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英語語法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英語語法是英語學習最重要的一部分。所謂語法就是語言的組織規律和結構形成,是人們使用語言的規則,如果連使用的語言規則都不知道、掌握不好,更談不上正確使用語言。本文對初中英語語法教學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更好的實施英語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語法教學
從語言學習的目的上看,具備一定的語法能力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以書面形式運用英語的能力,進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要培養口頭和書面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就要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即語音、詞匯、句法、語法等語言知識能力。正確的語法形式及其運用方法的意識對促進交際是必需的。而語法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筆者近幾年來努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探索和實踐語法教學的新思路,總結了以下幾點改進語法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一、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重要性
教師要明確語法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握語法學,而是為了取得學習語言的工具,為了更好地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了交際而教語法。事實上,語法學習是語言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離開了語法知識傳授,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只能是句空話。學生只有掌握了足夠的語法知識,才能真正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從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教師不僅要認識語法教學的重要性,還要重新認識初中語法教學的目的,正確領會新課程標準關于語法教學改革的精神,勇于創新,從傳統的語法教學、單純的語法講解和死記硬背中解脫出來。將語法教學滲透于聽、說、讀、寫的每一個環節中,使語法教學具有趣味性、實踐性、互動性。
二、運用游戲法,在游戲中輕松學語法
游戲是多數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能調動學生的情緒,有利于提高學習積極性。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練習,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容易牢記所學內容。
例如:學生剛學一般過去時時,對眾多的動詞的形式尤其是過去式形式的記憶有難度。筆者在教學這部分時。多采用游戲法,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buy的過去式是口、筆頭運用中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個單詞,學生對這個單詞bought記了忘、忘了記。筆者先組織學生做個Brainstorming游戲,先讓一組的第一個學生說:Last Sunday,I bought a book,第二個接著說:Last Sunday,I bought a book and a pen,第三個說:Last Sunday,I bought abook、a pen and a ruler,以此類推,繼續下去。再讓另一小組的每個學生重復剛才每個學生的話,并使用適當人稱。第一個說:Last Sunday,he/she bought abook,第二個接著說:Last Sunday,he/she bought a book and a pen,第三個說:Last Sunday,he/she bought a book、a pen and aruler?通過反復練習,學生在反復運用中自然而然地學會了知識,也明白了在“用中學、學中用”的道理。
三、設計任務,在完成任務中進行語法教學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實踐,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語言 任務型教學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強化其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興趣,培養其合作精神,使其形成學習策略,并增進其對英語文化的理解。采用任務式進行語法教學,一定要在學生了解相關的語法項目的基本結構及其用的基本功能后進行。教師設計的任務一定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將抽象的語法知識融入真實的生活情景之中。如城市生活和農村生活大比拼辯論賽。
任務:(1)要求學生按小組收集資料,比較農村和城市生活的利弊。
(2)各小組討論并完成已事先提供的表格。
(3)全班開展辯論賽,辯題為:Which do you prefer to live,in the country or in the city?
(4)各小組進行整合、補充、修改,確定本組的觀點并表達。
我校近年來初中階段都是使用仁愛版,這套新教材圖文并茂,內容循序漸進,內容多、單詞量大,實用性強,語境氛圍真實可及,為師生進行語法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和操練運用的時機,因此,在進行語法知識教學時,我都認真地把單元中的重點詞匯、重點句型與語法知識有機結合,精心地為學生設計活動任務,積極引導他們在真實的語境中自覺地進行語言實踐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用”,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通過他們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增進團隊意識。
四、巧用歌訣法,通過誦讀歌訣愉快學語法
教學中。如果我們把語法知識簡明扼要地編成順口溜或口訣,就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記憶和運用。比如,七年級學生詞匯量小,因此教學名詞的復數構成時,不能只局限于所學的詞匯范圍內,有必要做適當的拓展。利用歌訣法就是較好的方法之一。如以-f(e)結尾的名詞其復數形式是有規律的,如果一個個記則難度大。如果教給學生一個歌訣:妻子(wife)持刀(knife)去殺狼(wolf),小偷(thief)嚇得心發慌,躲到架子(shelf)后保自(self)命(1ife),撿起半(half)片樹葉(1eaf)遮目光。告訴學生初中英語里只有這幾個以-f(e)結尾的名詞的復數形式要變-f(e)為-ves。這樣學生就會輕松地記住這幾個特殊的單詞的復數形式,且不易忘記和混淆。這一口訣讀起來朗朗上口,有助于記憶。
五、利用圖表法,通過對比學語法
所謂圖表法就是把相關的語法知識用圖表或圖示的方式總結概括,通過圖表或圖示可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直接引語、間接引語時,將直接引語轉換成間接引語時,除了人稱、時態、數的變化外,一些時間副詞、地點副詞也需要做改動,如果一個個講出來讓學生單純地記憶,效果可想而知。如果在學生自主探究后,教師呈現如下表格讓學生通過對比、歸納,加深理解,就能在運用中少出現錯誤、不出現錯誤。
再如,學習現在完成時時,因現在完成時和for、since連用時,牽扯到瞬間動詞和非瞬間動詞的互換,是學生最難記憶的,學生往往聽了就會,過會兒就忘,一做題就錯。如果能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采用圖表法,將需要改寫的幾組動詞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作為英語老師應當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作為教師就必須要有一定的威信,英語教師要想在學生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讓學生尊敬自己,就需要掌握豐富的英語知識。英語教師應當精通教材每一單元的內容,具備純正的英語發音、流暢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漂亮的英語書法,還要對英美等國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二、強化學生的英語基本能力
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能力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是“聽”,英語教師應當實行全英語化的課堂教學,還應當組織學生加強聽力訓練。其次是“說”,也就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需要英語教師組織多種交際活動,鼓勵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英語對話,英語教師也可以和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只有學生真正地運用到英語知識,把所學到的英語說出來,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再次是“讀”,英語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純正的英語發音,主動糾正學生英語發音的錯誤,讓學生養成英語準確發音的習慣。最后是“寫”,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應當注重對學生英語書法的訓練,可以挑選幾名英語書法較好的學生的作業,在學生和學生之間傳看,并且讓書法較好的學生交流一些書寫經驗,達到提高全體學生英語書寫水平的目的。總的來講,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安排組織好英語聽力和口語的教學工作,教師在加大學生讀寫教學的比重的同時,應當特別注重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如在進行牛津版英語7B Unit1 Dream homes的課堂教學時,英語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自我介紹”課堂活動,這個“自我介紹”不只是介紹自己,還是讓孩子們用英語介紹自己的房間、介紹自己的家,讓孩子們在用英語交流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和交際能力。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還可以組織多個閱讀小組,讓閱讀小組練習英語對話。然后英語教師認真地聽他們的交流,判斷學生的口語發音是不是標準,語言是不是流暢,然后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提高學生的英語發音、交際水平。
三、進行語法教學的創新
英語教學如果不注重方法的話,對于學生來講就是一種枯燥的學習經歷,英語語法更是如此。因而,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當創新英語語法的教學方式。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要摒棄以枯燥、繁瑣、復雜為主要特征的語法分析式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參與到英語語法學習中來,從根本上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英語語法的課堂教學應當實施以學生為主導的新型教學模式,要積極引導學生改變學習觀念,主動學習英語語法。
四、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在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時時刻刻以實現學生的和諧發展為己任。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教育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學習英語的不同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只有以學生為本的英語課堂教育理念得到了實施,才會對初中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和諧發展產生很大的促進作用。在當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身為英語教師應樹立一種更美好的形象,讓學生產生一種歸宿感,讓學生覺得教師不是一個管理者而是值得信賴的引路人。這樣的話,就可以進一步的拉近學生和英語教師之間心靈的距離,教師和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溝通交流就可以順利進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對學生不規范的發音、以及錯誤百出的句子時,不要只是一味地指責,要幫助學生改正錯誤,以鼓勵教育為主。假如說一個英語教師沒有做到愛心教學,而只是一味地嚴格要求學生,動輒喝斥學生,這樣就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學習英語的畏懼感,在以后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就會產生很大的阻力。初中學生處于身心的全面發展時期,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的心靈的成長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要做到以人為本,以鼓勵學生為主,以管理學生為鋪,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學生們的英語學習能力。
五、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掌握國際音標
打好語音基礎學好國際音標,對未來的英語學習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我集中教授音標,使學生可以順利通過語音關。在他們掌握了音標后,口語操練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反復朗讀課文
培養說話能力在課堂上有意識地按課本內容傳授語句重音、音節、連讀等知識,著重培養學生這方面的技巧,然后按課文里不同的角色和情景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在這一基礎上繼續要求學生模仿課文的原聲帶朗讀背誦,以初步培養他們用英語說話的能力。
3.開設口語課,加強說話訓練
開設口語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自己掌握的語言范圍內運用恰當的詞匯和句型,借助手勢表情,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口語課的教學內容如下。
3.1辨音練習,提供近似語音的單詞,如:hear―hair,big―bag―beg,以提高學生辨別近似語音的能力。
3.2日常生活對話或講述短小故事,給學生提供說的機會。
3.3播放外國教材的原聲帶如《新概念英語》的錄音片段,提高學生聽力水平,并讓學生模仿朗讀,以檢查他們的語音語調。
3.4設置一定的情景或提出某一個話題,讓學生略作準備,編一個簡單的對話或意思連貫的敘述,讓他們開動腦筋,開口講話,從而提高說的能力。
4.堅持用英語授課
英語教師流利地用英語講授課文,表達自己的觀點,無形之中會使學生產生一種“老師說得好,我也要說好英語”的內動力,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努力提高英語水平。再者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少,英語課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它的作用,給學生創造一種語言環境,讓學生在這個語言環境里聽英語、說英語、學英語。
5.堅持課前五分鐘
每次課前五分鐘我都讓學生練口語。首先從音標入手,把學生易混淆的音素,反復練讀,并借助于錄音機加以區分。在學生過了音標關后,便開始單句訓練,目的是讓學生讀說英語時注意運用語言現象,如:語調、連續,失去爆破,同化、意群、停頓等,以形成語流,使說的英語自然、流暢。如:“Did you have a good time?”一句,朗讀時必須注意連續、失去爆破、同化,否則就會說得生硬。同樣若不注意停頓,說出來的句子要么就使人費解,要么就會改變原意。如:“She said the monitor was ill.”,若在said之后停頓,就意為“她說班長生病了”,若分別在“she”和“monitor”之后停頓,該句的意思就變為:“班長說她病了。”同時我還注意語調的訓練,因為許多同學愛用一個調子,且一調到底,聽起來平淡,不富感情。殊不知,同一個句子用不同的語調便可表達不同的意思,如:“He is a student.”如果用降調則肯定“他是個學生”,若用升調則表示“他是學生嗎?”整個這個階段的訓練我都是讓學生先劃出語調、同化,失去爆破、連續等,然后聽錄音,糾正自己的錯誤,再跟讀、模仿,最后自己讀。
在此基礎上便開始會話訓練。對話一般選用《走遍美國》上的對話,每段對話從五、六句至九十句不等,讓學生先聽,后模仿說出,最后分組仿造一段對話。學生聽了這些有趣的原版對話,興趣盎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對話進行一段時間后,便過渡到自由表達階段,先是看圖說話,畫面從一慢慢過渡到二、三、四不等,后是讓學生自由表達,可講故事、說笑話、談經歷等,題材不限,但要求語音語調正確,語義連貫,無語法錯誤。
6.增強課堂內英語會話的密度和廣度
英語課是語言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因此增加課內英語會話的密度和廣度從而讓學生充分地“練”英語是英語教師要時刻放在心上的。我認為多開展小組活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它加快了教學的節奏,加強了訓練密度和廣度。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快速反應的方式通過“pairby pair”的形式,有節奏地讓學生練。這樣無論學生基礎是好是差,人人都能參與。學生在活動時都被一種積極的情感支配,這將大大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這樣“Teacher-centered”的課堂教學模式將轉變“students-centered”,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他們在一個近乎自然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以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小組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是初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活動方式之一。在小組活動中,把教師的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愿望,給學生提供學習語言結構、理解語言功能的外部條件和參加語言實踐的機會,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1.表示同伴或同道,意為“和……(一起)”。如:
Are they with you in China?
他們在中國是和你在一起嗎?
Are you coming with us tomorrow?
明天你和我們一起來嗎?
2.表示對象或對手,意為“同”、“跟”。如:
I really can’t agree with you.
我確實不能同意你的意見。
We always make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again.
我們總是又互相成為朋友。
3.表示工具或手段,意為“用”。如:
What do the farmers do with your machine?
農民們用你的機器干什么?
They needed to climb up the trees with lad-ders.
他們需要借助梯子爬樹。
Push it down hard with your foot several times.
用腳踩幾下,把它壓實。
4.表示所有物,意為“帶”、“有”。如:
But I think the ones with nuts in them are nicer.
可我認為里面帶果仁的那些更好。
She pointed at a strange thing with three legs and a strange top.
她指著一件有三條腿、頂部奇特的古怪東西。
5.表示關系和適用范圍,意為“關于”、“就”、“對”。如:
He was rather angry with the man upstairs.
他很生樓上那人的氣。
Usually we got on very well with each other.
通常我們彼此相處得很好。
What have you done with the nuts?
你是怎樣處理那些堅果的?
6.表示材料或內容,意為“拿”、“把”。如:
They and the children were filling their bags with clothes and other things.
他們和孩子們正用衣服和其他東西填滿箱子。
Kate has covered the tree with Christmas lights.
凱特用圣誕燈裝飾了這棵樹。
7.與名詞構成狀語表示情態,意為“……地”。如:
“Could I borrow a pan, please? Mine has just broken.” “Of course. With pleasure.”
“我可以借一個鍋嗎?我的剛摔壞。”“當然。很愿意。”
Here are some flowers for you, with our best wishes.
這是送給你的花,并致以我們最衷心的祝愿。
8.表示某方面,意為“在……(方面)”。如:
Last October, the farmers needed help with the apple harvest.
去年10月,農民在收獲蘋果方面需要幫助。
They use Mr, Mrs or Miss with the family name.
他們在姓氏前使用先生、夫人、小姐。
9.表示附帶情況或交代細節。如:
With the medicine box under her arm, Miss Zhao hurried off to look af-ter the man.
把藥箱往腋下一夾,趙小姐匆匆出發去看護那個人。
With these words, the tiger jumped into the river.
說著,老虎跳進了河里。
10.用于一些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如:
But please don’t play with my chalk.
可是,請別玩我的粉筆了。
He began to catch up with Jim.
他開始趕上吉姆。
關鍵詞:聽寫 會讀 朗讀 閱讀 復現率
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單詞記憶也就成為學習英語的重要環節。在學校中,聽寫幾乎成為每一位英語教師檢測學生對單詞記憶的一種法寶。許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記住單詞,英語就能得高分。因此老師們把聽寫單詞作為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教學活動。
筆者所在學校有十四名英語教師,其中有十三名老師都進行聽寫,只是聽寫的次數不同,有六位老師一周三次,在有早晚自習時聽寫,其余七位老師堅持每天在課堂上聽寫。聽寫的方式是老師提前布置聽寫內容,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去記憶單詞。聽寫時,老師要么念漢語,要么念英語,學生按照老師所念順序寫出相應的內容。但在聽寫的過程中就出現了許多問題:諸如成績好同學的不管老師怎么聽,他們都會自覺主動地去背單詞,每次都能寫的很好。而那些學困生就不會用心地去背單詞,反而想盡一切辦法來對付老師的聽寫,有的學生會把要聽寫的單詞提前用鉛筆寫在聽寫本上,桌子上、墻上或用鋼筆寫在手心上或夾帶紙條。當教師發現之后,有的教師就會對學生嚴厲批評,這樣不僅影響了教師的情緒和上課的進度。學生也會因記不住單詞而覺得英語越來越難,就會慢慢地討厭英語而放棄學英語,甚至討厭英語教師。還有聽寫完之后,有的老師親自批改聽寫本,這樣無形中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但我們都知道,一個個的單詞就像建房子用的一塊塊磚,我們不準備足夠的磚怎么能把房建起來呢,學習英語也是一樣的,不想記單詞又怎能把英語學好呢?單詞記憶就成了學習英語的攔路虎,也是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的困惑。就像有的老師說的:“不搞聽寫又怕學生不去記單詞,看到聽寫成績又很失望。”那么,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怎樣解決這個矛盾呢, 聽寫到底聽還是不聽呢?聽寫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活動來代替呢?這也是筆者一直在探索的問題,現在筆者把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寫出來,與同仁們一起分享和探討,望同仁們提出寶貴的意見。
一、會寫是建立在會讀的基礎之上
我們用的是新目標英語教材,該教材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是詞匯量大,有的一個單元就有93個單詞,二是活動內容多,老師們在課堂上既要教單詞,又要完成課本內容。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帶讀單詞,學生們鸚鵡學舌地跟著讀,上課時似乎會讀了,但課后又忘了,這樣,學生連讀都不會讀,又怎能去記單詞,聽寫時怎么寫得出來呢?有個學生和我交流:“她不會讀單詞,在記憶單詞時就把字母按順序死記硬背,然后把相應的漢語意思記在一起,如 stamp,s-t-a-m-p,郵票。但問題是當時記住了,到聽寫時內容一多,就會把字母順序混淆掉,這樣,時間久了,單詞讀不成,也記不住,慢慢地就覺得英語越來越難,就開始放棄學習英語了。因此,要保證學生會寫,首先要保證學生會讀。筆者是這樣做的。首先,重視音標教學,訓練學生見詞能拼讀的能力,教會學生按音節記憶單詞,如population,po-pu-la-tion. 其次是教會學生學會用零散時間記憶單詞,把自己當天要記的單詞抄在小紙條上,在空閑時多看,重復看的遍數夠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還有筆者每天堅持在上新課前都帶讀單詞,要么自己帶,要么用錄音機,堅持一星期下來,學生們已經重復了將近20遍,這個過程中,優生、中等生是一個加深記憶的過程,而那些學困生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至少見到單詞能準確地讀出來,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且避免了齊讀過程中,學困生的濫竽充數的現象,到最后還是不會讀,就更別說后面的聽寫了。
二、抓好“兩讀”
有很多的家長和學生都在抱怨,學習英語缺乏相對的語言環境,但筆者想問大家,有多少家庭、多少學生有條件去國外感受真實的語言環境,是不是不能跟老外交流,不能去國外學習英語就無法學了嗎?但筆者認為,我們沒有說的環境,但我們有讀的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兩讀”。 “兩讀”即大聲朗讀和課外閱讀。
大聲朗讀筆者是這么操作的:每單元的句型和短文首先要讓學生們跟著錄音機大聲地讀,或跟著筆者讀,然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大聲地讀,如遇到不會讀的,學生們互教,直到大多數學生都能流利地讀出這些句型和短文;其次是筆者每天在課堂上,學生們先讀單詞,然后給他們五分鐘時間大聲地讀自己喜歡的英語短文,給他們的partners 聽。我們千萬別小看這短短的五分鐘,長期堅持,不僅對學生們的單詞記憶有幫助,還培養了語感,增加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學生們也不會因記不住單詞而懼怕學英語。
課外閱讀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詞匯,還可以接觸新詞,擴大詞匯量,培養語感,增強閱讀能力。筆者每周都會在網上找一些短小的故事,如Little Red Riding hood, Snow White 等,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閱讀,然后讓他們分享自己讀的故事,這些故事既簡短,詞匯量也不是很大,學生們也很感興趣,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地學到了英語。
三、認真研讀教材,認真備課,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增加詞匯的復現率
我們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備好教材,還要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根據學生的身心需求及教學內容選好導入題材,還有設計的活動要有層次性,在各種教學活動中用不同的方式增加對詞匯的復現率,而不要指望學生在課后會花多少時間來記單詞,因為學生有七八個科目要學,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作業要做,學生們哪有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呢?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如筆者在設計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的第一課時,先讓學生討論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study? What are they? 學生們有的用英語說,有的用漢語說,筆者把學生們說的單詞寫在黑板上,English, math, Chinese, biology, geography, PE. music, science , 然后把標上音標,讓學生們先拼讀,學生拼不準的就帶讀。然后筆者把事先準備的單詞卡片(一面英語,一面漢語),讓學生們認讀(學生們看著漢語說英語,看著英語想漢語),接下來就導入句型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PE/ music/ English… 然后讓學生把單詞帶入句型和他們的partners 一起操練,接下來三人一組操練What’s her / his favorite subject? Her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 但他們的句型練熟之后,有一個采訪活動,讓他們采訪至少五個好朋友他們最喜歡的科目是什么,并記下來向大家匯報自己的采訪結果,學生們整堂課都很積極。試想,學生們在一堂課里有讀、說和寫的活動,并且每一個活動都圍繞這些基本詞匯進行的,學生們還能記不住單詞嗎?
筆者經過兩年的教學嘗試中,沒有聽寫這項活動,但學生從初一到初二,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生們的聽說讀寫能力也在不斷增強,更重要的是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濃,到現在初二年級下學期,筆者所教班級的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著較高的積極性。而不像有的老師抱怨的年級越高學生們覺得英語越難學,放棄學英語的人也越來越多,上課也越來越難上。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我們要勤于鉆研,不斷探索,認真研讀教材,研究學生,從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出發,少發牢騷多想辦法,讓自己的課堂有趣高效,不要因為單詞記憶而讓學生把英語學習拒之于門外。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2.《實用愉快教學方法叢書》(1—10)主編:馮克城,劉以林,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1996年
3.《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主編:關文信,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4.《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語教學法》主編:梁承鋒、張丹,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
5.《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談新課程的評價改革》主編:周衛勇,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