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傳熱學課程

傳熱學課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熱學課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傳熱學課程

傳熱學課程范文第1篇

關鍵詞:傳熱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試手段;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章學來(1964-),男,浙江海寧人,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徐蔚雯(1991-),女,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學商船學院碩士研究生。(上海 201306)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9-0099-02

“傳熱學”是研究物體內部或物體與物體之間由溫度差引起熱量傳遞過程的學科。“傳熱學”在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一直作為能源動力類專業研究生考試的必考課程之一。因此,如何搞好“傳熱學”教學,使學生深入理解傳熱學知識,是必須重要解決的問題。

一、“傳熱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近幾年本專業課程考試通過率從89%下降到85%左右,大部分學生集中在65~75分數段,高分較少,專業平均分下降3~5分,教學成果不盡理想,而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由于大學生本科擴招,導致學生平均素質下降,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無法完全滿足當今教學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傳熱學”一向“難教難學”。一是課程內容較為分散,缺乏很好連貫性,使學生不容易橫向理解;二是圖表、經驗公式以及半經驗公式較多;三是一部分理論與概念較為抽象深奧,學生理解普遍存在困難;四是課程課時少,54課時不足以將內容完全講解,因而同學無法很好地吸收知識。

根據以上教學困難,課程組決定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試手段等方面進行教學改革,以期改善教學成果,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二、教學內容的改革

教學最主要的是教學內容。現在傳熱學發展十分迅速,而其教學內容相對滯后,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增加一些傳熱學前沿內容,拓展學生視野。同時根據教學情況,適時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

1.注重對流傳熱及其實際應用

考慮到上海海事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于制冷及其相關行業,課程將加大對流傳熱的講解力度,并在課后作業與考試中引入其實際應用題,加深對該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教師自行批改作業,并根據作業情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在下節課堂中,教師將詳細講解學生錯誤題目以及題目要點,并且擴展題目類型以及應用實例。

2.注意本課程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師講解知識要點,必須與專業的培養計劃聯系在一起,旁征學生已經學過的科目知識來幫助學生理解學習要點,博引學生即將學習的科目概念來印證課程內容。例如將鍋爐作為導熱實例,回顧鍋爐知識,切實印證導熱作用;將對流傳熱與流體力學聯系,方便于學生理解對流傳熱中流體的運動;將輻射傳熱與熱管相結合,為之后換熱器課程的學習做鋪墊。該措施已實行了2屆,皆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增強了同學專業的連貫性以及對專業知識的融合運用能力。

3.運用雙語教學,加強學生的專業英語

基于學生現階段的平均水平,教師在緒論、應用以及簡單概念的講述時通過自編英語講義、英語板書以及雙語口述實行雙語教學,并在考試時酌情添加一些英語題目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該措施已試點3屆,取得了一些成效。自編講義不僅能夠減少學生閱讀專業英語的難度,更能較好地引導學生學習的進度,達到循序漸進的效果。此外,在平日里的講課與課后作業中,教師也將增加關鍵詞與專業術語的英語講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使學生能夠運用英語這種國際學術語言進行思考,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更有效地掌握國際上傳熱傳質領域中的最新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樣,教師在閱讀英文教材、編寫英文教案的過程中也將受益匪淺,不僅可以使教師了解國內外最新的教學動態與科研成果,而且還將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1]

4.增加熱管等專題

在完成課程教學但還未考試時,教師通過創新基地將給學生講授熱管等專題。在介紹熱管的原理以及相關應用后,要求學生完成特定條件下求取熱管周圍特定溫度點溫度變化的程序編制。這個舉措既使學生熟悉編程語言以及計算機相關軟件的使用方法,而且也通過熱管這個當今十分普遍的應用實例鞏固了學生對“傳熱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大大有利于學生在日后工作中適應現代工程的發展要求。[2]

三、教學方法的發展

現今的大學教學中,“傳熱學”的教學內容基本相差不大,而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教學成果卻大相徑庭,而造成這個結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則是各校教學方法的不同。

1.課前提問回顧,課后作業預習

課程教師通過每次上課前隨意對學生的提問來幫助學生回顧上次課的主要內容,同時檢驗學生對上次課知識的掌握程度,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通過每次課后布置2~3道預習作業來要求學生自主學習之后的課程,以加強聽課效果。該措施已嘗試多年,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成果。它可很好地將“傳熱學”課程串聯起來,解決了課程內容較為分散、缺乏連貫性等問題,并通過課前提問的總結以及預習問題的解答,理清了學生及教師的思路,增強了學生對離散知識的概括總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

2.學生自主備課,上臺講解

對一些重要的理解難點,教師會根據教學進度,酌情要求學生自學難點并且自備教案。之后,教師將在課上隨機挑選學生上臺演講,并查缺補漏總結難點內容。通過自學―教授―補充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總結歸納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還可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興奮狀態,間接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2]

3.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實踐中完善方案

在54課時中有6課時用于“傳熱學”相關課程實驗。教師在實驗前講解實驗要求、基本原理以及提供的設備后,要求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以達到實驗目的。實驗時,學生按照自己設計的實驗方案操作,并且通過實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修改實驗方案,最終提出一套正確、可行、完整的實驗方案。在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查詢各種資料,與同學討論或是詢問求教于導師。而教師在實驗期間維護學生安全,解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并在實驗最后總結歸納實驗精髓。通過此舉培養學生獨立設計一套完整實驗方案的能力,以及主動發現問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考試手段的調整

眾所周知,考試是目前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同時它也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起著引導作用。因而,根據學生學習狀況選擇合適的考試手段則成為每個教師必須嚴陣以待的一個重要問題。

1.傳統考試的形式及其優缺點

傳統的考試形式一般有閉卷和開卷兩種。

一般課程平日里都采用閉卷考試,這也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考試。閉卷考試有著鮮明的優點:一是學生通過考前背誦與復習,能夠熟練掌握本課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礎知識;二是學生不會心存僥幸,為了通過考試,考試前必定會做一定程度的復習;三是考試監考比較方便,能夠通過比較簡單的手段杜絕學生的作弊現象。但是凡事無完美,閉卷考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劣勢。由于“傳熱學”課程圖表、經驗公式以及半經驗公式較多,這些公式與參考資料所需數量龐大無法在試卷中一一列出,而學生又無法全部背出且也無這個必要,所以試卷的出題范圍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為了規避這些參考資料,所出試題難度較低,不能客觀地衡量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況。

第二種考試手段就是開卷考試,這也是教學上比較常用的一種考試形式。開卷考試的優缺點正好與閉卷相反。開卷考試能列出一部分公式與參考資料,減輕學生的復習壓力,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理解知識難點,增添學習的深度與廣度。但是在開卷考試中,教師無法很好地監控學生的考試情況,很難做到杜絕作弊現象的發生。同時,學生一旦在考試中被允許翻開書本,就會忽視考前復習的重要性,對基本概念以及基礎知識的掌握就缺乏穩固,并且在考試中如果遇到問題,學生不會首先自行思考解決,而是通過翻閱書本來尋求答案。[3]

2.“1+1”考試手段及其優缺點

所謂“1+1”考試就是閉卷考試加“一頁紙”的考試,“一頁紙”是指允許學生將印有學院考試專用圖章的紙帶入考場,這張紙上允許學生記錄自己認為對答卷有幫助的任何內容,如公式、解題方法或重要結論等。[3]一是通過一頁紙資料的整理,學生擁有了一個“傳熱學”課程,歸納重要知識點的過程,這不僅僅培養了學生的概括總結能力,更加深了學生對本課程知識的理解與運用;二是一頁紙資料的參考,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公式與參考資料的背誦,使學生免于無用功的困擾;三是一頁紙篇幅有限,只能謄抄有限的知識要點,因而出題依舊保留很大的余地,解決了開卷范圍過廣 ,出題偏怪偏難的問題。同時學生在考試時無法完全依靠這張紙,所以依舊會重視考前知識點的復習,相信一張紙最后也將只是一個心理安慰。

但是“1+1”考試手段并非毫無缺點,它依舊有著需要繼續研究與探討的部分。一頁紙的篇幅大小決定著考試開卷范圍的大小,如果篇幅過小,則無法涵蓋所需公式與參考資料,引起學生精力及時間的浪費;如果篇幅過大,則限制了考試的出題范圍,考試將無法全面客觀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

3.“開卷加閉卷”考試形式

目前課程運用的是開卷加閉卷的形式,對兩種考試取長補短,既兼顧了公式以及參考資料的查閱便利性,拓寬了教師的出題范圍,又考察了學生基本概念以及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督促學生必須重視考前復習。根據近幾屆的試驗情況,筆者發現由于開卷考試的開卷范圍過廣,使開卷試卷的考試難度大大降低,如果提高出題難度,又不免出題偏于難題與怪題,違背了考查學生學習質量的初衷。

五、總結

“傳熱學”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希望通過上述改革能給“傳熱學”的教學帶來一絲新的氣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傳熱學”的基本理論及計算,提高學生發現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滿足后續課程的學習基本要求,為未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2]

參考文獻:

[1]鐘曉暉,趙斌.“傳熱學”精品課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08-111.

傳熱學課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項目化教學 課程改造 探索與實踐

課 題: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教育科學研究(交教研1202-18)。

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是輪機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這門課程既是三管輪適任證書的考試科目,又對學生今后學好船舶柴油機、船舶輔機等后續專業課程有著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現在,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和溫室效應日益嚴重,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做到“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成為新一代輪機員所必須面對的問題。而船舶是一個利用能量的系統工程,熟練掌握關于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的相關知識,全面考慮船舶各系統的相互影響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是學生成為一名優秀輪機員所必備的技能。

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下,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較為抽象,學習吃力。隨著我國教學課程改革的進程加快,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課程中得到了逐步推廣應用。它是目前教育主管部門較為推薦的一種先進教學模式。它與傳統的“應試式”教學不同的是突破了傳統的課程設置,更能適應現代的教學現狀,主動適應了經濟的發展趨勢,滿足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但是,現在課程的項目化改造大多集中在專業課程上,而基礎課程由于距離實踐較遠,很難找到合適的項目。在多次從事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教學的基礎上,筆者嘗試著對本門課程進行了項目化改造。

一、項目化教學項目的構建

我們通過理順教學內容,結合船舶工作實際需要的知識和能力,同時考慮學生沒有船上工作經歷,對船舶設備不了解的具體情況,共設計了3個教學項目。

1.船舶柴油機節能方案的制訂

這個項目是整門課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項目,遵循“我教你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掌握本門課程所需用到的基本概念,熱力學第一、第二定律,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等基礎知識,并同教師一起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船舶柴油機經濟性的分析中,制定出船舶柴油機的節能方案。在教學過程中,首先遵循“我教你學”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充分掌握在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中需要使用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并將之應用于實際。

2.空壓機節能方案的制訂

這一項目定位為“你做我導”的訓練,利用空壓機基本工作原理與空壓機相同的但在生活中常用到的打氣筒作為道具,引導學生根據前面所學到的知識自行推導出單級壓縮機的效率公式并制訂出節能方案,達到在做中學的目的,在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鞏固了本課程的基礎知識。教師不但要在課前給學生以充分的指導,還要解決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而發現學生基礎知識的欠缺,查遺補漏。

3.船舶冷庫節能方案的制訂

這一項目定位為“你做我評”,主要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教師站在公司的立場評價學生所制定的節能方案,使學生了解企業的需求,在掌握基本知識技能的同時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二、項目化教學的實施

項目化教學實施的思路是以職業能力為核心,以學生小組為基本單位,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走入課堂,使學生從“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項目實施的概要步驟如下。

1.前期回顧、肯定

在一個項目開始時,首先回顧上一個項目訓練的得失,并對在上一個項目中表現較好的小組進行肯定,起到正面激勵學生的作用。

2.項目引入

教師對實際船舶工作的需求進行描述或啟發性提問,引入新的項目訓練內容,使學生明白本次項目訓練的意義以及要求,各小組明確自己的任務及組內成員的分工。

3.項目知識講解

教師講解完成項目所需的基礎知識,使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本課程的知識目標,并能夠將這些知識應用到項目訓練中去。

4.項目的完成

各小組按照分工完成項目,教師流動指導。小組成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可以通過與小組內的其他成員探討或通過手機上網查詢相關資料,也可以向教師尋求幫助,但每次的教師尋求幫助會適當扣除項目完成部分的分數。

5.項目成果的展示

在完成項目任務后,各小組選派代表展示本組成果,教師予以點評,使學生了解自己在項目完成過程中的不足,并系統梳理在項目中所用到的知識點。

三、項目化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革

隨著教學方式的改變,原有的以一張試卷決定學生成績的方法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教學改革的要求,因此,探索一種全新的考核、評價方式成為課程項目化改革急需解決的問題。

1.考核方式必須與教學方法同時變化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上具有絕對權威。考試也是以一張試卷來考查學生對教師所講授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允許學生自由發揮,在很大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項目化教學則是教師只提供任務目標,學生可采取自己任務最合適的方法來完成項目,只要學生最后能說服項目的評價者(教師),就可以認為該方法是可行的。因此,不同的學生對同一問題就會有不同的方法,這就使得項目的過程變的重要于結果。因此,在項目化教學模式下,必須加強對過程的考核。

2.項目的考核形式

由于項目化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在提高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提高其職業素養,因此在對過程考核時要包含對素質能力的考核。在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考核中,最終的期末考試占40%,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平時的項目完成情況占60%,其權重為課堂表現12%,項目完成情況30%,資料搜集情況6%,團隊協作情況6%,創新意識6%,所有項目的平均成績,即為該生的過程成績。

四、在項目化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方案

1.在項目化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在課程的項目化改造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學習素質問題。今年來,高校不斷擴招,部分基礎很差或是根本不想上學的學生在家長的壓力下也來到了高校,造成了部分學生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出現了厭學情緒。這就使得教師在布置完任務后,總有部分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在課堂上一直將自己作為“旁觀者”而非“參與者”,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2.應對方案

首先,采取均衡分組的方法,將學習較好的學生和學習存在困難的學生混合編組,使每組都有學習好的學生作為主力,避免整個小組因為對任務束手無策而影響參與的積極性。其次,細化任務分工,強調團隊意識,要求小組中的每名成員必須有明確的任務目標,同時培養學生作為團隊一員,對團隊的責任意識,通過團隊的力量來督促參與不積極的同學,提高其完成任務的積極性。

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高職院校大力推行的先進教學模式,目前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還需要不斷從理論依據、知識體系的構建、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將之不斷深入。

參考文獻:

[1]鄭紅.“項目化教學”在高職課改實踐中的探索[J].華章,2013(19).

[2]洪宵,付彬,李滌非.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探討[J].中國成人教育,2008(6).

傳熱學課程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fair, flexible,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examination way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high efficient examination. Obviously, th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paperless examination becomes a vital reform direction for the examination. Through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n the paperless examination in the curriculum examination of heat transmission scie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dvantages of paperless examin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and key points of its implement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aperless examination in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foundation courses.

關鍵詞:無紙化;教考分離;考試改革

Key words: paperless;separation of teaching and testing;examination reform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5)35-0256-02

0 引言

近年來“教考分離”、“協同教學”、“慕課”、“多媒體課程”等先進的教學改革理念在傳熱學的教學體系中得到了較為深入的推廣及應用,但是在最后的考試環節仍然擺脫不了傳統的管理制度及考試制度的制約――“一紙定音”。這樣的考核方式顯然與先進的教學理念所不相對應的。在國內外無紙化考試在計算機、英語、經濟等課程考核體系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3],但是在工程類課程的考核中應用相對較少。本文主要就無紙化的考試方式在傳熱學課程考核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為計算機網絡化的考核手段在傳熱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無紙化考試的優點

1.1 減輕教師的壓力

傳熱學是工程熱物理類專業的基礎課,上課的人數較多,一個班級的人數一般在80人以上,因此閱卷工作任務繁重。無紙化考試的實施能夠提高教師的閱卷質量,減少其勞動強度,通過計算機的自動對比閱卷準確且速度較快。其次,能避免教師個人的情感因素,保證閱卷過程的公平公正。同時,以江蘇科技大學為例,與有紙化考試相關的教學事故大概有4種如表1所示。

因此,在閱卷過程中的教師總是提心吊膽,壓力較大,一份試卷核對幾遍是非常常見的事情。無紙化考試的推廣能一定程度的解放教師的心理負擔。

1.2 與教考分離相對應,更具公平性

無紙化考試是教考分離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盡管很多教學團隊付出了較大的精力完善了試題庫的建設,但是在真正的實踐過程中,還是難以做到試題的隨機性。然而無紙化考試能保證試卷隨機,也能杜絕提前泄題事件的發生,保證了考試過程的公平與公正。同時,面對隨機的無紙化考試,考生的法律及安全意識也會提高,因為無紙化的考試一般都在特定的計算機房,都會有專門的攝像頭等監控設施,考生對這樣的考試環境一般都會有一定的敬畏心理。教師也不用疲于抓作弊、查夾帶等監考工作,減少了教師的監考難度。

1.3 便于管理,節約成本

總所周知,有紙化考試涉及的環節較多,如印刷、封裝、保管、監考、人工閱卷、人工錄入成績等。一個考試需要多個部門如印刷廠、教務處等部門和人員的合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無紙化考試涉及的環節較少。同時在試卷最后的存儲方面,無紙化考試也只需要較小的磁盤空間,大大地節省了學校的財力及存放試卷的空間;最后,成績管理及分析方面,無紙化考試能準確地分析試卷的難易程度、學生的考核情況,為學校及教師在管理和教學方面提供可信、有效的數據。

1.4 有利于實驗課程的考核

像傳熱學這樣的專業基礎課一般會有一定的實驗教學課時,那么對于實驗的考核以往都是通過紙質報告來進行考察。但是無紙化的計算機考試方式可以兼顧這項的內容,將虛擬仿真實驗穿插于考核內容當中,形象又深刻。一方面起到了考核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實驗在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

2 無紙化考試在傳熱學課程考核中的難點

2.1 考試題型的設置

不同于其他計算機、英語等課程,傳熱學是一門工程性較強的學科,該課程的特點是:內容體系復雜而龐大,各個部分相互獨立,圖表和經驗公式較多,理論和應用性都較強。因此在課程考核的時候,除了一般的客觀題以外,有一部分主觀題和計算題。那么主觀題的計算機閱卷及考生的答案填寫都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對于這部分題目的設置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當然,這并不代表要舍去這種類型的題目,雖然在計算機提交答案和編寫公式的時候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從另外的角度來說這也是有利于學生計算機水平的提高,間接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計算機操作能力。

2.2 計算機硬件等配套設施的投入

無紙化考試是通過特定的計算機房進行考試的,要求的計算機數量較多和服務器的存儲空間較大。同時要求考試的軟件界面友好、操作簡單、程序可靠[4-5]。從無紙化考試的推廣來說就要求學校先期在軟硬件上較大的投入。當然這樣的改革必然要注重長期的效益,從先期的投入來看,該方式比無紙化考試投入的要多很多,但是它是一勞永逸的方式,并且一旦這樣的考核模式建立,能推廣到其他課程群的考試中。

3 無紙化考試在傳熱學課程考核中推廣的關鍵點

3.1 無紙化的考試環境

由于無紙化考試通常在計算機房,那么考試過程中鍵盤的敲擊聲和鼠標的點擊聲等可能會對周圍學生的答題帶來一定的噪聲干擾,影響考試水平的發揮。同時部分電腦的顯示器遮擋了教師監考的視眼,一定程度上使得作弊更加有利。因此無紙化考試除了對計算機房的要求及硬件的要求相對較高,滿足功能性的要求外,還需滿足其他舒適性、安全性及便于監控等要求。

3.2 無紙化的管理制度

目前就江蘇科技大學而言,尚未對無紙化考試形成相應的管理辦法。對傳熱學這樣的專業基礎課在管理上要求必須試卷存檔。因此,無紙化考試方式的推廣還需要學校管理層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及政策,否則這仍然是紙上談兵的一個“不正規”的考核方式。

3.3 試題庫的建設

無紙化考試的重要基礎就是龐大的試題庫建設,不僅要包含各種不同難度的題型,同時還要覆蓋全書的教學內容。這是需要一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學團隊共同來完成的。從試題庫的錄入、校對、答案的編寫、評分標準的制定等各個環節需要精心設計及大量的人力投入。并且這樣的試題庫必須與時俱進,根據學生的考核反饋情況進行修正,并且實時的增加一些新試題,以免將學生引導為是試題庫考試型選手。

3.4 監考教師的計算機水平提高

無紙化考試依托的是現代化的計算機,因此決定了從學生到教師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以往像英語、文科類、管理類的無紙化考核過程中除了專業課教師外還需配備專業的計算機教師來應付在考試過程中各種的計算機技術問題,這無疑增加了額外的人力投入。因此,從無紙化考試的推廣而言,專業課教師計算機能力的提高也是關鍵點。

4 結論

教育部考試中心的工作規劃中已經明確指出要在傳統的考試體系中引入高科技方式,這使得無紙化的考核方式成為一個重要的改革方向。然而面對傳熱學等工科的課程如何有效地實施無紙化考試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及各方面投入。盡管無紙化考試在傳熱學考試的推廣中尚不成熟,但是誠然它的應用是具有可行性的并且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教學改革方向。在改革的道路上,采用過渡的客觀題無紙化考核、主觀題筆試相結合的方式也是推進無紙化考試的一個好的開始。

參考文獻:

[1]韓雪娜,關紹云.談高校無紙化考試[J].教育探索,2009(11).

[2]岳琪,王珊.關于計算機應用基礎無紙化考試的研究[J].信息技術,2007,31(4).

[3]姚春江.淺談從遠程教學考試看無紙化考試的優越性[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9,24(3).

傳熱學課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傳熱學;英文教學;能源動力工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2-0208-02

一、英文《傳熱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傳熱學》、《工程熱力學》和《流體力學》被是能源動力專業的三大核心專業基礎課[1]。傳熱學是研究在溫差存在的情況下,物理內部或者物體與物體之間發生的能量傳遞規律的一門課程。由于自然界和科學生產中均處處存在導致熱量傳遞的溫差,所以傳熱不僅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而且廣泛存在于各工程領域,如能源動力、機械制造、建筑節能、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2]。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熱學的應用范圍也不斷擴展,對《傳熱學》課程的教學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為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能夠參與國際化競爭和挑戰的“專業+外語”的復合型人才,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3]。在意見中提出,要在國家發展急需的專業開展雙語教學,這是教育部首次從國家戰略的高度提出要發展雙語教學[4]。而后,教育部分別在2005年、2007年多次頒布意見[5-7],大力推廣雙語教學和英文教學。

英文教學的順利開展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專業術語,獲取學科前沿知識,為以后的國際交流打下基礎,而且有利于培養出更多的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在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要實現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國家戰略,并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英文教學是重要的基礎和手段[8]。在傳熱學領域中,為了了解時下的前沿動向,學習到國外先進的科學理念,借鑒最新的科研成果,與國際上的優秀學者進行有效地溝通與交流,加之國際上大多數的優秀科研期刊都是英文資料,國際會議也是用英文進行交流,我們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由于學科交流中涉及到大量的專業術語,普通的英語教學已不能滿足需求,因此有針對性的專業英文教學勢在必行。在能源動力專業中的本科《傳熱學》教學中引入全英文教學也可以更好地提高國際化辦學程度,推進教育國際化的進度,不僅能夠有的放矢、大幅度提高中國學生該領域的英語水平,而且能夠吸引外國留學生,方便他們對該領域學科的學習,促進了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和溝通。

二、英文《傳熱學》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文本作者在國外留學期間從事《傳熱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曾在愛荷華州立大學機械工程系開展了三個學期的《傳熱學》教學工作,既包括實驗課也參與了課堂教學,具有一定的《傳熱學》全英文教學基礎。在國內工作期間,利用中文《傳熱學》課程的教學機會,部分穿插了雙語教學和全英文授課的嘗試,并引入國外大學教授直接授課的模式,豐富了《傳熱學》課程的教學,并使學生受益。在開展這項工作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了全英文和雙語教學中的優勢,更發現了當前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問題。因此對此進行了思考和總結。

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開展英文授課模式較為感興趣,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結合美國本科生課堂中比較注重與學生互動這一特點,英文《傳熱學》的教學比中文授課更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進入重點大學進行本科學習的學生英語水平基本達到參加雙語課程的要求[9]。結合自身英語學習提高的方面,面對《傳熱學》英文課,學生在自身能夠理解課堂內容的基礎上,常抱著濃厚的興趣學習。與平時的中文課相比,英文課從形式展示上做了全新的改變,這對學生無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學好這樣的課對于他們也是一項挑戰。

然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發現存在部分問題,比如學生的表達部分受阻。由于缺少英語口語使用的語言環境以及本科學習對英語口語水平要求有限,國內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為“啞巴”英語,所以在英文課堂上,也存在著和必須要面對的一些問題。受口語水平的局限,多數學生在課堂上不愿意用英語提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課堂溝通機會會有所限制,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主要為被動式。因此在授課中需要注意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初期先穿行外語教學,隨著講解的不斷深入,學生理解能力的增強和專業知識的提高,可以過渡到全英文授課的模式。此外,教師通過有趣的研究故事和經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關注學生情感,及時關注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認知反映和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問題,建立師生之間雙語交流的常態關系,從而提高雙語教學質量。隨著全英文課程的逐步推進,學生逐漸愿意交流,并在課堂上用英文大膽提問。

在課程內容上,英文《傳熱學》與中文《傳熱學》的授課內容基本一致,但是對于具體的標點符號、公式形式,以及解題思想上有部分區別,因此對這一問題要進行注意。目前,雙語教學的學校大多采用國外進口的原版教材。因為與國內教材相比,國外原版教材英文規范,表達清晰,內容豐富、新穎,閱讀量大,可讀性強,能提供該領域較新的專業知識[10]。然而,國外出版的英文《傳熱學》教材種類很多,但基本上是針對母語為英語的學生編寫的教材。所以在教材選擇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國內教材相比,國外教材在公式表達、標點符號運用,甚至解題思想方面都存在著一定差異,這給學生順利使用教材帶來了一些困難。

全英文教學中的考核不易控制。比如學生作業中,受英文水平的限制,學生對英文寫作表達規范和標準把握不到位,他們完成的課后作業往往存在水平不一、表達不清晰、前后順序不統一等問題,在考試中也存在這一問題。此外,《傳熱學》課程涉及公式、專業詞匯較多,考慮到學生不同的學習目的,他們有的側重于大量掌握專業詞匯,有的側重于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重點和難點,為此考試標準難以制定和統一。

三、英文《傳熱學》教學的對策和建議

在對《傳熱學》英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可以嘗試以以下方式進行解決:

1.嘗試對學生分類管理,分別開設《傳熱學》中文和《傳熱學》英文班,讓學生自由選擇(針對自己的發展方向進行),考試時對不同班級分開考核。為了兼顧學生不同的學習目的,可以嘗試分別開設《傳熱學》中文和《傳熱學》英文班。其中,中文班側重于講授《傳熱學》中的理論、公式推導、實驗原理以及應用問題的解決,英文班側重于講授《傳熱學》中的理論、公式推導等及相關的專業詞匯和表達規范、該領域較新的專業知識英文文獻閱讀等。學生可以依據各自的發展方向進行自由選擇相應的課程學習。考試時對這兩種班級進行分開考核,依據各自教授的重點制定考試形式和題目等。

2.《傳熱學》中英文半交叉上課,學生可以自由流動,課程內容加深理解。在開設兩種班級的基礎上,利用兩種班級教授內容側重不一、上課時間不重合的新穎形式,吸引和鼓勵學生在上好各自選擇的課程的基礎上,自由流動,參與另一種形式的課程學習,以期積累濃厚學習《傳熱學》的興趣,拓展自己專業視野,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然而具體的問題還有,因此需要在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不斷豐富,繼而找到全英文教學有效地實施之路。

參考文獻:

[1]呂留根.《傳熱學》教學改革實踐與思考[J].廣州化工,2011,39(14):183-184.

[2]李友榮,楊晨,吳雙應,等.“傳熱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中,2010(11):66-67.

[3]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育部,2001.

[4]鄭大湖,戴煒華.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研究十年,回顧與展望[J].現代外語,2013,1(1):2.

[5]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育部,2005

[6]教育部.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Z].教育部,2007.

[7]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育部,2007.

[8]談多嬌.雙語教學: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戰略選擇[J].教育研究,2013,(11):83-86.

[9]韓建俠,俞理明.我國高校進行雙語教學學生需具備的英語水平[J].現代外語:季刊,2007,30(1):65-72

[10]李孔清,鄒聲華,向立平.傳熱學雙語教學教材選擇淺談A]//第六屆全國高等院校制冷空調學科發展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

Some Considerations in English Teaching of Undergraduate Heat Transfer Course

YUE Ya-nan,XU Yan-ru,WAN Xiang

(Wuhan University,School of Power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Wuhan,Hubei 430072,China)

傳熱學課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CFD傳熱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06-0119-02

引言

傳熱學課程是湖南城市學院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我校重點建設的課程。由于傳熱學課程的知識點多,課時在教學改革的推進中又不斷被壓縮,在這個矛盾中,學生們常感覺對知識點的學習不夠深入,有許多問題想進一步進行深究卻無法實現,導致教學質量有所下降。作為教師應當如何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們能夠真正掌握該門課程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為以后專業課的學習打好基礎,是當前傳熱學進行教學改革的重點及難點。要解決以上矛盾問題就必須提高學習效率,筆者認為將目前常用的計算機輔助手段引入傳熱學教學將有效解決這一矛盾現象。

計算流體動力學CFD技術是利用質量守恒,牛頓第二定律和能量守恒這三大定律的最基本形式,即積分方程或者偏微分方程轉換成離散代數形式,然后求解代數方程得到離散的空間或時間上的流程數值,從而揭示其物理特性和規律的一門學科,目前已成為十分熱門的研究領域,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換熱器流固熱耦合三維流場仿真、電子設備熱設計、通風空調設計、多種翅片管換熱及流動特性模擬、多孔介質區域流動模擬、建筑風場模擬、復雜幾何結構氣動外流場模擬等許多工程領域。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教師嘗試將CFD技術應用到 “傳熱學”的教學中,該教學方法能夠將各種課堂上學習的傳熱現象在屏幕上生動、形象地通過CFD軟件模擬,對于穩態問題,可以通過計算結果的云圖方式表示出來,對于非穩態問題,可以以動態變化的動畫形式表示出來。通過模擬畫面與基礎理論知識進行對比,能夠加深學生對相應知識的理解,另外,計算機模擬又能十分靈活地改變各種參數,參數變化后能得到不同的結果,這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在學習傳熱學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反映傳熱學基礎理論比較晦澀難懂,特別是講到對流傳熱部分,大篇幅內容都是講經驗公式,讓學生印象不深。作為老師在課堂上沒有具體動態地將傳熱現象講授給學生,容易造成傳熱學理論知識學習無法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對于傳熱學這樣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基礎課,該現象需要盡快轉變。傳統的教學把實踐部分的教學放在實驗室中,但是由于學校實驗經費、實驗條件以及實驗課時等問題約束,使得實驗教學無法滿足學生們的需要,比如實驗室的器材無法給每個學生都能動手的機會,導致許多實驗都成為演示性的實驗,理論與實際不能相結合的問題突出。僅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傳熱學課程,其教學效果無法得到保障,而該學科在本專業中十分重要,對傳熱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將直接影響其他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

CFD技術與傳熱學教學相結合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捷徑,傳熱學中的一些傳熱過程是可以通過CFD軟件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演示性模擬的,特別是對一些在實驗室環境難以實現的實驗,更能體現出計算機模擬的優勢。而且模擬過程以及結果都以彩色畫面在屏幕上展示出來,很直觀,能增強學生對傳熱過程的感性認識。在課堂上也能傳授一部分CFD軟件的應用入門知識,學生們掌握一定的應用基礎知識后也能獨立地動手來模擬甚至探索書本以外的傳熱現象,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遇到難題也更愿意探索深究其中的原因,如此良性循環不但能增加課堂生動性,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得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手段的改進

(一)多媒體教學

目前在課堂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是PPT,其特點是形象、生動、容易制作,但對于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這樣的工科專業而言,更重要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PPT在直觀性方面還有待加強。而與實踐沒有緊密聯系的教學方法必然與當前學校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離,也與大學教育的本質相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筆者認為教學手段除了多媒體PPT教學外應該加入一部分CFD軟件的模擬教學內容。例如在導熱問題數值解法基礎一章中,如果按照教材中所提示的,在課堂中用PPT演示區域與時間的離散化,就會相當抽象,對于初次接觸導熱問題數值解法的學生們來說比較晦澀難懂,但是如果引入CFD技術,比如通過fluent軟件中的前處理軟件gambit對某一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進行網格的劃分,就能生動形象地解釋離散的含義,有利于學生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二)雙語教學

在課堂中,特別是課件中應引入雙語教學。一方面,要了解傳熱學的最新的研究進展必須查閱外文期刊、國際會議論文集以及相關領域國際知名研究人員的研究報告,如果在該領域進行研究,無論是參加國際會議還是撰寫科技文章,都需要用到專業英語,因此在課堂中學習相關的專業英語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各類CFD軟件都是英文界面的,掌握好專業英語對CFD軟件的理解也能提供很好的幫助,以FLUENT軟件為例,該軟件為全英文的,目前也有許多該軟件的教材,教材的形式往往是以實例教學為主。在這些教材中,對實例中的操作進行了詳細的講解,而對于專業英語學得好的學生,其中各種參數的設置含義將十分清晰,學習效果也將事半功倍,而如果專業英語不太好,對于參數設置半知半解,學習完這些教程也沒有理解其實質,往往事倍功半。學生如果想自學該軟件也必須學好專業英語。

三、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

除了課堂上,傳熱學教學中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實踐教學環節,充分利用實踐教學環節加深學生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并提升其創新能力,是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傳統的實踐教學以實驗為主,這一點作為實踐教學的根本,必須繼續加強,一方面積極推進學校實驗裝置的建設,把硬件設備建設好是學生進行創新性研究的基礎。另外,作為實驗的補充,將CFD技術引入實踐教學環節也是十分可行的,CFD技術引入實踐教學后能提高實踐教學的深度和廣度,而且該技術在以后的學習工作中都將有用武之地。在設計CFD實驗中,可以通過設定不同的條件,來保證學生們的題目都不相同,都必須進行獨立思考,避免了互相抄襲的現象。同時CFD試驗帶有更多的不確定性,一個設定條件的改變都能影響最后模擬的結果,這勢必會帶來課下更多的學習探討,開拓了學生的思維,不光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更要自己動腦學習,除了掌握所學知識,更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四、總結

將CFD技術引入“傳熱學”課堂教學中,通過CFD軟件強大的圖形顯示功能,使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課程中的基本理論,能有效解決課程教學中的一些難于講解的問題,提高多媒體課堂教學水平。在實踐教學環節中增加CFD試驗部分,提高了實踐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為傳熱學教學改革開辟了一條新途徑。

[參考文獻]

[1]陶文銓.數值傳熱學[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2]鄧權威,劉欣華.CFD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以傳熱學為例[J].當代教育論壇,2009,(10).

[3]李雪梅,黃麗芳,李金成.傳熱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與實踐[J].石油教育,2004,(3).

[4]劉彥豐,粱秀俊,高正陽,等.關于傳熱學課程創新教育綜合改革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2,(4).

[5]溫正,石良臣,任毅如.FLUENT流體計算應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相關期刊更多

熱科學與技術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低溫工程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冶金能源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鋼集團鞍山熱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海市| 梅河口市| 通许县| 开远市| 昌江| 凤冈县| 天门市| 中方县| 包头市| 察雅县| 延川县| 贡山| 视频| 容城县| 文水县| 文安县| 灵丘县| 巨鹿县| 环江| 泽普县| 吉木萨尔县| 巴南区| 乌拉特后旗| 瓮安县| 乐陵市| 延吉市| 常熟市| 浮山县| 那曲县| 白水县| 桂阳县| 鸡西市| 泾源县| 濮阳县| 文安县| 秭归县| 兴化市| 边坝县| 喀喇沁旗| 涟源市|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