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互聯網手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何驍軍經不起自己操盤的誘惑,很快從公關公司辭職,組建了深圳市艾優(yōu)尼科技有限公司。2月17日,創(chuàng)業(yè)一年的艾優(yōu)尼推出了自己的IUNI OS,并將在3月15日正式IUNI手機。
創(chuàng)業(yè)之初,何驍軍物色了一支豪華的軟件開發(fā)團隊,核心成員均來自于騰訊的TITA ROM團隊?!拔覀冞€年輕,還想出來拼一拼,看看自己還能做成多大的事情?!盜UNI OS會現場,艾優(yōu)尼公司產品總監(jiān)劉世超笑著說。
既然是互聯網手機,當然就要采取互聯網模式來運作。他們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各種調查,最后將自己的細分市場定位為追求個性化的“有品青年”,這些年輕人出生在1985年后的豐饒年代,將手機視為表達自我、創(chuàng)享生活的伙伴。 IUNI OS極力體現小清新的特點,不在手機中預裝包括微信在內的任何一款第三方軟件。而且,他們還在網上招募核心用戶,將IUNI OS的大部分測試工作交給這些核心用戶來完成。
就在研發(fā)團隊埋頭設計硬件和開發(fā)軟件的同時,何驍軍跟著盧偉冰逐家拜訪了高通、聯發(fā)科、富士康、索尼、三星、LG等關鍵供應商高層,與他們探討IUNI第一款手機的合作。事實上,如果不是看在每年幾千萬部金立手機的面子上,以艾優(yōu)尼這家新創(chuàng)公司的實力,他是不可能見到這些供應商高層的。談到IUNI即將于今年3月的第一款手機,何驍軍故意賣了個關子,“我們將采用一種獨特的工藝,會讓大家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與何驍軍一樣轉戰(zhàn)互聯網手機戰(zhàn)場的,還有原OPPO手機副總裁劉作虎,他出來之后創(chuàng)立了“一加”這個手機品牌,號稱要做一款“絕不將就”的手機。1月13日在北京798藝術區(qū),一加手機舉辦了會,宣布與全球最知名的第三方安卓ROM開發(fā)團隊CyanogenMod合作,打造最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絕不將就”的手機ROM?!耙患邮謾C計劃今年二季度上市,絕不跳票!”長得挺帥的劉作虎說道。當然,這也是一款全部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手機。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新的一輪互聯網手機大潮興起。與2011年由小米、奇虎360、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互聯網公司主導的第一輪互聯網手機熱潮有很大的不同,這一輪熱潮的幕后主謀其實是傳統(tǒng)手機廠商。一加手機的背后有著OPPO的明顯印跡,劉作虎之前就是OPPO的副總裁;IUNI的投資方是金立,何驍軍曾經擔任過金立手機品牌顧問多年。而在OPPO和金立通過投資擁抱互聯網之前,華為的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3C已經與小米的紅米戰(zhàn)得難解難分,中興也推出了努比亞,酷派的“大神”,TCL的“東東槍”都在網上做得風生水起。而他們都是傳統(tǒng)手機廠商。與他們相比,沒有傳統(tǒng)手機巨頭支持的羅永浩推出的錘子手機顯得頗為孤單。
如果將主要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手機稱為“互聯網手機”的話,它的始作俑者應該是小米。2011年8月,小米了第一代互聯網手機――米1,通過小米官網購買。此后,小米還先后與Qzone、天貓等第三方互聯網渠道合作搞閃購。到目前為止,小米的銷量中有70%都是通過互聯網渠道賣出去的,剩下30%則是通過電信運營商的實體渠道。 不足萬臺360特供機阿爾卡特AK47
從2012年開始,奇虎360開始大力推廣“360特供機”模式,先后跟TCL阿爾卡特、海爾、夏新、青橙等眾多手機廠商合作,奇虎360提供銷售渠道,參與營銷策略,手機廠商則為互聯網渠道設計專門的手機產品。此后,其它互聯網公司走得更遠,阿里巴巴、百度和盛大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互聯網手機,它們不僅在手機上打上自己的品牌,而且從硬件和軟件上都對手機做了深度定制,加入了自己的ROM和各種應用。但是,除了小米殺出重圍外,其它互聯網公司推出的手機基本上都沒有在市場上留下多少印記,銷量也都少得可憐。
為什么財大氣粗的互聯網公司主導的手機卻大多以失敗告終?這是因為它們忽視了互聯網手機的硬件特性?;ヂ摼W手機既是互聯網服務,更是手機!既然是手機,就必須要做外觀設計、開模具、找芯片和屏幕供應商、張羅生產廠商、排定產量和生產周期……所有這些傳統(tǒng)手機廠商駕輕就熟的事情,互聯網廠商一件都沒干過,而他們卻想當然地以為只要隨便找一家手機合作伙伴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由于華為、金立這樣的手機大廠對于這種合作心存疑慮,他們只好找一些二三線手機廠商合作。這些廠商本身的手機設計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非常之弱,質量還很難保證,倉促推出的互聯網手機最后引來了一片罵聲,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敗壞了那些互聯網廠商的聲譽。
不過,互聯網廠商對手機行業(yè)的大舉入侵,加上小米在過去三年多時間里的飛速成長,還是讓傳統(tǒng)手機巨頭們驚出了一身冷汗。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渠道正在擠壓傳統(tǒng)運營商渠道和經銷商渠道的空間,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甚至認為,未來互聯網銷量將會超過手機整體銷量的50%以上。而小米手機的銷量則仍然以100%以上的可怕速度增長,雷軍預計2014年小米手機的銷量將突破4000萬部,這個銷量將能夠擠進國內市場的前三名,而小米手機2011年9月才正式推出。 盧偉冰
正因此,傳統(tǒng)手機廠商對互聯網渠道表現出了足夠重視,紛紛嘗試開設自己的網店,同時與京東、天貓等電商合作,在網上銷售手機。不過,如果傳統(tǒng)互聯網巨頭將太多的精力投入線上,他們龐大的線下資產反而會成為負累,甚至可能會出現虧損。前一段時間,當小米推出低價紅米并將其價格定在了799元之后,華為也將榮耀3C定在了更低的798元,而小米則毫不猶豫地將紅米移動版進一步降到了699元,使得榮耀3C不敢進一步降價。“我們的年度KPI是要考核利潤的,如果進一步降價,今年的利潤指標就有可能完不成了?!币晃蝗A為終端公司的員工透露。
互聯網沖浪一度帶給人們以暢快淋漓的信息獲知感,這使人們對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養(yǎng)成了習慣性的獲知欲。在人們的理想中,數字生活應該是一種信息無所不在的境界,即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獲得想要的信息。但畢竟PC沒有手機便攜,筆記本也沒有PDA小巧,于是,智能手機、可上網的手機成為信息時代人們的新寵。
隨著3G時代逐漸臨近,從PC互聯網到手機互聯網發(fā)展的軌跡已經清晰可見。人們預知,或許在將來,最大的互聯網終端將是手機,而不是電腦。這更讓人們相信,在未來的互聯網領域,手機才是最終統(tǒng)一天下的王道。
互聯網與通信網的聯姻
短信時代已經過去,手機互聯網的發(fā)展給這個時代帶來了無限可能。WAP日漸成為熱門詞匯,各種從互聯網上移植過來的新聞瀏覽、數據下載、郵箱、搜索、定位、博客以及電子商務等業(yè)務,正在隨時隨地地接入,不斷得到商務和時尚人士的認可。
在過去的8年時間內,手機上網的速度較原來提高了375倍;手機屏幕、分辨率以及像素增加了24倍。人們通過手機訪問互聯網的體驗越來越好;3G技術在全世界的普及,為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鋪平了道路。在全球范圍內,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已是大勢所趨。
日本、韓國以及部分歐洲國家,已經先期跨入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門檻。尤其是日本,在2001年3G發(fā)牌后,日本的移動互聯網開始進入繁榮時期:手機上網用戶在2005年超過電腦上網的用戶數量,手機郵件的數量超過了PC郵件的數量。到2007年年底,日本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8700萬,占移動用戶總數的87%。
業(yè)界公認的是,移動互聯網最大的市場還是在中國。雖然3G牌照還沒有正式發(fā)放,但目前已有7000萬用戶嘗試用手機訪問互聯網,并且手機上網的需求呈爆炸性增長趨勢。調研公司In-Stat報告中認為,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雖然占全部用戶的比例不足10%,但增長速度卻高達26%。在還沒有部署3G網的中國,這樣的增長速度證明了移動互聯網在中國的潛力。
而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統(tǒng)計,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國網民數量達2.53億,首次大幅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而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剛剛數據顯示,我國移動電話用戶已達到6.01億!相較于互聯網,移動通信業(yè)務更為迅猛的發(fā)展,對于無數正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掘金的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因為,有多少移動通信的用戶,便將可能有多少手機互聯網用戶?;ヂ摼W與通信網的聯姻便成為期待中不謀而合的發(fā)展愿景。
日本第三大移動電話運營商軟銀(SoftBank)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在8月2日杭州舉行的APEC亞太中小企業(yè)峰會上感嘆道:他12年來第一次出差沒帶筆記本電腦,而是用手機上網來處理一切事務。這正是中國即將迎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真實寫照。
近兩年來,面對移動網與互聯網融合發(fā)展的大勢,我國移動運營商已將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在語音通信比重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移動互聯網等增值業(yè)務成為中國移動未來重點發(fā)展的方向之一。盡管現在我國的手機大多還是2G手機,但以手機娛樂業(yè)務為主的手機游戲、手機社區(qū)以及手機IM等以文字為主的業(yè)務已有較好的發(fā)展。
3G和2G最大不同在于提供視頻類和高速率的數據業(yè)務。隨著中國三大通信集團的重組,3G網絡的鋪設將提速,從3G到3.5G、4G的升級也迫在眉睫。
在本屆奧運會中,手機以新媒體的身份參與進來,中國移動TD-SCDMA(3G制式的其中一個標準)第一次全面亮相為手機媒體打開了更廣闊的空間。人們用手機電視觀看奧運比賽,閱讀奧運手機報,關注賽事;運動員通過手機Qzone在第一時間寫下獲獎感言……這讓人們更加期待3G時代的到來。
奧運會只是3G技術在中國的一次商用測試,隨著3G商用的廣泛鋪開,渠道的突破將帶來市場的井噴。以移動通信為主導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將帶來市場、技術、應用以及服務空間的融合與統(tǒng)一。
正如多年前PC的出現讓人眼前一亮,手機互聯網也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在未來,當你想上網時,第一反應將是拿起手機,而不是啟動電腦;當你想看電視時,第一反應是用手機上網搜索頻道,而不是坐在沙發(fā)上拿起遙控器。正如一位業(yè)內人士所說:“這是正在發(fā)生的未來?!?/p>
向WAP進軍
移動互聯網是一座正在醞釀井噴的金礦,似乎所有業(yè)內人士都看到了這一點,作為移動互聯網中至關重要的內容提供商,也紛紛接受挑戰(zhàn),加入到移動互聯網的備戰(zhàn)中來。
作為比較有實力的內容商之一,騰訊手機QQ是移動IM領域的領軍者,在經過幾次更新換代之后,在2008年1月11日了手機QQ2007正式版,在原先手機QQ的基礎上,形成了包括騰訊wap、游戲、社區(qū)、資訊、音樂、郵箱、QQ空間、寵物、股票、書城等板塊的綜合面板,以強大的功能豐富了移動互聯網用戶的體驗。
與騰訊相同,傳統(tǒng)的互聯網軍團和相關廠商自然不會放棄這塊藏金之地。搜狐、新浪、網易等全體出擊WAP網站;百度和谷歌全新推出手機版;江民、瑞星等公司都開發(fā)了手機客戶端殺毒軟件……
除此之外,一批獨立WAP網站也全面崛起。從2003年開始的小虎在線、手機之家,到2004年的WAP天下、3G門戶、WAP中國、手機加油站,這些WAP網站逐步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手機玩家。目前在獨立WAP行業(yè)已經沉淀了將近2億美元的國內外資本,包括易查、3G門戶、WAP世紀、WAP天下、泡泡網以及魔網等排名靠前的獨立WAP網站都獲得了數百萬甚至2000萬美元以上的國際風險投資資本注入。
獨立WAP網站的全面開花,讓原本依靠中國移動處于壟斷地位的移動夢網的市場占有率不斷下滑。去年9月中國移動集團數據部年會的報告指出:移動夢網的用戶訪問量已經落后于騰訊等手機WAP網點,并且正在被3G門戶、新浪、空中網、樂訊、TOM和泡泡網等趕超。也難怪3G門戶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張向東說:“身處這個行業(yè)我很震撼?!币驗槿珮I(yè)務時代新的競爭格局、3G的即將到來,讓大家都站在了同一個起點上。
電信運營商的圈地之爭
在我國互聯網與通信網的融合格局下,電信運營商仍然主導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在我國市場內,重組后的三大運營商掀起了一場移動互聯網的圈地之爭。
中國移動對移動互聯網可謂“蓄謀已久”。它依托“移動夢網”,針對移動音樂、移動搜索、移動IM、移動支付、移動電郵、移動博客、移動游戲等進行了新的規(guī)劃與調整;并欲引入移動互聯網終端iPhone;在資金方面,新移動的儲備金將達到3000億~4000億元人民幣,遠遠高于新電信與新聯通。其利潤和融資能力也處于絕對強勢,為新移動迅速開展移動互聯網大規(guī)模建設和大規(guī)模市場競爭奠定了強大基礎。本屆奧運會期間,中國移動在城市對TD網絡進行測試,全程為奧運會服務,也為中國移動搶占了先機。
同時,其他運營商也在厲兵秣馬,中國電信在目前運營業(yè)務中最具優(yōu)勢的是寬帶業(yè)務和巨大的互聯網資源,實現兩大優(yōu)勢的結合點無疑就是著力發(fā)展移動互聯網。中國電信不久前采購了6000萬元3G采購大單,也拉開了3G網絡建設的序幕,并且已經在南方21個省進行了WIFI布局。
而聯通方面也透露,新公司將力爭占據未來3G業(yè)務用戶市場份額的1/3,并預計明后年在以3G為主的移動業(yè)務領域共計投資1000億元。其全球最大WCDMA市場的優(yōu)勢,也會帶動全球廠家與運營商對發(fā)展移動互聯網的支持。
手機廠商的轉型決戰(zhàn)
伴隨3G的進程,中國較大潛力的市場也再次給手機廠商帶來機遇。
2007年6月,蘋果公司推出了劃時代的移動互聯網終端iPhone手機,在全球熱銷。而在此潮頭之中的并非只有蘋果公司,谷歌、微軟等非手機行業(yè)巨頭也在其中之列。
手機作為移動終端,最初盈利完全依靠對手機本身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從黑白手機、彩屏手機到藍牙手機、音樂手機、拍照手機再到游戲手機、導航手機等。手機廠商之間永遠是像素、屏幕、產品設計之間的競爭,產品研發(fā)的投入是無限的,而產品的價格卻在不斷下降。面對從來沒有過的市場寒流,也難怪各大傳統(tǒng)手機巨頭會紛紛向移動互聯網轉型。
全球手機巨頭之一的諾基亞在全球收購了一大批提供各種互聯網應用服務的公司,如移動即時通信應用Twingo、手機導航軟件Gate5、全球兩大地圖廠商之一NavTEQ等。這些行為都表明了諾基亞向互聯網轉型的決心。
從未涉足手機的“門外漢”谷歌也把利益觸角伸向了這個領域,它的夢想是以免費提供軟件的方式盡可能統(tǒng)一目前混亂的手機操作平臺,然后依托互聯網向這個被自己洞開的門戶源源不斷地輸入各種應用和內容。就像曾經的微軟。
其他手機巨頭如三星、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也紛紛跟隨時代的步伐推出在線音樂服務,免得遭遇淘汰的危險。
這些手機巨頭在我國市場上已經占有了一定的份額,在中國即將全面上馬3G的時候,這一廣闊的市場無疑給他們帶來了機遇。但目前,國產品牌顯然占有絕對優(yōu)勢。2007年11月底,中國移動對TD-SCDMA手機進行了招標,這次招標正是為了讓奧運期間“隨時隨地用手機看奧運”的愿望得到實現。參與競標的廠商最后結果是,新郵通獲得2.4萬臺份額,中興獲得8000臺份額,酷派中標5000臺,聯想也取得了3000臺的采購訂單。之前,華為、海信等手機老品牌也參與了競標,然而卻未抱得“美人”歸。
手機3G還需考驗
對于可以高速上網、并可擁有手機電視、視頻等多媒體功能的3G手機,許多用戶都翹首以盼。但事實上,WAP加入3G因素后,所呈現的可能將不會是手機領域一蹴而就的革命,反而更可能會是一個穩(wěn)定而緩慢的演進過程。
擺在三大運營商面前的首要問題,便是3G的推廣。任何成功的交易都是建立在用戶對性價比的考量之上。目前經過重組后的3家新電信雖然各有千秋,但移動網絡提供商的壟斷地位注定了移動互聯網不存在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如果3家新電信運營商在3G用戶爭奪戰(zhàn)中對WAP的資費沒有大幅降價,對于已有的WAP用戶來說,不存在換用3G的理由。因為短期內WAP網站的內容不會因為3G而有重大改變,可能會增加視頻與手機電視等服務,但用戶是否接受依然取決于資費。
而從目前TD-SCDMA試用情況來看,TD-SCDMA的反響平平。據了解,截止到5月20日,TD-SCDMA手機向友好用戶放號已達1.5萬部左右,但通過市場化渠道銷售的手機僅為3000部左右。
這與目前TD手機仍不完善不無關系。據了解,機型少、款式不好看使得用戶對其沒有眼緣而放棄是一方面,加之,TD手機較GSM手機來說待機時間短,功能較2G手機僅多“視頻電話”的功能,而這一3G手機殺手級應用還由于消費者暫時無法找到人視頻聊天而被擱置;TD手機引以為豪的高速上網,也因為基于高速上網的應用太少,手機客戶端軟件也有很多都無法滿足需求,讓3G手機“降級”成了普通的2G手機。
1.1資訊方面的應用
手機在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初期便與其進行了有效的配合,并且形成了龐大的移動互聯網的服務體系[1]。其中,移動網絡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相應的網絡支持,而手機則是網絡服務的終端,主要作用就是為人們傳遞具體的信息或者是資訊。在移動網絡的發(fā)展過程中,可以對具體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進而發(fā)現大部分使用手機的人主要就是通過手機來交流或者是工作,而利用手機獲取信息或者是資訊的人比較少。除非在比較特殊的情況下,才會通過手機來傳遞消息或者信息。因為手機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并且在初期,手機與互聯網的相互配合也沒有實現相應的效果。除此之外,利用移動互聯網傳遞信息,傳輸的僅僅是文字和圖表,所以使得接收到的信息與消息都比較單一。在移動互聯網絡技術的不斷升級與完善的前提下,手機使用者也逐漸停止利用手機來獲取信息。然而,手機技術的進步與完善,使得手機的類型增加,智能手機設備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機在獲取具體文字信息的同時,也能夠獲取影像資料,這樣有利于人們在收到具體信息后可以更容易的理解信息的主要內容。特別是目前的互聯網絡服務實現4G以后,使得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絡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手機使用者可以使用互聯網絡,把所需的信息資料或者是信息進行傳輸,傳遞到手機終端,這樣就可以利用更靈活的手段來獲得所需的信息[2]。除此之外,手機使用者還可以直接將移動手機連接到移動互聯網絡,方便其查找具體的信息與資料,同時還可以獲得具體的信息,進行微博的轉發(fā),微信的溝通等。通過對手機終端功能的充分利用,使用者可以及時獲取國家的政策方針,并且獲取所需的知識信息。同時,使用者可以利用具體的通信軟件來闡述個人觀點與建議。移動互聯網絡能夠利用具體的技術設備來實現信息或者新聞的傳播,因此,在手機與移動互聯網的產業(yè)體系背景下,促進了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使得新聞傳播不斷成熟。
1.2娛樂方面的應用
在使用互聯網絡的服務過程中,大部分使用者將娛樂作為重點的服務內容。同時,在手機硬件技術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手機游戲逐漸和移動互聯網絡相接軌[3]。手機的使用者可以利用智能手機來連接網絡游戲,并且打破了以往的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和影響。所以,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手機游戲的發(fā)展,并為其提供了有利的發(fā)展條件。利用移動互聯網絡來提供游戲,除了具體的單機游戲以外,還有更多種類的網絡游戲,進而使得游戲的質量與等級不斷提高。手機使用者使用手機終端來滿足自身的娛樂需求,并且移動互聯網絡可以提供流暢的網絡支持,進而使智能手機與電腦功能不分高低。與此同時,智能手機的內存以及中央處理器也能夠與臺式的電腦水平相媲美。目前階段,大部分的手機使用者都將其作為娛樂游戲的重要媒介。然而,娛樂的質量取決于游戲的質量。在智能手機出現后,手機游戲突破了原有的單機游戲模式,創(chuàng)新了以往簡單的網絡游戲,并且逐漸向頁游和端游的趨勢發(fā)展。所以,使游戲實現了3D階段。除此之外,手機質量也有了極大的改變,在手機的像素以及電池方面都有了進步與提高[4]。
1.3溝通方面的應用
在智能手機中軟件的種類與數量都比較多,尤其是聊天的軟件工具,包括微博、微信、QQ等等[5]。在4G網絡逐漸普及的前提下,手機自身的硬件也有所完善,通過移動互聯網可以實現語音通信的功能。手機使用者可以使用手機登陸微博、微信來與朋友、家人進行溝通,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字溝通的制約,可以利用手機實現影像、畫面與聲音的溝通。使用手機可以刷空間、刷微博、刷微信,刷人人。無論是晚上還是白天都可以利用手機與其他人進行溝通。
2其他方面應用分析
隨著手機硬件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使得手機的功能不斷擴展,可以作為個人的筆記本進行使用,但是也實際的筆記本仍有所不同。手機可以收發(fā)郵件、可以進行辦公,并且還能夠對Word文檔進行處理[6]。但是,手機在屏幕方面存在缺點,然而卻充分體現了隨身攜帶的強大優(yōu)勢。手機可以當作接收的終端,并在其他領域中進行應用。在公交車中,利用車內的移動車載WIFI鏈接的報站系統(tǒng),就可以使手機發(fā)揮報站終端的作用,及時提醒手機使用者下車。除此之外,手機也是比較重要的控制終端,能夠對室內的空調或者其他家用電器進行控制??梢栽谖吹郊仪?,對電飯鍋進行操控,使其煮飯,還可以讓空調制冷,熱水器自動加熱等等。
面對如此潛力巨大的市場,傳統(tǒng)互聯網公司開始介入。對此有贊同的聲音,有人稱“互聯網企業(yè)進入終端領域,可以達到互通有無,實現應用最大化。不是盲目進。”同時,也有反對的聲音,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楊元慶表示,最近聽說有很多互聯網公司試圖進入到手機領域,或者其他的終端領域,可是做硬件和做軟件、做互聯網完全不一樣,不看好互聯網企業(yè)進軍終端。
其實楊元慶只說對了一多半。手機是移動互聯網的終端,是移動互聯網的載體和表現形式。互聯網公司開始做手機,就像寫書的作者自己買書號、自己開印廠、搞發(fā)行一樣。有可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代價太大,而且得不償失。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與之前家電廠商做手機從硬件研發(fā)設計開始入手不同,此次互聯網企業(yè)并沒有真正“進入”到手機研發(fā),他們無意從事硬件開發(fā)多停留在手機內置自己的軟件和應用的層面,目的除了占領移動互聯網入口、延伸品牌忠誠度之外,還想賺取可能的利潤。
被裹挾著占領入口
移動互聯網近年發(fā)展迅速,將超越傳統(tǒng)互聯網。2011年11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網民為5.05億,網絡普及率為37.7%;手機網民為3.4億,為網民總數的65.5%。2012年預計移動互聯網用戶將突破6億,超過傳統(tǒng)互聯網用戶。
此外,工信部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月底,全國移動電話用戶數已達到9.97億戶,其中3G用戶1.37億戶,滲透率已達到13.7%。隨著電信業(yè)與互聯網、語音與數據業(yè)務的融合,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接近成熟。根據易觀智庫EnfoDesk預測顯示,預計到2011全年移動互聯網用戶規(guī)模將達4.3億,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guī)模達到851億。
固定互聯網的發(fā)展經驗表明,得入口者勝。隨著智能終端在市場上的普及,各方勢力都在進軍移動瀏覽器市場,搶占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瀏覽器份額爭奪戰(zhàn)在移動終端上開戰(zhàn)。國際上,谷歌、蘋果、微軟等幾大巨頭都不遺余力推廣自己的產品,Opera瀏覽器及Mozilla的Firefox瀏覽器也早已長線布局。
在國內,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奇虎360等公司不但要在手機瀏覽器方面有所作為,更想在“底層入口”(手機)上有自己的地盤、在手機出場之前內置自己的軟件及應用,所以進軍手機領域與手機廠商合作推出智能手機?!皳碛锌蛻艟蛽碛幸磺小保ヂ摼W企業(yè)進入手機領域更像是在爭奪與客戶之間最后的“20CM”,在他們心中占領入口就占有了世界。
另一個角度上看,“跟風”是種必然。很像之前推出微博,雖然只有前幾名會被大家記住,但是門戶網站如果沒有相關應用就會被用戶認為“已經不是互聯網大佬,失去話語權”,所以大部分門戶網站無論市場份額如何都有自己的微博產品。出手未必能做好,但是不做很可能說明自己已經不在行業(yè)第一梯隊。仔細想想,現在的傳統(tǒng)互聯網“大佬”們做手機很有些被裹挾的意思。
延伸品牌忠誠度的圖謀
搜索巨人百度、電子商務老大阿里巴巴、文學網站魁首盛大、安全軟件霸主360等互聯網公司跨界出擊、入局手機市場、內置特色應用,從根本上都是想把在互聯網上忠誠用戶以最直接的方式轉化到智能手機上。雖然邏輯沒錯,但是筆者對這種方式表示懷疑。除了手機領域絕不是靠“貼牌”就可以輕易進入并得到消費者認可之外,內置應用作為推廣重點或者手機名稱也不可行。
筆者自2006年開始關注移動SP(內容提供商),當時推廣的手段主要有發(fā)垃圾短信和在手機出場前內置應用業(yè)務為主。后者與當下互聯網企業(yè)內置應用邏輯完全相同,客戶一開機就有可能用到自己的服務,不同在于SP向用戶收費而互聯網基礎應用多為免費。問題在于,沒有一款內置某應用的手機,以此應用為名稱。
比如,內置“笑話大全”應用的手機,絕對不會對消費者說:“我們這款叫笑話手機,有很多笑話。因為您愛看我們在互聯網上的笑話,所以特意定制的。推出是為了防止別人壟斷您看笑話的權力!”真這么干只會讓自己成為“手機中的笑話”而不是“笑話手機”。遺憾的是,當下互聯網企業(yè)做手機用的正是此邏輯。選擇權在客戶,而不在手機叫什么、裝了些什么。
想延伸品牌忠誠度不丟失客戶的想法無疑是好的,但是重點不在于硬推給客戶什么,而是讓自己的產品更符合客戶的需求,滿足他們潛在的需求。關于潛在需求,蘋果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推崇亨利·福特(福特汽車創(chuàng)始人)的一句話:“如果你問你的顧客需要什么,他們會說需要一匹跑得更快的馬,而不是汽車?!?/p>
賺取可能的高利潤
經過殘酷競爭洗禮的互聯網公司并不會頭腦發(fā)熱到去做硬件,但他們對iPhone的高利潤卻是覬覦已久。據加州大學和雪城大學三位教授合寫的《捕捉蘋果全球供應網絡利潤》中分析,2010年蘋果每賣出一臺iPhone,就獨占58.5%的利潤。如此之高的利潤率不得不讓人心動。
成功背后是蘋果多年的堅持。今天的成功,源于其在硬件、應用系統(tǒng)、軟件等方面多年的積累。比如:iPhone從概念到產品下線,數千人前后花了7年多時間,喬布斯從上百個方案中挑選最優(yōu)的,連電路板上的每個螺絲都不放過。
這似乎已成為一股潮流。目前,建立粉絲俱樂部的企業(yè)不在少數。華為有花粉俱樂部,小米有自己的米粉,剛剛成功攪起一股智能路由器之爭的極路由,也有自己的“極蜜”?,F在,這個名單中還得加想和金立,后者就投資了互聯網手機品牌IUNI,試圖與小米正面交鋒。
應該看到,對粉絲癡迷的更多是互聯網公司,特別是重新亢奮起來的互聯網手機企業(yè)。
作為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互聯網手機品牌,IUNI與小米的路子完全相反。它擯棄小米提倡的“沒有設計就是最好的設計”理念,而是把彰顯個性品味的設計,與超強性能的融合放在首位。在IUNI品牌總經理何驍軍看來,中國手機市場的中堅用戶群體,是一代真正有品味、有觀點、有個性、愛生活的年輕人。對這些“有品青年”來說,手機絕不應是吞噬時間、侵占生活的玩具或工具,而應是表達自我、創(chuàng)享生活的伙伴。為此,它為滿足粉絲的要求,提倡“零預裝”,拒絕一切第三方強制預裝,將應用選擇權完全交還給用戶。
為獲得粉絲的熱愛,聯想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在日前開啟的旗艦智能手機——聯想VIBE Z的線上預售活動中,聯想第一次采取全新的嘗試——以純粹的互聯網模式推廣旗下迄今最好的智能手機。
馮幸的頭銜是聯想集團副總裁、MIDH中國業(yè)務部總經理。但現在,他似乎更喜歡“聯想樂粉俱樂部主席”這個稱呼。
聯想手機在“樂粉”的鼓吹下,能從低端的代名詞,一躍成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品牌嗎?事實上,當用戶拿到這款手機時,消費者的參與感也到此為止,他們并沒有從聯想獲得更多的榮譽感,或者是作為聯想手機粉絲的一絲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