翼,是一個飛船。一條線吊著,一共4個人,5個人就超載了。
我和我的組伴一起在這里排對,這里擠滿了人,要是再多的話,路都被擋了。這日子,江門江余游樂園的三個項目排隊的人數,都可以與我們馬龍小學的全體學生的人數相提并論了。我們等啊等,等啊等……終于到我們了,我選擇了第一個位置,我的朋友不跟我爭,因為第一最刺激。為什么呢,等下你就知道了。我們統統上車。開始了,我緊緊地抓住了扶欄。開始倒車,我的心還在砰砰亂跳,在倒車的過程中,我一直往下看,底下,風景太美了。回來的時候,刺激來了,飛船直往前沖,馬達,引擎加到最快。
后來我又坐了摩天輪,摩天輪慢慢上升,我也一直往下看,全市的風景展現在眼前,太壯觀了。人都變成了小螞蟻。房子全都變成了積木房了。我們卻變成了巨人,看著我自己“拼”的積木房屋,感到很開心。
我還去了古洞,鬼屋似驚魂古洞,是坐車的,進了古洞,狼嚎鬼叫。洞內黑乎乎的,不時有幽光出現(幽暗的紫光),洞內很長,有恐龍,木乃伊等。看到了這些,我不知不覺贊嘆到,現在的科技太發達了。洞內還有各種不同的電動機器。有白惡紀和侏羅紀時的恐龍。
我去了立環跑車,這跑車載著我跑了三圈,一點不刺激,不好玩。
我還去了過山車項目,過山車太刺激了,特別是在轉一個圈的時候。過山車其實是一輛虛擬火車。我坐在第二,坐在第二這個位置,因為過山車很危險,要帶很多安全設備,搞得我“漢流夾背”,而過山車速度快,風很大,熱和冷的交縱下,第二個位置是的,是常溫。
我還玩了:八卦陣,鬼國神宮等,“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三點不知不覺就來了。
巴士一路狂奔,路上,我們有說有笑。
高考季節說高考,《作文通訊》說作文。
王旭明,前任教育部發言人,以敢于直言著稱。
2012年高考語文考試已經結束,各地作文題目仍在熱議之中,除少數專家大而全的不著邊際的評述外,絕大部分不錯。這,至少說明人們對現實還是清醒的,對未來還抱有希望,是好事。
2009年高考結束后,我寫了博文《高考作文,能否離現實再近些?》,呼吁命題者能不能站得更高些,角度更新些,其命題能不能和現實斑斕多彩的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接近些、再接近些。縱觀近幾年高考作文題目,大部分依然如故地在堆積陳舊甚至無聊無趣的材料,離現實火熱的生活沒有近,而是更遠了。那好,我們就換個角度,高考作文離現實遠,能不能離思想近些呢?
什么是思想?思想就是人的所思所想,是一個正常人的思維過程,我說過這樣的話:作文乃寫文也,文乃形也,魂在思想,思想乃分析判斷推理結論之過程也。新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情感,豐富思維。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我以為這段話將語文的思想性含蓄而深刻地囊括了,關鍵是如何理解。著名的語文專家孫紹振先生和語文老師韓軍都將訓練、考察學生思想能力作為語文教學的根本和靈魂,我以為是非常準確的。因此,我說任何引發學生深刻思想的作文題目和素材都是好的,反之,弱化甚至負化學生思想的作文題目和素材皆為劣。
以今年高考材料作文為例。大家知道材料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形式,也是開拓文路、啟發智慧和挖掘思想的重要形式。今年材料作文中我最喜歡湖北省的題目:討論科技利與弊,書信可不可以代替?是改變還是不改變?寥寥數語看出題目設計者站在時代前沿對未來的思考。如今的學生最缺思想,從作文開始鍛煉、考察、評價學生思想,好!還有上海的作文題目。材料作文要引發學生深刻思想已很難,再有點兒情趣就更難了。不得不說,上海人在作文題目的設計上再次表現出海派的聰明和會玩兒,玩兒出小資情調,妙!這題目大意是人在成長中會有靈光閃現卻被丟棄,日后在其他天才身上發現。對此當然可以見仁見智,只要言之有理,思維符合邏輯。這題目有味道,味在思想可深可淺,感覺就發生在自己身邊。或前沿,或身邊,都可考察學生的思想力,且是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有著活躍和豐富思想內涵的。
思想性差的作文題目大多主題鮮明、單一,學生思維角度受限且指向性強。如北京的高考作文,雖材料來源于真實的新聞報道,但內涵過淺,沒有任何的思辨性。題目講的是鐵路巡視員老計的故事。老計一個人工作在大山深處,負責巡視鐵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樹危及行車安全,每天要獨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當列車經過,老計都會莊重地向疾馳而過的列車舉手敬禮。此時,列車也鳴響汽笛,汽笛聲在深山中久久回響……大山深處的獨自巡視,莊重的敬禮,久久回響的汽笛……這一個個場景帶給你怎樣的感受和思考?應該說材料本身很好,但不適合高考作文題,不利于高三學生的思維鍛煉。作文不只是考查考生寫文章的水平,還應考查考生的思想和思維過程。根據這個素材我想了半天,恐怕只有、也只能肯定這位巡路員這樣一個維度,也就是歌頌其高尚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精神,主題指向性很明顯,考生容易寫出主題突出的空洞文章,不易思辨。既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又看不出高三學生應有的思辨能力。這樣的作文題目給小學生或初一初二的學生做課堂練習合適,但用于高考作文明顯不夠厚重。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無病式作文設計,空泛、淺薄且讓人發笑。比如《你想生活的時代》,有網友說是讓學生“玩穿越”,稱“感謝你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回避現實”,湯因比期待穿越到公元1世紀的中國新疆,那時候的生活是否真的如我們想象中的優雅,不得而知。而今天的中國在走向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面臨誠信、道德等一系列危機,現在的學生卻無法回避。貴州、云南等八省區的挑秧苗材料太低智了,讓學生點出放下顧慮的主題,這是高考嗎?如此考語文不考出一批小學生才怪!還有考一個音樂家樸素衣著登臺的材料,音樂家表演可素可華,無關深刻,更無關思想。何必裝?浙江卷考的是《坐在路邊鼓掌的人》,題目本身雖好,但我感覺太遺感了。誰不說吳斌都情有可原,浙江卻不能被原諒,盡管時間緊,盡管卷子可能已印刷完,但臨時改并非完全不能。吳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是個值得分析和思考的真正大寫的人,他平凡的快樂、他知足的常樂、他對父母的孝道和他在關鍵時刻的鎮定等等,都值得分析。如我擬題:我看吳斌或吳斌現象面面觀,答案要點為:1.吳的職業精神;2.吳的心理素質;3.吳的淡定氣質;4.吳的幸福快樂;5.吳的家庭責任觀。多好啊,可惜,可惜啦!
近年作文題目思想內涵之蒼白、之淺薄、之無力,恰恰是當下語文教學和學校教育的真實折射和寫照。試想,一所學校,比如國旗下不念講稿說心里話被學校寬容,在這樣的學校,讓學生思想、創新,怎么可能?再試想下,剛剛考完,邢臺某中學校長就獎勵培養出狀元的老師,這樣的校長你讓他培養學生的思想,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我聽過的許多語文課中,我以為教師最缺乏的就是思想。說思想可能太文了,說得俗一點兒就是動腦子,不少老師給學生結論張口就說,分析課文信馬由韁,主題提煉滿嘴不著調,如此教學能培養出有思想的新一代才怪!
每天,我都看著你甜蜜的睡顏,在昏黃的燈光下批改作業。你的睫毛下,隱隱含著淚。從開學第一天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個不同的孩子。你斜背著一個白色的書包,冷漠地站在教室門口,與其他進入新環境的喧鬧的孩子不同,你更多的是成熟——與被傷害后的偽裝。
我坐在講臺上,翻看著班里的升學成績。第一名,便是你。我眼前一亮,但又隨即黯淡。你是一個以A檔成績升學的孩子,自尊,更自傲。我從那天便堅信,在我的雕琢下,你這塊好料子一定能被我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但,我又從你不再透明的黑瞳里看出了許多復雜的東西。
接下來班里的幾次考試,我都有留心看各科的成績單。讓我驚嘆的是,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但你的表現卻又遠遠的超出了我的想象。幾乎每門功課,你都是第一。只有唯一的那次語文考試——你最后一道的作文題,空白一片。我看了作文的題目,很好奇是什么高深的作文題目難住了聰明的你。要知道,這次考試的作文題目,幾乎班里每個人都會做。然而,當我看了題目后,卻是久久的沉默——
那張試卷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家。
空白的稿紙上,幾滴墨跡沾染在雪白的紙上,暈染開來,像一朵朵盛開的墨菊。卻有著淚水的淡淡痕跡。即使被太多的偽裝擦拭過,我卻依舊敏感地捕捉到了那份痛。
我嘗試著接近你,卻都被你的沉默無言推開。那天,我單獨留了你下來,我坐在講臺上,正在猶豫怎樣開口時,你卻交了一個信封上來——
老師,我還要回家。這是我的說明書,2000字。夠了么。
我的心,在那天,才真正地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心酸與糾結。我看著你淡漠的臉,迷離的瞳,才真正的意識到,要想改變你,真的不易。
即使你是一塊頑石,我也絕不放棄。因為,我相信,在你那冰冷堅硬的外表下,一定有一顆溫暖柔軟的心,一直被一層鋼鍍著,不讓任何人輕易瞥見。
三年了,我將你從你的父母手中接過,我們一直在一起生活著。我記得,那天,天上下著雪,如鵝絨一般,覆蓋著大地,而你的手,卻是冷冰冰的。我還記得,你那天淚眼朦朧,抬起頭看著我,黑色的發絲從額前垂下,繞在肩頭。
老師,你怎么會知道……
我什么也沒說,只是更加握緊了你的手,將脖子上的羊絨毛巾摘下,一層又一層地圍在你凍得發青的脖頸上,拉著你,回了現在我們的家。
現在,你16了,是一個如鮮花盛開般的繽紛歲月。我也開始感受到你最近幾天這細微的變化。放學到家,你不再只是埋頭在功課筆記之中,而是小心翼翼地打開那積塵的衣柜,拿出一件件不再穿的桃紅色系衣服,在鏡子前比劃。你蒼白的臉上,也多了幾分紅潤與羞澀。我什么都沒說,只是一如往常默默地關懷著你。直到有一天,我因為回家拿一份忘帶的教案,卻看見一個男孩子從浴室里走出……
那夜,又長又冷。我沉默地坐在床沿上,與你面對面的對視。可你一直躲躲閃閃,不敢直視我的目光。最后,你再也忍不住了,像一個孩子一樣伏在我的膝頭嚶嚶地哭了:“媽媽,我錯了……我和他以后真的什么也沒有了……”
一、教學思路
(一)指導,抓住一個“引”字
本次作文訓練的基本要求明確,但在寫作實踐中有意識地交代清楚記敘的“六要素”,對初一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我引導他們借鑒本單元《風箏》一文學習構思。這篇課文圍繞風箏這一主題寫了兩個人物——我和弟弟,通過填表練習,學生了解了記敘的“六要素”,明白了敘述事情交代清楚“六要素”是一件不難的事,而要學會在寫作前把所要寫的內容想清楚、想周全,最實在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列出一個較為詳細的寫作提綱。
此外,我還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本單元四篇課文交代記敘要素方法的異同,讓學生明白記敘要素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這要根據寫作的具體情況和表達的需要來定。而在記敘文的幾個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記敘文的主要內容,這部分要著重寫,寫具體,寫充分,以突出中心思想。
(二)寫作,突出一個“活”字
本次作文訓練,課本給了四個參考題目,要求學生以課文為范例練習寫作。因為是參考題目,我告訴學生可以選擇課本上的題目作文,也可以自由命題作文。
初中生的生活面較窄,要想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像以往的作文教學一樣,一味地強調教師命題什么學生就寫什么,很顯然,學生的思想在教師的嚴重束縛之下只能越來越僵化。盡管義務教育教材做了很大的努力,每次作文訓練一般都附有一組參考題目供學生選擇,但很多教師沒有把這一自完全交給學生。長此以往,壓抑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學生極容易對作文產生畏懼心理。
我把本次作文確定題目的權力交給學生,讓他們根據各自的感受選擇自己認為最能寫好的題目和內容來寫。在作文題目和內容不做限制的同時,強調一點,必須把記敘文的“六要素”交待清楚。這樣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說自己想說的話,爭取作文成功便成了可望亦可及的事情。
確定好作文題目和內容后,學生就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構思、編寫作文提綱了。我隨機抽查后,請部分作文題目和內容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交流構思情況,隨時評點,給每個學生以啟發。
(三)評改,著眼一個“實”字
本次修改作文采用學生自改的形式進行,因為修改自己的作文實際上是思想的再整理和從遣詞造句到布局謀篇的再斟酌。因此,本次作文修改的基本要求與平時相同,即“四讀”、“四看”:一讀自己的作文,看中心意思是否明確,有無積極意義。二讀自己的作文,看選擇的材料是否妥當。一般說來,選材的標準有三個,第一,圍繞中心選材;第二,材料要有代表性;第三,材料要新穎。三讀自己的作文,看布局謀篇包括段落和層次的安排,過渡和照應的設計,開頭和結尾的策劃等。修改作文也應從這幾方面入手。段落清楚、層次分明,是人們對好文章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個要求,第一,要注意段落的單一性和完整性;第二,各段之間的意思要連貫,做到分開來是段,合起來成篇。四讀自己的作文,看看修改的句子、段落以及增加部分的內容是否跟前后文連貫。凡是不順當的地方,立即把它們改正過來,力求語句通順,用詞準確。
達到基本要求以后,就引導學生重點檢查“六要素”交代清楚沒有,指導學生根據各自的情況進行修改,保證本次作文訓練的任務圓滿完成。
二、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對初中生來說,記敘文寫作已有一定基礎了,但在寫作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常見問題及原因分析
1.首尾不入題目
文章的開頭、結尾入題,才能使文章結構嚴謹、內容集中、中心突出,給讀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題鮮明的感覺。但許多同學在寫作中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入題意識很差,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缺乏思考。
2.選材不典型,重點不突出
選材不典型是部分同學寫作中存在的通病,許多同學愿意寫別人的材料,不愿寫自己的材料。事實上隨著年級的升高,作文命題越來越傾向于寫自己熟悉的生活。而不善于運用自己生活中的材料,不理解、不認識自己熟悉的生活是很難完成寫作任務的。
例如,《生活告訴我》一文,許多同學不選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材料,特別是自己的生活材料,卻去寫別人的事跡材料,全篇羅列張海迪、女排姑娘或別的英雄人物的事跡等等,而自己的事跡、感受一點也沒涉及。另外,重點不突出也是部分同學在寫作表達上常犯的毛病。
3.概括敘述多,細致描寫少
一些同學習慣于對人物的活動、事件的過程作概括的敘述,而不愿意,或者不善于作具體細致的描寫。究其原因,概括的敘述較之具體細致的描寫,要簡單一些,這些問題經常出現在一些有惰性的同學的寫作中。
4.語言表達差
其中原因有如下幾點:1.生活單調,集體性的活動少。許多同學對單調的生活認識理解不足,寫起文章生搬硬套,沒有真情實感;2.平時寫文不善動腦,只是照搬照抄,一旦脫離了作文選而獨立成文,便出現文不從字不順的現象;3.個別同學語文基礎太差,語句不通順的現象也存在。
(二)常見問題的糾正指導
針對初中同學寫作中出現的上述幾方面問題,現在集中談談對其糾正過程中應注意的幾方面問題。
1.審題與選材
記敘文寫作中出現的選材不當、寫作重點不突出、記人記事不分,其主要原因是審題不當、對標題把握不準。審題通常指的是,審體裁、審范圍、審重點(題眼)等。不少同學常常忽略其中的審重點和審范圍。例如,《變化在我身邊》寫作的重點是我身邊的變化而不是我本身的變化,《一句名言鼓舞著我》重點不是一句名言的內容及由來,而是我在名言鼓舞下的思想和行為,《值得回憶的一個人》寫作的重點是主人公之所以值得回憶的思想和言行。
為了突出重點,表達中心思想,選用的材料必須典型。選用的材料可根據標題酌情安排。例如,寫整體《溫暖的班集體》選材力求點、面結合;寫個人,則或選一件典型事例,或寫某人2-3 個生活片斷。
2.開頭與結尾
記敘文的結構,通常有鳳頭、豬肚、豹尾之說。所謂鳳頭,指的是文章開頭應給人以美感:豬肚,指的是內容充實;豹尾指的是文章結尾要圓滑有力。這里只說說寫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開頭寫好了對整篇文章的成功至關重要,從我們學寫記敘文也必須千方百計地寫好開頭。無論是倒敘式還是順敘文,都務必寫得優美而有吸引力。
文章結尾人留下的最后一個印象,也是決定文章是否成功的重點。俗言道:“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我們也務必用功寫好文章的結尾。文章結尾要做到緊扣標題或文章中心,不得跑題。力求使結尾寫得自然、簡煉、耐人尋味,給人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