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放誕不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果是鮮奶蛋糕,則放三天就不能吃了,如果是普通蛋糕,一般可以保存5天到7天。
蛋糕是一種面食,通常是甜的,典型的蛋糕是以烤的方式制作出來。蛋糕的材料主要包括了面粉、甜味劑、黏合劑、起酥油,液體、香精和發酵劑。
(來源:文章屋網 )
1、泡水,在煮雞蛋之前,最好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浸泡一會兒。開始煮時,水必須沒過蛋,否則煮出來的雞蛋不僅生熟不均,影響口感,蛋黃也會移出蛋心移向蛋殼。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會兒,以降低蛋內氣壓;再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這樣蛋殼就不易破裂了。
2、火力,煮雞蛋時若用大火,容易引起蛋殼內空氣急劇膨脹而導致蛋殼爆裂;若使用小火,又延長了煮雞蛋的時間,而且不容易掌握好蛋的老嫩程度。實踐證明,煮雞蛋以中火最為適宜。
3、時間,在確定了火力大小之后,只要準確地掌握好了煮蛋時間,就能夠隨心所欲地控制蛋的老嫩程度。
(來源:文章屋網 )
1.出現不產蛋的蛋雞、產蛋率低的蛋雞的原因
(1)育成雞合格率太低。合格率為合格雞數(體重在標準體重的±10%以內,脛長為104~106mm)與入舍雛雞數之比。育成合格率低說明育雛育成期死亡較多,育成雞體質差、均勻度差。體重偏輕或偏重都將導致產蛋推遲或提前、產蛋高峰期不穩、性能低,而均勻度是直接影響蛋雞生產性能的主要因素。
(2)開產前體成熟與性成熟不能同步。表現為到了正常開產體重時不開產,或達到5%產蛋率時體重低于標準。這種結果源于飼料營養不合理、光照程序不合理、限飼和疾病等。若在育雛、育成階段及氣候變化時不能及時調整配方,從而造成飼料能量、蛋白質、鈣、磷等階段比例不合理,影響體重的增加和性成熟。光照是養雞生產的重要環境條件之一,光照的時間、強度等對雞的活動、物質代謝、生長發育及生產力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正確的限飼可影響生殖系統的發育、成熟。在育雛后期的6~8周,突然限飼會影響雞只體格的正常發育。疾病也可造成雞體質差,影響雞的正常發育與成熟。
(3)藥物的毒性作用。藥品的殘毒可引起機體正常發育停滯,影響雞內臟器官的發育,特別是對育雛前期內臟和育成期生殖器官的成熟影響更大。另外,若在產蛋期用了對產蛋有影響的藥品,如磺胺類、呋喃類等,不但會破壞卵細胞的發育,從而降低產蛋率,而且過量會引起中毒。
(4)飼料質量不穩定,營養成分缺乏、過量,飼料衛生不達標,適口性差或灰分過高等均可引起產蛋性能降低。
(5)飼養管理不科學溫度控制不合理、光照和飲水不足、日常管理粗放均會導致生產性能降低。另外,疾病的侵害及其他應激,也是造成雞產蛋性能低的原因。
2.避免出現不產蛋的蛋雞和產蛋率低的蛋雞的措施
蛋雞從l6周齡起進入預產期,25周齡到達產蛋高峰,為防止產蛋性能下降必須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
2.1實施全價飼料和籠養
散養或圈養雞冬季均不產蛋。采取籠養蛋雞,夏季放在室外,冬季放在室內,每天清糞1次。如果選用優良種雞,飼喂全價飼料,一年四季均可產蛋。籠養雞的舍內環境比較穩定,溫度、光照都好控制。冬夏加強管理,使雞不受風寒酷暑的影響,經試驗對比,籠養雞產蛋率比散養雞提高40%左右。
2.2控制開產日齡、控制開產日齡使開產適時化、同期化
蛋雞入籠工作最好在l8周齡前完成,以便使雞盡早環境。
2.3避免轉群應激
雞群轉對產蛋不利。經試驗證明,將兩群雞進行調換飼養,在條件相同情況下,轉群前2周平均產蛋率為55.76%,轉群后產蛋率平均為40%,相差15.76%,直至1月后產蛋率才恢復到54%以上。因此,開產后盡量避免轉群。
2.4雛雞剪冠
小雞剪冠不但可以提高日后產蛋率,還可以節約飼料,避免雞成年后的各種冠傷。根據試驗統計,把經鑒別認為是母雞的雞冠剪掉,可提高產蛋率4%。一般在小雞出生后10h內,趁尚未開食剪冠,手術簡單,出血也少,亦可公母一齊剪。
2.5適時接種、驅蟲、上籠
上籠時接種ND油苗或I系苗、EDS苗及其他疫苗。入籠后進行一次徹底的驅蟲工作。
2.6控制光照
光照時間應逐漸增加。因品種差異,光照時間遞增快慢不同,一般每周遞增30min為宜,27周齡左右增加到日光照16h后恒定不變。若雞群體重較輕,發育較慢,可在增加喂料的同時推遲到20周齡增加光照時間,也可在增加飼養管理基礎上,光照時間每周遞增15min,使開產體重與性成熟相一致。在產蛋期間光照的原則是不能縮短,強度不能減弱。蛋雞生長期,光照時間一般每天8h,不宜超過11h,產蛋期l4~16h,不宜超過17h。雞對顏色比較敏感,不同顏色的光對雞產生不同的影響,一般來說,小雞可用紅光,大雞可用白光。
2.7控制溫度
溫度對蛋雞產蛋、蛋重、蛋殼品質、受精率、飼料利用率都有影響。產蛋雞適宜溫度為l3~20℃,13~17℃的產蛋率高;長期高于29℃時,則產蛋量下降;當環境溫度高達37℃時,雞就有發生熱衰竭的可能。在北方冬季飼養蛋雞要采取保溫措施,可適當提高15%的飼養密度,以利于保持雞舍溫度。有條件的雞舍可安裝暖氣,從而保證蛋雞生產性能。
2.8控制濕度
蛋雞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0%~70%,如溫度適宜,相對濕度可降低到40%或提高到72%。如果舍內濕度低于40%時,蛋雞羽毛凌亂,皮膚干燥,空氣中浮塵飛揚,容易誘發呼吸道疾病和脫水,影響產蛋。如相對濕度高于72%,蛋雞羽毛粘連污穢,易誘發雞關節炎病,產蛋量下降。在高溫高濕環境下,蛋雞呼吸加快,同時這樣環境有利于微生物繁殖,導致疾病的發生。低溫高濕環境下,易使家禽失熱過多而受寒,影響產蛋。因此防止禽舍潮濕或干燥,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管理問題。雞舍應位置向陽,地勢較高,通風良好。
2.9減少有害氣體
禽舍內含有的有害氣體有,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舍內氨含量達15mL/m3時,人感到不適,允許濃度不應超過25mL/m3。降低雞舍中的有害氣體濃度的措施是及時清除糞便與垃圾,加強通風換氣,及時將有害氣體排出,噴灑藥物消除有害氣體。
2.10減少應激因素
許多不利因素易引起雞的應激反應,如賊風、超限噪音、轉群、換舍、捕捉、性比例不當、缺食、斷水、斷喙及進行其他手術、接種、飼養人員作業程序變換。這些情況對蛋雞會造成環境壓力或心理壓力,使蛋雞呈現高度神經質,心跳加速,采食下降,性活動減少,心血管活動發生變化,發生潰瘍性腸炎,生長延緩,法氏囊、胸腺與脾臟萎縮,淋巴系統作用衰退,抗體產生減少,抵抗力減弱,對蛋雞的健康與生產力產生不良影響,易患傳染病。按常規進行日常飼養管理,如給料時間要正確,每天第1次給料要在給光后進行,第2次給料要在下午2點,第3次給料時間要在熄燈前2h進行。提供數量足夠的飲、喂設備并放置均勻。接近禽群時給以信號,逮捉時輕拿輕放,盡可能在晚間弱光下捉雞,盡量避免連續進行等能引起家禽騷亂不寧的措施,謝絕參觀者入舍。如雞處于逆境時,將飼料中維生素A、E等加倍供給。
關鍵字:事業單位 內部審計 績效
一、 綜述
績效的目的是為了客觀評價員工的業績,并且給單位員工特定的行為導向,讓員工了解單位 的目標、愿景,并保持高度一致。事業單位由于性質的特殊性,事業單位的績效一直是單位管理的難題,審計部門作為單位現金流、員工行為、治理程序的監督部門,其職責是為了增加價值并改善機構的運營而提供獨立、客觀的保證與咨詢服務,內部審計績效直接會影響到單位的運營管理。內部審計績效不但可以使審計部門內部績效得到提升,更能為提高單位整體績效作出貢獻。
二、 績效的方法簡介
績效的目的在于客觀評價一個人的工作業績,并且激勵人的潛能,使人的行為有導向性,向著有益的方向發展,達到個人思想和企業文化高度一致,使個人職業生涯和企業利益得到提升。總的說來,績效是根據人的正常生理、心理反應發展起來的,績效的成因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在因素如下圖:
由圖可以看出,外界有了壓力后,人自然而然產生不舒服感,從而釋放了潛能,最終為企業創造效益。內在因素是依據馬斯洛需求五層次論,如圖:
由圖可知,人們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從最基層的生理、安全需要提高到自我實現需要。人無論處在什么層次,都會由于不滿足感向著更高的層級邁進,這種不滿足感推動著社會進步、企業效益最大化和個人素養的提高。
績效評價的方法比較多,主要分為非系統評價技術和系統評價技術。
非系統評價技術中包括:360度考核法;關注員工行為及個性特征的績效評價方法;以業績報告為基礎的績效評價方法;以員工比較為基礎的績效評價方法;以特殊事件為基礎的績效評價方法;以個人績效合約為基礎的績效評價方法等。
系統評價技術包括:關鍵績效指標(KPI)、平衡計分卡(BSC)、目標管理(MBO)、標桿超越等
三、 內部審計績效模型
(一)內部審計的發展
伴隨著績效工具的發展和完善,內部審計績效評價體系也借助于這些新的業績評價工具快速發展,內部審計績效可以將員工行為與組織戰略目標有效結合,以達到企業利潤最大化。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認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在此基礎上,IIA 提出相應的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在我國,內部審計評價體系也在發展中,王光遠依據國外的內部審計評價理論,提出了內部審計的四個一級指標,即防衛性指標、建設性指標、一般性指標和與外部審計師的協調指標,從這4各方面在進一步進行指標分解;同時,又有學者認為,內部審計績效考核需表現在三個方面,即合規性、高效性和效益性。
隨著內部績效手段的不斷提高,基于戰略目標的內部審計績效評價體系構建出現了,特別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經濟增加值(EVA)、平衡計分卡(BSC)等業績評價工具出現,為內部審計績效翻開新的篇章。有人認為,內部審計績效考核是對企業內部審計整體而不是個體,可以通過經濟增加值的評價辦法來設計內部審計的績效體系,即通過計算內部審計帶來的收益,減去其耗費的資源價值來計算內部審計機構的EVA,也有很多學者將平衡計分卡用于內部審計績效中,這些方法為現階段內部審計績效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內部審計績效設計
內部審計績效模型不能簡單的依靠一種績效方法,應該是將多項方法進行提煉,尋找合適的績效方案。本文中的模型是以關鍵績效指標(KPI)為基礎,參考平衡計分卡進行設計。具體方法見下圖:
上圖中,一級指標為4個:能力、客戶、流程和成果,每個一級指標賦予權重(Q1~Q4),每個一級指標對應的二級指標為35個,每個二級指標賦予權重(q1~q35),具體指標為:
1、能力方面(Q1)
q1:專職內審員所占所有內審員比例;q2:每年內審人員的培訓時間;q3:內審人員教育程度;q4:內審人員的任職資格情況;q5:內審人員的從事本行業年限;q6:內審部門每年開展審計工作次數;q7:改進審計質量的措施。
2、客戶方面(Q2)
q8:內審部門主管企業領導的級別;q9:內審部門的獨立性;q10:內審領導對風險的關注;q11:企業管理層對審計工作的重視程度;q12:企業管理層要求審計次數;q13:審計部門參與高層決策情況;q14:每年審計項目級別情況;q15:外部檢查者對審計工作的評價;q16:對審計部門的關注度;q17:審計建議的采納率;q18: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率。
3、流程方面(Q3)
q19:內部審計主管的業務報告關系;q20:內部審計部門領導和主管高層的溝通力度;q21:管理層對審計發現問題的審核情況;q22:審計發現問題的披露形式和范圍;q23:年度審計計劃編制的及時性;q24:審計工作結束后,形成報告簽發的周期;q25:審計過程中其他部門的參與程度;q26:審計的自動化程度。
4、成果方面(Q4)
q27:促進節約或避免損失金額;q28:年度審計計劃完成率;q29:重復發現數量;q30:審計建議執行率;q31:重大審計發現和建議的數量;q32:組織內部自覺接受審計監督檢查情況;q33:組織內部自覺維持良好的控制系統和工作秩序,自律并努力改善工作績效的情況;q34:企業價值的增減變化情況;q35,企業內部員工的素質變化情況。
計算公式為:
以上4條以及指標和35條二級指標基本涵蓋了單位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績效方向和量化指標,具體的權重確定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經驗加權,是由評價者根據經驗,對評價指標進行評估得出,形式上主要是通過專家組通過經驗對每個指標進行權重判斷得出,這也是由個人決策轉向集體決策的過程,這是一種定性的分析最終形成定量的方法,這種方法簡單快捷,容易操作;另一種是數學加權,是利用數學公式對權重進行計算得出,代表方法是基于模糊數學理論的層次分析法。這種方法主要是要建立數學模型,對各指標進行邏輯分析后在經過數學處理后得出,這種方法具有科學背景,有根有據,具有較強的說服性。
經驗加權法是由專家小組打分得出,是一種主觀賦權,數學加權法是由數學公式計算得出,是一種客觀賦權。在現實工作中,主觀賦權雖然存在較多的人為因素,但由于人的大腦是極其復雜的機器,沒有任何一個數學公式或者機器可以比擬,主觀不等于隨意,只要控制好評價主體,盡可能減少由于情感帶來的誤差,由這種模糊方法判斷出的結果未必是不準確的。同時,客觀賦權法雖然是由數學公式計算出來,帶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說服力,但是績效評價涵蓋內容較廣,層次較多,單一的數學公式不能涵蓋整個績效內容,如果簡單的依靠數學模型進行績效,數據往往會背離人們的認知,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經過實踐檢驗,基于加權法的經驗加權法在實際工作中是由可操作性的,這種復合型方法,既有科學的計算為基礎,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人為的進行檢驗和調制,這樣數據才可靠,有參考性。
四、 結論
內部審計績效是一項即有難度有非常關鍵的管理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審計人員應該與人力資源部門共同協作完成。績效工作的科學性直接決定了員工的積極性,對企業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降低了對企業的破壞性。內部審計績效工作不同于人力資源的績效考核,前者是重視監督過程,受控的過程一定會帶來好的結果,后者是重視員工的情緒,一切的量化指標都是為了提高員工積極性,但兩者的共同點都是進行行為導向,引導員工行為與企業愿景保持一致。一個公正、科學的內部審計績效體系,凝聚著廣大審計人員的智慧與耐心,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相信隨著審計實踐的不斷深入,審計部門會不斷創新出更適合自己單位的內部審計績效辦法。
參考文獻:
[1]孫青霞等.內部審計績效評價指標的重構.審計論壇.2011.3
[2]謝寶國等.基于兩種理念績效考評指標的設定.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2.9
特別是2008年的國內股市風起云涌,數以千萬的投資者通過投資股票和基金參與其中,喜怒哀樂,跌宕起伏,讓許多首次入市的投資者銘記于心。為對抗全球性的經濟衰退,央行五次降息135個點,中國已進入降息通道,在未來經濟不確定中,我們的財富如何保值增值是每一個老百姓都在關心的話題。其實,經歷了牛市到熊市的洗禮,經歷過經濟周期的起伏,我們才能更理性地對待理財,理財心態和理財方式才能更加成熟,不斷進步。
理財重在科學的資產配置
2008年,中國A股市場從6000點一路下跌至1800點,很多散戶在股市里的損失,就是全部家庭金融資產的損失。但是進行家庭投資組合的朋友,與全部家庭資產證券化的投資者,現在面臨的情況則有很大不同,他們雖然在股市里有損失,但投資組合里的其他配置會讓他有補償,或有成長,這就是資產配置的作用,分散風險,穩定收益。
資產配置的基本含義是將理財資產在風險資產與低風險資產之間求取平衡。打個通俗的比方,資產配置的道理就好比一輛四輪驅動的汽車,就算有一個輪子打滑,還有另外三個輪子在牽引。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馬可維茲(Markowitz)曾說:“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即投資不同的金融商品,尤其以低相關程度為主,將可有效降低風險。美國一份對82家大型退休基金的評比報告中指出:掌握波段高低點、精選個股、以及資產配置,是一般退休基金最常用的三種投資策略,然而這當中,又以資產配置策略對基金績效貢獻最大,它幾乎決定90%的投資報酬率。國外成熟的富裕家庭理財配置大多有現金(儲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權益類投資、房地產投資和另類投資等五大類,并根據市場的變化趨勢在各大類資產的比例方面進行調整,在圖1可以看出,全球富裕家庭資產在各個方面基本保持平衡的比例,雖然從2005年到目前都在不斷地微調,但總是保持一定的比例,它給全球富人們帶來了10%的穩健增值,這就是資產配置的好處。
理財更需要把握趨勢
諾亞財富作為中國最大的獨立第三方理財機構,從來不認為資產配置只是把100萬、20萬配哪里,40萬又配哪
里那么簡單,重要的強調趨勢配置。所謂的趨勢配置,就是在對的時間賣對的產品給客戶,才能讓客戶穩穩地獲利。假設你在2001年投了VC,牛市里這家企業上市了;2003年買了房,2004年買了股票,2007年賣了房子和股票,那2008年,迎接你的生活就是打球、學習和體驗,確切地說,如果這個時期你把握趨勢做了正確的資產配置,你的資產可能有一百倍的增加。
反之,如果在2001年你開始打球,2003年賣房,2004年賣股票,2007年買房、買股票,2008年你該干什么,你可能很傷心了。所以,理財重要的是把握趨勢,在對的時候配對的資產,在經濟成長和繁榮期,選擇投資型的工具,加大權益類資產的配置,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高收益;在經濟開始衰退的時候,選擇平衡型的工具,加大固定收益產品的配置比例,規避風險,抵御通脹。
理財應
樹立健康的心態
經歷了殘酷的市場洗禮,投資者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從“一夜暴富”到“不賠就行”的轉變。2007年上半年之前投資者問得最多的問題不是風險,而是問買什么漲得快、漲得多,即便凈值已增長了100%,還有投資者會說為什么有人可以漲110%。2008年股市一路下跌,投資者如夢初醒,開始意識到市場風險的殘酷。由于財富大幅縮水,投資者一時難以接受;奧運會之后,投資者的情緒漸漸緩和了,心態趨于平穩。現在漲多漲少不是最受關注的,投資者問得最多的是“會虧嗎”,投資者的收益預期已經從過去100%降到了戰勝銀行定存就行。雖然這種變化似乎有點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但無論如何,投資者的心態變得平和了,而且會越來越成熟。
因此,理財并不等同于發財,投資者應該時刻關注風險,理性地看待理財收益,降低對收益的預期,樹立健康的投資心態,養成良好的管理金錢的習慣,科學理性地進行投資,抵御市場變化帶來的風險,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作者為諾亞(青島)財富管理中心 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