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三線建設

三線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三線建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三線建設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三線兵工企業 技能人才 建設

當今人才的競爭已從基礎科學、應用科學領域延伸到了工藝技能領域。隨著我國兵工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擴大。如何加強對技能人才的引進、培養、選拔、使用、考核和激勵,建設一支技能水平高、崗位配套、結構合理的技能人才隊伍已成為迫在眉睫的工作。

1 企業概況和技能人才隊伍的現狀

豫西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軍品分公司(前身為河南紅陽機械廠)位于河南省南召縣境內,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所屬企業,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國家三線建設期間在豫西南建設的豫西彈藥基地中的總裝廠。

截止2013年11月,紅陽公司共有技能人員1045人,占人員總量的70.3%。其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技能人員總量的81.2%;40歲及以上的占技能人員總量的61%;中級工及以下職業資格的占技能人員總量的91.3%。

由此可以看出紅陽公司技能人才隊伍嚴重存在著總量不足、文化程度不高、技能等級結構不合理、年齡偏大等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崗位流動機制不暢、人員培養方式單一、技能人才缺乏士氣等。

2 三線兵工企業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2.1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三線兵工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兵工企業正在由“需求牽引市場”向“技術引導和創造需求”轉變。加快技術裝備現代化,快速提升生產能力實現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是三線兵工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技術裝備的現代化,為提高三線兵工企業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提供了可能,但如果不擁有操作這些新技術、新裝備的技能人才,這些技術裝備就不能轉化為生產力,其作用大打折扣。因此,在加大技術裝備現代化力度的同時,三線兵工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對掌握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高技能人才培養。

2.2 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三線兵工企業適應人才配置市場化的需要。隨著企業間人才競爭的加劇,三線兵工企業有相當數量的車工、銑工、電工、鉗工、焊工等主要工種的技能人才流失,已影響到企業的發展。當前三線兵工企業必須要變被動為主動,通過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減少技能人才的流失數量,同時增強對社會上優秀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優秀技能人才加盟。只有這樣,三線兵工企業的技能人才隊伍才能充滿活力,才能適應新式發展的需要。

3 加強三線兵工企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對策研究

培養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系統工程。為順利解決以上問題,實現跨越發展,三線兵工企業必須根據問題癥結所在,完成一系列的體制機制創新。

3.1 細化技能崗位管理,合理配置技能人才資源。①細化技能崗位分類管理。根據生產工藝分工對技能的要求,將技能崗位分為專業型技能、復合型技能、簡單型技能三類,將此作為針對性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的基礎。②細化技能崗位資格管理。明確每個技能崗位的崗位資格,包括職業技能等級、培訓要求、特行資質、工作年限、身體狀況等,在實現精細化、標準化崗位管理的基礎上,以崗位資格要求促進技能人才形成自身改善提高的內生動力,同時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3.2 建立職業化、市場化的激勵評價體系。要加快建立以崗位薪酬制度為主要形式,待遇標準與業績貢獻相統一的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技能人才工資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

①暢通技能人才成長發展空間,促進骨干技能人才職業化發展。一是建立“職業技能專家”制度。完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序列。以崗位序列為基礎,通過相匹配的地位、待遇、事業平臺等激勵,提高其專注于技術創新和技能提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明確崗位責任并落實事業平臺。將完成企業賦予的科研試制與生產任務、解決科研生產中的工藝與技能難題、領導本工藝與技能領域的建設和發展、履行傳幫帶義務、培養后備人才等作為其崗位職責,并采用任期制,根據考核結果動態管理。②完善技能評價機制,促進各類人才脫穎而出。一是大力推進職業技能鑒定工作。主要包括初、中、高級技術等級考核和技師、高級技師資格考評。職業資格認證是衡量職工技術水平的基本尺度。二是建立技能人才創新成果和絕技絕活認證制度。組織專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技能人才參加單位的技術攻關和技術革新,在工作實踐中考查和選拔人才。公司建立分級分類認證體系,對技能人才的革新成果或先進操作技術進行認證,制定相應等級標準,每年開展認證,一方面使其成為技能人才的特長標志,另一方面實現高技能的推廣傳承。③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有效調動技能人才積極性和創造力。一是使技能人才薪酬收入與市場價位接軌。將平均收入達到當地平均水平作為基本要求,其中,簡單型技能和低等級技能人才收入實現與市場價位接軌,復合型技能人才和高等級專業型技能人才收入要略高于市場價位。

二是使技能人才薪酬收入實現內部平衡。要使技能人才薪酬收入與全員勞動生產率、企業效益和經營者收入相協調,合理把握比例關系;使骨干技能人才的薪酬收入與相應等級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相協調,促進管理、技術和技能三支人才隊伍協調發展。

三是完善合理體現技能含量的勞動定額標準。將其作為精細化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充分體現復合型技能崗位和高級專業型技能崗位的特點和工作量。

④鼓勵自我提升和崗位成才。在聘任重要崗位上的技師、高級技師時,可根據單位的推薦意見和專業評審機構的評價,對自學能力強、在技能競賽和職業鑒定等活動中表現突出,具備高超技藝或絕活的技能人員進行直接聘任,提升工資待遇并賦予更多職責。同時鼓勵引導有自學意愿的職工參加與本崗位相關專業的學歷教育,凡取得與從事工種相關的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的,按學歷等級發放一定的津貼。

3.3 完善技能人才多樣化培養機制。①建立網上培訓課堂。在公司網站上設立培訓模塊,抽調優秀的培訓教師,制作教學課件,員工只要登錄網站就能自主學習。②充分發揮教學機構在培養技能人才上的主導作用。一是依托企業技工學校,根據企業科研、生產需要調整專業設置,特別要根據企業未來發展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選辦專業,改革教學方法,突出專業技能訓練和實際能力培養,使技工學校真正成為培養技能人才的基地和平臺;二是為適應企業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通過與地方職業院校“雙主體”的培養方式,開展“訂單式培養”,建立優勢互補的高技能人才培訓培養新模式,培養既掌握高超技藝和技能,又熟悉現代科學知識和技術的高技能人才。③協議化的“名師帶徒”制度。選拔有創新成果和絕技絕活的高技能人才擔任導師,培養有潛力、肯鉆研的年輕技能人才,通過簽訂協議,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④打造復合型的生產操作多面手。人員與生產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在三線軍工企業別突出。企業應建立打造復合型技能人才的機制,讓生產不飽滿的技能人員具備多項技能,在歇工期支援生產飽滿的生產線,從而打破生產障礙,有效緩解生產和人員間的矛盾。

3.4 構建系統化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①建立技能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圍繞終身學習理念,構建職前、職后連貫相通的人才培養機制,努力做到培訓工作有原則、有目標、有計劃、有方法。②建立內部崗位“能上能下”動態機制。在明確崗位任職資格的基礎上,對技能人才按照“核心板塊低就業、高工資,輔助板塊高就業、低工資”的原則進行配置,推動高技能人才向主業集中,向保住核心能力的方向配置。③加強職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重點培養具有高級以上職業資格,具備較高專業理論和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④建立分層分級培訓的指導思想。工藝的進步和產業的升級對傳統技能的要求大幅度降低,而對知識型、復合型技能的要求大幅度提升,直接要求在技能人才隊伍能力建設上要實現分層分級的差異化,體現針對性。⑤建立和應用科學的培訓評估體系,提高培訓的時效性。通過建立培訓效果評估指標和標準體系,評估員工培訓的機會成本,結合培訓的實際效益,及時調整培訓內容或方向。

3.5 加大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各種媒體,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樹立一批技能人才先進典型和楷模,提高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努力營造尊重勞動、尊重技能人才、關心高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1]夏春良.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探究[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05).

三線建設范文第2篇

=A(n)cos[ n+ ]

(4-57)

式中,表示載波的角頻率。所以 =A(n)cos[ ]cos( n)-A(n)sin[ ]sin( n)

式中

= A(n)cos[ ]

(4-59)

= A(n)sin[ ]

(4-60)

這就是我們希望獲得的同相和正交兩個分量,根據 、,就可以對各種調制樣式進行解調,三大類解調的算法如下:

調幅(AM)解調:

A(n)=

(4-61)

調相(PM)解調:

=

(4-62)

(4-63)

調頻(FM)解調

在利用相位差分計算瞬時頻率,即 = - 時,由于計算 要進行除法和反正切運算,這對于非專用數字信號處理器來說是較復雜的,在用軟件實現時也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計算瞬時頻率:

對于調頻信號,其振幅近似恒定,設 =1,則

式(4-66)就是利用 、 直接計算的近似公式。這種方法只有乘減運算,計算比較簡便。最后得到的軟件無線電數字正交解調的通用模型,如圖4.2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圖4.2 數字正交解調的通用模型

4.2.2模擬調制信號解調算法

1. AM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A(n)cos( )

( (4-67)式中, ;為調制信號; 為載波初始相位。

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到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A(n)cos

(4-68)

正交分量:

= A(n)cos

(4-69)

對同相和正交分量平方之和開方:

= +m(n)

(4-70)

減去直流分量就可得到調制信號m(n)。這種方法具有著較強的抗載頻適配能力,即本地載波與信號載波之間允許一定得頻率偏差。當由于傳輸信道或其他一些原因而造成本地載波與信號的載頻之間存在頻差和相差時,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可表示為:

(4-71)

(4-72)

式中, = - ; = - ; 、 表示差頻和差相可以是常量也可以是隨機變量。 為本地載波的角頻率: 是本地載波的初始相位。

對同相與正交分量平方之和開平方得:

= +m(n)

(4-70)

所以,AM信號用正交解調算法解調時,不要求載頻嚴格的同頻同相。從以上分析過程中可知,理論上失配可以任意大,但由于失配時,同相和正交分量相當于調制在以失配頻率為載頻的載波上,嚴重失配時,信號會超出數字信道而發生失真。

2. DSB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m(n)cos

(4-74)

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

同相分量:

=m(n)

(4-75)

正交分量:

=0

(4-76)

解調時要求本地載頻與信號載頻同頻同相,此時,同相分量輸出就是解調信號。同頻同相本地載頻的提取,可以利用數字科斯塔斯環獲得。數字科斯塔斯環既可以用軟件實現也可以利用專門的數字信號處理硬件來實現。

3. SSB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m(n)cos sin

(4-77)

對信號正交分解得:

同相分量:

=m(n)

(4-78)

正交分量:

= (n)

(4-79)

4. FM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

(4-80)

式中,k為比例因子, 為常數。

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

同相分量:

= cos[ ]

(4-81)

正交分量:

= sin[ ]

(4-82)

對正交與同相分量之比值反正切運算:

然后,求相位差分,即可求得調制信號:

- =m(n)

(4-84)

為了討論方便,這里及以下對比例因子k及常數 忽略。

FM信號用正交解調方法解調時,也具有較強的抗載頻失配(指失配差頻和差相是常量,非隨機變量)能力,本地載波與信號的載波存在頻差和相差時,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可表示為:

= cos[ + ]

(4-85)

= sin[ + ]

(4-86)

同樣對正交與同相分量之比值反正切及差分運算,就可得到調制信號:

當載波失配差頻和差相是常量時,解調輸出只不過增加了一個直流分量 ,減去直流分量 就可得到調制信號m(n)。

4.2.3數字調制信號的解調算法

1. A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

(4-88)

式中,為輸入碼元,且=0、1;g(n一m)是幅度為1,寬度為碼元傳輸速率倒數的矩形脈沖門函數。

ASK的解調算法與AM解調一樣: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cos( )

(4-89)

正交分量:

= sin( )

(4-90)

對同相與正交分量平方之和開方:

A(n)= =

(4-91)

計算A(n)后,再對A(n)進行抽樣判決,就可恢復出調制碼元信號。

ASK的正交解調性能與AM一樣,具有較強的抗載頻失配能力。

2. MA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

(4-92)

式中, 為輸入碼元,且 。

解調方法與ASK一樣,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cos( )

(4-93)

正交分量:

= sin( )

(4-94)

按照式(4-91)計算瞬時幅度A(n):

A(n)=

(4-95)

計算出A(n)后,再進行抽樣多電平幅度判決,就可恢復出調制碼元信號。

MASK解調性能與ASK一樣,具有較強的抗載頻失配能力。

3. F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4-96)

式中,為載波角頻率間隔, 為輸入的碼元,= +1,-1 。

FSK解調類似于FM解調,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cos( n)

(4-97)

正交分量:

= sin( n)

(4-98)

按照式(4-64)計算瞬時頻率f(n):

n)= arctg -arctg

在計算出瞬時頻率f(n)后,對f(n)經抽樣門限判決,即可恢復出傳輸的數據。

4. MF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n]

(4-100)

式中, 為輸入碼元,且 。

MFSK解調類似于FSK解調,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cos( n)

(4-101)

正交分量:

= sin( n)

(4-102)

按照式(4-99)計算瞬時頻率f(n):

f(n)=

(4-103)

在計算瞬時頻率f(n)后,對f (n)抽樣多電平門限判決,即可恢復出數據。

5. M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4-104)

式中,T為碼元持續時間; 為輸入碼元,且 =+1,-1。

=

是為保證相位連續而加入的相位常數。

MSK信號的解調同FM,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cos

(4-105)

正交分量:

= sin

(4-106)

按照式(4-64)計算瞬時頻率f(n):

在計算出瞬時頻率f(n)后,對f(n)抽樣判決,即可恢復出碼元。

6. GMSK解調

GMSK信號與MSK信號相比,僅對輸入數據多加了一個預調制濾波器。因此,可按MSK信號那樣解調后,再經一個濾波器 = ( 為預調制濾波器頻率響應),即可求得碼元。

7. SF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4-108)

SFSK信號解調方法同MSK解調,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后,按照式(4-107)計算瞬時頻率。在計算出瞬時頻率f(n),對f(n)抽樣判決,即可恢復出碼元。

8. P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

(4-109)

式中, = , 。

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后,得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cos( )

(4-110)

正交分量:

= sin( )

(4-111)

按照式(4-62)求得瞬時相位:

=

(4-112)

在計算出瞬時相位后,對 抽樣判決,即可恢復數據。在解調時需要本地載波與信號載波嚴格的同頻同相,同頻同相可由數字科斯塔斯環獲得。

9. MP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4-113)

式中, ,。

MPSK信號解調方法同PSK。在計算出瞬時相位后,對抽樣進行多電平門限判決,即可恢復出碼元數據。

10. QPSK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sin( ) (4-114)

式中 , 為雙極性數據。

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到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4-115)

正交分量:

=

(4-116)

由信號形式可知,I, Q分量即為恢復出的并行數據,經抽樣判決,恢復出碼元數據后,在并串變換,就可恢復出串行碼元數據。

11.QAM解調

信號表達式:

s(n)= cos( )+ sin( )

(4-117)

式中, , = 。

對信號進行正交分解,得到同相和正交分量:

同相分量:

=

(4-118)

正交分量:

=

(4-116)

對同相、正交分量兩路信號進行抽樣判決,即可恢復出并行數據,經并串變換后可得所傳輸的數據。

第五章 基于多相結構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 5.1實信號多信道發射機模型 5.1.1信道劃分與低通濾波器組

為建立實信號多信道發射機的數學模型,首先,對實信號的數字譜做如下信道劃分:

(5-1)

式中,為第i信道的歸一化中心角頻率,I為數據內插率。

基帶信號經內插低通濾波,再與復本振 相乘,可實

現將第i個信道的數字譜搬移到頻帶的目的。經過復本振 后,信號變為

復信號,故I路合成信號需取實部后再輸出。為使I個采樣率為 的基帶信

號能夠壓縮在實信號所表示的頻譜范圍內傳輸,內插因子取為2I。其實現結

構如圖5.1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圖5.1實信號輸出信道化發射機的直接實現

圖中每個低通濾波器的帶寬均不大于,并且對應的原型理想低通濾波器的頻率響應為

(5-2)

5.1.2真實信道中心頻率

引用系統采樣頻率 ,第i信道的歸一化中心角頻率公式可重寫為

(5-3)

式中,

當 , 這是不允許的。因此,后面的 個信道的計算公式為

(5-4)

式中,

需要指出,由式(5-3 )得到的實信號信道存在著對應的鏡頻 ,并且信道總數受數據內插倍數I的限制。圖5.2為對應4個實信道的頻譜分配圖

SHAPE \* MERGEFORMAT

圖5.2 實信號的信道劃分示意圖

轉貼于

注意實信號的頻譜應為正值,由式( 5-3 ) , ( 5-4 )可推出真實信道的中心頻率為

(5-5)

(5-6)

進一步由式(5-5 ) , ( 5-6)容易求出相鄰信道中心頻率距離為.

5.2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建模

由圖5.2可得:

并定義:

代入式(5-6)可得:

把 代入式(5-8)可得:

(5-9)

定義: = =DFT

代入式(5-9 )可得:

則有:

=

(5-12)

最后得:

y(n)=

(5-13)

式中, =MOD(n/I),MOD表示取余數。

整個實現過程如圖5.3所示。

SHAPE \* MERGEFORMAT

圖5.3 實信號信道化軟件無線電發射機數學模型

對于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模型的幾點說明:

(1)多相濾波器的設計步驟

實現多相濾波器設計的步驟是:(1)根據原型理想低通濾波器的頻率響應確定所需要的濾波器類型和階數N ; (2)求出對應的沖擊響應h(n) ; (3 )由下式確定多相濾波器:

m=0,1,2,…,I-1

(5-14)

若根據頻率響應求得的濾波器階數N不是I的整數倍,則需要進行反向設計,即設定濾波器的階數N為I的整數倍后再重新計算各階系數。利用Matlab中的REMEZORD函數可以方便求出采用最佳逼近最大最小準則算法所需的原型濾波器階數N。

(2) DFT可以由快速算法FFT來完成。

第六章 軟件無線電發射機系統仿真

本章將構建一個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仿真系統并用Matlab軟件進行仿真,以驗證其可行性。

6.1基于多相濾波器的信道化發射機系統仿真

在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仿真設計中,信道數、內插倍數和信道頻率的劃分是密切相關的,因此,仿真設計時進行了綜合考慮,且用快速傅立葉變換對信號進行處理,不斷提高系統工作效率。仿真采用Matlab軟件的M文件來實現。

6.1.1仿真系統結構示意圖

基于多相濾波器的8信道信道化發射機仿真結構如圖6.1所示。基本參數如下:信道數:8

調制模式:AM

SHAPE \* MERGEFORMAT

圖6.1 多信道信道化發射機仿真結構

圖中,I=8為輸入信號對應的信道號,Y(n)為輸出信號。

6.1.2仿真系統參數說明

(1)信道數

信道化發射機主要用在對某一帶寬內的所有信道進行發射的場合,所以其信道數應很大,但考慮到計算機的實際運算能力,信道數不能設置過大,而且在系統仿真中信道數量的增加只會增加計算負擔,對于驗證系統可行性沒有多大貢獻。由于信道化濾波器的最先一步運算為FFT2變換,所以信道數最好為2的整數次冪,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基于以上考慮,信道數設置為8。

(2)調制波形

語音信號雖具有形象直觀的優點,但它的頻譜和時域波形都比較雜亂,不能清晰地反映數字信道的問題所在,所以本節不選擇語音信號。AM調制對于信道衰減敏感,本節選擇一些常見波形作為調制波形,可以很容易判斷發射機的性能。

6.2實驗結果與分析

整個仿真程序(Matlab程序)如下。

a=[1.0 1.0 1.0 1.0 1.0 1.0 1.0 1.0];f=[1.0 2.0 3.0 4.0 5.0 6.0 7.0 8.0];

I=8;n1=200;Fs=25.0;fs=Fs*2*I;kf=12.5;

for k=1:I

for r=1:(n1+I)

m(k,r)=a(k)*(1.0+0.5*cos(2*pi*f(k)/Fs*(r-1)));

end

end

[n0,f0,m0,w]=remezord([8,12.5],[1 0],[0.001 0.001],fs);

b=remez(287,f0,m0,w);

figure(1)

polt(20*lof10(abs(fft(b))));

grid;

for r=1:36

for k=1:I

h(k,r)=b((r-1)*I+k);

end

end

for r=1:(n1+I)

for k=1:I

mk(k)=m(k,r);

end

mfft=fft(mk);

for k=1:I

x0(k,r)=mfft(k)*exp(j*pi/(2*I)*(k-1));

end

end

for r=1:(n1+I)

for k=1:I

x00(k,(2*r-1))=x0(k,r);

x00(k,2*r)=0;

end

end

for k=1:I

for r=1:(n1+I)

x00k(r)=x00(k,r);

end

for r=1:36

hk(r)=h(k,r);

end

y0=conv(x00k,hk);

for r=1:n1

y0(r)=y0(r)*exp(j*pi/2*(r-1));

end

for r=1:n1

y(k,r)=y0(r+36);%*(-1)^(k-1)*exp(j*pi/I*(k-1));

end

end

for k=1:I

for n=1:n1*I

if mod((n-1),I)==0

y00(k,n)=y(k,(n-1)/I+1);

else y00(k,n)=0.0;

end

end

end

for n=I:(n1*I-I)

yout(n-I+1)=y00(1,n)+y00(2,n-1)+y00(3,n-2)+y00(4,n-3)+y00(5,n-4)+y00(6,n-5)+y00(7,n-6)+y00(8,n-7);

end

point=512;

yy(1:point)=yout(101:(100+point));

for n=1:point

yy(n)=(y(n)+0.001*randn)*(0.42323-0.49775*cos(2*pi*(n-1)/point)+0.07922*cos(4*pi*(n-1)/point));

l(n)=fs/point*(n-1);

end

yy1=real(yy);

pp1=abs(fft(yy1));

ppm1=max(pp1);

figure(3)

plot(l(1:256),20*log10(pp1(1:256)/ppm1));

grid on;

pp=abs(fft(yy));

ppm=max(pp);

figure(2)

plot(1,20*log10(pp/ppm));

I=8, =25kHz 時的8個調幅(AM)信號的信道化發射機仿真結果見圖6.2

圖6.2 8路信道化軟件無線電發射機仿真結果

由實驗結果驗證了本文給出的數學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本章討論了系統仿真的總體設計構想,主要完成了利用Matlab完成8信道信道化發射機系統仿真,系統仿真已達到預期目標。

總結

軟件無線電成為21世紀無線通信領域一個重要發展方向.軟件無線電是以開放體系結構為基礎,在硬件的平臺上應用軟件工程技術來實現具有最大靈活性和適應性的各種無線通信方式和功能的系統。軟件無線電己成為當前新一代無線通信的關鍵技術之一。本文在深入研究了采樣率變換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了基于多相濾波結構的信道化發射機模型。

雖然我在設計中遇到了許多問題,但是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了設計。完成了以下主要工作:首先,深入討論了軟件無線電中的采樣定理、多速率變換技術和信號處理算法,接著給出信道劃分方法和真實信道中心頻率的計算公式,推導和建立了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的數學模型,最后仿真驗證了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通過本文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多相濾波器的實信號信道化發射機的數學模型,并通過了系統仿真,證明該系統的可行性和正確性。

此次設計增強了我對軟件無線電領域的了解,且通過對軟件無線電發射機實現與仿真的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對軟件無線電中的信號處理理論知識的理解。

參考文獻

[1] Walter Tuttlebee編著.楊小牛,樓才義,鄒少承,賴蘭劍譯.軟件無線電技術與實現,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

[2] 楊小牛,樓才義,徐建良軟件無線電原理與應用,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1

[3] 沈蘭蓀.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的原理與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5:5-7.

[4] 鄭君里,楊為理,應啟晰.信號與系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231-235.

[5] 王金龍、沈良、任國春、蔡躍明,陳瑾,吳啟暉編著。無線通信系統的DSP實現,人民郵電出版社

[6] Ulrich L.Rohde,Jerry C.Whitaker著.王文桂,肖曉勁譯.通信接收機:DSP、軟件無線

電和設計,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3:120-132

[7] 王際兵,趙明,姚彥.DSP&FPGA在軟件無線電中的應用,電子產品世界.1999(2):

[8] Alistar Munro. Mobile Middleware for the Reconfigurable Software Radio,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0, 38(8): 152-161.

[9] Jose曲Mitola著,趙榮黎,王庭昌,李承恕譯.軟件無線電體系結構一應用于無線系統工程中的面向對象的方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31-39.

[10] R.Kohno and S.Haruyama.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of software radio, Trans.IEICE,2001, 84-B (7), 1111一1119.

[11] Uwe Meyer-Baese編著.劉凌,胡永生譯.數字信號處理的FPGA實現,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2] Tuttlebee Walter. Advances in Software Defined Radio. IEE Electronics Systems and Software,2003

[13] A.J.Truter, E.M.Wolmarans. A Software Defined Radio Architeture with Power Control for 3G WCDMA Systems.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0

[14] 張志勇等編著.精通MATLAB 6.5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15] 約.Cz普羅克斯,馬蘇德.薩勒赫編著,劉樹棠譯.現代通信系統一使用MATLAB,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

[16] 薛年喜編著.MATLAB在數字信號處理中的應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17] 胡廣書編著.數字信號處理一理論、算法與實現.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三線建設范文第3篇

現代主義隨后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孕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現代主義大師。20世紀80年代,系統的構成主義理論被引入中國,國內高校紛紛開設設計專業。而后,不光是包豪斯的理論教學被引入,包豪斯在當時最為先進的工作坊教學形式也開始成為國內高校教學改革的主流方向。隨著大規模深入的教學改革,構成設計逐漸融入細化的專業分類,形成更符合各設計專業發展的基礎課程。以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為例,三維構成取代了原有的立體構成,增添了更多建筑和景觀的專業元素,而在此之中,課程的重點就是討論材料、空間與建筑。

二、三維構成設計的創新點

1.從結構出發理解材料

朝倉直巳在《藝術與設計的立體構成》一書中提到,三維構成與平面構成最大的差異體現在重力。重力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材料本身的重力,當所有材料集中在同一個水平面時,可以產生肌理。追求平面肌理效果的創作較少受到材料重力的限制,但是當材料被使用在三維空間之后,空間的形成就開始受到材料自身重力的限制。其次,空間形態的產生離不開結構,而結構本身的重力與結構形成的空間的矛盾使空間既有了限制,又有了新的可能。教師可指定一種材料,讓學生使用不同的結構,形成不同的空間。以線材為例,要求學生從結構出發,進行三維構成作業的練習,在練習中體會材料的重力與結構(圖1、2、3)。

2.從材料出發強調空間肌理

三維構成強調構成元素對應的形態材料的運用,即點材、線材、面材以及塊材的認識與創作,要求學生在練習中理解形式美的構成法則。只依據材料的體積大小和比例出發的設計,在空間形態上往往會缺乏材料本身的性格,而材料本身的肌理是決定作品性格乃至作品空間氛圍的最主要的元素。強調材料肌理容易停留在二維空間內,所以在三維構成中從材料出發,應嘗試增加肌理的維度。教師可指導學生對材料的形態進行專題研究,學生以組為單位,對同一肌理材質進行簡單加工,完成點材、線材、塊材的構成作業。以木材為例,不同顏色、紋理、密度、觸感的木材有不同的構成結果。教師可鼓勵學生利用顏色相似但肌理不同的木材進行創作,在對比中感受材料本身的特性,以及由此產生的空間氛圍感(圖4、5、6)。

三、三維構成設計與建筑空間的銜接

建筑是技術與藝術的統一,與建筑設計基礎相比,三維構成更側重于對于形式美法則的理解與運用,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建筑設計基礎則是更嚴謹、更精細的藝術。在建筑設計基礎中,學生需要擁有抽象概括能力和對空間形態的審美能力,提高對空間限定要素的靈活使用能力,以掌握建筑形式和建筑群體結構。

1.三維構成與建筑設計基礎銜接的難點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從基礎課三維構成進入專業課建筑設計基礎時,第一個難點在于思維方式的轉變。三維構成強調對空間形態的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而建筑設計強調空間作為實體的形式、結構和內涵。第二個難點在于空間的發揮與制約這一對矛盾。三維構成鼓勵學生在設計思維上從二維向三維轉變,在此過程中強調維度增加帶來的豐富性,而學生往往對于空間的限定要素缺少認識。建筑空間由頂面、立面和底面三個限定要素圍和,隨著要素形式的改變,建筑空間隨之產生變化。第三個難點在于尺度,三維構成設計注重抽象元素而對尺度的限制性不強,而建筑設計基礎的尺度相對嚴格。單元訓練可從平面構成出發,教師指導學生選擇一個二維的構成布局并結合線與面將其轉化為三維空間,在保證一個立面或角度固定相同的情況下,創造出多種三維空間的可能性。在完成三維空間后轉換角度,學生從多方面對比原始的平面構成布局,體會三維空間與二維空間的差異,這也是在初步理解建筑空間平面與空間流線的生成機制(圖7、8、9)。

2.光影出發的作業理解建筑空間

安藤忠雄是光線運用的大師,他曾經說過:“建筑設計就是要截取無所不在的光,并在特定場合去表現光的存在。建筑將光凝結成最簡約的存在,建筑空間的創造即是對光之力量的純化和濃縮。”以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為例,教堂內廳結構非常簡單,只有彌撒臺背后的主立面鏤空出十字架,神圣的十字架以撒入室內的光線表現,使這座教堂被冠以“光之教堂”的美稱。采光是建筑設計的重要環節,卻往往得不到重視。在建筑設計基礎課程的訓練中結合光線,能更早地將空間與光影的關系引入討論范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建筑設計基礎課程中增加空間限定要素的練習,教師可要求學生在固定空間單位的立面限定要素中加入光影元素,鼓勵學生在立面上進行創作,體會光線下不同的立面形態給限定空間帶來的變化,使學生對建筑空間與光影有最直觀的感受,在此基礎上引入光線改變對空間不同的影響,以及不同立面與光線的互動關系(圖10、11、12)。

3.結合簡單的材料表現建筑空間

建筑的表現與材料的運用息息相關。西方建筑以石材為主,中國建筑則以木材為主,由此承載東西方截然不同的文化。工業革命以來,新材料的出現與運用為建筑發展翻開了新的篇章,現代建筑打破了單一的材料為主體與技術的局限。從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的水晶宮對玻璃的使用,到1889年法國巴黎第四屆世博會埃菲爾鐵塔對鋼材的運用,每一次材料的革新都為建筑的發展提供了革命式的突破。材料也是凸顯術和技術兩個方面教與學的要求納入課程考核與評價,促進全面實施藝術與技術融合的教學、激勵與引導的策略,不論理論課還是各種實踐課,在單元測驗、階段考試以及結課考核中,都要包含藝術與技術兩個方面的標準和要求。對于畢業設計,要求將藝術表現的研究與制作手段的探索結合起來,既考核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的質量,又評價作品藝術表現水準和制作水平。

4.在融合中實現重構

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是開放的和兼容的結構,要包容和吸收各種啟發式、自主式、研究式教學與學習的方式、方法與藝術,兼收并蓄各種教學、學習方式的優勢,處理好藝術教育元素與技術教育元素的辯證統一關系。在藝術與技術的滲透與融合中,不斷探索、創新,調整融合結構,優化融合方式,從而構建新的教育教學模式。通常來說,藝術與技術的融合并不是絕對的等比例融合,大多數情況是非等比例融合。偏重藝術的課程中藝術元素多于技術元素,偏重技術的課程中技術元素多于藝術元素,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只要融合了這兩種知識元素,就體現了藝術與技術融合的核心意涵。通過融合、重構,可以形成新的形式、架構、體系。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學科間的交叉與滲透日益廣泛和深入,藝術專業教育中的藝術元素與技術元素間的聯系、交融與融合更加緊密。教師要特別注重和大力促進藝術與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融合,使其貫穿藝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目標、課程、手段、導向等環節探索其融合、重構的創新模式。基金項目:該文系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2014年度重大項目“‘藝術+技術’數字創意產業創新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141014)的研究成果。

作者:許臣思 陳果 單位: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注釋:

①彭吉象.藝術學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4.

②陳勁松.從藝術性角度看藝術與技術的關系.藝術教育,2012(10).

③劉明彬.論藝術與技術.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0).

④任廣軍.藝術與技術關系的歷史演進.藝苑,2015(3).

⑤李波榮.藝術與技術的辯證法——現代視覺文化中的設計導向.藝術生活,2012(2).

⑥楊東.淺析藝術與技術的關系.才智,2015(21).

⑦張可雋.淺談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中藝術與技術的關系.美術大觀,2013(10).

三線建設范文第4篇

關鍵詞:安全疏散;火災;設計;設置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個城市的現代化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同時高層建筑消防和火災情況下的安全疏散也得到了人們的重視。現代化高層建筑火災蔓延途徑多、時間快、危害大、相對疏散就比較困難,很容易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對國內外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的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是因為沒有可靠的安全疏散設施或管理不善,招致火燒、缺氧窒息、煙氣中毒和房屋倒塌而死亡。故現代化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的合理性,已成為建筑防火設計的重要內容。

1 現代化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難點

1)層數多、垂直距離長、疏散時間長。

加拿大國家委員會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推算出高層建筑內的人群通過1.1m寬的樓梯通道疏散到室外所需要的時間(表1)。由表中可看出,疏散同樣的人數,樓層多少所需的疏散時間差異很大。

表1 一個樓梯的安全疏散時間

2)規模大、人員多的高層建筑,由于疏散通道處理不好,緊急疏散時容易出現混亂擁擠情況。

3)各種豎井未作防火分隔處理,火災時由于煙囪效應拔煙拔火的作用大,導致蔓延快,給安全疏散增加了困難。

4)目前國內消防登高車數量還達不到要求,最大工作高度有限,不利于高層火災的疏散搶救。

2 走道疏散設置

有些高層旅館、辦公樓、多功能大樓等建筑,將疏散樓梯、電梯和空調設備、服務用房等布置在建筑平面中心部位,其走道成環行或雙走道。國內外采用這種布置方法的日趨增多,采用這種布置,即將垂直疏散樓梯、電梯和輔助用房等布置在建筑平面的中央,而將辦公、客房等用房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形成環行或雙向走道。這兩種形式的疏散走道,其優點在于不論走道何處被火堵截,人們都能順利地疏散到樓梯間和其他安全地點,從而為人們安全疏散提供良好的條件。因此在設計中,宜結合疏散平面的具體布置,積極采用直接、簡捷、便于疏散的走道。

3 安全疏散距離設置

安全疏散距離一般指高層建筑的房門或住宅門到最近的外部出口或樓梯間的最大距離。限制這個距離的目的,在于縮短疏散時間,盡快疏散到安全地點,避免造成嚴重損失和人員傷亡。確定安全疏散距離,要考慮到房間的使用性質,人員密集程度和疏散能力等因素。例如,醫院中的病人,行動困難,重病人還要人扶著或推著走。又如,旅館的客人來往頻繁,不熟悉疏散路線和疏散設施,緊急疏散時容易驚慌,走錯路,延誤疏散時間;再如教學樓的學生,人員較密集,又是青少年,火災時容易失去理智,出現混亂擁擠情況;還有,袋形走道兩旁或盡端的房間,因只有一個出口,如這種走道過長,被火封住的可能性增多,則允許最大安全疏散距離應嚴些,因此,確定安全疏散距離必須根據不同情況和條件,區別對待。具體應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安全疏散距離

4 疏散樓梯設置

高層建筑由于垂直疏散距離長,在建筑設計中必須予以充分重視。在平時,垂直交通的通道,一是電梯,二是樓梯。發生火災時,工作電梯往往因為斷電而停止運行,疏散樓梯則成為人們從上而下的唯一通道,設計上必須保證疏散樓梯的安全,具體應滿足以下安全疏散距離條件。

4.1 防煙防火效果好

火災實例和試驗結果表明,防煙樓梯間阻擋煙火效果最好,因為這種樓梯間在入口處設有前室,并設有防煙和排煙投施,或者設有排煙用的陽臺、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樓梯間的門均采用防火門。封閉樓梯間次之,因為這種樓梯間設有自行關閉的單向防火門,在一定時間內能阻擋煙氣竄入樓梯間;敞開樓梯間僅三面有墻,而面向走道和房間一面全敞開,一旦起火,往往成為火勢蔓延的途徑。因此,一類高層建筑和建筑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筑宜采用防煙樓梯間;建筑高度在32m以下的二類高層建筑,宜采用封閉樓梯間。考慮到高層住宅都設防煙樓梯間或封閉樓梯間,不利于節約投資,加上住宅的防火分隔一般都比較好,住宅內的人員對疏散路線比較熟悉,因此,可分別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如11層及11層以下的單元住宅,可設敞開樓梯間,但開向樓梯間的戶門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0.90h的防火門,12~18層的上述住宅,應采用封閉樓梯間,19層及19層以上的住宅,應采用防煙樓梯間。

4.2 樓梯通道應明確、簡捷

為了避免人員在緊急疏散時不迷失方向,貽誤疏散時間,造成不應有的傷亡事故,高層建筑的疏散樓梯在各層不應改變位置,上下直通,在首層應有直通室外的出口。高層建筑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與其他部位隔開,當必須在隔墻上開門時,應采用乙級防火門。通向地下室、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宜共用樓梯間,當必須共用時,宜在首層與地下層或半地下層入口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隔墻和乙級防火門隔開,并應有明顯標志。這樣,一可避免從上層向下疏散的人員誤入地下室而不能脫險,二是萬一地上層或地下室起火,在一定時間內可以阻止火勢相互蔓延。

4.3 疏散樓梯宜直通屋頂平臺

高層建筑層數多,垂直疏散距離長,發生火災時樓梯被煙火封住的可能性很大,當下部樓層起火時,煙火向上蔓延快,容易切斷人員向下疏散的通路,則上層人員不得不向上疏散。如果疏散樓梯能通向平屋頂,人們跑到屋頂平臺,借助其他安全疏散設施予以脫險,如跑到另一疏散樓梯進行安全疏散,設有直升飛機停機坪,借助直升飛機安全疏散等。因此,每棟高層建筑至少應有兩座疏散樓梯宜直通屋頂平臺,是十分必要的。

4.4 樓梯間不應設有危險物

在樓梯間內用汽油清洗、儲存可燃物、設置煤氣爐等都發生過火災爆炸事故,有的造成了嚴重損失和傷亡事故。為了保障高層建筑內疏散樓梯間及其前室的安全,利于人員安全疏散,樓梯間和防煙樓梯間前室,不應設燒水間、可燃物品儲存室、可燃氣體管道、易燃或可燃液體管道和影響疏散的突出物。考慮到高層住宅鋪設煤氣管道的實際需要,如必須在樓梯間設置時,只能局部水平通過,但通過的管段必須加設保護套管。

4.5 疏散樓梯和走道上的階梯不應采用螺旋梯和扇形踏步

這種踏步由于寬度的變化,在緊急情況時人流密集擁擠,容易使人摔倒,出現踩死踩傷人員和造成堵塞樓梯通路的情況。但考慮到有的高層建筑的螺旋梯和扇形踏步,其踏步上下兩級所形成的平面角不大于10度,而且每級離扶手0.25m的地方,深度又大于0.22m,快速疏散與一般樓梯情況大體相似,不易出現摔倒情況,可以不加限制。

4.6 室外樓梯可作為輔助的防煙樓梯

實踐證明,這種樓梯一是可以節省建筑面積,二是在發生火災時,因不易受到樓內的煙火威脅,可供人員緊急疏散和消防戰士直接從室外進入建筑內部起火部位進行撲救。但這種樓梯應有較嚴格的要求,樓梯的最小寬度不應小于0.9m,傾斜度不應大于45度,扶手高度不應小于1.1m。為了防止火災時火焰從門竄出將樓梯燒壞,影響安全疏散,樓梯和每層出口處平臺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臺的耐火極限不應低于1.00h,在樓梯周圍2.00m內的墻上除設置疏散門外,不應開設其他洞口,疏散門應采用乙級防火門且不應正對梯段。

5 避難層和避難間設置

避難層和避難間是保障高層建筑內人員在火災時安全脫險的一項有效的措施。國內外規模大、層數多的綜合性高層建筑,一般都設有避難層和避難間。從保障高層建筑內人員安全脫險、避免傷亡事故出發,結合我國目前具體情況,總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公共建筑,應設避難層和避難間,并宜滿足相關要求。

6 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設置

為保證高層建筑在火災時人員能快速疏散到安全場所,高層建筑內應按以下要求合理設置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

1)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避難層、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排煙機房、電話總機房以及發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房間,觀眾廳、展覽廳、多功能廳、餐廳和商業營業廳等人員密集場所、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等,均應設置應急照明。

2)疏散用的應急照明,其地面的最低照度不應低于0.55Lx,發生火災時仍需堅持工作的其他房間的應急照明應保證正常照明的照度。

3)應急照明燈宜設置在墻面上或頂棚上。安全出口標志宜設在出口的頂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標志宜設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1.0m以下的墻面上;走道疏散指示燈的間距不應大于20m。

4)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采用蓄電池作備用電池時,其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20min,建筑高度超過100m時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

7 消防電梯設置

消防電梯是火災時運送消防人員、消防器材以及搶救傷員的重要垂直交通工具。發生火災時,為了保障消防人員的安全,必須切斷電源,普通電梯即停止運轉。如沒有考慮設置消防電梯,消防人員只好穿著戰斗服、帶滅火器材攀登高樓,這不但要消耗消防人員的大量體力,更重要的是貽誤滅火戰機。因此,高層建筑必須按相關要求設置消防電梯。

8 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設置

目前,國內外許多層數多、規模大、人員多的旅館和多功能高層建筑都設有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為發生火災時直升飛機疏散人員用,其作用非常大。建筑高度超過100m且建筑面積超過1000m2的公共建筑,宜按以下要求設置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

1)屋頂直升飛機停機坪距設備機房、電梯機房、水箱間、共用天線等突出物的距離不應小于5m。

2)停機坪出口不應少于兩個,每個出口寬度不應小于0.9m。

3)應在停機坪的適當位置設消火栓。

4)停機坪四周應設置航空障礙燈和應急照明燈。

9 結束語

隨著城市發展的需要,建筑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層建筑已成為近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而由于自身的許多特點,它的安全疏散設計也成為重中之重。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的遠遠不及上述內容,為了使得安全疏散達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仍要求設計人員在今后的工作中繼續共同努力研究。

參考文獻

三線建設范文第5篇

__縣公安局自開展"三基"工程建設以來,立足實際、真抓實干,按照"抓基層、打基礎、苦練基本功"的總體思路,以"三所三隊"為重點,積極爭取縣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重視和支持,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全面向基層傾斜,迅速掀起"三基"工程的建設熱潮。一年多來,該局的基層實力明顯增強,基礎工作開展迅速,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民警素質顯著提高,各項公安業務工作得到全面發展,在警務機制改革、無房派出所建設、基層裝備配備以及班子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強基點,高起點謀劃

"三基"工程建設開展以來,__縣公安局新一屆黨委多次召開黨委會議和全局中層干部會議進行討論研究,根據上級公安機關關于"三基"工作的總體目標和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訂了思路清晰、目標明確、職責分明的基層基礎建設實施方案,建立了"三基"工作聯系和扶持制度,明確了各基層單位"三基"工作的具體目標和要求。同時將公安機關開展"三基"工程建設的相關精神、要求和具體內容向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以及分管領導作了詳細匯報,積極爭取縣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期間,縣委__書記和政府__縣長以及分管政法的縣領導先后來該局就"三基"工程開展的有關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并多次深入基層單位進行現場辦公,當場拍板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縣委政府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優先為該局劃撥資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并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解決了該局12個無房派出所的征地、規劃和立項等具體事宜。總之,__縣委政府對該局"三基"工程建設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切實加強對"三基"工程的領導協調,__縣公安局還專門成立了由局長__同志掛帥、__政委和其他黨委委員參加的"三基"工程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從各部門抽調業務骨干集中辦公,統籌全局"三基"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各基層單位也成立了相應的工作組,確立了各自開展"三基"工程建設的主要目標,為了保質保量按期完成既定任務,徐宏偉局長還與各黨委委員、各黨委委員與各自分管單位層層簽定了任務目標責任狀,旨在"強基固本"的"三基"工程建設在該局全面展開。

!二、抓重點,高效能推進

在"三基"工程建設中,該局以推動警力下沉、警務前移為切入點,全力充實基層一線戰斗力。一是精簡機關、充實基層。20__年9月份,該局按照5%的比例精簡局機關人員,全部充實到基層一線,同時把新招錄的3名見習民警也安排到基層一線實戰單位,通過此舉,該局基層所隊和一線實戰單位警力達到了121名,有力地推動了基層單位尤其是派出所各項工作的開展。二是規范機構設置、進行機構改革。20__年年初,__市局將該局確立為全市縣級公安機關規范機構設置的試點單位,率先進行機構改革。對此,該局黨委高度重視,專門召開黨委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并成立了由局長__同志任組長,其他黨委成員任副組長的機構改革領導組,負責該局機構改革設置方案的起草、制定和具體實施。按照"創新機制、提高效能,整合機構、優化配置,強化基層、夯實基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該局黨委積極爭取縣委、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支持與配合,經過40余天緊鑼密鼓的辛勤努力,機構改革終于全面完成。這次機構改革響應了上級公安機關"整合職能配置,規范機構職能設置,優化警力資源,推動警力下沉"的號召,改革完成后,該局由原來的33個單位精簡為28個(其中執法勤務機構9個,綜合機構3個,直屬機構2個,派出機構14個),基層一線民警占到全局民警的86%,派出所警力占到全局警力的41.6%,真正為建立"精干高效,運轉協調,警令暢通,職能、機構、序列和稱謂規范統一,職責、權限一致的縣級公安機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進一步提高派出所打、防、管、控一體化能力。20__年9月份,該局以__派出所辦公大樓建成使用為契機,將__派出所和刑偵x中隊合署辦公,并組建成立了治安巡邏隊,充實了__交警中隊,在此基礎上試點推行了"一所三隊"模式。該模式運行一年多來,__地區的治安和交通秩序明顯好轉、"兩搶一盜"案件降到了五年來的最低點,重大惡性案件發案數也明顯下降,砂河地區的人民群眾紛紛拍手稱快。事實證明

,"一所三隊"模式有效地整合了警力和資源配置,增強了戰斗力,使派出所成為出警迅速、反應靈敏的綜合性戰斗實體。目前,該局正在積極籌劃,準備在該縣__、__兩個重點集鎮也實行"一所三隊"模式,以切實增強對上述兩個地區的治安防控能力。

三、破難點,困境中求進

(一)在從優待警方面

__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多年來由于縣財政困難,公安公用辦公經費一直與罰沒款掛鉤,但也是捉襟見肘,異常困難。三基工程建設開始后,該局新一屆黨委積極爭取縣委、政府的支持,想方設法落實保障措施。兩年實現三大跨越。一是20__年就全額落實了人均2.7萬元的公用經費保障標準,二是20__年5月份順利完成了公務員工資的套改,三是落實了基層一線民警每人每月300元的值勤補助。此外,該局黨委還積極落實從優待警措施,不斷提高民警的生活待遇。一是以新110指揮中心大樓建設為契機,建成了兩棟可容納76戶民警住宿的集中宿舍樓,解決了大部分民警長期分散居住的問題,便于了集中調度、統一指揮。二是投資60余萬元對看守所和家屬樓通向大街的道路進行了路面硬化,解決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的出行難題,得到了全局民警的一致好評。三是針對基層民警長期超負荷工作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的現狀,從20__年開始,進行了兩次全局民警免費體檢,通過科學儀器和先進的檢測手段,及早發現病患,及時予以治療。同時對患病和生活困難的民警予以特殊照顧,以捐款捐物、幫其家屬就業等多種形式,幫助他們重塑信心、度過難關。四是落實了民警休假制度,多次分批組織民警到海南、廣西等地療養參觀,以休促干,有效地防止了民警亞健康問題的出現。此外,該局還為全局民警每人投保了一份意外傷害保險,確保民警在執法執勤過程中一旦受到意外傷害后,能夠得到及時迅速的治療,免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二)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

一是12個無房派出所全部開工建設。20__年以前,全局14個派出所只有兩個有屬于自己的辦公場所,其余12個全部是租房或者借房辦公,車輛裝備陳舊落后、派出所民警的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偵查辦案效率也十分低下。"三基"工程建設開始后,該局緊緊抓住國家開展中部地區無房派出所建設的大好時機,多方爭取、積極籌措,全面展開無房派出所建設工程,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努力,該局__派出所新辦公樓和新建的__派出所分別于20__年9月份和20__年8月份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余10個派出所今年“五一”前也可全部搬遷入住。二是110指揮中心大樓建設工程順利交付使用。該局在經費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未雨綢繆、超前規劃,自20__年開始背負巨債進行了110指揮中心大樓建設工程,該工程占地10畝,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耗資近1000萬元,于今年8月份建成使用,是整個__市縣級公安機關辦公條件最好、設施最完善的110指揮中心大樓。三是積極開展“天眼工程”建設。該局以指揮中心大樓建設為契機,于20__年4月份啟動了"天眼"工程建設,在縣城主要街道、路口、黨政首腦機關和金融單位安裝了12個遠程電子監控探頭,圖象匯集到指揮中心屏幕墻,實現了對上述重點部位的24小時監視控制。此外,該局在其他硬件工程建設上也全面開花,取得了可喜成果。一是在20__年9月份籌資50萬元,啟用了新建的行政拘留所,結束了多年來刑事犯罪人員與行政違法人員混關的局面,使該縣的法制建設邁上新臺階。二是為看守所投資20萬元,重新改造安裝了監所數字化監控系統和標準高壓電網,并且新購置了一部囚車。三是先后共籌資400余萬元購置了42輛警車,同時多方努力爭取到省廳配發的30臺電腦和70套單警裝備,全部發放到基層一線實戰單位,有效地激發了基層民警的工作熱情,增強了快速反應能力。四是投資為辦公室新添置了數碼攝像機、照像機、激光打印機、復印一體機等先進設備,提高了后勤保障的科技含量,形成了高效快速的后勤保障服務機制。五是針對__爆炸物品管理形勢嚴峻的現狀,投資50萬元購置了兩臺爆炸物品探測儀,花費兩萬元從省廳警犬繁育基地購買了一條警犬,并派專人帶犬到省廳參加搜爆犬培訓,用于該局的爆炸物品搜尋探測。為了給警犬創造一個良好的休息訓練場所,并能夠繁育后代,該局于去年5月份投資50萬元興建了占地兩畝的警犬基地,并將再購入五條警犬,用于搜爆和查緝。

(三)在警力保障方面

__縣常住人口26萬,流動和暫住人口常年保持在4萬人以上,治安形勢十分嚴峻。按照人口和警力比例萬分之十計算,應配備警力300名左右,而__縣公安局現有民警僅有141名,警力缺口高達160余名。由于警力嚴重不足,該局14個派出所中二人所就有12個,民警們往往身兼數職、常年高負荷工作,嚴重制約了各項工作的開展。"三基"工程建設開展以來,該局積極推行群防群治體系建設,采取三項有效措施,有效地緩解了警力嚴重不足的狀況。一是20__年11月份,該局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的支持,本著"公開公正、擇優錄取"的原則,通過筆試、面試、體能測試和體檢等環節的層層選拔,從歷年來政法類院校畢業生中招收了102名協勤人員,并按照"警力下沉、警務前移"的要求全部充實到基層所隊協助正式民警開展工作。二是充分發掘民力資源,健全基層治保和內保組織,積極推進打、防、管、控一體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去年該局先后在__、__兩個治安形勢復雜的地區組建成立了派出所治安巡邏隊,實行24小時全天候巡邏控制,有效遏制了街頭盜竊、搶奪案件的高發勢頭。三是積極探索農村警務機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了農村和社區警務室。按照"警力下沉、警務前移"的要求,該局于去年1月份、3月份在治安形勢復雜、外來人員眾多的__鎮__村和__鄉__村相繼成立了兩個駐村警務室,承擔起流動人口管理、治安防范控制和打擊私采濫挖的三項重任。此后,該局又以招收文職協勤人員為契機,先后在全縣的52個農村、33個學校和7個社區成立了92個警務室,切實加強對上述區域的治安管控力度。

此外,該局在公安信息化建設方面也不斷加大資金和人員投入,堅持"科技強警"戰略,積極開展"金盾工程"二期建設。去年以來,該局先后投資60余萬元購 置了90臺電腦,使全局計算機總數達到120臺,計算機擁有率達到92%,基層所隊局域網覆蓋率已達100%。____系統、____系統、____系統、____系統、__x系統、____系統等信息數據庫的的數據錄入穩步推進。目前,該局正在進行公安信息網四級網的建設工程,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實現全局公文網上傳輸、信息共享等網上辦公業務。

四、攻弱點,練強硬精兵

在開展基層基礎建設的同時,__縣公安局抓住"追不上、打不贏、說不過"的弱點問題,積極開展"苦練基本功"活動,使全局民警的身體素質、戰術技能、業務知識以及執法辦案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一是堅持每日晨訓制度。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民警們積極參加,通過一年多的堅持鍛煉,全局民警的身體素質有了明顯增強。二是全面落實"三個必訓"制度。繼續對新任民警進行了初任培訓,對新任中層領導干部進行了任職培訓,對基層一線民警進行實戰訓練,參訓率達到100%。三是繼續深入開展"大練兵"活動。該局按照"干什么,練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積極開展業務培訓和崗位練兵,采取分散練兵和集中培訓想結合的方式,在戰術技能、業務水平、法律業務、治安管理和執法辦案等方面苦練基本功,取得了良好效果。活動中該局還提出了"以干促練,以練提干"的口號,就是將"大練兵"活動置于具體工作中,檢驗練兵成果,顯示練兵成效,同時以練兵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20__年,該局共立各類刑事案件596起,比上年同期提高23%,破獲各類刑事案件403起,比上年同期提高16%,重特大刑事案件立案218起,破案132起,破案率為61%。現發的9起命案全部破獲,并破獲了1997年的命案積案1起。共打擊處理各類犯罪嫌疑人404人,抓獲在逃犯78名。移送201案323人。共受理查處各類治安案件1462起,比去年提高44%,打擊處理各類違法人員1710人,比去年提高33%,其中行政拘留637人,比上年同期提高43%。在年終市局組織的目標責任制考核中,該局百名民警破獲刑事案件絕對數為226.92起,百名民警移送絕對數為204.49人,百名民警批準逮捕絕對數為__.10人,百名民警查處治安案件絕對數為759.62起,百名民警治安拘留絕對數為317.95人,五項數據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一。累累戰果無不顯示了大練兵的強大功效,證明大練兵的確是提高公安民警素質,提升公安機關戰斗力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徑。

五、顯亮點,樹先進典型

相關期刊更多

百年潮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軍工文化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裝備維修技術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利县| 新兴县| 土默特右旗| 明光市| 洛川县| 烟台市| 深圳市| 定陶县| 玉林市| 抚州市| 漳平市| 延庆县| 弋阳县| 奉贤区| 碌曲县| 哈巴河县| 宜兰县| 英山县| 罗甸县| 江北区| 福州市| 梁平县| 辛集市| 梧州市| 滨州市| 濉溪县| 鸡泽县| 冷水江市| 长乐市| 饶平县| 宜宾县| 镇康县| 青龙| 洞头县| 晴隆县| 普陀区| 南江县| 株洲市| 临武县| 新兴县| 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