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白蛋白

白蛋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白蛋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白蛋白范文第1篇

1、首先,是維持血漿滲透壓的穩定,白蛋白可以非特異性的與血漿中,多種小分子有機物或者無機的離子可逆性相結合,作為上述物質在血漿循環當中的主要運輸形式之一。

2、其次,白蛋白還能夠保證細胞內液、外液和組織液之間的穩定交換。

3、最后,白蛋白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物質,其具有黏性、膠質性,在血漿中重金屬離子濃度升高時,可以自動與重金屬離子結合起到解毒的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白蛋白范文第2篇

很多人將白蛋白制劑當成“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營養品使用,認為白蛋白“營養豐富,可以防病治病、增強體質、加速疾病痊愈”。不僅是患者這樣認為,不少醫務人員也因知識沒有更新,存在認識誤區。例如基層一些醫務人員在大手術后擔心病人傷口愈合不好,不管病情如何,總是習慣性給病人用上幾支白蛋白,以確保手術萬無一失。

醫生:僅適用于嚴重營養不良者

白蛋白是否真的“神”到可以“包治百病”呢?專家們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人血內白蛋白是人體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的白蛋白分布在血管外,小部分在血管內,血管外的白蛋白貯存于皮膚、肌肉和內臟的受體組織中。白蛋白是營養狀況的評價指標,可起到穩定身體內環境以及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作用。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就反映機體存在營養不良,需要采取措施進行改善。

在臨床上,白蛋白只是在急需提高身體膠體滲透壓時如腦水腫、休克,擴充血容量、嚴重低蛋白血癥時才使用。對外科病人而言,白蛋白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并不是創傷修復的關鍵成分,營養價值有限。

普通病人打白蛋白:等于白打了

各類疾病都會導致病人出現程度不同的營養不良,但普通病人,甚至是大手術后的病人,不依靠輸注白蛋白,自身營養狀況也能達到正常水平。其實,白蛋白注射進體內所分解的氨基酸,有相當一部分是作為能量燃料進行利用,重新合成蛋白質的比率較低。這意味著,目前一支大約300元錢的人血白蛋白制劑,普通病人輸注后,卻只能任其分解,供身體發熱,簡直是浪費。

另一方面,外源性蛋白質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全能”,其所含的氨基酸比例不均衡――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賴氨酸以及精氨酸比較多,但缺乏人體所需的色氨酸和異亮氨酸,病人還需要額外補充所缺的氨基酸,得不償失。

目前我國每3個住院病人中大約有1個存在營養不良,按理說對人血白蛋白需求很大。但是,改善住院病人營養不良狀況最好的方法并不是直接注射白蛋白,而是規范地進行腸外或腸內營養支持。臨床上,就算病人注射了白蛋白也同樣需要額外輸液,才能滿足營養的需求。

提醒:血液制劑存在染病風險

白蛋白范文第3篇

【關鍵詞】 肝硬化;前白蛋白;白蛋白;膽堿酯酶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之一, 是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膽堿酯酶(ChE)的合成場所, 當肝臟受損失這三項指標都會發生改變。本研究通過檢測肝硬化患者血清的PA、ALB及ChE水平, 并對其結果的變化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住院患者符合診斷標準的乙型肝炎致肝硬化患者55例, 并分為代償期組和失代償期組, 其中代償期組30例, 年齡25~65歲, 失代償期組25例, 年齡30~78歲。同期正常體格檢查患者100例, 男女各50例, 年齡25~68歲之間。

1. 2 方法

1. 2. 1 標本采集 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放置37℃水浴箱30 min以3500轉離心10 min, 分離血清并檢測血清的PA、ALB及ChE的水平.

1. 2. 2 儀器、試劑與方法 三項指標均使用貝克曼DXC-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試劑與方法:PA、ALB及ChE的試劑盒均有上海藍怡技術有限公司提供。PA采用免疫投射比濁法, ALB采用溴甲酚綠比色法, ChE為酶連續檢測法。操作嚴格按照說明操作進行, 質控品為朗道163945, 每天操作前先做質控, 確保質控在控。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 計量采用均數±標準表示, 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

2 結果

2. 1 研究組與對照組PA、ALB及ChE檢測結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PA、ALB及ChE值均低于對照組, 數據經統計學比較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研究組代償期組和失代償期組患者PA、ALB及ChE檢測結果比較 肝硬化中失代償期組PA、ALB及ChE檢測結果水平比代償期組顯著下降(P

3 討論

肝臟是合成血漿白蛋白(ALB)、膽堿酯酶(CHE)及前白蛋白(PA)等物質的主要器官, 患有肝病后由于其病理變化為肝細胞變性、壞死, 間質炎癥細胞浸潤、纖維結締組織增生[1], 形成肝硬化, 影響上述物質的合成。

人體內CHE由乙酰膽堿酯酶(ACHE)和擬膽堿酯酶(PCHE)兩部分組成。ACHE來源于神經細胞和新生紅細胞, 血清含量甚微。PCHE 主要來源于肝臟, 為血清CHE的主要成分。肝硬變時, 血清CHE的活力下降。CHE活性測定在反映肝細胞的合成能力與病情嚴重程度的優勢。臨床檢測膽堿酯酶能夠靈敏、準確、穩定的反映肝臟損害程度的實效性, 特別是臨床輸血和血漿白蛋治療后, 血漿白蛋白增加或處于正常, 而膽堿酯酶結果變化不明顯[2]。

ALB的半衰期較長,在外周血中濃度8 d才下降20%,本實驗數據顯示肝硬化代償期時ALB的值基本正常, 但是失代償期時就明顯下降, 因此測定白蛋白在血清中的水平能準確地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受損的程度, 對病情的預測有一定的臨床價值[3]。

PA 是由肝臟合成的糖蛋白, 半衰期僅1. 9 d。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轉運甲狀腺素和維生素 A, 且有胸腺素的活性、修復組織和促進淋巴細胞成熟的作用。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變化能敏感、特異地反映肝細胞功能, 在肝硬化代償期就明顯下降, 能更早更準確反映肝細胞合成功能, 因此對肝臟疾病的早期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4]。

綜上所述, 膽堿酯酶、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濃度的檢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準確反映肝功能的狀態。通過對以上三者聯合檢測, 對于肝硬化的發生、發展和觀察療效及預后判斷等有很重要的臨床價值。肝臟受損越嚴重其PA 、ALB及ChE檢測值越低。

參考文獻

[1] 張衛衛, 王學清, 李巖.血清前白蛋白、膽堿酯酶對判斷肝硬化患者肝儲備功能及預后的臨床價值.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2, 22(11):673-674.

[2] 孫宏勛, 謝永富, 胡建峰, 等.血清丁酰膽堿酯酶與白蛋白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級中的價值比較.中華檢驗醫學雜志, 2004, 27(8):507-508.

白蛋白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前白蛋白 臨床應用 速率散射比濁法

材料和方法

儀器與試劑:美國Beckman-Coulter公司儀器Array360全自動特種蛋白與藥物分析系統及其配套試劑、質控品。試劑批號:M904254;質控品批號:M710182。速率散射比濁法。

方法:按儀器操作手冊,用配套試劑測定質控品,數值在標定值允許的變異范圍內,繼做臨床標本的檢測。

標本來源:①健康對照組:170例健康體檢者,男85例,女85例,平均年齡41歲(18~69歲),體檢心、肝、肺、腎、腦等功能正常。B超及肝、腎功能各項指標均無異常發現,無慢性病史。空腹采集靜脈血,分離血清,當日檢測。②肝病組:372例,其中肝硬化96例,男55例,女41例,平均年齡51.2歲(38~82歲)。肝炎102例, 男65例,女37例,平均年齡38.4歲(17~56歲)。肝癌104例,男79例,女25例,平均年齡51歲(34~83歲)。其他良性肝病70例,男46例,女24例,平均年齡47歲(42~79歲)。③非肝病組:132例,其中急性腦血管病100例,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齡63歲(48~89歲)。甲亢32例,男11例,女21例,平均年齡44歲(35~58歲)。④腫瘤組:154例,其中喉、食管癌患者92例,男61例,女31例,平均年齡54歲(45~78歲),均為手術前病人。其他腫瘤患者62例,男38例,女24例,平均年齡57歲(48~79歲),均除外肝癌及喉、食管癌。⑤兒童營養不良組:24例,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齡5歲(0~9歲)。

統計學處理:將測定結果用SAS軟件處理,進行組間、組內方差分析。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結 果

170例健康人血清PAB檢測結果呈正態分布,其參考范圍與文獻報道相似。健康對照組及各患者組血清PAB檢測結果見表1。各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相比較經方差分析,差異有高度顯著性(P

討 論

血清酶和膽紅素水平只能反映肝功能的某一側面, 但卻不能全面反映肝細胞受損的程度[1]。血清PAB主要由肝臟細胞合成、分泌,因其半衰期短(2天),故可作為早期肝功能損傷的靈敏指標,比SGPT特異,比白蛋白敏感。當肝臟細胞合成功能受損時,短期內血清中PAB含量可明顯降低。多數肝病患者血清PAB水平下降50%以下,在壞死性肝硬化時幾乎可降至零。PAB含量與肝實質損害程度呈負相關,隨病情好轉,PAB含量逐步升高。持續下降者,預后較差。血清PAB水平能敏感和及時的反映肝細胞的合成功能,對肝臟損傷的診斷、療效觀察和預后判斷有重要價值。

肝細胞合成蛋白質的前提不僅需要肝細胞合成功能正常,同時要有充足的合成蛋白質的原料,各種原因引起的蛋白質合成原料不足,均可引起肝細胞蛋白質合成障礙[2]。在急性腦血管病時,由于各種原因引起急性腦血管受損,導致腦部損害,主要是缺血和出血,致使腦的血液供應減少或中斷,引起神經細胞缺血、缺氧、水腫、壞死,從而出現全腦或局灶性神經癥狀,由于長時間的嘔吐、偏癱,甚至昏迷而造成營養的缺乏,最后導致肝臟合成PAB下降[2]。

血清PAB測定對營養不良的診斷和監測有重要價值。PAB是反映機體營養狀態的良好指標,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患者,血清PAB水平會降低。病人的營養狀態傳統上用血清白蛋白濃度來評價,雖然它是反映蛋白質總體狀況的一個良好指標,但是由于含量高,半衰期長(20天),用于營養狀態監測不夠靈敏。轉鐵蛋白在嚴重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時,含量會下降,但除了受蛋白質、熱量缺乏因素影響外,還受其他因素,如鐵缺乏的影響。PAB半衰期短(2天),可以反映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及近期蛋白質代謝的情況[3],用于營養狀態的評價和治療效果的監測較靈敏,目前越來越普遍地作為營養狀態的監測指標。

綜上所述,無論是肝內或肝外疾病患者,血清PAB水平均明顯降低,說明PAB是肝功能損傷及營養缺乏的早期指標,血清PAB水平對肝病、腫瘤及營養狀態監測有重要臨床意義。血清PAB與白蛋白、轉鐵蛋白等聯合檢測對肝損傷程度的判斷和預后估計將更有價值。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血清PAB,結果準確、快速、重復性好、操作簡便,適合臨床實驗室常規使用。

參考文獻

1 柳麗娟,許超伍.病毒性肝炎血清前白蛋白與補體C3檢測的臨床意義.上海醫學檢驗雜志,2000,15:2.

白蛋白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討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變化特點。方法 將我院2008年健康體檢人群中年齡≥20歲,且符合入選條件者分為8個年齡組,并分層隨機抽樣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分析各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水平及其增齡變化規律。結果 健康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測定水平均呈正態分布,并隨增齡出現下降趨勢,三者與年齡間的相關分析Pearson系數(r)分別為-0.502(P<0.01)、-0.225(P<0.01)、-0.241(P<0.01)。結論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是人類血液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基線水平對于診治臨床相關疾病及判斷預后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詞】 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

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是人類血液中的重要組成成分。就其功能而言,血清白蛋白與球蛋白組成一對緩沖對,維持著血漿膠體滲透壓平衡,并在營養、運輸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而血紅蛋白是一種能攜帶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鐵蛋白質,紅細胞的機能主要由血紅蛋白來完成。機體發育成熟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各器官功能出現退變,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水平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2〕。研究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變化特點,對于正確評估上述指標基線水平在各年齡段的臨床意義、臨床診治相關疾病及判斷預后等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現將我院體檢中心2008年健康體檢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我院2008年健康體檢人群中年齡≥20歲,且符合以下條件的健康正常人列為研究對象:①體重指數(BMI)在正常范圍(18.5~22.99);②無營養代謝性疾病;③無造血系統疾病;④無急、慢性感染性疾病;⑤無惡性腫瘤;⑥無急、慢性肝臟疾病;⑦無急、慢性腎臟疾病及阻塞性肺病(COPD);⑧無自身免疫性疾病;⑨排除其他可影響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水平的疾病。符合上述條件者分為20~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60~69歲、70~79歲、80~89歲、90~99歲共8個年齡組。各年齡組中隨機抽取10%樣本量作為本次研究對象,90~99歲組因例數少,故符合入選條件者全部作為本次研究對象。

1.2 研究內容與方法

分析各年齡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水平及其增齡變化規律。血清白蛋白、球蛋白的測定采用ALCYON300(雅培)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雅培生化試劑,血紅蛋白測定采用CellDyn1700血細胞分析儀及配套進口試劑。

1.3 統計學方法

正態分布采用1Sample KolmogorovSmirnov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性別間兩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按年齡多組樣本均數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數據統計由SPSS13.0統計軟件完成。

2 結 果

2.1 各年齡組分布情況

8個年齡組健康正常人共計1 471例,其中20~29歲205例,30~39歲202例,40~49歲213例,50~59歲196例,60~69歲208例,70~79歲207例,80~89歲189例,90~99歲51例。男性857例,女性614例,男女之比為1.39∶1。男性年齡21~98歲,平均年齡(57.18±19.92)歲。女性年齡22~99歲,平均年齡(52.18±19.69)歲。健康正常人各年齡組分布情況,見表1。表1 健康正常人各年齡組分布情況(略)

2.2 各年齡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變化情況

所有研究對象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測定值均在正常參考值范圍內,并經1Sample KolmogorovSmirnov檢驗均呈正態分布。健康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變化情況見表2。健康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與年齡間的相關分析,Pearson相關系數(r)分別為-0.502(P<0.01)、-0.225(P<0.01)、-0.241(P<0.01)。男性白蛋白平均水平與女性相近〔(46.76±4.16) vs (46.79±3.58) g/L,P>0.05〕。在同一年齡組白蛋白水平對比中,50歲以下各年齡組均為男性高于女性,有統計學差異(P<0.05);50歲以上各年齡組男性和女性近似,無統計學差異(P>0.05)。男性血清球蛋白平均水平與女性相近〔(28.50±3.00) vs (28.50±3.12) g/L,P>0.05〕。在同一年齡組血清球蛋白水平對比中,50歲以上各年齡組,均為男性略高于女性,其中70~79歲、80~89歲2組性別之間比較,統計學有顯著性差異(P<0.01)。50歲以下各組則女性略高于男性,其中30~39歲組性別之間比較,統計學有顯著性差異(P<0.01)。男性血紅蛋白水平高于女性〔(148.36±12.81 )vs (133.66±7.81) g/L〕,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t=25.27,P<0.01)。在同一年齡組血清球蛋白水平對比中,各組均為男性高于女性,統計學有顯著性差異(P<0.01)。健康正常人男、女性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變化均數圖分別見圖1。表2 健康正常人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增齡變化情況(略)

3 討 論

本次調查顯示,血清白蛋白水平與年齡存在明顯負相關(r=-0.502,P<0.01),男、女性血清白蛋白平均水平大致相近,且都隨增齡呈下降趨勢。血清白蛋白是血清中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約占50%),具有相對較長的半衰期(約18~20 d)。其血清濃度受多種因素影響,在健康正常人群中,也常會因地區、人群、生活習慣、飲食結構、檢測方法等不同,其測定的結果不盡相同。由于血清白蛋白幾乎全部在肝臟合成(正常成年人每日肝臟合成10~16 g白蛋白),隨增齡(尤其老年人)肝臟重量降低,肝細胞數量減少,白蛋白合成功能明顯降低。飲食中的蛋白水平也直接影響白蛋白的合成,而且活動消耗、機體代謝等因素也因增齡出現不同程度變化,影響血清白蛋白的水平。我們調查也發現老年各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顯低于中青年各組,與相關文獻報道結果一致〔1〕。在50歲以下各年齡組不同性別間,血清白蛋白水平女性低于男性(P<0.01)。推測原因,性激素可能對血清白蛋白合成產生影響。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兩性差別在中青年人群中顯得較為明顯,除了由于男性對包括蛋白質在內的飲食攝入量多于女性外,還與生理上產生雄激素可促進蛋白質合成的同化作用,使機體呈正氮平衡有關〔3〕。而老年各組男、女性血清白蛋白水平相近(P>0.05),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無論男女性飲食攝入量都相對減少,合成蛋白質的功能都有所下降,而且老年性激素水平的降低使得其對白蛋白合成的影響也相應降低。

國外已有相關研究〔4〕證實,血清白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疾病致機體的消耗程度,可做為評價營養狀態、影響預后的重要指標之一。Lohsiriwat等〔5〕認為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反映營養狀態的可靠參數,可作為預測直腸癌術后并發癥的指標。Norwich等〔4〕報道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響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早期預后及死亡率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我們本次調查結果也印證了,與中青年相比老年人所患急、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心腦血管疾病預后較差的與該年齡段基礎血清白蛋白水平出現生理性下降趨勢密切相關。

本研究顯示正常健康人群中男性血清球蛋白平均水平與女性相近,50歲以上各年齡組均為男性高于女性(P<0.05)。而且血清球蛋白水平與年齡存在明顯負相關(r=-0.225,P<0.01),隨增齡呈逐漸下降趨勢的特點與血清白蛋白是一致的。國外有學者認為〔6〕,血清球蛋白的變化與重型肝炎病情輕重程度密切相關,而且球蛋白每增高0.33 mg/dl,肝纖維化的程度就增加0.5%,經多變量分析研究推測血清球蛋白可作為診斷肝纖維化的非侵害性指標之一。因此,臨床監測血清球蛋白水平對于評判該類疾病病情進展及預后具有重要臨床價值,而掌握血清球蛋白基線水平對正確評估該類疾病又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對照。

血紅蛋白在人體內的主要作用是參與氧氣的運輸,同時又是評價人體生長發育及營養狀況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本研究顯示健康人群中男性血紅蛋白水平高于女性(P<0.01),分析原因為:①女性較為關注自身體重及身材,以至于日常飲食攝入量不足且不均衡;②女性雄性激素分泌量低于男性,雄激素可直接促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合成,還可間接作用于腎或腎外組織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因而造成兩性間血紅蛋白水平的差異。本次調查發現,血紅蛋白水平與年齡呈負相關(r=-0.12,P<0.01),與國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2〕。因此重視普通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的血紅蛋白水平監測,不僅能正確評價其營養狀況,而且對于評估所患急、慢性疾病的程度及預后,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Ng等〔2〕對55歲以上2 550例社區居民進行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調查,結果表明血紅蛋白水平、血清白蛋白、體重指數(BMI)分別與MMSE評分呈明顯負相關,都是反映老年人認知功能的獨立相關因素。國外另一項大樣本(25 622例,平均年齡58±13歲)研究顯示〔7〕,血紅蛋白水平>17 g/dl或<15 g/dl均是新發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因為貧血會導致全身重要器官供血、供氧減少,臟器功能減退,而血紅蛋白過高可能會使血壓及血黏度升高,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增加而影響老年人健康壽命。

總之,健康正常人群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水平隨增齡出現下降趨勢,其基線狀況在臨床相關疾病診治及預后判斷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平時可做為普通人群健康體檢的常規檢查項目。由于本次調查對象來源于我院2008年體檢中心的體檢者,人群選擇具有局限性,不能完全真實反映目前上海城市健康正常人群的血清白蛋白、球蛋白、血紅蛋白分布特點,其深入研究尚有待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 Ohwada H,Nakayama T.The distributions and correlates of serum albumin levels in institutionalised inpiduals with intellectual and/or motor disabilities〔J〕.Br J Nutr,2008;11:16.

2 Ng TP,Feng L,NiTi M,et al.Albumin,haemoglobin,BMI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older adults〔J〕.Age Ageing,2008;20:1002.

3 Alberti LR,Petroianu A,Zac RI,et al.The effect of surgical procedures on serum albumin concentration〔J〕.Chirurgia(Bucur),2008;103:3943.

4 Norwich TB,KalantarZadeh K,MacLellan RW,et al.Albumin levels predict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systolic heart failure〔J〕.Am Heart J,2008;5:8839.

5 Lohsiriwat V,Lohsiriwat D,Boonnuch W,et al.Preoperative hypoalbuminemia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rectal cancer surgery〔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8:124851.

相關期刊更多

水禽世界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

中國畜牧獸醫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中國糧油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乐县| 崇仁县| 吉安县| 财经| 类乌齐县| 凤凰县| 南郑县| 读书| 南召县| 施秉县| 积石山| 延吉市| 织金县| 澄江县| 尼木县| 兰州市| 阿拉尔市| 中西区| 潜山县| 蚌埠市| 石台县| 云霄县| 泰兴市| 三河市| 福海县| 自贡市| 长沙市| 石狮市| 晋城| 和田市| 海口市| 铜鼓县| 浮山县| 合作市| 永川市| 平度市| 喀喇沁旗| 民勤县| 化州市| 通州市|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