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針灸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針灸實驗教學 教學做合一 腧穴定位 針灸操作 拔罐刮痧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xperiment at the beginning of teaching searches
Lin HanfangZhou ShaolinWang Yan et al.
Abstract:In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xperiment teaching,notifies the ceramic venerable "the teaching does gathers one" the education thought penetration in the teaching activity throughout,teaches with study all in order to do,for does teaches,for does studies.The practice proved that,this teaching method has highlighted independent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enhanced the initiative and the study interest which the student studies,strengthened the student to begin the operation ability,enormously enhanced taught with study the effect,exceptionally tallied with the moder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dea,complements each other.
Keywords: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experiment teachingTeaching does gathers Acupoint localizatio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peration Cupping to scrape the skin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12-0176-02
針灸學是祖國醫學重要組成部分,幾千年以來,一直指導著疾病的治療、護理、康復和養生保健,是臨床常用的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一種綠色療法,為中國人民的健康事業作出不朽的貢獻。針灸學的實用性強,臨床療效好,往往能夠立竿見影,針到病除。本課程強調實踐操作,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一旦掌握其學習內容,便能觸類旁通,學以致用,受用終生。為了適應現代高職教育需求,在針灸實驗教學中,我們始終將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針灸的實驗最重要的就是腧穴的準確定位和各種針灸手法以及與之相關聯的拔罐刮痧的操作練習,現將我們的教學實踐情況歸納如下。
1 腧穴定位實踐――以準確點出腧穴為先
針灸學內容較多的是腧穴,如何將書本理論應用于實踐,充分體現教是為了做,為做而教,為做而學,讓學生及時消化書本內容并掌握其腧穴的定位。在進行操作實踐時,我們以經絡為中心,按照十二經脈的規律,循經取穴。首先要求學生必須知道十二經脈在人體的分布規律,熟練掌握十二經脈在人體的走向、交接、分布規律。然后根據經脈的走向點穴。如手太陰肺經分布于上肢內側面的前線,第一個腧穴是中府,最后一個腧穴是少商。這其中的一個個腧穴都必須準確點出。為了加強記憶,提高學習的效率,點穴時我們精練內容,前后聯系,縱橫比較,強化訓練。除了按照經脈循行路線進行點穴之外,我們還按照部位進行點穴,要求大家將肘關節一圈的腧穴全部點出來,如尺澤、曲澤、曲池、小海、少海等;再如分布于下肢足踝部相對位置的內外踝前下方、直下方與跟腱之間各有一個腧穴,在進行定位時,要求大家認真回憶,迅速說出點出這些腧穴,如內外踝的前下方分別是丘墟和商丘;直下方分別是照海和申脈;內外踝與跟腱之間分別是太溪和昆侖。此外我們還總結出根據取穴方法的不同來點穴。如頭面部有下關和聽宮,一個是閉口取穴,另一個是張口取穴;上肢腕橫紋和腕背橫紋上2寸有內關和外關;下肢膝關節內外上緣2寸有血海和梁丘……同時對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腧穴進行重點定位,如人中、至陰、大椎等;對于名稱相似的腧穴,如名字中有“風”的腧穴有風池、風府、風門、秉風、風市、翳風、八風等,進行強化實踐,遇其一則聯想其它,將所有含風的腧穴都準確進行定位。在進行腧穴定位時,我們不忘將腧穴的主治作用進一步強化,緊密聯系臨床,舉臨床有效案例說明腧穴的治療作用,如按揉大椎穴治療高熱不退,頰車穴可以治療腮腺炎,迎香穴治鼻炎,然谷穴降血糖,人迎穴降血壓,涌泉穴能安神,極泉穴能救心,治療肩關節病變的肩三針如肩、肩、肩貞……使學生們學了就用,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直接為臨床服務,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單純的點穴實驗課不再枯燥,大家學習熱情高漲。分組練習,一對一進行腧穴定位。通過這樣舉一反三的強化練習,學生們對腧穴的定位均能熟練掌握。
2 針刺灸法練習――以獨立進行操作為準
針刺和灸法練習,是針灸學的重頭戲,腧穴是針和灸的基礎,有了腧穴的基礎,才能進行針刺和灸法的操作實驗。根據陶行知老先生所說:“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1]
針灸操作包括兩大內容,一是運用毫針進行針刺操作;二是運用艾絨燃燒進行體表操作。我們教學的目標就是圍繞學生的做,必須讓學生能夠獨立進行針刺和艾灸的操作。針刺時要求學生提前做好練針包,指導學生訓練指力。因為針刺的手法都靠指力完成。教師首先進行示教,將針刺的全過程做給學生看,邊做邊講解,邊做邊啟發,啟發學生回答針刺前的準備工作,如何確定腧穴,如何進針,進針的角度和深度,如何行針,怎樣才能得氣,留針多少時間,如何出針,出針后需要做什么……教師循序漸進,逐一示教,其目的為了讓學生們學會做,真正做到實學。針刺操作時,教師選擇安全可靠無副作用的腧穴,如合谷、曲池、足三里、豐隆等,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實體練習,兩人一組,可以在自己身體上操作,也可以互相操作,完成操作方能下課。有的學生因為膽小懼針,由教師親自針刺,一方面體會針感,一方面練習膽量。本次課不能完成實驗任務,則要求學生課后繼續練習,直到完成操作。迄今為此,我們所任課的班級所有學生均能夠完成實驗要求,過關率達100%。
灸法的操作練習也是同樣的要求,必須獨立進行灸法操作。教師按照教學分別進行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的逐一操作示教,然后指導學生進行練習。并且介紹灸法的神奇作用,據古代醫籍《扁鵲心書》記載:每年的秋分開始灸關元穴,每日上下午各一次,直至來年的春分,能夠強身健體,增強體質,益壽延年。同時介紹灸神闕穴的妙用,在所有的腧穴中,唯有一個腧穴是不用用針刺的便是神闕,神闕穴只能用作灸,比如灸神闕可以治療小兒胃腸病變導致的上吐下瀉,因為孩子小,服藥困難,所以采取灸神闕的方法能夠取得很好的療效。當然成人也能用此法。學生們興趣深厚,紛紛效仿,大家都積極艾灸關元、神闕、足三里等穴。其實就是通過課堂的教學,培養學生們學習情趣,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學以致用。通過教學實驗,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灸法的適應證、注意事項,以及艾炷灸、艾條灸、溫針灸,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
3 拔罐刮痧操作――以學會臨床應用為要
拔罐和刮痧是針灸學內容之一,屬于中國古代傳統療法和非藥物療法。當今社會人們追求綠色療法,所以這些古老傳統而富有特色的治療方法被臨床廣泛應用。拔罐與刮痧不但能治療疾病還能養生保健,為了讓學生們掌握祖國醫學的特色療法,“授人以漁,受用終生”。實驗課上,為做而教,“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學固不成學”。 [2]我們介紹拔罐的工具,拔罐的原理,拔罐和適應證和注意事項及禁忌證。如何拔罐,拔罐的目的是什么……這些問題在我們實驗過程中一一得到解決。刮痧也是一種簡單方便,易學習,易操作的治療方法,有全身刮痧,也有分部位刮痧,如脊背刮痧,頭面刮痧,上肢與下肢刮痧,穴位刮痧等,學生帶著問題學習,邊學邊做,學中做,做中學;教師則帶著問題教學,邊教邊做,邊做邊指導。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做。教與學的過程中,我們靈活應用操作技能,及時為學生解決病痛,如某學生因受寒涼導致胃痛,我們便在中脘穴拔罐,配合灸法,胃痛得止;某學生頭痛,無法堅持上課,可以進行面部腧穴按揉,面部刮痧,頭痛痊愈。如此有效的治療方法,令學生大開眼界,學習激情倍增,學生們爭相操作,人人躍躍一試,形成了想不動手都不行的局面,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指導,融教與學于做之中,使得教學錦上添花,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3]
4 強化實踐考核,是教學的必備手段
歷年的針灸實驗教學,都是學生們最樂意參與的課程,也是期盼已久的課程,課堂上師生和諧平等,真正是開放式的教學,大家共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暢所欲言,輕松快樂,寓教于樂。針灸的實驗教學能夠如此順利開展,與“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不容分割。同時在教學做過程中,我們自始至終都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技能考核,這種考核貫穿于實驗教學全過程,教與學都是為了做,而究竟做了沒有,做得如何,我們有完善的考核制度來檢驗做的結果。每次實驗課必須完成實驗規定的內容,課堂上進行考核,每個同學必須將實驗內容做給老師看,經過老師認可方能放行。實踐考核占總成績的40%,平時的課堂討論提問以及完成作業情況20%,理論考核以筆試為主也占40%。實踐考核除每次實驗課的考核,最后課程結束時,專門進行實踐綜合考核,采取兩人一組,隨機抽簽,選擇試題,有腧穴定位、針灸操作等內容。通過考核,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澄清模糊概念,改正不正確的操作,不斷練習,熟能生巧,提高教與學的效果。所以,實踐考核是實驗教學中促進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
總之,在針灸實驗教學中,我們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思想,貫穿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下功夫,在“做”上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實現了“教學做合一”,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的培養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零距離,直接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參考文獻
關鍵詞:針灸教學 中醫針灸學
【中圖分類號】R―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1879(2010)02―0032―01
針灸治療學是針灸推拿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是研究如何運用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技術、經絡腧穴理論、針灸操作技能等一系列知識治療疾病的一門學科,也是針灸推拿專業的必修課。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讓學生掌握涉及內、外、婦、兒、骨傷、皮膚、五官、急癥等科近50種病癥的針灸治療確實是教師需要反復琢磨的問題,本文就作者多年來針灸教學的體會寫出來與大家探討一下。
1 在針灸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對中醫的理解程度不同,學習的目標和要求也各有差異,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當站在一個全局的角度,充分把握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教學內容、教學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形式等。在帶教中應盡量多給他們提供臨床治療的機會,并詳細分析討論病例,闡述辨證施治,動態跟蹤病人,觀察治療效果。在診療過程中指出其辨病取穴與處理操作中的不足和缺陷,從而提高他們的診療水平。
2 加強實踐與引導,以有效激發興趣
中醫針灸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涉及到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多個方面,是一門動手能力很強的學科。有的人對中醫針灸的療效不甚了解,心存疑慮。所以在教學中要適當介紹中西醫結合理論研究的技術與方法,以及新成果、新進展,并讓學員了解中西醫結合研究成果并非都出自中醫專業人員,而很大一部分是西醫專業從事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者,使學員認識到中西醫結合的發展前景、增強對中醫理論的學習興趣。在臨床實踐中,首先讓學員在自己身上實踐,體會得氣的感覺,如讓學員自己針刺合谷穴,強烈的酸脹感使他們親身體驗到了針刺的效應,正是這種得氣效應,能夠疏通經絡、調理臟腑。再讓他們觀看針灸效果可立竿見影的典型病例,如急性腰扭傷的治療,完全不能彎腰活動的患者,在針刺雙側腰痛穴,配合醫生指導的腰部活動后,馬上能彎腰自如;持續數日頑固性呃逆的患者,在針刺攢竹、翁風穴后,呃逆聲立刻停止。這些神奇的療效,往往使學生們驚愕不已,興趣倍增。
3 突出教學重點,靈活教學方法
在向學生介紹中醫、針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時,使學生有了一個總體認識之后,應當突出重點,對一些重點內容詳細講解。如經絡、腧穴是針灸理論的核心部分,是指導臨床實踐的基礎,在講解中要將各條經絡,各個重要穴位的針灸知識講深講透.每條經的起始點、循行路線、主治及特異性都要講到,并通過圖示實例,讓學員熟悉經絡與腧穴。學員一般思維活躍,喜歡提問題,而中醫知識相對晦澀難懂,因此在教學中應采取靈活的教學形式,如啟發式、提問式、比喻式、歸納式等,經常提問學生腧穴的歸經、主治,使他們反復思考,牢記在心;同時對學生提出的關鍵性問題,作詳細分析和解答,解決他們的疑點與難點,強調學生把所學的針灸基本理論與針灸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辨證思維能力。要求掌握經絡、八綱、臟腑辨證在臨床的實際運用,尤其應掌握十四經穴常用穴和主要經外奇穴的取穴方法、主治作用,掌握傳統針灸和各項具體操作技能。
針灸治療學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經絡腧穴為核心,遵循辨證施治原則,以針法灸法為手段,進行防病治病并闡明其作用機理的一門臨床學科,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臨床學科。相比之下,學生動手能力較差,對針灸在臨床應用與辨證論治方法含混不清,為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針灸治療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他們的臨床思維能力,迫切需要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介入來提高臨床實用型人才的培養水平。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BL)模式是目前國內外醫學教學較為流行的新型教學法。
1.PBL教學模式的含義
傳統的醫學教學方法以教師給學生提供信息和知識為先導,要求學生記憶,達到學習目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是教學的中心,學生相對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易導致理論與實踐分離,學生不善思考,缺乏創新見解。傳統醫學教育模式下知識傳授缺乏系統性,臨床技能獲取是表觀的、膚淺的。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在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PBL教學模式,該模式鼓勵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激發學生的創新與思考能力,促其主動獲取醫學知識。教師的作用重點在于幫助學生依據問題收集相關信息并協助學生正確分析和推理,最終得到解決臨床問題的確切理論依據。PBL模式交給學生的根本是方法,所謂“授人以漁”,目的是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根據中醫學知識體系的自身特點,在中醫專業課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思考、討論,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及學習積極性,并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PBL模式在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
2.1具體操作
PBL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一系列的臨床問題進行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相關的資料進行推理、論證并歸納給出合理解釋。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根據本課程章節的內容,任務難易程度,學生多少進行分組,每組5―10人。
2.2構建新問題
PBL模式的核心是“問題”,問題從哪里來?問題的引入必須結合臨床實踐,不是單純依靠幾本教材或教參的課后習題就能建立PBL模式的問題核心。對學習有指導性的問題需要教師對每一個臨床過程細致地觀察并總結、提煉而得出,只有這樣,引入的問題才具備實用性、啟發性,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其創新精神的發揮提供自由空間,所以,在PBL模式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把問題的設計作為重點。問題涉及的知識范疇主要針對針灸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且療效較顯著的一些疾病,這樣學生容易發現問題,對教師的提問也容易理解,相關信息較多,便于學生收集,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就是在操作方面,提問應更多地集中在針灸的操作技術,如針刺補瀉,行針手法等。
如在學習針灸治療學“中風”后,可以提問:患者,男,45歲,時常有眩暈,未予介意。一日晨起,突然跌仆神昏,癥見:神志恍惚,面色蒼白,呼吸低微,畏寒肢冷,小便失禁,言語喃喃不清,左半身不遂,脈沉細。請問中醫應診斷為何病?診斷依據是什么?針灸該如何治療?是否還有其他治療方法?還需做一些什么檢查?由此引出一系列相關臨床問題。為回答以上問題,學生必須弄清楚什么是中風,其如何診斷,中風有何表現,有何危害,如何治療,治療方法有哪些等問題。在組織討論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就上述內容進行發言,最后總結并歸納為答案。
在課前,教師應先提問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查閱資料,然后把自己查到的相關信息與他人共同討論,整理補充,最終得出自己的答案,同時也獲得了與中風相關的中醫學基礎知識,中醫診斷學知識,中醫臨床辨證論治,針灸治療方法知識及有關中醫護理中風等較完整的知識。
【關鍵詞】針灸實踐課教學體會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5-0236-02
針灸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針灸技能的主要途徑,教學效果的取得與生源素質、教學條件、教師水平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反思二十多年從事針灸教學的經驗教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教師不能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只抓操作技能的訓練,而是要立足全方位,著眼多環節,特別要重視加強自我修養,以個人威信吸引學生和影響學生,既要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也要關心學生的心理變化,科學進行教學管理,不但思考教師如何教得好,更要思考學生怎樣才能學得好,切實做到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共同協作,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
一、將教學目標三級細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三位一體,并善于掌握控制課堂氣氛,注意一宜二忌。
針灸學是一門臨床學科,學生要熟練掌握十四條經絡體表分布、幾百個常用穴的定位、各種針灸方法的操作應用等內容,實踐課時相對較多,具體要求復雜,一般包括描經點穴課、針法灸法基本技能操作、臨床病案討論治療等,教師課前首先要根據本專業教學大綱,將教學目標三級細化,就是將課程目標分解到章節目標,再細化到課時目標,做到目標明確,認真備課,尤其對課時目標要特別重視,做到切實可行。
對教學過程要精心設計,做到老師、教輔員、學生三位一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指導學生實踐過程中,教師既要當好導演,有時也要當好演員和觀眾,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踐操作,加強師生互動,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實踐教學。要保證實踐的質量,應避免教學中的盲目隨意和不切實際,例如每次點穴數量的多少要適當,各種針灸方法的練習程度要合理等等,使學生真正聽得懂、學得會、做得好。
課堂氛圍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和學習效率,教師要認真加強課堂管理,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氛圍。注意一宜二忌,一宜指適宜于教學內容,二忌指忌喧嘩吵鬧和忌死氣沉沉。針灸實踐教學中,大多是需要手腦并用,也有一些是加強動作熟練性,教學內容有些有趣味性和吸引力,也有一些枯燥乏味,教師要善于根據實踐教學內容調控課堂氛圍,如描經點穴課要求相對嚴肅安靜,防止互相干擾,影響學生定位的精確性;而針法練習時課堂氣氛要求相對寬松,讓學生不過于緊張,以減少暈針現象的發生;病案討論則要求氣氛熱烈,各抒己見,利于促進學生思路開闊。針灸實踐課不同于理論課,課堂秩序相對難以管理,有些學生操作時喜歡走來走去,閑談聊天,點穴時互相開玩笑,針法練習時因為疼痛大呼小叫等,教師要提前講述要求,加強巡視,及時處理突發事件,機智有效地制止混亂場面。
二、優化學生分組,做好三搭配,實行組長負責制,要善于發現和樹立學習標兵,達到三個提升。
針灸實踐課多采用分組形式,一些班級學生喜歡自由組合,常常是同一宿舍人湊合在一起,這樣雖然有一些優點,但缺點也比較多,主要是學習風氣不一樣,組與組之間差距較大,有的小組甚至不能達成學習目標。因此,學生分組時教師應該加以指導,不要強行指派,要綜合考慮,做到三搭配,即成績好差搭配,能力強弱搭配,性格動靜搭配,這樣才能比較好地進行管理和提高實踐效果。由于老師對學生個性不夠了解,必要時由學習委員征求班主任意見確定分組名單。小組人員不能多,適宜小規模化,一般描經點穴和針灸方法操作5人左右,以保證人人動手,個個過關,病案討論可10人左右,有利于形成討論氛圍。強化學習小組職能,實行組長負責制,確保每個小組都能達到目標,小組長由學生推薦或采取輪流值日辦法,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和管理能力,以促進全體小組學員團結協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樹立學習標兵,可以達到三個提升,即提升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習標兵的個人能力,提升全班級整體學習效率。由于學生認知能力存在差異,在針灸實踐技能的掌握上有快有慢、有好有差,教師及教學輔導員要善于發現和利用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在每次的實踐教學中,老師要仔細觀察,盡快的在每個小組中樹立標兵,加以指導、肯定和表揚,以標兵帶動其他學生進行訓練,這樣做不僅能有效的減少教師的勞動強度,明顯提高教學效率,而且能明顯提升標兵個人能力和學習積極性,對其他同學也是一種激勵。標兵不是固定不變,而是要根據教學單元好中選優,可以由學生推薦,教師和輔導員確認。要充分發揮標兵的榜樣作用,鼓勵標兵對小組學員中動手能力比較差的人進行幫扶,形成人人爭當標兵的氛圍,帶動和促進那些比較懶散的學生,共同達到學習目標。
三、教學管理人性化,選擇安排模特時注意三個尊重,面對操作失敗的學生,做到三多一少。
針灸實踐課常常需要選擇條件適宜的學生輪流充當模特,暴露身體某些部位進行點穴及針法練習,模特安排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實踐操作的效果。有些學生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比如狐臭、皮膚病、女孩月經期等個人隱私不予配合,還有學生由于某些暫時的原因,例如事先不知道要當模特,沒有做好個人衛生,產生抵觸情緒等等,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實行人性化管理,對模特安排做到三個尊重,即尊重學生隱私,尊重學生情感,尊重學生選擇。要善于發揮學生干部作用,老師提出指導意見,具體人員由學習委員安排比較好。事先聲明模特安排照顧有殘疾和生病學生,在集體場合不要讓學生感到難堪。還要注意提前公布教學內容,讓學生有所選擇和準備,對待那些比較積極主動做模特的學生,老師一定要給予鼓勵和表揚。
針灸技能的掌握絕非易事,要靠學生手和腦并用,既需要動作技能,也需要智力技能,通過實踐教學,讓學生達到由初級技能水平進一步的轉向高級技能水平,由于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存在差異,部分學生實訓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較多的困難,甚至操作失敗。面對學生的失敗作為教師一定要做到三多一少,即多寬容、多鼓勵、多引導、少責備。特別是目前學生中獨生子女偏多,人生成長過程中大多都一帆風順,較少遭受過挫折打擊,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個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則表現出自卑心態,消極退縮,甚至一蹶不振,這對學生在校和將來走向社會發展極為不利,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耐心幫助學生分析,查找失敗原因,糾正錯誤。應適當進行挫折教育,但要注意技巧,防止傷害學生自尊心,尤其對多次失敗的學生忌用諷刺挖苦語言,注意引導學生走出失敗,防止在學生心理上留下陰影。
四、以考核促學習,考核注重二講究三避免,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訓練時間向課外延伸,期望實現三個提高。
針灸實踐操作考核,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考核既讓教師了解自己教的情況和效果,也使學生了解自己學的情況和效果,教師要高度重視,做到每次課均有考核,以抓考核促進實踐,并要做到二講究三避免。二講究即考核方式講究靈活性、多樣性,三避免即避免占用太多課堂時間,避免考核標準不規范,避免考核成績不公平。一般而言學生還是比較注重考核成績的,如果教師不及時考核,有些學生就會得過且過,馬虎了事。至于考核的方式方法要有靈活性、多樣化,內容應側重于操作技能,也可以結合理論提問,根據實踐內容選擇考核形式,一般有整體考核、小組考核、抽樣考核。要注意控制考核時間與總體課時的比例,成績評定有學生自評、教師測評。考核成績記進平時成績,按照一定比例與期中期末成績一起匯總分。每次考核后教師要及時作出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薄弱點,以便學生能適時加以補救,使考核能真正取得促進教學的作用。
由于課堂學習時間有限,加之部分課程實踐內容復雜,導致少數能力相對比較弱的學生不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這就需要訓練時間向課堂外延伸,利用課余時間加強練習,老師要盡量抽空進行指導,并倡導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對同學進行幫扶,也要鼓勵這些能力相對比較弱的學生自己多與其他學生溝通,虛心向他人請教,反復進行練習,直到完成任務,不至于影響以后的實踐學習。這樣做學生才能有學習信心,防止學生因為某幾次實踐操作完不成任務,掉隊過多,產生心理障礙。通過訓練時間延伸,扶助差生,達到三個提高,即提高教學資源實訓器材的應用率,提高學生的人際溝通能力,提高學生操作規范合格率和熟練性,最終實現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
五、教師要做好一反思二加強,不斷修正維護自己的威信,注意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通過利用學生的向師性,實現兩個轉變。
教師良好的威信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針灸實踐課教師要有較高的威信才能管理住學生與課堂。威信建立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的職業威信,二是教師的人格威信。人格威信要靠教師自己建立,教師要真正做好一反思二加強,一反思即經常做教學反思,二加強即加強自己專業修養和加強自我道德修養。作為針灸實踐課指導老師,教師自己針灸操作技能的動作規范和熟練至關重要,要不斷提升針灸技能水平,讓學生始終覺得你是大師,達到以職業威信教育學生,用人格威信影響學生,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威信,而且要注意應用和維護這種威信,經常做自我檢查,檢查自己的“教師形象”,當出現威信下降危機時要及時加以修正,勇于承認并及時糾正自己的缺點錯誤。特別要注意區別威信和威嚴,不要居高臨下,以教師身份壓迫學生,傷害學生自尊心,導致自己威信下降。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取得較好教學效果的基礎,老師要重視培養師生關系,通過利用學生的向師性,實現兩個轉變,即轉變學生學習態度和轉變學生學習效果。針灸專業學生和其他學生一樣具有向師性,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種慕師、崇師心理,讓學生從喜歡老師個人到喜歡老師講的課,進而喜歡專業。因此教師除了針灸操作能力優秀外,還應有廣博的知識、比較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心理發展的可塑性,從內心熱愛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關心學生,與學生交朋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從思想品德、言行舉止、外表形象等方面加以正確引導,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鞏固專業思想,轉變學習態度,進而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體會,希望同道批評指正。自己雖然從事教學多年,但仍然時常感到有所欠缺,時有疏漏,教學過程中必須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努力,教師不能只顧教,不顧學,重結果,輕過程,片面地只抓操作訓練,忽視其他因素,而是要全方位多元化加強教學管理,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創造好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發揮學習小組和學習標兵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372
[2]譚頂良.高等教育心理學〔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1:11
關鍵詞:針灸治療學;自主學習;學習任務單
Abstract:Acupuncture therapy is a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ing diseases,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cupuncture medicine,this course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acupuncture.We apply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through the feedback of the students' evaluation form,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are summarized,and the future teaching methods are prospected.
Key word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Autonomous Learning;Learning task list
針灸治療學是研究和運用針灸方法治療各科疾病的一門臨床學科,是針灸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針灸臨床的實踐有重要的意義。培養學生臨床辨證思維做出合適針灸處方以及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我們始終貫徹的目標。以往我們的教學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臨床見習以及實踐性的教學活動十分缺乏,2013年以后我們改變了純理論教學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實踐教學及臨床見習的課時,并將多種教學方法如PBL、案例式教學、模擬情景等方法運用到了針灸治療學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豐富了教學過程,提高了教學質量,并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臨床思維及動手能力。2016年我們將自主學習的方式運用到了針灸治療學的個別章節中,通過“學習任務單”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研究學習,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1 自主學習中“學習任務單”的設計及具體應用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學習需求,自主設計學習目標、學習策略、學習方法,獨立完成學習過程并作出自我評價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設計“學習任務單”以及指導學生完成自主學習過程。“學習任務單”是教師設計用于幫助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以表為呈現方式的學習文件,是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載體。問題是“學習任務單”設計的核心,一個好的學習任務單應以問題導向為基本方式。2016年下半學期我們針灸治療學的教學對象為2013級骨傷專業的學生,我們針對內科病證“面癱”這節進行了自主學習。具體過程如下:
1.1提前1w布置學習任務單,明確學習內容和目標,要求學生自主學習。
1.2隨機組成合作8~10人小組,共分成了5組。
1.3學習任務單上教師設計案例和問題,我們圍繞一個病例的發生發展展開,分成了三個劇幕,每一個劇幕均會有相應的問題提出,具體問題如:根據案例請總結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請初步判斷屬于中醫何病;面癱的概念;面神經的解剖結構;面癱的臨床表現;面癱的臨床分期及中樞性面癱和周圍性面癱的鑒別要點;學習面癱的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面癱的針灸治療原則、處方、配穴、操作方法及方義。
1.4W生以小組為單位,課前參考學習資源,課堂上圍繞以上案例中病證,逐步開展自主學習,相互交流、自查、互查、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討論,各小組記錄組內每位學生發言次數、各個問題的回答者及其回答要點,教師觀察每組學生學習協作態度和對知識的理解度。
1.5每小組派代表上講堂闡述案例,講述完畢后小組其他同學可補充,然后進入下一劇幕學習;若該問題回答不完整則組間互相補充,教師簡要分析重點、難點、疑點部分。
1.6課堂小測驗,學生口頭回答。
1.7先學生間點評,接著教師點評。
1.8將自主學習中每個問題的解答及學生自我評價情況記錄在自主學習本上。
1.9教師評分。
在此次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擔當了主要的角色,包括查資料、分析討論、辯證論治、講解案例及知識點,而老師的主要責任只是引導、觀察、總結及評分。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加凸顯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課后我們向學生發放了調查問卷,無記名回答,共發放問卷60份,收回有效,結果見表1。
2 自主學習的優勢
從問卷結果可以看出,自主學習的運用學生們較為喜歡,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針對學習任務單上的問題要去查找書籍及相關資料,在查找的過程中能讓學生們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總結、質疑,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過程中,學生們相互交流、自查、互查、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溝通能力,使得學生們更易理解教學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在此過程中,學生擔當了主要的角色,成為中心,教師只是輔助和指導者。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主體,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凸顯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3 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不足
從上面問卷中我們亦能看出,有部分的學生并不認為此次教學活動提高了他們的興趣、主動性及各項能力,說明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肯定存在著不足和困難。如學生覺得主動查找資料是件麻煩的事情,且現在可查閱資料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學生要求;又如臨床見習、實踐活動較少,不能對實際案例的臨床分期及特點準確掌握;書寫學習任務單的過程較為繁瑣;自評和互評環節草草了事等。在此次自主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影響自主學習教學效果的因素較多,我們總結如下:
3.1環境 包括課堂教學環境及自主學習者可利用的學習資源。課堂教學環境因素包括教室的選擇,精心設計的學習任務單,教師資源是否豐富等;可利用的學習資源指學生們可以利用的輔助資源,如圖書館、現代網絡資源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豐富的輔助資源是自主學習能否獲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1]。
3.2學生自身因素 包括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學習策略及心理和情緒因素。自我效能感是學習者對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務的能力認識,它的強弱影響著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能夠靈活運用恰當學習策略的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他們往往能夠自信地、正確地、靈活和獨立地學習所學內容;學生如果對學習活動感興趣并且能夠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這樣的心理狀態將會促其更加主動地學習,所以發現學生的興趣所在以及能否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感,是促其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因素。
3.3教師因素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十分重要,重要的不是怎樣把教學內容教授給學生們,而是怎樣充分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怎樣指導他們合理的應用學習任務單進行自主學習。教師的責任包括:要變“教師教,學生學”為“教師教學生學”;要關注、關心和信任學生;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要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要傳授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要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要培養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要塑造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要管理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要提供學生必要的學習資源。
3.4評價方式 學生的自我評價、互評以及老師的評價,是我們教學效果反饋的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省,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一種責任意識,繼而持續關注其學習的成效。我們此次自主學習的評價方式較為簡單,只是學生自評(自己給自己打分,滿分20分);組員他評(組長打分,滿分20分);教師評價(教師打分,滿分20分)。@樣的評價方式并不能客觀地評價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無法衡量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大學生自主學習影響的效果,因此,怎樣設計合適的針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評價指標和測評量表就顯得尤為重要。
綜上,這些影響自主學習教學效果的因素將會成為我們下部教學改革的目標,相信經過不斷的努力和探索,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一定會逐步完善,針灸治療學的教學質量也將進一步得到提高。
4 展望
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大學生在長期的學習活動中習得的對待學習活動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是影響學習的重要因素[2]。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對自己的專業以及各門學科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自主學習的行為,是我們教師一直致力追尋的目標。自主學習教學方式的運用改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其轉向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3]。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顯得越來越重要,也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視。如何構建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將會成為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4]。任務驅動教學模式[5]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成為學習的輔助者和引導者。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發揮主觀能動性,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程世宏.試論影響自主學習能力形成的因素[J].基礎教育研究,2002(4):24-26.
[2]倉偉,徐濟達.獨立學院學生自主學習現狀及指導對策[J].文教資料,2011(34):226-228.
[3]王玉華,杜坡,張敏惠.在傳統課程中引入PBL教學的策略[J].中國藥學教育,2009(25):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