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寄宿生生活補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班有26名寄宿生,只有12個名額,如果按上次的方法:除去1個孤兒,3個單親的學生,剩余的8個名額讓其他22名學生平均分,這問題就解決了。現在卻從22名學生中只選8名,給誰好呢?這讓我感到有些為難,手心手背都是肉啊,誰沒有我都感到過意不去,心里就有些埋怨。
但埋怨歸埋怨,上面的政策還是要堅決執行的,何況我還要對得起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的這個光榮稱號啊。問了一些其他同事,他們都是除了孤兒、單親學生外,其他學生按成績從高到低分配指標。我感覺這種分法不可取,對成績好的學生來說,那不過“錦上添花”,而對成績一般和不好的學生來說,那真是“越冷越吹風”,現在上面正在要求我們不能只用成績來衡量學生的一切,總不能說一套,做一套吧。
還是采取一下民主集中制吧。
自習課時,我把學校給我們班的12個名額和發放生活補貼的政策給同學們簡單講了一下,馬上一些同學喜氣洋洋,一些同學唉聲嘆氣,喜的同學大都是成績優秀的,因為他們覺得在名額有限的條件下,老師肯定會優先考慮他們。
“同學們,下面我們在班上來個評‘星’活動。”聽說是評“星”活動,大家的積極性一下子就高漲起來了。
“老師,評什么‘星’啊?”
“評以下這些‘星’,條件如下:‘口福星’——通常都有瓜子、糖、飲料等零食吃的同學;‘時尚星’——衣著打扮比較流行或比較好,穿的是名牌或仿冒名牌的同學;‘Hello星’——手里擁有手機,下課后就“喂喂”打電話或玩手機的同學。”
通過同學們認真投票和當場唱票,很快每種“星”選出了六顆,有兩個同學還三“星”齊放呢,22名寄宿生中也剛好有14名同學上了“星”座,上了“星”座的同學也感到很有優越感,非常高興,正盼著老師給他們頒獎呢。
“同學們的眼光不錯,選出來的‘星’有沒有假的啊?”我故意問道。
“我們可是名副其實剛選出來的啊!”眾“星”們大聲回答。“真的嗎?”
“假不了!”聲音特別整齊洪亮。
“那好,下面我宣布我們班寄宿生生活補貼名單,宣布之前我說明一下,‘寄宿生生活補貼’的全稱是‘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是專門針對農村中小學生發放的一項生活補助。要得到這項補助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寄宿生,二是家庭貧困。”眾“星”們現在誰也不好意思說自己窮了,然后我宣布了孤兒、單親及沒上“星”的8位寄宿生的名單。班上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1、依法公開。貫徹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精神,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公示內容必須符合實際情況,不得故意隱瞞和漏報。
2、實事求是。2015年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所有項目信息都要公示,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所公示內容必須真實、有效,不得故意隱瞞。
3、規范統一。按市教體局和縣民生辦統一的公示目錄公示到位。
二、公示內容
1、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項目公示。公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政策、學生數、城鄉公用經費補助標準、貧困寄宿生補助人數、生活費補助標準、享受免費教科書人數等。
2、貧困寄宿生生活費補助公示。分學期公示,公示評定實施方案(細則)、受補助信息、發放情況等。
3、其他需要公示的事項。
三、公示主體
縣教體局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信息網上公示責任主體,負責落實本轄區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網上信息公示工作。各相關學校應按要求及時提供相關公示材料。
四、公示時間
從2015年春季學期開始實行。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費發放后10個工作日內,將受益對象信息上網公示。
五、公示方式
在門戶網站首頁設立民生工程信息網上“公示”專欄,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要求,及時公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信息。無門戶網站的學校應在學校公示欄中進行信息公示。
六、相關要求
1、提高認識,抓好落實。各有關學校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提高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信息網上公示工作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認真抓好落實。并按要求,及時報送公示材料,并指定專人負責。
2、動態管理、注重實效。堅持以公開為常態,推進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結果公開。對網站公示內容要實行動態管理,根據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政策變化和工作需要及時更新,確保公示信息完整、真實、有效。
3、全面公示、接受監督。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發揮互聯網政務信息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的作用,豐富公示內容,創新公開方式。通過多種方式,公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實施過程和結果,主動接受社會長期監督。
七、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民生工程信息網上公示指導目錄
1、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民生工程方面的政策文件、實施方案(辦法、細則)。
第一條為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順利實施,根據安徽省財政廳、教育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實施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內容:
(一)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學生學雜費,繼續對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并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二)提高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三)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
(四)鞏固和完善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第三條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實施步驟:
我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從**7年春季學期起,分年度逐步實施。
(一)**7年春季開學起,全市城鄉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并補助公用經費。
(二)**8年,根據中央、省統一部署,逐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達到中央核定的我省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具體分擔辦法按省定要求另行制定。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小學經費預算編制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專項資金國庫集中支付。
(三)**9年,中央、省出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后,省規定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低于國家基準定額的差額部分,當年按照國發〔**5〕43號文件要求當年安排到位50%,所需資金具體分擔辦法按省定要求另行制定。
(四)2010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公用經費撥付標準,按照中央制定的基準定額全部落實到位。
第二章范圍對象
第四條從**7年春季學期起,全部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含特殊教育學校和職業初中)學生學雜費。
第五條農場、企事業單位等所屬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與所在地區同步實施,執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改革政策,所需經費按現行體制予以保障。
第六條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的學生按省定標準免除學雜費,補助資金下達到學生學籍所在學校。
第七條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就讀的,按照流入地政府管理的原則,與所在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享受同等政策,由流入地政府統籌解決。
第三章經費分擔
第八條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按中央核定標準計算,8個縣(市)全由中央和省財政按6:4負擔,市區農村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中央財政負擔60%,余下40%部分由市財政與區財政按7:3負擔;免費提供農村貧困家庭學生教科書資金由中央全額承擔,補助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費資金由各縣(市、區)承擔。
第九條城市義務教育免學雜費資金及免費提供城市低保家庭學生教科書資金按現行財政體制由各市、區自行解決。
第十條在免除學雜費的同時,按省中小學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增加對中小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所需資金按免雜費資金分擔辦法分擔。各級財政原來預算內安排的中小學公用經費要繼續保留,在原有投入不減少的基礎上,結合財力適當增加中小學公用經費撥款。
第十一條建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根據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人數、生均面積、使用年限、單位造價等因素,測定各縣(市、區)每年校舍維修改造所需資金,由中央和省級按照5:5比例共同承擔。各縣(市、區)校舍維修改造所需資金超過中央和省級安排部分由各地自行承擔。
第十二條落實貧困寄宿生生活費,是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地方政府的責任。農村中小學貧困寄宿生生活費標準按每生每天1元、全年每生不低于239元執行。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資金由市、縣(區)級財政承擔,各地要確保“一補”政策落到實處,并逐步提高補助標準,擴大享受面。
第十三條省級財政將繼續加大對財力薄弱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確保中小學教師工資按照國家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各縣(市、區)要按照“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將中小學教師工資全額納入縣(市、區)本級財政預算,統一縣域內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統一津貼、補貼和社會保障政策等,確保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并保證教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的平均水平。
第十四條各縣(市、區)對中央和省核定義務教育保障資金要統籌安排,增加對農村地區教學點和薄弱學校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區域內教育均衡發展。
第四章資金管理
第十五條為保證學校的正常運轉,各級財政部門要及時將資金撥付到位。按照國庫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政府采購等規定,辦理各項業務,保證提高公用經費、免費教科書資金、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校舍維修改造等各項改革資金及時到位。
第十六條中央和省、市財政保障機制改革專項資金的下拔要全部通過縣(市、區)財政特設專戶,不得在撥付過程中擅自脫離專戶,也不能讓資金長期滯留專戶,更不能截留挪用。
第十七條加強中小學財務管理,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推進中小學財務公開,接受師生和群眾監督。
第五章附則
甘肅省臨澤縣鴨暖華強小學六(四)班:田歌
我從報上摘抄到:“兩免一補”政策的出臺,減輕了貧困家庭教育支出的壓力,提高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入學率,許許多多因貧困而走出課堂的學生再次回到學校,卸下了多少貧困學生的沉重的包袱”這樣一段話。我深有感觸。是的,自從“兩免一補”政策的春分吹進西部,我們農民家庭無不拍手叫好。我們出身農家的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兩免一補”政策的溫暖。
開校學生們捧著課本,鮮亮的標著“本書由國家免費提供”的字樣。我們六年級4班學生王臘梅的家長對校長說:“年初我家地收成不大好,種地也不夠人手,我怕我的孩子回家上不了學,那幾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如今黨的政策為我解憂排難,再不愁女兒的學費了。”
我們學校六(二)班陳霞母親出走,父親又當了和尚,就靠她年邁的奶奶撫養她,一直沒有交過學費,他奶奶告訴校長:“要讓孫女長大以后報效國家。
我們班的王福權同學早年喪父,姐姐在一中上學,老師把他從家中找回學校,打消了他退學的念頭,享受了“兩免一補”的優惠政策,在這學期,學習成績逐漸進步,老師很是喜歡他。
從2002年以來,學校老師走村串戶宣傳“兩免一補”政策。我們華強小學近400多人,沒有一個學生流失,學費書費全免,140 多個寄宿生,補助了寄宿生生活補助費(每生每學期250元)。
一、使用現狀
嚴格按照《“兩免一補”工作管理暫行辦法》、《普通高中貧困家庭助學金管理辦法》、《貧困家庭學生高考入學政府資助金管理辦法》、《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暫行管理辦法》、《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實施方案》等的要求,規范工作程序,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1、扎實做好貧困生評審、認定工作。在貧困生的認定過程中,各校按照個人申請學校、村委會(社區)考察學校評審小組審核公示縣教育局、財政局復核確定資助對象匯總上報的程序陽光操作,確保貧困生不漏報、不多報,讓每一位貧困家庭學生都能享受到資助,對擬享受資助的學生,各校在校內醒目位置進行7日以上的公示,廣泛接受社會監督。對于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大學生,嚴格審查申報材料,堅決杜絕弄虛作假。
2、加強組織協調,提高工作效率。一是積極主動與上級教育部門、財政部門聯系,根據、市下達的指標數,綜合各鄉鎮、學校調查摸底出的貧困生數及各鄉鎮、學校經濟困難程度,合理分配受助學生名額,將貧困生數分解到各鄉鎮或學校。根據中小學的實際,合理編制資金計劃,加快資金撥付進度,保障資助資金按時發到受助學生手里。二是積極與國家開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聯系,跟蹤資金到位情況,確保貸款第一時間到達學生手中。
3、注重督促檢查,不定期深入到學校及學生家中,督查資助資金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通過下發文件、平時交流等形式進行宣傳和教育,提高領導和各級各類學校對學生資助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層層落實責任制,進一步強化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責任感。
二、資金落實情況
1.落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2014年春季和秋季共為2979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通過財政“一卡通”發放生活費補助資金253.4375萬元。執行補助標準為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秋季學期待上級資金到位后評審發放。
2.落實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政策。2014年春季和秋季共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622人,通過財政“一卡通”發放助學金121.65萬元。
3.落實高考入學政府資助金政策。2014年資助考入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95人,通過財政“一卡通”發放資助金49.5萬元。
4.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政策。2014年資助中等職業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春季學期168人,通過中職卡發放助學金2.52萬元。為4747名中職學生免學費,免除金額40.307萬元。秋季學期助學金和免學費已報縣財政局申請發放。
5.落實學前教育幼兒資助。2014年春季學期,上級下達了前教育幼兒資助名額256人,已發放資金10.24萬元。2014年秋季資助名額244人,資助對象已確定,將于近期發放資助金19.52萬元。
6.落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政策。2014年為1531名高校貧困學生辦理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將發放貸款1077.045萬元,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貧困家庭學生上學難的問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1、上級下達資助指標不及時,影響工作進度。建議上級部門及時下達資助指標。
2、當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資助政策只有寄宿生生活補助,很多家長不太理解,為什么走讀特困生無法得到資助,有失公平。建議出臺非寄宿生貧困學生資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