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眼部護理

眼部護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眼部護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眼部護理

眼部護理范文第1篇

充足的睡眠可以有效緩解眼部黑眼圈癥狀

1.保持充足的睡眠及正確的仰臥睡姿,這樣可以防止眼部產生松弛。

2.建議在睡覺前敷上20分鐘的眼膜,讓眼周在睡前釋放一整天的壓力。

3.在睡覺前可以用你的指腹輕輕按照逆時針方向按壓眼眶,防止黑眼圈產生。

維生素和按摩去除黑眼圈

眼部護理也講究內調外養,適當的補充維生素以及穴位按摩均對消除黑眼圈有幫助。

1.及時治療所存在的慢性疾病,加強營養,適當補充維他命C、A、E。

2.穴位按摩:黑眼圈是因為血液循環不佳而造成的,穴位按摩有助于打通血脈;在眼周皮膚涂上眼部按摩霜或眼部營養霜。用無名指按壓球后(下眼眶中外1/3處)、四白(下眼眶中內1/3處)、睛明(內眥角內上方)、魚腰(眉正中)、迎香(鼻翼外側),每個穴位按壓35秒后放松,連續做10次。用中指和無名指(中指放在上眼瞼,無名指放在下眼瞼)輕輕地由內眥向外眥輕拉按摩,連續10次。用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輕彈眼周3~5圈。

熱敷和卸妝好習慣改善黑眼圈

色素的沉淀是造成黑眼圈的另一個因素,因此卸妝一定要干凈,避免外界黑色素沉淀,眼睛自然變漂亮。

1.溫和熱敷:熱敷有助促進血液循環,用柔軟的棉質毛巾浸入溫熱的清水中擰干后鋪在上眼皮上,反復2~3次;水溫不可太熱,因眼瞼皮膚很薄,過熱敷會使皮膚松弛、起皺。

2.徹底卸妝:如果你經常化妝,一定要用眼部專用的液狀乳液清除眼妝,特別是眼線和睫毛部位,不要讓化妝品的色素滲透聚在眼皮里,否則眼睛看起來像捆了一個黑圈,平時應使用眼部專用化妝品,不可以面部化妝品代替。

精油+按摩遠離黑眼圈

黑眼圈主要是因為眼周微循環不暢引起的,所以你每天在涂抹眼霜或護膚精油時配合恰到好處的按摩手法是必要的。在做眼部按摩時,如果著重點按眼周這些重要穴位,如攢竹、睛明、絲竹空、四白、迎香等,可以有效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對去除黑眼圈、眼部皺紋都很有效,輕輕松松讓眼部護理事半功倍。

1.玫瑰精油

玫瑰精油是世界上最昂貴的精油,被稱為“精油之后”,成為美容、美體、食品、煙草及香水和化妝品的調香劑。其中以保加利亞為玫瑰精油的最佳產地。玫瑰精華具有良好的排水作用,能預防和減少因水分積聚產生的浮腫。

功效:分解色素,加速養分與水分的平衡,強化細胞毒素的排出,從而達到對皮膚內外環境的整體調節與控制,具有抗老、防皺及保濕功效,適用于各種肌膚,且都具有很好的療效。

未稀釋的玫瑰精油不宜直接接觸肌膚;孕婦、癲癇病患者、兒童或皮膚過敏者不宜使用。人們在使用前最好先請教芳香治療師,以免誤用而發生危險。

2.薰衣草精油

薰衣草精油主產于法國,從地中海阿爾卑斯山移植世界各地,意大利、匈牙利、英國、保加利亞、西班牙和中國都有栽培。由唇形科植物薰衣草的花經水蒸氣蒸餾得到無色或淡黃色流動液體,具清香帶甜的花香,香氣持久。

功效:薰衣草精油適用于任何皮膚,能促進細胞再生,平衡皮膚分泌,促進血液循環,能有效去除青春痘、疤痕、各種色斑等,還具有消除疲勞、潤澤肌膚、改善皮紋、收縮毛孔等功效。薰衣草精油可以采用點涂法,對去除痘痘、痘印效果顯著。

3.洋甘菊精油

洋甘菊精油蒸餾自花朵,安撫效果絕佳。其因產地不同、功效不同而分為兩種:羅馬甘菊和德國甘菊。德國洋甘菊是美麗的天藍色,比羅馬甘菊更勝一籌。羅馬甘菊精油的氣味香甜,有點像蘋果的香味。顏色淡綠、清澈,具有水質般的粘性。而德國甘菊精油散發著稻草般的清香氣味,顏色黑綠色,中等粘性。

眼部護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手術患者;循證護理;眼睛

循證護理即以有價值的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證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1]。為探討手術中有效的眼部保護方法,找出并發癥的原因及依據,按循證的方法進行眼部護理,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09年1~10月在本院治療的手術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齡6個月~72歲,平均(33.8±20.6)歲;手術時間1~6 h, 平均時間(3.2±1.5)h;手術種類:頜面外科手術73例,其中唇腭裂手術35例,喉咽癌、舌癌根治手術38例;脊柱手術17例,顱腦手術8例。手術:垂頭(側頭)仰臥位83例,脊柱手術俯臥位19例,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進行手術,手術順利,在眼部護理中采用循證護理的理論指導,術后未發生眼部并發癥。

2 循證護理體會

循證護理也稱為“實證為基礎的護理”,即以最佳證據為指導,將護理研究和護理實踐有機結合,避免了護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觀性,使護理工作有證可循,有據可依[2]。

2.1 提出護理問題 手術過程中,由于全身的作用、消毒液的刺激、手術燈光的照射、手術機械操作的摩擦、手術的擺放,還有手術中低血壓等因素的存在,如不做好手術患者眼睛保護,會發生潛在的眼部并發癥:①角、結膜炎癥狀:眼部充血水腫、刺痛、畏光、流淚等不適;②眼睛失明。

2.2 根據臨床經驗,收集文獻資料,應用循證護理的方法提出發生問題的原因,通過查閱文獻并評價相關實證。

2.2.1 角、結膜炎癥狀產生的原因

2.2.1.1 氣管插管全身麻醉 全麻是指利用全麻藥物的作用,使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受到不規則的下行抑制,產生意識消失的麻醉狀態,具有鎮痛完善、意識消失、肌肉松弛、脊神經反射遲鈍的特點。氣管插管全麻下進行手術,90%的手術患者全麻后雙眼不能完全閉合,導致眼球外露,眼部暴露處的淚液蒸發使角膜上皮干燥,繼而出現點狀上皮缺損,角膜充血、肥厚、粗糙,甚至發生角化[3]。術前30 min應用抑制腺體分泌的麻醉輔助藥,也會引起球結膜干燥,引起手術后嚴重的球結膜充血水腫、細菌性結膜炎等并發癥[4]。

2.2.1.2 消毒液的滲入刺激 聚乙吡咯酮(碘伏)作為新一代廣譜、高效、無毒的消毒劑,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碘伏含有效碘1~10 g/L,對皮膚粘膜無刺激。但是在口腔頜面部手術消毒時,碘伏容易進入眼睛滲入結膜囊,侵蝕結膜、眼瞼而導致結膜充血、眼瞼水腫,這在臨床上已有報道[5],所以,手術中眼睛的保護至關重要。

2.2.1.3 手術燈光照射 頜面部手術時無影燈持續照射,強烈的光線及其所散發的熱量導致角膜干燥[6]。

2.2.1.4 手術醫生操作時的機械刺激 頜面部手術,醫生操作中容易擠壓摩擦眼部,加上無菌敷料上的纖維屑脫落,異物容易進入眼部,致使暴露的角膜損傷,導致角膜表面干燥、上皮脫落,使結膜充血[7]。

2.2.1.5 手術擺放 ①垂頭仰臥位:口腔頜面部手術的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常采用的為垂頭(側頭)仰臥位,即肩下墊一軟枕,頭后仰,旨在充分暴露頜面及頸部,以利于手術者的操作。但是,由于長時間的垂頭,眼部血循環增加,眼瞼會因過度充血導致水腫,利于細菌生長,術后易并發角膜炎;②俯臥位:脊柱手術采取俯臥位時,由于和麻醉等因素,特別是患者頭部接觸馬蹄形頭架的位置不當是導致眼部并發癥的危險因素之一[8]。同時俯臥位時頭部出現靜脈充血、淤血,導致視覺器官供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另外,視神經在視神經骨管內,被硬腦膜固定在管壁,活動度小,一旦眉弓或眼眶受壓,眼球扭曲,導致視神經纖維部分牽拉,也可引起不可逆病理改變。

2.2.3 眼睛失明的原因 有研究認為俯臥位和使用馬蹄形頭托導致失明的原因,可能與直接作用于眼球的壓力使眼內壓升高超過了視網膜的灌注壓有關[8]。有可能擺放不當致使長時間壓迫眼部而出現的視網膜缺血,貧血患者在血壓降低時,即使是短暫的擺放不當也可能造成患者出現缺血性視神經病變[9]。有報道[10]術中貧血和低血壓可能是患者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的主要致病因素。Lee等[11]總結了93例脊柱手術后視力喪失的可能原因后指出:預計術中失血大于1L或全麻時間大于6h的俯臥位脊柱手術患者應提及視力喪失的風險。

2.3 根據存在問題及可能發生的原因制定相關護理措施。

2.3.1 做好術前訪視工作。了解患者的整體情況并做好評估,制定護理措施。

2.3.2 麻醉后做好眼睛保護,涂眼藥膏貼眼保護膜。用物:金霉素眼藥膏一支,3M透明敷料6 cm×7 cm一張對折剪斷成為2張。全麻后在手術醫生消毒術野前,由巡回護士將金霉素眼藥膏輕輕擠于患者眼內,用無菌3M透明敷料各1/2張平整地貼于眼部,將眼瞼完全遮蓋,要使其與眼睛周圍皮膚粘貼緊密,以防止消毒液進入眼睛和空氣中的飛塵、異物對角膜的傷害。手術結束后輕輕揭掉無菌透明敷貼即可,并用無菌紗布將患者雙眼內眼藥膏輕輕擦去,用生理鹽水紗布將雙眼周圍血跡擦拭干凈。金霉素眼藥膏具有消炎、保濕、隔離光線等作用,可防止手術時細菌感染,使雙眼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水分蒸發,減輕摩擦對角膜的物理損傷[12]。眼貼粘固性好不易脫落,又能有效阻止消毒液滲入眼內而損傷眼睛,減少患者痛苦。

2.3.3 擺放俯臥位應做好眼睛保護。患者頭固定于馬蹄形頭架上,要將眼部放于頭托凹陷處,避免眼瞼部皮膚接觸頭托,注意調整面部皮膚與頭托的接觸部位,使前額和兩側顴骨受力點均勻,注意眼睛不要受壓。在手術過程中每1h對面部如前額、顴骨等處皮膚定時按摩促進面部支撐點組織的血液循環,減輕其受壓程度,以預防術后眼部并發癥的發生。

2.3.4 要堅守崗位,隨時觀察患者。術中應注意失血量和血壓,及時輸注血液代品或預先采集患者自體血備用,或者輸注同型異體血。脊柱手術術中需要控制性降壓時要謹慎控制血壓,使收縮壓不低于90 mm Hg(1 mm Hg=0.133 kPa)。俯臥位每1 h觀察眼睛有無受壓1次,以便及時發現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保證手術能夠順利地進行。

3 討論

通過對上述手術患者眼部實施循證護理,采取必要的眼保護措施,使手術患者眼睛得到有效的保護,避免術中尤其是較長時間手術時各種因素對眼睛的傷害,提高了患者舒適度,減少不必要的痛苦。術后隨訪無一例發生眼部并發癥。循證護理應用于臨床實踐過程中,使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提高,積極尋找在術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增加了工作責任心,提高了護理的專業能力,給手術患者提供了一個可以信賴的手術環境,保證了手術能夠順利進行,從而使手術護理更加人性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整體護理內涵。

參 考 文 獻

[1] 李紅.循證護理的發展與展望.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1,20(11)495-497.

[2] 王新田.循證護理對護理學發展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7):61-62.

[3] 吳欣怡.角結膜疾病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78-186.

[4] 張敏.全麻手術患者術中眼保護防暴露性角膜炎.實用醫技雜志,2003,10(7):769-770.

[5] 王玉,周學榮.關于碘伏消毒頸項區手術致結膜炎的12例教訓.齊魯護理雜志,2003,12(9):12-13.

[6] 艷麗,王海蓮,盧福花.五官科患者全麻手術后暴露性角膜炎的防治與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4):34.

[7] 鄧漢妹,黃淳茂.全麻下頭面部手術病人眼睛護理方法的探討.浙江臨床醫學,2002,4(11):810.

[8] 尹學軍,謝衛農.柱手術俯臥位致患者左眼失明一例.中華麻醉學雜志,2005,25(4):287.

[9] 施建黨,王自立,趙浩寧,等.俯臥位脊柱手術后失明4例報告.寧夏醫學雜志,2006,28(4):305.

[10] Newman NJ. Perioperative visual loss after nonocular surgeries.Am Jophthalnol,2008,145(3):604-610.

眼部護理范文第3篇

1臨床資料

本組共70例,其中男患兒45例,其中上瞼下垂患者30例,小瞼裂15例;女患兒25例,上瞼下垂患者21例,眼臺植入術2例,小瞼裂2例,年齡4~15歲。

2護理

2.1麻醉前護理

2.1.1重視術前訪視:手術前一日訪視患者,了解患兒及家長的心理狀況,根據患兒的年齡及不同的心理反應作好心理安慰,減少患兒的恐懼感和陌生感。盡量避免使用患兒不太懂而又害怕的詞句,應使用良性刺激語言。在病床安排時盡量讓年齡相近、病種相同的患兒住在一起,多加鼓勵,用同病室或同病種的實例來證明術后恢復健康的道理,樹立治療信心,使他們接受治療。向患兒的父母介紹手術室的環境和設備,增強其信任感,有利于解除父母的疑慮。家長的心理狀態對患兒有著直接的影響,父母對醫護人員的支持可以變成患兒對醫護人員的支持,父母親的傾向性可以變為兒童的傾向性等。因此和諧良好的醫患關系是手術安全的基礎。

2.1.2了解患兒病史、體格檢查等情況:詳細詢問患兒有無過敏史,有無感冒、發熱、咳嗽、哮喘、脫水、牙齒松動等情況。如發現問題,須對癥處理后再行手術治療。

2.1.3向家屬強調空腹的重要性,保證患兒的生命安全。對于嬰幼兒家屬,更要強調禁食的重要性。

2.1.4患兒手術中與父母分離,特別是嬰幼兒來說是最大的心理傷害,因此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嬰幼兒與母親分離時間。手術日可讓家長陪伴患兒到手術室門口,麻醉護士協助麻醉醫師在手術室門口給患兒先進行基礎麻醉,待患兒熟睡后再接入手術間。

2.2麻醉術中護理

2.2.1做好“三查七對”:與患兒家屬查對床號、姓名、住院號、手術名稱及部位,禁食時間,術前準備等情況,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2.2.2放置全麻正確:幫助患兒放置正確,肩下墊高,頭后仰偏向一側。必要時協助麻醉醫師行氣管內插管,隨時清除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和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2.2.3預防體溫過低:小兒體溫易受環境的影響,患兒進入手術間前應調節室溫在24℃~26℃,濕度40%~50%。

2.2.4防止周圍神經損傷:周圍神經損傷常因不當所致,根據小兒的身體特點,給患兒安置時動作要輕柔,應利于呼吸,肢體伸展不可過度,約束帶松緊度要適宜,以能伸入一指為宜。

2.3麻醉后護理

2.3.1確保患兒安全:陌生的環境、術后包扎雙眼導斂黑暗及疼痛都可使患兒極度恐懼,易出現躁動、哭鬧不止,因此患兒進入蘇醒室后應放置在帶有床欄的復蘇床上,并用約束帶制動四肢,防止發生墜床及撕揭傷口敷料等。

2.3.2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患兒進入蘇醒室后值班護上要密切監測心電圖、體溫、脈搏、呼吸、血氧飽和度、血壓變化,詳細記錄各項參數;注意觀察患兒的意識情況、皮膚粘膜顏色、皮膚溫度、四肢血液循環及肌張力情況,出現異常及時處理:患兒一旦蘇醒,需觀察其定向力、判斷力、四肢活動情況,還應觀察其有無惡心、嘔吐及傷口敷料有無滲血等。

2.3.3加強呼吸道管理:小兒舌大、頸短,呼吸道管徑較小,腺體分泌旺盛,呼吸儲備差。因此,蘇醒狀態時護士要加強呼吸道的管理:①復蘇期患兒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肩部墊一薄枕使頭適度后仰或取側臥位、頭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嘔吐物;②留置氣管導管患者嚴密觀察導管插入深度,以避免導管插入過深或過淺,聽診雙肺呼吸音判斷忠兒是否有痰,保持氣管插管位置合適;③掌握拔管時機,因為患兒清醒后不能耐受氣管導管,表現為極度煩躁,嗆咳,身體不停扭動并掙扎,有吐管、手伸向氣管導管欲自行拔管動作。因此當患兒蘇醒,自主呼吸正常,各種反射恢復時應盡早拔管,拔管后鼓勵患兒進行有效咳嗽排痰,作深呼吸。

2.3.4靜脈輸液的護理:正確掌握輸液量及速度,護理應根據麻醉記錄單計算出相應的每小時補液量,再精確計算輸液滴數,以利于藥物代謝。避免補液速度過慢導致患兒脫水,同時也應避免補液速度過快加重心肺負擔,甚至發生肺水腫。

2.3.5維持患兒正常體溫:患兒體表面積大,容易散熱,且易受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術后容易發生低溫或高溫,術后低體溫可致全麻蘇醒延遲、心律失常、寒戰及肺部并發癥。控制室溫在24℃~26℃,相對濕度為50%~60%。冬季用電熱毯或熱水瓶/袋保溫,熱水袋不超過50"C,以免燙傷患者:用輸液恒溫器對輸入液體及血液進行加溫,以維持患兒正常體溫。對高熱患兒,盡可能減少衣服,采用溫水擦浴、酒精擦浴、冰敷大血管處等物理降溫法。

2.3.6鎮痛的護理:患兒對疼痛耐受性差,術后需根據疼癇程度進行鎮痛。疼痛治療時避免肌內注射給藥,可應用直腸給藥或持續靜脈點滴給藥。對10歲以上合作的患兒,可采用患者自控鎮痛泵裝置根據疼痛程度按需給藥。鎮痛期間需嚴密觀察患兒的生命體征,尤其是呼吸的變化。

眼部護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全身麻醉;眼部護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漸得到日益的提高,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的水平,和服務質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不僅對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患者提出了要求。眼睛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由于患者在全身麻醉后就會失去自我保護的能力,通過對手術室內的護理工作具有緊迫性、直接性、壓力大、以及有不間斷性這些常見的特點,病人在手術過程中,眼部要是得不到保護就會很容易的受到損害,從而出現流淚、怕光、紅腫、以及眼球疼痛的癥狀。由于對患者進行暫時的全身麻醉,會使神經處于神志喪失的狀態,等到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和肌松藥進行相互的作用下,由于患者的肌肉松弛,并且出現眼部肌肉,以致患者不能眨眼,因為患者處于長時間的麻醉和手術麻醉時出現的淚液分泌物就會減少,淚液蒸發增加,這樣會使眼睛失去它天然的保護作用,這樣也對手術室內的護理水平有更高的要求,和實施手術的護理風險有所管理,把預防為主作為突出解決的問題,建立良好的風險管理治療的過程,全麻的手術患者最有效的眼部護理在現代的醫學治療中,由顯重要。自從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間,我院在對全麻手術病人實施眼睛保護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現將結果呈現在下面。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間,在我院的90例全身麻醉的手術病人,被隨機分成了3組。其中平均年齡為30.7歲的研究組I的平均手術時間為4.2小時;平均年齡為32.1歲的研究組II的手術時間平均為3.9小時,而平均年齡為30.9歲的對照組III的手術時間平均為4小時。通過這三組手術病人的年齡、手術,以及時間上的差異均無明顯的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組I 在治療全麻下,在患者雙眼處涂上適量的紅霉素眼藥膏,并且輕輕將上下眼瞼閉合,使眼瞼與眼球之間的藥膏均勻的覆蓋。最后將手術貼膜粘貼在眼瞼上,以確保眼睛能夠完全閉合。

1.2.2 研窮組II 在使用奈庶下使雙眼涂上適量的紅霉素眼藥膏,并且輕輕的將上下眼瞼閉合,使藥膏均勻的覆蓋在眼瞼與眼球之間。

1.2.3 對照組III 在對照組III中全麻患者的雙眼不做任何護理,順其自然來愈合。

1.3 觀察內容 在手術的24小時候,對手術后的患者進行隨訪、并且詳細的記錄,并且對患者進行詢問和仔細的觀察,患者的眼部是否有不適應的感覺,比如怕光、流淚、異物感等癥狀,以及出現結膜充血、角膜損傷這些癥狀,有關結果進行記錄。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統計學軟件17.0版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

2 護 理

2.1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及其家屬沒有太多心理準備對眼部并發癥進行治療,患者的視力忽然間的下降、以及精神極度的緊張不安,眼部的劇烈疼痛,因此,醫護工作人員要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安慰,并且穩定其情緒,通過對患者進行主動溝通和與患者的熱情交流,對患者進行知識灌輸,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現代的技術手段有著顯著提高,現在的眼球治療手段很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能夠使眼球保住,而且在環境相對好的地方視力也有著一定的恢復。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導,也要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了解。由于患者的心理負擔相對比較重,對日后的生活與工作進行擔心,會出現消極、失望、悲傷的情緒,對此,醫護人員要適當的對患者進行開導,善于強調積極的因素,使患者能夠在治療時有信心,從而面對現實。

2.2 清潔眼瞼 在護理的過程中,眼瞼的清潔是眼部護理中的重要步驟。在清潔的過程中,經常使用蒸餾水和滅菌的生理鹽水,患者在使用后出現了角膜潰瘍會有疼痛不適的癥狀。對其治療的方法就是使用濕潤的消毒醫院棉簽,進行擦拭患者的眼瞼部位,并且要注意經常拭去殘留在睫毛以及眼瞼邊緣的異物、分泌物及微生物,一定要保持眼部的清潔。

2.3 沖洗結膜囊 對結膜囊進行沖洗的時候,應把患者的眼部的分泌物及眼膏先擦拭干凈,使患者的上下眼瞼分開,用沖洗液對眼瞼皮膚進行沖洗,讓患者的眼球上下翻轉,使患者的眼瞼得到沖洗,上、下穹窿部位,并且輕輕的推動患者的上下眼瞼,使結膜各部得到充分的沖洗,待到沖洗結束后,用醫用的消毒棉球進行擦拭,使患者的眼瞼及頰部水滴干凈清潔。

2.4 促使眼瞼閉合 角膜是眼部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因而要對眼部干燥的患者進行預防。由于長時間暴漏在空氣中角膜可能會出現,發炎、潰瘍、甚至會出現白斑的現象,這樣會影響外觀,導致眼部的永久損傷。對我院的昏迷和機械通氣的患者,對疾病和治療用藥的原因,有些患者會出現手術后的眼瞼閉合的不全的現象。如果出現類似癥狀,要對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每日4-6次定時使用林可霉素眼藥水進行滴注,注意要在夜間也涂敷金霉素眼膏封閉瞼裂處。并且還要貼敷無菌聚乙烯薄膜,定時滴注氧氟沙星眼凝膠并觀察記錄。可以使用眼罩對眼睛進行保護,要在必要的時機選擇眼瞼縫合。

2.5 吸痰時的眼保護護理 呼吸道的細菌會引發眼部的感染,對此專家在推薦吸痰時要對患者采取遮擋雙眼,并且吸痰管要遠離患者、不得跨越患者的眼睛,在治療時要使用密閉式的吸痰裝置等措施,從而降低眼部感染的發生機率。

2.6 生活護理

2.6.1 患者一般采取平臥的,如果出現有前房出血,或者是取半臥位,并且使出血處不致積聚在瞳孔區內,從而避免發生角膜血染引起的視力減退或喪失現象。全麻者取去枕,身體處于平臥位置,頭向健眼側偏,確保呼吸道的通暢。

2.6.2 飲食護理 在患者術后,醫護人員要給予營養豐富而且易消化的飲食以及,要對患者進行忌煙、忌酒、忌喝濃茶等。禁止患者使用有刺激性的食物和難以咀嚼的食物,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芥末、孜然等調料,并且加重使傷口紅腫,由于用力咀嚼質硬的食物會導致面部肌肉牽拉眼球從而引起傷口的裂開、再出血等現象發生。

2.6.3 睡眠護理 對閱讀工作進行適當的減少,堅持有規律的生活方式。禁用煙酒等、忌辛辣食物,水果、新鮮蔬菜應該適當的多些食用等。并且保持二便的通暢,避免便秘的發生。充足的睡眠指導患者要進行保證,避免患者的過度勞累。患者要有良好的睡眠,這樣對生理性保護起著重要的作用,正確的作息時間是對術后盡快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此,醫護人員要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3 結 果

通過對照組III在手術后的24-48小時內,共有10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角膜炎、結膜炎等引起并發癥,研究組II有4例,然而研究組I則僅有一例出現輕度的結膜水腫,查其原因發現手術時間,均都較其他手術病人長。對三組結果進行統計學系統分析,得出有明顯的差異,其有統計學意義。(P

4 討 論

全麻手術患者在處理眼部并發癥發生時,在相關因素方便外科醫生為患者實施手術,醫護人員要把患者擺放成各種,使其中俯臥位是胸腰椎和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手術。為了消除手術患者對長時間俯臥的不適,導致全身麻醉,并且也會給患者帶來不良的影響,其中眼睛的損傷尤其值得關注,眼睛常常會有不同程度的干澀、畏光、酸痛、異物感、流淚等不自覺癥狀出現,嚴重的患者會出現結膜內充血、角膜炎、甚至出現角膜潰瘍。在手術中全麻病人處于神智喪失的狀態,大部分的神經反射被抑制,自我保護會完全喪失,當有異物進入患者的眼睛時候,手術病人仍然全無反應。不能主動緊閉雙眼從而保護眼睛,且有些手術病人全麻后雙眼瞼不能閉合[1]。并且再加上全麻后眼睛出現淚液分泌量減少的現象,由于手術室內的空氣過于干燥,使得淚液的蒸發量不斷增加,并且使眼睛的濕潤度大大下降。由于上述的研究表明,在全麻手術過程中,要對患者加強巡視,防治患者的眼睛受壓,加強對眼部的護理,減少對眼部的摩擦,并且防止貼膜的松動,從而會降低手術后的眼部出現并發癥。

眼部護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眼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正確的眼科護理,可以提高療效,加快患者的康復。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使得眼科護理不同于其他護理工作,眼科護理所面臨的風險性更加突出。眼科護理過程中存在許多不安全因素,我們應采取有效的措施,規范護理程序,排除隱患,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專業的護理。

1眼科護理工作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1.1護理工作管理制度不完善眼科護理過程中需要提高護理質量,確保護理安全。但某些情況下,護理人員數量不足,人員調度出現問題,在交接班中易發生差錯,導致護理工作出現各種問題。護理過程中還可能出現質量檢查不嚴,監管力度不夠,對儀器的使用不規范等問題,這些都是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

1.2護理人員素質不高由于對護理人員的后期教育不夠重視,導致護理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有些護理人員技術操作能力差,醫療知識欠缺,責任心差,服務態度惡劣。受傳統思維影響,對新技術、新方法的接受能力弱,不能達到新的醫療規范的要求,在遇到緊急狀況時缺乏應對手段,容易造成醫療事故。另外,由于眼科患者眾多,住院時間相對較短,病床周轉快,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很大,容易造成過度疲勞,注意力分散等,最終導致嚴重的后果。

1.3患者自身存在的不確定因素由于人的眼部屬比較脆弱的部分,大部分患者在患有眼部疾病后,容易產生焦慮、煩躁等心理問題,給治療增加更多的不確定因素。還有一些老年患者身體的各項機能衰退,分辨能力差,思維易混亂,容易對疾病出現錯誤的認識,對醫生叮囑的注意事項未能引起重視,是治療出現新的問題。

1.4病房環境不利于護理工作的開展由于眼科疾病患者較多,導致眼科病房床位擁擠,病房中障礙物較多,物品擺放不合理,患者容易跌倒,而造成傷害。有些醫院醫療設施較差,病房年久失修導致地面不平整,病房燈光較暗,病床有不同程度的損壞,地面潮濕,有積水,消毒設施不全等,這些安全隱患的存在都會使護理過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造成醫療事故或醫療糾紛。

2護理隱患的防護措施

2.1建立健全眼科護理的規章制度在眼科護理過程中,要加強診療、護理過程的監督力度,并嚴格落實相應的責任。建立完善的考核考察制度,定期對醫護人員的工作狀況進行考核監督,將考核結果作為醫護人員晉升、撤職、加薪等的依據;規范藥物管理制度,嚴格遵守國家相關規定,保證用藥的安全和用量,避免患者產生錯服、錯點眼或漏服、漏點眼等現象;要注意檢查護士儀表、護理技術操作等,發現問題及時組織協調討論并提出相關整改措施。

2.2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培養相關人員的責任心,耐心細心,開拓他們的視野,能在患者發生緊急狀況時做出正確的保護工作。護理人員要不斷更新現有知識,理解并能熟練運用新的先進的醫療方法,能夠熟練使用先進的醫療設備。此外,還要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道德、法規的培訓,充分發揚醫護人員的高尚品德,以服務患者中心,盡最大努力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2.3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評估當患者住院后醫護人員要及時地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包括年齡、視力、自理能力、病情等,再根據對患者的評估情況,制定具體的護理治療方案,評估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做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便更好的實施護理措施。醫務人員要與患者增加交流,加強患者對工作人員的信任,以減輕患者的緊張情緒,以便配合治療;此外,要請專業人員依據患者的自身狀況安排好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規律營養的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便更好地康復和防止舊病的復發。

2.4改善病房的環境要嚴格把握好病房的衛生,加強對醫院保潔人員的管理和培訓,提高每個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要經常對病房進行清理,尤其注意對室內死角的清潔,適時通風,保持空氣清新,適當調整光照,避免強光刺激。要加強病房設施的建設,定期檢查、維修和保養,并對危險的即將報廢的設施進行及時的更換。要保持地面干燥,防止細菌滋生,保持病人常接觸的把手、座椅、欄桿等的消毒清潔,防止病毒的攜帶和傳染,對濕地要有明顯的防滑標志,防止意外的發生。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人們對眼睛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差,導致眼病患者不斷增多。眼睛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們應該加倍愛護。作為個人,要提高日常保護眼睛的意識;作為政府,要大力宣傳眼部護理的相關知識;作為眼部護理人員,要運用現代質量管理方法,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優質服務,以幫助眼部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更多

國際眼科縱覽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法醫學

CSCD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远县| 广灵县| 柳林县| 凭祥市| 河北区| 马鞍山市| 浙江省| 临澧县| 清水县| 宁远县| 三穗县| 巴楚县| 仙桃市| 苍梧县| 淅川县| 新余市| 滦南县| 赣榆县| 六枝特区| 平山县| 普兰县| 遂平县| 郎溪县| 北辰区| 右玉县| 阜新市| 苏州市| 马鞍山市| 西畴县| 甘肃省| 秀山| 姚安县| 高淳县| 呼图壁县| 青阳县| 长顺县| 固原市| 时尚| 陆川县| 都匀市|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