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恩格斯名言

恩格斯名言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恩格斯名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恩格斯名言

恩格斯名言范文第1篇

1、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恩格斯

2、科學要求每個人有極緊張的工作和偉大的熱情。——巴甫洛夫

3、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馬克思

4、人的價值蘊藏在人的才能之中。——馬克思

5、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列寧

6、科學需要一個人貢獻出畢生的精力,假定你們每個人有兩次生命,這對你們說來也還是不夠的。——巴甫洛夫

7、科學的每一項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膽的幻想為出發點的。——杜威

8、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多樣化會使人觀點新鮮,而過于長時間鉆研一個狹窄的領域,則易使人愚蠢。——貝弗里奇

9、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說話。——笛卡爾

10、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恩格斯——恩格斯

11、科學沒有國境,但科學家有祖國。——巴斯德

12、對自己不滿是任何真正有才能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契訶夫

13、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雪萊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14、發明家全靠一股了不起的信心支持,才有勇氣在不可知的天地中前進。——巴而扎克

15、兒童游戲中常寓有深刻的思想。——席勒

16、發明是百分之一的聰明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17、當你做成功一件事,千萬不要等待著享受榮譽,應該再做那些需要的事。——巴斯德

18、把語言化為行動,比把行動化為語言困難得多。—高爾基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伏爾泰

19、不知道并不可怕和有害。任何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可怕的和有害的是不知道而偽裝知道。——托爾斯泰

20、不要在已成的事業中逗留著!——巴斯德

21、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它遠遠勝過責任感。——愛因斯坦

22、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馬克思

恩格斯名言范文第2篇

關鍵詞:孝 孝文化 特征

一、孝及其起源

(一)孝

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經》中所闡述的孝是天經地義之事,由此可見,孝的地位至高。另外,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梁漱溟、錢穆、謝幼偉等一些學者對于孝及孝文化的研究之深,并且認為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孝的文化,甚至連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也認為:“中國純粹建筑在這一種道德結合上,國家的特性便是客觀的‘家庭孝經’”[1]。另外,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集道德觀、人性觀、社會觀、發展觀于一體的首要觀念。孝包含了儒家倫理的親、尊、長的基本精神,并且其內在反映出來的道德內容對個人、家庭、社會的發展均具有特殊意義。

(二)孝的起源

任何思想的起源一定與當時社會發展狀況緊密相連。馬克思指出:“人們按照自己的物質生產的發展建立相應的社會關系,正是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會關系創造了相應的原理、觀念和范疇。[2]”恩格斯也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論歸根到底都是當時社會經濟狀況的產物。[3]”所以,探尋“孝”的起源,一定要與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相聯系,“孝”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久遠的過去。多數學者認為,孝觀念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末期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時代,而其被充實或正式形成孝文化則是在夏商周奴隸制社會[4]。筆者較為認同一種說法,即人類生存和發展需要是孝道形成的直接原因。因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需要也是通過實踐來實現和向前推移的。孝道,作為中華傳統倫理道德體系中的基礎內容,它的形成與完善也是同人類的需要息息相關的。

二、孝文化及其特征

(一)孝文化

肖群忠先生在《孝與中國文化》一書中,這樣界定孝文化概念,孝文化是指中國文化與中國人的孝意識、孝行為的內容及方式,及其歷史性過程,政治性歸結和廣泛的社會性衍伸的綜合,作為一種道德意識,宗教、哲學的形上價值理想,它們仍然屬于狹義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疇,但其歷史性過程,政治性歸結,社會性延伸則已屬于文化的范疇了[5]。在這一層面上對于孝文化進行界定,可以看出孝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孝文化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演變。

(二)孝文化的特征

“家國同構”是中國特有的政治社會框架,在這一背景下,孝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沉淀與演進,逐漸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的傳統文化。就其特征而言,主要體現為:第一,血緣性。“孝”是一種基于自然性的血緣關系的原初情感。《禮記·祭義》云:“君子反古復始,不忘其所有生也。是以致其敬,發其情,竭力從事以報其親,不敢弗盡也。[6]”這些經典中所流露出的不僅是生命的根源意識,更在辯證中展示出人類超越于動物的情感所在,這也正是“孝”觀念的發生學意義所在。第二,倫理性。孝,屬于家庭倫理道德中的重要內容,涉及的主要是父與子、長與幼之間的關系,后來衍生為君臣等級關系。《孝經·開宗明義》已經闡述了“忠孝合一”的觀點,在倫理這一特征上,孝的延伸已經超越了家庭關系,上升到社會關系中。于是,經過時間的推移,慢慢發展出“愚孝”、“愚忠”等問題。第三:義務性[7]。作為傳統孝文化的經典,《孝經》通篇所講的都是孝的義務,從天子到諸侯遍及庶民,每一個等級中存在不同的行孝義務。甚至于最高的天子,也要履行“孝子”之義務,在孝的范圍內,任何人都是義務的主體,而非接受的客體。幾千年來,孝文化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不僅沒有失去光彩,其積極作用反而愈加明顯,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孝文化的義務性越來越受到重視。可以說,孝的義務性不僅在于規定了某一個家族內部的倫理道德規范,同樣,這一特征逐漸成為社會個領域內的道德規定。第四,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在傳統文化的寶庫中經久不息,并歷練為經典文化,這與其教育性是分不開的。孝的教育,使孝道觀念在社會范圍內得到弘揚和推廣,孝的精神深入人心,成為大眾普遍認可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上至父母雙親,下至子女孩童,孝的教育不僅起到了因教及德的作用,在這個角度上來看,孝文化也是一種在實踐中發展的文化。在當代中國,重讀“弟子規”、“誰是最美孝心少年”、“孝子評選”等活動的興起,同樣印證著孝文化的這一特征——教育性。

不同的文化傳統使得人們對于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同樣,對于文化特征的把握亦有區別。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正在全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這一過程中,更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特別是“孝”文化。正確理解和清楚分析孝文化的特征,對于理順孝文化的發展脈絡具有重要作用。“孝”應當成為當代社會每一個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義的意識。使其在規范大眾思想、解決家庭矛盾,乃至處理局部社會問題中發揮起積極作用。

注釋:

[1](德)黑格爾,著.王造時,譯.歷史哲學[M].三聯書店,1956:165.引自:肖群忠.弘揚孝文化,共建中華民族精神家園(序)[M]. 轉引自:肖波.中國孝文化概論[M].人民出版社,2012-07.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43.

[3]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5.

[4]楊振華.“孝”的歷史流變及其現代德育價值研究[D].武漢大學法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05.

[5]肖群忠.孝與中國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07:3.

[6][7]肖波.中國孝文化概論[M].人民出版社,2012-07:26,30.

參考文獻:

[1]孝經[M].

恩格斯名言范文第3篇

1、好的幽默并不只是讓你笑,還讓你哭呢!哭多了眼淚就會跌價,于是乎淚盡則喜,嬉笑之中仍然可以看到作者那莊嚴赤誠的靈魂。也許幽默的痛苦并不比痛苦的痛苦弱。 ——王蒙

2、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靈性中間。凡有幽默的素養者,都是聰敏穎悟的。他們會用幽默手腕解決一切困難問題,而把每一種事態安排得從容不迫,恰到好處。 ——錢仁康

3、有許多真實的話都是在笑話中講出來的。——斯威夫特

4、的。它改變了我們的思想和經驗的根本組織。我們須默認它在民族生活上的重要。 ——林語堂

5、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愿你讓自己幽默起來。——前蘇聯 列寧

6、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優越的表現。——德 恩格斯

7、你不能老是板著面孔與人相處。幽默感到是最重要的,它會使你的工作變得更為容易,同時也會給你的職工的生活帶來深受歡迎的陽光。——英 帕金森·魯斯特 莫吉

8、幽默感就是分寸感。——黎 紀泊倫

9、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具有幽默態度。它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天賦,許多人甚至沒有能 力享受人們向他們呈現的快樂。——奧·弗洛伊德

10、一個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對付挫折的。 ——詹姆斯·潘

11、幽默是不肯正經其事的荒謬感。——厄謝爾

12、幽默是表明工人對自己事業具有信心并且表明自己占著優勢的標志。 ——恩格斯

13、我很懷疑世人是否曾體驗過幽默的重要性,或幽默對于改變我們整個文化生活的可能性——幽默在政治上,在學術上,在生活上的地位。它的機能與其說是物質上的,還不如說是化學上。

14、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英 莎士比亞

15、努力,努力,再努力、幽默徳亽給亽另一種感覺。

16、一個真有幽默的人別有會心,欣然獨笑,冷然微笑,替沉悶的人生透一口氣。 ——錢鐘書

17、懂幽默會幽默的人一般都會很快樂。 ——寧靜

19、使你發笑的人,滑稽。使你想了一想笑的人,幽默。——George Bunus

20、我相信幽默感也是魅力的一個組成部分。有了幽默感,人們可以在一種非常融洽 的氣氛中彼此交流思想和看法。缺乏幽默感,生活就變得非常單調和枯燥。——意 索菲亞·名蘭

21、幽默來自智慧,惡語來自無能。 ——松林

22、幽默是生活波濤中的救生圈。——拉 布

23、幽默是多么艷麗的服飾,又是何等忠誠的衛士!它永遠勝過詩人和作家的智慧;它本身就是才華,它能杜絕愚昧。() ——司各特

24、幽默:可以說是能給人以微妙感的調劑生活的佐料。由于某種輕巧的幽默,就可 以使當時的氣氛為之改觀,使陷于僵局的懸案豁然解決。——日 大平正芳

25、給幽默下定義和對幽默作分析,是欠缺幽默感的人的消遣。——本奇利

26、幽默與嚴肅互為驗石,因為不愿接受善意的玩笑,其中必有疑處,而經不住審度的玩笑也一定是智慧。 ——高爾克亞

27、們會說:我想得到這種獎金,要比我做這樁事情來得順當,因為我立刻可以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不用耍什么詭計。 ——黑格爾

28、幽默的內在根源不是歡樂,而是悲哀;天堂里是沒有幽默的。——馬克·吐溫

29、人的才能不一樣,有的人會幽默,有的人不會,不會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強。——老舍

恩格斯名言范文第4篇

雜技表演的第二個節目,最令我驚嘆不已。表演者是一位曾參加過星光大道的男士。他首先唱了首歌,讓氣氛活躍了很多。接著。表演了二人轉里的絕作——轉手絹。先轉了兩塊普通的紅手絹,再加上一連串的搞笑動作,使我們看得眼花繚亂,捧腹大笑。手絹有小到大,小的和我們平時用的手絹差不多,大的手絹要三米多長,轉得時候,速度很快仿佛像大轉盤,讓人目不暇接。當他轉了一塊長三米多的手絹時,站在靠背椅上轉,我心里真為他捏了一把汗,手絹比人高出了一米多,能轉嗎?哇的一聲轟動了整個體育館,他竟然能成功了。這讓全體觀眾拍手叫絕。

我想:這位先生真了不起,俗話說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如果沒有長期訓練,沒有扎實的功底,怎么可能做出這么高難度的表演呢?

這讓我想起了英國的道爾頓:道爾頓是英國杰出的化學家、物理學家,出身貧寒,生活條件惡劣,但他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15歲時便離開家鄉自謀生路,在給一個學校校長當助理12年里,一邊工作,一邊讀書,寫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銘激勵自己。經過艱苦的努力,積累了大量的科學知識,28歲時發現了氣體分壓定律,創立了倍比定律和“道爾頓原子學說”,提出了原子量表。他的杰出貢獻,被恩格斯的高度贊揚為“近代化學之父”。

現在我懂了,雜技是真功夫,不能弄虛作假,講求的是眼疾手快。雜技有很多奧秘,但其實并不高深莫測,只要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就能練出真本領。

恩格斯名言范文第5篇

學界對“物化”有著不同的解讀。“物化”是匈牙利思想家盧卡奇在《歷史和階級意識》一書中首先采用的一個概念。盧卡奇的物化思想主要是通過對馬克思《資本論》中關于商品拜物教的深層解讀而提出來的。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勞動的物化和人自身的物化。具體表現為人的數字化、人的可計算性、主體的客體化、人的原子化等方面。教育的物化主要是指,“教育背離了解放人的初衷,而采取對待物的方式來對待人,使人失去了人的本來面目,成為了工具和機器。”①傳統教育中的物化使學生成為工具性的人。

2 教育物化問題的表現

教育的物化在現實中表現在許多方面。學界的不少專家和教師對此進行了探索和研究。許多學者認為,教育的物化主要包括教育自身的物化(比如:教育的功利化傾向)和教育對人的物化(比如:將受教者看作機器)兩方面的內容。筆者認為,教育的物化在教育實踐中,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 教育觀念的物化——教師處于絕對的權威

我國傳統教育歷來重視“師道尊嚴”,于是有許多教師就會認為,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理所當然應當處于絕對權威的地位,教師可以控制學生,教師的任務就是向學生不斷地灌輸固定的、死板的知識,而學生對老師的講解只需要絕對的服從等等。在這樣的教育觀念指導下,學生不敢質疑或是懷疑,只是被動地去接受老師所“傳授”的知識,與老師有不同意見時更不敢主動反駁老師的觀點。這種教育觀念其實就是把學生當作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是教育觀念物化的表現。

2.2 教育目的的物化——功利主義的教育目的

所謂教育目的的功利主義,就是以功利主義為教育的主導價值取向,教育過分地追求功效和利益,將教育作為追逐利益的工具,是教育目的物化的表現。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誠然,人是要不斷學習的,特別是在當今這個知識經濟時代,更需要不斷地用知識來武裝自己。然而,教育在許多學校已經直接成為了“工具”和“手段”。在以功利主義的價值觀為主導的教育面前,教師和學生都被“工具化”了,教育本身也被“實用化”了,比如,因為學生的成績對教師的資格評獎、評職稱等有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便將學生的考試分數、考試排名、升學率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對成績好的學生“關愛有加”,對“差生”則會“另眼相看”。可以說,學生就是掙分的“機器”,而教師則是掌握“機器”的人。功利主義教育目的下的教育將導致人的工具化,使教育背離其初衷。

2.3 教育內容的物化——重顯性知識輕隱性知識

顯性知識是指“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等書本知識或前人總結驗證的間接知識”,②主要通過有意識的、直接的、外顯的顯性教育獲得;隱性知識是指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以及在實踐中所形成的技能、方法等,主要通過無意識的、內隱的隱性教育獲得。國內許多中學教師的教學內容多以顯性知識為主,隱性知識的教育往往不被重視,教學內容忽視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實際行為的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只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是教育內容物化的主要表現。

2.4 教育方式的物化——“接受式”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國內,不少學校的教學方式主要還是采取“接受式”的形式,也可以稱之為“滿堂灌”、“填鴨式”的形式。多媒體技術[dylw.net ]本是增強教學效果的有力工具,不僅使得課上的內容豐富多彩,也減輕了教師板書的工作量。但使用不當,就會導致學生只是忙于筆記記錄,沒有時間與老師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反而成為了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的“桎梏”,使教育過程變得“機械化”,教師與學生之間更是鮮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互動。這種物化式的教育方式往往會使學生思想僵化、“唯書”、“唯上”。

3 教育擺脫物化的基本對策

3.1 堅持全面發展理論的指導

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的核心內容。馬克思最早是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這個理論的。馬克思、恩格斯后來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一段話,“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這樣就不會使我老是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③這可以說是對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最經典的闡述。馬克思、恩格斯對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有過不少的闡釋。在看來,人的全面發展并不是指人的各方面的均衡發展,而是指人的各方面的和諧發展,不僅包括個性的充分發展,也包括需求的滿足等。

在現代社會,要培育全面發展的人,教育者需要尊重和關心受教育者的個性化、多樣化的發展。然而,現實中,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過分依賴于灌輸和說教,把作為全面發展的主體的學生看作是工具,極大地影響了教育教學效果,所以,作為教育者,有必要以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克服“物化式”的教育方式。

3.2 辯證地看待傳統教師隱喻和教育理念

傳統的教師隱喻,如“教師是園丁”、“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等,在一定社會條件下,對教師形象的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進入新世紀以來,教育領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革,眾多學者開始重新審視這些教師隱喻或教育理念。比如,對于“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有學者指出它反映出的是一種工業的模式,“把教師看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然使其工作性質帶有很強的規訓性”。教育者要辯證看待這些傳統的教師隱喻和教育理念,不能“固守”,更不能將其作為自己進行“物化式”教學的“托詞”。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這是克服“物化”教育所必需的。

3.3 努力創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

要努力克服“物化”的教育的問題,就需要對教育內容、教育方 法、教育評價等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和改革,切實踐行教育的全面發展要求。

積極創新教育內容,教師教學不能僅僅是對文本教材和參考資料的“復讀機”式的解讀,還必須將這些內容積極進行“消化”,要注意將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積極推行“對話式”教育。這是一種民主、開放的教育方式,它是實現教育以人為本的重要途徑。通過實施對話教育,有助于形成師生交流中的平等地位,使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增強學生追求真理和挑戰權威的信心和勇氣。教師還得[dylw.net ]注意因材施教、情感教育等教育方法的實施。

建立科學、規范的教育評價制度。對于學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門而言,要積極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和學校教師考核制度;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評價,要盡量做到全面而客觀,而不是單純地把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

總之,現代教育要擺脫物化的這個任務,任重而道遠。這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整個社會的通力合作。教育逐步地擺脫物化,這對于學生、教師、學校以及整個社會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注釋

① 岳偉,王雅紅.論教育的物化與人的失落[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7(4).

相關期刊更多

新詩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重慶理工大學文學藝術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礦產與地質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珠江經濟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宾市| 丰顺县| 徐水县| 大化| 锦州市| 连山| 黄骅市| 宜阳县| 文山县| 左云县| 蒙城县| 武清区| 顺昌县| 龙山县| 麻栗坡县| 繁峙县| 建瓯市| 湘潭县| 马关县| 封开县| 北海市| 彰化市| 精河县| 靖州| 天等县| 安顺市| 甘孜县| 揭西县| 万源市| 达州市| 金沙县| 石城县| 南安市| 山东省| 嵊泗县| 额济纳旗| 依安县| 项城市| 临清市| 仪征市|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