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防控疫情的手抄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提高認識,精心安排部署。
現正值我區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新城區應急管理局為引導人們在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同時做好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紀念活動,弘揚革命烈士無私奉獻、不畏犧牲的愛國精神,積極貫徹落實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實際制定了活動通知,積極營造了領導帶頭,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多措并舉,積極開展活動。
一是由黨組書記、局長*同志講述“清明節”的歷史淵源、發展歷史、假期變遷、風俗習慣、祭祀掃墓等文化史實。
二是全體干部職工起立,面對人民英雄紀念碑,集體誦讀《人民英雄紀念碑碑文 》,緬懷革命先烈。
三是由局全體女同志誦讀《烈士頌》,表達思念和親情,謳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引領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
四是清明主題手抄報展示。
五是由辦公室朗誦經典韻味詩文《感悟清明》,致敬中華傳統文化,悼念逝去的先輩。
六是觀看紀錄影片《烈士紀念日》。
七是登陸網站進行網上祭掃。
三、履職盡責,守護我區安全。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關于養老服務和老齡工作的重要論述,著力強化全社會人口老齡化國情意識,著力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傳統美德,著力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困難和問題,讓老年人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及全社會的關懷和溫暖,廣泛組織動員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家庭、子女以及干部職工,在全縣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以“敬老愛老見行動,健康快樂夕陽紅”為主題的敬老愛老助老活動,為老年人解難事、辦實事、獻愛心,持續推進全縣養老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主要內容
這次“老年人關愛月”活動以開展十項活動為主要載體,突出主題,落實見效。
(一)開展“敬老愛老助老”集中宣傳教育活動。圍繞“敬老愛老見行動,健康快樂夕陽紅”主題,組織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在主要街道、社區、單位門前懸掛敬老宣傳標語;縣城在公交車、出租車LED顯示屏上滾動播放宣傳標語,在戶外大屏固定播放敬老公益宣傳廣告;組織骨干記者跟蹤報道,在縣電視臺開設“敬老愛老見行動,健康快樂夕陽紅”—“老年人關愛月活動專題欄目”,播放《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省養老服務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各項優待政策,宣傳“老年人關愛月”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造濃厚氛圍的敬老氛圍。
(二)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模范評選活動。以樹立孝親敬老道德典范,展現人民孝雅、仁愛、友善、厚道的精神風貌為目標,在全縣廣泛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堅持層層評選的辦法,在鄉鎮、村組樹立一批“孝親敬老”先進典型。各鄉鎮推薦上報“敬老愛老好兒女”和“助老好鄰居”各1名,縣文明辦、民政局等相關單位組織人員進行評選,推薦上報市民政局“敬老愛老好兒女”和“助老好鄰居”各2名。
(三)開展家庭“敬老愛老助老”親情活動。向全縣人民發一份敬老愛老的倡議書,倡導晚輩在“老年人關愛月”里集中踐行以“十個一”為主要內容的親情活動,即:幫老人清掃一次居所,給老人清洗一次衣物,和老人吃一次飯,帶老人檢查一次身體,陪老人參加一次娛樂活動,教會老人使用一種智能手機,為老人補過一個生日,給老人買一件新衣服,陪老人探望一次友,和老人拍攝一張全家福。
(四)觀看“關愛老年人”網絡大講堂。組織全縣廣大黨員干部通過網絡視頻的方式收聽收看市民政局組織開展的“關愛老年人”主題講座。通過主題講座,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發揮表率作用,教育子女和帶動身邊人孝老尊親;引導老人與晚輩加強溝通交流,讓更多的老人體驗、理解年輕人的新生活新理念,讓更多的子女關心老人生活、思想和身體變化情況。
(五)開展“重陽送溫暖”走訪慰問活動。在“重陽節”前夕,協調邀請有關領導走訪慰問各養老機構以及80周歲高齡、失獨、失能和困難老人100人,每人發放慰問金1000元;動員組織縣鄉干部對農村散居老年人進行一次走訪關愛活動,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困難原因,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
(六)開展惠老政策落實行動。一是普查涉老政策落實,確保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加強對涉老政策宣傳,開展助老政策落實情況督查,重點抽查高齡補貼制度、經濟困難老年人生活補貼、65歲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車免費、醫院就診綠色通道等涉老政策落實情況。對符合條件的貧困老年人全部納入城鄉低保范圍,對生活困難的老人及家庭開展臨時救助。動員鼓勵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老人盡快入住敬老院,對堅持分散供養的特困老年人嚴格落實“三個一”(每周搞一次衛生、每半月洗一次衣服、每月理一次發)照料服務責任。二是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在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服務信息平臺設立老年法律救助聯絡站,開通法律服務熱線,聘請法律工作者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務和法律知識講座,輔導學習《民法典》中涉及老年人權益的法律規定,免費提供法律咨詢服務。三是落實養老機構惠老政策,保障老年人生活質量。做好20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收官工作,持續推進特困供養服務機構改造提升工程,9月中旬前完成全縣5個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自評工作。各養老機構要圍繞“老年人關愛月”積極組織開展“十個一”活動,即:為老人添一身新衣、過一次集體生日、做一次健康體檢、發一份營養包、送一本保健圖書、組織一場戶外郊游、開展一場小技能比賽、舉辦一場院內聯歡會、舉辦一場趣味運動會,征求一次意見,切實以活動促服務,以活動提質量,增強養老機構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七)開展敬老愛老專題志愿服務行動。一是黨員干部志愿服務。積極開展“關愛老年人”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學習老有所為典型事跡,傳承離退休老干部、老同志的優秀品德;組織黨員干部到養老機構開展志愿服務,讓老年人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進一步強化黨員的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彰顯黨員干部帶頭敬老愛老的精神風貌。二是學校志愿服務。學校通過法律課堂、演講、征文比賽、主題班會、手抄報、黑板報等形式,開展系列敬老愛老主題教育和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學生尊老愛老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尊老愛老的優秀品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繼承和發揚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家庭責任感、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三是社會組織志愿服務。在全縣招募一批具有法律、醫療、老年教育、老年文體等專業水平志愿者和具有護理、保健、家政服務技能服務志愿者,深入養老機構和老年人家庭,采取結對幫扶和集中服務等形式,為高齡、貧困、空巢、失能、功勛老人提供家政、照料、護理、信息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
(八)開展關愛老年人文體活動。依托養老機構、農村老人幸福院、老年活動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老年文體活動場所和老年協會,廣泛開展老年人書法、繪畫、攝影、舞蹈、體育競賽活動,用攝影書畫作品的形式,歌頌孝親敬老先進事跡,倡樹孝德典型,傳播孝老美德,弘揚孝德新風。
(九)組織參加首屆養老論壇。組織養老機構和相關單位工作人員參加全市舉辦的“智慧養老、品質養老”為主題的市首屆養老論壇,學習借鑒各地養老工作經驗,凝聚行業養老智慧,搭建養老交流平臺,吸引社會力量投資,破解養老發展瓶頸,探索本地發展模式,持續提升全縣養老服務質量。
(十)組織參加全市“養老示范日”活動。積極組織15名65周歲以上身體健康、有一定文化基礎、有入住養老機構意愿的老年人,統一服裝,安排車輛接送以及途中的安全保障,護理照顧等服務參加全市“養老師范日”活動,在市養老綜合服務中心免費體驗三天兩晚機構養老生活。主要包括10項內容:感受舒適的住宿,品嘗適合老年人的營養餐食,觀看由中心自編自演的文藝晚會,參觀中心的自然景觀和設施設備,觀看一場3D電影,參與一次書法、繪畫、舞蹈、健身文娛項目,進行一次田園采摘,聽一堂養生課,觀看一次醫療急救、消防應急演練,過一次集體生日等。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各鄉鎮和縣直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老年人關愛工作,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和推進養老事業的重要性,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安排部署,制定具體的工作措施,做實“老年人關愛月”活動各項工作。
(二)靠實工作責任。各鄉鎮和縣直相關部門要緊密協作配合,充分發揮部門、行業、單位優勢,做細做實老年人關愛工作。縣民政局履行牽頭職能,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開展工作;縣文明辦要將老年人關愛工作作為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全社會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縣教育局要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敬老愛老教育,引導師生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弘揚孝道美德;縣文體廣電和旅游局要加強對老年人文體活動的指導和支持,為文化惠老提供優質服務;縣衛健局要切實抓好《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和貫徹工作,大力推進醫養結合,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各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服務社會職能,創造性開展敬老愛老服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