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我眼中的李清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題記
依稀夢中,遠古先人吟唱著古老的歌謠在田間河邊勤勞地耕種。從《詩經》中一路走來,我聽到無數黃皮膚黑眼睛的中國人吟誦著不朽的詩篇,抑揚頓挫、斷金切玉,每個字都那么妥帖,那語言仿佛活了過來,如夢謠般輕輕吟唱著中華民族的風骨和氣度。
是的,從來未曾將漢字看成沒有思想沒有感情的死物;從來未曾將漢語看成簡單的交流工具。從來,我都是將它放在高高的神壇上,當作祖先千百年傳承下的民族圖騰般頂禮膜拜。神圣而虔誠。在我眼中,母語如河,流淌著先祖的諄諄教誨和萬般叮嚀。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從《詩經》中,我知道中國人眾口傳承的君子形象是溫潤如玉、堅硬如玉的,那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和雍容的氣度。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從李清照的深情歌頌中,我明白中國人欣賞的是怎樣豪爽大氣的英雄。
雄渾壯闊、氣度雍容,簡簡單單的漢語告訴我們的竟是如此寬廣的胸襟,傳達給我們的竟是如此深刻的哲理!教我們如何不深深地熱愛自己的母語?
然而,令人驚詫悲憤的是,眾多言論舉措甚囂塵上:在只有華人物理學家參加的大會上,主辦方要求所有專家學者一律用英語發言;大學生的必修科目是英語,漢語卻被漠視;眾多公共場所,標識牌上使用的竟也是英語!
觸目驚心,漢語,我們的母語,竟被漠視棄置到了如許田地!
在日本人無所不用其極地在淪陷區推行奴化教育,進行日語教學時,廣大中國人民奮起反抗,漢語最終不能被從中國歷史上抹煞!然而,如今,為何我們不能將我們的母語深深地尊敬、刻骨地銘記?
依舊,喜歡端端正正的方塊字;
依舊,喜歡音韻和諧的漢語。
因為,那是我的母語,是深深植根于民族土壤中的我的母語。
母語如河,請仔細聆聽波濤的絮語,因為,那是靈魂的訴說。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小學生活早已翩然而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我們又要在新的征程上“萬類霜天競自由”了。“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悲歡離合,有喜有憂,令我笑逐顏開的是我們都在“幾番風雨,幾度見斜陽”地向目標奮斗,而讓我“悵望千秋一灑淚”的是,曾經百花爭艷、濟濟一堂的班級要四分五裂、七零八落,悵寥廓,我們再也不能一同踏上中學的熱土,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樣“攜來百侶曾游”地在人聲鼎沸的校園歡呼雀躍了?;叵肫鹨酝?ldquo;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時光,一種莫名的感傷讓我潸然淚下。于我而言,以往的多愁善感是我在“為附新詩強說愁”,而今朝的淚如雨下才是真正“一觚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的悲涼啊。曾經的我們邂逅在這片“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沃土,而今日,又要在“狼籍殘紅,飛絮蒙蒙”的土地上分道揚鑣。在班級里近八十人的手松開的那一刻,我看到周圍的一切都在這“花自飄零水自流”的時節掩面而泣,涕淚沾巾,我感受到了屈原《離騷》中的那種“獨自怎生得黑”的凄涼,我體會了李清照在風燭殘年之時那“對酒當歌歌不成”的寂寥的心境。在這“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的時候,眼前突然浮現起了那幾個眉飛色舞的面孔——我的同桌。
小學時代,我曾經歷過七次同桌,有男有女,擁有的同桌個數算是班上首屈一指的?;蛟S是我的人緣好,也或許是老師對我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張冠李戴,當然,同桌次數多,那坐同桌的時間便寥寥無幾了。有一兩次是我們剛剛握手言歡,義結金蘭,便又要各為其主、天各一方。在這些層出不窮的同桌中,幾乎沒有讓我印象很深的,“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同窗時光在我看來平淡如水,或許我太過無情無義了吧,雖然我對同桌要求不算太高,但真能與我意氣相投、肝膽相照的同桌卻“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地讓我望眼欲穿,既然印象很淺,那就權當他們是讓我如魚得水、撥云見日的好友吧。記得一年級時,我是以插班生的身份成為了這個班級的一員,第一個“移船相近邀相見”的同桌是個女生,在那時,女生、男生的分別在我眼中是十分模糊的,索性便眉開眼笑地同意了老師的安排。那是個頭發較短的女生,喜歡戴著俏皮的花帽子,還經常與周圍的人擠眉弄眼,我想是她的音容笑貌讓我開始喜歡上了小丑。她可能是我遇上過的最啼笑皆非的女生了,對待同一件事,她可以表現得冷酷無情、指桑罵槐,也可以表現得彬彬有禮、溫文爾雅。至今我還能清楚地記得她或橫眉冷對、或笑逐顏開、或和顏悅色、或含沙射影的面孔。我印象較好的另一位同桌,與她的性格大相徑庭、“東邊日出西邊雨”。他是一位面色樸實、言辭含蓄的男生,年齡與我相像,自學習上我可以扮演他學長的角色,可能舉重若輕的學習成績就證明了這一切。我從不肯主動教他,但每當他畢恭畢敬地發問時,我便會“千呼萬喚始出來”地為他排憂解難,這樣讓我感覺更有成就感。因為他的面頰和雙手天然的黝黑,所以我們戲稱他為“非洲大總統”,這樣的綽號當然是惟妙惟肖、一言中的的。我們比較能玩得來,但平時的活動課卻很難見到我們一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情景,我喜歡打籃球,他則是愿意跟其他死黨濫竽充數地混在一起。從他的身上,我學習到許多好的方面,同時也學會了避免壞的做法。我們的同窗歲月應該是與其他同桌相比最有聲有色、五彩斑斕的。
時光可以讓我們淡忘許多,但永遠不可洗刷掉我們對往事最真摯的回憶。“笙歌散盡游人去”,小學的同窗歲月已云消霧散,但這份記憶會在我心中永存。同窗,漫談……
江蘇省贛榆縣實驗小學六年級:gmlwx
關鍵詞:中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滲透; 語文
中國科學院心理所王極盛教授對北京兩萬多名學生的測試結果表明:當今中學生三個人中就有一人存在各式各樣的心理問題。追星少女因不堪父親的重負而選擇離開這個世界、浙江中學生連環墜樓事件、校園槍殺案……許許多多的事實表明目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欠佳。如何完善中學生的心理成為教育界的一個焦點問題。因地區條件有限,無法在學校設立專門的心理輔導站或者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針對這一情況,本人利用自身身兼語文教師和班主任兩職的優勢,嘗試在語文教學和德育工作中滲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頗有成效,本文就此內容淺談體會。
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教育是指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立足于教材,結合語文學科特點,自覺地、有意識地運用心理學,特別是教育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調動和激發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智力品質問題和非智力品質問題進行隨機輔導,從而幫助學生增強課堂學習活動中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與效果,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素質全面發展的心理輔導活動。在初中階段,幫助中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正確對待和異的交往、建立對他人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提高承受挫折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通過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
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人的生命價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滋養學生的關愛情懷。 它表現為三個層次:第一、生存教育。第二、生命價值教育。第三、死亡教育。有些中學生有變態自尊、過度敏感、嫉妒報復心強、蔑視生命等心理偏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設有利于學生獲得積極體驗的情境,引導他們主動的體驗學習,促使其強化積極的心理體驗,經過學生主體地思辨和參悟,最后形成或重構自我的精神境界。教材中有帶有傳記性色彩的課文,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荒島余生》《熱愛生命》等都是展示主人公對生命地追求和熱愛;有表現親情友情的課文,如《荷葉母親》《散步》《背影》等。例如在教《熱愛生命》時,我設計一個問題:“主人公在茫?;脑蠎饎俜N種生死考驗,其中哪一細節最令人震撼?”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經驗認識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然后我又要求學生討論:拖著病軀的主人公在與病狼決斗中終因體力不支打算放棄,此時此刻,你們想對他說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議論紛紛。生命的感悟來自現實,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我是一邊流淚一邊看報道。面對如此慘烈的災難,我們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學生個個都拿起筆,表達自己或他人關愛生命的真情實感。其中我班郭愛云同學在《生命無價》一文中感嘆“生命是生物體最寶貴的財產,決不能放棄生命,因為生命無價!”陳增輝同學在《感謝生命》一文中寫到:“生命是一種感動,我們為之而泣,為之感傷,為之滿懷著感激,生命沒有自身完全的延續,只有為了愛而存在的延續……”
二、教師要堅持正面引導,樹立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正確看待男女生交往,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
我是語文教師,也是班主任。據我所知,現代中學生早戀屬于普遍現象。教師不能“堵”只能“疏導”,更不能談“情”色變。隨著生理條件的基本成熟及性心理的進一步發展,初中生已經在思考愛情,向往愛情。但由于他們在身心發展方面不夠成熟,因此在擇偶標準上往往以貌取人,過分注重異性外表。所以,形成健康的戀愛觀和擇偶觀,是青少年學生走向美好人生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語文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一種感情,但初中生身心尚未發展成熟,還不具備足夠條件談戀愛。初中語文第六冊有許多古代詩詞都寫到愛情,怎樣引導學生感悟、理解愛情是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例如從《詩經?氓》中我們就能了解女主人公當時對婚姻的追悔莫及,我們也可以從李清照“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詞句中感悟女詞人真誠的相思之苦,我們還可以學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式的對愛情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的環境中感染熏陶。
其次,讓學生明白愛情的力量是強大的,偉大的愛情能凈化人的心靈,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最終使人走向崇高。在學習《致女兒的信》一文時,我讓學生扮演父親與女兒,讓學生在朗誦中感悟全文反映人文主義者對理想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它充滿積極向上的樂觀主義精神,鼓舞人們追求幸福,向往美好的未來。
再次,語文教師要以作文和日記為媒體,和學生私下進行真誠的溝通。語文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在學生的習作中發現問題,然后對癥下藥解決問題。有一位女生在作文中寫到自己對一位男生的愛慕之情。我讀完后,偷偷地給她塞了張小紙條,給她講了一個故事。故事大意是我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石榴,有一次石榴還是青的時候我就背著父母摘下來吃,味道酸溜溜的不是滋味。從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吃沒有成熟的石榴了。她很聰明,很快就領會我說的故事的含義?!袄蠋?,那我現在怎么辦?”她無助的問我。我答應她替她保密,絕不會告訴任何人。我見時機已到,建議她及時轉移注意力,集中力量搞好學習,珍藏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很快她就從情感的沼澤中走出來。我認為語文教師要做學生心理上的朋友,需要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入情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轉化為內驅力,才能從根本上消除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幫助其健康成長。
三、教師要利用一切教育資源發展學生健全的個性,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由于學生個體具有差異性,所以學生的心理也就具有復雜性。有的學生驕傲自滿、喜怒無常,有的學生性格內向、膽小畏懼,有的學生玩世不恭、庸俗世故等等。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學習文學,根本不是為了幾年后從學校畢業時復述他背熟的東西,學習文學的最終目的是形成人的內心世界――道德修養和美?!蔽ㄓ袑⒄Z文教育的營養內化為學生的人格,語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第一,引導學生關注社會人生,讓學生有良知和社會責任感,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為理想而自強不息的奮斗。例如,在學習莫泊?!俄楁湣芬晃臅r,我讓學生討論對主人公瑪蒂爾德的看法。就有不少學生關注她的生存狀態,認為她有良知、守信、有責任感。這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好了道德基礎。教育學生應有像范仲淹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情懷。在學習《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很多學生都被保爾?柯察金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學生在讀后感中表示今后一定以保爾為榜樣,克服學習中的一切困難,勇往直前,努力奮斗。頑強的毅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會影響學生今后一生的發展。
第二,通過語文的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逐漸形成健全的個性和獨立的人格。例如在學習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時,很多同學對蘇軾的人生經歷感興趣,他們就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蘇軾的有關資料,搜集他的詩詞集,準備研究蘇軾;還有一些同學探究課題“西北望,射天狼”集中體現的情感;還有同學研究“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對蘇軾的影響”;還有同學把蘇軾和西方的盧梭進行比較研究,寫出很有創意的小論文――《我眼中的蘇軾和盧梭》。
總之,通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不僅使學生獲得一些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獨創性和主動性,培養他們獨立的個性和與人交往的團隊精神;培養他們既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又有嚴密的計劃性和踏實細致的科學精神,全面促進他們的人格和個性品質的發展。
德育工作是件很繁瑣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更需做長期奮戰,在語文教育領域,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并重,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春天。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學生健康成長,現代教育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在語文教育領域,人文教育和科學教育并重,我們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而作為班主任,又是從事語文教育工作者來說,更應該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春天。
參考文獻
[1] 彭澤平.新課程下語文教師應轉變的四個觀念.湖南教育,2004.2
[2] 左巨清.論中學語文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3] 教育創部落.生命教育:語文課程的現實責任
[4] 江其堂.新課改如何實現語文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統一.科學咨詢,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