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草蟲的村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這個小小村落雖然不是那樣的繁華,但它充滿了有滋有味兒的情感。那里的黑甲蟲村民們生活的很融洽,很快樂。
黑甲蟲村民們都熱愛自己的家,熱愛家中的一切。家庭責任感使它們勤勉起來,每天忙忙碌碌,不辭辛勞。
對于生客,它們會很熱情地歡迎它的到來,而不是想盡千方百計趕別人離開。
瞧!那只蜥蜴好像與黑甲蟲村民攀談得很投機呢!
小黑甲蟲村民們看到了漂亮的姑娘,從不努力地去討好她,只是在一旁呆呆地望著她,因為它們知道,“強扭的瓜不甜”。
一大叢灌木上,許許多多小小的果實,圓圓的,好似火一樣紅,它們紅的是那么均勻,看起來是那樣的香甜。
灌木下,一群音樂演奏家們正演奏著動聽的音樂,那優美動聽的旋律在我的耳邊徘徊,這美妙的音符,猶如一個個小精靈來到你的耳邊,靈泉般的樂曲流入你我的心田。
一、讀懂作者的表達,轉化成自己的積累
每一位作者的表達都不盡相同,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孩子們讀懂別人的表達,把別人的東西進行轉化,是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之一。請看以下案例:
《草蟲的村落》:“我愿意牽著你的手,到草蟲的村落里去走一走。”
師:這句話什么意思?
生1:草蟲的村落很美,作者想帶我們去看一看,去感受那份美。
生2:作者在表達自己對草蟲村落的贊美之情。
師:既然是表達贊美之情,那老師來改改:“草蟲的村落真美啊!我喜歡這草蟲的村落。”你覺得哪種說法好?為什么?
生3:老師的說法太直白了。
生4:老師這樣說有點做作,倒不如作者郭風那么說,雖然說得委婉,但感覺更優美。
師:你們說得對。委婉的說法讓人感覺更美。那么,這樣的寫法,我們可不可以試一試?
(生思考。老師提醒,比如現在我們要贊美北山公園。)
生:我愿意牽著你的手,到北山公園去走一走!
……
師:這樣敘述,是不是感覺比寫“北山公園真美啊”更優美一些呢?今后,大家可以試著這樣在作文中表達感受。
我們面對的是小學生,不要講過多高深的寫作方法,而是實實在在地讓他們讀懂別人的表達,這樣他們就能真正做到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不要小看這樣一個句子的積累,試想一下,孩子們有六年的時間,每天積累一句,六年下來,他們是不是會積淀很多屬于自己的東西?
二、理解語句的意境,尋找相關的記憶
說到語言的意境,在漢語中最具說服力的是唐詩宋詞。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弄明白某個語句描述的意境,就是最大的收獲了。我是這樣引導孩子學習的――
《學會看病》:“時間艱澀地流動著,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師:這個句子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生:兒子去看病沒回來,作者心情非常緊張。
師:我們遇上什么情況可以用這句話來表達?
生思索,然后,他們設想了種種情境,他們每說一種情境,我就讓孩子們讀一遍這句話。新學期,我果然在許多孩子的作文中看到了這樣的句子。
三、重現生活情景,活用他人的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如何培養良好的語感?我想,對于小學生來說,重現生活情景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能讓孩子們更快地理解語言,把他人的表達方法運用得更加靈活。
我在教學《金色的魚鉤》一課時,曾經做過這種嘗試。早在開學初,新書發下去,很多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讀過這篇文章了,而且,很多孩子都喜歡它。于是,我只是讓孩子們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內容,然后讓學生再次讀書,找出感動的部分。
生1:第二自然段,老班長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就皺緊眉頭硬咽下去。
師:作者看到這情景,什么表現?
生: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
師:從這個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作者看到老班長吃剩下的魚骨頭,很感動。
師:我們如果寫作文,要表達你的感動時,可不可以用上這句話?什么情景下可以用這句話,你能舉個例子來說嗎?
生1:媽媽生病了,卻堅持送我上學,我很感動。
師:我坐在摩托車后座上,看著她寬寬的背,覺得……(學生齊讀“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
生2:我覺得很難過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句子。
師:你舉個例子。
……
我不知道這樣教有沒有什么理論依據,但是,我相信,如果學生的積累多起來了,在寫作時肯定就不會愁如何來表達了。
我隨著李漢榮,
感受大自然的芳香,
我望著
一座老橋。
一雙雙腳印,
從它身上踏過。
或步履匆匆,
或步履輕盈,
承載踐踏,
依然沉默著……
聽——
鳥兒呼喚我的名字,
瞧——
露珠與我交換眼神。
在山中,
忽然下起小雨。
飄飄灑灑,
淅淅瀝瀝,
彈奏出優美小曲。
靜靜地——
聆聽雨的旋律。
雨,洗凈了心靈上的淤泥。
漸漸地,雨飄忽到了遠處。
雨,停了。
我隨著作者的目光,
來到了草蟲的村落。
甲蟲弱小的生命里,
蘊含著——
對生活的熱愛與渴望。
親情,
鄉情,
藝術,
智慧,
快樂,
小蟲全部擁有。
甚至擁有了——
人類未擁有的東西……
走進索溪峪,
山是野的,
驚險,磅礴,隨心所欲。
水是野的,像頑皮的孩子上躥下跳。
物是野的,
猴子竟惡作劇在人身上撒尿。
人是野的,
嘻嘻哈哈,
打打鬧鬧,
蟲子們那微弱的歌聲在我耳邊清晰起來,響亮起來。我看到了一只黑褐色的蟋蟀走出了它的住宅。天氣的轉暖,蟋蟀們的噪子也發癢了。在那塊小平臺上,那只蟋蟀正深情的歌唱著。那歌聲剛開始有點兒纖細,有點兒羞澀。漸漸地,它膽子大了起來,歌聲也洪亮了起來,那樣婉轉動聽。
一只小爬蟲走出了它的住宅,傾聽著蟋蟀那曼妙的歌聲。一只醬黑色的蟋蟀也走了出來,它一聲呼喚,幾只蟋蟀不緊不慢地走了出來,它們中間有褐黑的,有淡灰的,還有灰褐的。不知是誰先唱出了第一個音符,其它的蟋蟀也不約而同地唱了起來。難道它們會是一支組合樂團嗎?它們的歌聲雖沒有蟬那么的洪亮,可也一樣曼妙。我被它們的歌聲陶醉了——也許,這就是它們出名的原因。
我看到了一大叢綠草,它成了軟綿綿的床——不少小爬蟲躺在上面。一縷縷皎潔的月光照在它們身上。它們攀談得很投機,問寒問暖。一只黝黑的小蜘蛛闖入了我的視線,它在幾株野草間跳躍著。吐出幾條銀白色的細絲,在月光下閃閃發光。看啊!那數根蛛絲,織成了一張小網,這成了蜘蛛的吊床,它已愜意地躺在上面休息了。
聽!那哀鳴似的短促而尖銳的叫聲第二次響起了。我尋找著發出這悲哀慘叫的主人,我找到了它——一只還未學會飛行的小蝗蟲。原來是只墨綠色的螳螂。它趁著夜幕降臨,開始盤算著自己的突襲計劃。然后,它便向毫無準備的小蝗蟲撲去,它手上揮舞著兩條銳利的長鋸,竭盡全力般地向小蝗蟲砍去。剩下的便是享用一頓佳肴。
低下頭,看綠油油的草地,誰也不知里面有什么奧秘。扒開草叢,原來,草叢里蘊含著一個村落,我變成那里的一只甲蟲。會有什么故事呢?
風和日麗的早上,我爬出了洞,開始了新的一天,四處觀望,大家都在忙碌著:英勇的黑甲蟲警察,在村子周邊巡視。還有一些甲蟲在搬運食物……我飲了一口清涼的露水,便也去忙碌了。我正在幫其他甲蟲搬運食物,順便也把自己的糧食搬運到小洞里去。
往那里看!那里有蟲子在歡躍著,走,和我去看看熱鬧,那里原來早舉行一蟲子的舞會,蟲子們歡躍著,我也跟著主持人嬌小可愛的小蟲一起跳舞。之后又到了演唱的環節,上場的是“蟲高音”蟈蟈為我們延演唱了只有蟲子才會“唱”出來的音樂……好了,唱也唱了,跳也跳了,正好到了午飯的時間,蟲子們該一起聚餐了,這些吃的都是好心的小甲蟲們無私貢獻出來的!我們的飲料有露水、泉水、還有野果子做成的汁。我們的食品有:野果、蔬菜,還有葉子,在午餐中,我們感受到了勞動和無私奉獻的樂趣。
午餐過的不久,村子里響起了警報聲,原來是人類的小孩子來了!好像是來抓我們的!黑甲蟲警察們立刻帶我們逃跑,這時逃跑不久,村子立刻被踩成了“災區”,但通過大家的努力,村子不過幾天就復原了!我們依然過著快樂的生活。
這就是草蟲們一天豐富多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