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震捐款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國家電網2點1億元。
2、日照鋼鐵1億元。
3、臺塑集團1億元。
4、邵逸夫1億元。
5、沙鋼集團8136萬元。
6、周大福珠寶7500萬元。
7、臺灣長榮1000萬美元。
8、建設銀行6473萬元。
9、中國銀行6400萬元。
10、富士康6000萬元。
11、潤泰集團5500萬元。
12、農業銀行5291萬元。
13、霖園集團5000萬元。
14、中煙總公司5000萬元。
15、中國移動4300萬元。
16、中國電信4072萬元。
17、中國平安3500萬元。
18、交通銀行3200萬元。
19、李嘉誠基金3000萬元。
5月12日,xxxx縣發生8級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汶川告急,xx告急”,災區人民正急切地盼望著得到全國人民的關心和救助。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看著無數無家可歸的人們,看著不斷攀升的傷亡數字,看著受災現場的殘垣斷壁,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涌起無限的哀思和垂嘆。
同為炎黃子孫,都是華夏兒女,本著對生命的共同尊重,我們特此向全校師生發出熱切的倡議:
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吧!為受災群眾給予您力所能及的物質和經濟上的援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有了您的幫助,災區的傷病者將能更早康復,饑寒者將有更多溫飽,失屋者將得到更安全的庇護,失學者將會更快回到課堂……
涓滴之水,終能匯流成河。捐贈不論多少,善舉不分先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愛心善舉,也一定能夠匯成愛的暖流,流進災區群眾的心田,為他們帶去重建家園的勇氣和力量!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區地震災情牽動著海外僑胞、港澳同胞的心。在得知災情后,新加坡金鷹集團主席陳江和先生第一時間通過僑務系統向災區捐款2000萬元人民幣,其中該集團旗下在蘇企業共籌集善款300萬元。這是雅安抗震救災以來江蘇省內第一筆來自民間的大額捐款,也是海內外僑胞心系災區的真情體現。
4月22日下午3時許,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氣氛頗為凝重。捐贈儀式如期舉行。
捐贈儀式在江蘇省僑務辦公室“華僑之家”會議室進行。捐贈儀式之前,大家首先向四川雅安災區遇難同胞默哀。捐贈儀式由僑辦副主任徐開信主持。捐贈儀式上,江蘇省僑務辦公室主任錢興榮向金鷹集團在蘇企業代表———新實力食品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建忠頒發了捐贈證書,以感謝其大愛無疆的善舉。
錢興榮感謝海外僑胞、港澳同胞對雅安災區人民的關愛和支持。他說,災害無情,僑愛有情。陳江和先生的善行義舉是廣大海外僑胞心系祖國、情注家鄉的一個縮影。多年來,每逢國內發生嚴重自然災害,海外僑胞都會慷慨解囊,支援災區。在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雪災、汶川特大地震以及2010年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中,廣大海外僑胞發揚念祖愛鄉、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在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與災區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用互助真情譜寫了一曲曲“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時代樂章,用慷慨義舉詮釋了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民族精神。
林建忠代表金鷹集團發言說,陳江和先生指示各地下屬企業在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就是希望把金鷹集團對災區人民的深情厚誼及時傳遞過去,支援災區人民抗震救災,重建家園。天佑華夏,多難興邦!雅安加油!
從5月14日上午11時分行發出捐款活動的號召,至當日16時將捐款匯入總行捐款賬戶,不到5個小時時間里,分行共收到捐款109450元,共有474人參加了捐款活動。
自發自愿,主動捐助,是這次活動的一大特點。在總行、分行黨委發出“緊急救助,搶救生命”的號召之前,該分行就接到下轄的丹東支行、金城支行等單位和個人打來的電話,要求捐款給地震災區。金城支行的8名干部員工在14日一早先到沈陽紅十字會捐獻了100元至500元不等的善款,然后又打電話到分行表示還要再次參加行里組織的捐獻。北站支行的員工14日早晨一上班就詢問捐款事宜,并紛紛將200元至2000元不等的捐款交給支行,希望盡快轉交相關部門,因此,14日上午9點多鐘北站支行就將6800元捐款送到分行,是全行第一個捐款的單位。隨后,分行資產保全部也在通知捐款之前就將捐款送到分行黨辦。在外地出差的巡視員韓旭14日早晨一上班就打來電話詢問行里何時組織捐款,當得知捐款馬上就要開始時,她立即捐了800元。
干部帶頭,主動多捐,為員工作出表率。此次捐款及數額全憑自愿,無任何動員。大家都發自內心地慷慨解囊,踴躍捐款。特別是中層以上干部及各單位骨干,絕大部分捐款數額都在500元以上。分行行長武健捐款3000元,副行長趙宏、潘麗華,風險總監王瑞濤分別捐款2000元,多數中層干部捐款1000元。
面對災難,全行員工用實際行動展現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私相助、扶危濟困的精神風貌,涌現出許多令人感動的事跡。全行凡是在崗的員工無一例外都參加了捐款活動,因公、因事、因病當時不在崗的員工也想方設法為災區捐款。北站支行新員工姜延杰租住的房屋剛剛被盜,僅有的一點財物被偷盜一空,同事勸他不要捐了,但他堅持捐了100元。一些內退在家的職工也不愿錯過這次獻愛心的機會,除了在社區捐款外,還參加了行里的捐款。
熱心救助,愛心無疆。除了捐款以外,一些單位和員工紛紛打來電話,詢問何時組織獻血、能否捐獻其他物品。有的員工要求先報上名,一有獻血活動一定要通知到自己。目前,全行已有40多名員工報名預約獻血。
“5?12汶川大地震,是一場大自然對人性的考驗,也是一場對社會良心、企業責任的考驗。地震捐款的募集與流向成為其中一個核心指標。
民政部表示,截至今年4月30日,汶川地震全國共接受國內外捐款659.96億元。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107.16億元。這些捐款主要用于居民住房、中小學校、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社會福利、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及配套設備等民生項目重建。
一年來,1.3萬元一頂的帳篷、跨國企業“賴捐”、銀行挪用善款買名牌運動鞋、“江蘇首善”侵占員工慈善捐款、地方官員私吞地震捐款和物資……成為其中的一個個黑色污點。
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就曾表示過在中國從事慈善的忐忑不安:“中國的慈善不夠公正、不夠透明、不夠清晰,錢是否真的到了那些有需要的人手上?我捐的錢你們到底真的有沒有用到那里,還是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消耗掉了,還是說你們吃摔了、貪污了、請客了?這也牽涉到你有沒有回饋給受助人資訊。之前你告訴我你的目標,之后你還得告訴我結果是什么,我明年才有機會繼續認同你的理念。”
在全國空前的捐款熱潮之后,捐款去向的透明與公開是對中國慈善事業的一場巨大考驗。
基于此,民政部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平臺”上設立“512汶川地震捐贈信息查詢系統”,供捐贈者查詢款項的去向。上海市民政局也表示,將在上海民政網上向社會公布地震捐款去向并定期公示捐贈款物的使用情況和捐贈錢物的去向。而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時,網易CEO丁磊邀請數十位國內外知名企業家和社會人士齊聚四川綿陽,討論企業社會責任,這是一種獨特而富有寓意的紀念方式。
捐款人都希望“經手賑災款項的人都能保持一顆善良的心,不要被金錢吞沒了良心”,但是,多方監管才是問題的解決之道,公開與透明才是慈善機構運作的基本原則,陽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劑。
近日,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作出表率,在國內率先公布《“汶川地震緊急救災勸募”慈善資金使用報告》,一筆筆寫明一年來招行信用卡賑災款項的使用狀況及詳細去向,并接受廣大持卡人的監督。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第二天,招行迅速開通國內第一家信用卡捐款慈善平臺,號召持卡人通過短信與電話捐款平臺參與愛心捐贈,一周內,捐款金額便突破千萬元,到2008年9月30日,共有192923名持卡人積極響應,共募集到愛心捐款人民幣18385418元;港元1000元。
《“汶川地震緊急救災勸募”慈善資金使用報告》中顯示,無論是捐建災區希望小學,還是捐贈電影系統與希望圖書室,或是參與捐助中國青基會向災區希望學校推出的“希望工程快樂音樂教室”,招行信用卡不僅提供了愛心捐助的便捷渠道,致力于打造一個公信透明的慈善平臺,還多次參與基金會的嚴格招標,以確保每一筆善款能落實到災區重建,最大限度幫助災區孩子迅速重建美好生活。在招行信用卡網站里,設有專項網頁,每一項善款捐助項目及其使用狀況都能清晰查閱,人人都能看到這份報告,及時、全面地了解招行信用卡賑災基金的具體使用進度。
目前,招行信用卡持卡人已為災區捐建了7所抗震希望小學(中學),讓6133名老師和學生重回校園;此外,招行還出資300萬元,為四川地震災區捐贈了50套電影系統(250萬元)和50套希望圖書室(50萬元),用于豐富災區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幫助他們盡早走出震后心理陰霾。招行信用卡正是要以這種公開、透明的報告形式,讓社會公眾都能看到慈善愛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表明他們參與慈善公益的真誠和決心,讓更多人明了善款去向。有足夠的信心來參與其中。
在今年的5月10日,來自上海的曹崢來到綿陽,他是招商銀行“壹基金愛心卡”的持卡人。半個月前,曹崢被選為義工代表,成為“紀念512,一起走汶川”普通人中的一分子。
“愛心參與有時很簡單。”曹崢說,“參加壹基金愛心卡活動,只要申辦一張卡,銀行就向災區捐贈1元錢,每刷一次信用卡,銀行就會向災區捐贈1分錢。”曹崢說,科學的理念與便利的捐款途徑,會吸引更多人參與到公益活動中去。
曹崢在災區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愛心舉動得到了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