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祭祖儀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會昌縣西江鎮;祭祖;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 K89【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4244(2014)06-333-3
祭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及其重要的地位,如《論語?學而》中載:“慎終,追遠,民德歸后矣”;《左傳》中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古老的贛南地區,保存著一種壯觀的建筑――宗祠,亦可稱為祠堂或家廟。客家地區流傳著“敬神不如敬祖”的說法。以家族為單位每年會在祠堂進行大型祭祖儀式。2013年4月5日清明節(農歷三月初六),會昌縣西江鎮許氏宗祠有個大型祭祖儀式,筆者對這一民間祭祖儀式進行了實證調查,并力圖用格爾茨強調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來記錄祭祖儀式過程,對儀式進行分析探究其文化內涵。
一、西江鎮及清明祭祖習俗概況
西江鎮位于會昌縣北部,東臨瑞金市云石山鄉,南靠文武壩鎮,西連小密鄉,北毗瑞金市萬田鄉。全鎮土地面積263347畝,其中耕地面積263347畝,轄2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83個村小組,總戶數11879戶,總人口51289人。交通便利,323國道、贛龍鐵路和廈蓉高速也穿過該鎮,鎮區南郊建有鐵路客運站和貨運站,東至瑞金市區25公里,西至贛州市區120公里,至于都縣城55公里,至京九路江口站91公里,南至會昌縣城45公里。
據《會昌縣志》記載,在“清明”日,百姓在祠堂祭祀祖宗?!稌h志》(三十二卷?清同治十一年刻本)記載:“祭禮。禮有五經,莫重于祭。古者,士大夫有田則祭,無田則薦,是祭未有無田者。會邑諸侯各有祭田,其祖宗遺下以備祭祀者為血食。無,則子孫計口斂錢,買田以祭,謂之‘斗丁’,亦謂‘鐵板丁’,以其無能改易也。每當清明,本支首事先期以紅箋大書某日祀某祖貼祠門外,并編派主祭、陪祭、通贊、引贊、司遵、讀祝各執事。前一日下午,薦牲習儀。至期黎明,整肅衣冠,齊集祖祠,分班致祭。所用禮儀悉遵文公所訂‘家禮’而慎行之。祭畢,按丁發肉,紳耆另發胙肉、胙錢若干。午席,紳耆畢集祠內宴飲,所以K神余也。在城多喚優人演劇侑酒,以聯子姓之歡。其間有不屑為此者,非惜費也,以祖廟為禮法重地,恐以是致生褻媒也。”從古代歷史文獻中可看出,當地對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二、西江鎮許氏宗祠祭祖實錄
1.時間:2014年4月5日清明節(農歷三月初六)
2.地點: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西江鎮許氏宗祠“堅盛堂”。
3.主要參與者:
司儀人:許新發;主祭嗣孫:許先良;分獻嗣孫;許氏宗族嗣孫。
4.用樂情況:
傳統樂班:大嗩吶、小嗩吶、胡琴、笛子、大堂鼓、小堂鼓、鈸。
銅管樂班:大號(3把)、長號(2把)、小號(2把)、大軍鼓、小軍鼓、镲。
5.過程
(1)迎賓與儀式前的準備(上午9:50-0:15)
此次活動規模大,許多許氏裔孫都從四面八方趕來,有于都、興國等好幾個縣過來的,甚至還有廣東的宗親特地趕來參祭。賓客們都紛紛涌進祠堂,鞭炮聲響起,祠堂門前是一支銅管樂隊,樂手們身穿統一制服,手持樂器,并行坐著吹奏《永遠是朋友》。祠堂內的一對音響也在放著音樂迎賓,很是熱鬧。工作人員安排參與者入座,并做好儀式前的一切準備工作。許氏部分宗親上香叩拜(其中也有女性上香的)。傳統樂班入座于祠堂的左側,銅管樂班仍在祠堂外。參加儀式的祭祀人員集合換禮服,之后傳統樂班奏樂,祭祀者在供臺前燒紙、三屈躬。
(2)儀式的過程(10:20-11:30)
6.聚餐(12::00―13:00)
儀式結束,工作人員迅速整理現場,祠堂內擺上大圓桌。樂隊安排在進入祠堂大門的左側。就餐之前,銅管樂隊奏《小草》《采蘑菇的小姑娘》《歌唱祖國》等曲牌,許氏宗祠理事會會長和副會長分別致辭。講話結束,便開始就餐。餐桌上大多是傳統筵席的菜:旗子塊(方塊紅燒豬肉)、肉皮、肉耳(瘦肉烹黑木耳)、腸官(豬腸吵粉絲)、肉丸、魚包(魚肉混粉油炸)、鴨子等。在筵席中,當上到旗子塊時,傳統樂班一定要奏樂。大約13:00,賓客大都離席。銅管樂隊演奏《九妹》《當兵的人》等曲牌歡送賓客。
7.采訪
餐后,筆者有幸采訪到許氏宗祠祭祖儀式的司儀,從采訪當中了解到以下內容:
(1)文化背景。
宗祠有著500多年的歷史,許明英是開基始祖;左昭是歷史上的楊延昭,右穆是穆桂英。意思是歷史上的神保護著中間的祖先。
(2)通贊與祭祀者的挑選標準
①通贊。通者:許新發,年齡62歲,主持這個儀式已14年(2000年開始),他是禮儀組的組長。主持這個儀式時不到50歲,是該宗族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個,以前的都是70歲以上,他的主持比較規范。但擔任這個儀式的主持并沒有專門的訓練,都是自學,想要主持的人只有通過這個場合學習。他對挑選下一個通贊的標準是:年輕化,掌握了禮儀知識;要吸引的了這個場合。有能力在這個場合中指揮全部。“堅盛堂”近十幾年的主持都是許新發,但是別的祠堂通贊也會有變化。
②祭祀者。儀式對祭祀者的要求是:以前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有一定學歷,現在因男丁太多(一萬多男?。尫痔冒才胚M行推選。儀式中對主祭的推選是按照克、承、先、祖、德字輩;具體要求是夫婦齊美,夫妻還在世,沒有再婚,有子有孫。如果是克,兩邊的就是承、先,如果是承,就是先、祖,今年選的是先、祖、德字輩。本次祭祀中主祭者姓名許先良,是先字輩,年齡上比較適中。每年的主祭者就在宗祠里推選,每年選的人都不一樣,這次的人選是由司儀選出。對于祭祀者站的位置,左右兩邊的陪祭沒有講究,但是中間的主祭者和分獻生是按照字輩的順序來排列。順序中規定,有大小尊卑之分,中間最大,左邊其次,再右邊。
(3)儀式事項的具體安排
①祭文由禮儀組撰寫。大概內容是:尊祖敬宗、承前啟后,其中包括了祝語、估我后裔興旺發達,并且結合國家形勢與時俱進等等,每年的祭文都不一樣。
②祭品的擺放由禮儀組指派做事人員;儀式結束后,祭品同樣由做事的人處理,可以帶回去也可以不要。
③儀式后的聚餐對座席沒有大小尊卑標準,可以隨意入坐。
④每年傳統的樂班領隊不變,但是其中的人員也會更換。
三、祭祖儀式文化內涵的闡釋
“幾乎所有的人類學家都同意,對人的行為的理解是文化人類學的目標”。祭祖儀式的背后深藏著的文化內涵有以下幾方面:
(一)展現了客家人的尊祖敬宗、族群認同觀念
1.根據《辭?!分械尼屃x“祖先崇拜”是對先祖亡靈的崇拜,是鬼魂的崇拜之一。是發生于氏族公社母權制時期,隨父權制的確立,逐漸萌生了父親家長的靈魂似可庇佑本族和家庭成員的觀念,并形成各種崇拜儀式。祖先崇拜的表現方式主要有修宗祠、修族譜、祭祖先。氏族子孫每一年在固定的時間、地點舉行這樣隆重的祭祖儀式,不僅表達了族人對祖先的緬懷與崇拜,還反映了族人相信祖先會保護后繼的子子孫孫。這是客家人一種強烈的信仰,數千年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代的客家人的思想。該儀式也體現了儒家文化中講究的“孝”,即使是去世的祖先依然一樣尊敬,在一些節日中祭祀、供奉祖先。祭祖儀式體現了同宗共祖的族群認同感,增強了族人的血統觀念。正如劉曉春指出:“無論是傳統時期還是現代時期,各個房支通過在一定時期共同舉行的儀式認同家族成員所具有的共同血緣?!?/p>
儀式中端水上香環節中,主祭洗手、擦手細節;祭文中包含尊祖敬宗內容;主祭者的推選要求是夫妻健在,沒有再婚且有兒有女。這些方面都可反映出該宗族對祖先的敬重,也寓意著族人期盼祖先能夠保佑族人風調雨順,成為有福之人。
儀式中有銅管樂隊與傳統樂班,但在分工上傳統樂班仍處于核心地位,在整個祭祀過程中都由傳統樂班演奏,銅管樂隊只是在迎賓和送客時演奏。這大概是因為族人們認為在過去年代祖先們更多的知道嗩吶、胡琴之類的民族樂器,用傳統樂班演奏能夠更好的與祖先交流。
(二)反映了客家人的崇文重教觀念
祭祀者選拔要求為有學歷、有文化,在家族中德高望重;祠堂門口立石鼓。石鼓是家族祠堂外立的石旗桿,一般為家族子弟中有考上舉人、進士則設立。客家人視讀書為“祖業”,有些家族還設“學田”“儒資谷”資助讀書人?!笆摹钡臄的繕酥局易宓呐d旺程度。這反映出客家人非常重視教育。
(三)祭祖儀式是凝聚族人的紐帶
客家是歷史上北方漢人南遷與當地土著居民融合的產物,在早期社會,由于爭奪生存資源會引發宗族之間的矛盾,宗族之間便會發生斗爭,祭祖儀式則是溝通情感、團結凝聚民心的最佳的方式。
在文明社會的今天,宗族之間的斗爭相對更少,但是宗族還是會通過祭祖儀式來彰顯權威。每到宗族祭祀,族人從四面八方聚集祠堂參加祭祀。在儀式中,有銅管樂隊和傳統樂班敲鑼打鼓顯得非常的熱鬧,排場很大,向外姓宗族展示了人丁興旺,族人團結,欣欣向榮。通過每年祭祖儀式的交流,對有困難的族人也可以有更多的了解,從而獲得幫助,這是一種族群之愛的體現。
據了解,贛南有些地方祭祖時間跨度很大,許氏宗祠的祭祖為期一天。從側面反映出,對于舉行祭祀的宗族來說,他們關注的不是儀式的細節,而是舉行這個儀式愿望的表達和尋求心靈的慰藉,時間短也可省時,省力,省錢。無論是作為學者還是普通民眾,我們對于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應該更加的愛惜與保護,將這種傳統的文化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美)尤金?N?科恩,愛德華?埃姆斯.文化人類學基礎[M].李富強,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
[2]會昌縣志編纂委員會.會昌縣志[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3.
[3]中國地方志民俗資料匯編華東卷(上中下三冊)[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4]劉曉春.儀式與象征的秩序[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5]肖文禮.贛南客家祭祖的音樂文化人類學研究[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碩士學位論文,2008.
[關鍵詞]古典意象;民族記憶;歸屬;人生理想;獨立人格
Abstract:The thick national memories are contained in Yuguangzhong’s pomes, he tries to read history and culture poetically, proving himself-consciously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article wants to analyze the classic image of Yuguangzhong’s poems, realizing the classical complexity. This classical complex boils down to three dimensions: first, the strong national belonging; second, the free and unfettered ideals of life and the universe of th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thirdly, the deep remembrance of homeland country.
Key words:classic image; National memory; belonging; The ideal of life;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中圖分類號]I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余光中早年的詩歌傳承“五·四”新詩和歐美浪漫詩派的傳統,滲入了許多西方詩歌的元素,使語言中散發出濃烈的西方氣息。但自進入60年代,從《蓮的聯想》、《五陵年少》到《與永恒拔河》、《隔水觀音》、《紫荊賦》,詩集中多體現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皈依,詩歌創作大多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靈感,陶然于古典文化的氛圍中,力圖用詩歌的形式解讀深刻的民族印記。
一、古典意象背后的民族文化內涵
余光中敏于觀察,長于記憶,善于聯想,唐馬、漢駒,魏臣、宋將,華山夏水、歷史古跡,詩人信手拈來,以古典意象或與古代文化有關聯的意象為詩,成為余光中極富個人特色的詩歌美學。
(一)自然意象
余詩中的長城、故宮、玄武門、西湖、太湖、吳宮、唐三彩、嫦娥、蓮花和蟬等物象都被他視為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象征。
“是以東方甚遠,東方甚近/心中有神/則蓮合為座,蓮疊如臺/諾,葉何田田,蓮何翩翩/你可能想象/美在其中,神在其上/我在其側,我在其間,我是蜻蜓/風中有塵/火藥味,需要拭淚,我的眼睛”(《蓮的聯想》)。自古以來,“蓮”就是東方美的象征。詩人化用“蓮”這個物象,這時的“蓮”不再單單是自然形態的蓮花,也象征著純潔的愛情,在更高的層次上,“蓮”象征著詩人對于佛家凈化和超脫的向往?!吧彙笔敲馈⑹菒?,“蓮”即“憐”人之意。詩人神游于故國江南,抒發對蓮的情思,最終歸附于傳統文化的美妙和超越。
“驍騰騰兀自屹立那神駒/刷動雙耳,驚詫似遠聞一千多前/居庸關外的風沙,每到春天/青青猶念邊草,月明秦時/ 關峙漢代,而風聲無窮是大唐的雄風/自古驛道盡頭吹來,長鬃在風里飄動/……/只為看臺上,你昔日騎士的子子孫孫/ 患得患失,壁上觀一排排坐定/ 不諳騎術,只誦馬經。/ (《唐馬》)通過詠唱一座放在香港某博物館玻璃柜中的唐三彩陶藝馬,詩人聯想到古代戰場上“驍騰騰”的戰馬,秦關漢月,現代古代,時空交錯。
(二)人物意象
余光中傾注了極大的激情對眾多中國歷史文化人物進行了詩意重塑。其中,有“前有古人,后又來者/中間的一炬火你擎傳”(《詩人》)的詩人陳子昂;有“那獨夫在喘氣,斷袖的手中/還橫著長劍,一滴滴,刺客的恨血”(《刺秦王》)的荊軻,有“一出塞無奈就天高地邈/一把慷慨的琵琶/憑她纖纖的手指/撥撥刮刮”(《昭君》)的昭君;有“從灞橋到灞陵/他的長臂比長城更長/胡騎奔突突不過他臂彎”(《飛將軍》)的飛將軍李廣;有“清芬從風里來,楚歌從清芬里來”(《水仙操》)的屈原;有“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尋李白》)的李白;有“城破時你火燙的頭顱/裸昂向四面的刃鋒”(《梅花嶺》)的史可法等。
在眾多人物意象中,余光中對屈原、杜甫、李白的重塑尤為經典。寫屈原,余光中先后就有《競渡》、《水仙操》、《漂給屈原》等;寫杜甫,有《湘逝》、《不忍開燈的緣故》;寫李白,余光中在1980年4月四天內就分別寫了《戲李白》、《尋李白》、《夢李白》,題材雖一,但特色各異。楊景龍在《藍墨水的上游——余光中與屈賦李詩姜詞》中就寫到:“他那永不釋然的祖國情緒主要來自屈原賦,他那天馬行空般的縱逸才氣主要來自李白詩,而他的雅致琢煉的語言風格則來自姜夔詞?!雹?/p>
(三)文學意象
這里的文化意象主要指余光中對對古典詩詞意境的化用,對古典詩詞語匯的沿用。江天、冷月、孤舟、寒鴉、秦關、漢月、芳草等等, 在余詩中有著充分的體現:“落月淡下去,如一方古印/低低蓋在,一幅佚名的畫上”,“把漂泊的暮年托付給一掉孤舟”,“汀芷浦蘭流芳到現今”,“青青猶念邊草,月明秦時/關峙漢代,而風聲無窮是大唐的雄風/自古釋道盡頭吹來”等等。
《回旋曲》是一首愛情詩,表達了對意中人的傾慕與追尋:“音樂斷時,悲郁不斷,如藕絲/ 立你在雨中,立你在波上/ 倒影翩翩,成一朵白蓮/ 在水中央。”詩人化用了《詩經·蒹葭》中的意境,讓詩歌充溢著一種優美的、迷茫的、古典意味極濃的氛圍。它是對古典文學中許多其它意象的整合與重組。②
《歡呼哈雷》中“至少我已經不能夠,我的白發/縱有三千丈怎跟你比長”是李白詩句“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的巧妙翻用。詩人對“哈雷彗星”的詠唱,極具現代意識,但在這現代宇宙意識中又表現了中國詩人傳統的精神。
“十六柄桂漿敲碎青琉璃/幾則羅曼史躲在陽傘下/我的,沒帶來的,我的羅曼史/ 在河的下游/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憂傷的側影/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我的憂傷就滅頂”(《碧潭》)這首詩歌的副標題即為“載不動,許多愁”,直接借用了李清照的詞《武陵春》,詩中的“玻璃”使讀者直接想到歐陽修的“無風水面琉璃滑”,而“舴艋舟”更加熟悉,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早已成為表達憂愁的名句;詩歌中的“桂槳”、“猿啼”、“織錦”、“弄笛”,這些詞也都是對古典詩詞語匯與意境的化用和重新組合。
余光中詩中繁復絢麗的古典意象,沉郁濃厚的民族情結,使得其詩歌呈現出深厚的歷史文化背景與傳統人文精神。
(四)神話意象
除開現有的事物,余光中還把神話傳說、傳奇人物如后羿、蚩尤、大禹、、夸父納入了他的意象群中,以表達其作為炎黃子孫的情愫。
《羿射九日》塑造了一個勇敢叛逆的屠日士后羿:“拉開烏號的神弓,搭一枝棋衛的勁矢/仰視九日,以清秋雄雕的眼睛/……我憤怒,我憎恨,我鄙視暴君群的太陽/憤怒賦我以屠神的膽量;我竟敢/ 以一個凡人邀九尊火神來決斗/以一支箭要射落十分之一的宇宙/不畏天譴,不畏焰獄的無期徒刑”作者用了詳盡的筆觸虛構了射日的情節,成功地塑造了后羿這個叛逆者的形象,借此傳達出一種無所畏懼,敢于反抗的精神。
這里,我們看出,余光中不是墨守成規地就傳統寫傳統,而是在這種古典語境中表現出當代人的主體意識和現代精神。
二、深沉的中國情懷
余光中的古典情結,通過一系列的古典意象得以呈現,最終歸結為詩人對于整個民族整個中國的情感。他書寫的,一直是他內心說不盡的中國情結。這種情結主要表現為三個層面的內涵:
(一)強烈的民族歸屬感,主要表現為憂郁的民族意識與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起源于憂患意識的人的自覺,是我們民族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元素。中國歷代經典文學作品,絕大部分都是悲憤憂愁之作,即使在那些超脫淡泊的境界背后,仍舊橫亙著歷代文人對民族苦難和國家興衰的的深思。余光中作為當代詩人和學者,其創作中飽含了民族的憂患意識與自尊意識。
一灣淺淺的海峽把臺灣和大陸隔絕開來,這使在臺灣這片美麗而苦難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文學,一開始就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與濃郁的悲愴色彩。迫于時世離鄉去國的余光中,置身滿目異俗的他鄉異國,常有一種文化放逐感,他愛中國的榮耀與輝煌,更與中國苦難共憂患,他以流放詩人自居,屈原被他稱之為“最早的流放詩人”。余光中對于鄉國的懷念與眷戀,讓他無法不想到屈原并自比屈原,在家國之思上,他們有著一樣的憂郁和悲傷。余光中在《詩魂在南方》中說:“屈原一死,詩人有節。詩人無節,愧對靈均。滔滔孟夏,汨徂南土,今日在臺灣、香港一帶的中國詩人,即便處境不盡相同,至少在情緒上與當日遠放的屈原是相同的。”
另一方面,余光中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衰敗,現實的封閉與貧弱,也有深沉的憂慮、諷刺和批判。《哀龍》中寫道“曾經是海的荒地上曝著/曾經是龍的一堆破碎/沙是時間,風是記憶/拾不起,一爪一鱗的史詩?!痹娙怂У?,是中國文化的衰落,批判了極端的保守、泥古的文化態度。在《森林之死》中,大雪中倒塌的森林也引起作者對中華民族歷史的惋嘆:“曾享圣經族長三位數的年齡/多少截中斷的歷史……偉大的橫斷面啊,多深刻而秘密/ 多秘密的年鑒/ 這一年,鄭成功渡海東來/ 這一年,太陽旗紅如血?!?在詩人眼里,森林之死是臺灣和大陸同根同族的中華歷史的斷裂,余光中以其獨特的情感和思維,把森林的命運和歷史的命運結合在一起,表達對民族未來的憂慮。
強烈的民族歸屬感,不僅表現在憂郁的民族精神上,詩人也以積極的態度對中華民族進行新的審視,肯定了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拼搏進取精神。其中《夸父》最為突出,詩人突破傳統思維定勢中肯定的“夸父追日”的執著精神,反而看到其中的悲劇,得出了新的人生領悟:“與其追蒼茫的暮景/埋沒在紫藹的冷燼/——何不回身揮仗/迎面奔向新綻的旭陽……壯士的前途不在昨夜,在明晨/西奔是徒勞,奔回東方吧/既然是追不上了,就撞上”。
(二)逍遙宇宙的人生追求,獨立于世的人格情懷
余光中散文《逍遙游》中說:“ 當我死時, 老人星該垂下白髯,戰火燒不掉的白髯,為我守墳,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當我物化,當我歸彼大荒, 我必歸彼大荒, 我必歸彼芥子歸彼須彌歸彼地下之水空中之云。但在那前, 我必須塑造歷史, 塑造自己的花崗石面, 當時間在我的呼吸中燃燒?!雹圻@種追求逍遙的情懷在余詩中通過對李白、屈原的造像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在《隔水觀音》中,余光中一連寫下了《戲李白》、《尋李白》、《念李白》三首詩,足可見他對李白其人其詩的仰慕。
《尋李白》一詩以李白失蹤開篇,以李白乘風歸去終結,選取了幾個典型的片段把李白傳奇的一生描述出來:高力士脫靴、賀知章認作謫仙、流放夜郎、江中尋月。余光中以其絢爛的文筆,讓讀者充分領略了李白的狂放、李白的豪情、李白的抱負、李白的奇異、李白的痛飲、李白的失意。詩人用充滿豪放與浪漫之氣的詩句把李白的仙風傲骨、詩才的大氣磅礴表現得極為精彩——“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逼渲小搬劇薄ⅰ皣[”、“吐”三個動詞的運用,堪稱絕倫,把李白特有的傲氣和神采生動地刻畫出來,不凡的風度、獨特的氣質、飄逸的胸懷、灑落的心神,讓人千載之下,追慕不已。
余光中對屈原的推崇不亞于對李白的喜愛,他對屈原代表的愛國愛民、純凈高潔的人格也有著無盡的崇敬與向往。他稱屈原是“高潔的烈士“,“不朽的汨羅江神”,“ 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凈你,是你凈湘水/ 你奮身一躍,所有的波濤/ 汀芷浦蘭流芳到現今”(《漂給屈原》)。在《水仙操》中,余光中以水仙譬喻屈原“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潔癖……清芬從風里來,楚歌從清芬里來”詩歌中的每一個意象無不清麗脫俗,水仙“葉長似劍”、“花開如冕”。屈原人格的美,美得晶瑩剔透,毫無瑕疵。余光中對屈原的欽仰、敬佩,溢于言表。
(三)濃厚的故土意識和鄉國情懷
羈旅母題是中國歷代文人的傳統主題, 是漂泊游子的一種故園之情與憂國憂民的情感再現。臺灣當代眾多詩人作家在海峽對峙的歷史語境中力求突破這種限制,從文化層面“尋找家園”,回歸故土。
所以,余光中對歷史的反思和對傳統文化的重塑和造像,其實終歸于他內心對故土鄉國的懷念。余光中曾說過:“目前我寫的詩大概不出兩類:一類是為中國文化造像,即使所造是側影或背影,總是中國。憂國愁鄉之作大半是儒家的擔當,也許已成我的基調?!雹芩?,余詩中的一系列懷古詠史之作,其實都是假借古典的回歸表達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懷念,對祖國大陸的懷念。
在《春天,遂想起》結尾里詩人禁不住發出慨嘆:“喊我,在海峽這邊/喊我,在海峽那邊/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風箏的/江南啊,鐘聲里的/江南”。這首詩充分展示了余光中對古典詩詞意境與意象的化用,詩歌中描述的江南,雖然有著詩人對江南的回憶,但更多地是唐詩宋詞里那如詩如畫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蘇小小的江南,杏花春雨的江南,多蓮多菱多螃蟹多湖的江南,多亭多寺多風箏的江南,鐘聲里的江南?!蓖ㄟ^對故鄉的藝術重塑,寄寓了詩人對故鄉深深的依戀和贊美。
《五陵少年》中,詩人用燧人氏、大禹、后羿、黃河一系列的古典意象,抒發了濃濃的鄉愁?!拔业呐杏徐萑耸?,淚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聲/傳說中祖父射落了九只太陽/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嚇退單于”這一類詠史詩不同于歷史上同類題材詩作,它們不僅是作者對歷史的回顧與思考,而且往往與現實相伴相生?!段辶晟倌辍分械臍v史自豪感是詩人身在美國、遭遇冷落、借酒澆愁的情境下抒發的?!拔业难抵杏幸粭l黃河的支流/ 黃河太冷,需要摻大量的酒精/ 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喂! 再來杯高粱”,遠離故土,流離他鄉,面對完全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差異,情感的交織使得對祖國的自豪感變得悲愴而苦澀。
余光中在詩集《白玉苦瓜》的自序中寫道:“少年時代,筆尖所蘸,不是希頗克靈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也無非是1842年的葡萄酒。到了中年,憂患傷心,感慨始深,那支筆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大大陸,去蘸汨羅的悲濤,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漢將,隔著千年,跟中國古代最敏感的心靈,陳子昂在幽州臺上,抬一抬杠。懷古詠史,原是中國古典詩的一大主題。在這類詩中,整個民族的記憶,等于在對鏡知鑒。這樣子的歷史感,是現代詩重認傳統的途徑之一。⑤對傳統文化,余光中數十年來無日或忘,一直有著深沉的欽仰和敬畏。他用自己的筆尖描述記憶中的中華文明,給讀者以紛繁思緒的同時,也完成了詩人從現代到傳統的回歸。
【注釋】
[1]楊景龍.藍墨水的上游——余光中與屈賦李詩姜詞.詩探索,2004.(330)
[2]張景蘭.論余光中詩歌的祖國情結.淮陰師范學院學院學報,2002.(4)
[3]余光中.左手的掌紋.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04.83
[4]余光中.隔水觀音.臺北:臺北洪范書店,1984.10
首只杠桿債券基金
將杠桿基金的機制運用到債券基金上,無疑是個新的嘗試。繼2008年底發行成功第一只封閉式債基富國天豐后,富國基金在債券創新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即將推出的富國匯利分級債基,在分享封閉式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入了令風險收益更加優化的分級設計,投資者可以將其看作是封閉式債基富國天豐的升級版。
據富國基金人士介紹,匯利分級基金將在封閉設計中進一步引入分級機制。其封閉期為3年,合同生效后,將自動按7:3的比例分離成低風險、高風險兩類份額,并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就分級的形式而言,有些類似于此前已經上市交易的同慶分級基金(該基金分成比例為2:8)。目前,國內帶有分級杠桿的基金產品共有7只,但無一為債券型基金。
與富國天豐一樣,在封閉期內,它可以上市交易,并且不需因流動性風險而犧牲收益。當看好市場時,還可以進行適度的杠桿操作來擴大收益。
“與傳統分級基金主要提供一個杠桿博弈機會的出發點不同,富國匯利基金分級首先考慮的是分離風險,特別是信用風險。我們希望通過產品結構設計,將信用風險轉移給那些愿意獲取高收益并承擔相應風險的投資者。”富國基金產品與營銷策劃部總經理黃晟表示。
設計富國匯利的最初動因,是希望通過分級,分離信用風險。比如,穩健類份額將優先獲得較少的收益,同時承擔較低的風險。它的年化收益水平,可以比照3年期的AAA級信用產品。對于無法參與銀行間交易的普通投資人來說,很難在交易所市場上購買到優質的3年期AAA級信用產品。穩健份額將為這類投資人,提供選擇的機會。而進取型的債券份額,將承擔整個投資組合的主要風險,在滿足穩健類份額的收益之后,這類份額有望博取更高的收益。
單一行業:還看醫藥
在國外盛行已久的單一行業基金,近日也正式破冰,首只醫藥行業基金匯添富醫藥保健股票基金即將正式發行。以行業為基礎的細分化投資,從此正式開啟。
醫藥行業,是近一年多來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醫保改革都是醫藥行業爆發式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民眾對于健康的關注日益上升,醫藥保健行業面臨巨大增長空間。
自2008年11月至今,醫藥板塊占滬深市值比重從不到1.5%提高到了3.83%,已成為重要行業板塊,未來醫藥板塊成為大市值板塊的趨勢也已經確立。另一方面,大量的小市值醫藥股正在高速成長為大市值醫藥企業。2005年以來,實現10倍以上市值增長的醫藥上市公司有11家,實現5倍以上市值增長的醫藥上市公司有35家。
該基金經理助理周睿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其他國家的經驗數據來看,醫藥行業的增速應該達到GDP增速的2倍左右。
周睿認為,從細分行業來看,生物制藥、中成藥以及醫療器械都相當看好,但主要還是采取自下而上精選個股的投資方式。
QDII有新意
QDII新品中,則首次出現了FOF產品,即基金中的基金。鵬華旗下的環球發現基金,是第一只專注于投資國際市場共同基金的QDII產品。這只基金將挑選經過時間和市場波動考驗的優秀資產管理人,投資組合中同時囊括管理優異的股票型基金和ETF。
這種“類FOF”的產品結構,通過不同區域和主題的基金投資,進一步分散風險,可以使得產品運作風格更加穩健。鵬華基金國際業務部相關人士表示,多年的海外市場研究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基金經理可以同時從全球的每個市場都取得最佳回報。而通過組合投資全球優秀基金,則有希望爭取高于市場平均收益率水平。
該人士表示,鵬華環球發現基金在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戰略資產配置的基礎比例各為50%,并可在一定范圍內浮動,是國內首只均衡兼顧全球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的FOF。鵬華環球發現基金在發達市場的重點投資區域包括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新興市場的重點投資區域包括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等。通過積極地環球尋找并發現投資機會,力求充分分享全球市場經濟增長的成果。該基金境外投資顧問的歐利盛資本資產管理股份公司,是鵬華基金的境外股東,也是全球最大的FOF管理人之一,擁有豐富的FOF基金管理經驗。
另外,華安近期也推出了一只主要投資于我國香港市場的QDII――華安香港精選。該基金將運用“核心+衛星”的策略。
華安香港精選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翁啟森認為,巧用“核心+衛星”策略不僅能夠把握香港市場帶來的上漲機會。而且還有助于控制系統性風險。
透過H股看A股機會
魏穎捷
進入8月后,港股與A股一樣,進入業績高峰期。與A股中銀行、地產等藍籌股疲弱的走勢不同,匯豐控股、國泰航空、長江實業及和記黃埔等藍籌股憑借靚麗的業績以此起彼伏的形式輪流支撐著恒指。
雖然A股市場和H股屬于兩個獨立的市場,但A股尚未完全對境外投資者開放,H股則是國際資金投資中國概念股的首選。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不斷推進,海外的投資理念對于A股的影響將與日俱增,通過研究海外資金在H股的投資方向,或許能夠為A股投資提供另一種思維模式。
A/H股溢價率探究――權重占比過高使溢價率失真
目前A/H股溢價指數處于歷史低位?;仡櫼酝邉荩珹/H股溢價指數通常會呈現出某種簡諧振動的特征,當溢價率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進入下降趨勢,而當溢價率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又會進入上升趨勢。但是,溢價率只是反映相對價格關系,若僅僅憑此來做單邊的投資,在溢價率過高時賣出A股,而在溢價率過低時買入A股,理論上并不可靠。
由于銀行股在A/H股中占據最大的權重,而且A股投資者普遍關注銀行股走勢,因而A/H股溢價率與上證指數有相似的局限性,部分權重股占比過高難免造成了指數的失真。
既然A/H股溢價率并不是一個萬能指標,那么通過H股觀察國際資金的投資偏好,或為A股提供一些不錯的選股思路。
管中窺豹 發現未來長牛A股
1 關注新興產業的行業領跑者
典型代表:騰訊控股(HK0700)
關鍵詞:業態、反應速度、研發能力、品牌打造
A股的蘇寧電器一直為內地投資者津津樂道,2004年上市以來復權漲幅超過40倍。同樣在2004年登陸資本市場的騰訊控股復權漲幅卻超過75倍,遠遠高于同期蘇寧電器漲幅。與A股中科技網絡股的階段性活躍不同,騰訊控股走出了長牛走勢,目前仍保持著良好的長期上升趨勢。相比之下,阿里巴巴(HK1688)、富土康國際(HK2038)等科技股則表現疲弱。從各大國際投行對騰訊的研究報告中可以看出,騰訊
在互聯網應用、網絡游戲、即時通信、互聯網增值、網絡廣告等互聯網全產業鏈的掌控和領跑能力是其股價的重要支撐。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周期下,騰訊幾乎囊括全產業鏈,同時在研發能力、市場反應速度、戰略制訂、品牌打造等方面均處于行業一流。
聯系到A股市場,雖然兩市很難找到與騰訊同一發展模式的公司,但從騰訊的走勢上,我們得到了一個選股核心,即聚焦最有前景行業的領跑者。目前A股市場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大背景下,許多新興行業尚處于成長初期,爆發式增長仍未到來,A股中的“騰訊”或許就在新興產業的某個子行業中產生。根據未來持續高速增長、行業領跑者、研發能力、品牌優勢、擁有一定風險壁壘等幾大要素來分析,A股的機會主要集中于以下幾類公司。
a,具有核心技術力的高端科技類公司,如軍工宇航芯片龍頭的歐比特、智能語音領域技術領先的科大訊飛、獨特B2B模式的網站運營商焦點科技、專營紅外熱像儀的大立科技、國家及國企信息化的領軍企業太極股份等。
b,業績可持續快速增長的低碳子行業,如中國規模最大采用廢棄資源循環再造超細鈷鎳粉體的格林美、在高效照明和智能電源等多個新興子行業進入收獲期的拓邦股份、受益于新能源充電站建設的奧特迅、橫跨智能電網和工業節能兩大領域的榮信股份、物聯網在高鐵領域的最大受益者新北洋等。
2 穩健增長的傳統行業
典型代表:雨潤食品(HKl068)
關鍵詞:規模優勢、精耕細作、橫向擴張、壟斷
與騰訊控股的牛氣沖天不同,雨潤食品屬典型的慢牛走勢,但最近5年仍為投資者帶來超過10倍的投資回報。雨潤最大的賣點在于精耕傳統行業,通過橫向擴張、品牌戰略造就規模優勢,獲得超過行業的增長速度。
目前國內肉制品市場基本形成雨潤和雙匯兩大巨頭壟斷的格局。從雨潤模式我們不難發現,在資本追逐高風險、高收益的新興產業的同時,傳統行業仍有投資價值。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發現能夠在傳統行業中憑借外延式擴張和品牌戰略實現壟斷擴張的個股。
聯系到A股市場,消費行業向來不乏黑馬。在城鎮化、消費升級、政策扶持等多重因素刺激下,消費作為傳統行業,仍能保持穩定的盈利增長,具體投資機會集中于以下幾類公司。
a,二線城市的中低端消費龍頭,如速凍食品和餐桌食品的領軍企業三全食品、湘潭地區小蘇寧模式的家電連鎖龍頭通程控股、深耕新疆地區的家具零售龍頭美克股份、產業鏈一體化的飼料龍頭海大集團等。
b,傳統行業衍生出來的新興業態,如口腔醫療診所模式的通策醫療、眼科連鎖模式的愛爾眼科、珠寶連鎖的潮宏基、奢侈品(名表)連鎖的飛亞達等。
3 品牌溢價
典型代表:李寧(HK2331)
關鍵詞:藍海戰略、市場價值
李寧2004年登陸港交所至今復權漲幅超過40倍,漲幅堪比A股中的蘇寧電器。如果說蘇寧的快速增長和長牛走勢靠的是獨特的商業模式以及“藍海戰略”,那么李寧無疑走的是品牌道路,將品牌做深做細,精耕細作。在管理學中有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賣品牌,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說明了一個道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品牌意味著競爭力和市場價值。聯系到證券市場,品牌決定了你能夠獲得比同行業公司的溢價程度。
A股市場中具有成熟品牌的公司很少,投資者不妨關注那些在細分領域具有品牌雛形和具有一定認知度的公司,如娛樂業的“迪斯尼”華誼兄弟、高端餐飲連鎖的湘鄂情、時尚假發的先驅者瑞貝卡、時尚保健品的東阿阿膠、品牌營銷最成功的白酒企業洋河股份、在多媒體消費快速發展的漫步者等。
跟隨國際大鱷投資
與上面方法不同,這種跟隨策略聚焦的重心不是公司本身,而是通過國際大鱷在H股中的各種舉動,如大舉增持某公司或戰略入股等發現事件型投機機會。
例如近期A股中農業股的強勢表現就在H股中有跡可循。如近日從中國淀粉得知,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基金近期入股中國淀粉(HK3838)。按照索羅斯的以往投資記錄,若股價合適,他會繼續增持,或直接向大股東伸手配股。索羅斯一向無寶不落,此次入股中國淀粉,應有后續發展。
索羅斯增持中國淀粉顯示出其對農產品中期走勢的樂觀。近期隨著小麥、玉米等農產品期貨大幅上漲,農業股也迎來了一輪凌厲的上攻行情。近期基金不斷在種業、水產品、生豬等農業股上加碼。
關鍵詞:組織遺忘;突破式創新;冗余資源;組織績效;PLS-結構方程模型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6.06.20
中圖分類號:C936;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409(2016)06-0088-04
Abstract:This paper sets up a theoretical model integrating 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OU),slack resources(SLR),radical innovation outcomes(IP)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OP).And it tests a series of research hypothese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m by data comes from a sample of 155 firms in Henan province and PLSSEM model. Results shows that, firstly, OU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OP and IP demonstrate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 and OP. Secondly, SLR has a negative moderating effect on the indirect effec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U and OP,IO partially mediates OU influence on OP, except when SLR values are large. Result can guide managers to establish policies that foster unlearning, allow for new knowledge, and enable radical innovation, which may in turn enhance firm performance.
Key words: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 radical innovation; slack resources;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PLSSEM
突破式創新是企業打破流程、技術和組織格局,建立新體系并在顧客價值傳遞方面實現顯著跳躍的S形曲線狀創新,是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和保持長期發展的關鍵,創新可以使企業更好地尋找和利用現有機會[1]。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如何通過組織學習來構建動態能力從而提升創新和績效受到了廣大學者和實業界的重視, 目前,關于組織學習、創新對創新績效的影響已經非常豐富,且大多都認為組織學習對創新績效具有正影響。然而,學習是一把雙刃劍,如果組織不善于遺忘已存在組織中的影響組織前進的固有知識,不會在學習中遺忘,就會阻礙組織學習的過程。Akgun指出組織學習并不能足以發展和增強企業知識和企業維持持續競爭力,組織遺忘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過程 [2]。Hamel和Prahalad 也強調企業未來的成功不是過去的延續,不能墨守陳規,必須遺忘那些過時的東西[3]。但是,到目前為止,與組織學習相比,組織遺忘遠沒有受到重視 [4],組織遺忘影響突破式創新和組織績效的機制也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5]。本文擬研究以下三個問題:(1)嘗試在文獻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將組織遺忘、突破式創新和組織績效納入到一個分析框架,建立組織遺忘影響組織績效的概念模型;(2)分析突破式創新在組織遺忘和組織績效之間的中介作用,組織遺忘是否通過突破式創新這條路徑提高了組織績效?(3)探索資源冗余在組織遺忘和突破式創新關系中的調節作用,資源冗余是如何調節組織遺忘和突破式創新的關系的?
1理論回顧與研究假設
11組織遺忘與組織績效
目前研究組織遺忘的大部分學者都是從知識管理的角度來展開,并認為組織遺忘是知識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Cegarra等認為組織個體遺忘可以分為反思現有方法、鞏固新理解和改變個體習慣3個層次,其中反思現有方法指的是打破現有觀念,提高新觀念的認識[6]。鞏固新理解指的是組織鼓勵企業員工去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認真反思和質疑評價現有問題而不是僅僅遵從一系列的命令。改變個人習慣指的是在組織為適應外部環境做出改變時,員工拋棄過時的價值觀、信念和態度。企業無論是在采用新技術或者新商業模式的時候,首要的就是改變原有的心智模式和思維定勢,建立新行為慣例、信念和模式。但是這些改變往往會遇到現有知識結構和成功經驗阻礙,通過個體遺忘則可以提高新技術和新模式實施效果和組織績效。從組織層面來看,組織遺忘是組織再學習和組織創新的主要誘導因素之一,是組織再學習的觸發器,組織遺忘必須先于或至少同步于組織再學習之前,沒有組織遺忘,組織記憶系統就不會有效改變[4]。Peter構建了組織遺忘、組織學習和組織績效之間的概念模型。來自澳大利亞112家建筑企業的數據表明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具有較強的正向影響,并且組織學習在兩者關系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7]。Cegarra-Navarro等以關系資本為中介變量構建了組織遺忘與組織績效之間的結構模型,結果發現遺忘組織的惰性知識可以促進組織關系資本的發展,進一步提升組織績效[6]。Akgun等研究發現,因為企業現有的知識會迅速過時,企業培育動態能力首先就要忘卻創造規則和勝任力陷阱的方法和信念,沒有組織忘記的動態能力是不可持續的[2]。綜上所述,本文認為組織遺忘能夠促進組織知識創新,增強組織內外部環境的適應性,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有正的影響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設:
H1: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具有正向作用。
12突破式創新的中介作用
組織創新是組織一切創新活力的根本和源泉,面臨激烈競爭和不確定的經營環境,組織需要不斷進行突破式創新以提高組織績效,突破式創新對組織績效的影響已經被眾多學者的案例和實證研究支持。組織遺忘對組織突破式創新具有重要影響,新產品開發團隊突然產生的信念和慣例往往會導致創新性產品的出現。盧艷秋和Wang認為如果組織建立和創造新的信念和慣例,可能會導致組織的突破式創新,組織遺忘作用于組織績效的關鍵在于如何促進組織的突破式創新,突破式創新需要組織記憶模塊做出重大調整[8,9]。根據知識管理理論,組織進行創新時習慣使用嵌入在組織信念和行為慣例中的由組織成功經驗總結歸納出的知識,組織成功的經驗會加強組織現有的信念和慣例。但是,固化在組織記憶系統中的慣例和信念會造成組織再學習過程中的路徑依賴,這種依賴會進一步導致組織在再獲取知識的時候只會搜尋與企業現有慣例和信念適配的知識,從而導致競爭力剛性使組織對外部的機會和變化反應緩慢[2]。組織遺忘本身就是組織采用打破舊慣例和舊信念,建立新慣例和新信念的過程,通過組織遺忘可以使企業修改或者刪除過時的信息,使企業更能柔性地吸取外部新知識以應對外部動蕩環境的變化。從網絡結構理論來看,企業根植于錯綜復雜的社會網絡中,一方面在與供應商、客戶等利益相關者交流新的想法、新設計、新部件以及設計平臺等的過程中獲取豐厚的社會資本;但另一方面,過度的融合和嵌入也有可能導致創新行為剛性和路徑依賴性。因此有學者提出跨越企業合作網絡邊界尋求新的社會資本來解決路徑鎖定[10],也有一些學者提出遺忘現存合作網絡中的相關知識,將會為新知識打下基礎[11],其實上述兩種方式的本質都是打破現有知識結構、慣例和組織信念,建立新體系來實現突破式創新。Frishammar等也認為新產品開發是一個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的過程,也是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但是在目前環境和科技變化和發展迅猛的背景下,以前成功的經驗可能已經不再適用新態勢,如果組織不能夠忘記以前的觀念和慣例很容易導致組織的失敗。曾俊健等運用珠三角地區219家企業的調查問卷數據,對組織遺忘、組織學習和組織創新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組織遺忘對組織創新既有直接效應,也會通過組織學習對組織創新產生間接效應,組織遺忘能提升組織創新水平。綜上,本文提出假設:
H2:突破式創新在組織遺忘和組織績效之間起正向中介作用。
13資源冗余的調節作用
資源基礎理論認為企業成功或失敗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所擁有的資源,但是傳統的資源基礎理論所說的資源指代的是企業擁有的所有資源,這些資源并不是都能被企業自由分配,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了冗余資源的概念,一方面,組織通過組織遺忘改變信念和慣例以適應新環境和新形勢,隨著信念和慣例的改變,組織新產品開發流程、工具和技術改善頻率也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2],冗余資源越充分,組織也會擁有越多的資源來支持組織的變革,組織的成功率就會越高。另一方面,組織突破式創新需要組織能夠積極承擔風險,并且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源儲備,組織冗余資源作為組織可以得到的并且超過實際需要的資源,能夠為組織變革和創新提供所需要的資源并利用組織冗余資源進行市場和產品的擴張[12]。組織冗余資源的存在也可以使管理者對資源進行分配的空間更大,放松組織資源的約束,突破式創新實施的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相對也會比較低,有利于組織突破式創新戰略的實施。Hambrick等提出組織冗余資源對企業開發新產品是非常有利的,能夠使企業脫離對現有產品的束縛,鼓勵企業嘗試開發新產品和新市場[13]。綜上,本文提出假設:
H3:組織資源冗余對組織遺忘與組織突破式創新之間的關系起調節作用。
2研究方法
21量表設計
為了保證變量的效度和信度,以近年來國內外經過實證分析驗證的高內容信度的量表和研究成果作為設計調查問卷的理論基礎,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借鑒相關研究成果,針對每個研究變量的操作性定義,設計4個主要變量的量表,考慮到問卷填寫者的實際判斷力,本文研究變量量表沒有采用7級Likert量表,而是對所有問題都使用了5級Likert量表。針對組織遺忘,根據組織遺忘的兩個維度忘記和改變,共設計了14個測項,其中,忘記維度借鑒levin等的研究設計了“與產業生態系統內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廣度”等3個測項,改變維度借鑒Akgun等的相關文獻設計了“產品開發流程發生了改變”等11個測項,參考Powell的研究,組織績效設計了5個測項,對于冗余資源,參考Luca的研究設計了“企業資源是否足夠能支持企業多種項目的進行”等4個測項。針對突破式創新,根據Gatignon的相關研究,設計了“技術創新是否是建立在革命性改變之上”等5個測項。
22數據搜集
本文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實證所需要的數據,調查對象為我國中部省份企業,問卷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基本情況和模型中研究變量的測量項目兩大部分。問卷調查采用電子郵件和電話兩種方式進行問卷收集。第一輪發出電子郵件570份,收回123份,其中完整填寫問卷93份;第二輪再隨機抽取一些企業進行電話確認,回收問卷85份,其中完整填寫62份,兩次共獲得有效問卷155份,有效回收率為2719%。從所有制來看,民營/私營、集體/國有制、三資企業分別占64%、13%和23%;從企業規模來看,中等規模企業占比5512%。超過19%的企業經營在10年以上;從行業類型來看,能源化工、裝備制造和紡織企業占比463%,代表了我國傳統工業大省的實際情況,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利用T檢驗比較了兩種調查方法收集的樣本在主要研究變量的顯著差異性,結果表明兩種方法收集的問卷具有同質性,不存在顯著差異。
3研究結果
31測量模型與信度效度分析
本文采用綜合信度(CR)和Conbachs Alpha系數來分析測量量表的信度。所有變量的α值和CR值都超過了07,說明所用量表具有很好的信度水平,通過了檢驗。聚斂效度通過計算平均方差萃取值(AVE)進行檢驗,本文所有測項因子載荷都大于07且在001的水平上顯著,所有變量的AVE的值也都大于050,說明本文的測量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區分效度的判斷使用每個潛變量的平均方差提取值的算術平方根與其他變量間的相關系數比較來評價,通過計算可知對角線元素的AVE的算術平方根全部大于相關系數矩陣中非對角線上的相關系數,滿足區別效度的標準。
32結構模型與假設檢驗
本文提出的假設檢驗分兩步來進行,首先用一個簡單中介效應模型檢驗中介效應(假設H1和假設H2),然后把調節變量冗余資源納入到分析模型進行調節效應中介效應的檢驗分析(假設H3)。由于樣本數量偏小,因此本文使用PLS-SEM模型進行分析,分析軟件使用SmartPLS20,同時使用PROCESS軟件分析中介效應和調節效應。模型1(見表1)僅包含主要的直接效應,從結果可以看出,假設H1得到了支持(c=0634,t=12507)。同時可以看到組織遺忘和突破式創新的關系(a1=0526,t=9825)以及突破式創新和組織績效的關系(b=0273,t=4911)都是顯著的,但是按照Preacher和Hayes的觀點,這并不能保證突破式創新在組織遺忘和組織績效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還必須得檢驗a1×b的顯著性,利用PLS模型得到的潛變量得分和PROCESS工具分析,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間接效應是顯著的(a1×b=-0157),從圖1A可以看出,在沒有納入突破式創新這個變量的時候,組織遺忘對組織創新的直接效應是079,引入突破式創新變量后,盡管組織遺忘對組織創新的直接效應有所減弱,但是仍舊是顯著的,因此假設H2得到驗證。表1結構模型結果
關系模型1
(抽樣5000次)
中介變量間接效應Boot SE偏差校正的95%置信區間上限下限IO0157005000170252但是假設H3的存在意味著突破式創新對組織遺忘和組織績效的中介作用還會受到資源冗余的影響,因此,此時構成了一個調節中介模型。按照Hayes的觀點,必須在先檢驗假設H3是否成立之后才能估計假設H2的條件間接效應。從表1(模型3,圖1C)可以看出,假設H3得到了支持(a3=-0157,t=-1735),并且通過逐步迭代得到的f2=(R2包含-R2排除)/(1-R2排除)值為0039(a3),大于002。因此,假設H3獲得了支持。此時可以進一步看到,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的影響不僅僅受到突破式創新的中介作用,還受到了冗余資源的調節作用,構成了一個調節中介模型,為了得出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的條件間接效應(a1+a3SLR)×b,需要利用PROCESS工具進一步深入分析。表3是利用SmartPLS估計的潛在變量得分和PROCESS估計得出的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條件間接效應。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資源冗余的增加,間接效應呈現減小的趨勢,此外,在中低水平資源冗余情況下,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的間接效應大于零,但是在高水平資源冗余情況下,間接效應不再顯著(置信區間包含0)。
對組織績效的條件間接作用
中介
變量冗余
資源間接
4結論與啟示
41結論
以我國中部省份155家企業為調查對象,研究了組織遺忘對突破式創新和組織績效的影響,并分析了冗余資源在以上關系中的調節作用。實證結果表明:(1)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具有正作用,但是突破式創新部分中介了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的作用;(2)企業的冗余資源在組織遺忘、突破式創新和組織績效的關系中起到了調節作用;(3)組織遺忘對組織績效的間接效應在資源冗余水平低的情況下比較顯著,在資源冗余水平高的情況下,結果不顯著??偟膩砜?,組織遺忘和冗余資源共同增強了企業的學習能力、開發利用新知識的效率和環境適應能力。組織遺忘文化鼓勵企業勇于承擔風險、敢于創造新想法和新觀念、有利于企業覺察創新機遇,組織遺忘和資源冗余可以讓組織更好地處理外部復雜的環境和挑戰。
42啟示
本文的理論貢獻在于:第一,盡管目前關于組織學習、創新和組織績效的研究很多,但是對于組織遺忘如何影響組織績效的研究則比較匱乏[4,9],尤其是在新常態下,企業的生存環境將變得更加動蕩,競爭也將日趨激烈,知識老化速度日益加快,對組織遺忘的研究顯得頗為重要,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目前的研究空缺;第二,和組織學習一樣,組織遺忘也是組織保持持續競爭力的一個關鍵助動力。
本文也可以給企業管理帶來以下幾點啟示:第一,創新是組織維持可持續競爭力的重要決定因素,但是,目前大多數企業強調的都是組織學習,組織遺忘相當程度上沒有引起企業重視,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組織遺忘和組織學習是一個連身體,管理者應該同等重視,學會使用組織學習和組織遺忘雙重能力來增強企業的動態能力,獲取可持續發展競爭力。第二,盡管組織信念和慣例的變革有利于創新,但是離不開充足冗余資源的支持,企業管理者應當充分利用組織的冗余資源加強來自于企業信念和慣例變革所致的組織突破式創新。
5研究局限與研究展望
盡管本文從問卷設計到數據統計分析采用了多種方法來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本文提出的假設也基本得到了驗證,但是由于條件限制,未來研究還有待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本文并沒有把組織遺忘進行細分,今后的研究有必要把組織遺忘分為諸如忘記或改變等不同的維度進一步分析不同維度對組織創新和組織績效的影響,此外,考察一些環境變量對以上變量關系的影響也是一個有意義的議題。(2)本文沒有詳細闡述組織遺忘和組織學習之間的關系,未來的研究可以注重于兩者對創新以及組織績效的影響,分析兩者如何匹配才能更好地促進創新和組織績效,這將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和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3)本文雖然研究了冗余資源的調節作用,但是冗余資源有多種不同的分類,不同種類的冗余資源對組織創新行為的影響不同,未來的研究可以進一步把冗余資源進行細分,考察不同種類的冗余資源對組織遺忘和突破式創新的調節作用。(4)為了控制非察異質性的影響,本文的調查問卷主要集中在我國中部地區,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為了驗證模型的適用性,需要擴大樣本范圍,后續研究可以把樣本擴展到其他省份的企業,在不同地區比較基礎上,以便得到更為可靠的研究結論。
參考文獻:
[1]Matzler K,Abfalter D E,Corporate Culture as an Antecedent of Successfu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3,17(5):1-23.
[2]Akgun Ali,Lynn.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Unlearning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Teams[J].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6,23(1):73-88.
[3]Hamel G,Prahad C peting for the Futur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4): 122-130.
[4]Tsang E, Zahra S A,Organizational Unlearning[J].Human Relations,2008,61(10):1435-1462.
[5]Kuo Pin Yang,Christine Chou.How Unlearning Affects Radical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Social Capital and Slack Resourc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4,87(9):152-163.
[6]Juan Gabriel, Cegarra Navarro,Sanchez M.Linking the Individual Forgetting Context with Customer Capital from a Seller's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he Operational Research Society,2008,59(12):1614-1623.
[7]Peter S P Wong,Mary Hardie. The Effect of Unlearning on Organisational Learning Behaviour and Performance in Construction Contracting Organis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Organisation and Management,2014,6(3):197-214.
[8]盧艷秋,趙英鑫,崔月慧,等.組織忘記與創新績效:戰略柔性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4,35(3):58-65.
[9]Xiangyang Wang,Yanqiu Lu,Yingxin Zhao,et al. Organisational Unlearning, Organisational Flexibility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 Empirical Study of SMEs in Chin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3,61(2):132-155.
[10]Keeble D, Wilkinson F.Collec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Regional Clusters of High Technology SMEs in Europe[J]. Regional Studies,1999,33(4):295-303.
[11]G. Hsu, M.T.Hannan,Identities, Genres, and Organizational Forms[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16(5):474-490.
1、可以參照黃歷的宜忌來考慮是否祭祖,倘若并無所忌,那么完全可以放心地祭祖。
2、臘月二十六是大集市日,集市周邊各村的百姓紛紛前往趕集買年貨,煙、酒、魚、肉、鞭炮和走親戚用的禮品一樣也不能少,年味已漸濃了起來。與平日以購缺賣余為主要目的的趕集相比,臘月二十六趕集主要是買賣年節物品。其中可以將祭祖用品一并添置。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