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揚州個園游記

揚州個園游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揚州個園游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揚州個園游記

揚州個園游記范文第1篇

霏霏的江南煙雨籠罩著這莊嚴肅穆的府邸,在暮春或明或暗的霞光中投下古樸與厚重,輕撥銅環,聆聽那清脆的“?!敗敝?,“簾外芭蕉惹驟雨,門環惹銅綠”,悠遠綿長的旋律勾勒出這大家族的興盛與衰敗。曲終人散,于是孤宅一座;千金散盡,終成南柯一夢。榮華富貴如滔滔江水,滾滾而來,卻又滾滾而去。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夢醒時分,我們又留下了什么?我不知道,于是踮起腳尖,跨過門檻,走進了古韻猶存的宅院。

“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惟儉與勤?!睖喓裼辛Φ男袝肽救?,筆墨游轉于門柱之上,瀟瀟灑灑,仿若一瀉千里的瀑布,流淌出一個家族的心聲。好個“非耕即讀”,妙哉“惟儉與勤”。千兩黃金、萬斤白銀買不回求知與勤奮。自己打拼下來的一片天,若是沒有合格的接班人,必毀于一旦。若是不愿“面朝黃土背朝天”,便只有讀書。說是不為功名利祿,未免過于清高。可是富戶人家里的兒孫又有幾個寒窗苦讀數十載,為滾滾財源,也為內心的“芝蘭之室”的?少,少之又少!所以我欽佩,我贊嘆??吹沂溃芙^紈绔子弟無所事事的行為,每個兒女都是普普通通的讀書人,都應該去接受知識的熏陶。他們的老父親面對金錢誘惑,仍能清醒地教育孩子們,這是何等高的修養、何等高的學識。笑看富貴,是揚州人的根。

眼前樸素的小桌上,放著一塊明鏡,一個西洋鐘,一個花瓶。意寓著終生平靜,終生平安。閉上眼,仿佛老先生依舊坐在那把高高的木椅上,衣著樸素,眉頭舒展,眼微瞇,輕輕抿一口濃茶,愜意地回味著,靜心諦聽著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倏然,宮燈點燃了,燈籠亮了,婢女們提著竹屜,忙碌于廚房與飯堂之間,窄窄的火巷中傳來了“嗒嗒嗒”的輕響,凌波塵起。這些江南的女子們,沒有濃重的脂粉香,回眸一笑,且聽風吟,她們只是大家庭中小小的一員,卻從未抱怨過什么,在平凡的生活中,泰然處之。這黃家大院,一片安靜與祥和。安寧清心,是揚州人的根。

聽這兒的人說,最后,黃氏鹽商還是敗落了,最小的兒子見證了這個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我驚訝,他和賈寶玉有相同的開始,卻有截然不同的結局。寶玉最后出家,四大皆空,這難道不是一種逃避嗎?“那他最后怎么樣了呢?”我忙追問?!八闪艘幻现嗅t,醫術精湛,造福百姓??!”老者淡淡地說。面對苦難,有時真的是無處可逃,只有自己釋然,一切才會迎刃而解。同是家道中落,為何有不同的選擇?或許因為他是揚州人,我被自己的念頭逗樂了,微微一笑。他們從小便耳濡目染圣賢之道,早已不在乎身外之物,地位、身份,不過是換了個名頭而已,人生本是這樣戲劇化,是偶然也是必然,有何不可接受呢?笑看清貧,是揚州人的根。

人生多舛,歷史善變,揚州城從隋唐的舟船如織、商賈如云到漸漸被冷落于光陰的角落??墒?,揚州人,揚州人的根從未改變,寵辱不驚!繁華似錦之時,我們沒有忘記“富貴不能”;冷冷清清之日,我們依然銘記“貧賤不能移”。我們笑看富貴、清貧,我們坦然心靜,這是揚州人從古至今的操守,是揚州人深深扎于歷史浪濤中蒼勁的根!

離開個園,我找到了揚州人的根……

簡評

揚州個園游記范文第2篇

園林文學藝術的發展

我國的園林文學歷史源遠流長,春秋時代的《詩經》不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而且是最早的園林文學?!对娊洝分性缬嘘P于“囿”的記載。而在我國關于園林的賦中,必須要提的是司馬相如的《上林賦》和杜牧的《阿房宮賦》,從水景、石景、植物、動物以及建筑等多個方面表現了當時園林設計的巧妙。還有很多園林的散記,比如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唐代白居易的《冷泉亭記》以及宋代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將人、景、物緊緊結合,表達高超的思想境界。例如,在東晉大文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描述了人們向往的人間仙境,對造園藝術和文學發展都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2]。

到了元、明、清,中國的園林文學已經發展到了精益求精的階段。這個時候的很多文人都在自己的劇曲作品中通過寫園林寫景色來抒發一些詠史、嘆世、懷才不遇的情懷[3]。在元朝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曲詞“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中,通過秋天、西風、瘦馬、老樹、枯藤描寫得蕭瑟來呈現出羈旅荒郊的凄涼。

到了明清時候,已經將造園工藝和文學藝術的融合推向了新的高度。這在很多的文人作品當中都是可以見到,例如袁宏道的《滿井游記》、李漁的《閑情偶寄》、李斗的《揚州畫舫錄》等。在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園林的布局、園林的題名及園林的詩賦等都融入了特有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綜上所述,古典園林從構園、造園到題園、詠園,都是與園林文學緊緊相隨的,因此,古典園林的發展與園林文學的發展相隨相伴的。另外,通過園林中景物的題詠,使得游園的人們不僅欣賞到園林的美景,更能感悟到造園者賦予景物的思想內涵。

文學藝術在中國古典園林中的應用

(一)成景

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獨到的匾額、優美的楹聯、精湛的書法篆刻。我國古典園林也多是主題園林,多以典故和內涵來突出園林的主題。例如清代初期文學家張岱的園子,取名為“不二齋”。而在古代“,齋”代表園子不大,比較小,而“不二”二字主要是指“可以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之意。另外有一些園子的面積比較小,常常取名為“殘粒園”、“寸園”“、半園”“、芥子園”或者“壺中天地”等,也常常暗含主人家淡泊名利、閑情逸致的超脫性情。這些標題往往有畫龍點睛的功效,主人家需要很用心才能確定園名。而對于游園的人來說,首先要通曉這其中的意義,才能夠很好地欣賞園內的景觀,通曉主人的用意。也正如曹雪芹在《紅樓夢》的第十七回中道出了書畫在構園造景中的重要性———“若大景致,若干亭榭,無字標題,任是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在我國古典園林中,隨著駢文和律詩的發展,楹聯也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這同時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文學藝術形式[4]。古典園林中的楹聯豐富多彩,從一字一音一義中反映人們的認識和客觀規律,以及一些亙古不變的哲理。一般由古典詩文的對偶以及押韻演化而來的楹聯,它在內容上不僅引入了類似詩詞曲賦等的長處,而且往往從形式上表現出對仗工整,把散文的氣勢與韻文的韻律很好地配合在一起。如我們熟識的位于蘇州古城的“拙政園”,在它的“雪香云蔚亭”中有一副對聯寫道“蟬噪林更靜,鳥鳴山更幽”。又比如揚州瘦西湖月觀中一副楹聯為“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再有就是有名的回聯———“風風雨雨暖暖寒寒處處尋尋覓覓,鶯鶯燕燕花花葉葉卿卿暮暮朝朝”,使人讀起來連綿不絕,柔情盡灑。此外,這些楹聯和匾額不僅文字雋永、文書美妙,而且意寓深遠、情境含蓄。園主也往往通過文字和書法來點明景點的精華,抒發自己的情懷。而在我國古典的園林中,篆、隸、草、行、楷五大類書體都有,每種書法都有其獨特的特點,使得兩者相得益彰。

(二)點景

點景往往以最凝練的詞或字來點出景點的環境特征、景觀境界[5]。古典園林非常重視意境,至今還保留的古典園林不少,比如蘇州的“網師園”和揚州的“個園”。網師園一開始是由南宋文人史正志興建的,到了清代由宋宗元將網師園買下并重建。宋宗元自比為漁人,號網師并以此號來為花園命名。因為網師有“漁隱”的含義,都有歸隱的意思,因此園內的格局布置和題名都帶有很濃的隱逸情懷。鹽商黃應泰在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個園,因為黃應泰本人喜歡竹子,借鑒了坡“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詩意,在個園中種植了很多的竹子。另外,個園的“個”字就是“竹”字的一半,以表現竹子的堅貞不屈。

(三)拓景

揚州個園游記范文第3篇

【關鍵詞】徽商 商業 文化 良性互動

自20世紀末以來,伴隨著市場經濟商業化的飛速發展,幾乎所有的事物都被打上了“市場化”、“商品化”、“世俗化”的烙印,在這一過程中,文化也未能幸免,開始走向大眾化:文學的高雅與凡俗之間的距離消失;藝術與生活的邊界被打破,并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消費品;所謂的精英者也從藝術的圣殿步入到平民大眾之中。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紛紛把矛頭指向當今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商業被看成是低俗的、跟文化相抵觸的、不友好的行為。然而,商業與文化這兩者并非水火不容的,它們也可以形成良性互動的關系。在這一點上,形成于宋代,在明清之際達到鼎盛的徽商為我們理性看待這兩者的關系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這同時也是徽商留給后人的啟示或者說是徽商精神現代價值之呈現。

徽商歷史悠久,自唐宋以后,人才輩出,明清之際,由徽州人組成的商幫以雄厚的財力和強勁的競爭力與晉商及其他商幫相抗衡,并且獨占鰲頭,贏得時人稱贊。徽商經營范圍以鹽業、茶葉、木材、糧食為主,活動范圍遍及全國各地,有“遍地徽商”之說,甚至在海外諸國也留下他們的足跡。從明初到清末,徽商不僅積累起驚人的財富,出現了擁有資產百萬乃至千萬以上的大富商,而且他們也以其雄厚的財力物力致力于精神文化事業的發展,孕育了璀璨的徽州文化。

先生說過:“在經濟因素之外,我鄉人這種離家外出,歷盡艱辛,冒險經商的傳統也有其文化上的意義?!雹僭谥袊饨v史上,“重農抑商”不僅是官方的傳統政策,也一直是社會的主流意識,徽州地區由于其貧瘠的山地地形,耕地甚少,當地人在嚴酷的生存壓力之下,只能走出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外出經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這首民謠道出了徽商的艱辛。他們行走在大漠荒涼之地,崇山峻嶺之間,饑餐露宿,從小本起家,由學徒到老板,在商海中拼搏進取,不僅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于“躬耕田畝”的道路,而且打破了“重本抑末”的傳統價值觀念,不少人棄農就賈,逐利成風。據史料記載,乾隆年間,在揚州設立“務本堂”作為徽商辦公、聚會之場所。耕田是務本,經商也是務本,反映了整個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這也直接導致了明后期出現了早期啟蒙思想和實學思潮,強調私欲即個人的物質欲望,天理不能抹殺私欲。這一思潮引起了文學觀念的變化,如李贄的“童心說”,袁宏道的“獨抒性靈”,李開先的“真詩只在民間”都是這股思潮的產物,同時也開啟了全新的文學主題,如對人欲的肯定(《牡丹亭》),對個性的張揚(《西游記》),對傳統觀念的否定(“三言”、“二拍”)。徽商不僅自己從事文學創作,他們當中相當一部分兼具商人與文人的雙重身份,如馬曰、江春、汪道昆等,同時他們也將本身的商賈生活作為表現對象寫進文學,出現了大量的徽商個人傳記。

除文學外,在其他文化領域,徽商也同樣開辟了新的天地。在戲曲方面,徽州鹽商利用其經濟實力引導著戲劇潮流,使當時徽商云集的揚州成為全國的戲曲中心,尤其是四大徽班進京,標志著京劇的誕生,譜寫了堪稱中國戲曲史上最華麗的篇章,這也是徽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貢獻。徽商富有起來之后的另一個投資意向是修建園林,蘇州、揚州現存的園林建筑很多都是徽商興盛時建造的,如揚州的“個園”,馬氏兄弟的“小玲瓏山館”,江春的“康山草堂”等等。園林為當時的文人雅士們提供了詩酒聚會的最佳場所,徽商不僅是聚會的組織者,更是聚會的參與者。園林聚會不但有一定的文化水準,而且也為廣大的文人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聚會使一些懷才不遇、生活窘迫的文人能長期留下來,潛心專研學問,如清代的厲鶚,姚世鈺等人就曾得到過徽商馬曰的資助。歲月變遷,如今遺留下來的園林本身也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見證著徽商曾經的絢麗與輝煌。

“賈而好儒”是徽商區別于其他地域商人的顯著標志,人們甚至稱徽商為“儒商”,好儒不僅僅是提高了他們的文化修養和翰墨知識,而且也改變了他們的價值取向。他們善于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作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準則,加強了自己的道德準則,從而在具體的商業活動中躬行儒道,堅持商業道德。徽商以誠信立業,恪守承諾,注重產品質量,講究貨真價實,而不是唯利是圖?;丈虆蛆i一次性進了3800斛胡椒,在付款時發現了這批胡椒有毒,但他仍然按原價買了下來,這是因為他考慮到如果退回賣主,這批胡椒還可能會轉售他人,這樣就會坑害更多的人?;丈痰倪@種舍利取義的行為和誠信的品格為他們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口碑?!耙嗳逡嗌獭钡奈幕愿袷顾麄兏哂薪浬痰闹腔酆桶盐丈虡I機遇的能力,更容易結交官僚士大夫,擴大他們的社會交際圈,這也間接的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回報。

盡管徽商注重功利,追求錢財,但在實踐中也深感文化的重要,加之傳統文化對其根深蒂固的影響,當他們積累了大量財富之后,培養子孫讀書做官就成了他們的追求。因此,重視教育,提倡讀書在徽商中蔚然成風。為了讓更多的子弟讀書業儒,徽商大量投資興辦家塾、義學、書院,還為家庭貧困的宗族子弟提供經濟援助。正是徽商們的努力,才使得徽州地區成為“東南部署”、“文獻之邦”,濃厚的讀書氛圍綿延數百年而不衰,培養了大批的人才,這些人是徽州文化培育的精英,同時他們自身也成為徽州文化的創造者和生力軍。從這個意義上講,徽商的重教興學為徽州文化精英的成長提供了物質保證,也為徽州文化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徽商的文化投資顯示了他們獨特的眼光,他們的雄厚財力足以支撐文化的繁榮,滿足自身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需要。反過來,這些文化上的投資也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戲班和園林有效地發揮了社會交際的作用,文人雅集,詩酒文會對徽商來說,其中就很有可能蘊藏著商機,蘊藏著他們所追求的財富。對子孫后代教育的重視,培養了更多的人才,形成商儒互濟的局面。他們以一己之力改變了文化史的走向,促進了商業與文化之間的良性循環。

沒有文化的商業是短命的,沒有商業的文化是無力的,文化和商業不應該是對立的而應該是共生共榮,相互促進的。徽商是經濟與文化良性互動的一個標本,“我們研究徽商的歷史,不是醉心于頌揚往夕的輝煌,而是希望從中尋求一種精神力量,以應對迅猛發展的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問題?!雹凇?/p>

參考文獻

① 著,唐德剛 譯注:《口述自傳》,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②潘小平,《徽商精神中的現代價值》,《江淮》,2004(1)

揚州個園游記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文化產業園區;江蘇;文化產業;文化建設;發展;問題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

Releva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Park:

Jiangsu as an Example

GUO Yan-lin

2003年以來,園區化建設已成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所帶來的產業集聚效應、規模經濟效應都不容小覷,尤其是,園區化建設對文化企業無形資產的增值,文化品牌的樹立,文化人才隊伍的培養都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天的文化產業已然成為我國的戰略性產業,而大量的中小型文化企業以及相當數量的大型、重量級的文化企業都入駐了各類文化產業園。我國的文化產業園也突破了早年單一行業產業園的局限,向多功能和綜合型產業園發展。東部地區文化產業園區的發展勢頭尤為迅猛,但各類文化園的扎堆建設、一窩蜂上馬也給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一定的負效應。因此,有必要厘清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目的、方向,便于行政機構全盤掌握、統籌規劃,促進地區文化產業的有序經營、良性發展。

一、文化產業園發展應注意規避的兩大誤區

不可否認,我國的文化產業園建設尚處于不成熟階段,還存在一些制約其發展的問題和影響文化產業園長期利益的不良因素。尤其是,在園區建設中過度注重經濟利益,而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文化產業園建設所服從和服務的宗旨,這不僅不利于文化產業園的長期健康發展,而且也不利于地區文化產業乃至文化建設的繁榮與發展。文化產業園建設在某種程度上是服務于地區經濟發展的,但其最基本的宗旨卻是服務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局,是服從和服務于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決不能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誤區之一:文化產業園建設房地產化

雖然文化產業園建設離不開土地,但在一些地區,文化產業園園區建設已經簡化為某種房地產開放項目,文化成為帶動周邊地價上漲的噱頭,文化產業被視為替房地產業掙吆喝的工具。誠然,文化產業園區的建成具有著更為深遠的帶動效應,對于地區經濟的促進作用也并不僅僅局限于文化產業本身,在一定范圍內還能推動相關產業的共同繁榮。但是,文化產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實體,文化產業園區作為文化產業集群的集聚方式,其立身之本是服務于當地文化企業的發展,使之盡快成長為未來地區經濟新的增長點。所以,在文化產業園建設中切不可因為短期既得利益而忽視了園區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注意避免文化產業園區的建設房地產化。

誤區之二:文化產業園建設政府行為化

一般來說,成功的產業集群多數為市場自發形成。當前我國的文化產業園建設卻多為地方政府參與甚至是主導下建設而成的,從省一級的行政機構到基層的街道辦,幾乎每個層級的行政部門都參與了當地的文化產業園建設。地方政府重視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固然有利于地區文化產業發展,但必然在區域性的規劃中會存在壟斷與地區封鎖的現象,存在由于地主保護主義而衍生的布局結構上的種種問題。因此,為保障區域性文化產業的健康、有序、協調發展,必須在強化政府服務職能的同時,注意避免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政府行為化,應更多地吸納社會力量,更多地依靠市場,打破地方主義狹隘而封閉的視野,使文化產業園區能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潮中,找準自身的定位。

二、江蘇文化產業園建設之特色

作為新世紀的產物,中國的文化產業和文化產業園自發軔至今不過短短數年,卻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以江蘇省為例,在“十五”時期,江蘇取得了文化產業資產、營業收入名列全國第五位,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72%的成績。到2008年,江蘇文化產業增加值為800億元,比上年增長36.2%,并連續三年保持近30%的增幅,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也由2004年的1.72%提升至2.6%。

自“十五”期間,江蘇即開始積極推進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一批文化休閑街區、影視基地、創意動漫基地等文化產業園之雛形在江蘇大地上生根發芽。在經歷了數年的摸索和發展之后,近兩三年,江蘇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逐步步入規范化軌道。在政府協調、市場化運作的模式下,一批有著不同主題、形態多樣、功能互補的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產業基地應運而生。目前,江蘇已擁有在建或者建成的各類文化產業園60多家,其中包括7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4個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在借鑒了全國各地以及省內各地市的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和管理的經驗之后,江蘇在積極加快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的同時,更注重文化產業園的規劃和定位,關注園區的自身特色建設,促進地區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分工,增強產學研一體化合作,以形成品牌優勢,并依靠江蘇人才優勢,構建起人才資源高地,充分發揮文化產業園區的產業集聚效應。

縱觀江蘇文化產業園的發展歷程,我們欣喜地發現,江蘇文化產業園已從質疑聲和困惑中走出來,以更為自信、更加鮮明的形象立于國內乃至國際舞臺。江蘇文化產業園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呈現出四大特色。

特色之一:高新技術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緊密結合

江蘇的文化產業園建設非常注重高新技術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文化創意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都倚重于高級生產要素,都具有知識密集、資源能源消耗低、增加值高的新興產業特征,此兩者結合更易于促進強大而持久的產業繁榮。按照“產業集群”現象之說,一個優勢產業通常會與相關強勢產業一同崛起,加強文化創意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互動將能在一定程度上構建起個性化的產業模式,生成文化產業園自身特色和產業競爭優勢,進而促進區域競爭力的提升。

2004年常州影視動畫產業有限公司被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授予了“國家影視動畫產業基地”的稱號,2006年以來,常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先后榮獲“中國十佳最具投資價值創意基地”、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區”等稱號,并在2007年成為“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2008年底,常州中華恐龍園、常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和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的常州軟件園進行了整合,形成了一個總面積達8平方公里、定位于長三角一流的生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常州創意文化產業基地。這是一個高新技術與文化創意結合的大手筆,近400家軟件和動漫企業的入駐,包括卡龍、宏圖、小櫻桃、仁永影視、卡龍、暴雨等知名動漫和網絡游戲企業和日本OKI、富士通、美國芯安、和佳軟件、國光軟件等多家國內外知名軟件企業。常州創意文化產業基地在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優勢和行業互動優勢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軟件、動漫、網絡游戲為特色的創意產業集群。園區內,相關的文化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集中,共享國家級二維無紙動漫技術、軟件公共測試技術、影視動畫制作技術、數字娛樂產業技術、教育培訓技術、國際交流合作、衍生產品研發、產品產權交易、投融資等十大公共服務平臺。一方面是產業生產要素的積聚,一方面是產業集群現象和產業集聚效應的產生,既可以在微觀層面上,為園區內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支撐和推動力;也可以在更高的層面,促進新興文化業態產生及其在文化產業中比重的增加,對常州創意文化產業基地的品牌建設和長足發展,乃至常州“創意之都,動漫之城”的城市目標的實現有所貢獻。

特色之二:政府引導資金領跑,民營資本跟進

各個文化產業園都會在組織機構、政策扶持、孵化載體方面為入駐園區的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如,降低房租;稅收的適當減、免、緩或返還;建設并提供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一系列舉措使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伴隨著政府的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的注入,民營資本在文化產業領域中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007年江蘇省文化產業引導資金項目中接近25%為民企項目,投資額為27億元。2009年,民企項目占47.9%,投資額超過110億元。由此可見,在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的引領下,民營資本逐漸有序地進入了文化產業領域的各個方面。以南京市為例,從2007年至2008年,南京文化創意產業協會中民營企業占會員總數比例從69.2%提高到76.8%,數量由56家發展至83家。時至今日,南京動漫行業協會中72.7%的會員為民營企業;南京演出市場總額為近2億元的投資總額中,民營資本占到了70%。而南京建設規劃的和已經開園的42家文化產業園區中,由民營和社會資本投資興建的占到69%,并且由民營資本投資興建的企業占園區入駐企業的半數以上。民營資本已成為推動江蘇文化產業發展振興的重要力量。

特色之三:立足地域優勢和文化資源優勢

在2009年的全省文化建設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梁保華同志指出:“要加強文化產業集聚區建設。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積極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園區,重點發展高科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加快培育富有活力、形態多樣的文化產業集群,提高文化產業規?;?、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水平?!?/p>

雖然,在初期的發展階段中,江蘇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趨同現象,擠壓了文化產業園彼此間的生存空間和現實價值。各個園區相互效仿,園區內產業結構趨同;但是,一直以來,江蘇的文化產業園建設都較為重視地區間文化產業結構布局優化的問題,努力培育一批定位明確、規劃科學,立足當地文化資源優勢、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在南京和蘇錫常等城市優先發展影視和動漫制作、時尚設計、傳統工藝等項目為主的文化產業園,已建成了南京高新區國家動畫產業基地,國家級蘇州動畫產業基地、無錫動畫產業基地和常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以及南京石城現代創意產業園,江寧織造府,國家級蘇繡文化產業群,沙家浜影視產業園還有龍潭金箔產業園等等;在徐州、揚州、連云港等市則突出發展以工藝美術、文化旅游類項目為主的文化產業園,如揚州工藝美術集聚區、徐州文化產業園、連云港市的西游記文化產業園等。我們堅信,只有在深入挖掘區域文化優勢、地域優勢,發揮群體競爭優勢的情況下,江蘇文化產業才能真正走上以文化產業園區為增長極,帶動周邊共同發展的道路。

特色之四: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是文化建設的第一資源,是江蘇文化產業發展的依托。江蘇文化產業園的振興不僅需要大批的優秀文化人才,更是呼喚一批優秀文化經營管理人才。因此,在江蘇文化產業園發展過程中,各園區都致力于營造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突出表現為在各地普遍形成了產、學、研一體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文化人才隊伍。

常州創意文化產業基地依托常州科教城以及常州各高等專業院校教育資源,并同時引進一批國內外知名動畫藝術學院,為基地搭建了人才培養平臺,提供了相應的人才支持。園區集動畫研發制作、人才培養、動漫體驗等諸多功能為一體,重點對動漫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進行培訓,每年相關高等藝術院??上驁@區企業輸送動畫人才近1000人,基本滿足園內人才需求。

揚州個園游記范文第5篇

關鍵詞:旅游資源;人文旅游資源;明代

一、引言

隨著廣大民眾對精神生活的要求日益提高,與人文旅游資源相關的旅游活動逐步發展起來。而明代作為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高峰,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不斷進步,知識階層認知趨于務實,從而使這一時期形成了大量的人文景觀。

二、旅游資源的概念

旅游資源在國外被稱為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指旅游地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因素的總和。在中國,學者們對這一概念進行了廣泛的探討,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凡能夠吸引旅游者產生旅游動機,并可能被利用來開展旅游活動的各種自然、人文客體或其他因素,都可以成為旅游資源。

三、人文旅游資源的分類

人文旅游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風貌和特征的集中反映,記錄著人們政治經濟活動,并反映其文化藝術的結晶。人文旅游資源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豐富,而且可以轉化、改造。因此,依據不同的性質、內容和形式,人文旅游資源可分為如下幾種:1.歷史類旅游資源;2.民俗民族類旅游資源;3.宗教類旅游資源;4.園林類旅游資源;5.文化娛樂類旅游資源;6.購物類旅游資源 。

四、明代人文旅游資源

(一)歷史類旅游資源

1.北京故宮

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宮,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故宮的主題建筑分為前朝、后寢兩部分。前朝以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是封建國家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后寢以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后宮。

2.天壇

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歷經嘉靖朝擴建和清乾隆改建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皇家祭壇,以其文化內涵之豐富,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之深厚,受到我國政府的重視和保護。天壇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和皇穹宇。它們依次排列在天壇南北向的一條直線上,構成一幅完整的富有圖案美的布局。

3.明代帝陵

明初曾建都南京,因而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建在南京城附近的鐘山腳下,稱為明孝陵。明代自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后共有13個皇帝藏于北京昌平陵園,故稱十三陵。十三陵共占地40平方公里,周圍建有陵墻。一條南北向的總神道通向各陵,沿道建有石碑坊、大紅門、神道柱、石像生等。十三陵中規模較大的有明成祖的長陵、明世宗的永陵、明神宗的定陵。

4.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結構之完整、風格之古樸、名勝古跡之眾多,在現存同類古城中絕無僅有。它于明洪武初年重修。城墻高12米左右,周長6.4公里,有垛口、敵樓、角樓、甕城等。城內街道、商店、衙署等比較完整的保存著傳統風貌與格局。

(二)園林類旅游資源

1.古典園林

明代,中國古典園林造園藝術達到了高峰,江南更成為私宅園林的集中地。僅蘇州當時就有私宅園林271處,明代留存至今的園林代表作有蘇州的拙政園、上海的豫園、無錫的寄暢園等。明代古典園林的興盛,促進了造園藝術的發展。吳江人計成的《園治》一書,第一次對園林進行全面、系統的理論總結,成為我國園林藝術的不朽之作。

(三)宗教類旅游資源

1.塔爾寺

明代是藏傳喇嘛教發展的重要階段,其中,塔爾寺位于青海湟中縣,是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創始人宗喀巴的誕生地,因而成為信奉喇嘛教的藏、蒙等少數民族瞻仰膜拜的圣地。寺院始建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由眾多的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組成。布局嚴謹,建筑巍峨,是藏漢民族形式的巧妙結合。其中,酥油花、堆繡、壁畫是著名的塔爾寺三絕。

2.武當山道教建筑群

武當山位于湖北丹江口市境內,是我國道教第一名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明成祖朱棣動用30萬軍民在此建成了龐大的道教建筑群,并封武當山為“太岳太和山”,地位超過五岳。嘉靖年間,又加以擴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的宏偉規模。其中,主要宮觀有金殿、紫霄宮等。

五、結語

綜上所述,動機是旅游活動產生的根本因素,形成旅游動機的因素很多,其中,較高的歷史價值對于游客能夠產生吸引,通過旅游,游客可以從中了解旅游地的歷史變遷,懷念過往生活,從而產生歷史認同。明代人文旅游資源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明代社會發展的“活化石”,承載著一段段歷史記憶,我們有義務讓這些歷經上百年的資源一代代流傳下去。

參考文獻:

[1]陳建勤,明清長江三角洲地區旅游活動及社會意義[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5)

[2]王淑良,中國旅游史(古代部分)[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8

[3]甘枝茂、馬耀峰,旅游資源與開發[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相關期刊更多

揚州文化研究論叢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揚州市揚州文化研究會

揚州大學烹飪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教委

揚州師院學報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巴河县| 六安市| 泰州市| 山丹县| 景德镇市| 长治市| 兰考县| 雷波县| 无锡市| 都兰县| 东明县| 霍州市| 于田县| 福安市| 桐乡市| 浏阳市| 响水县| 眉山市| 浠水县| 达日县| 屯留县| 疏勒县| 长海县| 德安县| 旺苍县| 上思县| 德清县| 和顺县| 绥棱县| 阿拉善左旗| 乌海市| 罗田县| 田林县| 乐山市| 百色市| 石家庄市| 游戏| 屯门区| 东兴市| 社会| 平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