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句子翻譯在線

句子翻譯在線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句子翻譯在線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句子翻譯在線

句子翻譯在線范文第1篇

雪人CAT是一款簡單易學的國產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這里將介紹雪人軟件在商務英語合同翻譯中的應用。通過對這款軟件的特點分析,并結合翻譯實踐,深入探討雪人軟件在商務英語合同翻譯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并在翻譯過程中了解雪人CAT免費版的優勢,深化對計算機輔助翻譯的認識。

【關鍵詞】

商務英語合同;計算機輔助翻譯;雪人CAT

現代技術的發展促使了機器翻譯的誕生,使用機器輔助翻譯能夠大大提高翻譯速度。商務合同翻譯難度高、專業技術性強,單一的人工翻譯已經無法滿足商業需要,將機器輔助翻譯引入商務合同的翻譯中,能夠進一步推動經濟文化交流。因此,商務英語合同的機器輔助翻譯實踐勢在必行。

一、商務合同特征

商務合同是用在買賣雙方個人、企業之間的正式文書,合同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是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它具有專業性、獨特性、正式性等特點。商務合同結構清晰規整,一般由合同名稱、約首、正文和約尾四部分組成;它是法律文書,用詞專業,意義精確嚴密,在譯本中要選用國際通用性的詞匯;再次,商務合同句式較長,多用陳述句。

二、雪人輔助翻譯軟件介紹

雪人CAT是一款國產軟件,分為單機免費版、標準版和服務器免費版、標準版,目前支持的語種有:中英、中俄、中日、中西、中法和中俄。雪人CAT內存小,運行快,簡單易學;擁有實時預覽技術;雙語對齊將歷史翻譯資料或網上收集的雙語資料快速建成記憶庫使用;自動替換翻譯、在線自動翻譯;質量檢查功能可以查術語一致,數字校驗、拼寫等等。

三、翻譯過程

在翻譯文本前有必要做一定準備工作,首先進行原文分析,然后搜集大量背景材料和與合同相關的范本閱讀整理。了解合同在措辭、時態、語態及組句方面等特征;選用和分析輔助翻譯軟件,建立術語庫,導入詞典和句庫,本文主要以雪人CAT免費版為例進行翻譯。第一步新建項目,點擊工具欄“新建”按鈕,選擇項目文件類型是英漢還是漢英,這里以英漢為例。點擊確定后會出現“項目設置”窗口,可設置“記憶庫最小匹配值”、“自動翻譯最小匹配度”、“用戶詞典”和“記憶庫”。當要翻譯一個新文件時,不必每次都去新建一個項目,雪人在一個“項目文件”下支持200份待翻譯文檔的功能,下次再翻譯時直接把文檔導入此項目模板中即可,省去了很多麻煩。第二步開始翻譯,雪人支持左右排列的“對照模式”和“單句模式”,兩種界面隨時可以切換。默認界面為排列的對照模式,左邊是原文,中間是譯文,右邊是術語,定義的術語會提示在此。屏幕下方有“記憶庫”、“片段搜索”、“在線詞典”等多個頁簽,“句子對比”可以從記憶庫中找到相似句子和當前句進行對比,譯員可以在“記憶庫”中找到合適的匹配句子雙擊此翻譯直接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第三步導出譯文,翻譯校對工作都完成后,點擊左側“項目文件”下的具體文檔,利用【右擊菜單-導出譯文】功能將譯文導出。雪人可以導出與原文嚴格一致的譯文,而且還可以導出雙語對照文件,雙語對照有段落格式和句子對照格式,免費版導出的文件都只能是TXT格式,然后自行調整。

四、使用雪人CAT輔助商務英語合同翻譯的優勢

1.雪人CAT處理詞的優勢。雪人在處理詞的優勢上主要體現在專業術語、古體詞、書卷詞和情態動詞的處理上。術語的處理包括:術語的提取、導入及翻譯時的術語提示和實時導入。商務合同中使用了很多專業術語,如果沒有輔助翻譯軟件,譯員肯定會不時停下來查詢,這樣不僅影響翻譯速度,還會導致前后翻譯不一致,降低了翻譯效率和質量。使用雪人CAT批量導入某行業術語,可以將譯員從頻繁的查詞之苦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翻譯速度,并且保持譯文術語翻譯的前后一致,從而提高了翻譯效率。

2.雪人CAT處理句子、語篇的優勢。雪人輔助翻譯最大的優勢可以說是體現在句子上,他將一個待譯文本分成若干個語塊,存儲的譯語也與這個語塊自動對齊以備遇到相同或相似時使用,雪人的翻譯記憶功能就是以句子為單位進行的,所以它也極大地提高了翻譯效率。比如下面這些句子在合同中是很常見的,如果翻譯過就會自動存儲記憶庫中,下次就不用重復翻譯,直接點擊使用或稍作修改。雙語對照也方便譯員翻譯,商務合同的句子一般較長,將一個大段分別以句子為單位對照顯示,句子結構立即清楚,便于分析,因此雪人處理詞句的優勢最終也將體現在語篇上,首先最顯著的結果就是翻譯速度的提升;其次術語的一致性保證了語篇詞匯銜接的實現,保證了句子意義的準確傳達,從而保證了譯文的可讀性。

五、總結

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能充分發揮人和計算機的優勢,大大提高了翻譯速度和效率,對于商務英語合同,句式規整的法律文本翻譯來說非常適用,但是許多大型的優質翻譯軟件如Trados,DejaVu,MemoQ等操作復雜且費用昂貴,雪人CAT免費版模式與其他輔助翻譯軟件基本大同小異,雖功能有限,但也能滿足一般翻譯需求,可用于CAT入門學習,也可用于實際的翻譯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為翻譯教學、個人學習、翻譯工作提供了便利,本文利用雪人CAT輔助翻譯商務英語合同,不僅提高譯員的翻譯速度,節約時間和成本,而且保證翻譯質量,從而大大提高了翻譯工作的效率。

作者:張曉艷 單位:西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句子翻譯在線范文第2篇

關鍵詞:輔助翻譯;機器翻譯;翻譯策略;多語種;基于項目的翻譯工程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2)02-0345-06

Study and Implementationof the Multilingual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System

NIJAT Najmidin1,2, XI Xiao-gang2,MA Bin3, MAHMUD Mamat3

(1.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China; 2. Xinjiang Xinne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Co. LTD, Urumqi 830026, China; 3. Xinjiang Information industryCo. LTD, Urumqi 830022, China)

Abstract: Workflow,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multilingual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system are researched in the paper. Application of machine trans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aided translation system is descripted, and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technology about Chinese, Uy? ghur, Kazak, Kirgiz is emphasized to improve accuracy and applicability. At last, we give an instance of multilingual computer aided transla? tion system and expect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machine translation; policy of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project based translation; CAT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網絡的快速擴張,極大的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知識的交融,人們獲取信息、學習知識的途徑和手段已經擴展到跨地域、跨語種、網絡化、多媒體等方式。面對海量增長、不同語言構成的各類信息,催生了機器翻譯技術的快速發展,并被應用于構建以此為核心的輔助翻譯系統中,有效應用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

機器翻譯技術則出現較早,但翻譯的精確性不高,尤其是針對超長文本的精確翻譯技術還需要深入研究;目前的輔助翻譯系統主要借助機器翻譯和人工干預兩種手段,提高系統翻譯的精確性。輔助翻譯系統主要應用于各少數民族地方政府、翻譯出版、廣播媒體、研究、教育等行業和機構。

當前,輔助翻譯系統的應用普及還不廣泛,主要局限在如下原因:一、系統功能較弱、翻譯準確率較低,不能很好滿足用戶需求;二、系統的機器翻譯手段單一,不能很好利用用戶已有的翻譯資源;三、當前翻譯工作往往涉及多語種,而輔助翻譯系統只能提供針對某一種語言的機器翻譯功能,應用范圍有限。本文論述的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較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能夠提供面向新疆地區民族語言的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等多語種、多方向、綜合性的輔助翻譯功能,系統實現了基于統計、實例以及記憶庫的輔助翻譯模式,屬國際首次基于哈柯文語言的輔助翻譯軟件,并易擴展到中亞地區民族語言。

1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特點

輔助翻譯是一種借助計算機信息處理能力和人工干預方式實現源語言文本向目標語言翻譯的方法,通過翻譯引擎自動對源語言文本實現語法分析、詞法分析,以及相關語料庫、實例庫等數據庫檢索查詢,再經過統計分析和優化,最后對自動翻譯輸出的目標語言譯人工排查、修正,最終獲得符合用戶意圖的翻譯文本。輔助翻譯的基本流程如圖1所示。

在上述流程中,人工干預主要發生在翻譯過程的開始和結束階段:一是提供語義清晰的文本,在選擇機器翻譯的文本時盡量提供完整語義和有規則的短語或句子,從而提高準確率;二是對于機器翻譯結果做出人工校對和適當修改,以達到滿意的程度。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在滿足基本需求之外,采用了多種策略和獨有技術來提高翻譯的準確率、易用性和可靠性。

1.1多種翻譯策略

機器翻譯是輔助翻譯系統的核心組件,常見的策略包括基于統計、基于實例、基于規則的機器翻譯等技術,目前商用的輔助翻譯系統針對特定行業或領域開發,只提供一種機器翻譯策略。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的翻譯引擎使用了基于統計和實例的翻譯方式,又特別提供了基于記憶庫的翻譯功能,面向多種行業應用,從而提高了翻譯準確率和普及性。

同時系統提供雙向翻譯支持,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了漢語到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到漢語的輔助翻譯功能,其中平均機器翻譯準確率在60%以上,基于記憶庫的翻譯準確率可達100%。

圖1輔助翻譯基本流程

1.2多語種支持

語言分析是輔助翻譯系統和機器翻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集成了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和柯爾克孜語等四種語言的翻譯功能,因此系統中必有分析這些的組件。系統的漢語分析采用了目前成熟的組件,針對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和柯爾克孜語同一語系的相似性特點,在借鑒已有維吾爾語言分析組件的基礎上,分別開發了哈薩克語和柯爾克孜語的分析組件。

1)漢語分析組件:使用了中科院的ICTCLAS分詞系統。ICTCLAS分詞系統具有自動分詞、詞性標注和人名、機構名識別等功能。在此基礎上實現句子相似度計算功能。

2)維吾爾語分析組件:該組件提供維吾爾語分詞、詞干提取、詞性標注、人名、地名、機構名識別和句子相似度計算等功能。3)哈薩克語分析組件:該組件提供哈薩克語分詞、詞干提取、詞性標注、人名、地名、機構名識別和句子相似度計算等功能。4)柯爾克孜語分析組件:該組件提供柯爾克孜語分詞、詞干提取、詞性標注、人名、地名、機構名識別和句子相似度計算等功能。5)同時,系統還支持多語種(漢、維、哈、柯、英)用戶界面,界面語言、界面習慣(從左向右、從右向左顯示和排版)等方面全面提供了多語言支持,便于用戶根據習慣進行操作。

1.3多種文本文檔兼容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實現了word2003、2007文檔、txt文件、xml文檔、RTF文檔、Html等常見文本文檔的兼容,系統可以很方便的導入、導出以上文檔,譯文文檔不需要或少許排版后就可以直接使用。通過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實現對項目文檔的完美翻譯,不損環原文格式,保持譯前原排版格式,最大限度地降低排版工作量。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提供自動翻譯和交互式輔助翻譯兩種翻譯模式。自動翻譯模式利用實例庫和機器翻譯引擎直接翻譯用戶提交的文本,并根據用戶要求把不同候選譯文根據翻譯評價分高低排序提交給用戶來選擇最合適的譯文。

自動翻譯過程中,首先把待翻譯的內容按句子與實例庫進行匹配,完全相似的句子匹配完后,對剩下的句子進行語言分析并使用基于實例的翻譯方法和統計的翻譯方法進行翻譯。翻譯完成后,把不完全相似句子的譯文按照翻譯評價分排序并提交給用戶選擇。該翻譯過程不包含任何用戶參與,用戶只能對翻譯完的譯文進行選擇或修改。

交互式輔助翻譯模式使用詢問方式,從源語言的分析開始每一步向用戶提供分析結果并提供修改分析結果的機會,從而減少語言分析所產生翻譯錯誤率,提高翻譯的質量。該過程中與自動翻譯模式不同之處是用戶從對語言分析到翻譯可以調整每一步的分析結果。交互式翻譯的流程如圖2所示。

1.5翻譯項目管理功能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的項目管理功能,主要是針對于翻譯量比較大的文檔,為此可建立一個項目實現超大文檔的拆分和合并,項目有屬于自己的項目名稱、起止時間、項目人員、項目任務等。項目當中源語言和目標語言是一對多的關系,用戶可以在一個項目里面將某種語言的一份文檔翻譯成多個目標語言的譯文。

2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結構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采用網絡版和單機版兩種架構模式。網絡版系統包括:客戶端在線功能模塊、服務端接口模塊、核心功能模塊,服務端WCF服務接口模塊、應用服務模塊、數據庫接口模塊,以及后臺數據庫存儲模塊。單機版包括:系統核心功能模塊、本地接口模塊和本地文件存儲模塊。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網絡版中,客戶端接口通過HTTP/HTTPS、XML等協議同服務器端通信,調用服務端提供的服務接口,實現Web Service方式的服務調用。服務端的Web Service采用.NET框架的WCF實現。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單機版中,本地接口層實現了兩類功能:一是機器翻譯服務,其功能與網絡版服務端提供的翻譯服務功能一致;二是文件讀寫功能,通過本地數據文件實現數據訪問,與網絡版中數據庫接口和后臺數據庫存儲服務功能一致。

圖2多語種交互式輔助翻譯流程

網絡版為團隊協作的翻譯工作提供項目級管理服務,而單機版為個人翻譯工作提供服務。系統功能結構如圖3所示。

圖3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功能結構

具體功能服務描述如下。

2.1輔助翻譯應用服務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提供的應用服務包括:

1)機器翻譯服務:包含機器學習組件、語言分析組件、翻譯組件等,為網絡版和單機版用戶提供源語言文本的詞法分析、語法分析、目標語言生成等服務功能,是系統關鍵模塊。系統提供三種機器翻譯服務,包括基于實例的翻譯、基于統計的翻譯、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方式,用戶可以根據翻譯文本的特點、工作性質選擇對應的翻譯方式,以此來提高翻譯的準確性。例如,針對重復量較多、翻譯文本前后銜接緊密的工作,可以選擇基于實例的翻譯方式;對于工作量較大,關鍵詞較多的翻譯工作,可以選擇基于統計的翻譯方式;對于共享翻譯資源、協同工作的用戶,可以選擇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方式。

2)語料庫管理服務:為系統語料庫提供維護、查詢、檢索等服務,語料庫是機器翻譯的重要基礎,完善的服務能夠方便用戶構建、管理和健全語料庫。

3)詞典查詢服務:為翻譯人員提供單詞和短語查詢服務,詞典查詢服務包含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等地雙向檢索查詢服務。

4)系統管理服務:網絡版專用服務,為系統用戶提供人員管理、項目管理等服務,用戶可以通過客戶端維護、檢索、查詢數據庫中的應用數據。

5)文件傳輸服務:為用戶提供項目管理中翻譯文件的上傳、下載、加密和解密功能。

2.2輔助翻譯核心模塊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提供的核心模塊,包含在線功能和核心服務,其中:

在線功能為團隊用戶服務,提供用戶、角色、權限、日志和即時通訊服務,管理員可以通過系統管理維護系統用戶和權限,團隊翻譯用戶可以通過即時通訊工具實現實時通信。

核心服務包括:項目管理、詞典查詢、在線升級、輔助翻譯和語料庫管理等功能。項目管理為翻譯團隊提供基于項目的翻譯工程管理活動,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項目管理實現項目制定、任務分配、項目查詢、人員分配等活動;翻譯人員通過項目管理可以檢索、查詢分配的任務,上傳和下載任務包含的翻譯文檔;審核人員通過項目管理對上傳的任務文檔進行審核和意見批注。輔助翻譯功能則為翻譯人員提供在線方式的機器翻譯功能,系統提供了基于實例、統計和語料庫的三種翻譯方式供用戶選擇。

2.3輔助翻譯接口模塊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提供的接口模塊包括服務端接口和本地接口兩部分,其中:服務端接口主要是系統網絡版核心功能模塊調用該接口,實現與后臺服務的交互,通過參數傳遞,完成服務調用和獲取數據結果。本地接口主要是系統單機版核心功能模塊調用該接口,通過與本地數據層之間的交互實現數據獲取和保存,以及與本地機器翻譯組件之間的調用和交互,實現文本翻譯服務等。

2.4輔助翻譯數據層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實現了網絡版的后臺數據庫存儲機制和單機版的本地文件存儲機制,以及為訪問數據庫提供的數據接口和訪問本地數據文件提供的接口。

1)數據訪問接口:為后臺數據庫連接提供數據庫連接池,并提供數據加密、解密服務;為本地文件和后臺文件訪問提供文件加密、解密、文件格式解析等服務。

2)后臺數據庫:為網絡版提供實例庫、雙語語料庫、詞典庫、項目文件等存儲,通過數據訪問接口提供的數據庫連接池和數據加密、解密,以及文件訪問接口實現數據交互。

3)本地文件存儲:為單機版提供實例、雙語語料、詞典、項目等數據的文件存儲方式,通過文件訪問接口實現數據加密、解密和交互。

3多語種輔助翻譯流程

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網絡版為翻譯團隊協同工作提供服務,以實現漢語向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的翻譯提供一對多的輔助翻譯功能。系統服務端提供了系統管理、詞典查詢、翻譯服務、項目管理等服務,其中,系統管理、詞典查詢和項目管理流程主要在客戶端完成,服務端提供數據更新和保存服務;翻譯服務流程主要在服務端完成,客戶端在輔助翻譯操作發送請求,調用該服務啟動流程。其流程如下所述。

3.1多語種輔助翻譯服務流程

多語種輔助翻譯的服務流程通過WCF服務接口,為系統客戶端提供服務。服務端啟動后,初始化各類服務,并創建服務監聽線程;客戶端向服務端發送服務請求,請求類型包括系統管理請求、詞典查詢請求、翻譯服務請求、項目管理請求。服務端監聽線程在接收到客戶端請求后,判斷請求類型,調用相應服務;當服務啟動后,接收服務參數,按照參數類型完成后臺數據庫操作,并返回結果。

如圖4所示,服務流程包含四個子流程,在服務調用完成后,服務端終止服務流程,繼續監聽客戶端請求,等待下一次請求。客戶端在接收到返回的數據后,繼續完成后續操作。

由于網絡版的數據和文件都存儲在服務器端,所以涉及數據更新和保存的操作都要通過服務請求和調用來完成。此外,客戶端每次啟動都會自動發出一個服務請求,查詢是否有新版本或功能更新的通知,一旦由更新信息則提示用戶需要更新系統。

3.省略框架實現,提供自動翻譯模式和交互式輔助翻譯模式等兩種翻譯模式。系統為維吾爾語、哈薩克語和柯爾克孜語用戶提供了相應語種的操作界面,翻譯編輯器能夠完全支持維哈柯文的書寫習慣和顯示界面,使用簡單、方便,并提供了多種翻譯策略、一對多翻譯、雙向翻譯等特點輔助翻譯功能。系統操作界面如圖6所示。

在完成上述功能的基礎上,系統在未來的升級擴展中,將針對多語種擴展、語料庫共享、記憶庫擴充等方面做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從而提供更高的翻譯精確性、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圖5基于項目的翻譯工程管理流程

圖6多語種輔助翻譯系統

參考文獻:

[1]黃金柱,李青.基于大規模語料庫的多引擎語言翻譯模型的構建[J].洛陽: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2).

[2]馮志偉.自然語言機器翻譯新論[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

[3]王海峰.機器翻譯技術及應用[J].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2008(2).

句子翻譯在線范文第3篇

關鍵詞:大學英語;翻譯教學;ICT能力;培養

ICT能力又稱信息技術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隸屬于翻譯能力的工具能力,指能恰當運用數字化技術、通信工具和網絡解決問題的能力。王湘玲等研究者在先前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譯者的ICT能力包括五個要素,即信息能力、技術能力、交流能力、策略能力及道德法律意識。雖然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翻譯能力要求有別于專業譯者,但由于信息技術深刻地影響著語言學習和翻譯,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翻譯已經成為翻譯能力的一大分力。鑒于與專業譯者的區別,本文主要討論學生的信息能力和技術能力。根據王湘玲等研究者的定義,信息能力是最基礎的ICT能力,即對翻譯相關信息進行檢索、評估、整合、加工、傳遞的能力。技術能力是指與翻譯行業所使用的工具及技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包括熟悉翻譯工具的使用、翻譯軟件的優缺點以及文檔處理技術等。

一、翻譯中暴露的ICT能力問題

信息時代網絡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和教學的各個角落。學生遇到翻譯疑難問題一般都會求助網絡,最常見的就是使用在線字典和在線翻譯機器。現實教學中常發現有些學生完全依靠網絡輔助翻譯,但對翻譯軟件、在線詞典的優劣勢沒有清楚的認識,不加修改就直接上交在線翻譯成品,翻譯質量不高。

翻譯中也暴露出學生對信息來源不加甄別,缺乏批判精神,無法定位、評估并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解決翻譯問題。許多學生曾把網絡上流傳的哈佛語錄當作箴言,其實只要對翻譯稍作甄別就能判斷真偽,比如“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所對應的英文“This moment will nap, you will have a dream; But this moment study, you will interpret a dream”有非常明@的語言錯誤,絕不可能像網上所說的那樣張貼在哈佛的圖書館。

二、在翻譯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信息ICT能力

信息時代中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ICT能力,使其適應信息化社會需求,已經成為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重要議題。學生ICT能力的培養不僅要靠開設ICT課程,而且應該融入各種課程,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課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翻譯疑難問題正是培養他們信息能力和技術能力的合適時機。翻譯教學中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信息檢索、評估、整合的能力(信息能力)以及翻譯工具及技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技術能力)。

1.信息檢索、評估、整合的能力。翻譯中最常用的檢索工具莫過于在線詞典。與傳統的紙質詞典相比,在線詞典信息豐富,查找便捷,內容新穎,升級及時,可提供詞語的同義、反義和上下文等信息,其強大的例句庫為學習者提供了集語義、語法、語用一體的多角度、立體式的宏大信息資源。教師應該介紹各種常用在線資源的特點,指導學生有效利用在線詞典,尤其關注詞匯使用的語境信息。在線翻譯詞典并非萬能,如遇一些新詞、專業詞匯以及專有名詞的翻譯,就要充分利用網絡搜索引擎來進行搜索和核對。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常見的搜索對應譯法的方法,如:英文詞條 +(中文)線索、中文詞條+(英文)線索、Define英文詞條、英文詞條+中文網頁、模擬有助于理解詞意的可能句型等(李沛鴻、 廖祥春,2007)。網絡信息龐雜,培養學生甄別信息的意識和批判精神尤為重要。判斷一個譯文是否準確,要結合該譯法在網絡出現的頻率、網上來源的權威性與時效性等因素綜合判斷,交叉驗證。

課堂實際操作中應該設計課堂活動,依托真實的任務來提供學生的信息能力。建議設計若干個翻譯難題,先組織學生討論如何使用在線詞典和搜索引擎,使用哪些搜索方式最為恰當。然后,分組上網搜索信息,要求學生注意識別網站的正規性,分辨信息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最后,小組討論整理信息,匯報搜索過程、結果及心得體會。經過實踐和反思,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這不僅有助于提升翻譯效率和水平,而且也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翻譯工具及技術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目前,網絡上有很多專門提供在線機器翻譯服務的工具。學生只要將中文或者英文輸入或者掃描,馬上就能得到相應譯文,但譯文質量有待商榷,句子斷斷續續,表達方式也很拙劣,需要譯者進行核實和調整。因此,教師教學中應當讓學生清醒地認識到機器和網絡尚不能替代完全人工翻譯,譯者必須嚴格把關,多方查證,確保翻譯質量。比較有效的方式是請學生分組為機器翻譯的譯文改錯,討論機器翻譯在哪些層面上質量可靠,哪些層面上需要人工翻譯。

綜上所述,大學翻譯課堂與學生ICT能力培養的結合是勢在必行,也切實可行。英語教師應當具有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育理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翻譯中培養學生ICT能力,為提升翻譯水平乃至終生學習能力奠定基礎。

句子翻譯在線范文第4篇

關鍵詞:專業術語;法律術語;其它術語;隱私政策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66

1 術語翻譯

1.1 專業術語

(1)The affiliates to which this Privacy Policy applies includes without limitation,Envoy Air Inc.

翻譯:此隱私政策適用的相關組織包括但不限于特使航空公司。

分析:includes without limitation專業術語,譯為“包括但不限于”。

(2)Us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such as self-service devices, flight status notification and online check-in.

自譯:產品和服務的使用,如自助服務設備,飛行狀態通知以及網上辦理登機手續。

參譯:使用過的產品和服務,例如自助式服務、航班狀態通知以及在線值機。

分析:通過查閱發現,網上辦理登機手續和在線值機一樣,因此兩種說法都可以。

(3)Tax ID.

分析:專業詞語,稅務登記號碼,簡稱稅號。

1.2 一般性短語的常用表達

(1)American reserves the right to change this Privacy Policy at any time by posting the updated Policy here along with the date on which the Policy was changed.

自譯:美航有權在任何時候更新此隱私政策,我們會在此推出新的隱私政策以及政策更新日期。

參譯:美國航空公司保留隨時更改此隱私政策的權利,并會在此公布已更新的政策以及更新時間。

分析:reserves the right 一開始翻譯時,認為此短語既可以譯為“保留……的權利”,也可以譯為“有權”。通過查閱發現,此短語應譯為:“保留……的權利”,參考譯文翻譯得更加準確;有權的表達一般是have the right…。

(2)Expiration date(s).

自譯:失效日期。

參譯:有效日期。

分析:常用表達為有效日期,符合譯入語說話習慣。

(3)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facilitate travel or other services,including travel companion(s) names emergency contacts,photographs,seating preferences and special dietary or medical needs.

自譯:提供必要的信息,以方便旅行或接受其他服務,包括旅行同伴姓名,緊急聯系方式,照片,座位喜好以及特殊飲食習慣或醫療需求。

參譯:有助于旅行或其它服務的信息,包括偕行者的姓名、緊急狀況下的聯系人、照片、座位偏好和特殊的飲食/就醫需求。

分析:special dietary查閱CCL,特殊飲食條目數為4,特殊飲食習慣為1,網頁搜索發現“特殊飲食”后接名詞可能為“習慣、管理、護理”等詞語。在CNKI翻譯助手中發現若譯為“特殊飲食習慣”后面應接“habit”一詞,所以此處不能隨意增譯,應該遵循參考譯文的翻譯。

2 句子翻譯

2.1 增譯

(1)By using our Services,you are accepting and consenting to the practices described in this Privacy Policy,this Privacy Policy is not a contract.

自譯:如果您接受并同意本隱私政策中的相關內容,即可接受我們的服務,此隱私政策非合同。

參譯:訪問我們的服務網站,則意味著您接受并同意此隱私政策中所列的條款。但請注意,此隱私政策并不是合同。

分析:增譯“但請注意”,參考譯文更加清楚明了。

(2)…we will notify you by including a z“NEWLY UPDATED” label with the “PRIVACY POLICY” link on our Services for 30 days after any material changes are made.

自譯:在做出更新后30天內,我們會在服務網站上通過“隱私政策”旁標注“最近更新”。

參譯:我們將會在更改完成后30天內在我們的服務網站內“隱私政策”的鏈接旁標注“最近更新”,以示提醒。

分析:增加“以示提醒”使讀者看了更加醒目,起到提示作用。參考譯文更加準確。

2.2 省譯

……,and protect information in connection with American services that refer or link to this Privacy Policy (“our Services”).

自譯:……保護與美國服務相關的信息(“我們的服務”)。

參譯:……保護與美國航空公司的隱私政策相關的信息(“我們的服務”)。

分析:refer or link to譯文為省譯,將原文合譯為相關的,而不是分別譯出,使譯文更加簡潔。

2.3 句子順序調整

This Privacy Policy applies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device you use to access our Services.

自譯:這項隱私政策適用任何類型的設備,讓您享受我們的服務。

參譯:無論您使用何種設備接受我們的服務,此隱私政策皆適用。

分析:翻譯順序的調整。參考譯文更好。即在XX情況下,此隱私政策適用。更符合目的語說話習慣。

3 翻譯的準確性

3.1 錯譯

This Privacy Policy explains how American Airlines, Inc. and certain affiliates……

自譯:該隱私政策解釋了美國航空公司及其附屬公司……

參譯:此隱私政策解釋了美國航空公司及其相關組織……

問題:affiliates應譯為“子公司”。通過查閱專業字典發現大多數情況都是譯為“子公司”;而且原文中出現一個“affiliate―Envoy Air Inc.”通過查閱發現這是一所航空公司,原名美鷹航空公司,現更名為特使航空公司,是美國航空的一家子公司。參考譯文中譯為“相關組織”,此處譯得不好,過于寬泛,使人困惑。自譯中譯作了“附屬公司”和“子公司”,認為是性質相同的不同說法,但查閱后發現有差別,附屬公司所包含范圍應比子公司大。

3.2 漏譯

(1)We refer to American and its affiliates collectively as the “American Family”.This Privacy Policy applies regardless of the type of device you use to access our Services.

自譯:我們指的是美國及其附屬公司,統稱為“美航家族”,這項隱私政策適用任何類型的設備,讓您享受我們的服務。

參譯:無論您使用何種設備接受我們的服務,此隱私政策皆適用。

問題:參考譯文沒有譯出,此處并不應省譯,因為這一句是對上一句的補充說明――既然不限于特使航空,那還包括什么,對此做出了解釋。

(2)This Privacy Policy explains how American Airlines,Inc. and certain affiliates(“we”,“us”,“our”,“American”)

參譯:此隱私政策解釋了美國航空公司及其相關組織(“我們”,“我們的”,“美航”)。

分析:通過對比平行文本發現“and certain affiliates (“we”,“us”,“our”,“American”)”,參考譯文譯為相關組織(“我們”,“我們的”,“美航”)應增譯為相關組織(下稱“我們”,“我們的”,“美航”)。這樣才更明了。

4 翻譯的客觀性

In order to facilitate your travel and manage our business,we collect and maintain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about you.

自譯:為了方便您的旅行以及管理我們的業務,我們收集和維護您的個人身份信息。

參譯:為了讓您的旅行更加便利,也為了便于我們的業務管理,我們收集并維護客戶的個人信息。

分析:about you的翻譯,自譯中譯的是“您的”,參譯為“客戶的”,很明顯,前者更具親切感,后者更加具有客觀性。但是到底應該傾向于哪方面,此處未得出定論,因為從參考的平行文本中看,作為服務性行業,大多數比較具有親切性;單從隱私政策來看,客觀來寫也可。

5 結論

翻譯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掌握基本的翻譯技巧,其它較為重要的是要對專業術語翻譯進行很好的掌握。對于已經存在的術語,不能胡亂翻譯,否則將對譯文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C.C.弗里斯.英語結構:英語句子構造導論[M].劉堅,范繼淹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

[2]New 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穆雷.中國翻譯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4]房玉清.實用漢語語法[M]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

[5]龔光明.翻譯思維學[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395.

句子翻譯在線范文第5篇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廣東茂名525000)

摘要:本文旨在對Moodle平臺人機互動翻譯教學模式進行探索。研究對象為筆者所在高校英語專業兩個自然班級。研究工具主要為由筆者設計并依托Moodle平臺創建的“大學生翻譯理論與實踐在線練習” 系統(TTP-CLEO)、前后測試和SPSS分析工具。本研究者首先對受測學生所使用的翻譯基本技法總體頻率進行歸類,然后運用DescriptiveStatistics和One?WayANOVA分析法對兩種班級的樣本數據均值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班學生與控制班學生對于主要測試之九種基本翻譯技法的使用頻率均值存在顯著性差異,二種不同班級學生的單個翻譯技法使用頻率均值亦有較大不同,且前者的總體頻率均值明顯大于后者。實驗班學生對于所學翻譯技法的使用已接近“初步使用”水平,而控制班學生則介于“基本不使用”和“初步使用” 之間。基于Moodle平臺的人機互動翻譯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在國內較為少見,對于打破傳統翻譯教學的諸多局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無疑是一次積極的嘗試和探索。

關鍵詞 :Moodle平臺;人機互動;在線翻譯練習;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390X (2015)04-0108-06

翻譯是高校英語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長期以來,翻譯教學活動多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許多翻譯課程的教學模式多為教師先憑借PPT課件進行課堂講解和象征性的課堂討論,然后布置一定數量的課后書面翻譯練習。翻譯理論學習與實踐運用方面的互動活動較少。翻譯理論學習量和課后翻譯實踐訓練量的嚴重不足,是當前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普遍存在的一個現實問題。由于課程性質和課程設置特點(每周2課時,大多只開設1~2個學期)的限制,“翻譯教學” 不可能簡單地等同于“教學翻譯”[1]。社會建構主義理論(SocialConstructivistLearningTheory)認為,知識是依靠個人的經驗或體驗而獲得的,它不能脫離認識主體(即人) 而獨立存在;而知識的建構,不能單純憑借人的內部心理活動而獨立產生,而是需要外部世界一系列活動的刺激才能夠全部完成,它是一種社會互動的結果[2]。可見,知識的獲取,必須是通過學習者個體主動與其他學習者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并為了達成一致而不斷加以調整和修正才能構建出來的。社會-文化認知學習理論(Socio?culturalLearningTheory) 主張,相互討論與互動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3]。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psychology) 則強調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是“學” 而不是“教”。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在許多方面顯然違背了這些理論,從而導致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和水平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

進入21世紀以來,關于《翻譯》教學改革的呼聲越來越強烈,許多學者紛紛倡導運用現代化技術提高學生的筆譯水平。為讓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多重交流互動的學習環境,做學習的主人,有的學者主張通過計算機網絡來幫助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逐步改變。李靜認為,真正有效的網絡化學習,必須是教學設計理論、語言學習理論和網絡技術的優化整合,這樣教師才可以在作業布置、授課方式、評估模式等方面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并以學生的學習要求為出發點,通過網絡平臺,讓具有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興趣和學習需求的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自主學習,以達到通過技術促進學習的目的[4]。

一、Moodle網絡平臺與翻譯教學模式改革Moodle(音譯為“魔燈”) 系“ModularOb?ject?OrientedDynamicLearningEnvironment” (模塊化面向對象的動態學習環境) 的縮寫,由澳大利亞MartinDougiamas創立。它是一個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而開發的免費開放源代碼的軟件包,教師可以通過它創建高效的在線學習環境,從而建立課程管理系統平臺。Moodle功能強大,迄今為止,已有近百個國家2000余個機構采用了Moodle網絡教育平臺[5]。Moodle平臺能夠滿足翻譯課程設計的需求,促進翻譯教師的專業發展。通過Moodle,把備、講、批、復、查的教學的五大環節架構在計算機網絡上,翻譯教師可以實現以Moodle為支撐的教學信息化和一體化。Moodle網絡平臺翻譯課程平臺的建立,可以幫助教師讓所有個性化的課程設計思想通過平臺予以實現,并把使用平臺開始的課程設計完整地記錄下來。另一方面,Moodle平臺能建立發展性評價體系,改變以往單一的評價體系,推行學生考試成績與成長記錄相結合的綜合素質評價方式,建立教育質量監測機制。因此,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注重過程的評價原則,綜合運用觀察、交流、測驗、實際操作、作品展示、自評與互評等多種方式,讓英語專業學生有目的地收藏自己在學習翻譯過程中取得的“學習成果” 或“翻譯作品”,最終形成學生的學習成長記錄。

要從根本上培養和提高英語專業本科生的翻譯能力,只有對翻譯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盡管對于利用Moodle構建學生自主學習平臺,國內外已有較多研究成果(參見BRANDLE[5],BUNCHUAS[6],CORICH[7],王江虹[8],丁永莉[9],蘭青等[10],馬小強等[11]),但是,基于Moodle網絡平臺人機互動式翻譯教學至今在我國普通高校中卻非常罕見,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依然占有統治地位。為此,專門用于翻譯教學的Moodle網絡平臺的創建與實踐,對于改善翻譯學科的研究與應用環境,提高普通高校翻譯學科的研究水平,拓寬應用領域,進一步深化翻譯教學模式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以此帶動其它課程的網絡繹平臺建設,進一步促進英語專業課程建設的“網絡平臺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包括本研究者所在高校英語專業三年級的2個自然班級,由研究者隨機選擇一個班級作為實驗班(experimentalgroup),另一個班級作為控制班(controlledgroup)。這兩個班入學時的學生名單是按照成績高低均勻打散編排的,故兩個班的英語整體水平大致相當,作為研究對象的有效樣本量也相應對等(各為40人)。實驗班學生在本研究者使用傳統方法與Moodle平臺緊密結合的翻譯教學模式開展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活動。控制班則在無任何Moodle平臺的傳統課堂教學情況下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

(二)研究假設(RH)

本研究假設: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實驗班學生的翻譯實踐能力比控制班學生能夠好地將所學翻譯技巧運用于翻譯實踐。

(三)研究工具

1?TTP-CLEO人機互動平臺TTP-CLEO系筆者運用AdobeCaptivate軟件自行設計制作的“大學生《翻譯理論與實踐》在線練習”(“CollegeLearners′ExercisesOnline”for“TranslationTheoryandPractice”) 的英文縮寫。

為避免理論學習和實踐訓練的相互脫節,讓二者能夠互相照應、相得益彰,本系統專門設計了可實現譯法講解、答題對錯提示、答題得分統計、答題過程與參考答案(參考譯法) 回放等人機信息互動功能的兩大專項訓練模塊(韋建華,2015),并在Moodle平臺中建立了豐富的翻譯學習資料庫等資源,可供學生自主上線閱讀。本TTP-CLEO以安裝在校園網服務器上的Moodle作為依托平臺,其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起“教師-學生-平臺” 合理互動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一邊從事理論學習,一邊嘗試翻譯實踐基礎訓練的過程中,真正做到“認真錘煉、反復推敲、不斷斟酌、推陳出新”,有效地掌握、鞏固靈活而合理的“變通”式的翻譯技巧,直至熟練掌握相應翻譯技法,最大限度地接近“標準答案” 為止,從而最終提高自己的翻譯實踐水平。

2?文本分析

本研究將點對接受測試學生在全國翻譯資格考試英譯漢答卷中對九種基本翻譯技法的使用頻率逐一歸類,以便運用電腦軟件進行對比分析。這九種翻譯技法是: “增詞翻譯法”、“重復翻譯法”、“省略(減詞) 翻譯法”、“正反翻譯法”、“反正翻譯法”、“詞類轉換翻譯法”、“結構轉換(換序或倒譯) 翻譯法”、“分句(拆句) 翻譯法”和“合句(并句)翻譯法”。3?SPSS(V16.0)本研究運用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s(社會科學統計程序包) 作為數據錄入和數據分析的主要工具。

(四)數據收集

對兩個班的學生實行前測與后測。兩次測試均采用全國翻譯資格考試(CATTI)2004年5月英語三級《筆譯實務》試題,每一次測試前都不提前告知學生測試的試卷來源和考試內容,以便能夠收集到實驗前后兩組學生對于同一試卷英漢翻譯技法運用于翻譯實踐的真實情況。

(五)數據分析

對于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的兩次測試,研究者主要結合實驗前后翻譯測試答卷的原始材料,重點對九種基本翻譯技法即“增詞翻譯法”、“重復翻譯法”、“省略(減詞) 翻譯法”、“正反翻譯法”、“反正翻譯法”、“詞類轉換翻譯法”、“結構轉換(換序或倒譯) 翻譯法”、“分句(拆句) 翻譯法” 和“合句(并句) 翻譯法” 的使用情況頻率逐一歸類,得出每一位受測學生對每一種技法的使用頻率分值等級數據(1為“完全不使用”、2為“基本不使用”、3為“初步使用”、4為“較好使用”)。然后,運用SPSS軟件將這些數據集中輸入電腦,以計算出對每一翻譯技法的頻率均值(DescriptiveStatistics), 并采用One?WayANOVA對兩種班級的樣本數據均值進行對比分析。

三、結果與分析

(一)前測結果比較

根據DescriptiveStatistics得到的分析數據(見表1)。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對九種基本翻譯技巧的使用頻率均值(M) 大體相當,分別為2?20(SD=0?2572) 和2?16(SD=0?3466),兩個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相差不大。One-WayANOVA的對比分析數據(見表2)顯示,P值大于0?05(P=0?561),說明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的均值無顯著性差異,總體上都接近“基本不使用”的分值。

通過對比分析兩個班學生所翻譯的大部分英語句子,發現他們多采用逐字照譯的方法,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聯性較差,甚至對不少譯文還存在文理不通、詞不達意的情況。有趣的是,兩個班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翻譯技巧均為“結構轉換(換序或倒譯) 譯法” (M=3?24,SD=0?485),略高于“初步使用”水平。這或許是因為,受測學生在“結構轉換(換序或倒譯) 譯法” 的使用上,可能受到以往在其它英語課程上學到的一些翻譯知識及其漢語表達習慣上及的固有影響,故而雖未系統學習此翻譯技法,亦能夠大致掌握和使用。

(二)后測結果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對控制班和實驗班學生對九種基本翻譯技巧的使用頻率均值(M) 進行對比分析,發現控制班學生的最小值為2?89,最大值為3?67,其均值為2?87(SD=0?1968),比前測均值高出0?55,總體上接近“初步使用”的分值;而實驗班學生的最小值為2?67,最大值為3?78,但均值為3?19(SD=0?2522),比前測均值高出1?03,總體上超出“初步使用” 的分值。表4顯示,P值小于0?05(P=0?01),說明二者的均值存在顯著性差異。可見,采用本Moo?dle人機互動教學平臺進行翻譯訓練的實驗班學生在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后,與未采用此平臺進行翻譯訓練的控制班學生相比,更能夠有效運用所學翻譯技法于翻譯實踐,譯出來的文字和句子更加符合譯入語的表達習慣。

表5顯示的是控制班學生在后測中的單個翻譯技巧使用頻率。該班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翻譯技巧為“增詞翻譯法” (M=3?17,SD=0?452),其次為“省略(減詞) 翻譯法” (M=3?35,SD=0?483),然后是“詞類轉換翻譯法” (M=3?12,SD=0?483)、“重復翻譯法” (M=3?10,SD=0?616)、“結構轉換(換序或倒序)翻譯法” (M=3?08,SD=0?435)和“合句(并句)翻譯法”(M=2?94,SD=0?517)、“省略(減詞)翻譯法”(M=2?85,SD=0?421)、“反正翻譯法” (M=2?75,SD=0?588),均值略高于和接近于“初步使用”水平;“分句(拆句)翻譯法” (M=2?52,SD=0?765)、“正反翻譯法” (M=2?32,SD=0?335)的使用頻率最低,使用頻率均值介于“基本不使用”和“初步使用”之間,并接近于前者。

表6顯示的是實驗班學生在后測中的單個翻譯技巧使用頻率。與控制班一樣,該班學生使用頻率最高的翻譯技法亦是“增詞翻譯法” (M=3?72,SD=0?452),但其余的翻譯技法按使用頻率從高到低排列與控制班相比有明顯差異,分別為“合句(并句)翻譯法” (M=3?45,SD=0?677)、“省略(減詞)翻譯法” (M=3?35,SD=0?483)、“詞類轉換翻譯法”(M=3?35,SD=0?483)、“結構轉換(換序或倒序)翻譯法” (M=3?35,SD=0?483)、“重復翻譯法” (M=3?07,SD=0?616)和“正反翻譯法” (M=3?12,SD=0?335);“反正翻譯法”(M=2?75,SD=0?558) 和“分句(拆句) 翻譯法”的使用頻率最低,但其使用頻率均值仍接近“初步使用”的范圍。

數據統計結果說明,實驗班學生通過筆者創建的Moodle模式人機互動平臺(TTP-CLEO)的反復操練,已在一定程度上學會使用翻譯基本技法。在翻譯實踐測試中,實驗班學生合理使用所學翻譯技法的頻率水平在總體上明顯高于未得到此平臺進行翻譯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的控制班學生。兩個班學生在單個翻譯技法運用方面,雖然頻率最高者均是“增詞翻譯法”,但實驗班學生對于此技法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于控制班學生的使用頻率,而且實驗班學生其余七種翻譯技法的使用頻率均值大都超過和接近“初步運用” 水平,只有1種技法分句翻譯法的使用頻率接近“基本不使用” 的分值。實驗充分說明,實驗班學生通過Moodle模式人機互動平臺(TTPCLEO)的反復操練,已基本上能夠將本學期所學習的翻譯技法運用于翻譯實踐之中;而控制班學生由未有機會從事類似的反復訓練,在運用所學翻譯技法于翻譯實踐的整體水平明顯低于實驗班學生。

四、結束語

研究結果表明,基于Moodle平臺人機互動翻譯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翻譯技法合理運用的能力和水平。本研究實驗結果說明,當前翻譯理論學習量和課后翻譯實踐訓練量的嚴重不足,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翻譯訓練平臺的開發來進行彌補,從而進一步驗證了社會建構主義理論、社會—文化認知學習理論所倡導的關于知識依靠個人的經驗或體驗而獲得,并需要外部世界一系列活動的刺激、相互影響才能夠全部完成的理論主張。正如人本主義心理學所強調的,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是“學” 而不是“教”,基于Moodle平臺的人機互動翻譯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正是幫助廣大學生更好地將課堂所學到的翻譯基本技法合理地運用于翻譯實踐之中,因為它本質上遵循了這些學習理論并超越了傳統翻譯教學模式的局限,進而促使英語專業學生的翻譯能力和水平能夠得到較好提高。

參考文獻]

[1]韋建華.對英語專業筆譯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海外英語,2010(1):38-41.

[2]成曉光.2005社會建構主義的語言哲學基礎[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1):3-7.

[3]VYGOTSKYL.ThoughtandLanguage[M].CambridgeMA:MITPress,1962.

[4]李靜.基于AdobeCaptivate5的小型校園網絡自主學習系統的構建[J].中國外語教育,2011(4):50-58,78.

[5]BRANDLEK.Areyoureadyto“Moodle”?[M].Lan?guageLearning&Technology,2005,9(2):16-23.

[6] BUNCHUAS.From blendedlearningtoE-learning:ExperiencewiththeMScICTprogram [DB/OL].ht?tp: //www.ijcim.th.org/v14nSP1/pdf/p37.1-4-fin-54-Santhitorn.pdf.

[7]CORICHS.IsittimetoMoodle?[C] //SMANN,TCLEAR.Proceedingsof18thAnnualNaccOConference.Tauranga:NACCO,2005:155-188.

[8]王江虹.用Moodle平臺實現網絡教學[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5):10-11,15.

[9] 丁永莉. 基于Moodle平臺的虛擬課程研究[Z].2006.

[10]蘭青,嚴超.魔燈(Moodle) 在網絡探究式學習中的應用[J].信息技術教育,2006(12):15-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兴宁市| 通州区| 东丰县| 贵定县| 横峰县| 沈丘县| 上林县| 广安市| 彰化市| 巴楚县| 车险| 林甸县| 海丰县| 宝丰县| 平舆县| 嘉鱼县| 大埔县| 封丘县| 微山县| 宜黄县| 明水县| 张家港市| 绍兴市| 林甸县| 新晃| 临猗县| 万荣县| 玛多县| 永胜县| 化州市| 安远县| 松阳县| 徐水县| 沧源| 梁河县| 彭州市| 西峡县| 锡林浩特市| 台东市| 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