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提肛運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提肛運動就是的一收和一放,主要的目的就是鍛煉周圍括約肌的力量,修復受損傷的功能。提肛運動在早期的時候可以每天做3-7組,每組做30-50次。
2、隨著鍛煉的增加,可以逐漸增加每天鍛煉的次數以及每次鍛煉的次數。
3、可以在每天做7-10組,每組做50-70次。既可以坐著進行練習,也可以站著練習。相對來說,其是屬于比較理想的括約肌的鍛煉方式。
(來源:文章屋網 )
一系列減持、轉讓以及人更的背后,是東北特鋼醞釀的整體上市計劃或正接近明朗。
整合動向
東北特鋼集團是大連鋼鐵和撫順特鋼重組,以及黑龍江省國資委,以北滿特鋼資產增資組建的跨越兩省三市的國內三大特鋼集團之一,在國務院振興東北辦的官方網站中,東北特鋼集團被列入了“東北地區首批重點企業展示”的名單中。目前,集團旗下擁有撫順特鋼(600399)、大連金牛(000961)兩家A股上市公司。
“短時間內數次減持、轉讓以及人動,可能與傳說中的東北特鋼集團的整體上市有關。”銀河證券鋼鐵分析師張勇表示。
對于東北特鋼資產整合路徑,坊間一直盛傳兩個版本,第一條即借殼撫順特鋼,第二條是有可能與鞍本聯合一事一起進行,東北特鋼可能并入鞍本集團。
“目前市面上對第一條呼聲甚高,這也是東北特鋼所希望政府能批準的路子,但也不能排除第二種可能,目前遼寧省在給東北特鋼的批復里,只同意了重組大連金牛,并沒有批復整體上市,或許是留下后路備選。”業內人士分析。
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師表示,目前,東北特鋼大連基地正在整體搬遷,搬遷項目的啟動需要更多的錢。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3月29日,東北特鋼集團大連基地環保搬遷改造項目已啟動,建成后的東北特鋼大連基地瞄準的是國內急需的高端特鋼產品和能夠代替進口的特鋼產品。通過環保搬遷,計劃建成四條專業化生產線,包括年產30萬噸的不銹鋼、軸承鋼、汽車用鋼大盤重盤生產線、年產40萬噸的合金鋼大型棒材生產線等,該項目總投資73億元,其中56億元屬新增投資,然而搬遷賣地只能籌集到資金40億元,尚有16億元的資金缺口。
“或許安排集團整體上市解決資金的瓶頸問題,憑借目前A股市場的火爆程度,整體上市融資成本會更低一些。”上述分析師向記者說。
對于這家鋼鐵企業的舉動,一位在東北工作多年,對東北地區鋼鐵企業間的整合多有關注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幾年前三家企業組建了東北特鋼,集團旗下又有兩家上市公司,照理說選擇一家整體上市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關鍵是方案怎么做,把哪個殼資源賣掉,賣給誰?關鍵點還是由政府來掌握。集團或上市公司可以和很多方談,但最后都得政府說了算。
政府助推
種種跡象表明,遼寧省政府一直在助推東北特鋼實現其既定目標。
此前,遼寧省政府關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就明確指出,要重點推進鞍鋼、本鋼聯合及東北特鋼等企業的整體上市工作,而目前只剩下東北特鋼整體上市還未完成。
“東北特鋼集團已就整體上市一事向遼寧省政府作了請示匯報,整體上市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一位接近東北特鋼集團的人士分析。
上述人士分析師指出,從撫順特鋼的公告來看,8月8日東北特鋼就減持完手中的限額,但不同于以往減持后第二天就出公告的做法,公告直到14日才推出,在這期間,股價從8月8日的10.15元下降到8月13日的9.19元,降幅接近10%。不排除東北特鋼刻意打壓股價,希望左右股價,可能觀察到市場干預收到了既定的效果,時隔幾日才發最后的減持公告,利空出盡是利好,希望為后續潛在的增發等舉動鋪路。
對于整體上市的路徑,多數受訪者表示從減持的情況分析,東北特鋼借殼撫順特鋼的可能性極大。
申銀萬國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之所以轉讓大連金牛,轉讓優勢主要在于以下三點:一是技術設備上大連金牛相對弱于撫順特鋼;二是考慮環境因素,大連金牛地處市區,發展規模受限;三是大連金牛職工的數量遠低于撫順特鋼。同時,大連金牛的大股東只有東北特鋼一家,其他股東持股量稀少,基本都為自然人股東,所以轉讓成功的可能性大。而撫順特鋼在技術設備、發展環境及資產質量方面都要強于大連金牛。
一位長期跟蹤東北特鋼的記者表示,東北特鋼集團一旦借殼撫順特鋼,最后注入撫順特鋼的資產,可能包括從大連金牛回收的特鋼資產和集團新的生產基地以及原來北滿特鋼的資產,撫順特鋼或許會以定向大股東增發或回購再上市等方式實現整體上市。
關鍵詞:單杠;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運動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83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 號:1007-3612(2009)08-0121-03
A Kinematical Analysis on You Yanan's Straight Forward So mersault with Double Twist and Grip on Horizontal Bar
LI Wei1, YAO Zhihong2, YAO Xiawen3
(1.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100101, China;
2. Affilia ted Middle School of Beijing Petrol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 China;3.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kinematical rules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of straight forward with full twist and grip on horizontal bar performed by YouYanan, a Chinese gymnas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theoretic b asis and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Chinese gymnasts improving and develop the move ment. It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China's horizontal bar.
Key words: horizontal bar; straight forward somersault with full twist a nd grip; kinematical analysis
1979年我國體操隊參加世界體操大賽以來,在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運動員曾多次奪得 過世界體操錦標賽單杠冠軍,在世界上處于領先地位。1991年以后我國單杠一直處于落后狀 態,從未奪得過單杠世界冠軍,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鄒凱出人意料的奪得了 奧運會單杠冠軍,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但是我國男子單杠的整體水平與外國先進水平比較 還是有差距的,還屬于比較弱的項目,原因有很多,其中缺少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就是其 中之一。我國運動員鄒凱在北京奧運會上奪得單杠冠軍,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單杠單項決賽 中使用了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的高難E組動作。我國男子體操要改變目前我國單杠項 目較弱的狀態就必須大力發展和創新高難度“飛行動作”。目前世界上掌握單杠直體前空翻 轉體360°再握杠的運動員很少,為此本文通過運動生物力學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該動作的運 動學規律和技術特點,為我國年輕的運動員發展和改進該動作技術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參 考,對于提高我國單杠技術水平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尤雅男是山東籍原國家集訓隊隊員,多次參加全國體操錦標賽單杠單項決賽,取得過較好成 績。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閱讀有關文獻資料10余篇,了解了我國單杠 的發展情況與研究現狀,到目前為止在公開發表的刊物上還未見到此動作的定量研究論文。
1.2.2 觀察法觀看了2000年悉尼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05年第38屆、2006年 第39屆、2007年第4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單杠單項決賽的電視傳播,還在比賽現場觀看了
2004-2008年5次全國體操比賽單杠單項決賽,對單杠的發展現狀與發展趨勢有了一個基本的 認識。
1.2.3 運動學研究法
2004年全國體操錦標賽,用兩臺日本JVC9800型攝像機從正側面兩個方向拍攝了尤雅男完成 的 單杠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的全過程。兩臺攝像機主光軸夾角為90°,拍攝速度為50 幅/s。然后對拍攝的原始材料通過美國ARIL運動生物力學高速解析系統,采用系統人體模型 解析了82幅畫面,獲得15 000多個數據,用數字濾波法進行平滑截斷頻率為6。根據研究需 要本文采集了身體重心和各關節位移、水平速度、垂直速度及各關節角度等數據,還采集了 身體重心軌跡及特征畫面與棍圖等。
2 結果與分析
單杠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的動作結構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由手倒立開始向前大 回環至兩手撒杠的運動過程。身體重心軌跡的走向是繞杠做不完整的圓周運動。第二部分從 兩手撒杠做直體前空翻轉體360°至兩手再握杠的運動過程。身體重心拋物線軌跡運行特點 是幾乎垂直向上運動,到最高點后在重力作用下又幾乎垂直向下運動直至兩手握杠為止,上 下拋物線的軌跡幾乎重疊在一起。本文按以上兩個部分進行技術分析。
2.1 向前大回環技術分析男子單杠由大回環連接的空翻類和騰越類(即“飛行動作”)以及下法類等高難動作均采用 振浪技術。所謂振浪技術就是完成大回環的過程中通過身體的屈伸與鞭打以增加杠子的彈性 勢能和肌肉的工作能量,達到較高的騰空效果,單杠大回環振浪技術又分為向后大回環振浪 技術和向前大回環振浪技術。下面具體分析向前大回環振浪技術。
由手倒立開始兩手反握比肩稍寬,身體伸直微屈髖梗頭,然后身體向前下擺,頂肩伸髖,使 身體重心遠離杠軸以獲得較大的動量短。當身體下擺至杠上水平部分時左右髖角增加到最大 ,為208°和210°,左右肩角增大到165°和167°(表1,圖1,圖2)身體重心的運動速度 增加到4.08 m/s。
當身體繼續下擺至杠水平部位時身體重心離杠軸最遠,獲得的動量距最大。在身體下擺的同 時髖角逐漸減小,到杠下垂直部位前左右髖角減到最小,分別為126°和127°(表1,圖3, 圖4,圖5)。屈髖的目的是為了拉長腰背肌肉為下階段的快速擺腿創造有利的肌肉工作條件 ,這是振浪技術的關鍵技術環節,此外在屈髖的同時肩關節要下沉,左右肩角變化不是很明 顯,分別為168°和170°。沉肩的過程由于重力的作用杠子會發生形變向下彎曲,當下階段 向后擺腿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杠子的彈性勢能(圖4)。杠下垂直部位身體獲得的動能最大 ,速度較快,重心的運動速度增加到7.50 m/s(表1)。
接近杠下垂直部位時在沉肩和屈髖之后要及時迅速向后上方擺腿,髖角逐漸加大,身體完全 成反弓形,左右髖角最大增加到210°和215°,(表1,圖6,圖7),在向后上方擺腿的過 程 中腳的運動速度遠遠大于肩的運動速度。分別為18 m/s和6.10 m/s。肩角比沉肩時略有減小 但 仍然保持伸肩狀態,左右肩角分別為156°和159°在身體上擺階段絕對不能抬肩縮小肩角的 動作,一方面會影響擺腿速度;另一方面會使身體重心過于靠近杠軸,完成動作時容易打杠 造成動作失敗。由于身體向上運動,在重力作用下,身體的運動速度有所減小為5.57 m/s ,主要是向上的垂直速度起主要作用。
當身體繼續上擺超過杠后水平部位時兩手要及時撒手,撒手角為10°(撒手角是身體重心至 杠軸連線與杠水線的夾角),這時身體重心與杠水平面垂直距離為0.22 m,與杠軸的水平距 離為1.22 m。髖角和肩角略為減小,左右髖角分別為195°和196°,左右肩角分別為145° 和148°(表1,圖8,圖9)。說明撒手時兩腿略有制動。身體運動速度進一步減小,為4.53m/s。垂直速度起主要作用,對身體離杠后獲得向上的騰空高度有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向前大回環技術的具體描述和分析中明顯看到,在完成向前大回環的過程中通過髖關 節的屈伸形成一個系統的鞭打振浪技術。下擺時伸髖頂肩,至杠下垂直面時屈髖沉肩,過垂 直面時向后擺腿伸髖,這種髖關節的伸――屈――伸的鞭打技術充分利用了杠子的外力和肌 肉內力,是運動員完成好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的必要條件。
2.2 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技術分析 本階段是從撒手 離杠經過直體前空翻轉體360°至兩手再握杠的運動過程。
兩手撒杠后從理論上說身體重心拋物線軌跡應該沿著圓周運動的切線方向運行,但是在人體 運動中為了較好的完成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不至于打杠,在撒手一瞬間還需要一定 的遠離杠軸的水平速度。尤雅男完成該動作時向外的重心水平速度為0.32 m/s,因此他的重 心拋物線騰飛角為85°。身體重心拋物線軌跡幾乎垂直向上運動,到了最高點時重心垂直速 度接近零,為0.02 m/s,這時重心離杠軸水平距離為
1.24 m,離杠子的垂直高度為1.19 m。 到 了最高點在重力作用下重心拋物線又垂直向下運動,直至兩手再抓杠為止,向下的拋物線軌 跡與向上的拋物線軌跡幾乎重疊在一起。從撒手經過空翻轉體至兩手再抓杠,空中的運行時 間為0.92 s。必要的騰空高度和騰空時間是完成該動作的重要條件之一。
兩手幾乎同時撒杠,離杠后在身體繞橫軸翻轉不到1周的情況下要及時快速完成轉體360°并 及時準確的再抓杠。轉體的動力主要是利用頭肩的帶動兩臂迅速向胸腹前屈抱減小縱軸半徑 以加快轉體速度。轉體過程肩角先減小而后增大,髖角略有變化但不明顯,身體基本在伸直 的情況下完成轉體360°,這樣有利于完成快速轉體動作。身體重心拋物線上升的過程中基 本完成向左轉體180°,這時肩角最小,左右肩角分別為68°和69°,髖角比撒手時略有減 小,左右髖角分別為170°和172°(表2,圖10,圖11)。然后在重心拋物線下降的過程中 繼續完成直體前空翻轉體360°。
當身體翻轉約3/4周,轉體約270°時兩臂開始伸直離開身體準備抓杠。當身體繞縱軸基本上 轉完360°時兩臂伸直兩手幾乎同時抓杠,與此同時身體向后伸開,肩角和髖角增大,左右 肩角分別為156°和159°,左右髖角分別為170°和173°(表2,圖12,圖13)這時的身體重 心離杠子的水平距離為
1.21 m,比杠子低0.14 m。抓杠子時身體重心離杠較遠,位置較高對 完 成下面連接的動作是非常必要的。從撒手到再抓杠,橫軸翻轉角速度為5.80 rad/s,縱軸轉 體角速度約為6.83 rad/s。
3 結 論
通過運動學的分析尤雅男完成的單杠直體前空翻轉體360°再握杠動作是成功的,結論如下 :1) 向前大回環采用振浪技術,向前下擺時伸髖頂肩;過杠水平面后逐漸屈髖,至杠下垂直 面前,屈髖最小,向下沉肩;然后迅速向后擺腿,髖角增大,直至撒手,擺腿時防止抬肩。
2) 身體擺過杠水平后兩手撒杠,撒手角約為10°,肩角和髖角略有減,左右肩角分別為145°和148°,左右髖角分別為195°和196°。3) 撒手后身體重心拋物線沿著85°的方向幾乎垂直向上運動,到了最高點又向下落,向上 向下的重心拋物線幾乎重疊在一起。重心最高點至杠子垂直高度為1.19 m,水平距離為1.24m。4) 撒手后立即向左轉體,轉體動力主要靠頭肩帶動,兩臂向胸腹前屈抱加速轉體,轉完27 0°后兩臂離開身體,基本上轉完360°時兩臂伸直及時準確抓杠,縱軸轉體角速度為6.83 r ad/s。
參考文獻:
[1] 俞繼英,張健.競技體操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6.
[2] 鄭吾真,陸保鐘.競技體操訓練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0,6.
[3] 姚俠文.梁富亮單杠團身后空翻一周半越杠再握動作的運動學分析[J].北京體育大 學學報,2006,29(11):1560-1562.
[4] 陸恩淳.單杠[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8.
[關鍵詞]客車;制動缸;積冰;漏風;不保壓;措施
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運用客車制動缸進雪積冰問題發生率較高,對鐵路運輸秩序和行車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客車運用工作。因此,車輛部門把此類故障列為客車十大慣性故障之一,作為保障安全的關鍵點進行整治。下面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對整治冬季運用客車制動缸進雪積冰問題提出一些見解。
一、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地處高寒地區運行的客車,冬季高速行駛產生的強大風力,將路基上的積雪刮起,形成濃濃的雪霧,體積細小的雪霧在強大風力作用下,沿著安裝在車體下部的制動缸活塞筒與活塞桿間隙進入制動缸內。待運用客車終到進入整備庫內檢修時,在庫內較高溫度作用下,進入制動缸內的積雪融化成水,與制動缸體內金屬器件緩霜所產生的凝結水混在一起,積存在制動缸內。運用客車出庫或從庫內轉至庫外后,制動缸內的積存的雪水在室外低溫作用下,凍結成冰積存在制動缸內。如此往復,制動缸內積存的冰、雪等異物愈積愈多。積冰常常會隨著制動缸活塞桿的作用積存在制動缸底部,制動時將起密封作用的皮碗墊起,使制動缸的密封性遭到嚴重破壞。當列車減壓制動后,造成這些車輛制動缸前蓋漏風、制動后不保壓現象。
列車運行中準備進站停車或減速時,通常是施行常用制動。施行常用制動后,104分配閥處于保壓位,制動缸的壓力也保持一定。104型分配閥具有自動補風作用,當制動缸前蓋發生漏泄時,副風缸會自動向制動缸充氣。副風缸的壓力空氣由列車管供應。當制動缸因內部有積冰或彈簧折損等原因發生壓力空氣大量漏泄時,副風缸會不停地向制動缸補充氣,此時列車管的壓力空氣大量供應給副風缸。當列車緩解時,104分配閥內列車管的空氣壓力下降無法與工作風缸內空氣壓力產生壓力差,從而造成制動機不緩解或緩解不良。
二、問題產生的危害
如果旅客客車在運行途中發生上述故障,受站停時間限制,客列檢車人員或車輛乘務員在固定停車時間內不能及時將上述突發故障查找到并妥善處理,就會導致列車晚點,造成旅客列車設備故障,晚點時間超過一小時就會構成行車一般事故。更為嚴重是,如果運行途中車輛不緩解或緩解不良故障未及時發現并妥善處理,會造成單輛車輪擦傷,如果車輪擦傷超過規定的限度,必須甩車處理,也會構成行車一般事故。既干擾了鐵路運輸正常秩序,又給旅客帶來了安全隱患和麻煩,還增大了檢修費用支出,后果極其嚴重。
三、防范控制措施
幾年來,我們對三棵樹車輛段佳木斯運用車間配屬的16組197輛非密封式制動缸運用客車進行了分析、研究和試驗,找出了客車制動缸內積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制動缸前蓋活塞筒與活塞桿間隙進雪融化,凍結在制動缸底部,制動時將皮碗墊起造成運行途中制動缸前蓋漏風,制動后保不住壓。針對上述原因我們從防范雨雪進入制動缸入手,分別采取了一些措施,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積累形成了如下比較成熟、有效的預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入冬前對運用客車加裝制動缸前蓋護套。在制動缸前蓋加裝帆布制成的護套,將制動缸前蓋活塞筒與活塞桿間隙進行密封,防止雨雪進入制動缸,從而有效遏制了因制動缸內積冰造成前蓋漏風,制動保不住壓故障的發生。
2.冬季盡量減少運用客車(特別是朝發夕至的中短途客車)入整備暖庫檢修的次數,以防止制動缸內金屬器件多次緩霜,產生冷凝水越積越多,而凍結成冰。
3.認真做好記載,對進暖庫整備8次及以上車輛,制動缸須定期開蓋檢查一次,發現缸體內有積冰現象,應及時清除。
以上措施已經過有關專家認證,并以三輛技[2010]39號文件的形式對此措施在全段進行了推廣,經過幾年來的運作,對有效解決冬季運用客車進雪積冰問題效果顯著。
四、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和要求
該措施的具體方法及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項內容:
1.涂打行程測量標記
安裝制動缸前蓋護套后,原活塞桿行程測量標記就看不到了,必須涂打新的標記進行測量。
測量方法:在制動機緩解狀態,活塞完全退回時,在活塞推桿距離制動缸前蓋導筒外端面200mm處,用手鋸割出1mm寬、1mm深的凹槽,并緊密貼凹槽在伸出方向涂打20mm寬的白色標記。
2.安裝前蓋護套
分解清洗制動缸后,將護套套裝在制動缸前蓋導筒和活塞桿上,確保護套的紅箍前沿與制動缸前蓋導筒外端面平齊,然后緊固前蓋導筒處的安裝箍。緩解狀態下壓緊套的褶皺,然后緊固活塞推桿處的安裝箍(注意:帆布接縫朝下,安裝后套不得轉筋)。
3.測量活塞行程
制動缸處于緩解狀態時,白色標記凹槽距離護套紅箍前沿(即與制動缸前蓋導筒外端面平齊處)應為200mm,安定試驗時該距離限度值為390±15mm,按照冬季行程要求為400-405mm。
五、問題整治效果分析
1.采取上述預防措施后故障率同比明顯下降
以三棵樹車輛段佳木斯運用車間(原佳木斯車輛段)為例。2007年-2008年冬季,佳木斯運用車間共發生此類故障13起,其中造成列車晚點的達7起。因制動缸不緩解故障造成車輪擦傷2起,更換輪對6個。2008年-2009年冬季,雖然我們采取了分解清洗制動缸的方法對此故障進行了重點攻關,但還是發生了5起制動缸前蓋漏風制動不保壓故障,其中造成列車晚點的2起。事實證明:該類故障在2009-2010年冬運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2010年-2011年冬季和2011-2012年冬季,佳木斯運用車間采取了上述綜合防控措施后,連續二個冬運期間無一起制動缸前蓋漏風故障發生,此類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2.采取措施后成本支出大幅下降
按照以前攻關措施要求,每列車每月首尾三輛更換104空氣分配閥、清洗制動缸、遠心集塵器,每列車每月需5名技術熟練的作業者工作8小時來完成。16組列車就得需要80個工日完成。采取以上防控措施后,就可以把這些工日省下,可以折算成4個工人一個月的工作量。每月節省工本費用近8000元。每月還可以節省近30公斤的黃干油脂,價值近300余元,加上其他支出費用,總計每月可節約成本支出近萬元,節支效果可觀。
簡便易行的提肛養生法
提肛運動非常簡單,不受時間、環境、氣候等因素限制,隨時隨地均可進行。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
坐、臥和站立時均可進行。方法如下:思想集中,收腹,慢慢呼氣,同時用意念有意識地向上收提,當肺中的空氣盡量呼出后,屏住呼吸并保持收提2~3秒鐘,然后全身放松,讓空氣自然進入肺中,靜息2~3秒,再重復上述動作;同樣盡量吸氣時收提,然后全身放松,讓肺中的空氣自然呼出。每日1~2次,每次30下或5分鐘。鍛煉中要避免急于求成,以感到舒適為宜。
最好每天早晚各練一次,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常提肛好處多
預防肛腸疾患:提肛運動是預防和輔助治療肛腸疾病的一種較好的方法。在做提肛運動過程中,肌肉一張一弛地運動,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增強括約肌的收縮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預防痔瘡、肛裂等肛腸疾病的作用。
增強女性陰道彈性:已婚女性都希望自己的陰道緊而富有彈性,但某些已婚婦女特別是生育過的婦女,往往對自己不滿意,影響了性生活的滿意度。而做提肛運動時可以收提會肌肉,長期反復鍛煉,可使陰道恢復彈性,從而可提高和性生活的質量。
預防男性前列腺炎、:每天堅持做提肛運動,不僅可以預防局部靜脈淤血,增加血液循環,還能使會血管和肌肉得到鍛煉,長期練習,可以起到預防前列腺炎和的作用。
有些人不適宜做提肛運動
雖然提肛好處很多,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適合做提肛運動。
局部感染、肛周膿腫的人不適合做提肛運動,倘若貿然做提肛運動,有可能使炎癥加劇,甚至使膿腫破潰。
炎性痔急性期患者和嵌頓痔患者不適合做提肛運動,否則會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