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張愛玲與胡蘭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果要找一個民國時期的頭牌女作家,那么這人非張愛玲莫屬。
她的愛情和她的作品一樣,參照了一個歧義的傳奇:妖異多姿,是非不斷。她在承受浮華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孤寂。
她是那個時代的一口枯井,深不可測,任人評說,卻也清冽久遠。
通向男人的內心是胃,通向女人的內心是陰道;如果一個男人不去勾引一個女人,別人說他不是個男人,勾引了,卻也不是個上等男人。――這是張愛玲對婚姻的刻骨體驗。
生于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最后她一語成讖。
她的任何一句愛情經典都可以讓今天熱戀中的男女心生怯意。她看透了世間浮華,唯獨沒有看透自己。
她用蒼涼的文字,給我們描述了那個時代的喧囂華麗,以及風流云散的愛情寓言。
她和胡蘭成的故事伴著老上海弄堂里咿咿呀呀的胡弦聲,演繹了一曲纏綿無望、靈肉糾葛的傾城之戀。
那個時代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張愛玲。
二
1944年2月4日,孤島上海。
也許張愛玲一輩子都將銘記這一天――在這一天,她見到了胡蘭成。
那時候的她,碎裙流蘇,嫣然百媚,是名聞上海灘的女作家。而他則是恣意風流,論檻買花,盈車載酒的漢奸美男子。
見到他,只是第一眼,她就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歡喜的,希望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而她的才情也征服了這個披沙揀金的多情才子,他說,只是第一眼,他便認定她是民國的臨水照花人了。
以前,他只是從蘇青主編的《天地》雜志里見過她;而今,她從她艷麗妖嬈的文字里妖嬈地走出來了。
真正見了面,胡蘭成只說與他所想的全不對。他先是覺得張愛玲個子高,又是覺得她坐在那里,幼稚的可憐相,不像個作家,倒像個未成熟的女學生。兩人一談就是五個小時:從品評時下流行作品,到問起張愛玲每月寫稿的收入。對一個初次見面的小姐問這樣的問題,實在是失禮的,但“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兩人已有了知交之感,所以張愛玲倒未覺得胡蘭成的話很唐突。胡蘭成送張愛玲到弄堂口,并肩走著,他忽然說:“你的身體這樣高,這怎么可以?”
他不愧是情場老手,只這一句話,就忽地把兩人的距離拉近了。
次日,胡蘭成去回訪張愛玲。她房里竟是華貴到使他不安,胡蘭成形容說,三國時劉備進孫夫人的房間,就有這樣的感覺。那天,張愛玲特意穿了一條寶藍綢襖褲,戴了嫩黃邊框的眼鏡。
此后,他每天都去看張愛玲。一天,他向張愛玲提起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張愛玲便取出來送給他,還在后面題上幾句話:“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p>
張愛玲說,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沒有別的話可說,唯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
這一年,胡蘭成38歲,張愛玲24歲。她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她沒有顧忌他已有妻室,心想,他是愛她的,她也是愛他的。
很快,他們戀愛了。盡管這時候,外面的炮聲隆隆,日本敗亡的哀歌已響,但她顧不了這么多。
她,因了歲月榮華,天真。之前,她所有的生活都是在文字里想像。他,因了歲月滄桑,洞悉。之后,他在她的感情和其他女人間游刃有余。
一抹浮華蒼涼的愛情傳奇上演了。
和所有的男女一樣,他們忘記了戰爭,忘記了身份,甚至忘記了自己,他們度過了一個情意綿綿的開頭。她在一封信中對胡蘭成說:“我想過,你將來就是在我這里來來去去亦可以。”
也許她只在乎胡蘭成當下對她的愛,其他的,她都不愿多想。胡蘭成的年齡比她大出很多,但這也許又成了她愛他的原因。她從小缺乏父愛,便容易對大齡男性產生特別的感情,所以,年齡問題也不是障礙。于是,她傾盡自己的熱情,就這樣在世人詫異的眼光中與他相愛了。
他每周都會從南京跑來和她一起讀《詩經》里的句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桃夭》
1944年8月,胡蘭成的第二任妻子提出與他離婚。這給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提供了一個升華的機會――結婚。
他們結婚了,沒有法律程序,只以一紙婚書為憑。她唯一的好友炎櫻見證了他們的愛情果實。
她對他說,我要你知道,在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是等著你的,不管在什么時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個人。
她想起《詩經》里和他一起讀過的對愛情的期盼: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然后她用她一生的驕傲,尊重地在婚書上寫下了這簡單不過的九個字: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她的婚書早已洗盡了她文字里的風華。這一刻,他只是她的男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她多么渴望回到大漢,她是《鳳求凰》里的卓文君,那么他是那個情深意重的司馬相如嗎?她不知道。也許他會是的,她在心里暗暗地想。
其實張愛玲也是知道他的,加上時局的無常,她心中有著隱隱的擔憂。她不是不知道,只是她不愿,不敢去想。
很快,時局翻轉。胡蘭成說:“將來日本戰敗,我大概還是能逃脫這一劫的,就是開始一兩年恐怕要隱姓埋名躲藏起來,我們不好再在一起的?!?/p>
她嘆道:“那時你變姓名,可叫張牽,或叫張招,天涯海角有我在牽你招你。”上海這座城市即使陷落了,但總能夠容得下我們這對夫妻吧,她想,春心托杜鵑,銀漢相牽也挺好。
1945年8月15日,,胡蘭成的末日也到了。他從武漢逃到了浙江,化名張嘉儀,稱自己是張愛玲祖父張佩綸的后人――果是姓張,只是不叫張牽或是張招,住在溫州斯家。這時胡蘭成不甘寂寞的風流本性再次顯現――他搭上了鄉下女人范秀美。
歸云一去無蹤跡,聚散難期。在張愛玲望眼欲穿的相思中,胡蘭成和這個大他兩歲的女人開始了新的戀情。
然而,已有半年未曾與胡蘭成見面的張愛玲,竟一路尋到了溫州。因為怕范秀美的鄰居對三人的關系有所猜忌,他們三人是在旅館見面的。
一個清晨,胡蘭成與張愛玲在旅館說著話,隱隱腹痛,他卻忍著。等到范秀美來了,他一見她就說不舒服,范秀美坐在房門邊的一把椅子上,問痛得如何,說等一會兒泡杯午時茶就會好的。
張愛玲當下就很惆悵,因為她分明覺得范秀美是胡蘭成的親人,而她,倒像個“第三者”或是客人了。
還有一次,張愛玲夸范秀美長得漂亮,要給她作畫像。這本是張愛玲的拿手戲,范秀美也端坐著讓她畫,胡蘭成在一邊看??蓜偣闯瞿橗?畫出眉眼鼻子,張愛玲忽然就停筆不畫了,說什么也不畫了,只是一臉凄然。范秀美走后,胡蘭成一再追問,張愛玲才說:我畫著畫著,只覺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里好不震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
其實胡蘭成明白,亡命天涯的男人,活著逃出去是唯一的動力與目的。愛情是溫室里的花朵,經不住風雨。老媽子似的愛,他知道,張愛玲給不了他。新潮、獨立、敏感的女性,哪有鄉下目不識丁的舊式女人可靠、安全,又無需男人花心思哄著。女人愚蠢也是一種智慧,無才便是德。這大概是胡蘭成當時真實的感受了。
回頭滄海又塵飛。她真的是委屈,她的心里只有這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的心里卻裝著幾個女人,叫她怎么能不感傷?
深情是擔不起的重擔,情話也只是偶然兌現的謊言。也許在她的生命里,他只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離開溫州的時候,胡蘭成送她,天下著雨,真是天公應離情。張愛玲知道,她這一生最美的愛情,已經走到了盡頭,再沒有挽回的余地了。
就像她的《半生緣》里曼楨對世鈞說的:“我們回不去了?!笔堑?他們再也回不去了,他和她之間已經隔著一道時光的海。
一轉身,便是天涯兩斷了。
她只是太傲岸了,她把自己的感情放得很低很低,卻把自己的自尊放得很高很高。最后她不得不把自己的一生都包裹起來,直到最后作繭自縛。
多少愛,轉眼成空。這個時候,她大概想起了她第一次見到他時的場景。那時候的他,談吐風雅……人生若只如初見,多好。
1947年6月,胡蘭成收到了張愛玲的訣別信: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
“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笔廊硕颊f張愛玲世故,其實她說出的這個理由,差不多是情感游戲中最幼稚的原理,就像1+1=2這樣的簡單加減。說是世故,大概也只是孩子似的單純明朗吧。
小吉就是小劫的意思。此時,胡蘭成已經脫離了險境,在一所中學教書。張愛玲選擇在他一切都安定下來的時候,寫來了訣別信,并隨信附上了自己的30萬元稿費。
她用30萬元斷了對胡蘭成的思念。張愛玲走得決絕,可還是有些心疼不舍,畢竟夫妻一場,720天的時間,不短。
胡蘭成的兩年,卻是張愛玲的一生。愛那么短,痛卻那么長。
對待愛情,她一點都不世故,更談不上精明,倒有幾分笨愚。當初遇上胡蘭成,明知道這個男人是個火坑,一個愛字,還是天真地跳了下去。
三
自此,這一場傳奇之戀,就這樣謝幕了。胡蘭成曾寫信給張愛玲的好友炎櫻,試圖挽回這段感情,但炎櫻沒有理他,張愛玲也沒有理他。這樣的男人,就像是罌粟花,看是好看,可終究是毒藥。
這一次,她不再搖旌。兩年的婚姻,她早已傷痕累累。愛得徹底,走得也決絕。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大概是癡心的妄想吧。
后來張愛玲從未就這一場戀情說過只言片語,她用了幾十年的時光,把她和胡蘭成之間的愛幾乎都融入那本叫《小團圓》的小說里。她最終用了這樣一部自傳體的小說,把自己和胡蘭成的感情,做了一個徹底的清算。她給了自己一個蒼涼的微笑。
情到深處花靡盡,萎謝的不僅僅是愛情,還有她的文采,此后張愛玲的創作也進入了低谷。
1951年,張愛玲離開了讓她榮辱糾結的上海,之后輾轉香港,最后去了美國,嫁了大她許多歲的作家賴雅。然而她一生的愛似乎已被胡蘭成燃盡。
胡蘭成后來去了臺灣,他把張愛玲和她的愛,得意洋洋地裝進他的《今生今世》里。山河激蕩,容光飄搖,筆觸里也有繾綣的留念。也許他還是懂些她的。
當然,這都是些迷茫陳年的舊月了。盡管他們后來還一直保持著通信。只是在她的心里,再無波瀾?!对娊洝防锛扔刑抑藏驳南鄳?也有江水無情的分離。所以她不悔,不恨,不怨。
愛情之于張愛玲,便如范柳原之于白流蘇,愛了,便會不管不顧,哪管世事的傾覆、人生的哀傷,或許,這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曾經的,過往的,抑或黯淡的,神傷的。
為你低到塵埃里,卻換回一世情傷
世間有一種很老套的愛情,叫一見傾心。只因那一面,22歲的張愛玲,便一見傾心,從此萬劫不復。
那個初春的傍晚,花園里的花兒在晚風中輕輕搖曳著日漸豐盈的身姿,草叢邊開始有時斷時續的嚶嚶蟲鳴,門外的腳步聲漸漸遠了,一襲淡綠衣衫的張愛玲這才輕輕地走到門邊,將那張閑置已久的字條拾了起來。鵝黃的信箋上,寫著一串數字和一個人的名字:“胡蘭成”。字跡行云流水般,像極了天邊閑淡的云彩。張愛玲抬手打開屋門,只見夕陽之外,一個漸次模糊卻挺拔的身影,這一眼,便撥動了她少女的心弦。
信箋是胡蘭成送過來的。他在雜志《天地》上看到了張愛玲的小說《封鎖》,被那掠人心魄的文字所嘆服,于是,他找編輯蘇青要來張愛玲的地址,懷著仰慕之心高興而去。沒曾想張愛玲不見生客,給他吃了閉門羹。嗜文如命的胡蘭成不死心,便寫下一張字條塞進門縫,乞請方便時得以一見。這一執著的舉動,竟打開了張愛玲的心門。
第二天,張愛玲主動拜訪胡蘭成,兩人一談便是5個小時,從品評時下流行作品到談及每月寫稿收入,細細碎碎說到了日落西山。臨分別,胡蘭成送張愛玲到弄堂口,并肩走著,他突然說:“你身材這樣高,這怎么可以?”只一句話,便“呼”地一下,將兩人的距離從天涯拉到咫尺。張愛玲亦驚亦羞,緋紅著臉轉身離去。冰雪聰明的張愛玲是明白這句話背后的潛臺詞的,他已經將彼此放在一起,當一對青年男女是否般配去看待了。
這一夜,張愛玲將自己刊登在《天地》上的照片取出來,默默在背后題上幾句話:“遇到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可我的心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一朝相見歡,從此兩相憐。張愛玲戀愛了,歡歡喜喜地投進胡蘭成的懷抱。管他是否漢奸,管他妻室如何,她只知道,她是愛他的,他知她,懂她,憐惜她,這便夠了。他一個月才能回一次上海,回來了,他們便每天在一起,喁喁私語無盡時,將俗世的眼光盡數拋置。所有人都為她惋惜,為她飛蛾撲火般愛上了一個足以為之父的漢奸、有婦之夫,她卻渾然不覺,滿心滿眼里只有高興,只有歡喜?!耙驗橄嘀?,所以懂得,所以不舍,所以脫俗?!?/p>
相識不過半年,她卻毅然決然地嫁給了他。只一紙婚書為憑,沒有任何法律的約定和世俗的儀式,只因為,他怕日后時局變動,自己的身份會拖累她。這樣周全的決定讓她淚濕春衫透,她在婚書上,鄭重地寫下一句:“張愛玲與胡蘭成簽訂終身,結為夫婦。”而他,接過婚書,在她的后面,又靜靜地寫下一句:“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郎情妾意濃,紅袖添香暖。這樣的日子,將張愛玲的人生開成燦爛無比的花。只可惜人難千日好,花無百日紅,1944年11月,胡蘭成汪偽政府官員的身份,讓他不得不南下武漢長期躲藏,新婚之中的張愛玲,眼睜睜地看著愛人漸行漸遠,消逝在遠去的人群中。
丈夫遠走他鄉避難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一走之后,原本兩個人的世界,竟擠進一個女人。胡蘭成來武漢后,很快便與一個17歲的女子熱戀得如膠似漆,還瞞著張愛玲又舉行了一次婚禮。直到次年3月胡蘭成回上海時,張愛玲才得知,自己的背后,竟然還有一個女子的存在。
一瞬間,張愛玲的心碎成一片一片,可眼前這個男人,她實在太愛太愛,割舍不下。痛徹心扉之后,她找出那張照片,默默地在心里刻下了那句話:“為你,我愿意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
張愛玲默默承受了這一切,不再想,也不再提,只道憐惜眼前人。在動蕩的世界里,靠得住的,只有對一個人的愛,以及內心僅存的一點點信念。
很可惜,這樣的信念竟是那般的柔弱,1945年8月,前往溫州避難的胡蘭成,竟又和一個豪門小妾范秀美做成了夫妻。這重重一擊,震得張愛玲淚如雨下。她簡單收拾好行裝,一路尋夫而來。在又一個3人世界里,委屈之外,張愛玲還有著一種奮力一搏的勇氣??呻S著日子的消逝,她才驀然明白,在胡蘭成的心里,范秀美才是最親的親人,而她自己,卻像無關的客人。那天清晨,她和胡蘭成坐著說話,胡蘭成隱隱腹痛,卻一直忍著。及到范秀美來了,他一見,便迫不及待地訴說??粗鴥扇溯p言細語地說著,恍然一對恩愛的夫妻,張愛玲的心,瞬間凄然到冰點。一個月后,張愛玲離開溫州,對前來送行的胡蘭成嘆了口氣:“你到底是不肯。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夠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p>
張愛玲到底還是萎謝了,溫州的胡蘭成早已忘記了她的存在。1947年6月,當得知胡蘭成脫離險境,已謀得一教職時,隱忍一載有余的張愛玲這才提筆寫下了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了的。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不看了。”信末,她還附上了30萬元稿費。張愛玲的這場傳奇之戀,就此心酸地畫上了句號。
人生樂不抵苦,卻是追求的滿足
1955年秋,35歲的張愛玲從香港移民美國。此時,她的第一部英文小說《秧歌》已在美國出版,但因為文化差異,小說收益甚微。于是,愁于生計的張愛玲向麥道偉文藝營請求幫助,次年3月初,她得到贊助,被允許進入文藝營專事文學創作。
文藝營里,各式各樣的藝術家們會在下午4點聚集一堂,互相交流或共進晚餐。3月的最后一天,張愛玲正端坐一旁靜聽他人高談闊論,驀然抬頭間,突然看見一個還算挺拔的長者沖她溫和地一笑:“能陪我聊聊嗎?我一個人,很孤單呢。”本來孤單的人是張愛玲,來者用這樣一種融合方式,瞬間化解了張愛玲的那份尷尬,面對這份好意,張愛玲不便再拒絕,便禮貌請其就座。
這個男人,便是賴雅。時年65歲的賴雅個性豪放,談吐灑脫,是個理想主義者。年輕時,賴雅也曾是文學天才,只是由于社會理念和個性使然,他未能將自己的文學才華施展到登峰造極,及至花甲之年后,因為經濟狀況拮據,也為了重振文學雄風,賴雅來到了麥道偉文藝營。賴雅落座后,張愛玲竟有了一種難言的慰藉,一番簡單交談后,兩人便碰出火花,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不久,張愛玲開始單獨和賴雅來往了,兩個人一起談文學,談藝術,談生活,談情感,孤身漂泊異鄉的張愛玲很快對眼前這個才華橫溢、知她懂她的男人青睞有加,兩個月后,她接受了賴雅的愛意,和這個比自己大了29歲的男人戀愛了。1956年8月18日,認識僅半年,張愛玲便義無反顧地嫁給了賴雅。一葉孤舟在經歷過狂風暴雨之后,終于找到一只強有力的鐵錨來固定自己。
然而,生活卻總是考驗人?;楹髢扇说纳町惓^讚?,因為沒有固定的居所,只能在幾個文藝營里打轉。1957年4月,在多個文藝營里二輪居住的期限到期后,他們被迫掃地出門,無奈之下,兩人只好拖著兩只破箱子和一大捆書,找了間月租金61美元的小公寓。因為手中錢不夠,交完訂金后,捉襟見肘的張愛玲不得不裹著一身寒磣的衣衫,沖進一家雜志社,和雜志社的編輯為3美元的稿費當場爭執了起來……
困窘讓兩人過著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然而,更可怕的是,不久賴雅又一次中風,一向清高的張愛玲幾乎被逼進了絕境。為了這個家,她不得不接了很多爛劇本,傾盡所能謀出路,甚至不惜向舊愛求援。一次,她接下一部報酬尚算豐厚的劇本,可創作過程中需要查閱一批胡蘭成的舊作,這些書籍當時極難買到,無奈之下,她只能翻出在香港時胡蘭成托朋友留給她的地址,給胡蘭成寄去一張明信片:“手邊若有《戰難和亦不易》、《文明與傳統》、《山河歲月》等書,能否暫借數月作參考?”收到信件的胡蘭成大喜,以為舊情可以復燃,馬上回了封言辭纏綿的信,隨后又不斷寄新作,作長信,極盡情深之語。信輾轉到了美國后,不慎被賴雅所知,病床上的賴雅拉著張愛玲的手,強忍著傷心,誠懇地說:“愛玲,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回到他身邊?!笨蓮垚哿彷p輕搖搖頭,起身將一封信遞給賴雅:“蘭成:你的信和書都收到了,非常感謝。我因為實在無法找到你的舊著作參考,所以冒失地向你借,如果使你誤會,我很抱歉。”“這是我準備寄給他的回信,我的心,從我尊重你的意愿打掉腹中的胎兒時,就已經是明了的。請不要再將我往外推,好嗎?”一言即出,兩相淚流。
為了賴雅,張愛玲付出的,不僅僅是才華,是情感,更是一顆滿滿的真摯的心。而這樣的付出,亦讓賴雅從心底更加疼惜她。1958年9月19日,張愛玲38歲生日,偏偏這天聯邦調查局來核查賴雅的欠款。為了不讓這場意外破壞了愛妻生日的喜氣,于是,他左哄右騙,將探員給哄走了。在吃完只有一盤青豆和米飯的午餐后,賴雅帶著張愛玲去看了一場喜劇電影。散場后,兩人在蕭瑟的秋風中相擁著步行回家,吃著中午剩下的米飯,張愛玲的眼里笑出了淚花,她用半輩子從沒有過的語氣對賴雅說了一句話:“賴雅,這是我平生最快樂的一個生日……”
也許,這世間,除了胡蘭成,最懂張愛玲的,便是賴雅了。深知張愛玲孤僻的賴雅,曾經將一只山羊當作“一個客人”送給了她。所以,這段異國的忘年婚姻,有了一種相依為命的質感,他們之間,拋卻了胡蘭成式的風花雪月轟轟烈烈,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愛,是張愛玲凄涼世界里唯一的一點安定喜樂。
1、歲月靜好下一句是現世安穩。
2、“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出自胡蘭成的名句,這是他對張愛玲的承諾。意思是:生活平安寧靜為好,現在安定健康為佳。句中透出作者寧靜,恬淡的生活態度。不愿致身于利欲之中,一種和諧的認知態度。
3、“歲月靜好,現世安穩”是胡蘭成在與上海灘才女張愛玲結婚時撰寫的。1944年,胡張二人結婚時,寫下了一紙婚書:“胡蘭成與張愛玲簽訂終身,結為夫婦。愿使歲月靜好,現世安穩?!边@句話也被收錄在胡蘭成的《今生今世》中。
(來源:文章屋網 )
張愛玲,一代才女。她是一個美麗如煙的女子,美的多元化,多樣化,美的別具一格。
或許正是因為她獨特的魅力,高傲的氣質,無可比擬的才華,讓她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她是那個時代,大上海開出的一朵奇葩,冷艷之中略帶凄楚。
說好了一起走,風雨相伴不回頭。
為愛情孤軍奮斗,拋開世俗的信守。
胡蘭成是的要員,而且是個有妻室的人,這似乎是他們愛情中最大的障礙。不僅如此,胡蘭成的年紀足可以成為張愛玲的父親。但是,一切的一切,在真愛面前都顯得那么無力,兩顆激情碰撞的心靈終于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許下真愛天長地久……
時局的變遷讓他們不得不分離,胡蘭成又開始了漂泊……
他遇到了生命中的下一個女人,很快。如膠似漆的故事再度上演,而這一切愛玲卻一無所知,依然全心全意的愛著他。直到胡蘭成的再次濫情,她才恍然大悟,此時,只有默默地離開。
這一切的打擊似乎太過沉重了,雖然愛玲在百般無奈時先提出分手,卻又奈何躲得過心痛的折磨。人生就像一場舞會,教會你最初舞步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場。有些東西我們可以拋棄,卻無法忘記,它靜靜的躺在記憶的深處,冷不丁醒來,讓你心碎一場,激動一場,感嘆一場……
一朵美麗的愛情之花隨著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分離而萎謝。從那以后,愛玲的一生不再浮華,蒼涼慢慢的占據了她的背影。
愛玲是一口古井,掏不完,挖不盡。她艷異而淡雅,華麗又脫俗,高傲又現實,神秘卻又不失親切。
大學問家王國維先生認為詩人之于宇宙有入與出。但愛又何嘗不是呢?不是每個人都像錢鐘書活得如此坦然,真摯,“沒有為自己修建圍城”。“沖進去”便是入,“突出來”便是出。
張愛玲義無返顧地沖進去了。她欣賞胡蘭成的才情而不知不覺地墮入胡蘭成為她張開的網。他像罌粟一樣蠱惑著她而使她看不到他巨大的人格缺失。有人說張愛玲是能為愛而對一切苦難甘之如飴的。她不遠千山去找胡蘭成得到的竟是對愛的否定;她要在民族情意中否定胡蘭成;她承受著重負把自己交給了另一個人。但她還是走不出她為自己和胡蘭成修建的圍城。所以她把自己的才情耗盡,放縱自己化成“墻上的一抹蚊子血”。沒有走出圍城的張愛玲是不幸福的。因為她”只把一生的心托付給一個人”。如果靈魂不死的話,我有理由相信,她還是不愿意卻不得不想起那個人。
也許有很多人像張愛玲一樣固執地沖進為愛修筑的圍城,但能像張愛玲一樣固執不忘的人卻很少,也許翠翠是的,但她畢竟是虛構的。曾聽說有一個德國姑娘為季羨林終生不嫁,但愿她也能像張愛玲一樣“即使不幸低到塵埃里去,卻依然幸福地開出一朵花來”。而能從愛的圍城突圍出來,同樣不易。
有些愛需要突圍是因為不愛了。他們也許經得起風雨,但卻經不起平凡。像電影《大城小愛》所說的,”我們認識得太快,相戀得太快,卻也厭倦得太快”。這種愛沉重得讓人喘不過氣來。他們需要突出,但靈魂卻也要承受太多的重負。有些作家也意識到這一點,比如列夫。托爾斯泰。他在《安娜??心崮取分袑懙搅诉@一點。福倫斯基厭倦過安娜。他或許解脫了,但精神卻要一輩子贖罪。這樣的突圍并不容易。
有些愛需要突圍是因為他們的愛太強烈了,引體向上要接近太陽。他們要突出愛設下關于階級的圍城。有些愛突不出,也許是因為他們的靈魂“太驕傲或是太荒涼”。因為突不出,所以小二黑只能愛同一堡壘的翠翠,王貴只能愛李香香。有些愛突出去了,比如張恨水小說《金粉世家》中的金燕西和冷清秋。這種愛的突圍要有對愛的含淚的肯定。
英國著名的勃朗特姐妹對愛有不同的舉動。夏綠蒂的愛能出世,“遵守上天平等的原則”她在自尊面前寧愿不愛。而艾米莉的愛是入世的,“即使被拋入深淵,承受著重負,也要說出對愛的含淚的肯定”,這種愛是任何環境所無法從根本上阻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