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表示紅的詞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d w u y ei shi zh y u an er an ch聲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韻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木( )( )足( )( )
三、按要求寫詞語。
1、比一比組詞語
{住( )往( ) {外( )處( ) {觀( )現( ) {塊( )快( )2、寫出你知道的江河湖海的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照樣子寫詞語。
例;又(快)又(好)
又____又____又____又____
例;不(長)不(短)
不____不____不____不_____
例;一(杯)牛奶
一( )尺子 一( )面包 一( )白云 一( )轉筆刀例:(吹)笛子
( )電視( )電話
五、填一填。
彎彎的羽毛____________________。
嶄新的小河十分________________。
蓬松的木牌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樣子,給下面的字換個偏旁,組成新字,再組詞語。
例:課棵 一棵樹
清____( ) 樣____( ) 飽____( ) 孩___( )七、照樣子,寫句子。
愛可愛我家有一只可愛的小貓。
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頭發上的水珠直往下滴。
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坡上有牛,有羊,還有馬。
____有____,有____,還有______。
八、請你把下面的詞語排成通順的話,并加上標點
1、喜歡竹葉大熊貓新鮮的吃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里啊魚兒你看真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的雨衣是這件呀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要求填空。
1、把句子補充完整。
青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爸爸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橫線里填上表示方向的詞語。
太陽從東方升起,小紅面向太陽,小紅的左面是________,右面是________,后面是________,前面是________。
十、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春風吹,吹綠________,吹紅了________,吹來了________,吹醒了________。(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
2、欲窮千里目,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言師采藥去。
十一、讀下面一段話,再回答問題。
果園里,果實成熟了。蘋果像娃娃的臉紅紅的;黃色的柿子掛滿了枝頭;石榴也俏皮的咧開小嘴,向我們微笑。再看核桃,它們個個圓滾滾胖乎乎的,在枝頭上看著小朋友做游戲,它們也想下來玩玩吧!
1、這段有________________句話。
2、這段話寫了果園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這些果實。
3、在( )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蘋果 ( )的柿子 ( )的核桃 ( )的石榴4、照樣子,寫一句話。
蘋果像娃娃的臉紅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用下面的幾個詞寫一段話。
下面教幾招如何描寫色彩的訣竅。
一、掌握幾種描寫顏色的表達方式。
用“物+顏色”來表示,如:頭發黑黑的。用“顏色+物”來表示,如:青青的麥苗。用“條件(時問、地點)+物+顏色”來表示,如:深秋的楓葉一片火紅:公園里的石榴花紅得像火。用“條件+物+顏色+顏色+顏色”來表示,如:花園里、爭相斗艷,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勝收。
二、關鍵在于仔細觀察,抓住景和物的顏色特征。
大自然本身就是五光十色的,首先,要抓住它們的色彩特點,準確地勾畫,可以使人如見其景。注意色彩的細微差別,準確傳神地描繪事物的顏色。同樣是“紅”,卻有“粉紅”、“緋紅”、“朱紅”、“血紅”、“紫紅”、“火紅”等細微差別,準確地使用它們不僅可以傳神地描寫事物的顏色,還可以避免重復使用同一個詞語。其次,對人物的色彩描寫要注意符合人物身份。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其外貌也各不相同。因此,作文時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色彩來表現人物的特征。第三,用動態變化來描繪事物的色彩。如一位同學在《觀日出》中寫道:“……只見太陽還未出來的地方呈現出魚肚白的顏色,過一會兒,太陽從暗藍色的波浪上露出一點兒,像月牙兒,淡淡的紅色顯得不怎么清楚。又過了一會兒,太陽露出小半邊臉,光線漸漸明亮起來,顏色由淡紅轉為桃紅。大約過了十分鐘,太陽全露出來了,圓圓的像大圓盤,顏色是鮮紅的,照射在它身邊的云朵上。
那一朵朵的紅云,就像是天空中仙女們織的錦緞一樣……”描繪日出的動態變化時,太陽和景物的顏色也隨之變化。
三、巧用修辭手法,增強色彩描寫的表達效果。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4題;共122分)
1.
(10分)我會給字加筆畫變成新字,再組詞。
例:大(天)(天空)
十________
________
木________
________
云________
________
日________
________
二________
________
2.
(5分)你能照樣子寫出幾個表示顏色的詞嗎?
火紅
金黃
嫩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讀課文《和時間賽跑》,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使心情安適。________
②悲傷,悲痛。________
③受到的啟發或益處很大。受益非淺,收獲很大。________
4.
(10分)比一比,再組詞。
衰________
秦________
筐________
謊________
懇________
哀________
泰________
框________
慌________
肯________
5.
(6分)比一比,組詞。
桌________掉________
;
聯________連________
;
腕________碗________
6.
(6分)讀拼音,寫漢字。
bàng
wǎn
________?màn
màn
________?guāng
máng
________??xià
chén
________
zhuàng
lì
________??xī
xié
________
7.
(4分)寫出下列漢字的部首。
壯________
藍________
伏________
爛________
8.
(6分)看拼音,寫漢字;
cì
yǎn________??yú
xiá
________?lán
sè
________?mǎn
miàn
________
hóng
guāng
________?rì
luò
________
9.
(7分)給下列字注音。
傍________?藍________余________壯
________染________沉________ 燦________
10.
(2分)“余暉”的意思是(
)
A
.
傍晚的陽光
B
.
光輝
C
.
余下的光芒
11.
(4分)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下沉——________
日落——________
傍晚——________
美麗——________
12.
(9分)在括號里填上同音字,組成詞語。
dài等________
________領
________價
lán
________天________色
梅________芳
yú
________歌
________暉
金________
13.
(7分)加上標點。
①爺爺滿面紅光________望著奶奶說________夕陽真美呀________
②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________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________紅色________紫色________
14.
(4分)加偏旁,變新字。
皮________
________
蘭________
________
15.
(5分)把下面詞語組成一句話,再加標點。
①和
爺爺
奶奶
我
帶著
看
去
日落
②太陽
地
慢慢
沉
往下
16.
(9分)根據課文《夕陽真美》填空。
太陽已經________,________了刺眼的光芒。________一片________。連綿________的________,披著________的________,顯得________。
17.
(3分)在括號里寫出加橫線的詞的反義詞。
①朝陽很美,________也很美。
②學校離我家很近
,
但醫院離我家很________。
③爸爸每天早出________歸,工作很辛苦。
18.
(4分)選擇正確的詞語連接。
燦爛的________??天空
雪白的________??太陽
深藍的________??云朵
圓圓的________??霞光
19.
(4分)給下列字換偏旁變新字,再組詞。
燦——________
________
遙——________
________
20.
(3分)填空
《夕陽真美》生動地描繪了________時天地間________而________的景色。
21.
(2分)“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這段話是說(
)。
A
.
西山很美
B
.
夕陽很美
C
.
用西山的美襯托夕陽的美
22.
(2分)“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句中的省略號是說(
)
A
.
沒有顏色了
B
.
可以省略不說
C
.
還有很多顏色
23.
(4分)我會填
①輕:共________畫,第二畫是
________。
②染:共________畫,第四畫是________。
24.
(3分)根據課文《夕陽真美》填空。
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天空一片深藍。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
①這段有________句話。
②這段先寫了太陽,接著寫________,最后寫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1題;共8分)
25.
(8分)課外閱讀。
太陽下山了,天邊的云彩,像山又像海。山,是紅紅的,山上沒有樹。海,是紅紅的,海里沒有魚。
太陽下山了。啊!下山的太陽,是她把云彩染紅的!
我愛看那紅紅的山,我愛看那紅紅的海,我愛看那美麗的云彩!
(1)這篇文章一共有幾段,主要寫了什么?
(2)太陽下山了,天邊的云彩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
(3)云彩是被________染紅了。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4題;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二、閱讀題
(共1題;共8分)
25-1、
1.的、地、得”用法記憶小竅門――“的、地、得”用法口訣:
的地得,不一樣,用法分別記心上,
左邊白,右邊勺,名詞跟在后面跑。
美麗的花兒綻笑臉,青青的草兒彎下腰,
清清的河水向東流,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暖暖的風兒輕輕吹,綠綠的樹葉把頭搖,
小小的魚兒水中游,紅紅的太陽當空照,
左邊土,右邊也,地字站在動詞前,
認真地做操不馬虎,專心地上課不大意,
大聲地朗讀不害羞,從容地走路不著急,
痛快地玩耍來放松,用心地思考解難題,
勤奮地學習要積極,辛勤地勞動花力氣,
左邊兩人就使得,形容詞前要用得,
兔子兔子跑得快,烏龜烏龜爬得慢,
青青竹子長得快,參天大樹長得慢,
清晨鍛煉起得早,加班加點睡得晚,
歡樂時光過得快,考試題目出得難。
2.“的、地、得”快板
的地得、的地得,用作助詞都讀de.
作文寫話用不準,朗讀往往會念錯。
有趣的活動、綠的樹,活動是事,樹是物。
事物前面用的字,小朋友們都記著。
認真地想、快快地跑,想跑看摸是動作。
動作前面用地字,位置千萬不要挪。
看得清,記得準,唱得好,飛得高。
動作后面用得字,補充說明要記牢。
3.“的、地、得”用法簡要口訣
名詞前面“白勺”“的”,
動詞前面“土也”“地”,
形容動后“雙人”“得”,
當作助詞都讀“de”。
4.“的、地、得”如何用
“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
“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
“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或詞語,表示怎么怎么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干凈、笑得多甜啊。
5.“的、地、得”的用法補充
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十有八九用“得”。有一種情況,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也應該用“得”
6.總結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說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的+名詞
【關鍵詞】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積累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詞語的教學目標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文中詞語的意思,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辨別詞語的感彩,體會其表達效果。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部分語文老師往往脫離具體的語言環境,生硬地將字典的解釋灌輸給學生,讓其死記硬背詞語意思,造成很多學生在寫話、作文時,語言干癟匱乏,甚至詞不達意。
一、前置學習,初步理解詞語
學生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是自己去發現。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強調指出,語文教學“要著眼于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在“在先學后教”的課改形勢下,前置性學習已經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前置性學習是求知過程的良好開端,是自覺運用所學知識和能力,對一個新的知識進行預先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動學習過程,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運用工具書查閱生字詞的能力,因此,在指導學生預習課文圈畫生字詞的同時,可以讓學生查閱字典了解生字的含義,是否多音字,以及能夠組哪些詞語。在教學《西湖》這篇課文時,學習“連綿不斷”的“綿”時,就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生1:“綿”可以組詞“絲綿”。生2:不對,“絲綿”的“綿”是“棉花”的“棉”。生3:這兩個詞都對。師:沒錯。“絲綿”是絮狀蠶絲,“絲棉”是像絲一樣的棉,主要成分是棉花,這是兩種不同的織物。在前置性學習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新的知識,竭力地運用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去了解、分析和吸收這些新知識,關聯和融匯就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
二、對比積累,習得理解詞語的方法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方法不僅是機械地解釋文字,記誦文句,研究文法修辭的法則,更要緊的還在于多比較、多歸納、多揣摩、多體會,一字一句都不輕易放過,務必發現它的語言特征,因此,詞語教學中進行對比積累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剪枝的學問》一課,理解“成熟”一詞,一位老師是這樣處理的:師:桃子成熟了:小伙子做事不成熟。聽寫“成熟”這個詞。師:桃子成熟了什么味道?生:又香又甜。師:不成熟的桃子呢?生:又苦又澀。師:“小伙子做事不成熟”中的“成熟”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不好吃?生:不是,是說這個小伙子做事不懂事。師:在具體的句子中理解,就理解了詞語的意思。看看,在這個學生所寫的詞語中,哪個詞語寫得不“成熟”?這位老師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具體理解,并集合寫字指導過程再一次恰當運用:“哪個詞語寫得不成熟?”真可謂:課堂處處皆語文,教學處處都用心。
三、巧用語境,習得語言感受能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習言語,要讓詞深入到兒童的精神生活里,使詞在兒童的頭腦和心靈中成為一種積極的力量,成為他們意識中帶有深刻內涵的東西。理解詞語是理解句子的基礎,但理解詞語不能離開具體的語言環境,只有以具體的語境為依托,詞語才有肥沃的土壤,理解詞義才會水到渠成。教學《西湖》這篇課文時,有學生提出不理解“心曠神怡”一詞,我想直接告知詞義或許能讓他暫時記住這個詞語的意思,卻不能讓他真正體會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于是我用多媒體播放了“西湖十景”的資料圖片,然后問他:“如果讓你在這樣的美景中散步,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心情一定特別愉快!”“精神狀態呢?”“非常放松。”你能帶著這樣的心情讀一x課文中帶有“心曠神怡”的句子嗎?……“你的朗讀真讓人心曠神怡呀!現在你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了嗎?”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沉入了詞語的感性世界,也提高了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四、跳出文本,擴大詞語運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