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孩子要學鋼琴

孩子要學鋼琴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孩子要學鋼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孩子要學鋼琴

孩子要學鋼琴范文第1篇

關(guān)鍵詞:興趣比喻游戲教材音樂欣賞

幼兒學鋼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學鋼琴既要用腦又要用手,既要學藝術(shù)又要學技術(shù)。所以對幼兒來說,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學鋼琴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什么感興趣,他就會學得很快;如果不感興趣,怎么教也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呢?

一、把握幼兒教學特點,以激發(fā)興趣為首要任務(wù)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阿爾托波列夫斯卡雅說:“激發(fā)感染孩子們掌握音樂語言的愿望,這是教師最初任務(wù)中的最重要的任務(wù)。”一位好的鋼琴老師,除了要有諸多方面的知識,還要把握好幼兒教學的特殊性,把引導孩子喜歡音樂、喜歡鋼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wù)。每個孩子的先天素質(zhì)不同,有的孩子很小就顯露出音樂才能,而多數(shù)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尤其是教師在上課時,不僅要教孩子彈奏鋼琴的技巧,還要善于和他們溝通,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對多數(shù)孩子來說,在見教師之前,總是把教師想成一副嚴肅而令人害怕的樣子,這對孩子的學琴動機是不利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調(diào)皮,因此希望教師在上課時對孩子嚴厲些。但事實上,再調(diào)皮的孩子在上課時也會表現(xiàn)得很老實,雖然不排除教師的威嚴有讓孩子精力集中的作用,但教師更應(yīng)該讓孩子喜歡自己。比如,上課時的語調(diào)對孩子的影響就很大。當孩子出錯時,教師不應(yīng)該責備,應(yīng)該耐心地講解,找出錯誤的原因并找到解決的方法。教師應(yīng)該使孩子產(chǎn)生一種愿意和這個老師學習的愿望,進而使孩子愿意學琴。

二、運用恰當?shù)谋扔骱陀螒颍囵B(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那種認為初學階段簡單、誰都能教、怎么教都行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教師應(yīng)針對孩子的特點,設(shè)計好每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的,一定要用生動的語言去啟發(fā)他們,使孩子對鋼琴課感興趣。在初學鋼琴的幼兒中,大多是不識字的小朋友,為了讓孩子能記住老師的要求或理解樂曲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用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教學要求。比如,教初學的孩子學手型時,可以把手比作美觀的石拱橋。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為一道“拱梁”,都要自然彎曲,呈“拱”型。大拇指是“一條船”,要能從橋下開過來、開過去。如果掌關(guān)節(jié)塌下去,“船”就不能通過;如果小指傾斜了,“橋”就造歪了,“船”就開不過去。通過這個比喻,學生就能做到關(guān)于手型的基本要求了。所以在教學中,恰當?shù)谋扔鞑粌H能生動地說明問題,而且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給年齡小的孩子上課,一定要設(shè)法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音樂的熏陶。比如,教初級的孩子斷奏,有的孩子一教就會,有的孩子彈的聲音卻很硬,找不到手臂的自然重量,這時可以先和他一起做大象甩鼻子的游戲,站到地上彎腰90度,手臂放松垂直,手臂像大象的鼻子一樣甩來甩去。然后再站直了甩手臂,接著再教兩只手臂畫圈,并告訴他這游戲叫荷蘭大風車。不久,孩子就完全明白了什么是手臂重量。這時再教他把手臂重量完全放松,掉在大腿上,掉在鋼琴上,這樣學起來,孩子會覺得又好玩又容易。又比如,教孩子一只手彈歌唱的連奏,另一只手卻要彈富有彈性的跳音時,可以先教他玩錘子和抹布的游戲。在這個游戲里錘子代表跳音,用左手捶左腿,抹布代表連音,用右手摸右腿。隨著動作的熟練動作加快、難度提高,雙手的動作能轉(zhuǎn)換準確,以后在彈琴中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成問題了。另外教師的演奏示范也很關(guān)鍵,聽了教師優(yōu)美動聽的示范,孩子們會更想練琴。偶爾也可以讓他們用鋼琴模仿大象走路、模仿小鳥的叫聲……總之,教師要使每堂課都生動有趣、有說有笑、有彈有唱,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上每節(jié)課。

三、合理選用教材,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材選用是否恰當,將對孩子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很大影響。鋼琴教材的選用要在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chǔ)上,注意音樂內(nèi)容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要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如果總是選用練習曲和技巧偏難的樂曲,將使孩子很快失去學習興趣。如選用較為系統(tǒng)全面且?guī)в胁鍒D和標題的成套教材入門,使孩子既在短時期內(nèi)學習多種內(nèi)容,又始終在一種愉快活潑的想象中學習;多選一些世界名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教師也可以給孩子們講講作曲家的故事和作品內(nèi)容,這樣既能提高彈奏興趣又能加深對樂曲的理解;還可選擇一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并教他們配彈簡單的伴奏,既調(diào)動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即興伴奏的能力。

四、多參加音樂活動,提高孩子的音樂欣賞水平

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經(jīng)常讓孩子們練習齊奏、重奏等,還要搞孩子們自己的音樂會或比賽,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還應(yīng)讓家長多給孩子聽音樂,多看各種音樂演出。隨著鋼琴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家長對孩子練琴抓得很緊,只要一有時間就讓孩子坐在琴邊用功。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是好的,然而對音樂欣賞這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聽音樂會是浪費時間,又聽不懂,還不如在家練琴,這是極其錯誤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語言一樣,大家都懂得,學習文學不單純是識字、造句,還要通過閱讀、欣賞等各種渠道來提高文學水平。如果孩子沒讀過好文章,自然就缺乏鑒賞能力,也不會寫出好文章,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鋼琴文獻是極其豐富的,一個人一生所要學習的作品是有限的,欣賞卻是彌補這一缺陷的重要手段。還有些孩子很有音樂才能,但彈出來的東西卻是乏味的,即使老師再三啟發(fā)強調(diào)也無濟于事。原因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孩子聽得太少,見得太少。對音樂的理解也太少,缺乏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更談不上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自然也就彈不出好的音樂來。怎樣解決?就是要加強孩子們的音樂欣賞,多聽音樂會、多聽好的演奏。沒有條件的可以多聽錄音。另外,如果我們有指導地去引導孩子欣賞音樂會,那么,聽一場音樂會比悶頭練幾個小時的琴收獲大得多。有條件的話要讓孩子經(jīng)常接觸與音樂相關(guān)的藝術(shù),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受到音樂的熏陶,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和音樂藝術(shù)。

鈴木鎮(zhèn)一博士曾說:“有三分鐘的熱情都值得去練琴。”對于初學鋼琴的幼兒,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鐘那就更好。教師和家長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鼓勵孩子熱愛鋼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練琴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一種魔力,他可以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參考文獻:

孩子要學鋼琴范文第2篇

關(guān)鍵詞:興趣比喻游戲教材音樂欣賞

幼兒學鋼琴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因為學鋼琴既要用腦又要用手,既要學藝術(shù)又要學技術(shù)。所以對幼兒來說,首先要培養(yǎng)他們學鋼琴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什么感興趣,他就會學得很快;如果不感興趣,怎么教也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培養(yǎng)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呢?

一、把握幼兒教學特點,以激發(fā)興趣為首要任務(wù)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阿爾托波列夫斯卡雅說:“激發(fā)感染孩子們掌握音樂語言的愿望,這是教師最初任務(wù)中的最重要的任務(wù)。”一位好的鋼琴老師,除了要有諸多方面的知識,還要把握好幼兒教學的特殊性,把引導孩子喜歡音樂、喜歡鋼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wù)。每個孩子的先天素質(zhì)不同,有的孩子很小就顯露出音樂才能,而多數(shù)孩子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尤其是教師在上課時,不僅要教孩子彈奏鋼琴的技巧,還要善于和他們溝通,只有熱愛孩子才能教好孩子。對多數(shù)孩子來說,在見教師之前,總是把教師想成一副嚴肅而令人害怕的樣子,這對孩子的學琴動機是不利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調(diào)皮,因此希望教師在上課時對孩子嚴厲些。但事實上,再調(diào)皮的孩子在上課時也會表現(xiàn)得很老實,雖然不排除教師的威嚴有讓孩子精力集中的作用,但教師更應(yīng)該讓孩子喜歡自己。比如,上課時的語調(diào)對孩子的影響就很大。當孩子出錯時,教師不應(yīng)該責備,應(yīng)該耐心地講解,找出錯誤的原因并找到解決的方法。教師應(yīng)該使孩子產(chǎn)生一種愿意和這個老師學習的愿望,進而使孩子愿意學琴。

二、運用恰當?shù)谋扔骱陀螒颍囵B(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那種認為初學階段簡單、誰都能教、怎么教都行的想法是不正確的。教師應(yīng)針對孩子的特點,設(shè)計好每節(jié)課要達到的目的,一定要用生動的語言去啟發(fā)他們,使孩子對鋼琴課感興趣。在初學鋼琴的幼兒中,大多是不識字的小朋友,為了讓孩子能記住老師的要求或理解樂曲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用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教學要求。比如,教初學的孩子學手型時,可以把手比作美觀的石拱橋。二指、三指、四指、五指各為一道“拱梁”,都要自然彎曲,呈“拱”型。大拇指是“一條船”,要能從橋下開過來、開過去。如果掌關(guān)節(jié)塌下去,“船”就不能通過;如果小指傾斜了,“橋”就造歪了,“船”就開不過去。通過這個比喻,學生就能做到關(guān)于手型的基本要求了。所以在教學中,恰當?shù)谋扔鞑粌H能生動地說明問題,而且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尤其給年齡小的孩子上課,一定要設(shè)法創(chuàng)造一種愉快的課堂氣氛,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音樂的熏陶。比如,教初級的孩子斷奏,有的孩子一教就會,有的孩子彈的聲音卻很硬,找不到手臂的自然重量,這時可以先和他一起做大象甩鼻子的游戲,站到地上彎腰90度,手臂放松垂直,手臂像大象的鼻子一樣甩來甩去。然后再站直了甩手臂,接著再教兩只手臂畫圈,并告訴他這游戲叫荷蘭大風車。不久,孩子就完全明白了什么是手臂重量。這時再教他把手臂重量完全放松,掉在大腿上,掉在鋼琴上,這樣學起來,孩子會覺得又好玩又容易。又比如,教孩子一只手彈歌唱的連奏,另一只手卻要彈富有彈性的跳音時,可以先教他玩錘子和抹布的游戲。在這個游戲里錘子代表跳音,用左手捶左腿,抹布代表連音,用右手摸右腿。隨著動作的熟練動作加快、難度提高,雙手的動作能轉(zhuǎn)換準確,以后在彈琴中遇到這種情況就不成問題了。另外教師的演奏示范也很關(guān)鍵,聽了教師優(yōu)美動聽的示范,孩子們會更想練琴。偶爾也可以讓他們用鋼琴模仿大象走路、模仿小鳥的叫聲……總之,教師要使每堂課都生動有趣、有說有笑、有彈有唱,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去上每節(jié)課。

三、合理選用教材,調(diào)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教材選用是否恰當,將對孩子的學習興趣產(chǎn)生很大影響。鋼琴教材的選用要在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chǔ)上,注意音樂內(nèi)容的多樣性和生動性,要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如果總是選用練習曲和技巧偏難的樂曲,將使孩子很快失去學習興趣。如選用較為系統(tǒng)全面且?guī)в胁鍒D和標題的成套教材入門,使孩子既在短時期內(nèi)學習多種內(nèi)容,又始終在一種愉快活潑的想象中學習;多選一些世界名曲,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音樂欣賞能力;教師也可以給孩子們講講作曲家的故事和作品內(nèi)容,這樣既能提高彈奏興趣又能加深對樂曲的理解;還可選擇一些孩子們喜愛的歌曲并教他們配彈簡單的伴奏,既調(diào)動了學習興趣又鍛煉了即興伴奏的能力。

四、多參加音樂活動,提高孩子的音樂欣賞水平

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經(jīng)常讓孩子們練習齊奏、重奏等,還要搞孩子們自己的音樂會或比賽,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還應(yīng)讓家長多給孩子聽音樂,多看各種音樂演出。隨著鋼琴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少家長對孩子練琴抓得很緊,只要一有時間就讓孩子坐在琴邊用功。這種分秒必爭的精神是好的,然而對音樂欣賞這部分也是不能忽略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聽音樂會是浪費時間,又聽不懂,還不如在家練琴,這是極其錯誤的。音樂語言和文學語言一樣,大家都懂得,學習文學不單純是識字、造句,還要通過閱讀、欣賞等各種渠道來提高文學水平。如果孩子沒讀過好文章,自然就缺乏鑒賞能力,也不會寫出好文章,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鋼琴文獻是極其豐富的,一個人一生所要學習的作品是有限的,欣賞卻是彌補這一缺陷的重要手段。還有些孩子很有音樂才能,但彈出來的東西卻是乏味的,即使老師再三啟發(fā)強調(diào)也無濟于事。原因何在呢?很大程度上是孩子聽得太少,見得太少。對音樂的理解也太少,缺乏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更談不上對音樂的鑒賞能力,自然也就彈不出好的音樂來。怎樣解決?就是要加強孩子們的音樂欣賞,多聽音樂會、多聽好的演奏。沒有條件的可以多聽錄音。另外,如果我們有指導地去引導孩子欣賞音樂會,那么,聽一場音樂會比悶頭練幾個小時的琴收獲大得多。有條件的話要讓孩子經(jīng)常接觸與音樂相關(guān)的藝術(shù),拓寬孩子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在生活中很自然地受到音樂的熏陶,感受音樂的魅力,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和音樂藝術(shù)。

鈴木鎮(zhèn)一博士曾說:“有三分鐘的熱情都值得去練琴。”對于初學鋼琴的幼兒,如果每天能有十次三分鐘那就更好。教師和家長一定要盡最大努力鼓勵孩子熱愛鋼琴,使孩子每天都保持練琴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一種魔力,他可以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

參考文獻:

孩子要學鋼琴范文第3篇

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最開始的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步發(fā)展,他們只知道為自己負責;然后,隨著與家庭成員的長時間相處,他們知道作為家庭的一份子需要承擔家庭責任;當孩子進入學校,就會在一個更大的團體中學會承擔責任,并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隨著孩子與社會的更多接觸,他們還會逐漸明白作為一個社會人,需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

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把責任心從小根植在孩子的內(nèi)心,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一個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敢于擔當?shù)娜恕?/p>

把孩子培養(yǎng)成為獨立的人

一個在思想上、精神上真正獨立的人,都會自覺擔當自己該擔的責任。但現(xiàn)實中,有很多孩子被父母照顧得太好,自己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做,全部由父母包攬,長此以往只能培養(yǎng)出一個永遠依賴父母、始終無法斷奶的孩子。

讓孩子擁有責任心也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一個重要方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勇于承擔責任等等,本身就是踐行獨立性的最好證明。相應(yīng)地,一個生活無法自理、獨立性不夠的孩子,壓根就不會想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應(yīng)盡的職責和義務(wù)。

從做家務(wù)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孩子出生后融入的第一個集體就是家庭,作為家庭的一份子,無論年齡大小,只要力所能及,就應(yīng)該承擔對家庭的責任。通過做一些跟年齡相符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知道他做的哪些事情是對自己負責,哪些事情是對家庭負責。一些基礎(chǔ)的家務(wù)活,就是培養(yǎng)孩子責任心的必修課,并且能夠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對家庭的價值。

大多數(shù)家長都認同孩子應(yīng)該做家務(wù),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家務(wù)、做什么家務(wù),卻心里沒底。究竟從何時開始讓孩子做家務(wù),主要標準不是年齡,而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fā)育程度,不同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時間點。我們安排孩子做家務(wù)時,不要把只跟孩子自己相關(guān)的事情視為家務(wù),那是孩子照顧自己的表現(xiàn)。真正的家務(wù)是那些能夠讓整個家庭正常運轉(zhuǎn)的基本事務(wù),比如做飯、打掃衛(wèi)生、收拾餐桌等等。因此,明智的父母會留一件或更多家務(wù)事給孩子做,并且要求孩子認真去做。有些家務(wù)事也許并不是孩子喜歡做的事情,但我們要告訴孩子,這是他的責任,必須去做。當然,如果孩子主動提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事,我們需要鼓勵和支持,不要強行拒絕,更不要對孩子說“你還小,做不好”等打擊孩子的話。

女兒伊伊在三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提出要幫大人洗碗,我們?nèi)叶脊膭詈椭С炙瓿闪诉@次洗碗的任務(wù)。而當我們后來把這件事告訴很多親戚朋友時,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絕大部分人提出的反對意見集中起來主要有兩點:一是,孩子這么小肯定洗不干凈,到時候大人還得再洗一次,太麻煩;二是,孩子這么小要注意安全,如果失手把碗摔壞了,割破了手,豈不是多事。從這些反對意見就可以看出,歸根結(jié)底是我們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更不放心孩子。殊不知,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拒絕孩子的自主行動,最后破壞的卻是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和責任心的根植。

讓孩子學會履行自己的承諾

一份承諾就是一份責任,履行承諾是具有責任心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擁有責任心的人,往往都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引導孩子去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有時候還需要協(xié)助他完成,這本身就應(yīng)該是為人父母的一份責任。當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孩子經(jīng)常變卦的行為,這就需要父母的堅持和引導。

伊伊大班第一學期結(jié)束的時候,突然想要學鋼琴。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沒有當回事,但伊伊主動催促我們趕緊去給她報名。這才讓我們意識到她提出的要求是很認真的,伊伊媽媽于是就認真地跟她聊了聊學鋼琴的好處以及未來可能碰到的困難。最后,她還反復(fù)跟伊伊說:“寶貝,爸爸媽媽都很支持你去學鋼琴。可是,我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你要承諾一定堅持學下去,不會隨便放棄。好嗎?”伊伊很爽快地答應(yīng)了,還和媽媽拉了勾。

當她學了一個月左右以后,由于練習的辛苦與嚴格,很快有了放棄的念頭。在一次練琴時,媽媽忍不住對她發(fā)了火。這下可讓她找到了借口,趕緊跑過來告訴我:“爸爸,我再也不學鋼琴了。媽媽對我太兇啦!”我很清楚,這絕不是她一時沖動才說出來的,媽媽的發(fā)火僅僅是導火索而已,不愿學鋼琴的想法由來已久。

等她的情緒稍微平復(fù)以后,我問她:“伊伊,你覺得自己是一個說話算數(shù)的寶貝嗎?”此前,我們在她面前一直做到說話算數(shù),也要求她同樣做到。這一點,她確實也做得很好。

“當然啦!你說我哪一次沒有算數(shù)呢?”也許是她自己早已忘記曾經(jīng)對媽媽的承諾,所以就得意忘形地反問我。

“那你還記得嗎?你要求學鋼琴的時候,答應(yīng)過媽媽一定會堅持的,不會輕易放棄的。你們還拉過鉤的啊!”

聽我這么說,她有些急了:“我才沒有跟媽媽拉鉤呢。你們騙人!”

看她還想抵賴,我馬上拿出手機,把之前她和媽媽拉鉤的照片找了出來。這下讓她傻了眼,只好承認自己以前的承諾。

“寶貝,你一直都是一個說話算數(shù)的乖寶寶。我們都很喜歡這一點。你可不要因為這次學鋼琴的事情,就把自己變成一只說話不算數(shù)的小狗狗哦。”

孩子要學鋼琴范文第4篇

老劉是我大學同學,畢業(yè)后去了加拿大,十幾年未曾聯(lián)系,不久前突然接到他的電話,說想跟我見見面。

寒暄敘舊過后,老劉說這次急著約我,是為了他的寶貝女兒晶晶。晶晶今年10歲,上小學三年級,出生在加拿大,有加拿大國籍,但因為晶晶媽不想放棄在國內(nèi)的工作,所以帶晶晶回國內(nèi)上學接受教育,而老劉一直留在加拿大坐“移民監(jiān)”,與家人長期兩地分居。

好不容易熬到加拿大國籍,他立即申請放棄博士學位的攻讀,回國跟家人團聚。跟女兒相處的時間多起來,突然發(fā)現(xiàn)有問題了。

晶晶學鋼琴四五年了,每天晶晶媽都讓她練四十分鐘,結(jié)果上周五她不想練琴,晶媽讓她練,她突然沖到廚房拿著菜刀壓到手腕上,叫著“是不是我把手腕剁了,你們就不會逼我練鋼琴了” ?

老劉點著一根煙,眉頭緊鎖,說他和晶晶媽沒指望她將來真成鋼琴家,只希望孩子多一門愛好,培養(yǎng)一點藝術(shù)氣質(zhì),等她考過鋼琴十級,就讓她自己決定是不是要接著往下學。

“學鋼琴就是挺苦的,孩子小,不懂事,大人要順著她,這事就泡湯了,我們啥方法都想過,哄著、勸著、逼著,甚至也打過她,有一年還獎勵她,練琴一次,得10塊錢。但這次晶晶反應(yīng)這么強烈,把我和她媽都嚇著了。你說不學吧,目前這個大環(huán)境,不進則退,周圍的孩子哪個不是報了好幾個課外班,雖然說晶晶將來可能要去加拿大上學,不會在國內(nèi)競爭,但多學一點東西總沒壞處吧?”老劉又狠狠吸了一口煙。

這不是第一個因為彈鋼琴找我的家長,上次有個初二的女孩,她媽每天逼她練5個小時,她如果不練琴她媽就嚷嚷著要自殺,練到她每天看見琴就惡心,最后跟我們說希望她媽媽死掉。

不是每個人都有藝術(shù)的感覺

美國人做過研究,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有藝術(shù)感覺或者藝術(shù)興趣。在這三分之一的人群里,藝術(shù)能力的差距平均是75倍,比如彈鋼琴和譜曲的能力差別就很大,藝術(shù)的能力往往很單一,不像數(shù)理化,一通百通,家長要確定孩子是不是在這三分之一里。

“可是那么小的孩子,她知道啥,那不得家長先替她選擇幾個方向,看看她的發(fā)展?”老劉還有些疑惑。

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其實可以在更多的層面上,繪畫、音樂、體育等,而不是女孩就要學彈鋼琴,男孩就該去學畫畫,給孩子多一點選擇,會更好。

再說,對藝術(shù)的感覺也不是理性引導出來的,那完全是一種感覺和體會。藝術(shù)的培養(yǎng)完全是一種感覺的培養(yǎng),比如讓他置身于某種環(huán)境里,看他有沒有那種興趣和感覺。如果帶有很強目的性地去培養(yǎng)孩子所謂的藝術(shù)氣質(zhì),即便天天練,她沒產(chǎn)生那種感覺,氣質(zhì)也培養(yǎng)出不來。氣質(zhì)不是描述出來的,是從內(nèi)心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的,是一個由內(nèi)向外的過程。如果家長硬逼著孩子天天練琴,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有可能會扼殺孩子其它方面存在的興趣和天賦。

如何為不同的孩子選擇興趣班

興趣班,一定要孩子真的有興趣,是她自己內(nèi)心的愿望。可以領(lǐng)孩子去樂器行,問問孩子有沒有覺得喜歡的、好玩的,有的孩子會覺得所有的都好玩,有的孩子覺得所有的都不怎么好玩。

對所有都覺得好玩的孩子,要和他討論,讓他在覺得好玩的東西里邊選一到兩個。千萬不能強迫孩子,這個好玩,你必須學,那個不好玩,你必須不做。

對那些什么都不感興趣的孩子,可以慢慢培養(yǎng)。想讓孩子學鋼琴,家長自己可以先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找簡易的樂器玩玩,或者自己經(jīng)常聽聽音樂,花一兩個月時間,讓孩子浸泡在那個環(huán)境里,跟孩子討論,感覺這個樂器怎么樣?小孩子是在觀察中、在感覺中學習,經(jīng)常放音樂,可能就會對音樂有點感覺,如果感覺出來,興趣自然會出來。

音樂、美術(shù)和體育,是為完善孩子的人格服務(wù)

大家總以為有了音樂、美術(shù)或者別的特長,這個人才算全面發(fā)展,其實,真正的全面發(fā)展指的是人的心理適應(yīng)力和他自身所具有能力的匹配,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靈的張力,指的是人格好不好、心理適應(yīng)力如何,這些跟技術(shù)特長無關(guān)。

孩子要學鋼琴范文第5篇

關(guān)鍵詞:幼兒;鋼琴;學習興趣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廣,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讓孩子掌握一門樂器的重要性,這有利于幼兒啟迪智慧、培養(yǎng)氣質(zhì)、拓寬視野,對于他們能夠更好的適應(yīng)大學生活、適應(yīng)社會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眾多的樂器中,有“音樂皇冠上的明珠”“樂器之王”之稱的鋼琴成為了眾多家長的首選對象。因此,很多鋼琴培訓機構(gòu)如雨后春筍般成立起來,許多家長在幼兒園時期就讓自己的孩子加入到了學琴的隊伍中來,部分家長很早就省吃儉用為孩子買來了第一架鋼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練好“童子功”,成為未來的鋼琴王子。但是,事與愿違,大多數(shù)幼兒在學琴之初或者學琴沒多長時間就產(chǎn)生了厭煩情緒,甚至有些孩子因此半途而廢。到底什么原因?qū)е铝诉@一現(xiàn)象?究其原因是因為孩子學琴動機不強,興趣不濃厚帶來的。

古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要讓孩子學好鋼琴,首先就要激發(fā)孩子對鋼琴濃厚的興趣。本文就以4-8歲的幼兒為研究對象,探索一些激發(fā)及保持孩子學琴興趣的具體方法,以期對家長及幼兒有所幫助。

一、引導孩子自己做出學習鋼琴的決定

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個體自己做出的選擇其堅持性更強。成人如此,幼兒也不例外。在我所帶的孩子當中,能夠堅持下來的絕大多數(shù)是孩子自己對鋼琴感興趣,自己做出的選擇。但令人悲哀的是,絕大多數(shù)孩子之所以學鋼琴是父母的決定,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選擇,這勢必會影響孩子在初始階段對鋼琴的興趣,從而影響他們對鋼琴學習的認同,甚至對鋼琴學習產(chǎn)生厭惡感。當問及這部分孩子為什么要放棄學鋼琴時,他們經(jīng)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不想學,這又不是我選擇的,是你們非得讓我學的。”

那么是不是我們就應(yīng)該完全放任孩子,讓他們完全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當然不是!這個時期,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還沒有完全發(fā)展起來。他們的興趣是需要成人引導的。例如,我們曾經(jīng)用以下方法引導部分孩子對鋼琴產(chǎn)生了興趣:剛開始并不和幼兒說想讓他學鋼琴,甚至禁止他亂彈鋼琴,只是每天帶他去學琴的地方玩,讓他與其他學琴的小朋友游戲、交流,并讓程度比較好的小朋友或者老師彈一些在學校里經(jīng)常唱的兒歌給他們聽。同伴之間榜樣的作用是巨大的,他們很快就有了彈琴的欲望,這個時候老師可以拿著他的右手彈一曲他們喜歡的歌曲,左手幫著伴奏。當他們聽到自己也能彈這么好聽的曲子時,他們的興趣就被激發(fā)出來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不管孩子剛開始喜不喜歡學鋼琴。學琴的決定都不能輕易去做。做決定越容易、越輕率,后期改變的可能性就越大。家長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考驗(例如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測驗一下孩子的毅力)或者通過家庭會議的形式通過孩子學琴的決定。這樣,他們才能滿懷熱情地去學好鋼琴。

二、端正態(tài)度,讓學琴成為一件輕松的事

一個學習鋼琴的孩子,以后有可能成為一名鋼琴家,有可能成為一名普通的鋼琴演奏者,也有可能在鋼琴方面一無所成。但是不管結(jié)果如何,他們在學琴的過程中了解了一個新的領(lǐng)域、發(fā)展了自己的興趣,陶冶了情操,享受了學琴的整個過程。這是大多數(shù)家長最初都能理解的一個道理,也是他們讓孩子學琴的初衷。但是時間一長,不少家長忘了自己的初衷,考級、比賽、考學等一系列要求接踵而來。孩子學琴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琴的興趣越來越低。

每個孩子在學琴之前我們都會針對學琴的目的與家長進行交流。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明確表示,學琴只是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讓他們了解一些關(guān)于藝術(shù)方面的知識,沒打算讓孩子走專業(yè)的路,無意讓孩子進行鋼琴過級。但是一年之后的統(tǒng)計結(jié)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的家長選擇了讓孩子考級,部分家長甚至要求老師讓孩子進行考前特訓,準備跨級考試。與一名幼兒的交談充分體現(xiàn)了家長們的心態(tài):

師:“今年你媽媽想不想讓你過級啊”

生:“想”

師:“那么你想不想呢?”

生:“當然不想”

師:“那你回去和媽媽商量一下,明年再考吧?”

生:“我媽媽說了,沒得商量”。

由于家長有太多的期望、太多的要求,也就有太多的失望。學琴之路并不輕松,興趣才是他們堅持下來的最好動力。

三、適當鼓勵,讓孩子體會學琴的成就感

對大多數(shù)幼兒來說,適當?shù)谋頁P是促進他們學習,提高他們興趣的最好方法。這遠遠要比斥責、批評甚至打罵孩子更具有突出效用。因為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使之對鋼琴更有興趣。假如孩子一彈錯就被訓斥,他們的注意力就會從樂曲轉(zhuǎn)移到父母的話語上來,而且由于生怕再彈錯而更加小心翼翼的彈琴,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音樂感受力,久而久之會讓孩子對鋼琴興趣下降甚至放棄鋼琴。

如果家長多些鼓勵,例如跟孩子說:“不要急,慢慢來,你肯定能彈好”“你的手型不是太好,想一下老師是怎樣做的?對,這樣子就很棒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越做越好,對鋼琴也會越來越感興趣。

當然,對孩子的鼓勵并不代表一味的夸獎孩子。如果在一些簡單的問題上夸獎孩子只會讓孩子的成就感降低,如果只是一味的夸獎孩子“做得好、你真棒”而沒有實質(zhì)性的內(nèi)容也會適得其反。

另外,不要用物質(zhì)獎勵來強化孩子的練琴行為。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練琴經(jīng)常會說:“認真練半個小時的琴,回頭給你買好吃的”,或者說:“好好練琴,回去讓你玩一個小時的電腦游戲。”試想,這樣做無疑是在告訴孩子,練琴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如何讓孩子培養(yǎng)對鋼琴的興趣,當這些強化物失效的時候,孩子還會主動練琴嗎?

四、精選學習內(nèi)容,讓孩子能聽懂您的課

幼兒初學鋼琴,教材選用很重要。很多家長、老師為了讓孩子從小就接受專業(yè)的鋼琴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練琴習慣,剛開始就以哈農(nóng)、拜爾等為主要教材,讓孩子在學琴的過程中懵懵懂懂,練琴的過程中枯燥乏味。這無疑是對幼兒學習興趣的致命打擊。因此,我們在教材選取過程中應(yīng)當注意內(nèi)容的游戲化、趣味性、形象性。我們可以以趣味性強的專業(yè)鋼琴教材為主、兒童熟悉的兒歌改變的教材為輔,配以娛樂性較強的四手聯(lián)彈等曲目,讓孩子在學琴中體會到快樂。

例如,我們以《小湯普森》作為主要教材。這本教材充分考慮了孩子們的生理及心理因素。樂曲生動形象、歡快有趣,旋律簡單生動,插圖與樂曲結(jié)合,很容易讓幼兒理解并產(chǎn)生興趣。另外,我們還摘選了孩子們在幼兒園或者小學音樂課上經(jīng)常唱的歌曲,編配成鋼琴曲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五、把握正確方法,牢牢抓住孩子的學習興趣

單純的文字講解、枯燥的反復(fù)練習無法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兒童的思維具有很大的形象性,兒童的注意力需要成人的引導才能維持。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兒童的想象力為基點,以一些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一些技術(shù)性很強的問題。

例如,手型問題可以用蓋小房子來形容,手背是小房頂,十個手指娃娃是撐著小房子的,小房頂不能塌,否則會砸到手指娃娃,使他們走不動路。 五線譜可以比喻成火車,分成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的,中間分隔的線叫小節(jié)線,最后結(jié)束的那個一條粗一條細的線叫終止線。另外,我們還可以把所學知識編織成兒歌的形式呈現(xiàn),例如為了讓孩子認識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我們可以編制兒歌:“圓圓雞蛋唱4拍,小小球拍唱2拍,嘿嘿蝌蚪唱1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牢牢把握孩子的學習興趣,抓緊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水平。

六、合理安排練琴時間,謹防孩子產(chǎn)生倦怠心理

“要學好鋼琴,三分在教,七分在練”,“鋼琴是練出來的而不是教出來的”。這些話充分說明了練琴的重要性。但是,幼兒的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還沒有發(fā)育完善,片面的強調(diào)讓孩子長時間的練琴反而會適得其反。美國鋼琴家霍夫曼曾經(jīng)說過:“每天練琴時間過長,對于學習往往起反作用。任何練習時間過長,就好像把手絹卷起來又打開,打開又卷起來似的,徒是浪費。”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幼兒聚精會神的注意某一事物平均時間很短,一般是15-20分鐘。因此,幼兒練琴時間安排宜短不宜長。一般的說,3-4歲兒童每次練習5-10分鐘,4-5歲兒童每次練習10-20分鐘,5-6歲兒童每次練習20-30分鐘。兩次練習時間應(yīng)稍事休息,消除疲勞,以保證練習時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另外練琴時間最好盡可能的固定下來,使之像每天的洗臉、刷牙一樣規(guī)律;有可能的話也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辦法進行。這樣,每次練琴都不會負擔太重,也可以調(diào)節(jié)視力和有利于消除大腦、身體的疲勞,而且每天練琴幾次,不斷地重復(fù)和鞏固,加深了記憶,提高了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喜亮.淺談初級鋼琴教學中教材的使用[J] .鋼琴藝術(shù),

1999.

[2]樊麗星,淺談少兒鋼琴教育[J] .黑龍江教育學院報,

1999

[3]孫達成.快樂彈琴――談?wù)動變轰撉俳虒W的心得與體會

[J].鋼琴藝術(shù),2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田阳县| 遂宁市| 望奎县| 敦化市| 靖江市| 涪陵区| 达州市| 镇安县| 东至县| 兴化市| 密山市| 华阴市| 尖扎县| 游戏| 凌源市| 湖州市| 铁力市| 耒阳市| 新乡市| 道孚县| 淄博市| 崇仁县| 云梦县| 株洲县| 凤山县| 鄄城县| 漳浦县| 临猗县| 疏附县| 双桥区| 瓮安县| 津市市| 凤凰县| 荣成市| 吴桥县| 丹棱县| 沁阳市| 含山县| 昌黎县| 郓城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