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豈曰無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雨了。窗外傳來一股土腥味。
講臺上。數學老師任然盡情地講著課,忽視了一雙雙漠然肴向窗外的憂郁的眼睛。下課鈴一響。原本還有些聲音的教室變得格外安靜,只有雨聲和嘆息聲打破沉默。
“嗖”,一個紙蛋蹦到了我桌上,是體委航航傳來的。“體育課又上不了了??春竺嬉欢讯褦祵W卷紙。一會兒有事干了。”我回頭看了看,老關正一本本卷紙翻看要做哪張呢。同學們臉上都露出了無奈的表情。
老關是我們班班主任,她從不放過每一個機會讓我們學習。
“體育課上不了,答卷紙,下課交?!笨粗莾杀揪砑垼睦锒伎鞜┧懒?,卻還要乖乖答卷紙。數學卷最折磨人。終于在混亂狀態下我頭昏腦漲地答完了卷紙。往窗外一看,呵,天晴了。
鈴響了,伴隨著同學們的埋怨聲,“這天氣,就想讓我們答卷紙,上一下午數學課都要瘋了!”老關在后面臉上露出不滿的表情。
(二)
“明天照畢業照,都把自己喜歡的衣服穿來?!卑嚅L“嬸兒”在講臺上大喊。底下的人都很興奮,商量著誰和誰一起照,帶什么道具。老關提議,評比××之最,于是大家七嘴八舌議著:最磨嘰的劉姥姥,最有范兒的班長嬸兒,最奇葩的鞋印……,我光榮地被評為最中二的。要照畢業照了,突然發現時間過得這么快,好像什么也沒變,好像還是剛上初中的那天?!帮L吹雨成花,時間追不上白馬,你年少的夢話還緊握著嗎?”草草在紙上用鉛筆寫下幾個字,掩飾喜悅下的失落。
頭一次到學校這么早??帐幨幍慕淌谊戧懤m續地進來人,我認真地記住每個人,直到今天我才明白我有多害怕離開這個集體。每張合照都擠滿了人,誰也不知道要帶誰一起。最后一共15張組照,每張都是40個人,最后一張合照,我們擺了個No.1的造型。我們都含著淚,堅強地扯出一個微笑。40個剪刀手,40份對離別的不舍。云翻涌成夏。眼淚被歲月蒸發,曾經的諾官實現了嗎?我們都說好了到畢業典禮時不哭,誰又能讓眼淚不滴下了。
(三)
走進了一個陌生的校園,看到廣闊的操場就讓人害怕,監考老師把我們帶入體育館,說一些事項,仿佛隨時都會被扣掉一分,氣氛緊張,只有時時鉆進鼻孔的油的味道讓人清醒,身高體重肺活量。每個數據都讓人心驚肉跳。已經在為中考奮斗了,到了最恐怖的耐久跑了。每組都得穿上同色的背心,每個人配一個監考老師,氣氛緊張得好像大氣壓隨時能把人壓到地下。一步又一步。這時同學們沒有刷成績,而是照顧跑不下來的同學。這讓我心里踏實了許多……。終于跑完了,我感覺自己要崩潰了,簽字時,手都在顫抖,顫顫微微地在60分后簽上自己的名字,長吁一口氣,總算放心了。
(四)
這個五月,我長大了許多,風吹散了柳絮,吹散了我的夢想。明知自己考不上那所學校,卻依舊上這個補課班那個提高班。這個五月。我看清了自己,看重了未來。6月末,我們就要分開了。我想我忘不了期待下課的心情,畢業前許下的諾言,體育加試時的緊張與焦急,忘不了我的老師,我的同學。
【關鍵詞】武器貿易條約 談判 中國 立場演變
【作者簡介】伊麗莎白?柯卡姆(Elizabeth Kirkham),更安全世界小型武器與轉讓管控顧問;劉毅強,柬埔寨紅色高棉特別法庭法律顧問;湯瀟敏,更安全世界中國項目成員
【中圖分類號】D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68-(2013)02-0052-66
縱觀20世紀,關于武器管控的全球性協作側重于對非常規武器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的管控。時至今日,化學和生物武器已基本上被國際法完全禁止,核武器也受到國際法的嚴格規范。相比之下,國際社會對常規武器的管控卻存在重大欠缺。常規武器小至槍支大到導彈,甚至涵蓋諸如直升機和裝甲車之類的作戰平臺。由于缺乏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協定,這些武器可以輕而易舉地在世界范圍內流動。倘若使用不當,這些武器將加劇武裝沖突、導致人員傷亡、阻礙社會發展,并會對地區乃至全球安全形勢造成巨大威脅。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常規武器每年都會造成成千上萬人的喪生,而它們才是某種意義上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實際上國際社會管控常規武器的努力從未中斷。聯合國在1980年敏銳地抓住了冷戰緩和的機會,艱難達成了《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一般稱為《特定常規武器公約》)。該公約是一個“總條約”,在這個公約的框架下,關于特定武器的專門協定可以用議定書的形式來締結,如與該公約同時通過的《關于無法檢測的碎片的議定書》、《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水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議定書》和《禁止或限制使用燃燒武器議定書》。這三份議定書分別禁止使用產生無法用X射線檢測到的碎片傷人的武器;規制地雷、餌雷和其他爆炸性裝置的使用;以及限制燃燒武器的使用。該公約的第四和第五議定書分別于1995年和2003年通過,前者禁止使用和轉讓專為造成永久失明而設計的激光武器,后者規定各國應建立法律框架,盡可能減少戰爭遺留爆炸物的戰后威脅和影響。因為在《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框架下尋求各國對某些常規武器達成共識的確具有相當難度。國際社會在一些國家的推動之下又在該公約以及整個聯合國框架之外進行談判,于1997年達成了關于《禁止殺傷人員地雷公約》(又稱《渥太華公約》或《禁雷條約》)和2008年的《集束彈藥公約》。這兩個公約分別禁止了在一切情況下使用、儲存、生產、發展、獲取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和集束彈藥。
雖然這些條約禁止了很多種類的常規武器的使用,但其共同特點是只是試圖解決了一小部分武器的合法性,而對其他諸多種類武器獲得渠道的合法性未作任何規定。這些常規武器本身并不是非法的,相反它們大多有合法用途,包括用于執法和國防。因此,禁止使用這些武器并不是也不可能是解決的辦法。需要做的是在全球范圍內管理所有常規武器的獲取途徑,也是說在滿足什么樣的條件下必須停止武器轉讓。正是在這一意義上,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Arms Trade Treaty)的談判應運而生。
本文首先回顧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的談判進程。從2006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61/89號決議,至2012年12月24日聯合國大會決定于2013年3月召開《武器貿易條約》終期談判,其間歷時僅僅六年。在這六年中,聯合國成員國展開了一系列討論。初期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武器貿易條約》是否確實可行;之后則以政府專家小組的形式;2012年7月,各國就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的制定問題,進行了為期四周的談判。
本文的核心目的是考察中國在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談判過程中的政策立場演變。筆者認為,中國經歷了一個從最初的遲疑逐漸向積極支持和參與談判轉變的過程。盡管在進程初期,中國對相關的聯大決議投了棄權票,但始終認真參與了該進程所有活動。如果說中國最初對該條約的必要性尚存懷疑的話,那么隨著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籌備委員會工作的展開,以及2012年7月外交大會的臨近,中國的立場逐漸轉變。自第二次大會籌備工作開始,中國代表團轉而采取較為務實的態度,不僅明確表達自己對條約的立場,也更積極加入到條約內容的討論之中。繼公開表示對條約談判的支持后,中國更是在最近的一次聯大相關決議表決中第一次投了贊成票。
基于上述討論,本文重點回顧了2012年7月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外交大會的談判過程。在概括分析談判期間爭議較多的關鍵話題的同時,重點分析中國代表團在談判期間富有建設性的表現。同時,作者們還就7月外交大會的成果文件《武器貿易條約》草案案文進行分析,羅列出現有草案優點的同時,進一步指出那些仍有爭議的議題。通過解讀中方最新的政策聲明,作者也嘗試分析中國對這些議題的態度。
考慮到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終期談判即將于2013年3月18―28日召開,筆者展望,盡管新一輪的談判還將異常的激烈與艱難,但與會各方應盡力解決遺留的關鍵性問題,力爭早日達成一項強有力的《武器貿易條約》,以規范全球武器貿易,為世界和平與人類發展提供必要保障。盡管仍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的建設性態度仍為終期談判的成功帶來了希望。
在第二次籌委會上,中國代表團雖然表示理解“將國際人權法和國際人道主義法”納入轉讓標準和風險評估,但強調由于各國參與的國際人道主義法和人權法體系的條約不盡相同,進而其國際義務存在差別,因此要求增加締約國“根據其作為締約國的國際文書應承擔的相關國際義務”等文字。同時,中方建議將“有助于接受國的正當自衛能力”和“不向任何非國家行為者轉讓武器”這兩個條件納入轉讓標準。這兩點是中方根據自身軍品出口的管理條例而提出的?;谏鲜隽觯袊尤肓恕段淦髻Q易條約》外交大會的談判。
在外交大會期間,阿根廷大使羅伯托?加西亞?莫里坦(Ambassador Roberto Garcia Moritàn)嫻熟地組織各成員國就制定進程中的方方面面進行商議和討論。他不僅有效協調了各種觀點和各方利益,而且近乎成功達成《武器貿易條約》,實屬罕見。
二、2012年《武器貿易條約》外交大會
聯合國《武器貿易條約》會議于2012年7月2日至27日召開。會議期間,成員國就條約內容進行了廣泛討論。會議第一周最初幾天的議程本是進行“高層會談”,由政府部長們和高級官員們闡述其對《武器貿易條約》的看法。但巴勒斯坦的與會身份引起了爭議,由此而來的平息努力導致原定會議進程被迫拖延數天。這樣,正式談判在第二周后才得以展開。會議分成兩個主要委員會,對關鍵要素展開討論:第一主委會磋商條約的序言/原則、目標、宗旨和標準;第二主委會磋商條約的范圍、實施和最終條款。盡管之前議定的流程規則規定,主委會的會議將是“公開”的,但隨后大會卻決定將半數的會議改為閉門會議,這意味著公民社會團體的代表們不能列席這些討論。第三、第四周期間也召開了一些閉門會議,有的甚至在晚上和周末舉行。
外交大會主席沒有制定完整的條約草案作為談判的基礎,相反卻在7月3日發表一份文件(該文件從2010年7月以來總共進行了兩次修改),大致列出了他認為條約應該具備的關鍵要素。兩個主委會就該文件開始討論并權衡各方觀點,就各自討論的內容對主席下發的文件進行了修改。
(一)條約談判的關鍵性辯論內容
在整個實質性談判過程中,各國代表團在很多領域都存在重大爭議,展開了激烈辯論,并對條約各方面內容進行了嚴格審查。例如,各國針對條約的目標和宗旨進行了大量的討論,討論重點是防止常規武器非法交易和維護人道主義目標與國際法孰輕孰重。關于條約適用范圍的討論最為棘手,主要爭論集中在:哪些種類的武器應被納入條約,以及如何定義條約所針對的武器交易活動。就前者而言,最耗時的爭議涉及彈藥的歸屬,以及它是否應該被納入條約的適用范圍。美國是這個問題上最激烈的反對者,堅持認為彈藥轉讓數量巨大且本身就有被再度轉讓的風險,這意味著無法采用與常規武器相同的方式來管控彈藥。而非洲和加勒比地區的許多國家都堅決表示,如果不管制彈藥轉讓,條約便名不副實。
關于轉讓標準的問題也引起了激烈爭論。談判伊始,與會各方就提出了各種級別的管控方案。一級管控方案禁止那些違反國際法的武器轉讓。但是,究竟哪些行為應被視為非法的問題又引起了另一番討論。眾多的文本草案提出了各種應該禁止的行為,其中包括:違反國際人道法的武器轉讓,可能破壞聯合國武器禁運令或引發國際犯罪的轉讓,以及可能破壞國際反恐努力的轉讓,等等。二級管控方案要求各國在批準轉讓常規武器之前進行風險評估。舉例來說,這種風險評估需要評估武器轉讓是否會導致危害人權和觸犯國際人道法的行為。大量的討論集中在臨界標準上,各國政府應基于何種標準,拒絕授權那些可能導致危害的武器轉讓。包括歐盟在內的部分與會成員國主張,該標準應該基于某種“重大”風險,而其他國家則贊成設定更高的臨界標準。三級管控方案也考慮到了一系列的潛在因素,如“是否會導致腐敗行為或影響可持續發展”,這些因素都應該被納入武器轉讓過程的考慮當中。此外,武器進口國或出口國為了減少常規武器出口的潛在危害,可能采取某些規避措施。“條約的‘標準’部分是否應該包括有關這些規避措施”的問題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對于那些認為自己主要屬于常規武器進口國而非出口國的國家來說,納入這些條款的影響尤為重大。
對于條約實施和最終條款部分的討論所引起的爭議略顯緩和。然而,在涉及反饋報告的要求時,尤其是涉及報告所有轉讓類型(而不僅限于報告出口)以及將彈藥和零部件轉讓納入報告體系的可行性和和可取性時,與會各國進行了大量的討論。規定條約如何生效的條款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絕大多數成員國主張設置一個數量標準(批準國從30到100個不等),極少數國家力圖納入定性成分(如,需獲十大武器出口國和十大武器進口國批準)。
(二)中國參與外交大會
1、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睡夢中朦朦朧朧地聽見外面秋風蕭蕭,可是醒來去找,卻什么也找不到,只見落滿臺階的梧桐葉,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2、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出自宋代劉翰的《立秋》。這首詩寫詩人在夏秋季節交替時的細致入微的感受,寫了立秋一到,大自然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的變化。全詩的境況,緊扣題意,構思巧妙。
(來源:文章屋網 )
綃頭 古代平民的頭巾,以一幅布從后向前在額上打結,再環繞髻后。如《陌上?!罚骸吧倌暌娏_敷,脫帽著綃頭?!?/p>
綸巾 古代冠名,又稱諸葛巾,一般為軍師所戴。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裳 又作常,古指下衣?!墩f文》:“裙,下裳也?!惫糯信贾眩纭赌咎m詩》:“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彼逄埔院笊殉蔀榕拥膶S梅b。
襦 古代上衣,有長短之分,《急就篇》顏師古注:“短衣曰襦,自膝以上。一日短而施腰曰襦?!瘪嘤袝r特指短上衣,如《孔雀東南飛》:“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裘 皮衣,古人的皮衣是毛皮在外?!墩f文》:“表,古者衣裘,以毛為表。”裘有狐、虎、狼、犬、羊等不同的質地。如《促織》:“一出門,裘馬過世家焉。”
袍 古代長衣的通稱,也專指里面絮了亂麻等物的長衣?!对娊?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边@里指戰袍。
褐 獸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古時為窮苦人所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乃使其從者衣褐?!?/p>
澤 古代指休息時所穿之襦。如《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澤?!?/p>
袖 古代衣服為長袖,垂臂時手不露出,有大袖、廣袖之說。如杜牧《阿房宮賦》:“舞殿冷袖,風雨凄凄?!?/p>
縉紳 縉是赤白色的帛,常用作紳帶,帶子在腹前打結,多余下垂的部分叫紳,古代做官的人要插笏于紳帶間,后來就把“縉紳”或“紳士”作為仕宦的代稱。如張溥《五人墓碑記》:“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绔 前后無襠,只有兩個褲筒。紈绔是古代有錢人穿的,后來把有錢人或當官者的不務正業的子弟稱為紈绔或紈绔子弟。如《紅樓夢》:“寄言紈绔與膏梁,莫效此兒形狀?!?/p>
布麻布和葛布的總名,有粗細之分。按古喪服制,最粗的叫衰,如《左傳?崤之戰》:“子墨衰經。”古代平民穿布衣,因此“布衣”就成了庶民的代稱,如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帛 又稱繒,絲織品的總名。如《阿房宮賦》:“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縞 稱素,古代的一種白絹。如《赤壁之戰》:“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p>
屨、履 上古的鞋叫屨,漢以后叫履,一般用草、麻、皮、絲等制作。窮人穿草屨。如《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絲屨、絲履多為貴族所穿,如《孔雀東南飛》:“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p>
關鍵詞:古典詩歌 聲調 音樂美
漢語詩歌里,句型構成節奏,聲調和語調構成旋律,韻式相當于調式。古典詩歌正是將某種句型、聲調平仄、韻腳等等作為不變量予以遞推,形成了古典詩歌特有的音樂美。力求詩句具有節拍感是詩歌有別于散文的基本要求,安排等長的音步是基礎。音步是一種語音群,也有人稱之為頓、音尺、音組等等,名稱雖殊,其原則一;它是組織詩歌節奏的基本單元,其功能相當于音樂中的拍子。對于漢語詩歌而言,就是要安排等長或大致等長的音步。音步等長一直是我國古代成熟的詩體恪守的原則。古典詩歌的句型有兩種:
1、以三字尾收句的吟詠句,如:“千尋鐵鎖沉江底”、“故壘蕭蕭蘆荻秋”;
2、以兩字步收句的朗誦句,如:“春風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驄別后”。成熟的五七言詩以及宋詞長短句全部以兩字步為主體,一字步只允許出現在句首或者句尾,上面的詩句則被吟詠成:“千尋|鐵鎖|沉江|底”、“故壘|蕭蕭|蘆荻|秋”、“春風|十里|柔情”、“念|柳外|青驄|別后”。
古漢語單音詞和雙音詞最多,加之古詩是用來吟詠的,類似于唱歌,可以有幾分形式化節拍處理,如“千尋鐵鎖沉江底”并不根據語法關系吟詠成“千尋|鐵鎖|沉|江底”。本來,古詩也應當有比兩字步長的音步,《詩經》已開其端,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楚辭》更是如此,如:“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惫棚L體中也可偶見,如:“念|天地之|悠悠,獨|滄然|而涕下。”〔按:《詩經》和《楚辭》沒有明確的音步理論支撐,其音步真實結構缺乏資料證實。這里的音步分析,雖不一定與當時實際節奏完全吻合,可它們有三字步和四字步是肯定的;四字步有可能被形式化處理成兩步了,如“胡|取禾|三百|廛兮”之類?!车?,音步不整齊有損詩歌節奏美,是詩歌格律不成熟的體現,所以三字步四字步以及句中的一字步很快被成熟的古代詩律舍棄了。離騷體曇花一現,與此是有一定關系的。
《詩經》的基本句式是四言,中國最早的詩歌形式是四言詩,這是由它的音樂性質決定的。重章疊句、反復吟詠是顯著的音樂特征,也就是作為樂歌而形成的《詩經》外在結構形式。這種情況在《國風》和《小雅》的部分詩篇中尤為突出。有的通篇重疊,各章對應地只換幾個字,如《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從全篇看是用復沓體制,辛志賢先生在《復沓是否是歌謠的突出藝術特點辯》一文中指出,“章節復沓,似是古今中外民歌的共同藝術特點。這樣幾章反復詠唱,可以充分抒發詩人內心的激情,突出詩的中心主題,增強‘一詠三嘆’的韻味和悅耳動聽的音樂美,起到很好的藝術作用?!薄稛o衣》中的三章,各章僅有三處四個字的不同,意義上是有遞進關系的。這種遞進式的復沓,把士兵們那種共同御侮為國從軍的慷慨激昂之情表現得更加強烈、更加動人,而且又富有一種音韻和諧之美。
有的只在章首或章尾重疊,如《周南·漢廣》;有的隔音重疊,重首重尾,如《周南·關雎》。重疊便于記憶和詠唱,是民歌的特色之一,回旋反復可以更充分地抒懷。《詩經》中還運用了雙聲、疊韻等修辭手段,這些修辭手段的大量運用,不僅增加了詩的音樂美,而且表達出細微曲折的思想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