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梵高的墳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教學 題后反思 反思意識 反思習慣
1.高中數(shù)學題后反思的現(xiàn)狀
在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存在一個普遍的現(xiàn)象,那就是,每一位學生都做了大量的練習,但是數(shù)學解題能力卻沒有得到快速提高,往往是這次做會這一道題,下次碰到類似的仍做不出來。并且對于平時經常做錯的題依然會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很多同學喜歡做大量的習題,而不喜歡在題后反思上下工夫,對于錯誤的認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沒有深刻地去總結自己犯錯的原因和細節(jié)上的因素。在傳統(tǒng)高中數(shù)學的教學模式中,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學生題后反思的教育相對比較不重視,教師追求的是課堂的高密度,知識的及時教授,學生只是注重題海戰(zhàn)術,講究的是熟能生巧,學生很少去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教師也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過于注重課堂教授量,不注重教育質量。所以,最終的教學質量并不是很理想。這大概就是高中數(shù)學題后反思的現(xiàn)狀,存在著一些問題,很值得我們反思。
2.高中數(shù)學題后反思的影響和意義
要想令學生能夠有效地運用題后反思的方法,就應該先告訴學生題后反思的重要性和意義,只有感受到了實際的意義和效果,他們才敢使用這樣的學習方法,才能夠將該方法進行有效推廣。學生在解答數(shù)學題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常見的錯誤,例如,審題不清、考慮不周全、計算順序有失誤等,所以,一次將問題解答正確,往往是很困難的。但是,若一直這樣解題,而不去思考其中所犯的錯誤和為什么會犯這樣的錯誤,就會養(yǎng)成一種不好的習慣,慢慢地再想去提高就變得很困難。因此,在解答完題目之后,要對自己所做的題目進行簡單的回顧和評價,一定要檢驗所做的題目結果的正確性,對于解題過程,有精力的話要做一個簡單總結,長此積累,必會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有效的解題方法。不要將完成解題當做是一種作業(yè)或者是完成任務,要樹立一個高的學習目標。可是,在高中數(shù)學學習中,大多數(shù)學生真的只是將其看做成一種任務,對于所做的題目,做完之后也只是一知半解,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解題思路和掌握其中的解題思路。對于所犯的錯誤沒有及時地總結。這些錯誤長時間持續(xù)下去勢必會對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法路線造成嚴重的破壞,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帶來負面影響。所以,要讓學生體會到錯誤方法的嚴重性和題后反思的重要性是十分重要的。
有一句古話叫做“萬變不離其宗”,數(shù)學學習也是如此,數(shù)學知識縱橫交錯,解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一次解題中所應用的解題思路達到了很不錯的效果,但是,這樣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并不代表就是很正確的,可以應用到所有題目中。對每次做完題目后解題方法的總結和評價是很重要的。不能夠在做完一套題目之后,就不再去管它了。要反思,要進一步反思,對其中的解題過程和解題方法進行總結性學習,爭取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努力地去總結其中的解題規(guī)律,掌握方法可以使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中如魚得水,然后可以學到更加適合自己的有高度的知識,從而使自己的解題能力得到質的飛躍。這就是題后反思的重要性和意義。
3.如何做好題后反思
3.1培養(yǎng)學生形成反思意識
要想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反思習慣,首先要先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識,它是養(yǎng)成反思習慣的重要基礎。數(shù)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工作有著重要的影響,大多數(shù)學生是可以意識到這一點的。所以,教學工作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要將反思意識形成在學生的頭腦中,然后就如何解題,如何選用解題方法、解體后如何進行反思等問題,一一向學生進行教授,逐漸使他們養(yǎng)成題后反思的好習慣。
對于學生在平時學習中不知道如何下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向其介紹一下波利亞的解題四步法。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進行解題反思。比如有這樣一道題目:已知等差數(shù)列的第6項是5,第3項和第8項的和是5,求該等差數(shù)列前9項之和。
第一步,熟讀全題。搞清楚問題的目的是什么,是求該數(shù)列的前9項和,即搞清楚該數(shù)列的前n項和的求法;然后要尋找題中所給的解題的條件。已知中有a■,a■+a■,n=9,求S■。有兩個公式:(1)S■=n(a■+a■)/2;(2)S■=na■+n(n-1)■d,所以任務就是分析式子中的可用條件,選擇一個正確的公式。
第二步,制訂解題計劃。要先對題目進行分析,要想求出S■,就要先求出d或者a■。要將解題思路搞清楚了。
第三步,完成計劃。用a■=a■+(n-1)d求出a■和d。
第四步,對自己的解題進行檢查和驗算。首先要回顧一下自己的解題過程,把自己的解題過程和步驟整理一下,在回顧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記憶網絡中的關鍵信息。然后對自己的解題結果進行檢查和檢驗,確保一定的準確性。
當然,在解題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和失誤,怎樣對待這些問題呢?首先要搞清楚出現(xiàn)這些問題的原因,往往是學生知識水平上的欠缺和解題能力上的不足。找到原因之后,然后對癥下藥,長期堅持下去解題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3.2題后反思習慣的養(yǎng)成
有效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措施是養(yǎng)成該習慣的關鍵之處。當然,通過例題展示思維過程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將知識的傳授形成網狀,最快速有效地將知識和方法傳播出去。還可以組織學生練習相關特定的題目,解完題目之后再進行交流和反思體會交流,也要在問題結果的形成等各方面多進行交流和反思,從而逐步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積極探究的好習慣。
4.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數(shù)學題目的解答,要使學生掌握最有效的方法,要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道理和意義,這樣才能讓他們學的有興趣和方向。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使學生不論是解題還是學習都能夠形成網狀學習體系,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和意義。
參考文獻:
[1]楊守怡.反思在高中數(shù)學解題中的應用和探索[J].新課程導學,2011,16(7):76-78.
[2]李存環(huán).淺談如何引導高中學生對數(shù)學解題進行反思[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5(1):66-68.
關鍵詞:商務翻譯;高職;教材
1 現(xiàn)狀
教育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作為第一部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指導性文件,于2000年10月在全國頒布實施。《基本要求》把英語的五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寫、譯中的“譯”排在最后一位,表述為:“翻譯(英譯漢)A級:能借助詞典將中等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和對外交往中的一般業(yè)務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格式恰當。在翻譯生詞不超過總詞數(shù)5%的實用文字材料時,筆譯速度每小時250個英語詞。B級:能借助詞典將中等偏下難度的一般題材的文字材料譯成漢語。理解正確,譯文達意。”這些要求是針對公共英語課程的,沒有區(qū)分公共英語和專業(yè)英語。各高職院校都在此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制定了所開設的專業(yè)英語課程的課程目標。
2 原因
造成目前高職院校英語翻譯教學現(xiàn)狀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有如下幾點:(1)基礎薄弱,自主學習意識淡薄。高職院校的翻譯課程通常開設在第三、四學期,盡管已處在整個高職學習階段的中高級階段,但相當一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已經習慣于消極被動地學習。表現(xiàn)在翻譯課程的學習過程中,詞匯不過關,句子結構根本搞不清,連大致意思都不知道。對于布置的作業(yè)只要不是要交上的作業(yè),口頭的無形的預復習作業(yè)能自覺去完成的很少,大多數(shù)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非常淡薄。(2)教材內容缺乏系統(tǒng)性。翻譯課程教授內容與本專業(yè)其他科目重復內容多,比如“職場英語,交際英語……”等課程,選擇的教材與翻譯課程所選擇的教材在內容上有很多重復。以筆者所在系為例,現(xiàn)翻譯課使用教材屬本系老師自主研發(fā)編寫的教材,內容涉及名片、標志、廣告和商務文稿等。像名片,廣告等章節(jié)在其他的英語課中已有相關的學習,翻譯課在內容上也沒有太多拔高,再專門花一大章進行學習就不太科學。再如商務信函的翻譯訓練中的很多內容在《商務英語寫作》、《商務英語函電》兩門課程中都有具體的內容和練習,已經是多次重復。這些教材沒有從系統(tǒng)上形成統(tǒng)一直接導致課程之間內容上的重復。(3)教學水平不夠,觀念陳舊、方法單一。目前各高職院校中,商務翻譯課教學的教師大多不具備相關的商務知識或者不是翻譯專業(yè)畢業(yè)的,商務知識和翻譯專業(yè)知識都非常缺乏,尤其商務知識,實踐就更少甚至空白。這勢必造成整體的教學水平不高,對學生商務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也很有限。其次,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翻譯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翻譯課堂教學,沒有什么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的教學重在實踐,但目前很少有高職院校在這方面有所突破。筆者所在學院近年嘗試開發(fā)了商務翻譯實訓課程,是在“翻譯理論與實踐”、“口譯”課程開設之后。但因師資,教材,學生基礎,實踐機會等各方面的原因,突破不大。(4)評測方式單一。商務英語翻譯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培養(yǎng)技能的課程,它的測評應以實用為基礎,多種手段相結合。我們常用的測評方式一般都是“筆譯”和“口譯”,而且大多數(shù)老師為了兼顧學生的基礎,不影響所謂的課程效果,就降低難度,甚至所有內容都來自以往學過、練過的內容。但這樣的測評效果能真實反應學生實際的翻譯能力么?這樣的測試方式無法與實際相聯(lián)系,測試內容與實踐完全脫節(jié),導致常常會出現(xiàn)翻譯測試分數(shù)高的學生,在實際工作當中卻無法適應。翻譯教學跟“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完全脫節(jié),課程的開設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3 解決辦法建議
(1)培養(yǎng)興趣,提高母語水平。高職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薄弱,厭學情緒嚴重。再者,高職學生中文基礎薄弱,翻譯課不僅對學生的英語有要求,對中文水平也有要求。而很多高職學生在中小學階段錯失了提高中文水平的黃金時段,他們中文基礎薄弱,進行商務英語口譯時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合適的輸出語進行表達,筆譯時更是根據(jù)工具書中的解釋把譯文機械堆砌,完全不考慮源語所要表達的真實含義,提交的譯文讓人不知所云。因此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中文的學習還是有必要。可以考慮開設中文文學類的選修課,創(chuàng)造氛圍。
(2)整體規(guī)劃教學內容,開發(fā)系列教材。目前商務英語翻譯教材雖然多,但大都雜而亂,沒有形成系列。實用的如商務英語翻譯實訓指導書,商務英語翻譯教學軟件及翻譯實訓教學多媒體材料等,都十分匱乏。市面上一本好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已經比較難找,而要結合商務英語翻譯理論與實踐,商務英語口譯,商務英語翻譯實訓這些課程而編寫的系列教材那就更難尋,幾乎屬于空白。就此問題,各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聯(lián)合,分享教學成果和經驗,并邀請一些在翻譯第一線的企業(yè)人士到學校開設講座、參與翻譯課程系列教材的編寫。
(3)加強師資培養(yǎng)。
從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老師,應該具備一定商務實踐背景,能夠熟練掌握商務英語的應用。但目前很多從事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老師只是擁有純英語教學背景,缺乏真正的商務實踐,僅僅是通過教材、視頻及一些其他途徑來獲得對商務英語的感性認識。在當前師資力量普遍薄弱的情況下,要多渠道加大師資隊伍建設。除引進高級人才之外,高校也可就現(xiàn)有師資力量進行培養(yǎng),加強教師翻譯教學相關培訓和企業(yè)翻譯崗位實踐等。要想有好的教學效果,沒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是不行的。
(4)改進評測手段。
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測試是一種綜合性的測試。它是對被測者所掌握的語言能力、翻譯知識、翻譯能力的測量,考查范圍包括語法、詞匯、語言的組織、分析、推理、表述等能力。而對翻譯能力的檢測是重中之重,包括對源語和譯入語兩種語言的交際、轉換能力及對兩種文化交流的處理能力等。考查時需要在能力分類的基礎上設計測試方案。此外,還需要緊跟時代,更新測試手段。再者,要注意測試的真實性,比如模擬規(guī)范的現(xiàn)實場景,使用真實任務來進行測試。這樣商務英語翻譯的測試才具有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4 走向展望
隨著中國在世界舞臺的不斷強大,各地對具有實踐能力的翻譯人才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但是遺憾的是能真正勝任其崗位的人才并不多。近幾年隨著高職院校的發(fā)展,很多商務類的高職院校也開設了英語專業(yè),也開設有相應的翻譯課程,但是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的翻譯人才卻少有能真正適應崗位需求的。這就說明我們的理論探討和實際情況還有一定的差距。現(xiàn)階段,該課程在教材、教法和教師和學生等四方面都存在著許多亟需改進的地方。學生是變化著的群體,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教師只有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緊跟時代,不斷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調整,改進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使之能更好地適應學生,適應社會需要,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的實用性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玉西.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翻譯,2010(6):2933.
[2] 方佳.商務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翻譯技能缺失原因的調查與分析[J].職教通訊,2011.
[3] 李欣欣.改進高職院校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教學的幾點建議[J].教學實踐,2011.
關鍵詞:中藥制劑;報告;臨床分析;
中藥制劑在臨床上應用廣泛,其作用起效時間短,具有很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尤其對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治療效果較好,近年來,中藥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逐漸增多,本文主要對于臨床上中藥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對于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申報的589例不良反應中,其中由于中藥制劑引起的共計175例,所占比例29.71%,女性有110例,男性有65例;年齡19~73歲,平均年齡(51.2±3.3)歲;共涉及21種藥品。
1.2 方法:對由于中藥制劑引起不良反應的17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分析其產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包括年齡、性別、是否詢問患者藥物致敏變態(tài)反應史、藥物配伍情況、稀釋后的容積及藥物的滴速等方面進行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對于不同性別、年齡等發(fā)生不良反應的例數(shù)進行比較時,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當P
2 結果
2.1不良反應與性別之間的關系分析:對于175例不良反應患者中,女性有110例,男性有65例,女性患者明顯高于男性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2 患者的年齡與不良反應之間的關系分析:中老年(50歲以上)患者有102例,其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其它年齡組(50歲以下)患者73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2.4 藥物配伍與不良反應之間的關系:中藥制劑中,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其所需要的稀釋劑及PH值有所差異,本研究175例患者中,有25例患者由于沒有按照說明書進行稀釋,有7例患者由于加入的稀釋液較少,從而增大了藥物的濃度;大多數(shù)患者沒有與其它藥物進行配伍使用,其中有5例患者與2種藥物配伍。
2.6 藥物滴速與不良反應之間的關系:藥物靜脈滴注的速度與不良反應之間的關系臨床上較為常見,本研究中有18例患者在注射過程中出現(xiàn)靜脈疼痛,有13例患者出現(xiàn)靜脈炎,當藥物注射速度降低后,患者的上述癥狀減輕。
3 討論
中藥制劑在臨床上應用逐年增多,由于制劑自身、患者應用不合理等原因常常引起不良反應[1],近年來,中藥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較多,對患者造成了嚴重的影響,本文主要對于中藥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進行分析,探討不良反應發(fā)生的原因,為臨床上減少不良反應提供依據(jù)。
對于不同患者而言,其年齡、性別不同,對于藥物的吸收、分布及代謝的影響常常存在差異,相比較與男性而言,女性患者更為敏感,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率較高[2],本研究175例不良反應患者中,女性有110例,男性有65例,女性患者明顯高于男性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由于中藥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中,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較多,常常會累積多個組織器官,本研究中,175例不良反應中,175例不良反應中,累積多個系統(tǒng),其中全身損傷有98例,占56%;皮膚損傷有49例,占28%;其次是呼吸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同時由于多個中藥制劑同時使用使配伍比例不同,其造成的不良反應發(fā)生也不盡相同, 聯(lián)合用藥尤其是中藥西藥聯(lián)合應用,會顯著性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當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時,其它藥物可能會影響中藥制劑的PH值,顏色,可能會引起不溶性的微粒增加,導致血管堵塞[4],引起供血不足,從而引起靜脈炎。
近年來,臨床上由于中藥制劑引起的不良反應比例較高,原因復雜,應該引起臨床醫(yī)務人員的重視,加強對中藥制劑的管理,從而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關鍵詞]抗高血壓藥 不良反應 對策
中圖分類號R96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
當前常用的抗高血壓藥包括噻嗪類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抑制劑、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s)、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和α受體阻滯劑。這些藥物均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了解這些不良反應,采取適當?shù)膶Σ撸拍鼙WC抗高血壓藥的安全使用。
一、 噻嗪類利尿劑
噻嗪類利尿劑用于降壓治療已有40余年的歷史,一系列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肯定了它的療效和安全性。新近美國JNC7(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聯(lián)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再次肯定了噻嗪類一線降壓藥的地位。較大劑量的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50 mg/d)常對代謝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當前治療指南推薦的用量為氫氯噻嗪12.5~25 mg/d,產生不良反應明顯少見。噻嗪類利尿劑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如下。
低鉀血癥? 25 mg/d的氫氯噻嗪可使血鉀降低0.3~0.4 mmol/L,若與ACE抑制劑或ARBs合用,因這兩種藥物均可使血鉀輕度升高,則無需補鉀。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服用地高辛或基礎血鉀水平偏低者可考慮加用保鉀利尿劑如氨苯蝶啶。
高脂血癥? 短期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可能使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7%,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則無影響。長期應用血脂改變可趨于正常。對血脂偏高者應加用他汀類。
增加胰島素抵抗? 噻嗪類利尿劑可輕度增加胰島素抵抗致使血糖輕微升高,不影響其降壓作用及降低心血管病死率作用。
痛風? 噻嗪類利尿劑偶可誘發(fā)痛風發(fā)作,如噻嗪類利尿劑必須使用,可加用別嘌醇(allopurinol)。
高鈣血癥? 噻嗪類利尿劑可促使遠曲小管對鈣重吸收增加,在腎功能不全者可能誘發(fā)高鈣血癥。高甘油三酯(TG)血癥患者血鈣增高有誘發(fā)急性胰腺炎的危險,值得注意。
二、 ACE抑制劑
ACE抑制劑單用降壓有效率>50%,與噻嗪類利尿劑合用則可增至80%以上。JNC7治療指南建議ACE抑制劑用于高血壓伴有心功能不全、收縮性心衰、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后患者)、糖尿病性及非糖尿病性腎臟病變者。ACE抑制劑的主要不良反應,產科為胎兒異常,心血管系統(tǒng)為低血壓,呼吸系統(tǒng)為咳嗽(10%~40%),消化系統(tǒng)為肝毒性、味覺異常,腎臟為高鉀血癥、蛋白尿、腎功能減退,皮膚為皮疹(1%)、血管神經性水腫(0.1%~0.2%),血液系統(tǒng)為中性粒細胞減少(
1?、 咳嗽? 干咳是ACE抑制劑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各種ACE抑制劑之間無明顯差別,發(fā)生機制可能與肺內緩激肽和P物質水平增高有關。如咳嗽十分頻繁,并能排除其他病因,可換用ARBs。
2、? 低血壓? 老年人、失代償性心衰、液體量不足患者服用ACE抑制劑容易發(fā)生低血壓,常與有關(直立性低血壓),有時可出現(xiàn)“首劑反應”(首次服藥后出現(xiàn)頭暈甚至發(fā)生暈厥)。上述患者服用ACE抑制劑應從極小劑量開始,緩慢增加劑量,服用ACE抑制劑前避免過度利尿,病情允許時停用利尿劑2~3 d。一旦出現(xiàn)低血壓及相關癥狀,可暫停ACE抑制劑或減量。
3? 、腎功能惡化? ACE抑制劑對腎臟的作用有兩面性,一方面可能保護腎臟,減少蛋白尿,延緩ESRD(終末期腎病)的發(fā)生;另一方面又可能促使腎功能惡化,特別在已有腎功不全的患者。疑為雙側腎動脈狹窄、以往服用ACE抑制劑導致腎功能明顯惡化者應禁忌服用ACE抑制劑。ACE抑制劑以擴張出球小動脈為主,故可降低腎小球濾過率(GFR)使血肌酐升值。腎功不全患者服用ACE抑制劑后應監(jiān)測血肌酐、尿素氮的變化。如升高30%~50%,不需停藥,維持2~3周后不會再升高;如升高值>50%,ACE抑制劑劑量應減少1/2,并進行觀察;如升高值>100%,則應停用ACE抑制劑。
4?、 高鉀血癥? ACE抑制劑可使血鉀升高0.4~0.6 mmol/L,加用噻嗪類利尿劑即可控制。已有腎功不全者血鉀升高可能比較嚴重,應減量或停用ACE抑制劑。
5?、 血管神經性水腫? 血管神經性水腫為停藥的絕對指征,因其可引起喉頭水腫,有致命的危險。多發(fā)生于用藥后頭兩周,但也可延遲于數(shù)月數(shù)年之后發(fā)生。
6?、 胎兒異常? ACE抑制劑有致畸作用,妊娠婦女應禁忌服用。
三、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s)
ARBs的降壓作用、應用指征與ACE抑制劑基本一致,不良反應也類似,但比較輕微。ARBs也有致畸作用,孕婦禁忌。ARBs很少引起咳嗽、血管神經性水腫,引起低血壓者也比較少見,高血鉀發(fā)生率也低于ACE抑制劑,特別在腎功不全患者。ARBs對出球小動脈和入球小動脈擴張作用相當,故較少引起GFR下降,導致腎功能惡化者相對少見。ARBs常用于對ACE抑制劑不易耐受的高血壓、心力衰竭患者。
四、β受體阻滯劑(β阻滯劑)
β阻滯劑用于降壓也有40余年的歷史,JNC7建議β阻滯劑的強指征為心肌梗死后高血壓,高血壓合并心絞痛、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β阻滯劑的不良反應比較輕微,屬于β阻滯劑的類作用(class effect),不過各種β阻滯劑制劑之間也存在一些差異,選擇性β阻滯劑以及具有ISA(內在擬交感活性)或α受體阻滯作用的β阻滯劑多數(shù)不良反應比較輕微。
1? 、疲乏無力、障礙? 發(fā)生率比安慰劑高3%~4%,障礙特別多見于男性。
2? 、失眠、多夢、抑郁? 多見于服用脂溶性β阻滯劑(如普萘洛爾)者,由于其可通過血腦屏障,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必要時可換用水溶性β阻滯劑如阿替洛爾、納多洛爾。
3?、 脂質代謝紊亂? β阻滯劑可升高某些患者的TG、LDLC和降低HDLC。選擇性β阻滯劑如美托洛爾、阿替洛爾和具有ISA的β阻滯劑如醋丁洛爾對脂質代謝影響輕微。有報道具有α阻滯作用的第三代β阻滯劑如卡維地洛、拉貝洛爾可降低LDLC和升高HDLC。
4?、 糖代謝異常? 兒茶酚胺可促使糖原分解,低血糖時促進組織釋放葡萄糖,β阻滯劑可阻滯此種作用,故可誘發(fā)低血糖。當發(fā)生低血糖時,β阻滯劑常可掩蓋心悸等癥狀。選擇性β阻滯劑和具有ISA作用的β阻滯劑對糖代謝影響輕微。
5?、 心血管不良反應? 心率減慢是常見的反應,由于竇房結受到抑制及(或)房室傳導受到阻滯所致,一般無害,具有ISA作用的β阻滯劑對心率影響較輕。對已有左室功能不全者大劑量β阻滯劑可誘發(fā)或加重心衰。β阻滯劑可引起周圍血管收縮,加重Raynaud現(xiàn)象。選擇性β阻滯劑、具有ISA作用或α受體阻滯作用的β阻滯劑對周圍血管作用比較輕微。
6?、 抑制通氣功能? 各種β阻滯劑都可誘發(fā)支氣管痙攣,使已有支氣管哮喘患者發(fā)作加重,故應視為β阻滯劑的禁忌證。選擇性β阻滯劑、具有ISA作用或α受體阻滯作用的β阻滯劑此種不良反應略輕一些。
7? 、停撤反應? 長期服用β阻滯劑突然停藥可引起高血壓反跳性升高,誘發(fā)心肌缺血、心動過速、甚至急性心肌梗死。故β阻滯劑不應隨意停用,必須停用時應逐漸減量。
【關鍵詞】:英語翻譯,教學,數(shù)據(jù)分析,原因,措施;難點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及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高職高專學生不重視翻譯的學習,他們認為英語學習主要就是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至于譯,除非以后想從事專門的翻譯工作,否則是根本不重要的。
一、研究方法: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
保險職業(yè)學院學生,包括英語專業(yè)和非英語專業(yè),隨機選取平均英語翻譯水平大致相同的學生男、女各100人進行分析調查,獲得數(shù)據(jù)。
(二)調查方法
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讓學生填寫相對應的選項,用以評估學生對英語翻譯學習目的和學習態(tài)度。問卷內容包括:(1)英語學習的難點,如聽力、口語表達、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語法、翻譯能力;(2)英語翻譯學習的難點,如詞匯、語法、句型,其他;(3)翻譯學習的學習欲望,如:準備學、有規(guī)定就學、不準備學,棄權,(4)課程開設情況:如:單獨開設、插入精讀中、講座形式、不開設(5)備注欄,要求學生填寫英語翻譯學習中最在意的問題和對成功翻譯課堂的心理構想。
(三)數(shù)據(jù)收集:
回收問卷,我們對于發(fā)放的200分問卷回收加以處理,回收率達到90%,其中有165份問卷為有效問卷,有效率為85%。
(四)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SPSS13.0分析軟件對所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以及分析,首先,我們運用T檢察來考證男、女學生在學習英語翻譯的焦慮心理方面是否有差別,第二,利用相關分析和T檢察了解英語翻譯學習的焦慮心理對成績的影響。其次,運用描述性分析計算學生陳述和標準差值,確認高職高專學生英語翻譯教學面臨的問題。
二、結果與討論
1、結果
高職高專英語翻譯教學中很大的影響因素來自于學生的學習目的有問題,翻譯是不同語言的人民之間溝通交流的橋梁。沒有翻譯,我們與世界各國在政治,文化,國防,科技以及文藝等領域所進行的交流就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見,翻譯就是學習外語的最終目的。然而從調查結果來看,不管是英語專業(yè)還是非英語專業(yè),我們的多數(shù)學生學習英語翻譯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
2、問題與討論
為什么出現(xiàn)以上調查結果呢?翻譯雖然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但是也是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最被忽視的問題,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 缺乏整體規(guī)劃與設計。這首先要歸因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大綱對翻譯能力培養(yǎng)要求不夠具體,使得授課教師在實踐中難于操作。再者,由于沒有統(tǒng)一的教學大綱和整體規(guī)劃,另外,教材的頻繁更換使得教材上的知識點、翻譯技巧、練習類型重復出現(xiàn),缺乏系統(tǒng)性,其結果必然是人力、時間的浪費,學生興趣的挫傷,教學質量也難有實際提高。
②教師對翻譯教學重視不夠。首先,在常規(guī)教學中,教師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忽視了翻譯基本理論和技巧的傳授。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在課文講授中對文章的處理大量地集中在語篇講授上,對文章中的句子翻譯僅僅是一筆帶過,一般是在講解課文的時候逐字逐句的翻譯一遍便了事,而忽略了傳授對長難句翻譯時應注意的技巧。其次,在教學中忽視了基礎知識傳授與翻譯訓練的內在聯(lián)系。教師在英語授課中強調基礎知識的學習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教師往往在教學中產生這樣的情況:基礎教學就是基礎教學,并不把它和翻譯教學聯(lián)系起來,從而割裂了它們的內在聯(lián)系。我們清楚,要作好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有較好的句法知識功底,豐富的詞匯量,以及較強的閱讀能力,這些都是基礎教學中教師強調的東西,但是在強調的同時,更應該把它們和翻譯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而翻譯能力的提高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可以鞏固和加強學生英語的基本功,促進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針對現(xiàn)狀的應對措施
1. 完善課程設置。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歷來存在課時少、內容多的問題。筆者認為,21 世紀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要切實保證在翻譯教學方面有足夠的時間投入。具體的做法是: (1)可考慮從每單元4個課時中至少抽出半個課時用于翻譯學習,作業(yè)則可在課下完成。(2)平時在對課文中的難句、長句進行分析時,可結合實際隨時進行翻譯講練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對課本理解得更準確、更透徹,又練習了翻譯技能。(3)在后續(xù)教學階段(大三),翻譯應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英語后續(xù)課程,可根據(jù)專業(yè),進行專業(yè)英語翻譯學習,以提高學生對翻譯學習的重視度。
2.優(yōu)化教學方法
由教師的滿堂灌輸向精講多練轉變。傳統(tǒng)的翻譯教學模式多是先由教師介紹相關的翻譯理論,之后用大量譯例來印證理論與技巧的使用,最后組織學生做些口筆頭單句翻譯練習。教師的講解占去了課堂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學生實踐的機會很少,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因此,21世紀的翻譯教學要轉向精講多練的模式。教師首先要對翻譯技巧胸有成竹,隨手拈來。具體講授時,可首先讓學生就某一知識點討論分析中英文的表達差異,接著老師畫龍點睛地歸納總結互譯時要注意的關鍵點,然后讓學生大量練習,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化升華基本知識點。這樣翻譯的實踐性得以體現(xiàn),學生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yōu)橹鲃拥貐⑴c者,學習興趣也自然而然得以提升。
四、結論
沒有翻譯能力的提升,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仍然是一紙空談。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加大對翻譯教學的投入力度,整改翻譯教學的缺陷和不足,切實解決學生英語整體水平差的問題。
參考文獻
【1】穆雷,中國的翻譯教學[J].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