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山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踏著幽徑,踩著輕輕快遞的步伐,開始了我的山水之旅。
首先,我路過了一片小竹林。深呼吸一口氣,周圍散發的淡淡竹子的清香,被我納入鼻腔,不禁心曠神怡。大自然似乎和我融為一體了。
走著走著,遠處的山水理我愈來愈近。近了,放眼望去,這是真正的“山天相接”。山的中央是一個清澈見底的碧綠的小胡,小胡三面圍山,另一面是村莊,湖旁還有幾塊農田,偶爾可也瞧見幾位婦女和老叟在田間務農。
順著湖水的流向一路向西,可以看到一條綿延的小溪,這條小溪是小湖的分流。溪底的沙石清晰可見。扔一塊石子下去,周圍的水就會泛起一陣漣漪。小溪歡快地流淌著,發出悅耳的叮咚聲。不時地驚起一片波紋。
從小山村中,時不時地會傳出相親之間的寒暄聲。主人熱情的回應著,彼此間融洽和諧的氣氛讓人倍感親切。
從山峰俯視這片山水,更是一番引人入勝的美景。山巒包裹著湖水,湖水被山巒環抱著,郁郁蔥蔥的樹木隨處可見,偶爾還有小動物的鳴叫聲,嘩嘩的流水聲。這一切還不令人快活自在。
遠處那高高的山
云霧繚繞
迷迷蒙蒙
卻
掩飾不住
那高大的身軀
和那威嚴的神情
看??!
遠處那長長的河
小魚歡騰
水花四濺
卻
遮蓋不了
那清澈的心靈
和那過人的柔和
山水相襯
好一副迷人的風景畫!
這山
這水
像什么?
山不正像我們的父親嗎?
水不正像我們的母親嗎?
似山的父親
多么高大
多么威武!
似水的母親
多么善良
多么溫柔!
山水相襯
好美!
仁者愛山,智者樂水。
山篇
山,綿延綿亙;山,險峻挺拔;山,有巍巍昆侖;山,有喜馬拉雅……
山,巍峨磅礴,讓人想起五岳;山,新奇秀麗,令人憶起娥眉……
山,猶如令萬人敬仰的圣哲,沉穩是他的天性,靜立,詮釋著生命的偉岸,生命的博大,生命的肅穆,生命的莊嚴……
山,好似讓眾人擁戴的偉人,仁厚是他的本色,靜立,獻出了唐古拉山的皚皚白雪,獻出了黃山的溫泉、云海、迎客松……
山,相信沉默是金,他無語、無怨、無悔、無去、無從。然而冥冥之中,卻永不停息地為世人演繹著動人的神話,最美的風景。
仁者愛山。
水篇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
孔子有云:“逝者如斯。”
李白有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李煜有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水為智者所道,所贊、所感……
水靈動,賈寶玉說過:“女兒似水。”
水尚智,九曲十八彎同樣匯入了奔騰的大海,得到了美好的歸宿。百彎而不折,這并非懦弱,而是審時度勢之舉,水明智地選擇了另一條涌向成功的人生之路。見識了兩漢之雄鐘巨鼎,見識了北宋之游船畫舫,見識了晚清之斷壁殘亙……
水守著自己的氣節,因為她靈動,靈動是她生機之泉源。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汨羅的水包含了屈子的嗟嘆與絕望;“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洞庭的水包含了“左拾遺”憂國憂民的淚滴。
水守著自己的大度,因為她靈動,靈動是她蘊藉之根本。
智者樂水。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溪。”“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到過許多地方,那些地方留下了我的許多心情。每個風景都是一首詩,有豪放,有委婉。就像坐在火車上,一路風景,一路美好。看窗外景物變化,美到極致。又像聽一首歌,聽它潮起潮落。
十八歲之前,我在青海。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三江的源頭,黃河,長江,瀾滄江,養育了多少人。我沒去過青海湖。但是聽過許多她的故事。傳說西藏詩人倉央嘉措曾在這里駐足。在這片平靜的,藍色的,純凈的地方,他可曾想家?他可曾思念夢中的情人?在青海部分地區,人們為了紀念他,向傳說中他死亡的青海湖中投食,以免魚兒吃了他的肉身。我也應雙親合十,像六世達賴倉央嘉措一樣,面朝青海湖,虔誠地祈禱。
青海大大的草原上,牛羊成群,偶爾還能見到牦牛。牦牛就像草原上的獅子,掌管著這片草原,也守護著這片草原。遠處,高高的雪山,環繞著這地方,訴說著神圣與靜謐。油菜花,黃黃的,大片大片的,像一張黃色的地毯,真真鋪在地上,美到無法言喻。我想,空曠的美大概就是這境界吧!
考上了南方的大學,所以,我這個西北人便要跋山涉水。其實說的嚴重了些。有了這個叫做火車的交通工具,路便好走了許多。從西寧,到南寧,這是怎樣一段遙遠的旅程啊!連火車都沒有直達的。所以我在重慶中轉。我算半個重慶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父親和外婆都是重慶人。很多親戚都在重慶。這個城市,是我忘不了的地方。我去了重慶萬州區,去了一個叫做“萬州大瀑布”的地方。雖然比不上黃果樹瀑布,但卻也美到我心里。穿上了苗族服裝拍了照,做了一回苗族人,感覺很不一樣。讓我有了一種想要了解苗族文化的沖動。走到這個景區,滿眼的綠。全是綠色的竹子。有個亭子,名叫“青青世界”,很符合這滿眼的綠。這里有很多亭子,都有名字,用金色的字寫著,很有古香古色的氣息。離瀑布還有一段距離,要走一段懸在崖上的廊。在上面,我竟被在這上面的美景迷住而忘了我有恐高癥。向遠處望去,一山又一山,盡是綠。終于望見了瀑布。那白色的水幕,猶如巨大的白簾,懸掛在斷崖,依稀可聽到落水聲。途中見到一棵樹,長在石縫里,我驚訝她竟有這么大的毅力,讓我看到生的力量。走到瀑布后面,大塊的石頭中間有一小廟。進去許個愿,讓心沉靜。很多橋,憑欄遠望,看到一亭,中間一匾寫著“大雅”,讓我也登了一回“大雅”之堂。這里是青蓮居士登臨地,頭頂上,亭子下,寫著“將進酒”三個字,似乎我和李白一同坐在這亭子里吟詩。喝著水,被子做得很古香古色。我化作古人,似與李白玩樂。美景太多,看不過來。但我還是要走。美好都已留在腦海。
又踏上了火車,去南寧。下了火車,就來到廣西民族大學,一陣陣幽香飄來,那是綠的味道。這里的樹,都比較粗,讓我訝異??赡苁且驗檫@里氣候太好的緣故吧。朋友說,這里是天然氧吧。我很高興來到這個大學,學校很美,像個公園一樣。的確是這樣。學校有座很美的橋――風雨橋。她是侗族風雨橋的仿品。雕欄畫棟,精致絕倫。她讓我想要了解南寧,了解廣西,了解這里的民族。找了一本關于南寧的書,才知道壯族的圖騰是青蛙。
朋友帶我去了人民公園,公園里的湖很美,坐在頭頂上有大榕樹蓋著的石凳上,突然想拍下這詩意。到處都是樹,不愧是“綠城”。在喧囂的大城市,這綠和高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走著走著,看到“鎮寧炮臺”。走上去,看到一個大炮。后來查了資料,了解到這是1890年德國克虜伯工廠制造的固定型加農炮。是1916年由當時廣西豪閥陸榮廷下令修建的。炮口的指向有著特定的含義。
前些日子,又去了南湖公園。精心塑造的樹木,翠綠平整的草坪,整齊的喬木,玲瓏的灌木,瀟灑的蕨類植物,不同顏色的花形互錯成圖,給我一種舒心的感覺。此外,不同植物的不同形狀相映成彰,參差錯落有致。而亭,廊,榭,橋的點綴性布置,又讓南湖公園增添了幾分觀賞美。青石鋪就的林間小道,從樹林蜿蜒而出。路邊時而可見的石凳讓整個公園又多了幾分人性化。我沒有看過這公園的水幕電影,但那一定值得一看。
我想我會愛上這個城市,我還要在這里生活四年,她會帶給我更多的感動,她也會讓我留戀。這里的美,這里的人,山水沉香,我會愛上它。
南寧風景,鋪排的是一種心情。在爬滿衣襟的溫潤和清香里行走,心情,很容易變得安靜而又干凈。
人在大多數時候,總是顯得累形,也累心。在一個沒有壓迫感的城市里,在一處平和親切的自然風景或人文風景里,累壞了的人,也許會很舒服地癱倒在一張精神的床上。
所以,南寧是值得來的。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笨墒墙裉?,我要贊嘆的是家鄉儀隴的山水。
來到嘉陵江,一絲絲風撫摸著我們的臉。江邊的花兒比燃燒的火焰還要鮮艷,江水綠波粼粼,真是“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啊!嘉陵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沒有經過任何打磨的銅鏡;嘉陵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水中游來游去的小魚;嘉陵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遠遠望去,真像一條碧綠的玉帶蜿蜒伸向遠方,好看極了!
小東山是一座美麗的山。它姿態萬千,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小東山真秀啊,紅葉飄落下來,鋪成了一條紅色的毯子,走上去,軟綿綿的,舒服極了!
儀隴山水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