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寒節氣的含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家知道嗎?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是小雪節氣,非常具有意義的一個節氣,那么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1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以供大家參考!
小雪節氣的含義是什么小雪節氣的時間是每年公歷11月22日或23日,太陽到達黃經240°。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中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在中國北方,小雪時節,人們喜歡吃涮羊肉。小雪節氣里,天氣陰冷晦暗光照較少,此時心情抑郁。這個季節宜吃的溫補食品有羊肉、牛肉、雞肉等;宜吃的益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栗子、白果、核桃都是非常溫補身體的。
小雪節氣的氣候特點每年11月22日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的時候就是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的天氣就會逐漸的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和小雪節令一致。
雖然開始下雪的時候,一般雪量是比較小,并且夜凍晝化。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如1993年11月15~20日,北方一部分冬麥區就下了大到暴雪。
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氣的時候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這個時候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
“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沒有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和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小雪如何養生保健防疾病:重點在“藏”,養好神氣
在小雪節氣里,要順應季節的變化特點,把養生重點在于“藏”,即把神藏于內,保持思想清靜,調神養生,減輕不必要的思想負擔,心地坦蕩,才能保持心情舒暢心態愉悅,從而促進身心健康以有效地增強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頭最怕受風寒:戴帽子
從小雪節氣開始,氣候變寒冷,會影響心腦血管,造成血壓波動等。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即頭部是所有陽經匯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風寒,所以一定要戴帽子,注意防寒、保護陽氣。
防抑郁:多吃菠菜香蕉
小雪節氣后,天氣時常陰冷晦暗,光照較少,人們的心情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郁癥。因此,在飲食方面應有選擇性地吃一些有助于調節心情的食物。
壯陽氣、溫通經脈:常曬太陽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大自然處于“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功效,對調節情緒、改善人體狀態有很好的作用,有益身心健康。
養好肺:生吃蘿卜熟吃梨
小雪過后,大家不妨試著生吃蘿卜熟吃梨。因為梨具有潤肺清熱、養陰生津等作用。對于燥熱咳嗽型患者熟吃梨還能增加止咳的效果,這里有一個簡單的食療方供大家參考:取大梨1個,蜂蜜60克。將梨挖洞,去梨核,裝入蜂蜜,置于大碗中,隔水蒸熟吃。每日服用1~2次。
妒火中燒,打工男孩走上不歸路
2006年10月9日晚,在福建省石獅市一家廣告公司打工的楊斌被老板叫進了辦公室。老板拿出一本精美的宣傳畫冊,向他扔去,咆哮著說:“楊斌,你馬上給我走人!丟了我5萬元啦,你一年也掙不到這個數!”
楊斌木然地撿起那本畫冊,看到封面上那串英語單詞掉了一個字母,整個人就懵了。那是一家服飾公司推出新款服裝的宣傳畫冊,由楊斌負責設計,沒想到,一時疏忽,遭遇了退貨。
回到自己住的地下室里,楊斌沒有開燈,摸著口袋里僅有的30元錢,感到一陣陣絕望。回想起老板對他的頤指氣使,他的心中平添幾分莫名的悲哀:這真是一個富人的天下!有些人,只要有錢,他可以對你做任何不敬的舉動。
心里越發這樣想,楊斌越發仇恨那個老板。一種窮途末路的感覺涌上心頭,楊斌的心中忽然產生了一個罪惡的想法:老板有一個女兒,干脆綁了她,也不向他勒索錢,就是嚇嚇他。
這個念頭在楊斌的腦海一閃,他當即笑了。他翻身下床,帶上一把水果刀,門都沒有關,就朝廣告公司跑去。
可是,當他走到一家醫院側邊的巷子時,前面一個年輕女子吸引了他的視線。楊斌扭頭四望,發現巷子里空無一人。 “這么晚了還在街上走,一定不是什么好鳥!”
楊斌不動聲色地緊跟上那個女子,將水果刀抵住了她的腰部。楊斌學著在電視上看來的情節,惡狠狠地對那女子喝斥道:“不許叫,叫就捅死你!”
女子頓時嚇得花容失色,她用顫抖的聲音哀求道:“別殺我!我包里有300元錢,你自己拿去!”楊斌聽了,心中暗喜,但裝出不屑一顧的樣子:“這點錢就想打發我?把銀行卡也拿出來!”
楊斌其實是想嚇唬一下那個女子,然后拿上這300元錢走人。沒想到,那女子當即唯唯諾諾:“大哥,你饒了我吧!我卡上已經沒有錢了,不過,我可以馬上叫他們存點錢上來。真的,你要相信我,你一定不要殺我……”就是這句話,將楊斌心中的貪欲一寸寸點燃,他突然打定主意,既然如此,就干一票大的。他于是兇狠地警告那女子:“別耍花樣!跟著我走。”
就這樣,楊斌用刀抵著那女子,在衣服的掩蓋下,將那女子帶到了自己的出租屋里。
計劃落空,同病相憐一聲嘆息
待拉亮燈,驚魂未定的楊斌平靜下來,下意識地打量起面前這個女子,才發現自己竟然綁回了一個年輕貌美的女子。只是她的腹部微微隆起,看樣子是有了身孕。楊斌指著女子的腹部,問:“你怎么回事?”
女子驚悸地說:“大哥,我懷孕已經5個月了,求求你,一定不要傷害我。你有什么要求,我都答應你!”楊斌心中一陣竊喜。既然女子有了身孕,他的丈夫一定會驚慌失措,一定會滿足他的各種要求,這畢竟是兩條性命呀!楊斌甚至在打算,等拿到錢,就回到家鄉去,開一個廣告店。他權衡了一下,就要5萬元。于是,他轉身告訴那女子:“就叫你老公存5萬元到你卡里面吧!快打電話。”
那女子哆嗦著打開了坤包,拿出手機開始打電話。她在電話里告訴對方,她現在急需要5萬元錢,讓對方馬上把錢打到她的農行卡上。電話打完,她無奈地搖了搖頭:“他不同意,一定要問我拿去干什么?”
楊斌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抬手給了那女子一耳光:“的當老子是傻瓜呀?你說你有急用,鬼才相信呢!別這樣敷衍我了,直接給他說,你被綁架了!”
那女子又拿起電話,抽泣著說:“老公,快拿錢救我吧,我被綁架了!”少頃,她失望地掛上了電話:“他怎么會不相信呢?我從來沒有欺騙過他的!”
“什么?他不信?”楊斌感到很不可思議,“那我就讓他相信!”
楊斌一把扯過那女子手中的電話,按了重撥鍵,電話里面,傳來一個大大咧咧的聲音:“不是說好晚上不打電話的嗎?什么事呀?跟催魂似的。”楊斌咬牙切齒地說道:“你老婆現在在我手上,快點存5萬元錢贖她!”
“我老婆?我老婆正好好地睡在床上呢!”說完,對方馬上關機了。
楊斌想著剛才那個男人的話,感覺這里面有文章。他在房間里踱來踱去,突然停了下來,問那女子:“你快告訴我,你和那個男人究竟是什么關系,他怎么這樣不負責任啊?”
女子告訴楊斌,她名叫許淑瓊,今年25歲。2003年,她到了石獅市,當時,到一家大酒店做服務員,這里,她認識了老板王萬生,一來二去,許淑瓊對王萬生產生了好感,后來跟了他。
王萬生給許淑瓊租了一套住房,每月拿些零花錢給她,許淑瓊知道,王萬生是有老婆的,她從來沒有奢望過和王萬生結婚。
2006年6月,許淑瓊發現自己懷孕了。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王萬生時,王萬生當即說:“馬上去做掉,我們不可以要孩子的!”許淑瓊卻想把孩子生下來,就這樣,雙方還發生了爭執,王萬生對她也比以前冷淡了。
楊斌聽完許淑瓊的遭遇,聯想到自己,也只怪命運無常,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他的心中頓時有了一種憐憫之情,他對許淑瓊說:“你自己回去吧!把你那300元錢給我,我也要跑了……”
良知復蘇,傾力拯救攜得女友歸
楊斌收拾東西準備連夜離開,卻發現許淑瓊遲遲未動。他定睛看去,卻看見許淑瓊面色蒼白。順著許淑瓊的身體看下去,楊斌突然發現她的腿上有血流出。楊斌害怕了,他用顫抖的聲音問:“你可別嚇我呀!我沒有對你做過什么呀!你怎么啦?”
“我可能是流產了。”許淑瓊氣息微弱地說。
“怎么會這樣呢?怎么會這樣?”楊斌又開始在屋子里焦慮地徘徊起來。突然,他想:應該馬上送她到醫院去!可是,當這個念頭閃過后,他又猶豫了。要是到了醫院,許淑瓊說出自己綁架她的事,自己豈不是完啦?要是現在離開這個城市,還來得及的。楊斌拎起自己的包,直接就出了門。
走在街上,楊斌滿腦子都是許淑瓊那蒼白的面孔,耳畔也響著許淑瓊講過的遭遇,他感覺自己的雙腿如灌滿了鉛一樣沉重。楊斌不斷問著自己,要是她死了怎么辦?如果現在救她,肯定來得及的。他在心中艱難抉擇著,是選擇自己去坐牢呢?還是選擇讓許淑瓊就那樣死去?漸漸地,一個想法在他的心中占了上風:救人性命要緊!
楊斌來不及多想,扭頭就往出租屋跑。他進屋去,將包一丟,抱起許淑瓊就往醫院沖。趕到醫院,楊斌逮住一個值班醫生就大聲喊道:“醫生,麻煩你救救她!”值班醫生也看到病情危急,連忙安排手術,然后沖楊斌說,“快去掛號,交手術費吧!”醫生這一句話,倒讓楊斌愣住了,他知道,他和許淑瓊身上總共就330元錢,這點錢,對交手術費來說,肯定是杯水車薪。那一刻,楊斌真的是絕望了,他“撲通”一聲向醫生跪下,哀求道:“醫生,求求你寬容一下吧,明天我就去借錢,一定把手術費交上!”醫生無奈地搖了搖頭:“小伙子,不是我不幫你,我們醫院有規定!”
正在這時,許淑瓊輕輕地叫住楊斌,她說:“我的包里有一串鑰匙,我的家在……你開了門,在我的臥室最中間那個抽屜里,有一張建設銀行的卡,密碼是……你先取5000元出來!”楊斌拿了鑰匙,撒腿就向外跑去。醫院這邊,也立即進行起手術來。
楊斌拿到銀行卡,在ATM柜員機上取了款。他一查看余額,倒十分驚訝:那張卡上,余額竟有8萬多元,許淑瓊就這樣放心地交給了他,這是多么沉重的信任啊!他的心中,不禁有了很多安慰,直到這個時候,楊斌才意識到自己當初救人的選擇是多么正確。
手術很順利,許淑瓊醒來時,看了看楊斌。四目相對,楊斌羞愧不已。他掏出身上的鑰匙、銀行卡放到許淑瓊的床上,然后扭頭就走。“你去哪里呀?”許淑瓊急忙叫住他。
“我去自首!”楊斌回過頭來,平靜地告訴許淑瓊。
“你過來!”許淑瓊朝楊斌揮了揮手:“就算去自首,你也要照顧我出院了再去呀!”楊斌只好又回到病房。許淑瓊將銀行卡放到他的手上,吩咐他需要購買的東西。楊斌一一記下。看到楊斌那老實憨厚的樣子,許淑瓊不禁“撲哧”一聲笑出了聲。
住院的日子里,楊斌鞍前馬后,將許淑瓊服侍得非常好。更多的時候,兩個人就是在一起聊天。楊斌告訴許淑瓊,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家鄉開一個廣告店。許淑瓊就笑著說:“那好呀!可是你還是得努力打工賺足本錢,不能又去搶劫呀,綁架呀……”楊斌很不好意思,他撓著腦袋,小聲地說:“我也是一時糊涂!”
七天過后,許淑瓊該出院了。楊斌準備送她回她的住所去。許淑瓊卻說:“我不想回那個地方。那里的一切,都是他的。”楊斌便把許淑瓊送到了他的那個出租屋。
2007年3月12日,楊斌帶著許淑瓊回到了老家,他們已經正式確定了戀愛關系。許淑瓊拿出自己的錢,她要幫楊斌圓那個開廣告店的夢想……
論文摘要:作為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一面大旗”,“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新時期高技能人才培養最適宜的模式。本文在對人才培養模式概念進行解析的基礎上,對“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及其主要特征進行了探討,并對當前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種種提法進行了辨析。
論文關鍵詞: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模式;教學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
什么是模式?按照《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模式”指“某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著做的標準樣式”。培養人才包括“培養什么樣的人”(即培養目標,包括培養規格和培養層次等)以及“怎樣培養人才”(即培養措施,包括培養方式、方法和途徑等)。就構成要素上來說,人才培養包括人才培養主體(即人才培養者,如教師)、人才培養客體(即培養對象,如學生)以及主客體間的相互作用(包括方式、方法、措施和途徑等)三個方面。培養主體在實施培養活動前必須預先設立一個目標,通過采取一定的措施作用于培養客體,使培養客體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發生變化。培養主體在實施培養活動時,必須以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作指導,并在培養活動過程中體現和反映這種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因此,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論指導下,圍繞人才培養目標所實施的教育活動而形成的人才培養的標準形式,或使人可以照著做的人才培養標準樣式。
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目前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解釋。孫芳仲認為:“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論指導下,學校根據社會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和自身的教育資源與辦學特點,在培養人才的實踐中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結構狀態特征和運行機制。具體地說,它是指教育過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養程序、人才培養方式和人才培養結構,它涉及教育實施機構、培養目標、專業設置、課程結構、實踐教學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而且這些結構狀態特征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結構升級、科學技術發展而不斷充實新的內容。”張振平認為:“所謂人才培養模式,是學校為學生構建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它從根本上規定了人才特征,并體現了教育思想觀念。”王前新認為:“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學校為實現其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專業設置、課程模式、教學設計、教育方法、師資隊伍組成、培養途徑與特色、實踐教學等構成要素。”彭元認為:“所謂高職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教育思想指導下高職院校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這個中心,對人才培養全過程進行系統設計所形成的某種標準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總之,學者們對人才培養模式概念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討,豐富了研究內容。
根據以上闡述,歸納起來,我們可以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含義概括如下:
人才培養模式是建立在一定人才培養思想或理論基礎之上的,并體現和反映這種人才培養思想或理論社會科學領域的“模型”與自然科學領域的“模式”是有區別的。自然科學反映人類對自然規律的認識,是“實然”,回答的是“事實是怎樣”、“實際是怎樣”的命題,可以通過模型對事實或實際進行擬合。而社會科學是對社會規律的認識,研究對象是社會活動,其回答的不僅僅是“事實是怎樣”、“實際是怎樣”的命題,更是“應該是怎樣”的命題,是“應然”。人的活動都有主觀能動性,是有選擇、有目的的活動,不同的教育思想體現不同的“目的理性”,其核心是不同主觀價值的反映。不同的教育思想就有不同的教育活動,所以,社會科學領域的“模式”還應加上價值取向。教育活動和現象是“實然”與“應然”、“科學主題”和“價值主題”的統一,對人才培養模式而言則更凸顯價值主題。既然人才培養模式是建立在一定的思想或理論之上的,那么人才培養模式可以認為是某種人才培養思想或理論的應用化、具體化、操作化。而且,人才培養模式并不是唯一的,作為人才培養的標準形式(或樣式),是相對于同一人才培養思想或理論指導下的其他人才培養形式而言的,人才培養思想或理論不同,人才培養模式就會不一樣。
人才培養模式是較為穩定的人才培養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首先,人才培養模式的原型是人才培養活動,包含了“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人”的全過程,是“目的性”要素和“技術性”要素的統一。其次,人才培養模式具有相對穩定性。由于人才培養模式是在長期人才培養實踐過程中形成的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因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這種穩定性不是一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經濟結構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發展而變化。再次,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這種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具有規范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可以被人們效仿和復制。
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構成要素是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措施人才培養目標是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是人才培養的核心,也是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特征,不同人才培養模式的區分就在于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它也決定著人才培養措施。人才培養措施是回答“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包括教育組織體系和結構、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和結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途徑以及相關制度和評價體系等。
必須強調的是,培養目標主要用來區別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按照人才培養措施,可以區分同一層次的不同培養模式。而研究高職教育內部的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研究人才培養措施上的區別,包括教育組織體系和結構、專業設置、課程體系和結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手段、培養途徑以及相關制度和評價體系等,這正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內容。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2006年11月,以教育部頒發《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為標志,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關于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者眾說紛紜,提出了種種人才培養模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提法:(1)以辦學思想、辦學道路或方向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如“高職產學研合作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等。(2)以人才培養目標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如“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等。(3)以總體性人才培養措施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這里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持這一提法的人比較多;二是“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三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4)以具體的人才培養措施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涉及具體的專業設置模式、教學模式、課程模式和途徑模式等多個方面,如“‘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2+1’人才培養模式”、“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任務驅動式人才培養模式”等。(5)采用以上四種提法混合起來的提法,如“‘校企合作、產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工學交替’人才培養模式”等。
上述種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都可以在國家綱領性文件中找到依據和來源,也確實能闡釋和指導現實高職教育的許多問題和實踐,有其合理之處。然而,筆者認為:(1)根據前面論述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涵義,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說明“培養什么樣的人”以及“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即人才培養模式主要是說明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措施。以“產學合作”、“需求導向”等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顯得籠統和模糊,不能明確表達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因為“產學合作”、“需求導向”是辦學思想、辦學方向和辦學道路的提法。以具體培養措施作為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又顯得過于狹窄和偏頗,同樣也不能表達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特征。因為“‘訂單式’培養”、“工學交替”、“項目導向”、“任務驅動”、“頂崗實習”等提法只能表明具體的教學模式等,以教學模式來替代人才培養模式也有失偏頗,不能涵蓋人才培養模式的主要內容。同樣,以混合提法來表達當前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也不妥當。(2)以人才培養目標作為我國當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表明了“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說明了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特征。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然而,這種提法主要是用來區別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再者,關于高職教育“培養什么樣的人”,理論界和實踐者已形成了共識:當前高職教育的“主要問題”和“問題的主要方面”是“怎樣培養人”。因此,以人才培養模式目標作為我國當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也存在不妥之處。(3)既然上面種種提法都不是很科學,那么,當前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提法只能表明在“怎樣培養人”上面,即在人才培養措施上。筆者認為,當前我國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教育在“怎樣培養人”這一個問題上的“二個方面”,二者統一于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實踐中,把二者單獨分割開來的提法都是不科學的,也不符合當前我國高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實踐。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就是培養區域和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高素質是指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良好的思想道德(尤其是職業道德)、較強的法制意識、良好的誠實守信品質以及愛崗敬業精神等;高技能是指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具有較強的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并且具有在職業(崗位群)水平遷移和向上遷移的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企業和學校兩種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發揮企業和學校兩方面的人才培養優勢,共同作用于學生,達到人才培養目標。校企合作主要體現在教學資源校企共享(包括人力、師資、實訓條件、設備、品牌資源等),培養計劃校企共定,教學過程校企共管,文化氛圍校企共融等方面實行合作。
第三,工學結合。“工”即工作,指學生在企業實踐,或作為企業員工的一員進行頂崗實習,在工作中培養職業素質和提高技能;“學”即學習,指學生在學校進行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的學習以及人文素質培養。工學結合就是在人才培養方式或途徑上實現理論和實踐一體化、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校企合作”與“工學結合”是互相依賴、互相作用的,是高職教育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二者統一于人才培養的實踐之中。校企合作是工學結合的前提和基礎,沒有校企合作這個平臺,工學結合將失去前提和基礎,“工”與“學”將無法“結合”,人才培養也就無從談起。工學結合是校企合作的出發點和本質,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實現“工”與“學”的結合,并以此為改革的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從而達到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目的。工學結合的要求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校企合作的發展。工學結合的實質是教育通過企業與社會需求的緊密結合,使企業在分享學校資源優勢的同時,參與學校改革與發展,使學校在校企合作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國廣大職教研究者和實踐者在甄別、借鑒、引進和消化國外職教模式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職教實踐的探索總結得出來的,是新時期高技能職業人才培養最適宜、最科學的模式,甚至被譽為職教的“一面大旗”。我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既有別于國外的模式,如德國“雙元制”、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北美的“CBE”模式、英國的“BTEC”等,也不同于我國以往的模式,其主要特征有:
在職業教育思想上,貫徹我國的教育方針,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和“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體現“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的職業教育指導思想,體現新的職業教育價值取向和新的人才培養觀。
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我國高職教育是培養區域和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在專業設置上,突出社會適應性、靈活性和區域性特征,也就是說,高職院校根據所在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產業結構變化調整的需要),并根據學校自身的辦學條件,有針對性地、靈活自主地設置適應性強的專業,使專業能主動滿足和適應該區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在課程模式上,是以突出學生為主體、以能力為本位、工作過程系統化(或工作過程導向)的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課程建設與改革既是提高質量的核心,也是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重點和難點。國際經驗表明,高職教育可以沒有專業和教材,但不能沒有課程。當前,高職課程改革的總體方向是按照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模式開發課程。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是在對典型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分析基礎上,按照工作過程導向,建立一系列“學習領域”,以“學習情境”(可以是系統化的項目,也可以是系統化的模塊,或系統化的產品,或系統化的案例等)作為載體,對課程進行開發,并強調與企業合作開發,做到理論與實踐結合,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我國的高職課程經歷了由“模塊課程”到“項目課程”、再到“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的課程改革實踐,對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和教學質量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2、“四月中,小滿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滿。”在二十四節氣中,小滿絕對是一個充滿哲理的節氣。小滿者,滿而不損也,滿而不盈也,滿而不溢也。中國傳統儒家中庸之道,忌諱“太滿”“大滿”,有“滿招損、謙受益”“物極必反”之說。因此在二十四節氣的命名上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有小暑必有大暑,有小雪必有大雪,有小寒必有大寒,有小滿卻獨缺大滿。人生小滿,足矣。
3、小滿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節氣。“小滿小滿,麥粒漸滿。”古人命名“小滿”時,更多的是表達了一種收獲在即的喜悅。此時,麥類正在由青轉黃。過不了幾日,金色的麥浪將給大地裝扮出遠接天際的金色懷想。
(來源:文章屋網 )
二十四節氣的來源
我們現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陽和地球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不停地公轉和自轉,通常把地球繞太陽的軌道稱為黃道,而二十四節氣正是按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首先,當太陽垂直照射赤道時定為“黃經零度”,即春分點。從這里出發,每前進15度就為一個節氣,從春分往下依次順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待運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點,此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其實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在地球的公轉與自轉中,由于地球自轉軸相對于公轉軸有23.5度的傾角,使得夏季正午時太陽仰角高度較高,冬季時較低,影響一年四季氣溫與季候。為了讓先民們能得知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古代歷法學家于是規定: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個中氣等分稱為節氣,此為二十四節氣的來源,這種節氣的制訂法稱為“平氣法”。然而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離太陽較近時,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遠時則較慢,對當時制訂此歷法的中原地區而言,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所以從清代開始,才另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訂為一個節氣或中氣,現在的中氣和節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們華夏祖先歷經千百年的實踐創造出來的寶貴科學遺產,是反映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掌握農事季節的工具。它起源于我國的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戰國時代,中國就已經能用土圭(在平面上豎一根桿子)來測量正午太陽影子的長短,并且通過長短來確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個節氣。春秋時期的著作《尚書》中就對節氣有所記述。以后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西漢劉安著的《淮南子》一書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節氣記載了。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根據季節的不同變化,24節氣又可以分為幾類。
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這八個節氣;
象征溫度變化的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
反映降水量的則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
反應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的節氣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
另外,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u下降的過程和程度。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蘇,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個節氣的命名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為“四立”。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極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太陽直射南緯23.5度,黃經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
“分”在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后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歷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后為谷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歷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歷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歷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