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紅樓夢妙玉

紅樓夢妙玉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紅樓夢妙玉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紅樓夢妙玉范文第1篇

在交叉路口,我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開始繼續(xù)涂抹自己人生.或許彼此就從此再也沒有一絲的關聯.但在分?e的路口,我們欲言而止.雖然每個人都在笑,但我依然能聽見那心底哭泣的聲音.

埋葬在時光里的那段青澀的時光,埋葬在早已消逝時光里的那些,都卟想一一去尋找.因為…

曾經一起的年少,無知,天真,頹廢.有夢想等等.在自己的畫布上涂滿了絢麗的色彩.可是卻在被抹殺.“我會以王者的姿態(tài)站在你面前”這似乎是隔了一個世紀的聲音,記得曾經寫了很多憤世嫉俗的文章,老師告訴我,“現在這個社會就是這個樣子,你并不能去改變甚么,你只能去適應這個社會.”那么“適者生存, 不適者淘汰”我是不是應該被自然所刪去..

曾經說過的曾經,只有我一個人去堅信,而那些早已消失的沒有一絲蹤跡,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原來,并沒有甚么可以去摸索到頂端,因為那些被埋葬了的曾經或許就是那頂端.

只是自己的不在乎,而在不經意間有把自己未來的命運改變.因為都只在那一剎那間.喧囂的夏季中,我們一直提到“死”這個字眼,以為自己可以坦然面對,卻在將要來臨時而感到害怕.有時候可以讓人放棄一切去茍且的活著,就像為了那不存在的面子,可以花大把的錢,去換取那一點點的榮耀.我想將來一定要有狠多狠多的錢.然后手里握著那個叫“權利”的東西.雖然曾經認為這是多么低俗的一件事情,但現在我們卻一直為了這個目標而奮斗.

紅樓夢妙玉范文第2篇

從稔禪師居河北趙州的觀音院,故稱趙州禪師。趙州禪師三稱“吃茶去”,意在消除學人的妄想分別。一落入妄想,就與本性乖離。只有“遇茶吃茶,遇飯吃飯”,除去一切顛倒攀緣,才是參禪的第一步。因此清代湛愚老人贊道:“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禪茶之名亦從此大盛。

茶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神農嘗百草的傳說,神農的故事最早見于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因此,至少在秦漢之前,我們的祖先已經開始用茶了。而到了唐代,茶作為一種極受文人喜愛的飲品,其精神文化逐漸成型,并被文人們雅化,賦予其獨特的藝術審美。陸羽的 《茶經》 便是一部茶文化的集大成者。《紅樓夢》作為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其對傳統(tǒng)文化可說是無所不包。具體到茶文化,《紅樓夢》則泡出了屬于明清時代獨特的茶香。

紅樓茶錄

言及《紅樓夢》里的名茶,必須要強調《紅樓夢》的小說性。盡管現代學人將其定位成“現實主義的最高峰”,但我們不得不指出,《紅樓夢》畢竟是一部小說,不是歷史也不是傳記。曹雪芹的如椽巨筆真真假假、空空,似是而非地寫下了許多似真似假、似有似無的故事。我們在閱讀的時候萬不可信以為真,真把《紅樓夢》當成了《本草綱目》或者《茶經》,按圖索驥,結果便是緣木求魚,適得其反。

明了此再來看《紅樓夢》的茶。在前八十回中,提到茶的地方有260多處(一說273次),僅就有名有姓的茶來看,則有仙茗一種,名茶七種,另有外國茶一種。第五回里,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警幻仙子差人捧上了仙茗“千紅一窟”,并稱:“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紅一窟’。”這頗具詩意的來歷連讀者都覺得“清香異味,純美非常”,不過這自然是藝術化的虛構,在現實中是找不到的。所謂“千紅一窟”亦即“千紅一哭”,暗含了書中女子的悲慘命運。曹雪芹極善運用諧音法暗示人物命運,此即一例。

第八回賈寶玉在薛姨媽家吃得大醉而歸,茜雪端茶上來,寶玉因問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這會怎么又沏了這個來?” 楓露茶,單聽名字便極具詩意。許多學者認為此茶亦屬曹雪芹虛構,按《紅樓夢大辭典》的解釋,楓露茶需要先取香楓的嫩葉,入甑蒸之,滴取其露,然后將楓露點入茶湯中,即成楓露茶。脂硯齋在楓露茶后點明此茶與“千紅一窟”相對,想必同取仙花甘露之意。此茶性慢耐沏,更兼香氣濃郁,所以深得寶玉喜愛。又按,楓葉屬紅,更應了寶玉愛紅之癖。可見,《紅樓夢》一書,一草一木亦不可等閑視之。

同樣,第五十四回王熙鳳為賈母預備的杏仁茶也是配制而成。清童岳薦在《童氏食規(guī)》中指出“:冰杏茶:冰糖、杏仁研碎,滾水沖細茶。”《本草綱目》里提到杏仁的功效:“其用有三:潤肺也,消食積也,散滯氣也。”按,元宵夜賈母喊餓,王熙鳳預備的鴨子肉粥和棗兒熬的粳米粥不是太膩就是太甜,賈母都不甚喜歡,王熙鳳生怕賈母嫌這杏仁茶也甜,不過賈母顯然深知這茶的功效,杏仁茶對年高之人在節(jié)下消食化氣有極好之效用,所以單選了此茶,可謂養(yǎng)生之茶。

另一處養(yǎng)生之茶出現在第六十三回。寶玉過生日,管家婆林之孝家的晚上來怡紅院查夜,聽說寶玉白天吃了面怕停食,趕緊吩咐襲人去沏壺普洱茶。普洱茶產自云南普洱山,是深受歡迎的名茶之一。據清王士雄的《隨喜居飲食譜》記載:“普洱茶:善吐風痰,消肉食,凡暑穢、痧氣、腹痛、干霍亂、痢疾等癥初起,飲之輒愈。”因此林之孝家的便讓襲人沏些普洱茶來消食。襲人、晴雯則趕忙說沏了一盅子女兒茶,關于這女兒茶,爭論頗多。有許多學者認為女兒茶是普洱的一種,而《紅樓夢大辭典》引用了《中藥大辭典》的記載:“女兒茶,異名巖果紫、黃茶根、女兒紅。”按,《四川常用中草藥》中也記載此茶“清熱消積、活血通經。治食積,肝經積滯,月經不調……”因其治食積,故襲人等人沏茶與寶玉消食。可見賈府的大丫鬟們對各種茶理也甚是精通。

第四十一回賈母帶劉姥姥去櫳翠庵,妙玉親自捧茶與賈母,賈母先說:“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便十分滿意。六安茶產自安徽,屬十大名茶之列,屬綠茶,有極強的祛濕解暑消化功能。可能有人會問:“賈母等人既然是剛剛吃完酒肉,豈不是應當喝綠茶消膩嗎?”六安茶固然可以消食,但功效過強,不適合老年人虛弱的脾胃。賈母和妙玉都是深懂茶道之人,因此妙玉才說是老君眉。關于老君眉,也存在著種種爭議。老君眉同樣不見于《茶譜》,故而歷來有湖南洞庭湖君山所產的白毫銀針茶、福建武夷山的巖茶和安徽六安銀針等諸多說法。持白茶意見者認為白毫銀針與六安銀針的外形滿布白毫,針長如眉,故稱老君眉。而持巖茶論者則認為巖茶茶性溫和,對腸胃的刺激不似六安茶般強烈,因此認為是武夷巖茶(另有鄧云鄉(xiāng)主珍眉茶,亦屬綠茶,當不確)。

曹雪芹的創(chuàng)作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虛構,比如前文提到的楓露茶、女兒茶和老君眉,在現實中很難找到確定的茶種,我們現在也只是根據當時人的筆記雜談略微猜測一下,并不能下斷論。如果單從藝術角度講,曹雪芹筆下的老君眉不單效用極佳,單看名字亦滿含恭維之意。妙玉雖自稱“檻外人”,卻也深諳應酬交際,所以此茶深得賈母歡心。簡單一杯茶道出了人情,紅樓這杯香茗極需細品。

此外,《紅樓夢》還提到了暹羅(今泰國)進貢的茶,《紅樓夢》第二十五回說到,王熙鳳曾打發(fā)丫頭送茶葉給黛玉、寶玉和寶釵等。這日碰面,鳳姐問起:“嘗了可還好不好?”寶玉嫌這茶不大甚好。寶釵說:“味倒輕,只是顏色不大好些。”鳳姐自己也說嘗著沒什么味兒:“還不如我每日吃的。”獨黛玉說:“我吃著好,不知你們的脾胃怎樣?”第十六回,王熙鳳自夸家世的時候說:“……那時候我爺爺單管各國進貢朝賀的事,凡有外國人來,都是我們家養(yǎng)活。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可見,王熙鳳是比較容易接觸這些洋茶的。

上善擇水

明清時期,無論在茶葉類型上,還是在飲用方法上,都與前代差異顯著。從明代開始,飲茶改以散茶為主,飲法改煎煮法為瀹飲法(沸水沖泡),我們現在的飲茶方式便承接了明清時代的方法。而對散茶的直接沖泡自然對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陸羽在《茶經》上就說:“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記》言:“茶性必發(fā)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第四十一回妙玉給賈母和劉姥姥諸人泡的茶用的是“舊年蠲的雨水”,雨水在泡茶水中屬上品,舊年蠲的雨水經過密封保存,質量更佳。所以賈母才吃了半盞,可見老祖宗平日對泡茶之水甚是講究。而劉姥姥就有些外行,直稱:“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殊不知水以清輕甘潔為佳,舊年雨水質輕是水好的標志,所以賈母等人對劉姥姥的評價開懷大笑。這個小小的細節(jié)把不同人家對茶的品味刻畫了出來,前者重茶味,后者看重的是茶意。

因為對水的講究,所以才有了對各地名泉的排位。乾隆皇帝曾特制一個小銀斗,測量全國名泉之水的輕重,水質越好重量越輕,最終測定了北京玉泉山的泉水為首。乾隆還稱量了雪水,比玉泉水輕三厘,因此以雪水烹茶最佳。以雪水沏茶,古已有之,陸游便有《雪后煎茶》一詩,直贊“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灶就烹煎”。妙玉請寶釵、黛玉喝的梯己茶便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林黛玉問道:“這也是舊年的雨水?”被妙玉毫不留情地貶了一把:“你這么個人,竟是大俗人,連水也嘗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輕浮,如何吃得。”統(tǒng)觀全書,敢把林妹妹稱為“俗人”的也只有妙玉了。這也可見妙玉對自己茶道的自信,而寶釵、黛玉則未免相形見絀了。不過,這場茶之盛宴也將妙玉孤高自傲卻又通達人情的特點展現了出來。

續(xù)書作者也屢次提及茶。第一百一十一回惜春招待妙玉,吩咐丫鬟“開上年蠲的雨水,預備好茶”,這里又提到了舊年的雨水。看前八十回,曹雪芹無論寫景寫人寫物件,從來沒有重復之筆。各種茶名只出現一次,寫完妙玉用雨水沏茶招待客人,再寫便用雪水,極雅而不重復。以此而觀續(xù)作者,竊以為其行文瀟灑乃至學問博識,比起曹雪芹,那真是差了不止一截。

茶具藝術

明代廢團茶,改用沸水沖泡,烹茶的器具也隨之簡化了,而整體的風格也呈現出返璞歸真的跡象,從崇尚金銀轉為推崇陶瓷制品。其對茶具精美度的要求則比前代還要嚴格。《紅樓夢》中出現的茶具種類繁多,而且是“按頭制帽”,不同等級和層次的人物擁有的茶具有細微的區(qū)別。

第五十三回寫賈府開夜宴,賈母令眾人在“花廳之上共擺了十來席。每一席旁邊設一幾,幾上設爐瓶三事,焚著御賜百合宮香。……又有小洋漆茶盤,內放著舊窯茶杯并十錦小茶吊,里面泡著上等名茶。”洋漆是元明之際傳入我國的日本技藝,在器具的描金方面達到了極高的造詣。賈母之席既有洋漆茶盤的富貴,也有舊窯茶杯的古樸典雅,再加上十錦小茶吊的秀氣古拙與上等名茶的清韻,活現了老祖宗審美的不凡。當然,也從側面體現了老人家喜熱鬧、講排場的貴族氣。

同樣是喜熱鬧、講排場的人,王熙鳳的茶具也多為填漆之作。填漆茶具在明以后大盛于貴族之家,填漆是以五彩漆堆成花色,磨平后便顯現出器具紋路的光滑細膩。作為賈母的掌上明珠,賈寶玉的茶具也極為豐富,襲人為寶玉、黛玉斟茶,用的都是小連環(huán)洋漆茶盤。還有具備保暖功能的暖壺,真可謂應有盡有。

《紅樓夢》不僅提到了這些較為名貴的茶具,也有雅到極致的茶具。第四十一回,眾人在櫳翠庵吃茶,用的是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只賈母用成窯五彩小蓋鐘。這里的蓋碗應當是清初官窯燒制胎質極薄的甜白釉蓋碗。賈母的小蓋鐘更是來歷不凡,成窯產于明成化年間,以五彩者為上,明谷泰在《博物要覽》中就說:“成窯上品,無過五彩。”但就是這樣名貴的瓷器,僅僅因為劉姥姥喝了一口茶便被妙玉棄之不用了。這位“檻外人”的私藏可謂甚豐,帶寶釵和黛玉去喝梯己茶,寶釵用的“瓟斝”是晉代的王愷珍玩過,蘇軾也曾見過的珍稀古玩。黛玉用的是漢代題了垂珠篆字的“點犀qiao(上喬下皿)”。寶玉來蹭茶,妙玉拿了個綠玉斗,寶玉開玩笑說要世法平等。妙玉挖苦說這種“俗器”賈府也找不出一個來。雖然顯得高傲,但也顯現出這位空門之人的來歷不凡。接著又尋出了“九曲十環(huán)一百二十節(jié)蟠虬整雕竹根的大盞”,讓見過不少世面的寶玉都吃驚不已。兩件寶物兩杯茶,妙玉對寶玉的青睞從這里便可窺見一斑了。

茶俗文化

本文開篇即提到了一件與茶有關的禪門公案。事實上,飲茶不僅滲入到了日常的生活中,更與傳統(tǒng)的文化精神相融合,從而賦予飲茶以新的審美內涵。《紅樓夢》中便涉及到了許多的茶俗文化。

第二十五回黛玉去看望被燙傷的寶玉,適逢鳳姐也在,便問黛玉送她的暹羅茶如何。黛玉覺得不錯,于是鳳姐還要叫人再送些過去,順便要黛玉幫她辦些事情。林黛玉聽了笑道:“你們聽聽,這是吃了他們家一點子茶葉,就來使喚人了。”鳳姐當然是不饒人的,立馬笑道:“倒求你,你倒說這些閑話,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做媳婦?” 鳳姐的這番似真似假的玩笑話,恰好道出了古代茶為聘禮的習俗。宋人《品茶錄》說:“種茶樹必下子,若移植則不復生,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固有取。”(據清阮葵生《茶馀客話》)比曹雪芹略早的李漁在其小說集《十二樓》里的《奪錦樓》一文中,第一回以“生二女連吃四家茶,娶雙妻反合孤鸞命”為標題,“連吃四家茶”指的就是接受了四家的聘禮。這便是飲茶與風俗民情融為一體的典型例子。

賈府中人來客往,各色交際應酬都少不了茶,但吃茶的用意卻各不相同。第四十一回,妙玉道:“豈不聞‘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你吃這一海便成什么?”這固然是打趣寶玉的玩笑話,卻也反映了當時吃茶的一些實際情況。《紅樓夢》中的公子小姐們自然多是品茶之意,因此用水和茶具都十分講究,也代表了文人墨客們的審美情趣。第四十一回妙玉在櫳翠庵請寶黛釵喝的梯己茶可以說是一次極具寫意的茶會,充滿了詩性的美感。而在貴族家庭中,就是一般的喝茶也有不少的講究。第三回林黛玉初進榮國府,剛吃完飯,便“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yǎng)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應當說,林家的這種喝茶法是比較懂養(yǎng)生的,既保護了腸胃,也有惜福愛物之意,不至于浪費好茶。所以脂硯齋直贊黛玉之父林如海是“一派書氣”。林家雖然也是世襲的貴族,但林如海從科第出身,還是前科的探花郎,“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因此黛玉的行為舉止才會優(yōu)于常人。

紅樓夢妙玉范文第3篇

從深層結構方面揭示《紅樓夢》與《巴黎圣母院》這兩部世界文學史上的巨著在文化蘊涵方面的異同。

十幾年前,已有學者提出《巴黎圣母院》是屬于“人物圓心結構”[1]依照“人物圓心結構”的說法,雨果是把女主人公艾絲米拉達放在了中心位置。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筆者以為,圍繞著這一中心人物的其他性格則還可以有些變化。從橫軸上看,艾絲米拉達的左方和右方分別是弓箭隊隊長費比斯和圣母院的敲鐘人喀西莫多。這兩個人的特點,一是外美內丑,一是外丑內美,而橫軸中間位置上的女主人公則是外美和內美的結合體,倘若我們以圖示其關系,那么,這三個人物便形成了如下一個三角:

艾斯米拉達

費比斯

喀西莫多

然而事實上,由于在小說中還有其他人物的作用,實際存在的并不是這樣一種三角關系,因此上圖可以被拉直,而形成為:

費—艾—喀

能夠把這一三角拉直,并使之成為一條直線的關鍵人物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佛羅洛,這一人物是神職人員,但卻被獸性填滿了胸臆。而與之相對照的,不是書中的任何人物,而是女主人公時時帶在身邊的一只羊。在基督教世界中,誰都知道“獻給上帝的羔羊”這一典故。而且雨果所描繪的,又恰恰是在巴黎圣母院內外發(fā)生的故事。這樣,由佛羅洛和那只羊所構成的縱軸也便形成了。在這條軸線上,佛羅洛高高在上,但卻是人面獸心。羔羊處于軸的下方,它雖屬異類,卻頗通人性。圖示如下:

佛——艾——羊

上述橫軸與縱軸交錯,也便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十字架:

佛——

費——

——喀

——羊

處于十字架正中的女主人公艾斯米拉達,既是外美內靈的化身;同時又是在人性中體現出神性的人生。她的命運是悲慘的,然而也正是她的命運,折射出了她生活于其中的悲慘世界。她不是耶穌基督,卻被釘上了十字架。她的周身由于其性格和命運的映照,籠罩了一層光環(huán),就像她背后的圣母瑪麗亞一樣。人們在這一人物圓心結構中,可以感覺出女主人公在飛升,被無形的天使們簇擁著,飛向天庭。

無獨有偶。在《紅樓夢》中,我們也可以發(fā)現類似的現象。王昆倫先生早就指出:“《紅樓夢》的作者塑造人物慣用對照的寫法,如黛玉和寶釵,晴雯和襲人,尤二姐和尤三姐,賈政和賈赦等”,“可以說作者是把寶玉、黛玉、寶釵和鳳姐四個人都當作第一類重要人物而配合著塑造出來的”。[2]倘若我們依王昆倫先生的意見進一步分析一下,便首先也在《紅樓夢》中發(fā)現了一個三角,這個三角戀愛關系是由賈寶玉為中心的:

賈寶玉

薛寶釵

林黛玉

與《巴黎圣母院》不同,《紅樓夢》中的三角的核心是男性而不是女性,圍繞著賈寶玉的兩位年輕女性,一位是與男主角具有“木石前盟”,一位是與男主角構成了“金玉良緣”。然而若依王昆倫先生的意思,我們還需把鳳姐這一人物考慮進去。那么,王熙鳳這一人物的出現:也更把上述由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構成的三角拉成了一條橫軸:

釵一一寶一一黛

與《巴黎圣母院》不同。《紅樓夢》中主要人物之間以“情”關聯著的。而《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之間卻是以“愛”相關聯的。喀西莫多愛美,雖然他自己面貌丑怪,他對艾絲米拉達的愛是深刻的。雨果所虛構的那個兩人相抱長眠,分開即已成灰的情節(jié),便已證實了這一點。費斯比也愛艾絲米拉達,但這愛卻是輕薄的。副主教也愛艾絲米拉達,但只是獸性的流露而已。而在《紅樓夢》中,我們看到,林黛玉和薛寶釵同樣鐘情于賈寶玉,只不過林黛玉之情是超越了當時社會經濟、文化基礎的一種情懷,而薛寶釵之情則是建立在“仕途經濟”等的基礎觀念之上的情懷。然而不管怎樣,在《巴黎圣母院》中,喀西莫多與費比斯以及副主教佛羅洛與艾絲米拉達之愛都是以個人關系為其關系紐帶的。而在《紅樓夢》中,寶黛之間以及寶、釵之間最終都是要以家庭為其關系紐帶的。《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要以人與人間個人關系為其指歸,“愛”在人與人間進行。《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情”則要以家庭的重新建構為其歸宿。正因如此,我們也就沒有必要擔心王熙鳳的引人會打亂以賈寶玉為中心構成的三角關系,也沒有必要擔心“鳳姐”與賈寶玉是否會構成“情”的問題。因為王熙鳳與賈寶玉恰恰構成了既有家庭中的一種情。這是最為明顯、也被當時的社會生活廣泛認可的一種情:親情。

那么,由王熙鳳所構成的縱軸一端的對立面,又該是哪一個人物呢?筆者認為,不是別人,而是“檻內人”妙玉。妙玉處佛殿伴青燈,然又與怡紅公子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她的情懷是隱隱的,不能像王熙鳳那般坦蕩,也不會如釵、黛那般執(zhí)著而堅定,但這份情又是無法回避、更不能抹煞的客觀存在。于是,我們也便有了由賈寶玉、王熙鳳和妙玉三個人物共同構成的人物縱軸:

妙玉

寶玉

鳳姐

這里,妙玉與巴黎圣母院中的副主教佛羅洛同屬神職人員,又同樣對于主人公懷有隱情,但佛羅洛是由神性走入了獸性,而妙玉則是由神性向著人性方面復歸。便是王熙鳳,其實也與那“獻給上帝的羔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反差。一個是馴順的家畜,一個是手黑心狠的家庭主管;一個是啞巴似的小羊,一個是鸚鵡般的長舌婦人;一個是命定地要成為神或神所安排命運的祭品,一個是斤斤計較現實利害關系的勢力狂。

由《紅樓夢》中主要人物構成的縱軸與橫軸的交錯,我們也可以得到一種類似人物圓心“結構”的圖式:

妙玉——

薛寶釵——

賈寶玉

——林黛玉

——王熙鳳

然而倘若我們只是分析出了《紅樓夢》中也具有像《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圓心結構”,則會有簡單比附之嫌。而且事實上,當我們論及《巴黎圣母院》的深層結構時,我們也并不以其中的“人物圓心結構”為滿足。因為所謂“深層結構”,是相對表層結構而言的。深層結構不是指對作品中可以直接感知的內容所進行的組織和安排,而是隱藏于作品字面意義之下的深層的東西。深層結構包括了各部分作品內容在表面的順序以下的內在時空關系,內在的生命節(jié)奏運動以及象征意蘊等。當我們說到《巴黎圣姆院》的深層結構時:我們以其中所透視出的基督教文化為其深層結構的核心。同樣的,當我們論及《紅樓夢》的深層結構時,我們也不應滿足于其中人物設置與《巴黎圣母院》的相似之處,而是要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在《紅樓夢》中會出現這樣的人物設置格局?其中又體現了一種什么樣的文化蘊涵?

筆者認為,《紅樓夢》中人物設置格局里,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上述以賈寶玉為核心的人物格局,其實便是五行模式的一個翻版。

龐樸先生說:“一般都承認,五·四以前的中國固有文化,是以陰陽五行作為骨架的。陰陽消長,五行生克的思想,迷漫于意識的各個領域,迷漫于意識的各個領域,深嵌到生活的一切方面。如果不明白陰陽五行圖式,幾乎就無法理解中國的文化體系”。故宮乃至整個北京城的設置都滲透著陰陽五行思想(如紫禁城的北門名為“神武門”),這些,熟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曹雪芹是不會不知道的。況且,《紅樓夢》中又到處充滿了隱喻和象征,我們由其中主要人物的設置中找出五行觀念來,應當說是不能被算作牽強附會的。

首先還是由黛玉人手分析。她姓“雙木”,前世是絳珠仙草,她命定地與“木”結下了不解之緣。她自己也說過:“比不得寶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不過是草木之人罷了”。她們住的瀟湘館,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探出墻外的一叢竹子。在五行圖式中,“木”的韻色是“青”,而古代典籍中所謂“殺青”,本義便是烤竹子的青皮。而且,竹子又稱為“青士”。陸游有詩云:“岸幘尋青士,憑軒待素娥”。林黛玉的“黛”字,又顯然是“青”字的同義詞。“黛玉”即是“青玉”,《釋名》“玉以青玉為上”。同樣是按照五行圖式,“木”的季節(jié)是“春”,以青帝為東方司春之神。《尚書·緯》“春為東帝,又為青帝”。林黛玉象是一株早春二月的青苗,過早地為“風刀劍霜”摧殘了。她的心目中沒有封建禮教的藩籬,她為情而生,也為情而死。

與“木”一方相對,是薛寶釵的“金”的一方。如果說林黛玉體現了“春華”的特征,那么薛寶釵便是“秋實”的象征了。她給人的印象是體態(tài)豐盈,雍容大度。她所佩金鎖,以及“金玉良緣”之說,無不與“金”暗合。況且,在五行圖式中,金的顏色是“白”,薛家之“薛”又暗隱了“雪”字。“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作者還特意把薛寶釵的膚色寫成很白,以至賈寶玉都看得像個呆雁。《禮記·曲禮》所說四方星宿,東為青龍,西為白虎,南為朱雀,北為玄武。薛寶釵所據之“白虎”星宿,與林黛玉所據之“青龍”星宿遙相對應。與此相呼應的,是在縱軸上的“朱雀”與“玄武”星宿上的相互對應。

毫無疑問,王熙鳳正像一只翔舞的朱雀在大觀園中翻飛。“鳳”與“朱雀”正是一體二名。其位在南,其季為夏。如果說林黛玉和薛寶釵分別代表了“春華”和“秋實”的話,那么王熙鳳和妙玉則分別喻示了夏天般的火熱與冬天般的寒冷。在五行圖式中,王熙鳳所處位置為“火”,其色為赤。“鳳辣子”的風風火火的性格也與此相合。她思維敏捷,敢做敢當,嘴巴尖刻。“明里一團火,暗是一把刀”,只要有利可圖,她什么事都干得出來。為了求得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滿足,她燃燒著自己,也燃燒著別人,同時也點燃了封建大廈。待到她即將走完生命的短暫旅途時,便“昏慘慘的似燈將盡”了。

在五行圖示中占據了“水”的一方的,是妙玉。在五行觀念中,“水”以“玄武”為其星宿,其色玄,其方位為北,其季為冬。妙玉是空門中人,自然是淄衣加身,其色彩乃是所有色彩的最終歸宿:黑。這一人物在《紅樓夢》中表面上并不是特別重要。然而她代表了“空”這一大方面。而“色空”觀念,在書中顯然是占了十分重要地位的。書中對妙玉的描寫并不多,給人印象最深的,當然是妙玉請寶玉等人品茗那一段。讀者往往會驚詫于妙玉對“水”的特殊處理方式。同時,待眾人走后,寶玉還沒忘了叫人來為妙王用水洗地。由此可見,這位“檻外人”與水的關系確實非同一般。

紅樓夢妙玉范文第4篇

關鍵詞:茶文化;人生;四大名著

《神農本草經》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茶也。筆者喜歡茶,喜歡茶的甘滑、醇厚、活順和陳香,然而真正將筆者帶入茶文化領略人生的卻是我國經典著作《紅樓夢》。

“一部紅樓夢,滿紙茶葉香”,紅樓夢作為我國四大古典小說之一,魯迅先生贊其“在中國的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tǒng)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紅樓夢》不僅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而且在飲茶養(yǎng)生上同樣值得贊嘆。

有統(tǒng)計顯示,《紅樓夢》全書共120回,就有112回言及茶,全書提到茶事262回,出現茶字495次,其中涉及眾多人物,上自賈母,下至粗使婆子,從清客達官到道姑和尚,他們的生活都離不開茶,其命運也與茶表現出或隱或顯的關系。所以,縱觀《紅樓夢》對茶的描寫,就是一幅了解十八世紀中葉封建貴族家庭飲茶風氣的風俗畫卷。

“千紅一窟(哭),萬艷同悲”,《紅樓夢》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寫道,賈寶玉神游太虛幻境,喝了小丫鬟捧上的清香異味、純美非常茶后,問茶何名,警幻答道:此茶出在故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煮,此茶名曰“千紅一窟”。世間真有此茶乎?寶玉懷疑,讀者懷疑。作者不說,人們只能猜疑。賈寶玉作為作者筆下歷經憂患的體現者,是紅樓女兒悲劇中含怒含怨含憤的表達,是作者對紅樓女護但又愛莫能助的一種情結。作者采用“諧音寓意”之筆法,不僅僅是對“薄命司”“十二釵”簡單的同情,而是對導致悲劇產生的歷史根源的覺醒。“茅椽蓬牖,瓦灶繩床”,作者在衣食無以為繼、溫飽行將不保的艱苦環(huán)境中,將其充滿血淚的人生經歷,濃縮在短短八十回中,其對于人生終極意義的探索給人們留下無窮的啟迪和幻想。

“閑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水對茶極為重要。陸羽《茶經》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許次紓《茶疏》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fā),無水不可與論茶也。”而《紅樓夢》中的烹茶之水尤為講究,被喻為佳話。第四十一回《賈寶玉品茶櫳翠庵 劉姥姥醉臥怡紅院》,妙玉送給寶玉的“體己茶”,就是用五年前梅花上雪水泡制而成。當黛玉問及“這也是舊年的雨水”時,妙玉馬上毫不客氣冷笑道:“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著,收的梅花上的雪,統(tǒng)共得了那一鬼臉青的花瓷翁一翁,總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開了。我只吃過一回,這是第二回了。”第二十三回,寶玉寫《四時即事詩》,也提到品茶用水:“琥珀杯傾荷露清,玻璃檻納柳風涼”;“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將新雪及時烹”,品茶之雅,興趣之濃,躍然紙上。

人人都愛茶,茶韻卻不同。在封建社會里,尊卑有別,階級劃分強烈。《紅樓夢》也借茶之名來表明地位之高低。如賈母是一家之主,她必須喝貢品名茶“老君眉”。第四十一回,妙玉親自將茶奉與賈母,賈母先說:“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道:“知道,這是老君眉。”六安是安徽著名茶產地,產量多且出名茶。湖南洞庭湖中君山銀針茶也稱老君眉,它針長如眉,色澤如銀,香氣高爽,味道甘醇,其名又有祝愿長壽之意,為茶中上品。同樣的東西,到了劉姥姥口里就變成了“好是好,就是淡了些”;寶玉是一位浪蕩公子,多情愛幻想,喝“神仙茶”才適;黛玉,江南女子多愁善感,須喝“龍井茶”方能展現出她天生麗質、高雅不俗的氣質,而一般傭人也只能喝普通的劣等茶了。綜上可見,當時茶道文化相當普及,人們對茶也是相當喜愛。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紅樓夢》第六十三回提到普洱茶,“林之孝家的又向襲人等笑說,該燜些普洱茶喝”。普洱茶盛產于我國云南西雙版納、思茅等地。我國有56個民族,地理環(huán)境、歷史文化、生活風俗不盡相同,每個民族飲茶風俗也各有千秋,譬如維吾爾族飲香茶,藏族飲酥油茶,蒙古族飲咸奶茶等,各民族對于茶的喜愛是不言而喻的。

提及茶文化,當然不能不提廣州,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飲左茶未(喝過茶了嗎)?”他們以此作為問候。廣州人將飲茶賦予了一個全新概念,上茶樓不僅飲茶,還吃小點心,這是一種交際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悠游自在,愜意萬分,百年不衰,代代相傳。

《紅樓夢》不僅對飲茶有著濃墨重彩的書寫,而且將茶的知識、功用、情趣全部熔鑄于作品之中,茶道佛緣,器美水凈,人禮境幽,作用大、蘊意深,為中國小說史上所罕見。

參考文獻:

紅樓夢妙玉范文第5篇

關鍵詞:《紅樓夢》;儒釋道倫理思想;具體表現

引言

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但是,佛家和道家思想也已深深扎根,并成為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文化核心,對社會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曹雪芹將自己學習和體悟到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紅樓夢》中,使小說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主題思想等都滲透著儒釋道倫理思想。

一、《紅樓夢》的寫作背景與曹雪芹在儒釋道倫理思想中的體認

康熙年間,曹家是身份顯赫的貴族,三代人連任江寧織造,曹雪芹出生于清朝雍正二年,歿于乾隆二十八年,可以說,他的一生都處于“清朝盛世”,但是曹家由于康熙與雍正的政權交替,牽涉到了混亂的政局中,由此由盛轉衰,因此,曹雪芹經歷了家族的沒落,在悲歡離合中看盡了人情冷暖和世態(tài)炎涼。《紅樓夢》便是曹雪芹歷經了政局變動、家族落寞、窮困潦倒后,在明末清初反理學啟蒙思想的影響下以自己的經歷為依據,寫成的一部自傳體小說。

雖然《紅樓夢》是一部自傳性小說,但作者通過包羅萬象的自敘性的寫實效果,描繪了清朝中期的政治時局、人情冷暖、社會文化思想。而清朝中期也是儒釋道思想發(fā)展趨于完善且相互交融的時代,但同時也有很多思想被歪曲或舍棄,一方面是世人認知上的偏差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因為統(tǒng)治階級為了自身的政治目的而故意篡改的。曹雪芹清楚地看到了這些,他在小說中既傳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披露了被歪曲和篡改后文化現狀。因此,《紅樓夢》中體現出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發(fā)展與交融,以及各自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二、《紅樓夢》中的儒釋道倫理思想表現

(一)人物形象中體現出的儒釋道倫理思想

寶玉、黛玉、寶釵三人分別對應了傳統(tǒng)文化中的佛教、道教和儒教。寶玉和黛玉靈魂相通,源于道家和佛家相似的出世態(tài)度,源于兩人共同的叛逆精神。黛玉和寶釵的對峙,本質上是老莊思想和孔孟教義的格格不入,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互不相容。

寶玉身在紅塵之中,便已對世間美好的一切有佛家的大愛。所以他懂葬花的黛玉,所以他同情弱者,所以他尊重每一個女孩兒。寶玉每回參加詩社都甘當末位,時常替丫鬟們包攬罪責,已隱隱有佛門高僧“舍己全人”的氣量。

林黛玉則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她并不像王熙鳳或薛寶釵那樣一生都在努力地力爭上游,她只是在安心地做一個自己,就連她對別人的譏諷或取笑,也只是出于自我情感的表達,沒有什么更深層次的目的。

薛寶釵雖出身富商家庭,卻完全接收與承繼了儒家思想。儒家的主要精神之一是積極的入世態(tài)度,一個有才能的人要將服務社會當作正事。薛寶釵有儒家入世的情懷,她對儒家思想的維護與堅守,完全出于真誠,她只是按儒家的禮教要求去說去做,不知不覺就形成了這樣的觀念,局外的人看她是儒家的犧牲品,而她自己并不覺得,那種思想與觀念早已深入到了她的內心,異化成了那樣的一個人。

(二)故事情節(jié)中體現出的儒釋道倫理思想

小說的第四十一回為“櫳翠庵茶品梅花雪”,主要說的是賈母帶著劉姥姥和眾人逛大觀園,走到了妙玉的住處――櫳翠庵,妙玉便用茶水招待客人,但是卻對不同的客人用不同的茶杯,如給賈母用的是“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對寶玉、寶釵、黛玉是另外的待遇,而其他眾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妙玉雖然是佛家弟子,但是卻沒有踐行“世法平等”的理念,將賈府眾人劃分為了不同的等級,尤其是嫌劉姥姥臟,賈母要劉姥姥嘗一嘗她的“老君眉”,劉姥姥便喝了一口,妙玉便要扔掉成窯的杯子。由此可以看出,妙玉的修行與佛教的核心思想還相差甚遠,她的意識中也有儒家的“尊卑”“階級”思想。

(三)作品主題中體現出的儒釋道倫理思想

俞平伯先生就曾提出“《紅樓夢》的主要觀念是色空”的說法。《紅樓夢》到處流露出明顯的佛家色空觀念和道家的出世思想,開篇第一回就表明整個故事是“因空見色,由色生情,傳情入色,自色悟空”。比如,小說開頭跛足道人闡發(fā)了“可知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對《好了歌》作了簡要概括,甄士隱進一步為《好了歌》作了詳細注解。在《好了歌》里,將相功名、金銀財富、夫妻恩情、兒孫孝順等都是虛無縹緲、轉瞬即逝的,表現出佛家人生如“夢幻空花”的觀念和道家浮生若夢的思想。《好了歌》里所否定摒棄的“功名”“金銀”“嬌妻”“兒孫”,正是儒家以及一般世人信仰的基本內容。

(四)作品結局中體現出的儒釋道倫理思想

小說第一百二十回寫賈政扶賈母靈柩到金陵,歸途中天降大雪,遇見出家當了和尚的寶玉與他拜別,繼而隨著一僧一道飄然離去.賈政急忙追趕,已倏然不見,只見白茫茫一片曠野,并無一人。這是宗教般的感悟,真假難辨的善惡人世,最后也不過是一場幻夢,讓每個人從中參照到了自己。一僧一道的前后對話畫龍點睛,也讓人在現實生活的藩籬中,望見了鋪就的來路和去路。

三、儒釋道“禮”“空”“無”的哲學思考

縱觀《紅樓夢》全文,作者以一道一僧開篇,最后以一道一僧結尾,體現了他對儒釋道思想的哲學思考。細細梳理小說中的一些關系,我們可以發(fā)現:甄士隱為儒家人物,之后他出家做了道士;而空空道人在轉念之間又變成了僧人;而小說的開頭就是和諧相處的一僧一道了,從中我們可以找出隱藏的信息,即甄士隱由儒入道,空空道人由道變僧,最后僧道同行。曹雪芹似乎要告訴我們:儒釋道三者雖然各有所道、各道其道,其思想核心分別為“禮”“空”“無”,但到了至高境界它們又是相通的。

四、結語

儒釋道是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核心,它們在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對人們的思想、生活、言行等各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紅樓夢》作為一部文學巨著,不僅有極高的文學研究價值,也滲透著濃厚的哲學思想,在儒釋道思想的碰撞和融合中,小說的內容更具哲理意蘊。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原| 东阳市| 西青区| 江山市| 芜湖县| 仲巴县| 武宁县| 拉萨市| 怀柔区| 大城县| 绥芬河市| 郴州市| 张家港市| 诸城市| 阿克陶县| 石家庄市| 江阴市| 永安市| 辉县市| 福清市| 泗洪县| 张家川| 格尔木市| 孟村| 乌苏市| 江孜县| 修文县| 丽江市| 雅江县| 古丈县| 山东省| 明溪县| 仲巴县| 安徽省| 广灵县| 阿克| 长沙市| 祁阳县| 含山县| 同江市|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