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祝賀鮮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列車晚點半個小時,當我們到達武昌火車站時,九思同志夫人王靜站在車廂門口迎接我們。出乎意料的是,當我們到達出站口時,竟然看到朱九思同志站在那兒等著我們。他九十歲高齡,居然親自到車站迎接他當年的下屬,因為列車晚點,他已等了一個小時,令我們感動和佩服。
入住房間稍事休息后,我們如約在下午3點40分與九思同志聚會,向他熱烈祝賀九十壽辰。九思同志說,前些日子有湖南的老朋友打來電話,說要來給他賀壽。他不想勞煩這么多人前來,于是他回答說,九十歲生日已經過了,委婉辭謝了。而他能接受我們的造訪,或許是因為我們與他的關系頗深吧。接著,大家便海闊天空地聊起來。九思同志興致很高,說到了過去,說到了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以及國家的發展等。
九思同志于1952年底離開新湖南報。此后一直在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工作,曾歷任華中工學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院長等職務。1984年,他從校領導崗位上退下來后,仍在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并指導研究生。當大家憶起舊時情景,九思同志絲毫不提他自己當年的建樹,實在是謙虛。
華中工學院曾在“”中受到嚴重沖擊。1970年6月,朱九思同志獲得“解放”后,華中工學院在他的領導下,敢于創新,敢于突破,敢于進取,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他廣納人才,千方百計把有真才實學的知識分子調來學校;他提出“走綜合化道路”和“科研要走在教學的前頭”的發展新思路。于是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華中工學院就以它的科研和教學成果,為人們所矚目。
朱九思作為當代大學校長的成功典型,有著豐富的辦學經驗和深刻的教育思想,他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關鍵詞: 主語突顯 話題突顯 英譯漢 翻譯策略
一、主語突顯和話題突顯
漢語與英語屬于不同類型的語言,在詞法、句法、表達習慣和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20世紀70年代西方學者Li,Charles N.和Sandra Thompson從語言類型學的角度指出:漢語是話題占突顯地位的語言(topic-prominent),英語是主語占突顯地位的語言(subject-prominent)。話題突顯是指句子的基本結構是話題―說明。[1]趙元任在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中指出:“主語和謂語的關系可以是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在漢語里,主語和謂語的關系與其說是施事和動作的關系,不如說是話題―說明的關系,施事和動作可以看成是話題和說明的特例……但在漢語中這種句子(即使把被動的動作也算進去,把‘是’也算進去)的比例是不大的,也許比百分之五十大不了多少。因此在漢語里用含義更為廣泛的話題說明也許要合適得多。”(周志培,2003:222―223)主語突顯是指主語―謂語構成句子的基本結構,句中通常都要有主語和謂語。
在英譯漢實踐中,要提高翻譯質量,譯文的表達方式必須符合漢語的習慣。從主謂結構和話題結構的角度出發,可以有的放矢,把英語句式結構進行相應轉換。小說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家不遺余力、充分發揮語言的特長進行刻畫的。因此,這些文字通常能夠顯示該語言的特點。本文將小說《大衛?科波菲爾德》中枚得孫小姐和小說《飄》中郝思嘉兩位人物的描寫和其漢譯本進行對比,分析譯者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如何將英語這種主語突顯的語言轉化成為漢語這種話題突顯的語言,從而總結出一些英譯漢的翻譯策略。
二、譯例分析
1.《大衛?科波菲爾德》中枚得孫小姐的描寫
查爾斯?狄更斯在《大衛?科波菲爾德》中對枚得孫小姐用一段精彩的文字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使她的形象躍然紙上:It was Miss Murdstone who arrived,and a gloomy looking lady she was;dark,like her brother,whom she greatly assembled in face and voice;and with very heavy eyebrows,nearly meeting over her large nose,as if being disable by the wrong of her sex from wearing whiskers,she had carried them to that account.[2]
這段文字第一句是強調句型。句中的it是占主語的位置,是談話的起點,但它“除起到作談話的起點、提示焦點的作用以外,并不指代后面的真正主位的內容”(周志培,2003:214),其性質與“there存在句”中“there”相似。這個it是為了提示主語“Miss Murdstone”為信息的焦點,提醒讀者注意枚得孫小姐粉墨登場了。漢語無形態形式標示,要強調“枚得孫小姐”這個焦點只能通過語義來完成。因此,中譯文是這樣的:“來的不是別人,正是枚得孫小姐。”譯文采用了“不是……正是……”這個結構來傳達英文中強調句型表達的含義。在這個翻譯過程中,原文的主謂句轉換成了話題句。第一句中焦點之后的其他成分:“who arrived,and a gloomy looking lady she was;dark,like her brother,whom she greatly assembled in face and voice;and with very heavy eyebrows,nearly meeting over her large nose,as if being disable by the wrong of her sex from wearing whiskers,she had carried them to that account.”文中對她的聲音、相貌甚至細致到眉毛和鼻子都進行了描寫,這些描寫都是以枚得孫小姐為主語,整個篇章似葡萄狀。但是,漢語不受形態的約束,沒有主謂形式協調一致的關系,在譯文中無法以“枚得孫小姐”為主語駕馭全句。這段的漢譯文是這樣的:“只見這個婦人,滿臉肅殺,發膚深色,和她兄弟一樣,而且嗓音,也都和她兄弟非常的相像。兩道眉毛非常地濃,在大鼻子上面幾乎連到一塊了,好像因為她是女性,受了冤屈,天生不能長胡子,所以才把胡子這筆賬,轉到眉毛的賬上來了。”譯文將原文完整的關系框架拆散成小句,這樣形成鋪排漸進的句勢,讓意義成塊狀流動起來。這些小句大都是話題―說明句。其中“dark,like her brother,whom she greatly assembled in face and voice”被拆成兩個句子,通過“和她兄弟一樣”的重復,來彌補漢語形態手段的不足。這體現了漢語“同義反復”的特點。另外,“as if being disable by the wrong of her sex from wearing whiskers,she had carried them to that account.”的翻譯中“胡子”和“帳”也是這種通過重復來達意的
接下來,是對枚得孫小姐行為動作的刻畫:“She brought with her two uncompromising hard black boxes,with her initials on the lids in hard brass nails.When she paid the coachman she took her money out of a hard steel purse,and she kept the purse in a very jail of a bag which hung upon her arm by heavy chains,and shut up like a bite.”兩個句子也都以“she”作主語,通過“介詞―名詞”、連接副詞“when”、連詞“and”和“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等連接手段構成語篇,呈現給讀者大量的信息。漢語不可能用一個主語來引導這么多信息。中譯文同樣把這部分分開成一連串話題―說明結構的短句。“她帶來了兩個棱角頡⒎淺<嵊駁拇蠛諳渥櫻用非常堅硬的銅釘,把她的姓名的字頭,在箱子的蓋子上釘出來。她付車錢的時候,她的錢是從一個非常堅硬的鋼制錢包里拿出來的,而她的這個錢包兒,又是裝在一個監獄似的手提包里,用一條粗鏈子掛在胳膊上,關上的時候像狠狠咬了一口一樣。”在這兩句譯文中,話題不斷變化,但是從意義上讀者是可以理解的。這充分顯示出漢語講究“意合”的特點。
【關鍵詞】建筑;節能;實現;設計
一.前言
隨著能源損耗在建筑成本中占比的日益加重,建筑行業在規劃設計時更加重視節能。在建筑實踐中,用最新節能理念指導規劃設計、用最新的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建筑企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釋放更大的社會效益。本文重點對此進行研討。
二.概念與發展
建筑節能是一個基于資源節約目標提出的全新概念,它提倡節約資源、降低能耗、減少排放,并強調能源的可再生和重復利用。從發展趨勢上看,它在未來必然要融合其它現代建筑概念(綠色建筑、生態建筑、智能建筑等),從而更易為人們所接受。其中綠色建筑和生態建筑的特點是,建筑不能脫離而且必須立足當地實際環境條件,一是應當體現人文環境中的當地文化、地域特色,二是盡量采用當地可以提供的建筑材料,三是充分了解和順應當地氣候特點,保證部分能源能從氣候要素(如日照、風能等)直接獲得。在此基礎上,把新能源概念引入建筑實踐,擴大綠色能源和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要在通風、換氣等各施工環節,從技術上對其工藝和工序進行節能設計,提高工程建設中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建筑工程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的破壞。
三.實現原則
1.全壽命周期原則
周邊環境和建筑資源,必然在工程建設中受到較大影響,節能建筑設計必須對此予以關照和規劃,這就是全壽命周期。它從時間上涵蓋了"規劃設計"(開始)--"竣工驗收"(完工)的全部建筑過程。如何在建筑全程減少資源消耗?如何在全壽命周期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如何提高當地環境條件在工程建筑中的利用占比?這些對工程造價形成制約,也都需要在規劃和設計工程時予以完善。
2.環境友好和資源節約原則
推進生態保護,確保建筑資源有效利用值最大、損耗值最小,是節能建筑設計最直接的追求目標。從我國實際出發,由于人均資源占有率較低,資源損耗又逐年增加,已探明的可利用資源總量日益減少,因此在建筑過程中,對有限的資源既要節約使用,又要循環利用。
3.功能滿足原則
綠色設計不能限制建筑對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滿足功能,相反必須能使其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節能建筑實踐中,要確保人們的生活品質不因節能而降低,身體健康不因節能而受傷害。與智能施工技術相結合、提高節能工程質量,是落實節能設計目標的最佳手段。
4.自然和諧原則
在現代觀念中,建筑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房子,而是融合了文化、生態、理念、追求等虛擬內容的物體。這一特點,已難以被傳統的建筑模式所實現。"建筑、人、自然"是影響現代城市建設的三要素,推動其"三位一體、和諧統一"是節能建筑設計在城市生態建設中的核心追求。
四.實現方法
1.整體及外部環境
節能建筑設計的主要關照對象是建筑的整體及外部環境。為保證建筑人工環境得到良好的設計和創造,在設計實踐中,要集中建筑、環境、能源方面的設計和分析專家,按照整體概念,立足環境條件(環境優勢),并科學調控整體與外部環境兩者之間的關系。比如:從氣候條件看,對高溫、高濕、高鹽的環境,為使其建筑使用壽命得到最大程度延長,在施工時就必須選擇耐熱、耐濕、耐腐蝕的建筑材料。
妥善處理建筑和環境的關系,才能保證整體節能效果在規劃設計上得到最佳呈現。
影響建筑節能的環境要素主要是太陽輻射和空氣流動。小區和居室的氣候環境、生活的舒適性都受到它們的直接影響。在節能設計時,通過調整建筑朝向、擴大或縮小建筑間距,以提高或降低太陽對小區建筑的直接輻射,增加或減小通風效果,是實現節能目標的主要手段。當地夏季空氣流動方向是決定建筑朝向的主要因素,通過增加夏季時室內空氣流動,營造良好的室內小氣候,降低空調使用頻率和使用強度,間接降低能源損耗。同時,到了冬季,室內可以有較為充足的陽光照射,可以改善室內小氣候。對建筑物之間的間距進行設定時,空氣流動性是其主要考慮要素,自然通風效果能否達到最好,取決空氣流動性能否因建筑物的合理間距而得到加大。
2.單體的節能設計
對單體進行節能設計,既要考慮如上所述的建筑朝向因素,還要考慮建筑體型帶來的空氣流體特性,并考慮室內空間分布對熱交換的影響。建筑朝向的正確節能效果是,能夠降低制冷負荷(夏季)、制熱負荷(冬季)。朝向不一定必須選擇南北朝向,必須具體條件(位置、環境、氣象、面積等)具體分析,因地制宜進行設計。
設計建筑單體內部空間布局時,必須根據功能要求,并考慮采光、通風等實際需要。基本流程是,第一,平面設計,設計空氣流動路徑,保證通風順暢,空氣交換效率較高;第二,剖面設計,設計一個空間,位置在建筑物中部,比建筑物屋面更高,對建筑形成垂直關系并貫穿,出風口設置在高出屋面的部分。
3.綠化布局
綠化工程是居住區建筑節能設計的重要實現手段。綠化工程的表面目標是,居住環境因綠化而更美,居民情操因綠化而得到熏陶。實際上,綠化工程也有很大的節能作用。根據實地測量,在夏季,地面()溫度要較樹蔭下、綠地上分別高出3℃左右和2℃左右。改善居住區微氣候,也可以對小區景觀水系統進行合理布置。怎么樣規劃和設計居住區綠化工程呢?首先,空間綠化以地面為主,植物選擇以灌木為主,引進景觀水系統也是不錯的選擇,但要因地制宜。其次,高大的落葉喬木應該種植在住宅近處的適當位置,在夏季時用濃蔭遮擋太陽輻射,在冬季時落葉后放進陽光,為夏冬兩季居室節能提供外部條件。再次,建設多層次立體性的垂直綠化結構,擴大綠化工程對平屋面、墻面、陽臺等的覆蓋范圍,增加綠化對陽光的隔絕效果,利用這種復合綠化結構,提高冬夏兩季的節能效果。以本文所關照小區為例,該小區立足自身環境條件,其中央部分是一個較低的洼地,規劃時把此地設計成了人工湖,從節能層面說,一是減少了施工中的填地所需的土石方工程量,減少了能源損耗;二是擴大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因為人工湖也是一個雨水收集器;三是整個小區的氣候微環境,因人工湖的調節功能而得到較大改善,并使建筑物室內室外的空氣流動和熱量交換都向好發展。從生態景觀說,小區中,中央湖面、各綠化組團單元、架空綠化等有機融合、渾然一體;而且,因為印證了中國傳統的山水田園觀念,使環境景觀既在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之外,具有了更為高層次的生態和精神品位,為居民提供了良性循環的居住質量。
五.結束語
當前,我國人均資源占有率、社會能源有效利用率等都較低。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引進和廣泛推廣建筑節能設計。同時,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質量也離不開節能設計。節能建筑設計融合了能源節約、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現代觀念,有利于建筑工程中對有限資源的優化配置,并把建筑工程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 魯春華.建筑節能設計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實踐應用[J]. 江西建材. 2014(22)
關鍵詞:建筑動畫;游戲動畫;模型生成;貼圖方式
建筑動畫與游戲動畫的場景表現,表達對象都是建筑以及相關場景;都用計算機軟件工具進行建模、渲染合成(數字三維模型,以下簡稱模型);二者都需要事先設計方案,都是從設計圖紙向計算機模型轉化的過程;最終將會渲染成為視頻動畫產品;二者都存在數字模型塊面的生成與數量控制問題。二者具有相似之處,又各有特點。本研究從兩者的動畫文件特點、模型生成特點、材質貼圖表現特點等幾個方面展開。
首先,去向與呈現方式不同。建筑動畫最終產品是建筑承包商、地產銷售廣告宣傳營銷等;游戲動畫去向:游戲過場動畫、游戲宣傳動畫等。兩類動畫的渲染出成品最終是交予電視媒體播出、互聯網觀眾點播收看。如果是目前正在普及的高清數字電視頻道上進行,則需要動畫制作機構在最終動畫渲染生成的時候將渲染器設置為數字電視頻道使用的高清級別。即最終的動畫畫面為800*600像素以上。如果于互聯網頁,一般為400*300像素或320*240像素可以滿足一般需要,這個級別的視頻用通過高清渲染的母片經過后期視頻軟壓縮處理取得。在對母片壓縮處理階段為達到較好的表現效果,在選擇眾多網絡視頻壓縮格式和比例的時候,優先選擇RM或WMV流媒體格式,這兩類格式的壓縮比可以人為進行各項參數調整,在最大限度保證播放畫面清晰度、流暢度和色彩飽和度的前提下,下載也有很大提高,以免長時間等待造成受眾的心理不適;如果采用高清網絡視頻播放,那么同樣適用此方法能夠取得最佳表現效果。
第二,建筑場景是主要表現的內容,其他例如人、動物等做為陪襯。最終成果是為表達現實中能夠最終實施建造的實體場景,例如建筑、園林、水體等,除極個別特殊未來概念建筑規劃外,動畫所要表達的內容是當前科技能夠構建施工完成的場景。而游戲動畫中人、動物等可動角色是主要表現的內容,而建筑場景是起到烘托氣氛和交代故事情節的作用;最終成果是為表達游戲內容所需的虛擬環境而設置,不存在最終建造的實體場景。具備現實意義中的功能使用性,僅作為游戲虛擬幻想世界存在,場景根據游戲內容不同可以跨越遠古、現在和未來。這一切與建筑規劃并無關系。建筑場景的來源一般是建筑師設計藍圖或CAD圖紙,計量單位必須明確,且有地形標高。3D建模師需要嚴格按照圖紙尺寸進行參數化建模,嚴格表達設計圖紙原意。建筑動畫場景中的建筑模型是主體,是整個建筑動畫的表現重點。CAD格式的文件是線框平面圖文件。將CAD格式平面圖紙導入三維建模軟件之后,需要使用例如抽出等功能需要依次建立墻體、地板、屋頂、門窗等構件,形成一個完整的數字模型。而場景中的地形,是虛擬數字建筑模型的“地基”。在通過CAD平面圖紙文件導入三維數字建模軟件后,以CAD文件中的等高線和標高數據進行塊面的生成。而游戲動畫的場景來源一般是動畫師手繪設計稿圖紙,一般不需標明詳細數據,不需要有地形標高,用大致參照物體標示即可。(例如人體、動物、樹、星球等)。因此,在表達動畫設計師的設定原意的基礎上,3D建模師具有一定自我發揮空間。這是二者最大的不同點。
第三,建筑動畫場景中除建筑主體以外的通常配景可以分為:地形、植物、大氣效果和人物、交通工具等。建筑與配景的相對比例一般不能任意調整。場景中的人物、汽車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表現建筑體量的作用。場景中配景的模型的運動速度也是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建筑動畫中人物、汽車、飛機等“配角”的運動速度都必須遵守物理規律,例如人的行走速度一般為勻速和小跑,所表現的內容是增加建筑場景的生活氣息,以及生態融合等內容,不應夸張。云彩,河流小溪之類的大自然流動物質,一般也需要減慢運動速度和大幅度增加其美感。減慢速度的目的在增加受眾觀看時的安全感和舒適感;這里所訴的增加美感是指把云彩和水體這些自然物質經過一定的優化和提煉的表現形式,例如,在云彩的造型上經過人為設定成為較為優美的形態,同時可以避免前后景的含混,更加突出建筑主體的表現;在云彩的顏色上,有兩種方式來加強表現效果:采用略微鮮艷的、基本合乎大自然云彩特征的色彩,或采用帶色彩取向的灰色云彩,用以突出場景中的建筑。建筑場景中的植物尺寸比例特別是樹的尺寸一定要遵守自然規律。而在游戲場景中的人物、汽車等速度設置,以及云彩、小溪的形態和流動速度是根據游戲情結來執行設定。
建筑動畫中使用的模型不同于游戲場景中的模型。這里使用的模型一般采用普通人物模型,而不是游戲原畫師創造的角色設定。經研究發現,在建筑動畫中,諸如人物、汽車等模型的最佳方式是在精簡模型塊面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無貼圖的低塊面模型。作為建筑動畫,場景中的主體是建筑本身,而其他物體的模型作為參考物體量一般較小,采用無貼圖的低塊面模型,可以大為減少軟硬件計算量和人員工作量。其實質是:有計劃地精簡場景塊面總數,減少最終生成的數字模型的運算量,減輕硬件系統的負擔。這樣做可以在保證最終表現的同時,減少除建筑主體外的附屬景觀的塊面數量。而在游戲動畫中,建筑與人的模型、動物的相對比例可以調整。如果出現類似怪獸、魔王等題材的游戲BOSS角色,則相對比例變化更大,更夸張;游戲場景中的角色是作為主體來表現,除此之外的建筑等,是烘托氣氛,營造故事氛圍,必不可少。不同的劇本、不同的游戲級別階段都有不同的建筑場景模型。游戲的建筑模型很普遍地采用較為夸張的外形,動畫建模師根據原畫草圖進行人為創作發揮,自由度相對較大。
其次,建筑動畫建模,控制好數字模型的塊面數量對最終的動畫表現效果有很大影響。建筑的數字模型在構建之初,應該與甲方探討建筑本體所要表達的重點部位,再由動畫師做出塊面的分配。這個分配方式需要動畫師作針對表現效果作針對性思考。例如,某建筑群項目的占地面積為30000平方米,那么其中包括了20個常規建筑單體,在進行模型塊面的設計和分配的時候,如果按照平面圖紙中進行設置,完成后的模型實際塊面數量接近100萬個,這必然會造成數字模型塊面數量巨大,造成軟硬件系統的負荷過重最終影響動畫的最終表現效果。所以,在選擇性設定建筑數字模型的時候應該首先特別注意建筑或建筑群的哪些部位是正對。在模型上的這些部位應該建立較多的塊面用以詳盡美觀地表達動畫效果,而在例如“虛擬攝像機鏡頭”或“畫面視覺中心”以外的地方,可以建立較少的模型塊面,這樣做的優點是減少大約45%的的塊面數,即45萬個塊面,能提高生成動畫的效率。動畫的制作效果與制作效率二者是相輔相存,相互消長;為達到最好的效果,精簡不需要的塊面。而在游戲動畫場景中,建筑的模型數量必須更加大量精簡,無論遠景還是近景中的建筑,甚至犧牲一定的模型精度,前提是對影響最終動畫效果影響不要太大。這一特點與建筑動畫的模型不同,游戲場景的塊面控制更加苛刻。與建筑動畫場景中的模型相反,游戲動畫場景里角色的塊面數遠大于建筑模型中的人物模型塊面數量。但是游戲本身的美觀要求卻不能因此降低游戲動畫場景中的建筑表象的質量。所以,在建立游戲場景中的建筑模型的時候,首先要制作的模型輪廓,將其展開成為UVW展平圖,在此展平圖上繪制模型細節,再返回模型進行貼圖,使用貼圖的方式解決建筑細部刻畫的問題,以大量貼圖的方式來精簡模型,所以對建模師的美術和造型基礎、空間構成觀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筑動畫模型卻不會采用UVW貼圖方式。
近年隨著我國建筑設計市場和計算機軟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校和培訓機構增設了計算機建筑動畫表現課程;同時,隨著我國數字游戲產業的興起,也有很多高校以及培訓機構開始增設游戲場景動畫的相關課程。市場上已經大量出現建筑動畫行業從業人員與游戲場景設計人員的職業交叉。二者具既有相似又有區別,將二者的特點結合起來進行教學研究,可以對高校畢業生和動畫從業者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程罡,吳江濤.《三維游戲場景設計與制作》.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0年1月
[2]吳義娟.《3ds max 8建筑設計高級建模寶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3]周曉波.《影視動畫場景設計與表現》.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
[4]王智鋒.《建筑漫游動畫制作技術精粹》.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
[5]Iain McCaig.The Skillful Huntsman.Design Studio Press.ISBN:0-9726676-4-4
關鍵詞:縣域經濟;主導產業;評價;選擇
一、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與必要性
縣級區域作為國民經濟中最基本的子系統,是國民經濟中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的基本單元。目前我國縣域國土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94%,人口總數達9.16億,占全國總人口的70.88%;縣域單位國土面積占全國的94%,經濟總量占一半以上,財政收入占23.6%,年末金融機構存款占28%,投資總量占全國的1/3,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層次和重要組成部分。縣域經濟聚集諸種資源要素,作為全國經濟的基本細胞或基本單元,極具發展潛力。
縣域經濟開發模式是區域經濟增長理論的具體化,包括模式構建、主導產業選擇和產業部門間轉移三部份內容,其中主導產業選擇是不同區域經濟開發模式的核心內容。因此,從縣域經濟開發模式的視角解讀主導產業選擇的理論依據及其產業結構特性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有現實意義。
二、縣域經濟主導產業的選擇基準
主導產業評價,是社會資源的配置問題,按照經濟學關于資源配置效率的基本原理進行選擇。
(一)主導產業選擇的一般基準
主導產業,又稱支柱產業。指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較快并能帶動一系列產業發展的產業。關于主導產業的選擇,日本經濟學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著名的“筱原二基準”;美國發展經濟學家赫希曼提出了產業關聯度基準;還有的經濟學家提出了要素密集度基準、邊際儲蓄率基準、創造就業機會基準、過密環境基準等。
1、收入彈性基準。收入彈性是指在其他情況不變的前提下,某一產品的需求增長率與國民收入(或人均國民收入)增長率之比。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收入彈性高的產品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將逐步提高,因而選擇這些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符合產業結構的變動方向。
2、生產率上升基準。這里所說的生產率是指綜合要素生產率,也就是廣義的技術進步率,等于產出與全部投入要素之比。收入彈性基準是從需求角度提出的,生產率上升基準則是從供給角度提出的。按照這兩個基準,就是要選擇那些收入彈性大、有巨大市場需求、生產率上升快、技術水平高的產業作為各級政府重點扶持的主導產業。
3、產業關聯度基準。產業關聯度是指各產業之間的相關程度,包括前向關聯和后向關聯。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對其他產業會產產生較強的前瞻影響、后顧影響和旁測影響。選擇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為主導產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4、要素密集度基準。從資源稟賦條件看,應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為主導產業,資本豐裕的國家應重點發展資本密集型產業,而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則應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另外,從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順序看,在產業發展的早期應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重點,中期應以資本密集型產業為重點,后期則應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重點。
(二)主導產業選擇的前提條件
上述主導產業的選擇基準一般是撇開了許多因素抽象出的理論模型。它在實踐中能否有效,關鍵之一是理論邏輯所假定的前提條件在現實中是否存在。因此,實行這些選擇基準是要以具備下面這些條件為基本前提:(1)基礎產業相當完善,不存在嚴重的瓶頸制約。否則,主導產業的發展不僅不能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而且連自身的發展也將受到制約。(2)產業結構應同質,不存在嚴重的二元經濟結構性矛盾,不存在技術約束。否則,主導產業的率先發展,將激化現代產業和傳統產業的矛盾。(3)被帶動的產業對主導產業的波及效應有良好的反應,能及時調整自身發展策略。(4)較為理智的選擇并不是優先發展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而是逐步積累實力以求發展,保持經濟協調增長。此外,需注意到某一縣域經濟的具體特點,把縣域經濟放在國民經濟的分工協作體系的開放系統中來進行主導產業的選擇。具體地說,縣域主導產業選擇應注意現有產業地發展水平和結構、資源稟賦狀況、資金擁有狀況、技術發展狀況等約束條件。
三、縣域經濟主導產業的量化選擇
本文采用“TOPSIS法”的方法,即采用多元統計分析中的判別分析、多維刻度法等方法,配合權重系數評定各項指標,結合該縣域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及發展水平,同時結合未來產業發展的一般趨勢,對主導產業的選擇做出判斷。
在對縣域現狀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并結合主導產業判定的一般原則,依據現有統計資料,選擇如下的指標體系:(1)X1:產業勞動生產率。產業勞動生產率是靜態地反映某一產業單位勞動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貢獻,計算公式為:產業勞動生產率=某年度產業產值比重/該地區該產業勞動力人口比重;(2)X2:地區產業就業貢獻率。該指標本應選用該產業就業人數與縣域內全部勞動力的比率;(3)X3:地區產業產值比重。指該產業產值占縣域內總產值的比重,計算公式為:產業產值比重=某產業產值/縣域內總產值;(4)X4:產業利稅率。指某產業在該地區的產值利稅率水平,計算公式為:產業利稅率=某產業產值利稅額/縣域內某產業產值;(5)X5:產業需求收入彈性系數。主導產業部門不僅要有巨大的現實社會需求,更為重要的是還需擁有廣闊的潛在社會需求。因此,主導產業部門具有收入彈性大的特點。人們對于某一產業產品的需求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增加而相應增強的互動關系,稱為“產業需求收入彈性系數”,計算公式為:某一產業的需求收入彈性系數=某一產業的產品需求增加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率。由于該指標是反映某產業產品的市場發展潛力和發展前景的,因此,該指標在縣域產業產品主要外銷的情況下,需要掌握外銷市場的需求增加值以達到計算的要求。我們在進行縣域產業計算時,一般選取國內市場作為整個市場范圍,但對于產品主要銷往海外的地區,需要把市場范圍進一步擴大;(6)X6:產業擴張彈性系數。指某產業相對于其他產業的擴張能力水平,計算公式為:產業擴張彈性系數=某產業產值增長率/該縣域全部產業產值增長率;(7)X7:產業專門化系數。該指標用來反映某一產業的專門化程度和全國同業產業中的地位。一般地說,當它大于1時,表明某產業在該地區的專業化程度高于比其更大的縣域。該指標值越大,專業化水平越高。計算公式為:某產業專門化系數=(縣域某產業產值/該地區GDP產值)/(全國該產業產值/全國GDP產值);(8)X8:產業波及效果綜合系數。該指標是用來反映某產業關聯度情況的大小。計算公式為:產業波及效果綜合系數=(產業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2。這八個指標從不同的角度基本反映了主導產業所具有的特征。其中,產業需求收入彈性系數、產業產值比重從屬于市場需求及容量方面的指標;產業專門化系數、產業勞動生產率、產業利稅率是從產業的地區比較優勢角度來設置的;產業擴張彈性系數是從產業的基礎及其擴張能力的角度來考慮的;產業波及效果綜合系數是從產業的關聯度來考慮的。在應用時,采用近四至五年的統計年鑒數據,先通過把變量取五年年的平均值后再進行處理。這樣,評價對象個數為n,產業劃分參見國內生產總值項目構成,評價指標個數為p=8,每個對象的指標值為xi=(xi,1,xi,2,Λ,xi,7,xi,8)T,i=1,…,n。因X均為正效應指標,不再作絕對值處理,按X1,X2,Λ,X8指標的效應分配權重dj。
首先,根據分析指標體系組成的數據矩陣對所有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以消除數量量綱的影響。為此進行正態標準化處理,使各指標具有可比性。這時,形成加權規范化決策陣。
其次,對數據矩陣進行相關分析,分析結果發現各指標的相關系數較小,說明各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較低,無重復指標出現,我們把加權規范化決策陣中的行向量ui=(ui,1,ui,2,Λ,ui,8)Ti=1,2,Λ,n看成p=8維線性空間中n個點。在空間中定義正理想點u+和負理想點u-如下:
相近接近度就是我們要比較的對象,該值越大,表明對應的指標綜合效益越好,也就是說在產業比較中,相對越有優勢,將該指標由大到小排列,大的所對應的產業即為該縣域的主導產業。
四、方法實證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方法,我們對山東省某縣級市采用2000-2004年的統計年鑒數據進行模擬計算。考慮到該市的實際情況,我們把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作為獨立的產業項目,不再進一步劃分,其他產業按該市統計年鑒“國內生產總值構成項目”,評價指標個數為p=8,每個對象的指標值為xi=(xi,1,xi,2,Λ,xi,7,xi,8)T,i=1,…,n。按X1,X2,Λ,X8指標的效應分配權重dj,本文采用平均分配權重的方法。計算結果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
結合該地區的發展實際與統計數據的選取情況,根據計算結果,得到該市發展方向為機械設備制造業、海洋化工生產業、紡織服裝業為主的產業體系。計算結果與該市“十一五”發展規劃報告相符,證明該方法可行。
參考文獻:
1、劉再興.區域經濟理論與方法[M].中國物價出版社,1996.
2、秦壽康.綜合評價原理與應用[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3(6).
3、林德金.區域經濟規劃的理論與實用方法[C].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