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簡短加油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你們好!今天,我站在這兒無比的自豪,不是因為我的成績,而是因為我站在一片輝煌的土地——中國上。中國,多么神圣而親切的名字!過去,她有燦爛的歷史,今天,她有輝煌的成就,明天,她有美好的未來。身為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
中國,你有燦爛無比的文化瑰寶,有四大發明,有四大名著,剛勁端莊的方塊字展示你無限的魅力,如詩如畫的唐詩宋詞三翻出你身上濃濃的書香氣息。祖沖之的圓周率,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華啊,多智慧的民族!
中國,你優美的風景令人流連忘返。巍峨峻拔的高原,碧波環抱的寶島,蒼蒼茫茫的草原,七溝八梁的黃土坡,奇妙的地質結構成就了我們這一奇特的民族。
我們銘記著中華母親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在這些風雨中,民族英雄,層出不窮,展示著我們中華兒女的品德。1894年9月7日中日黃海大戰中,鄧世昌指揮的“致遠號”船身已經傾斜,彈藥也即將用盡。在這危急的時刻,鄧世昌對部下說:“我們從軍衛國,生死早置之度外。我們犧牲了,但可以壯國家的聲威,也達到報國的目的。”我被這些中華的優秀兒女感動了,一個簡短的話語,凝結著多少的愛國情結。從一個曾經被人譏諷為“東亞病夫”的中國早已不復存在,現在,中華人民自強不息,團結互助,這個泱泱大國已經繁榮昌盛。我們中國的科技、文化、體育、航天等事業早已騰飛,一條東方巨龍終于醒來了,盤旋在我國上空。
期中考試表彰大會主持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辛勤汗水,換來豐碩成果。經過學校嚴謹有序的組織,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本學期期中考試工作已圓滿結束。為了鼓勵先進,鼓舞斗志,在這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們歡聚一堂,隆重召開期中考試表彰大會。
本次參會的領導有:
在此,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對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我宣布:xx九中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表彰大會,現在開始!
半個學期來,由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們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涌現出大批學習刻苦、成績突出、進步較大的先進個人和優秀班集體。下面,進行大會第一項:有請趙主任為我們宣讀優秀生、優秀班集體、單科狀元、進步生獲獎名單。
大會第二項?有請領導為獲獎的同學頒獎。
讓我們再一次用掌聲向在本次期中考試中獲得獎勵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
大會第三項 在這重要時刻,請胡夢嬌同學給我們傳經送寶,大家掌聲歡迎
謝謝胡x同學的精彩發言
人們都說,老師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同學們,我們的每一次進步,都與老師的辛勤耕耘是分不開的。當我們在接受掌聲、獎品和微笑時,我想說:我們不能忘了辛勤耕耘老師,讓我們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我們親愛的老師們,向半個學期來辛勤工作的全體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會第四項 請教師代表田文娟老師發言。
讓我們再一次用掌聲感謝田老師的教誨
半個學期來,為了讓期中考試起到加油站,檢修站的作用,進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揚長避短,向更高的目標邁進,下面
進行大會第五項 有請趙主任對本次期中考試的情況做全面系統的總結
趙主任對這次期中考試進行了全面總結,望各個班級、各位同學也要認真總結,揚長避短,努力拼搏,在今后的學習中取得更好成績。
一句簡短的誓言代表了我們的決心,一句簡短的誓言代表了我們的態度,讓我們釋放出心底最堅定而呼喊:
大會第六項 請各班宣誓
同學們,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但這并不代表我們的學習任務結束了,這也不是我們學習的終點。一次考試并不是句號,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通過本次期中考試表彰大會,我們將不再彷徨,不再迷茫,掀起學習,在知識的天空翱翔,讓我們青春的生命怒放!
下面進行大會第七項 齊唱《怒放的生命》,全體起立
請坐
大會第八項?下面有請年級組長王老師對本次表彰大會作點評
感謝王主任的精彩點評。
摘 要 南京成功獲得2014年世界青少年奧運會的舉辦權,作為主辦地南京的師生,有必要了解青奧會的一些基本知識,并在體育課堂上普及部分體育項目,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學生對青奧會的了解。本文對南京獲得青少年奧運會的舉辦權的教學背景進行了闡述,并對教學過程的實施方法進行了講述,最后對教學成果進行了評析。
關鍵詞 青奧會 體育課 教學
一、教學背景
隨著南京成功獲得2014年世界青少年奧運會的舉辦權,青奧會真正的向我們走來,來到我們身邊,來到了我們的家門口南京,作為體育教師,充分應用體育課堂這一主陣地,把青奧會的元素融入到體育課堂教學中,使每一位學生切身感受到青奧會帶給我們的快樂。
二、教學過程
我在初一年級體育課教學中,就有意識地對學生們進行青奧會理念的灌輸和引導,以激發學生們對青奧會的理解和激情。
本節課的主題是:青奧會知識和班級“青奧會”比賽。
老師首先向同學們提問:“大家都知道,我們美麗的南京已經獲得了2014年第二屆青奧會的舉辦權,那么,第一屆青奧會將在何時何地舉行?”同學們略加思索的回答:“第一屆青奧會將2010年8月在新加坡的新加坡城舉行夏奧會。2012年在奧地利舉辦首屆冬奧會。”聽到同學們回答的如此干脆利落,老師給予了贊許的掌聲,這也說明了南京在申辦青奧會過程中所做的宣傳和活動已經在青年學生們中間產生了效果。
緊接著老師向學生們提問:“大家知不知道青奧會的目標是什么?”這時學生們開始交頭接耳、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老師干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老師看學生們討論的差不多了,就讓每組兩位同學發言。甲組回答:“讓全世界的青年運動員們歡聚一堂。”乙組說:“推廣奧運會精神,讓世界各地青年參與到奧運會中來。”丙組回答:“讓每一個人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丁組回答:“這是一個高水平的運動比賽,讓世界各地的青年到青奧會的舞臺上來展示和分享他們的文化。”聽著同學們的回答,老師由衷地為他們的回答感到高興:“高學們,你們的回答都很好,說明大家對青奧會的目標有了充分的認識,那好,下面我們就利用體育課舉辦一個簡短的、帶有我們特色的課堂青奧會。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一共設三個比賽項目,最終以各小組在各項比賽中的積分總和來決定名次,同學們說好不好!”“好”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一聽說要比賽,課堂氣氛馬上活躍起來,各人躍躍欲試、摩拳擦掌,等待著老師宣布比賽的內容和比賽的要求。
老師宣布比賽內容:
(一)集體手牽手成一列橫隊40米快速跑過終點,以最后一個過終點的同學計時(跑動時手不能松開)。
(二)30米多人多足跑過終點(齊心協力,步調一致)。
(三)30米運球迎面接力比賽(不扔球,掉球后快速撿回繼續運)。
老師宣布完比賽內容和要求后,學生們自發地在各組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討論和做比賽準備,老師在一旁給予指導,老師看學生們準備的差不多了,一聲令下,比賽正式開始。隨著比賽的開始,各小組誰也不甘落后,緊密團結奮勇爭先,每一項比賽進行兩次,當每一次比賽一結束,同學們并不去計較誰在比賽中拖了小組后腿而是互相鼓勵,抓緊時間總結比賽得失、研究下一項比賽方法,為下一項比賽做好準備。看到同學們認真對待比賽,老師也不失時機地為同學們加油鼓勁,就連在一旁見習的同學也主動參與到比賽中來,為各小組出謀劃策,加油吶喊,整個比賽過程文明熱烈,洋溢著團結合作的氣氛,比賽結束后當老師宣布乙組第一名、丁組第二名、甲、丙組第三名后,同學們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當然在第一名和第二名小組在慶祝獲勝的同時,第三名的兩組同學也不甘示弱:“老師,我們回去再精心準備,下節課我們爭取第一名。”還有的同學說“等到2014年南京舉辦比賽時,我就是不能參加比賽,我也要去做志愿者,也要為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吶喊助威。”在將要下課時老師提議我們共同為南京加油,同學們齊聲應和:“激情青奧,南京加油,激情青奧,南京加油。”一節有趣的“青奧會”體育課就在同學們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關鍵詞:聾生 語言訓練 注意問題
在聾啞學校中,絕大部分在校聾生未經過學前語訓,這極大地影響了他們語言的發展。另外因生源的限制,不可能將聾生按聽力補償情況及語言發展的程度實行分班分類教學。由于經濟原因,學校沒有經濟實力配備較為先進的語訓設備,家長也沒有經濟能力購買助聽器,因此對聾啞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是艱巨的。由于條件有限,大部分接受語訓的學生同吃、同宿,學生之間交流仍以手語為主,又失去了許多口語實踐的機會,語訓效果事倍功半。聾兒早期教育應受到重視 ,從心理學上講,2~3歲是學語言的最佳期,3~7歲是學語言的關鍵期,聾童也不例外。但目前,能得到學前語言康復的聾童還很少,很多聾生7~8歲進校時,已錯過了學習語言的最好時期,發音器官呆板不靈活,造成了聾啞學生語言形成時間遲、起點低的狀況,使日后的語訓事倍功半。可見,只有抓好聾兒的早期教育,才能促進他們的康復。
因此,科學系統的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要少走彎路,提高語言訓練的效果,使每個聾啞學生最大可能地接受語言訓練。結合這些年的工作實踐筆者有以下觀點:
一、語言訓練的方法
1.抓好課堂教學,全方位進行語訓。
首先,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的主陣地作用,抓好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發音方法,記住發音部位,借助拼音進行發音。同時要抓好詞語教學和句子教學,貫徹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原則,鼓勵學生運用所學語匯說完整的話,進行簡單交往。學會說話還要學會“用話”,讓學生有運用語言的環境,教學中教師就要注意運用情境教學為學生創造用話的機會。情境教學包括兩種形式:一種是為完成教學目的而創設的情境,是人為情境;另一種是學習、生活、活動中所自然形成的各種情境,是自然情境。目前,聾校語言教學中人為情境的運用受到重視,而自然情境的運用還很少。實際上,自然情境比人為情境具有更多的優點:(1)更能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2)除了教師,阿姨、其他教工也能利用生活場景跟學生進行語言交往;(3)教師隨時隨地都可利用自然情境不失時機地進行語訓;(4)更有利于個別語言輔導。所以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適時地運用情境教學鞏固語言教學的效果。
其次,要求其它各科也要堅持口語教學,把學知識、學技能與學語言結合起來,促進聾啞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2.組織豐富的活動,發展學生語言。
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創設生動的語言情境,創造運用語言的機會。聾兒由于聽力障礙,言語功能自然就跟不上,在進行語言康復的過程中,就會覺得難受、枯燥,而康復進程慢,時間一長,就會失去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失去興趣,孩子的語言康復只會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因此,在對聾兒進行語言康復的過程中,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
(1)游戲。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們就應抓住孩子喜歡的引導他們來學習我們給予他們的任務。如我們在學習了一些禮貌用語后,可以來做一個“客人來到我的家”的游戲。游戲要求客人來到“我”的家后,說“你好”、“爸爸呢”、“謝謝”等簡短句子,“我”就說“請坐”、“請喝水”、“再見”等話。在游戲過程中,可以讓孩子自由發揮,細化情節,說出更多自己會說的話來。對這類游戲,教師可以隨時讓學生做一做、說一說,學生在游戲中也可明白其含義,加強理解,從而鞏固運用。
(2)活動。聾兒因為與外界接觸少,情感方面也存在差異。我們在對聾兒進行語言康復的過程中還可讓聾兒多參加一些活動,多一份體驗,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感悟,豐富一些情感。如體育比賽活動中,教師可教孩子們大聲吶喊“加油”、“加油”,孩子們在活動中既發展了語言又體驗到了集體榮譽感。在升旗時,可要求聾兒跟著教師的手語節奏說一說國歌的歌詞,在這種莊嚴的氣氛中鞏固語言,體驗愛國主義情感。
3.辦好家長學校,爭取家長的配合。
家庭具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和言語習得的自然途徑,家庭在聾生語訓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因而學校應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語言訓練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向他們介紹助聽器的使用及保管知識,推薦語言訓練的方法和國內外家庭語訓的成功經驗,并向家長匯報學生的語訓成果。一些家長提高了認識,學會了方法,開始重視孩子的語言訓練。聾校要通過各種途徑做好家長的工作。
二、語言康復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1.聾兒聽力語言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聾兒聽力語言訓練是一項嚴肅的科學工作,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總結出了應遵循的基本原則:(1)先理解后表達的原則;(2)在活動中學習的原則;(3)表達要從簡到繁的原則;(4)要充分利用和創設語言環境的原則;(5)注意發展聾兒思維能力的原則。
2.持之以恒的態度是聾生語言訓練的“沖鋒號”。
聾生由于聽覺障礙的存在,教師進行教育康復不僅要讓聾生有一個適應過程,教師也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一是要準備接受帶領學生渡過初學語言的難關;二是讓自己接受聾生語言訓練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的問題的實際,使之堅定自己的意念,持之以恒。
3.教學中訓練的內容要有趣味性,方法直觀,循序漸進。
訓練中要盡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和物,針對學生的特點、愛好、關心什么、喜歡什么、正在做什么。只有當學生被感興趣的事物吸引時,訓練效果才好。正常人說話是本能,聾孩子說話是技巧。老師發音時示范要準確,從易到難,從簡到繁,從短句到長句,從直觀、容易理解到抽象思維。
4.注意因材施教,訓練形式多樣。
聾生的殘余聽力不同,年齡性格不同,興趣愛好不同,領悟能力不同,因此教學方法應從聾生的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大量豐富聾兒的詞匯量,用關鍵詞搭配靈活發展句子,強調語言的完整性,注意語言的復現和鞏固。
6.適時的鼓勵是聾兒語言康復的“加油站”。
聾生學習語言是一個長期、復雜、枯燥的過程,而且孩子體驗成功的快樂全來自老師的肯定。當他體驗不了成功的喜悅的時候,他們就會失去信心,產生惰性。因此老師要時刻記得聾兒的感受,抓住他們的心理,以自己的計劃為目標,迎合他們的心理需要,適時地肯定,鼓勵他們學習語言的興趣。老師的一個微笑、一片掌聲、一個細微的撫摸……都是聾兒快樂和成功的體驗。走進這些孩子們,蹲下身去,拉一拉他們的手,摸一摸他的頭,對他們多一些笑容,這些孩子也會像花兒一樣盛開在我們的身邊。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幼兒體育活動 兒歌滲透 滲透方法
兒歌是幼兒早期接觸的文學體裁之一,它篇幅簡短,內容具體,語言生動,音韻和諧。在幼兒體育教學和活動中,恰當地運用兒歌,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鍛煉效率。我園采用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戶外活動,不斷探索兒歌在幼兒體育活動的運用,在兒歌與體育活動相互滲透的探索與實踐中,重塑戶外體育活動的新面貌。
一、利用兒歌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運動心理學告訴我們“注意是人體對于客觀事物進行走向反射的一種心理活動,它能保持人體清晰地感受周圍環境的刺激,使人體能做出相應的反應”。在體育教學中幼兒的注意力集中與否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重要環節。在幼兒體育活動中,把兒歌滲透到游戲中,既能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興趣,促進孩子個性的發展,又能促進學生參加鍛煉,增強體質。
事實上,我國傳統體育教學方法采用教與學的模式,呆板無趣,氣氛不活躍,幼兒參與積極性不高,有時甚至對某運動毫無興趣,達不到鍛煉效果,更不能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在之前的教育活動中,我切實發現了它的弊端。如在晨間戶外活動時,我班幼兒特愛玩球,有的滾球、投球,還有的用呼啦圈拖球,可仔細觀察卻發現拍球的小朋友少之甚少。我開始指導幼兒拍球。在教他們拍球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拍球興趣不高,注意力不集中。這時,我想到了課題《語言與體育活動的相互滲透》,我引導幼兒邊玩邊根據玩時的表現創編兒歌。“你們喜歡玩皮球么?”“喜歡。”“那我們邊拍球邊說:‘大皮球,我喜歡,一會上去……’小朋友接著說:“一會下來。”隨著孩子們的對接,兒歌就在大家玩的過程中創編出來了:“大皮球我喜歡,一會兒上一會兒下,好像和我做游戲,輕一些跳得低,重一些跳得高,好玩好玩真好玩。”在老師的帶領下,部分幼兒很快能邊拍邊念兒歌了,拍球的興趣更濃厚了。
在體育游戲活動中,說說朗朗上口的兒歌,游戲氣氛活躍而富有節奏感,幼兒不知不覺地接受了兒歌語言的影響,參加體育活動的注意力集中了,積極性提高了,同時體育活動也更富活力與童趣了。
二、化兒歌為體育游戲的指南。
兒歌作為語言的形式之一,也具有學習的工具性。《幼兒心理學》說:“人可以通過語言,對自己發出各種指令,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動,去達到某種目的,完成各種任務。”在實踐中發現,由于年齡小,很多時候幼兒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腳協調。如小班模仿游戲中有一段“小鴨走”的動作,對于小班幼兒來說,要很好地完成這個動作是有難度的,如何讓他們在這方面有所提高呢?我決定利用語言的工具性,提高幼兒手腳的協調能力。我根據鴨子的形體動作自編一套有動作指令的兒歌:“小鴨子,呷呷呷,腳兒抬抬,呷呷呷,嘴巴張張,呷呷呷。”在游戲中幼兒根據兒歌內容,知道了小鴨的腳要向后抬,并且用小手模仿時嘴巴也要動起來。同時利用兒歌富有鮮明節奏感的特點,鼓勵幼兒跟著兒歌的韻律有節奏地做動作。兒歌內容簡單、易懂,具有一定的導向;兒歌的相聲詞使得游戲更富活力與童趣,因此幼兒在不斷的練習中,口、手、腳的協調性得到了提高。又如在《風車轉》的活動中,幼兒聽到老師說“大風車”,小朋友就張開雙臂自轉,當說“小風車”時,就兩手叉腰自轉。有的幼兒積極性很高,就不停地轉,有的則快速地轉,結果暈得分不清方向,這使活動產生了安全隱患。如何讓幼兒聽老師口令,有秩序地轉呢?我們采用了兒歌。在活動前,老師自編一首兒歌,如“大風車,轉大圈,兩臂張開轉呀轉,小風車,轉小圈,兩手叉腰轉呀轉”。老師通過控制念兒歌的速度來控制幼兒轉動的速度和時間,這樣既有老師的口令又配有兒歌,小朋友的興趣更高了,秩序也不亂。
三、動靜交替,以兒歌渲染氣氛,為體育游戲增創情境。
游戲教學形式活潑,內容豐富,通過通俗易懂的兒歌輔助游戲教學。如大班傳統的《夾包跳》游戲中,要求幼兒兩膝并攏夾住沙包向前跳,幼兒一開始興致很高,可沒過多久興趣降低了,活動常規秩序也開始混亂。針對這一情況,我反復尋找原因和解決辦法,在一次看小班幼兒學小兔跳的舉動時有了啟發。幼兒以小動物身份進行練習比賽,克服膽怯心理,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發揮主體作用。我結合小動物形象,創編兒歌“小白兔,跳跳跳,兩膝夾個小沙包。跳到草地吃青草,吃飽肚子往家跳。看誰最先跳回家,大家夸它棒棒棒”。在念兒歌的同時配合頭飾,幼兒很快融入了兒歌渲染的情境中,不覺得害怕,也不再冷場,同伴間互相加油。古板的體育活動有了互動,有了動靜交替,使幼兒在輕松的環境得到大肌肉的鍛煉,一舉兩得。“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體現了幼兒互動合作的精神”。互動合作是瑞吉歐教育取向的一個重要理念,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
活潑的身影和朗朗上口的兒歌,構成了體育活動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為體育教學的延伸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兒歌是呼之欲出的童心,是孩子們用自己的心靈譜寫的一部渾然天成的寫真集,更是幼兒體育活動中別樣的美麗、別樣的文明。
參考文獻:
[1]楊楓.幼兒體育游戲情節的構思法初探.學前教育研究,2006(05).
[2]王新晨.根據幼兒體育游戲特點實施幼兒體育游戲教學.教育導刊,2002(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