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火樹銀花不夜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八月是涼山彝族地區民族風情最濃郁的時節,彝鄉處處都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祈求來年豐收。
火把節,彝語稱為“都則”,是彝族眾多傳統節日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民族特色最為濃郁的盛大節日,多在農歷6月24或25日舉行,節期3天。作為一個崇尚火的民族,彝族人視火把為神靈的化身、人財興旺的源泉、純潔幸福的象征。千百年來,勤勞、勇敢、智慧的彝族人民,在這片流金溢彩的土地上,創造了火的歷史、火的文化。1994年起,涼山州舉辦了首屆國際火把節并確定每三年舉辦一次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如今,涼山火把節已經蜚聲海內外,古老、神奇而又狂熱多情的火把節,成為集中展示涼山彝族文明史和人文風情的盛大節日。
傍晚,夕陽隱去了最后一抹余輝,夜幕降臨了。西昌街頭熱鬧非凡,來自涼山各縣市的彝族群眾和國內外的游客手執火把,從四面八方涌向火把廣場。大街上人頭攢動,隨處可見身著節日盛裝的彝族男女。在貫穿西昌市區的主干道上,每隔50米就用磚頭和沙土圍砌了一個堆放篝火的圓形火塘。西起長安街、航天大道西段,東到新倉庫、三岔口南路直至民族文化藝術中心,人們點燃長長的火把,高擎著在街道上游行。
呼朋聚友,扶老攜幼,人們手中托舉著各式各樣材料做成的火把。考究一點的,用硬雜木劈成一尺見方的木條二三十根,用鐵絲捆綁于七八尺長的竹竿頭部,間雜松明等易燃之物,既經燒又不怕燙。簡單點的就用曬干之后的細竹枝,二三十根捆在一起,只需點燃竹尾的干枝,火焰就會熊熊燃起。
三個方向的火流漸漸聚攏在火把廣場,三岔口南路、民族風情園一帶的火把、篝火也同時點燃,數以萬計的人群圍著殘余火把堆成的7座“火山”開始盛舞狂歡。從高空往下看,一個“N”型的巨大火龍就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復活”了!人們手牽著手,心貼著心,圍著火堆,伴隨著音樂跳起歡快的彝族“達體舞”,燃燒的熱情將快樂迅速傳遞。
火把廣場左面的民族文化藝術中心,如一個巨大的火球釋放著耀眼的光彩,右面56根象征56個民族團結的圖騰柱上,56支巨大的火把正熊熊燃燒。
幾百名彝家女兒打著黃油傘,相互牽著三角彩巾,圍成一個又一個圓圈,唱起了優美動人的歌曲,好像千朵萬朵索瑪花開;迎客的彝族長號聲雄渾激昂,讓人想起那悠遠的時光……一幅絢麗的彝族風情畫卷展示在游客面前。
在這持續升溫的熱情活力感染下,觀眾們也手舉火把,擁入廣場中央,加入了激情的狂歡,火把廣場真正成為一個沸騰的海洋。此時,伴隨著一陣陣轟響,煙花焰火沖向天空,散開為一朵朵絢麗多彩的禮花,盛開在月城之上,與地面的火光交相輝映,形成“東方狂歡節”的盛大場面。放眼望去,夜色下的西昌流光溢彩,美不勝收。
鰲駕三山陸海中。
鳳舒五彩龍銜燭;
鰲駕三山蜃結樓。
玉燭長調千門樂;
花燈遍照萬戶明。
玉宇無塵一輪月;
銀花有艷萬點燈。
玉宇無塵千頃碧;
銀花有焰萬家春。
匝地樓臺春富貴;
喧天歌舞夜風流。
樂同萬戶金吾馳;
夜是三元玉漏停。
華燈燦爛逢盛世;
鑼鼓鏗鏘頌豐年。
燈火交輝元夜里;
笙歌簇擁月明中。
燈同月色連天照;
花怯春寒傍月開。
輪影暫移花樹下;
鏡光如掛玉樓頭。
金市燈光游子月;
珠簾香襲美人風。
明燭送來千樹玉;
彩云移下一天星。
明月皎皎千門秀;
華燈盞盞萬戶春。
銀花火樹開佳節;
紫氣丹光擁玉臺。
雪月梅柳開春景;
花燈龍鼓鬧元宵。
笙歌聲拂長春地;
星月光映不夜天。
淑氣鴻喜家家樂;
彩燈春花處處新。
寒笳送走人間臘;
曉角吹回雪里春。
晴空一鏡懸明月;
夜市千燈照碧云。
街頭燈影逐花影;
村中梅香伴酒香。
賞月極樂繁華地;
秉燈同游不夜天。
溶溶月色連燈市;
靄靄春*滿夜城。
蜃樓海市落星雨;
火樹銀花不夜天。
碧樹銀臺萬種色;
野花啼鳥一般春。
舞鳳飛龍成夜市;
踏歌擊鼓助春聲。
耀眼宏圖燈映月;
動人春*畫中詩。
萬點春燈,銀花有色;
一輪皓月,玉宇無塵。
玉宇無塵,碧波萬頃;
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燈火萬家,良宵美景;
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明月一輪,天開清淑;
春燈萬盞,人樂太平。
美好前景,春*美好;
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遠景近景,良宵美景;
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千門掛紅燈,燈火迎佳節;
萬樹綻銀花,花團鬧元宵。
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
花樹并茂,賀六合以同春。
2、沉甸甸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飄零的冬日,穿梭著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節變換,又是一年歲始時,陽光暖暖的,時光慢慢的,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在微笑著,笑著督促我該拾掇起閑散的心情,伸出庸懶的雙手,稍稍書寫下這個節日里的瑣碎與喜悅。
3、春節不知不覺在忙忙碌碌中到來,每到這個時刻,每個人都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好好和家人及親戚團聚一般,以續親情以報親恩以示孝順。這是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和特有的文化情緣。
4、吃完年飯,一家人聚在一起,慶祝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家一起守歲,告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
5、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春節正悄悄地向我們走來,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氣息,各個商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們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臉上洋溢著節日快樂的笑容。
6、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笑語歡騰。尤其是除夕之夜,五顏六色的禮花,綻放在夜空中,千姿百態,有的像銀蛇狂舞,有的像空缺開屏,還有的像綻放的花朵。它們把北京裝點的絢麗奪目,整個北京城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7、一年的日子是詩集,正月就是色彩斑斕的封面。封面上畫著玻璃窗上喜鵲登梅肥豬拱門的喧鬧,畫著脆生生的鞭炮炸響的粗門大嗓,畫著大街上高蹺旱船的豪壯和瀟灑。
8、走進廟會,人們比肩接踵,一個個面帶微笑,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看,一串串大糖葫蘆笑彎了腰;聽,嘎嘎作響的小風車笑得合不攏嘴;這邊捏面人兒的捏了個孫悟空;那邊吹糖人的吹了一個小羊羔兒。各種玩具各樣商品,真是琳瑯滿目。
9、新年給人以美好的回憶,使人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層樓。人們在新的一年里回想過去,成功后的喜悅以及別人的稱贊表揚,失敗后得到的教訓;把成功的事繼續堅持下去,把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有了經驗和教訓,在新的一年里,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收成。
今天,是二OO九年的最后一天,我們都很留戀豐富多彩的今年,也期盼新的一年——二O一O年,讓我們跟著歡快的鞭炮聲辭舊歲,迎新春!
每家每戶都準備了很多鞭炮,有千頭鞭、閃光雷、二踢腳等,爸爸媽媽也為我準備了許多小炮,有笨笨熊、彩雷王、多彩花球、鉆天猴、小陀螺等,放起來一個比一個美!鞭炮聲從天未黑時的此起彼伏到后來的連成一片!晚上的夜空成了鞭炮的世界,各種各樣的鞭炮在空中爭奇斗艷、五彩繽紛!有些花炮躥到空中好似很多金星向四周射開,有些像一朵朵彩花飛上天空,還有些炮一個彩球接一個彩球地往上發,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
今天晚上的夜空成了鞭炮的世界,簡直是美極了!
難忘良宵
夜幕降臨,來到文化廣場。呵,人真不少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正在練太極拳;幾位頑童跳起了歡樂的舞蹈;還有一位中年婦女一人打網球---自娛自樂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終于熬到了八點半,廣場上的燈一瞬間都亮了。廣場上簡直成了燈的世界,人的海洋。猛地,水池里的噴泉從天而降,濺在我們身上,我們隨即向遠處跑去。回過頭來,五彩繽紛的噴泉童話般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一支巨大的粉色水柱沖向云霄,隨即又龍首回瞰落在水池里。這情景頗有些李白所描述的“廬山瀑布”的氣魄。。。周圍的綠色噴泉構成一個扇形,隨著節奏感此起彼伏。我們伸出手盡情的讓調皮的水珠流淌。一會兒又換了造型,四個“心”形噴泉放射出七彩光芒。這不,又換成了“蛋糕”形,橙色的噴泉“胳膊肘往外拐”,紅綠相襯,更令人心曠神怡。一層又一層的蛋糕噴泉都使人眼饞,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最好看的莫過于“仙女散花”:綠色的噴泉圍成圓形,然后奮力一擊向上撲去,又傾瀉而下,猶如天女散花一樣美麗,又像煙花般絢麗多姿:花非花,霧非霧,花醉霧,霧醉花。
夜已深,我該回家了,但今夜的情景讓我興奮,讓我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