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活著影評

活著影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活著影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活著影評范文第1篇

靠刷屏火起來,“分答”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早晚刷微博、時時朋友圈——很多人的生活就在這樣的節奏中一天一天度過。社交悄然催生著很多事件的發生、演變和。

這些年,到底都有過哪些突然火起來的刷屏營銷案例呢?

1、分答

“分答”是果殼網“在行”旗下的產品。上線僅僅半個多月,借著國民老公王思聰的東風,“分答”真是火得不要不要的。

“分答”的使用方法很簡單,用戶在平臺上自我介紹或描述擅長的領域,設置付費問答的價格,其他用戶感興趣就可以付費向其提問。回答的方式是語音,如果有用戶對這個問題也感興趣,可以支付1元錢偷聽,這1元錢平均分配給提問者和問答者。

王思聰只是回答了32個八卦問題,就輕松入20萬。其問題價格也從3000元一個水漲船高到4999一個,還不出意料地刷了所有人的屏。

在1300多萬個微信公號爭奪朋友圈的時代,“分答”的輕松刷屏仿佛讓人摸到了知識變現的門路。

2、友誼小船

其實“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風也并沒有過去太久。但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確實是很快就會被人們遺忘的。

“友誼小船”的原作者是85后的漫畫家喃東尼。喃東尼的漫畫主角是兩只“蠢企鵝”——東尼和阿德,他常常嘲笑他們太胖了,所以當有一只企鵝變瘦了,“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

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梗變成了吐槽狂歡,一時間,廣告人、IT宅、媒體人、設計師等多個行業都在朋友圈用“友誼小船”體吐槽自己,作者喃東尼的微博也一下子從20萬漲粉到92萬。

3、我和微信的故事

還記得去年底瘋狂刷屏的“我和微信的2015”嗎?

通過“我和微信的2015”,可以看到微信是哪一天注冊的、發送的第一條朋友圈是什么,第一個微信朋友是誰,另外還可以查看2015年你發表的微信朋友圈總數量、紅包發送情況、到過的位置、好友數量、獲贊數量、走路步數……

此次刷屏,雖然是微信公開課的營銷事件,充分利用了人性的獵奇、攀比、虛榮心以及對往事的思念等特點,在“刷屏營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4、支付寶“我的年度賬單”

和“我和微信的故事”有得一拼的,要數支付寶的“我的年度賬單”了。

微信作為一個社交平臺,更注重的是社交方面的總結,而支付寶作為一個第三方支付平臺,就簡單粗暴多了:爺有錢!你來和我比啊!

支出多少錢,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和你金錢來往最多的朋友是誰,超過了多少人……這些不光滿足了人們自身的好奇,也滿足了變相炫富的需求。很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炫耀:“如果不是淘寶買買買,爺現在已經能在北京買下一個廁所了!”

5、微笑挑戰

每個人朋友圈都有那么幾個愛自拍的家伙,甭管長得好不好看,四十五度角咔咔咔先來幾張,美個顏,加個濾鏡,發個九宮格,今日打卡就算完成了。

所以一個叫做“微笑挑戰”的活動能在朋友圈刷屏也不足為怪了。微笑的感染力、朋友圈點名的可操作性、大眾“自拍病”的泛濫…微笑挑戰走紅的原因并不復雜,也不新奇。最初是誰發起的,好像也并不重要了。

當我們真的搞清楚原因的時候,新的類似的活動已經來了。與其這樣,不如好好享受,看看一張張笑臉,也挺好。

6、冰桶挑戰賽

和“微笑挑戰”不同,“冰桶挑戰賽”似乎在微博流傳更廣,普遍引起關注的也不是普通人,而是名人。

巧的是,和“分答”一樣,“冰桶挑戰賽”里也有國民老公王思聰的身影。他完成了果殼網姬十三的挑戰(可見王思聰與果殼私交甚好),并低調地向“為罕見病,凍起來”微公益項目捐款100萬元。

“冰桶挑戰賽”旨在是讓更多人知道被稱為漸凍人的罕見疾病,同時也達到募款幫助治療的目的。雖然中間有很多作秀的成分,但一個公益活動能引起這么多名人關注,刷屏刷得如此猛烈,也是一件好事。

7、圍住神經貓

奇怪的名字,具有攀比性的數字、不錯的可玩性——那只“神經貓”有著在社交圈中走紅的基本條件,但其的刷屏的爆發性還是吸引了眾多關注。

大多時候,一款游戲,特別是小游戲能否走紅是很難預測的,玩家的時間、空間、心情都決定著它的命運。

“神經貓”還是比較幸運的,畫風簡單粗暴,游戲簡單粗暴,刷屏也簡單粗暴,就是靠著這些簡單粗暴,“神經貓”征服了朋友圈。“神經貓”沒圍住,朋友圈里倒是多了很多“神經病”。

8、臉萌

要說會畫畫的人最討厭的事是什么?“在嗎?能不能幫我畫個頭像?”

“臉萌”的出現將苦逼的漫畫師們解救出來了。

究其原因,不過就是不管長得好看的還是不好看的,都希望能有個將自己美化的漫畫形象。不管你是滿臉痘,還是瞇縫眼,在漫畫上都可以被忽略,只換來一片“好萌”的評論。

只可惜“臉萌”來得快去得也快。漫畫形象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形象固定,有一定的特色。所以用戶在用過一兩次后就失去了興趣,畢竟DIY頭像這種事,總不能一天一換。

9、逼死強迫癥

這組頭像流行起來的時候,差不多每個人都被荼毒過。點了半天才發現并沒有新消息,心也是塞塞的。

以當下年輕人普遍存在、并且樂意調侃的強迫癥作為傳播點,想不刷屏都很難。

活著影評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奎硫平;氯丙嗪;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Efficacy Queti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and Effect on theQuality of Life. Guo Zhenyu, Liu Jiamei, Yang Jianzhang, et al. Zhumad ian Ment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quetiapine and Chlorpromazine. M ehtods The schi zophren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quetiapine group and Chlorpromazin e group. Treated for 16 weeks, the efficacy was measured with the positive and n egative symptoms scale(PNSS), the side effects was assessed with TESS, while thequality of life was assessed with WHO QOL-100. Results There w 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ore of PANSS in two groups after two wee ks (P<0.05), an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ill existed affter16 weeks (P<0.01); There was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 for 8weeks (P<0.01). The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ficant after 16 week 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core of TESS in two groups at t he end of 2 weeks, 4 weeks, 8 weeks and 16 weeks (P均<0.01); Ther 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between the score of WHOQOT-100 in two groups except circumstance (P<0.05 or P<0.01). Conclusio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treadedwith quetiapine mend better and more quickly, and their quality of life is moreimproved.

【Key words】 Quetiapine; Chlorpromazin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 e

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近年才關注到的課題,既往的精神病治療更傾向于對精神癥狀 的緩解,控制,而病人是否能在治療后有效提高生活質量,還有待于研究。非典型抗精神藥 物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契機。奎硫平作為一種新型的抗精神藥 物,臨床應用證明 其療效好,不良反應少,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有關報道較少,因此我們進 行了臨床對照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全部病例來自2005年10月~2006年11月我院住院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入組 標準:①符合中國精神分裂癥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Ⅲ)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 準;②陰性與陽性量表(PANSS)≥60分;③年齡18~60歲。排除標準:①患有臟器性質疾 病及心、脾、腎等嚴重錐體疾病的患者;②合并精神活性物質的精神障礙者;③合并兩種及 其以上的抗精神病藥物的患者;④入組前1周應用抗精神藥物的病例。所有病例入組均征得 病人或家屬的知情同意。共入組86例,最后完成83例。研究組43例,無脫離生活病例,對照 組43例,脫離3例,完成40例,1例治療后2周療效不好家屬要求換藥,2例因藥物不良反應而 退出,脫離病例納入不良反應分析。

研究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18~58歲,平均30±10歲,已婚31例,未婚11例,離異1人 ;首診發病26例,復發17例;病程<1年30例,>1年13例;受教育年限8~17年,平均10±3 年;農村24例,城市19例,PANSS總分平均88.4±1

2.3;對照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18 ~55歲,平均29.6±9.8歲,已婚28例,未婚12例;首診發病25例,復發15例;病程<1年27 例,>1年13例;受教育年限9~16年,平均8±2.5年;農村28例,城市12例,PANSS總分平 均86.3±13.0。兩組患者的人口學資料,病程,受教育年限,城鄉差異及量表評分統計 分析,均無明顯差異(P均>0.05)。

1.2 方法

1.2.1 研究設計。本研究隨機雙盲,臨床對照研究。按隨機數字法把入組病例隨機分為兩 組。患者及療效評定者均不知應用何種精神藥物治療。

1.2.2 給藥方法。研究組應用奎硫平治療(商品名舒思),對照組應用氯丙嗪治療。兩組 起始量均為100mg/日,氯丙嗪最高達1000mg/日。觀察16周。觀察期間可在必要時短期應用 苯二氮卓類藥物及苯海索。

1.

2.3 評定方法。由我院心理測量室2名高年資主治醫師對評定,以PANSS總分成績作為治 療評價標準,≥75%為臨床痊愈;50%~74%為顯著好轉;30%~49%為好轉;<30%為無效。以 臨床痊愈+顯著進步計算有效率。于治療后第1、2、4、8、16周各評定1次。以世界衛生組 織生活質量問卷(WHOQOT-100)評定生活質量,于治療后第2、4、8、16周各評定1次。治療 中需處理的不良反應癥狀量表(TESS)評定不良反應。治療前及治療中均定期檢查心電圖、 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和血常規。

1.3 統計分析 所有資料使用SPSS 1.0版軟件處理未用信度檢驗、t檢驗和χ2 檢驗。

2 結 果

2.1 臨床療效分析 兩組各時點PANSS評分比較,見表1;有效率比較見表2。

研究組起效較快,第2周PANSS評分兩組比較顯著差異(P<0.05),第16周 兩組比較差異更顯著(P<0.01),可能主要因為對陽性癥狀改善較明顯之 故。對陰性癥狀改善,研究組起效較快,對照組起效較慢,16周時兩組評分未見顯著差異( P>0.05)。

2.2 生活質量分析 兩組各時點WHOQOT-100評分比較見表3。

研究組可較快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其中軀體功能、心里功能維度評分治療后2周與對照 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且這種情況,在治療后16周比較顯著(P<0.01)。在獨立性與社會交往維度改善較為緩慢,但治療后16周,兩組間評 分差異顯著(P<0.01)。總之 ,兩組治療后均可改善生活質量,研究組改善得更快,更全面,兩組間評分比較,除環境維 度外,其余維度,經統計分析,差異均(P<0.05~0.01)。

2.3 安全性分析

2.3.1 不良反應發生率。研究組13/43(30.2%);對照組22/42(52.4%),兩組比較差異 顯著(χ2=4.3,P<0.05)。研究組出現2種及以上不良反應者2例,對 照組出現兩種及以上不良反應者6例。兩組治療后各時點TESS評分于2、4、8、16周分別為: 研究組(2.8±2.0,3.2±1.9,2.2±2.6,1.9±1.6);對照組(3.9±2.5,4.4±2.9,3. 7±2.4,2.8±2.2),兩組間比較P均<0.01。

2.3.2 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4。

2.3.3 實驗室檢查。治療后研究組竇性心動過速3例,對照組2例;肝功能轉氨酶升高,對 照組2例。其他實驗室檢查均在正常范圍內。

3 討 論

生活質量是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而出現的一個現代醫學概念。它促使人們建立現代康復評 估新觀念,即醫學的目的不僅僅在于治療,而要著眼于人的整體在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等 各方面的康復。精神分裂癥作為一種高致殘性慢性疾病,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在諸多影響因素中,包括藥物治療在內的各種治療手段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研 究證明,傳統康精神藥物由于其較多且重的副反應,使患者生活療后并未很好地提高質量, 有些藥物可能會加重認知功能損害而降低生活質量,非典型抗精神藥物由于副作用較少且輕 ,有可能會改善這一局面。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均可明顯改善精神癥狀,治療16周后。兩組PANSS評分均明顯降低 ,兩組各時點有效率比較亦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患者的生活質 量均可提高,各時點WHOQOT-100評分均升高。但研究組改善精神癥狀比較對照組時。緩解程 度高,治療兩周時PANSS評分兩組比較顯著差異(P<0.05)。尤其是陽性癥 狀的緩解,治療后2、4、8周兩組PANSS評分有顯著差異(P<0.01)。對陰 性癥狀治療后8、16周時,兩組評分有顯著差異(P<0.05或0.01),說明陰 性癥狀的改善較為緩慢。從安全性分析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TESS評分經統計分析有顯 著差異(P<0.05或0.01),說明研究組不良反應少且輕。因 此研究組能較好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治療16周時WHOQOT-100評分除環境維度外,其余各 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P<0.05或P<0.01),此與 有關報道基本一致。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從根本講可能與不同之藥理特性有關,應用奎硫平 作為一種新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與氯丙嗪相比,可明顯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值得在 臨床上推廣使用。由于生活質量評估受社會環境及社會功能損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加之奎 硫平本身所具備的嗜睡、體重增接等副作用亦可降低病人的生活質量,因此也需要對這些因 素進行控制和處理。

4 參考文獻

[1]張喜梅,朱風艷.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生活質量機器影響因素.國外醫學抗精神病 分冊,2004,3:150-152

[2]趙靖平,朱榮華.奎硫平―一種新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國外醫學抗精神病分冊, 2002,(1):36-39

[3]李凌江,楊德森,周光,等.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問卷在中國應用信度及效度研 究.中華精神科雜志,2003,3:143-147

活著影評范文第3篇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9(a)-0135-02

在老年慢性疾病當中,常見的疾病之一即為糖尿病[1]。糖尿病的臨床特點是病程長、治療時間長、發病率高等。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提高,嚴重影響到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健康,護理工作者在護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護理措施,護理干預措施相較常規的護理手段更能滿足患者的根本需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代謝指標情況。該文當中,對該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間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60例展開研究,尋求適宜的護理方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該院治療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共收集60 例),將這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對照組這2組,每30例為一組。觀察組男、女性患者各為14、16例;年齡范圍上限值:85歲,下限值62歲,年齡平均值(70.28±3.12)歲。對照組男、女性患者各為16、14例;年齡范圍上限值:82歲,下限值63歲,年齡平均值(70.36±3,28)歲。對比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項資料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則2組可以實施比對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護理工作者對該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包括:①遵醫囑為該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給予基礎護理,為患者做好晨晚間護理,幫助患者保持個人衛生。②為患者辦理入院,帶領患者熟悉醫院內的環境,教會患者使用醫院內的基本設施,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患者盡快融入新的環境。③幫助患者完成相關的檢查,并查看檢查的結果,一旦有異常情況則立即通知醫生,必要時可進行會診。觀察組:護理工作者對該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具體措施如下[2-3]:①護理工作者應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糖尿病病程長,治愈困難,長久的病痛折磨給患者帶來了生理及心理的折磨,老年人心理更為敏感、脆弱。因此,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心理護理是至關重要的。老年人理解力、聽力、記憶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與年輕人存在代溝,往往易產生孤獨感,護理工作者應指導患者家屬多陪伴關心老人,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消除患者的孤獨感,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愛,護理工作者還應指導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出病室散步,與同齡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交流及溝通,緩解患者焦慮、不安、恐懼等負面情緒。②護理工作者應為該組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飲食及生活的護理,指導患者飲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多飲水。提高對維生素及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補充營養。囑患者每餐主食不能超過2種,嚴格控制糖分的攝入,早、中、晚餐糖分攝入的占比可為:1∶5、2∶5、2∶5的比例。指導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及休息,每日進行適量的鍛煉(如:慢走、太極等有氧運動),每日按時排便,避免便秘,注意保暖,戒煙忌酒,養成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③護理工作者應為該組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按時按量的服用降糖藥物,告知患者藥物的服用劑量、方法、不良反應及發生不良反應后的處理方法。護理工作者在患者服用降糖藥物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一旦發生惡心、頭暈、乏力等低血糖反應時,應指導患者立即服用糖果、巧克力等含糖量高的食品。護理工作者還應教會患者正確注射胰島素,告知患者胰島素的作用,不良反應等。④護理工作者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情況,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皮膚及末梢循環情況,注意保持老年糖尿病患者皮膚的清??干燥,保持患者床單的干凈平整,避免發生壓瘡。護理工作者應記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每日的大便次數及尿量,一旦尿量異常或長期未排便,則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導尿、灌腸等)。⑤護理工作者應給予該組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發病機制、發病原因等相關的疾病知識,告知患者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需要進行終生的治療,幫助患者對自身病情有進一步的了解,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教會患者自測血糖,教會患者記錄每次血糖的數值并繪制血糖變化表,囑患者隨身攜帶糖果、降糖藥物及疾病卡等物品,囑患者定期進行復查。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代謝指標情況。②觀察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1.4 統計方法

在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后,用均數±標準差(x±s)的形式,表示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代謝指標情況和生活質量情況,并用t檢驗,P

2 結果

2.1 2組對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觀察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2組數據存在高度的對比性(P

2.2 比較2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代謝指標情況

觀察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項代謝指標數據均優于對照組患者(P

3 討論

活著影評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用藥情況

1研究現狀及概念

社區衛生服務作為我國城鄉居民基礎性、綜合性的衛生服務形式。血壓病防治工作的立足點應該放在社區。根據我國衛生資源有效利用的原則,提倡群眾"大病去醫院,小病到社區的就醫模式",人們對社區健康服務的需求不斷擴大。然而我國慢性病患者和具有高危因素的居民的健康觀念還很差,患者生活質量比較低。調查指出目前中國高血壓仍存在嚴重的"三高三低三不"現象,即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患者知曉水平低、服藥率低、控制率低;不規則服藥、無癥狀不服藥、不愿意服藥[1]。現在社區高血壓患者在生活方式、治療態度、健康責任、及服用藥物等方面存在著較多不合理的行為和習慣,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需認真普及社區居民的健康教育,把預防及治療高血壓病的相關知識傳遞給群眾[2]。

1.1高血壓的防治措施 正常人群的血壓也要每天關注。不管是否患有高血壓,我們可以自我監測血壓,一般每天定時可以測血壓3次左右,來幫助監測血壓情況[3]。高血壓之所以必須積極治療是由于此癥致殘率高,可使人體各重要臟器嚴重受損--使心臟左心室肥厚、冠心病發病增多、最終形成心衰;使腦血管發生出血或血栓形成,造成每年新發200萬腦卒中患者;導致腎臟損害,腎功能不全,腎功衰竭等。超重和肥胖與高血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無論是高血壓伴肥胖者還是肥胖不伴高血壓者,都應該進行減輕體重和控制體重的指導,盡量不使體重增加,來預防高血壓的發生率。因此控制能量產能的同時,首先要控制脂肪的攝入量,體重超重及肥胖人群(BMI>24kg/m2)高血壓患病率均是體重正常人的2倍以上[4]。顯然控制體重應該得到重視。可通過散步、慢跑、廣場舞、騎自行車或游泳等方法,促使體重下降或保持理想體重。保持體重避免高血壓的發生,提高生活生活質量。攝入過多的食鹽,可導致高血壓。而由于過高的鈉鹽可增加血容量及水鈉潴留,而使血管平滑肌細胞腫脹,管腔變細,血管阻力增加,從而引起血壓升高。食鹽中導致血壓升高的成分主要為鈉,而膳食中的鉀可以對抗鈉的升壓作用,但是我國人群膳食中鉀的含量普遍偏低,高鈉低鉀對血壓造成很不利的影響。

1.2高血壓治療原則 高血壓的基本治療原則包括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治療本身是長期而細致的工作,必須詳細了解病情及患者的生活條件、工作情況等,貫徹原則性與個體相結合的治療原則,制定切實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案。

1.2.1非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包括如下幾個方面:①合理膳食-減少食鹽攝入,減少脂肪攝入,食用含鉀豐富果蔬,并適量補充優質蛋白質;②戒煙限酒-吸煙會使高血壓合并癥的危險性顯著增加,并降低或抵消降壓治療的療效,戒煙對心血管的益處任何年齡段1年后即可顯示出來,戒酒和限酒可使血壓顯著降低;③適量運動和控制體重-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可使高血壓患者血壓下降達11/6mmHg,而體重減輕10%,收縮壓可降低6.6mmHg。④保持心理平衡-長期精神壓力是導致高血壓及影響降壓療效的重要原因,患者應進行心理疏導,積極參加文體及社交活動。

1.2.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在患者經非藥物治療后,如血壓控制良好時,應繼續下去。血壓控制不佳時,應服用藥物,并注意定期監測血壓變化調整藥量。藥物治療適用于高危的高血壓患者,即血壓≥180/110mmHg,或具有≥3個危險因素,或已有心、腦、腎、血管、眼底疾病者。藥物應用原則:①多數患者可從一種藥物起始治療;②應由小劑量起始,逐漸增加用藥劑量;③不主張經常更換藥物;④不主張隨便減藥、停藥;⑤長期治療中,每日服1次的藥物,優于每日需服多次的藥物;⑥50%以上患者需要聯合用藥。聯合應用降壓藥時應考慮降壓效果和不良反應,選擇抗高血壓藥物除了可遵循以上原則,還應考慮患者的承受能力。

2對象與方法

為了了解北京市順義區建新南區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知曉情況,血壓的控制和監測情況以及社區衛生服務需求,社區服務中心于2013年對建南社區180例居民進行了健康檔案的建立,并對其進行高血壓預防及治療干預,并對結果進行評價。

2.1研究對象 ①年齡≥18歲;②有高血壓病史;③有糖尿病病史;④有冠心病病史;⑤有中風病史的人;⑥超重與肥胖的人。符合①和其他任意一條條件的居民均可入選。

2.2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個人健康狀況基本情況表,對居民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第一次內容為患者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婚況、文化程度、職業、家庭住址和聯系電話。個人疾病史:高血壓病史、血脂情況、冠心病病史,其中高血壓病史包括首診年齡、服藥情況、服藥種類服藥劑量。生活方式及行為體重情況、吸煙史、飲酒史、工作強度、業余活動強度。家族史4大項。經審核后錄入計算機系統。然后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干預,使其了解高血壓病的健康知識。隔2個月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內容如第一次。將收集的資料使用計算機管理系統進行數據錄入和整理。

3干預內容

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對高血壓知識的認識和正確的生活方式。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宣教,藥師隨家庭醫生一同進行教育講座,宣傳高血壓保健知識與用藥知識。群體教育與個別談話相結合,對高血壓的潛在危害進行系統的講解,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并發放相關宣傳資料。鼓勵研究對象的家屬與朋友共了解高血壓的防治知識,動員他們共同參與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監督、管理和鼓勵。

4結果

4.1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180例具有慢性病的居民。其中高血壓患者92例,男性53例,女性39例,男性與女性患高血壓比例男性大于女性。其中50歲以上的人平均血壓偏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水平也隨之增高,表1。

在各類危險因素中,又可分為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和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例如在主要危險因素中,年齡、性別、家族史就屬于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如男性性別易患高血壓就屬于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肥胖,血脂異常及缺乏體育鍛煉則屬于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目前心血管病預防干預的重點應當放在這些主要的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上,其他危險因素則是依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進行干預。

綜合干預各項可以改變各種危險因素后,心血管病危險可以大幅度降低,但是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可能完全避免或防止心血管病的發生。這是由于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眾多,目前我們只針對幾種主要的危險因素進行干預,而且我們對那些不可變更的危險因素,如性別、年齡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目前還無能為力,對于那些目前還研究不足的危險因素,如高尿酸血癥、高半胱氨酸血癥、高超敏C反應蛋白等等,還有待積累更多的資料。因而心血管病預防的道路仍然很漫長。

4.2基本情況分析 表1調查顯示,高血壓患者中,男性患患者數大于女性。隨年齡的增大,患者患高血壓病的比例也隨之增高。其中高血壓患者集中在50~70歲,其中50以下的患者有6例,高血壓年輕化。調查資料表明,近10年來高血壓年輕化趨勢不可忽視,病情控制好壞直接關系到以后健康狀況、生活質量及勞動能力。因此,必須對青年高危人群給予更多關注。

4.3高血壓用藥方案分析 在所調查的居民中,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共92例,均服用不同類別降壓藥物。為社區患者提供藥學服務,解答藥物的使用方法和新藥的相關信息;告訴高血壓患者有關降壓藥的名稱、劑量、用法、作用與副作用;并提供相關書面知識指導;幫助高血壓患者養成良好的遵從醫療行為,督促患者按時服藥,認識降壓藥物,不盲目服藥,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定制個體化用藥方案。不隨意更改或增減藥物,為疾病控制提供有力保證。

4.4健康教育對血壓水平的影響分析 表3可看出干預后較干預前對于高血壓基本知識的知曉率有明顯差異,針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防治高血壓發病的發展與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有明顯相關。目前我國高血壓防治工作已取得較大成績,受到國際同行認可,但防治形勢依然嚴峻[5]。國內外大量實踐證明,對高血壓人群積極進行健康教育、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高鹽、高脂、飽食、肥胖、精神緊張、吸煙、酗酒、生活無規律和缺少運動等。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存在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危險及其并發癥的發生。但是,完全靠高血壓患者自己來控制或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效果是很差的,家庭的支持能幫助患者克服慢性病折磨而產生的不遵醫的懈怠情緒[6]。因此,社區高血壓的防治工作必須要有專業的醫務人員和家屬,甚至社會來參與,才會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5討論

本次調查是根據社區慢病管理中的一項居民健康檔案建立時居民免費體檢的數據統計出來的,由于干預是同時進行的,因此各個項目對血壓的影響,得出的數據可能有一定的誤差,以所有檔案中慢性病患者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作對比,得出大體的變化趨勢。

健康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即在實施健康改善措施一定時間后,需要評價其效果,重新調整計劃和改善措施,最后達到健康管理的目的。健康管理是對服務對象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管理的過程:①建立健康檔案是健康管理;②建立健康檔案后對健康危險因素的檢查監測(發現健康問題);③評價(認識健康問題);④干預(解決健康問題);⑤再監測--再評價--再干預,其中健康危險因素干預(解決健康問題)是核心。

參考文獻:

[1]謝梁燕,徐秀蘭.高血壓病社區護理干預研究近況及展望[J].護理實踐與究,2009(10):111-114.

[2] Bengtson A, Drevenhorn E. The nurse's role and skills in hypertension care: a review. Clin Nurse Spec, 2003, 17(5): 260-268.

[3]石玉榮.150例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及護理要點[J].社區醫學雜志,2008,6(9):70.

[4]李曉霞,李艷文.高血壓的預防及保健[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刊),2009,11(17):127.

活著影評范文第5篇

【關鍵詞】腦出血;偏癱;護理干預;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321-02

本研究主要對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診治的52例腦出血偏癱患者隨機分組,并主要予患者護理干預,以期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診治的腦出血偏癱患者5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成兩組,每組26例。研究組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6.34±6.81)歲;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57.81±6.03)歲。兩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診斷標準

所有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肌體癱瘓以及患肢肌力明顯下降等,偏癱肢體的肌力均為0-I級,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均符合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相關腦出血偏癱的診斷標準。

1.3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已確診為腦出血并伴有偏癱征象;均簽署治療和護理方案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有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史、癡呆病史及惡性腫瘤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方案者;資料不完整者;中途退出者。

1.4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用藥指導、飲食護理、健康宣教、檢測病情等。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護理干預,具體為:保持呼吸道通暢,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如心率、血壓、瞳孔以及患者的意識變化,備好吸痰用物,及時給予吸痰,加強基礎護理,對肢體進行按摩和被動活動,幫助患者進行平衡訓練和聽覺、視覺、觸覺訓煉,并做好心理護理,幫助患者及家屬樹立康復的信心等[1]。

1.5觀察指標與療效標準

神經功能的缺陷由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FA)來判定,NFA評分范圍為0-45分,得分越高表明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日常生活能力由Barthel 指數來判定,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

1.6統計學分析

數據應用SPSS 17.0軟件包統計分析,一般資料應用標準差(X±s)完成表示,當P

2結果

3討論

腦卒中是當前對人類生存威脅較大的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死亡率和致殘率,其中腦出血為最常見[2]。肢體麻木、偏癱、意識障礙等均是高血壓性腦出血病發生時常伴有的臨床表現,對患者的自理能力帶來極大影響,同時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負擔。本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陷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較,得出研究組護理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9.62±7.44)分比對照組(14.17±6.82)分更低,研究組護理后的Barthel 指數(61.47±30.0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48.85±27.41)分,且研究組本身護理前后的變化也較大,差異均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這就表明單純的藥物治療和常規治療在恢復患肢運動功能和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明顯存在不足。

臨床治療中患者由于身體的狀況、文化程度等各不相同,所以接受治療的能力也存在差異,單純的藥物治療和常規治療很難具體跟進患者的恢復情況,也沒有很好的利用大腦的可塑性,所以效果并不顯著。而護理干預的介入不僅可以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靈活的制定護理方案,增強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有效防止患肢肌肉萎縮,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的肌力,減少致殘率;還可以增加護理人員對患者精神層面的關注,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治愈的程度,極大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3]。因此,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偏癱患者恢復肢體功能有重要意義,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直接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對癥治療的同時對腦出血偏癱患者予以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值得重視并推廣。

參考文獻

[1]譚秋森.早期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偏癱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1,8(28):108.

相關期刊更多

文學與人生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共南昌市委員會

作文與考試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共青團吉林省委

中國鐵路文藝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胜| 连南| 耒阳市| 东阿县| 米泉市| 化州市| 翁牛特旗| 偏关县| 当阳市| 中卫市| 双鸭山市| 阿克陶县| 阿拉善盟| 开封市| 碌曲县| 娄烦县| 沙洋县| 织金县| 普陀区| 阿荣旗| 南通市| 胶州市| 广德县| 建宁县| 郑州市| 介休市| 龙井市| 蓬莱市| 上饶县| 肇源县| 阿拉善右旗| 盐源县| 文昌市| 博罗县| 枣庄市| 凤山市| 安龙县| 盘山县| 易门县| 张家界市| 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