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懷念父親的詩

懷念父親的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懷念父親的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懷念父親的詩

懷念父親的詩范文第1篇

那天晚上我把父親的詩又讀了幾遍,反應愈來愈強烈,它使我心潮起伏、不能入眠。我根據自己對父親經歷的了解,懷著深深的祝愿,應和他詩里假托生命于火車的意向,寫了一首《你夢想的火車開著》,次日給父親看了。他看后說:“你懂得一點詩了。”我知道他這句話是在鼓勵我,但心里仍覺快慰,畢竟那是我第一次寫詩。

《無題》一首是我在醫院見到父親已經不能下床的情形,仿佛那一張床就是他生命的陸地,而床以外是波濤洶涌的大海。看到他衰弱的精力和依然帶有倔強的神情,我陷入了生命的凝重和思考的無序與答案的無奈之中。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寬慰他,惟有看著他。看著他的表情和狀態安靜放松一些,我心中的焦慮才慢慢緩釋下來。回到家,我寫了這首《無題》,我們沒有勇氣給他看,因為我對結尾的表達不滿意,也無能為力,想表達的找不到詞語,所用的字詞又言不達意。我想,這已不僅僅是文字的問題,應該是情感的真實與理性的真實的相悖,更是意愿的主觀與生命客觀的相背。接下來的幾首,多是在特定的心緒下寫的,沒想去發表,純粹是自己心路歷程的記存。父親是2002年4月10日離去的。離開我們這些年,我總覺他能感應到我們的心聲,能感念到朋友的情誼,也以無形的慈愛滋潤著我們平淡的生活。我常常在內心與他交流,這種交流甚至比過去更豐富,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心境,我進一步懂得了生活,懂得了他人,懂得了自己。

這些年我偶爾讀點詩、寫點詩。追究起來緣于父親在他生命最艱難的時刻,還以詩的方式表達內心的轟鳴,還有那么多詩一般的向往。就在那個清晰的最后的痛苦的時刻,也就是他最后一個彌留的子夜,還要家人扶著他的手,寫下了依稀可辨的“這一切都很好,這一切都很美”超然于生命軀體存亡的詩句。是什么光芒照亮了原本復雜的世界,是什么溫暖了一個即將走向孤獨的靈魂?是詩,我相信。可見詩的情懷多么美好,詩的力量多么強大,詩的精神多么神圣!它深沉地震撼著我的心靈。

無論生活的路通暢還是阻塞,無論心靈的坡平緩還是陡斜,時常采擷一朵詩的花瓣撫慰匆忙的心,那既是詩的幸運,又是我們的幸運。

讓我們懷著詩的心。

你夢想的火車開著

你夢想的火車開著/帶著《生活》的沉重和年輕的夢/從家鄉的門前起步/在長江的那頭有過短暫的停留/留下了記憶與溫暖/更鑄就了一個真正的少年//你夢想的火車開著/它穿過詩一般美的愛河/當青春的激情伴奏著理想的歌/一股奇異的風/將它吹到平原的盡頭――/臨近深谷的懸崖上//你夢想的火車開著/通暢無阻在精神的宇宙/有時似《寂寞的小花》/有時似《無題》的《風與火》/有時又《凝望》)高天/《呵,有一只鷹》的期待與尋求//你夢想的火車開著/載著八十年沉甸甸的歷史/載著金色秋天的收獲/載著一路上車的讀者/載著堅定、仁義和愛/你夢想的火車開著

懷念父親的詩范文第2篇

父親常教導我們,人貴自立。以他老人家為例,他從不愿意接受子女的回報,也從不要求子女參與他對國家和社會的工作。父親對一生取得的成就,都秉持“為而不有”的原則,父親的出生地地團葉故居的捐贈如是,金溫鐵路的建設亦如是。父親為了保護子女免受爭名奪利的無妄之災,從來沒有要求我們參與任何他做的事。我們似乎也天生與他有著觀念上的契合,從未因任何自身的利益向父親開過口。我們從小就學習著“放下”,對名利權情,對世俗世事,對物質欲望,大多沾而不黏。

父親的朋友圈亦對我們影響很大,我們從小接觸的都是才華橫溢的長者,像王鳳嶠先生、劉大鏞先生。每次這些朋友來的時候,我們小孩子也很高興地跟著大人“吃喝玩樂”,搬藤椅、凳子到住宅外,到房子前,把門口當院子,坐在外面喝茶、吃柚子、聊天、笑鬧。父親跟朋友聊天時,我們小孩也會旁聽,那些不經意流露出來的詩詞典故,在我耳中如雅樂般動聽。現在回想起來,那些時刻是多么幸福。

雖然排行老三,但因我是在臺灣出生的長子,所以父親對我還是懷有期望的。很小的時候,他就讓我背誦《三字經》、《千字文》、《古文觀止》、《千家詩》和《唐詩三百首》,每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指定一段文辭讓我背,傍晚回來的時候考我。現在回想,當年父親每天要求我背誦的內容不過一百來字,沒有太多任務,也沒有逼迫太緊。當時背得深惡痛絕,如今卻深入骨髓,雖不能說這樣就把我的國學基礎打好了,但至少奠定了我對中國文學文化的興趣。

從我會看書起,父親就讓我隨意進出他的書房。我喜歡不時地看看父親在讀什么書。他讀完的書,如果不是太過艱澀難讀,就會成為我讀的下一本書。父親讀書,時常會做點評,有時就在書頁空白處寫下些心得或是評語;對他喜歡的字句,也會在旁邊加以圈點,有如古人讀書的習慣。后來我也形成了這樣的習慣,喜歡的書總有些地方讓我畫花了。

長大的孩子,會懷念小時候父母的督導,我就是這樣。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遺憾父親在我小時候沒有再督導我多一點。好在我喜歡讀書,已經養成和父親一樣廣博的閱讀興趣。父親對子女的教育往往是開放式、啟發性的。除了最初對我讀的書有所要求外,之后給我的只是一個環境,一個靠自己去學習的環境。

懷念父親的詩范文第3篇

父親和我都是愛雨的人,因名書齋為“聽雨軒”。我從后山撿來許多松樹的內皮,揀取波磔(zhé,漢字的筆畫,即捺)雅致的,拼成“聽雨軒”三字,懸于門上,倒也古意盎然。父親看得高興,就隨口吟絕句一首:“聽風聽雨一春遲,拋卻南華學賦詩。燈下為兒歌一曲,隔窗猶有竹相知。”

父親不是詩人,他的詩都是乘興而作,自嘲為“打油”。我吟唔再三,內心于感激中帶著一份凄惻。因為我深深體味到父親晚年寂寞的心境,父女相依中,乃不由引竹為知音。那時父親的肺病已日漸沉重,避日寇于窮鄉,藥物缺乏。千辛萬苦托友人自上海帶回的退熱藥丸,總是遠水難救近火。因此,他每天下午四五點以后,潮熱漸漸上升,精神頓覺萎靡。只有在每天清晨,才扶杖到書房念《金剛經》、讀《莊子》。我隨侍在側,看他臉頰一天天消瘦,語聲一天天低微,內心的憂急和酸楚,難以名狀,卻又不得不忍淚裝歡,陪他談今論古。這是我們父女心靈最接近的時日,我焉能不愛惜每分每刻的寶貴光陰?

下午扶著父親在套房榻床上休息后,我回到書房,看硯臺余墨猶濃,檀香爐里余煙繚繞,一室寂靜中,只聽到窗外細竹沙沙作聲。我踽踽地漫步到竹林中,低低念著父親的詩,真要問一聲竹子,是否相知。

有一天,忽見老長工阿榮伯雙手捧著一炷香在竹林中恭立膜拜,口中喃喃祝告。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是為我父親祈禱紫竹中的觀世音菩薩,他愿意借自己二十年壽命給我父親,求菩薩保佑他健康長壽。我聽了萬分感動,也愿借無論多長的壽命給父親。阿榮伯說:“只要心誠,觀音菩薩一定會聽我們的祈禱的。”從那以后,阿榮伯和我,每天一人一炷香,在竹林中虔誠祈禱,無論風雨,從不間斷。

父親精神較好的日子,也愛扶著拐杖在花園散散步,指點我什么花叫什么名稱,應當如何照顧培養,可是后來體力日衰,散步都沒有力氣了,就躺在榻床上,命我去廚房為他熬藥。他知我膽小,在晚上總盡量提高嗓子,為我吟古人詩句,讓我一邊聽詩聲,一邊走那一條黑黑的長廊,不至害怕。可是,漸漸地,他的聲音沙啞了,連說話的微弱聲音都聽不清了。

戰亂中的生離死別,是人間最悲痛的事。父親逝世后,我只身負笈上海,大學畢業后,回到故鄉,老屋書房一角,已為日機炸毀。竹林也成一片廢墟。對此滿目瘡痍,悵觸萬千。整理凌亂的書籍殘卷時,意外地發現用松皮拼成的“聽雨軒”三字,跌落在墻角。父親作的那首詩,頓時涌上心頭。不禁又跑到后院,徘徊良久。又忽然發現地面上到處冒出綠綠的筍尖,原來竹子雖被摧毀,而生機不滅,深埋土中的根莖,又長出新筍來。我大喜過望,立刻請來工人幫忙將瓦礫殘枝等運走,讓竹筍得以暢快地成長,不久的將來,又可蔚成一片竹林了。

若是父親尚健在,阿榮伯尚健在,對此一片新生的竹林,將會多么高興、多么安慰?父親一定又將隨興濡墨,賦一首《示兒詩》以遣興了。我冥想著,低聲問竹,在那幾年的漫煙烽火中,是否一直和父親的英靈相伴,做他的知音?竹卻默然無語。

沒有等得及竹子成林,我又匆匆告別了故土。但不知那一片遙遠的竹林,依然無恙否?

(選自《翡翠的心——琦君散文精選》,人民文學出版社)

懷念父親的詩范文第4篇

感謝父親,用強壯的肩膀,為我們頂起一片天。父親節就要到了,那大家知道贊美父親的詩歌怎么寫。父親是片海,擎起了太陽,放飛天空的翅膀;父親是座山,堅韌起脊梁,挺拔大地的芬芳;父愛如山,深沉有力,為我遮擋狂風暴雨。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21父親節朗誦活動精選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2021父親節朗誦活動精選一

父親是條河,流轉著歲月,訴說人世的滄桑;

父親是片海,擎起了太陽,放飛天空的翅膀;

父親是座山,堅韌起脊梁,挺拔大地的芬芳;

父愛如山,深沉有力,為我遮擋狂風暴雨;

父愛如水,沉默溫柔,為我撫平內心的傷痕;

父愛如日,溫暖燦爛,為我照亮心靈最陰暗的角落;

父愛如月,無聞淡雅,即使在最陰霾的日子里也能給予我希望的光芒。

父愛如歌,悠揚厚重,給予我生活的動力;

父愛如海,寬闊坦蕩,包容我的無數過失。

2021父親節朗誦活動精選二

剛滿月就已知道

父親是一種概念

是黑土地和黑樹林照亮的一個名詞

小眼睛望著這個大個子男人

我用最原始的哭聲

溫暖著他的上肢下肢以及

那些被雨水滑傷的日子

童年,我騎著你的手走進了學堂

你伸出世事的鐵鋤

為我挖出了一方

比村莊還要大的天空

父親我是你最飽滿的石頭

父親你是我最完美的影子

天黑了我住在書里

天黑了你住在山里

父親這十年

我們一直沒有相遇

那天我回家

你還在說山里人活得結實

你沒有老老的是山

如今我長成了一顆大樹

葉子朝天根不在你手中

父親那些班駁的水車和籬笆

是否還在月光下靜默

還停留在我們的家門口

我離家出走的地方

那些磨得精光的石片

轉動的鐵環

是否都有了自己的家

父親今夜

我又是一粒麥子

走進了另一粒麥子

是幽深的面包饅頭變形的模樣

今夜我不想坐著風車回家

我要飛翔沿著五月的成熟

父親今夜你就是

我永不生銹的釘子和老屋

千百年來我唯一關不住的疼痛

2021父親節朗誦活動精選三

想想你的背影

我感受了堅韌

撫摸你的雙手

我摸到了艱辛

不知不覺你鬢角露出了白發

不聲不響你眼角上添了皺紋

我的老父親

我最疼愛的人

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嘗了三分

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

央求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

聽聽你的叮囑

我接過了自信

凝望你的目光

我看到了愛心

有老有小你手里捧著孝順

再苦再累你臉上掛著溫馨

我的老父親

我最疼愛的人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

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

央求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

我的老父親

我最疼愛的人

生活的苦澀有三分你卻吃了十分

這輩子做你的兒女我沒有做夠

央示你呀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

我的老父親

2021父親節朗誦活動精選四

我父親是我的英雄,在我一生從未改變。

身為八個孩子的父親,他清楚自己重任在肩。

當我還是小不點,他顯得是如此高大。

在我眼中他無所不能,我們知道是他當家。

他的身心都蘊藏著無窮的力量,

但他也溫柔,能讓人感到他友善直爽。

兒時的許多早晨,我都是被他的親吻和歌聲喚醒,

那些日子令我懷念萬分。

他讓我感覺如此特殊,“美國小姐”他輕聲吟唱。

我知道我擁有父親的愛。這愛給我勇氣去做,去闖。

從他那里我學會昂首挺胸,為自己驕傲。

力量和決心將這位優秀的男人打造。

雖然日漸衰老,但他的力量使他活力依然。

還有他堅定的決心,

要讓我體弱多病的母親得到她需要的關愛繼續留在人寰。

他愛她,他愛孩子,于是他把生命中的許多春秋

投入照顧這位女人,他的妻子,他心心相印的伴侶。

多少年的日日夜夜他奮力抗爭,為了她的疾病。

換個不太堅強的男人恐怕早已認命。

雖然他有自己的病痛,但他一直守在她的身邊,

關照她,愛她,直到她永遠合上了眼。

二十天后他的生命也走到盡頭。

我失去了我的英雄,我的父親,我的朋友。

幾年過去了,生活已是另一番風景。

但隨著父親節的來臨,我要頌揚他的美名。

祈禱他和在天的上帝能陪伴我,

看護我,引導我,自豪地俯視我。

因為我是我父親的女兒,總有一天我們會重逢。

但在此以前我會懷念他,會永遠愛他。

2021父親節朗誦活動精選五

那天,日當正午,

他說,一條龍飛過咱的家。

那天,斜陽西下,

他說,西廂房里開了一朵最后的花。

放下陶罐的牽絆,

他說,累了。

正房的病榻上,

花香填滿了他的胡茬。

撫摸著嬌嫩的蕊,

他說,舍不下。

他,就是咱的爸。

他低頭壘墻,說風寒損花。

他抬頭看天,渴盼陽光催生奇葩。

他深夜苦耕,側聽花的嗟呀。

他妙手丹青,卻笑夸我的涂鴉。

天邊飛起了一抹朝霞。

絢麗的彩霞怎么也不能染紅他滿頭的白發。

那花,沒有綻放奇葩。

他說,已經很奢華。

桃紅柳綠啦,春的消息才遲遲送達。

枝頭的蟬噪,給了我煩悶的夏。

疏桐重云,蓋住我秋的清涼。

數九寒冬,我依然繾綣在你的翼下。

天,頃刻坍塌。

冥紙翻飛著蔽日的黃沙。

引魂幡上停著宋朝的鴉。

他那被磨蹭老繭的雙手啊,

捧著他手中的花。

刮風了,他為我擋沙。

下雨了,他帶我去看江南的霞。

夜好黑哦,他說,別怕。

節日到了,他說,快回家!

可如今你又在哪里呀

懷念父親的詩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雷平陽;《云南記》;生命意識

雷平陽的詩集《云南記》立足于云南大地的各種生命現象,通過獨特的生命視角,構筑了一個廣闊而又蒼涼的生命世界,表達了詩人的生命本體觀和價值觀,超越了地域的限制而具有普遍的意義。

一、對原始自然生命的抒寫

雷平陽在《云南記》中,用云南大地上壯麗的自然元素,組成了一道獨特的生命景觀。其中的自然意象群主要有山川草木,天空大地、荒冢雜草等。到處都充滿著生命跡象,凸顯著生命的可貴。詩人常用細膩的筆觸、移情的手法,寫出自然植物玉米、葵花、茄子等生存密碼,通過對層層包裹的“玉米桿”,散落地下的“脂粉”等生命細節的微弱變化,表達對生存的強烈渴望,并感嘆季節的更迭,把它們趕入生命的下一個輪回(《下川壩的秋天》)。詩人還有不少關注動物生存狀態的詩作,如直接以動物命名的《田鼠的歌唱》、《翠湖上空的海鷗》、《捕鼠記》等。天空的飛鳥、地下的田鼠、深山密林中的昆蟲,構筑成了一個立體的生命世界。無論動物還是植物,詩人在贊嘆它們能順應自然、并因云南特有的山川得到了暫時的棲居地,也感嘆著它們期望長久平和的生存卻因為人類的貪婪介入變得危機四伏,盡管出于生的本能在拼盡全力,奔跑覓食,繁衍生息,卻仍逃不了人類的天羅地網。詩人用泣血的文字書寫著動物的生存狀況和滅亡悲劇,為的是告訴人們,動物和人類一樣擁有平等生存的權利、生存的欲望和生命的尊嚴。表達了關注動物的生存,珍惜動物生命的生態和諧觀。

二、對邊地人生命狀態的抒寫

動物的生存狀態如此,那么人類呢?怒江人的生存是艱難的“這兒落后/一頭牛在鄉村公路上/啃草,不知道喇叭,保持著/吃的速度。/……/這兒貧窮/窮得怒江兩岸,山,高,高如教堂/天,空,空如展開的經書/窮得只剩下充盈的自由。”[1](《怒江,怒江集》)怒江人民擁有的只是腳下這片貧瘠的土地、高高的山脈和滾滾向前的怒江水。《昭魯大河記》在對父老鄉親生命歷程的回顧中,貧窮、饑餓、掙扎、死亡,構成了昭魯人民的生命字典。為生活所迫的年輕人,抱著改造貧困的愿望走出大山,他們用自己的生存方式,祖祖輩輩懷著希望抗爭著努力著。

雷平陽在其詩歌中還透露出自然回歸的生命哲學觀。“獻給我的父親雷天良”的《云南記》詩集里,不僅記錄了父老鄉親的生命歷程,也回憶和安放著父親艱難的一生。其中的《祭父帖》體現著詩人關于生命的思考。父親生前的一切,歷歷在目,死去的人,活在親人的思念里,但一切歸于塵土,生命得到了自然的回歸。“把肉身一點不剩地還給大地,得救了/空氣里的步伐,又快又輕/”[2]人的身體,來自大自然,又回歸土地,這就是生命的自然輪回。人類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很多時候,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讓很多無辜的生命消失隕滅。那么,在人類生命的盡頭,是不是也應該把自己交給自然,讓自己的肉體回歸大地?只有這樣,歸于塵埃,融于泥土才是生命的最好的歸宿。可以說詩人是用自己的身軀去測量大地的體溫,用自己的靈魂去領悟生活的真諦,用赤子之心去感悟家鄉的生命,才有了這生命中的感悟。

三、《云南記》呈現生命意識的藝術特點及成因

雷平陽的詩歌,本著對云南大地的熱愛,用反復斟酌推敲的口語化、質樸的語言,抒發著對生存的關注和對生命的敬畏,勾勒出厚重的生命,呈現出超越地域限制的現代性啟示意義。

1、生活細節呈現壯觀的生命

一個真正能夠把握住生命細節的詩人,才能真正地握住生命的脈搏。雷平陽的詩歌,能從現實生活的細節之處窺見生命的力量。在《怒江,怒江集》、《昭魯大河記》、《春風咒》等長詩系列中,對植物生命的呈現細至苦蕎的血管、葵花的脂粉、細小的松針等,刺入生命的內部,迸發出震撼人心的生命能量。詩人對動物的生存與滅亡,也能感受到田鼠“細碎的牙齒躍躍欲飛”,各種昆蟲間的“竊竊私語或鼓腹而鳴”等,正是對這些深入骨髓的生命細節的感觸,才能捕捉到動物界生命的狂歡。在描繪邊地人的生存困境及抗爭時,從個體生命體驗入手,將自己細膩的情感經驗沁透在細節的提煉和描寫中,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感悟生存的艱難,感嘆生命的厚重。如《祭父帖》對父親一生的重塑,就從父親的點滴生活細節里,呈現其“為生而生”的艱難,用泣血的文字表達一個鄉村孝子對父親深深的懷念,勾勒了父親平凡卻壯觀的生命。

2、質樸語言雕琢厚重的生命

雷平陽詩歌語言的生命力,是通過對詞語的深度凝練體現出來的,詩人在《詞語》一詩中表達了自己對詞語運用的躊躇:“一個接一個/生病的詞、乞求的詞、泡在血汗中的詞。”[3]詩歌中呈現出來的語言,都是由一個個泡在生命血汗中的詞語累積而成的,并在精雕細琢中展現出生命的厚重。詩人的生命體驗和生存環境以及創作觀念,決定了他的語言有著農民的質樸,卻又不失石頭的堅韌,泥土的厚重。正如家鄉父老鄉親的生命一樣,樸實無華,簡單自由,卻在冥冥之中散發出震撼人心的力量,讓我們體會到生命澎湃的激情和退潮后的自然平靜,生于自然,歸于泥土。將關于生存的艱難、生命的苦澀呈現在字里行間,讓人傷痛卻又無力。

3、《云南記》中生命意識的成因

雷平陽“生命意識”的形成,既是生活成長環境的恩賜,又來源于各種生命體驗和生活感悟,同時也離不開時代背景的渲染和云南地方文化的熏陶。

詩人童年生活的地方,是云南昭通市土城鄉一個叫歐家營的農村。由童年玩樂帶來的對山川草木的熟悉,對昆蟲動物的了解,為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他在《云南記》的自序中說:“從閱歷中來。這是我私底下恪守的不多的寫作規矩之一。”這樣的閱歷構成其獨特的生命體驗,尤其在父親離去之后,對生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異乎尋常的感悟:生的艱難,死的疼痛;生于非命,死亦非命。

成人的詩人生活的昆明市,是現代都市生活的縮影,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但木制的家具、花鳥市場買來的泥土、餐桌上的野生動物等,都讓他感到生命窒息的疼痛。他想逃離,想尋找到生命的原始動力。于是,他開始在“墳地上尋找故鄉”,開始回憶起遠在昭通的父老鄉親,童年的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家鄉的一切,融合成一部生命的樂章。《云南記》正是為紀念這些生命的價值而誕生的詩集。詩人將云南大山精神和高原情懷熔鑄在父老鄉親的生命歷程中,為讀者描繪了云南大地上的各種生命景觀,給了當代人們以生命崇高的啟示,從而彰顯出生命獨特的價值意義。

總之,雷平陽的“生命意識”,與現當代中國文壇大家們基于小說等文體對“生命意識”的直觀書寫也有所不同。他的寫作,是“有根的寫作”。從大自然中找尋生命的動態,為動植物的生命吶喊,既表達了父老鄉親生存的艱辛,生活的無奈,生命的厚重;也體現了動植物生存的秩序,生命的掙扎。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生命價值觀,構建自己的生命理想,體現生命存在的意義。

【注 釋】

[1][2][3] 雷平陽.云南記[M].武漢:長江出版社,2009.62.141.20.

【作者簡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安县| 盐源县| 惠东县| 高雄市| 阿拉善盟| 大悟县| 镇宁| 峡江县| 茂名市| 新竹市| 白沙| 闽清县| 烟台市| 宁远县| 年辖:市辖区| 神农架林区| 甘南县| 玉田县| 长武县| 怀化市| 邹平县| 甘谷县| 介休市| 永州市| 安福县| 新沂市| 鄢陵县| 博兴县| 门头沟区| 维西| 娄烦县| 大新县| 德令哈市| 精河县| 革吉县| 河南省| 兴海县| 施秉县| 惠东县| 巴林右旗|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