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嬰兒補鐵

嬰兒補鐵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嬰兒補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嬰兒補鐵

嬰兒補鐵范文第1篇

[關鍵詞]間斷補鐵法;右旋糖酐鐵口服液;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小兒

[中圖分類號] R72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3(b)-0090-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rmittently taking iron dextran oral liquid (IDOL) on pediatric 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NIDA) therapy.Methods 300 cases of NIDA children who were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 group(150 cases) which treated with IDOL intermittently and control group (150 cases) which treated with IDOL continuously.After six weeks, the clinical effects,adverse reaction and the levels of hemoglobin,serum iron and reticulocyte of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reatment,the incidence of experimental group (98.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88.0%),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12.7%)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4.7%),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Intermittently taking iron;Iron dextran oral liquid;Nutritional iron deficiency anemia;Children

小河養性缺鐵性貧血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小兒血液系統疾病,是由于體內鐵的儲存量不能滿足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所致的貧血,往往是由于鐵攝入量不足、吸收量減少、需要量增加、鐵利用障礙或丟失過多所致,大多數患兒是在體格檢查時才被發現的。臨床上以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清鐵蛋白減少和鐵劑治療有效為特點。以往治療小兒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多采用每日補鐵法,藥物每天分3次口服[1]。有研究[2-3]顯示,采用間斷補鐵法的臨床療效與3次/d服用鐵劑的療效相近,但依從性增高,患兒更易于接受[4]。為探討間斷補鐵法治療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確切效果,本研究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進行治療,對比同一種藥物的兩種不同口服補鐵法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6年5月我院門診收治的300例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患兒,年齡6個月~3歲;均符合營養性缺鐵性貧血的診斷標準,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貧血、消耗性疾病、消化性潰瘍和慢性感染等;本研究方案嚴格遵守倫理學準則《赫爾辛基宣言》中的倫理原則,尊重每位對象的隱私權及自我決定權,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治療前與患兒監護人充分溝通,并獲得其書面知情同意。將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150例。治療組男82例,女68例,年齡6~34個月,平均(12.5±4.5)個月;輕度貧血者118例,中度貧血者32例。對照組男73例,女77例,年齡6~36個月,平均(11.9±4.1)個月;輕度貧血者121例,中度貧血者29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和貧血程度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

6個月~3歲患兒,90 g/L≤血紅蛋白(Hb)

1.3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口服右旋糖酐鐵口服液(達因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 084)。對照組每日服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5~10 ml/次(6個月~1歲:5 ml/次;>1~3歲:10 ml/次);治療組每隔3 d服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5~10 ml/次(6個月~1歲:5 ml/次;>1~3歲:10 ml/次),3次/d。治療期間全部患兒禁服其他相關治療藥物及保健品,兩組患兒療程均為6周。若治療期間,患兒發生腹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向家長做好充分的解釋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并在門診上予口服相應藥物對癥緩解不良反應,必要時予停藥處理。

1.4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治愈:Hb恢復正常(110~160 g/L);有效:Hb未達到正常指標,但上升≥20 g/L;無效:Hb上升

治療前測定患兒Hb、血清鐵及網織紅細胞水平,治療期間每2周復查1次。觀察、記錄有無腹痛、惡心、嘔吐、厭食、腹瀉或便秘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是否有拒服等情況。收集治療后相關數據,并進行分析。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患兒治療效果的比較

治療6周后,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8.2%,對照組為88.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

治療組不良反應19例,其中鐵銹味11例,上腹痛5例,惡心嘔吐3例;對照組不良反應67例,其中鐵銹味34例,厭食13例,上腹痛11例,惡心嘔吐6例,腹瀉3例。治療組患兒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2.7%)明顯低于對照組(44.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患兒主要實驗室指標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實驗室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的Hb、血清鐵、網織紅細胞水平都較治療前有明顯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兩組患兒醫療費用的比較

此處的醫療費用是指兩組患兒的藥品費用(不包括治療前后兩組患兒的查血化驗費),向治療組患兒共發放右旋糖酐鐵口服液500余盒,共產生藥品費16 610元,平均(102.00±11.00)元;向對照組患兒共發放1300余盒,共產生藥品費38 150元,平均(260.00±27.00)元,且治療組患兒產生的藥品費占總費用的30.3%,對照組占69.7%。對照組患兒藥品費高達治療組患兒藥品費的2.3倍,治療組總費用較對照組減少>50%,可見治療組患兒醫療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4.70,P

嬰兒補鐵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嬰幼兒 缺鐵性貧血 添加輔食 食物搭配

為了解溧水縣柘塘鎮嬰兒缺鐵性貧血情況,對2008~2011年在兒童保健門診隨訪體檢的且資料完整的401名嬰兒為調查對象,就其缺鐵性貧血情況進行了回顧性調查,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08~2011年在兒童保健門診隨訪體檢的滿12個月401名嬰兒為調查對象,就其缺鐵性貧血和喂養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按照江蘇省兒童保健手冊的要求分別在0.5歲和1歲查血常規。對貧血調查什么時間開始添加輔食和食物的搭配是否合理。同時對他們進行飲食指導,均未給予藥物治療。

缺鐵性貧血診斷標準[1]:Hb<110g/L,平均紅細胞容積(MCV)<80fl,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26.0pg,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0.31,排除其他原因貧血后診斷為缺鐵性貧血。

輔食添加調查:在測定的同時詢問家長什么時候給嬰兒添加蛋黃、魚、肝泥、肉泥等食品的月齡。在添加上述輔食同時是否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綠葉蔬菜和水果。同時對他們進行合理膳食的指導。

結 果

嬰兒0.5歲檢出缺鐵性貧血人數125人、缺鐵性貧血率31.2%,除1例早產兒血紅蛋白82g/L,達到中度貧血外,其余124人均為輕度貧血。1歲檢出缺鐵性貧血23人、均為輕度貧血,缺鐵性貧血率5.7%。6個月齡檢出貧血者均存在沒有在4個月后及時添加蛋黃、魚、肝泥、肉泥等輔食和(或)雖然添加輔食,卻沒有添加促進鐵吸收的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在對家長進行指導后,1歲時仍然存在貧血23人,均為輕度貧血。

討 論

嬰兒是出生后第一個快速生長期,到1周歲體重為出生時的3倍,由于嬰兒飲食較單純,鐵的攝入相對不足,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而缺鐵性貧血可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我社區嬰兒以母乳喂養為主,但母乳含鐵量極低(0.05mg/dl),嬰兒出生時儲備的鐵到4個月也已基本耗竭,因此,如果嬰兒4個月時沒有開始添加富含鐵質的蛋黃、動物血、精肉、魚等輔食同時不注意膳食合理搭配,易造成鐵攝入不足引起缺鐵性貧血。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合理飲食是預防和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手段,針對社區農村嬰兒父母缺乏科學喂養知識的實際情況,應開展多種形式的母乳喂養教育、傳授輔食添加、合理搭配膳食的知識,改變不合理膳食結構,正確添加輔食,保證各種營養供給是促使嬰幼兒健康成長的有效措施。

嬰兒補鐵范文第3篇

是否真的缺鐵

1 寶寶的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為明顯?

A 是 B 否

2 易感疲乏無力,易煩躁哭鬧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

A 是 B 否

3 生長發育速度減慢,甚至停滯?

A 是 B 否

4 反應淡漠,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

A 是 B 否

5 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

A 是 B 否

6 寶寶出現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

A 是 B 否

提示:以上6項任意一項選的是“A”都提示寶寶有可能患缺鐵性貧血,建議去醫院咨詢醫生。

補鐵食物靠譜榜

嬰兒含鐵米粉 靠譜指數

純母乳喂養的寶寶長到6個月后,體內儲存的鐵已經幾乎消耗完,必須額外補充鐵劑。這個時候也要給寶寶添加輔食,寶寶的第一口輔食首選就是含鐵米粉,既不容易過敏,而且還能補充鐵,吸收率高,安全又有效。

何時添加:4~6個月

添加小提示:沖調米粉的水溫最好控制在60℃~80℃,可以使米粉的營養最大程度地保留。有的媽媽認為米粉可以代替母乳,其實這是錯誤的。米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然后是少量的蛋白質、脂肪及B族維生素等。而嬰兒在生長階段,最需要的是蛋白質,米粉中含有的蛋白質不但質量不好,而且含量少,不能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如只用米粉類食物代替乳類喂養,會出現蛋白質缺乏癥。

瘦肉 靠譜指數

含鐵較多的瘦肉主要是指紅肉,包括豬、牛、羊的瘦肉。瘦肉里鐵是血紅素鐵,非常容易吸收,而且購買加工容易,寶寶也喜歡。

何時添加:7個月以后

添加小提示:最初給寶寶添加瘦肉時,一定要將含筋膜的部分去除,選擇紋理比較好的瘦肉部分切成肉泥做好給寶寶吃。

雞蛋黃 靠譜指數

研究證明,雞蛋黃的含鐵量雖高,但吸收率較低,每100g雞蛋黃含鐵7mg,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是常吃食物,食用保存方便,各種營養價值較高,所以它仍不失為嬰幼兒補充鐵來源的一種較好的輔助食品。

何時添加:為避免過早添加蛋黃容易引起嬰兒過敏,建議1歲以后再嘗試

添加小提示:最初給寶寶添加時,用白水煮熟后將蛋黃與蛋白剝離開來,可先從1/4的量開始添加,觀察寶寶有無過敏反應,如果沒有,可繼續添加并逐漸加量。待寶寶1歲后可搭配蔬菜炒嫩雞蛋或碎菜蛋花粥等方式食用。

芝麻醬 靠譜指數

芝麻醬富含各種營養素,每100g芝麻醬含鐵58mg,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

何時添加:12個月以后

添加小提示:最簡單的一種吃法,就是拿點心蘸芝麻醬吃,美味又營養,也可以拌蔬菜吃。1歲以內,最好不吃,因為寶寶的腸胃發育還未完善。 1歲以后可以逐漸增加,每天控制在5g之內。

黑木耳 靠譜指數

每100g黑木耳里含鐵98mg,比動物性食物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5倍。但黑木耳的鐵吸收率相比之下較低,而且黑木耳有潤腸作用,對腸胃虛弱的寶寶不太合適。

何時添加:24個月以后

添加小提示:給寶寶吃黑木耳,一定要燉得很軟很爛,這樣才容易被腸胃消化吸收,才有補鐵的效果。

動物血 靠譜系數

動物血含鐵量高,100g豬血含鐵260mg,相當于豬肝中鐵含量的10 倍。豬血、雞血、鴨血等動物血液里鐵的利用率為12%。

何時添加:1歲以后

添加小提示:動物血最令人擔心的就是衛生問題,建議媽媽最好買正規品牌的動物血。新鮮的動物血顏色呈鮮紅色,如果顏色發烏、顆粒較粗說明已不新鮮,建議不要購買。

動物肝臟 靠譜指數

豬肝、羊肝等動物肝臟的含鐵量遠高于其他食物,每100g豬肝中含鐵25mg,羊肝為17.9mg,且吸收率好,容易進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過敏,特別適合給寶寶吃。

何時添加:1歲以后嘗試

添加小提示:動物肝臟容易積攢動物本身的毒素,在給嬰兒喂肝粉補鐵的同時也可能帶入許多別的有毒成分,在購買肝臟及其制品(如肝粉)時一定要選擇放心的賣家,最好等到寶寶1歲以后體內解毒功能發育較完善時再添加,一周用量不要超過25g,分成3~5次食用為宜。

破解不靠譜的補鐵食物

嬰兒補鐵范文第4篇

作者簡介:楊軍紅,天津市兒童醫院營養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營養工作20余年;系《營養師》、《育嬰師》等培訓教程編著專家之一。

貧血主要見于6個月~2歲的寶寶,6歲以下寶寶的血紅蛋白低于110g/L即為貧血,貧血可引起身體多個系統的損害,嚴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很多家長都感到困惑:現在寶寶吃的、喝的都不錯,怎么還會貧血呢?事實上,“營養好”也會貧血。預防寶寶貧血的關鍵是寶爸寶媽要建立科學的喂養觀,合理搭配寶寶的飲食,按時添加輔食等等。也就是說讓寶寶既要吃得好又要吃得健康。

4因素可致寶寶貧血

1.鐵元素貯存不足。

早產兒、母親懷孕期嚴重缺鐵、胎兒宮內失血等均可出現體內貯存鐵不足。

2.飲食中鐵含量不足。

以牛乳、米、面粉等為主進行人工喂養的嬰兒,由于食物中含鐵元素較少,不足以適應生長的需要,容易導致缺鐵或缺鐵性貧血,早產兒尤易如此。另外,不當的喂養方式也可以導致貧血,常見于單純喂養含糖高而含蛋白質和鐵元素較少的食物。

3.吸收障礙。

消化系統的疾病如長期慢性腹瀉、脂肪痢等,均可影響鐵元素的吸收。

4.鐵元素需要量增加不及時。

早產兒、小胖墩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如果飲食中沒有足夠的鐵供應,即可發生缺鐵性貧血。

5.鐵元素丟失量增加。

長期慢性失血,多見于消化性潰瘍、鉤蟲病、胃腸道對牛奶過敏或者炎癥性腸病等,急性失血見于外傷、鼻出血等。

6.不良的飲食習慣。

偏食、挑食的寶寶不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造血原料而導致貧血。

貧血對寶寶健康的影響

1.影響胃腸功能。

嚴重缺鐵時不僅會導致貧血,也可引起體內含鐵酶類的缺乏,即可使胃酸分泌減少、脂肪吸收不好,使寶寶消化能力減弱,進而可出現胃腸道功能障礙。

2.影響心血管系統功能。

缺鐵可降低血液的攝氧能力,使機體各器官、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結果會導致寶寶稍一運動就會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適。

3.影響智力發育。

寶寶處于生長發育中的關鍵時期,大腦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而成人大腦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寶寶貧血可使大腦攝氧能力下降,腦組織缺氧就會導致寶寶的記憶力和注意力等受到影響。缺鐵性貧血會導致兒童智力發育落后和行為異常改變。

4.影響情緒。

由于大腦缺氧,腦細胞代謝異常,寶寶會經常表現出容易發脾氣,容易哭弄鬧以及煩燥不安等情緒狀態。

5.影響社會適應能力。

體弱多病的寶寶與人交往的機會相對較少,容易導致性格孤僻,甚至產生自卑心理。

補鐵食物大盤點

1.動物肝臟。

動物肝臟富含多種營養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物。

2.各種瘦肉。

雖然瘦肉里含鐵量不太高,但鐵元素的利用率較高。

3.雞蛋黃。

雞蛋原料易得、保存方便,不僅含鐵量高,其中還含有其他許多營養元素,所以不失為一種較好的補鐵食品。

4.動物血液。

動物血液中鐵元素的利用率較高,如果能夠將清潔衛生的動物血液加工成血豆腐,可將其作為一種價廉方便的補鐵食品。

5.黃豆及其制品。

黃豆的含鐵量和鐵元素的吸收率均較高,比米、面中的鐵元素吸收率較好。

6.綠葉蔬菜。

植物性食物中,雖然鐵元素的吸收率不高,但寶寶每天都要吃,因為綠葉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腸道內鐵元素的吸收,所以綠葉蔬菜也是補鐵元素的一個重要來源。

7.芝麻醬。

芝麻醬富含多種營養素,是一種極好的嬰幼兒營養食品。

8.木耳。

木耳中鐵元素的含量很高,自古以來人們把它作為補血佳品。

9.蘑菇。

蘑菇品種豐富,富含大量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其中鐵元素的含量非常豐富,且極易被寶寶的腸胃所消化吸收。

預防貧血的飲食攻略

貧血是可以預防的,預防的關鍵在于根據嬰兒的年齡特點科學地安排嬰兒膳食。

1.嬰兒最好吃母乳,母乳中鐵元素的含量雖然不高,但母乳中鐵元素的吸收率高于牛奶,所以母乳喂養的寶寶罹患缺鐵性貧血的概率要少于牛奶喂養的寶寶。

2.早產兒、雙胞胎或者懷孕期間媽媽患有缺鐵性貧血的足月寶寶,應該從第2個月起就要補充鐵劑,否則極易出現生理性貧血。

3.嬰兒4個月時,是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的階段,因此要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輔助食品。這個時期,無論是母乳喂養的寶寶還是人工喂養的寶寶,攝入的鐵都不足以滿足嬰兒生長的需要,因此,約在出生4個月后每日都要加1~2匙菜泥、果泥或維生素C(50~100毫克)。

4.5~6個月的寶寶應該添加鐵強化奶粉、鐵強化米粉,還要每日再另外喂食1~2次菜泥、蛋黃、魚肉泥、豆漿、芝麻醬等。

5.7~9個月的寶寶可喂食肝泥、肉末、動物血等輔助食物。

6.較大嬰兒應經常吃水果,這樣有助于補充維生素C以幫助鐵元素的吸收。

7.及時糾正寶寶的不良飲食習慣,如偏食、挑食等,以保證寶寶的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飲食調整需注意的4大要點

其實,防治貧血除了適當的藥物治療外,營養飲食也非常重要。如若寶寶出現了貧血的癥狀,媽媽平時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

1.食物選擇最重要。

對于貧血寶寶的飲食,媽媽要注意多給寶寶吃些能促進造血功能的食物以防止貧血。

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及蛋白質都是造血的重要原料,因此貧血寶寶的飲食宜選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如瘦牛肉、瘦豬肉、奶、蛋黃、動物肝臟、動物血,以及綠葉蔬菜、水果、粗糧等,其中以豬肝、蛋黃、海帶、黑芝麻等補血效果最好。

動物性食物中的鐵要比蔬菜和奶類中的鐵更易吸收,適當多給寶寶攝入這些食物也是很好的補鐵選擇。

2.食物搭配要合理。

在補充鐵元素含量高的食物的同時,還應該給寶寶多吃一些含豐富維生素C的水果,因為維生素C可使鐵元素的吸收率提高好幾倍。

除維生素C之外,肉類、果糖、氨基酸、脂肪也可增加鐵元素的吸收。相反,茶、咖啡、麥麩等可抑制鐵元素的吸收,所以膳食中應注意食物合理搭配,以增加鐵元素的吸收。

3.食補安全需適量。

營養的補充最好通過飲食補給,食補是最為天然、安全的方法。食補時應注意滋補而不油膩,且每餐食入量不宜過多。

4.烹調方法有講究。

最好使用鐵鍋鐵鏟烹飪餐食,且烹調方式盡量避免煎烤,宜多采用燉、煮、炒等方法。在用鐵鍋炒菜時,可適當加些醋,使鐵成為二價鐵,促進鐵元素的吸收利用。

富鐵食譜推薦

1.豬血菠菜湯

原料:

新鮮菠菜500克,豬血250克,鹽、味精適量。

做法:

1.菠菜洗凈,用開水燙一下,然后切段備用;

2.豬血洗凈,切小塊先放入鐵鍋內加水煮開,然后加入菠菜一起煮湯,熟后根據個人口味調味。

營養功效:

豬血價廉物美,每100克含鐵高達45毫克,堪稱“養血之王”。中醫認為菠菜性甘涼,能養血、潤燥,此湯具有補鐵養血之功效。

2.豬肝瘦肉粥

原料:

鮮豬肝50克,瘦豬肉50克,大米50克,油15毫升,鹽少許。

做法:

1.將豬肝、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

2.將大米洗干凈,放火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營養功效:

豬肝含有豐富的鐵元素、磷元素,這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另外,豬肝中還富含蛋白質、卵磷脂和微量元素,這些營養元素對寶寶的健康成長很有益處;豬肉富含蛋白質,可促進鐵元素的吸收。兩者結合可健脾益氣,適用于缺鐵性貧血的寶寶食用。

3.魚泥豆腐羹

原料:

鮮魚1條,豆腐1塊,淀粉、香油、鹽、蔥花少許。

做法:

1.將魚肉洗凈,加少許鹽、姜,上蒸鍋蒸熟后去骨刺,搗成魚泥;

2.將水煮開,加少許鹽,放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魚泥;

3.加入少量淀粉、香油、蔥花,勾芡成糊狀即可。

嬰兒補鐵范文第5篇

一、寶寶為什么會缺鐵

寶寶體內存鐵量不足: 胎兒可自母體獲得鐵并儲存于體內,以便離開母體后使用,這部分儲存主要來自孕末期,也就是胎兒期從母體所獲得的鐵以妊娠最后3個月為最多。正常足月兒體內所貯存的鐵在出生5個月內已足夠用于血紅蛋白的合成。如果在孕期準媽媽患嚴重缺鐵性貧血、或者胎兒早產,或者是雙胞胎都可能造成新生兒貯鐵減少。

鐵的入量不足: 母乳和牛乳中鐵的含量均較低,寶寶6個月后,如果單用奶類喂養又不及時添加含鐵較多的輔食,則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生長發育因素: 小兒生長發育速度越快,鐵的需要量相對越大,越易發生缺鐵。嬰兒至1歲時體重增至初生時的3倍,早產兒可增至5~6倍。如不注意含鐵食物補充,則嬰兒期尤其是早產兒更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鐵消耗或丟失增多: 由于長期腹瀉、腸吸收不良等引起鐵吸收障礙,也可導致缺鐵性貧血。

媽媽可以觀察到的: 寶寶的皮膚、黏膜逐漸蒼白或蒼黃,以口唇、口腔黏膜及甲床最為明顯。易感疲乏無力,易煩躁哭鬧或精神不振,不愛活動,食欲減退。年齡大些的寶寶可訴頭暈、眼前發黑,耳鳴等。

醫生可以檢查出來的: 所謂貧血,就是紅細胞數減少,或者血紅蛋白量減少。檢查是不是貧血,只有通過驗血才能反映出寶寶的真實情況。由于嬰兒期造血系統不完善,會出現短暫的自限性生理性貧血,2~3個月時血紅蛋白含量降至110g/L,但3個月后會逐漸恢復到正常,寶寶年齡不同診斷的金標準也不同。

小貼士:如果寶寶低于標準,再結合容易發生貧血的危險因素(如早產)以及寶寶的日常表現,就可診斷貧血。

小時候嚴重缺鐵的兒童,在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和思考能力測試中都沒有達到正常水平。缺鐵情況最嚴重的青少年,長大后智力受影響情況會加重。此外,一些缺鐵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智力發展始終沒能趕上正常水平。所以媽媽們要重視給寶寶補鐵。

準媽媽決定胎寶寶體內鐵存量: 胎寶寶時期,準媽媽要特別重視飲食營養,適當增加含蛋白質、維生素、鐵和葉酸比較豐富的食物攝入,以保證血紅蛋白合成的需要。到了妊娠中期,可根據身體狀況予以小劑量鐵劑補充,維持至產后。一旦查出患有貧血,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補鐵,及時糾正貧血,減小危害。

母乳喂養: 0-4個月的寶寶,母乳含鐵量很低,1000毫升母乳含鐵量僅有1.5毫克~2.0毫克,但吸收率高達50%。因此媽媽要喂寶寶母乳。

強化鐵輔食: 6個月以上的寶寶,要及時添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可以給寶寶喂強化鐵的奶粉、米粉、餅干等。

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 8個月的寶寶多選擇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雞鴨血、鮮蘑菇、黑木耳、發菜、大棗、芝麻醬及豆制品等。

多吃含維生素C的食物: 一歲以上的寶寶在吃含鐵食物的同時,吃一些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會使鐵的吸收率提高4倍以上。櫻桃、橙子、草莓,香椿、蒜苗、菜花、莧菜等都是適合寶寶吃的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水果和蔬菜。

烹調選擇: 最好使用鐵鍋鐵鏟,盡量避免煎烤,多采用燉、煮、炒等方法,多補充湯水,御寒同時,抵抗干燥。

如果寶寶沒有嚴重缺鐵癥狀,平時飲食中多攝入含鐵高的食物就能滿足寶寶補鐵的目的,在給寶寶補鐵的過程中有下面四個誤區,爸爸媽媽可要注意哦。

蛋黃鐵質足夠補給: 雞蛋雖然含鐵,但其中的卵黃高磷蛋白會抑制鐵的吸入,所以不能多吃,每天吃一個即可。

水果維生素C不利于補鐵: 其實果蔬里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機酸會與鐵結合,更加有助于鐵質的吸收。

肉類影響補鐵,不易消化: 大部分血紅素鐵都是存在于肉類食物中,只要注意烹調方式,肉類食物的補鐵效果更好,比如你可以給寶寶吃肉泥。

菠菜補鐵: 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以往認為菠菜含鐵豐富是因為計算時小數點前移了,且菠菜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下易為人體吸收。再者,菠菜中的草酸會與鐵結合,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

鐵鍋做飯菜補鐵: 使用鐵鍋烹調可能會增加人體鐵的攝入量,因為用鐵鍋烹調的食品中鐵的數量確實增多了,這也許是微小鐵屑的脫落和鐵的溶出所致。但是,使用鐵鍋時鐵的溶出量的控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一方面,無法估計每天通過使用鐵鍋烹調增加了多少膳食鐵的攝入量;另一方面,鐵鍋中的鐵人體吸收率較差,很難用于鐵缺乏和人體缺鐵性貧血的治療和預防。

溫馨提醒:對于輕度貧血的寶寶采用科學合理的食補基本能得以糾正。貧血較重的寶寶,在食療以外還須加服亞鐵類藥物及維生素C片和胃酶片。鐵劑的補充要根據寶寶體重、貧血情況和生長速率來綜合判斷,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盲目服用。

對于患缺鐵性貧血的寶寶,補充鐵劑仍是首選的方法。一般情況下,按照醫生的囑咐給寶寶服用鐵劑,1~2星期后血中血紅蛋白濃度就會開始回升,繼續服用3個月就能使貯備鐵得到補充。

鐵劑不宜放置過久: 因硫酸亞鐵是二價鐵,放置過久,存貯不當,二價鐵可氧化成三價鐵而影響療效。

兩餐間服用: 餐前服用鐵劑胃腸道反應常較大,可以將鐵劑改在兩餐之間服用。應避免與大量牛奶同時服用,因牛奶含磷較高,可影響鐵的吸收。如果副作用還是較大,可以和果汁或其他食物同服。

鐵劑不宜過量服用: 鐵劑藥片、藥丸,外面包有糖衣,易被小兒吞服。如果用量較大,可刺激胃腸黏膜,引起腹痛、腹瀉等癥狀。

大便變黑: 鐵劑服用后,可使患兒大便變黑,這是正常現象,停藥后消失,家長不必緊張。

食物是影響鐵吸收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服用鐵劑的同時,應多補充些動物肝、肉、血等食物。鐵劑服用時可加服維生素C,以促使鐵吸收。同時,在保證寶寶營養的同時,要盡量讓寶寶少吃妨礙鐵吸收的食物,如鞣酸食物(菠菜、柿子)、堿性食物(黃瓜、胡蘿卜、蘇打餅干),進食這些食物時,最好與服鐵劑的時間間隔1~2小時。

給寶補鐵首選食補,在寶寶的日常飲食中多吃一些含鐵食物,相對于吃補鐵產品,食補不僅易于吸收,還更加安全。

肝臟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含鐵量高且吸收率好,容易進食和消化,而且不容易引起過敏,特別適合給寶寶吃。豬肝鐵的含量為最高,每100毫克含29.1毫克,羊肝為17.9 毫克,牛肝為8.8 毫克,而雞肝含鐵量為最低,每百克雞肝只含8.5 毫克鐵。

在過往的認知里,雞蛋黃是最好的補鐵食物,不過經研究表明,雞蛋黃的含鐵量雖高,但吸收率較低(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鐵吸收率只有3%),但雞蛋是常見食物,食用保存方便,各種營養價值較高,從綜合角度來看,它排第二名還是實至名歸的。

煮過的動物血凝塊,俗稱血豆腐,動物血的營養豐富,含鐵量高,吸收率高如100 克豬血含鐵260 毫克, 相當于豬肝中鐵含量的10倍,從古代開始,就一直是補血佳品。

TIPS:人體對鐵的需求有一定限制,血豆腐由于含鐵量太高,反而不適合大量食用。

每100克黑木耳里含鐵98毫克,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高出約5倍,比菠菜高出30倍。但黑木耳的吸收率相比之下較低,而且黑木耳有潤腸作用,對腸胃虛弱的寶寶不太合適。

特別提示:動物肝臟、動物血都容易積攢動物本身的毒素,在購買時一定要選擇放心的賣家。

魚泥豆腐羹――6-12個月寶寶

原料:魚肉、嫩豆腐、淀粉、蔥姜

做法:

將魚肉洗凈,加少許鹽、姜,上蒸鍋蒸熟后去骨刺,搗成魚泥;

將水煮開加少許鹽,放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魚泥;

加入少量淀粉、香油、蔥花,勾芡成糊狀即可。

小貼士:魚肉與豆制品含鐵豐富,有助于增強寶寶的抵抗力,促進生長發育。

鴨血青菜湯――8個月以上寶寶

原料:鴨血、青菜

做法:

將鴨血和青菜洗凈,切成碎塊,易于寶寶吞咽;

將水煮開,加入少量蝦皮、鹽,再加入鴨血和青菜;

勾芡成糊狀,煮3分鐘即可。

小貼士:鴨血是補鐵的上品,極易吸收,而且是排毒的佳品,媽媽也可以食用啊!

肝泥粥――4-12個月寶寶

原料:豬肝、白菜、蔥姜

做法:

豬肝切成片,用開水焯一下,然后剁成泥;

白菜洗凈切成細絲。鍋內放點油,下豬肝煸炒,加入蔥、姜末及適量的醬油炒透入味;

加入適量水燒開,加入小米煮至熟爛,放入白菜絲及少量鹽,再稍煮片刻即可。小貼士:豬肝含鐵量為每22.6mg/100g,非常豐富,軟糯粥品有助于寶寶腸胃消化。

豬肝瘦肉粥――8-12個月寶寶

原料:鮮豬肝、瘦豬肉、大米、油適量、鹽少許。

制法:

將豬肝、瘦肉洗凈、剁碎,加油、鹽適量拌勻。

將大米洗干凈,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粥將熟時,加入拌好的豬肝、瘦肉,再煮至肉熟即可。

四彩珍珠湯――8-12個月寶寶

原料:面粉、瘦豬肉、雞蛋、菠菜、紫菜,適量油、蔥姜末、鹽、醬油。

制法:

將面粉放入盆內,用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邊加水邊拌勻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將豬肉剁成肉末;菠菜用開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熱鍋入油,放點蔥姜末,下肉末煸炒,再放少許醬油,添入適量水燒開。再放入小面疙瘩,用勺攪拌均勻,煮片刻。然后倒入雞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適量鹽,稍煮片刻即成。

胡蘿卜肉菜卷――10-24個月寶寶

原料:面粉、黃豆粉、瘦豬肉、胡蘿卜、白菜,適量油、蔥姜末、鹽、醬油。

制法:

面粉與黃豆粉按10∶1的比例摻合,加入適量水,和成面團發酵。

將瘦豬肉、胡蘿卜、白菜切成碎末,加入適量油、蔥姜末、鹽、醬油攪拌成餡。

把發酵好的面團加入堿水,揉勻,搟成面片。

面片抹入肉菜餡,從一邊卷起,碼入屜內蒸30分鐘即成,吃時切成小段。

雞血豆腐湯――10-24個月寶寶

原料:雞血、豆腐、黑木耳、瘦肉、胡蘿卜、雞蛋,適量蔥花、醬油、鹽、香油、水淀粉。

制法:

把豆腐和雞血切成細條,黑木耳、熟瘦肉、胡蘿卜切成細絲,下入鮮湯中燒開,略煮片刻。

加入適量醬油、鹽,用水淀粉勾薄芡,然后淋入打好的雞蛋液,加香油、蔥花即成。

棗泥肝羹――8-18個月寶寶

原料:紅棗6顆、豬肝50克、西紅柿半只,油、鹽適量。

制法:

紅棗用清水浸泡1小時后剝去外皮及內核,將棗肉剁碎。

西紅柿用開水燙過、去皮剁成泥。

豬肝用攪拌機打碎,去掉筋皮。4.將加工好的紅棗、西紅柿、豬肝混合拌在一起,加調味料和適量水,上鍋蒸熟即可。

營養揭秘:紅棗的甜香加上西紅柿的酸甜,能使肝泥變得別有風味。同時紅棗和西紅柿中的維生素能促進鐵質的吸收,使肝泥中的鐵質能更好地被寶寶利用。

燴肉丁鮮蘑――12個月以上寶寶

原料:熟肉100克,鮮蘑(紅蘑或白蘑)50克,高湯50克,料酒、醬油、精鹽、淀粉、油、蔥、姜、香油各適量。

制法:

將熟肉切丁,鮮蘑切片。

鍋內加油,以蔥姜熗鍋,放入肉丁翻炒,加高湯,再加入鮮蘑及調味料。

加入淀粉勾芡。

出鍋裝盤時淋入香油即可。

營養揭秘:本款菜肴汁濃,味鮮,其中的鮮蘑含鐵量非常高,肉中也含豐富鐵質,是1歲以上寶寶補充鐵質的實效菜肴。

香菇米粥――6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香菇5朵、大米粥、生抽適量。

做法:

香菇洗凈,切碎。

鍋內加油稍熱后放入香菇快速翻炒。放一點生抽,炒至熟爛。

將大米粥倒入鍋中,拌勻即可。

滑菇汆肉丸――12個月以上寶寶

材料:滑子菇250克、豬瘦肉泥50克、豬肥肉泥少許、胡蘿卜片少許。

調料:植物油、鹽、面粉、姜片、清湯、蔥花各適量。

做法:

滑子菇洗凈;豬瘦肉泥、豬肥肉泥加鹽、味精、面粉,做成肉丸子。

油鍋燒熱,熗香姜片,注入清湯,燒沸后下肉丸煮熟,放入滑子菇、胡蘿卜片,調入鹽煮透,撒入蔥花即可。

白菜排骨蘑菇湯――4歲以上寶寶

材料:排骨、白菜、香菇、蔥段、姜片適量,鹽、雞粉、白胡椒粉、大料

做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审旗| 罗源县| 石景山区| 玉龙| 宁乡县| 包头市| 衡东县| 象州县| 高陵县| 巨野县| 花垣县| 理塘县| 砚山县| 手游| 老河口市| 凤山县| 成都市| 砚山县| 青海省| 循化| 青田县| 商城县| 淮滨县| 崇明县| 义乌市| 南康市| 洞口县| 临汾市| 平陆县| 中西区| 海淀区| 沈丘县| 武安市| 裕民县| 习水县| 城口县| 郓城县| 宜兰县| 苍溪县| 河南省|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