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勵志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現在國家實施素質教育,但各科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并不是很關注,認為心理教育是心理學科的事,與本學科關系不大。心理教育成為目前教育的一個盲點。不少學生不知道如何調控自己的情緒,往往會造成各種沖突,甚至釀成災禍。在這種形勢下,政治課教師應發揮政治課的優勢,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需求,加強心理教育。
一、當前高中政治課教學中存在的學生心理問題
1、新課程改革引發政治課教學中新的學生心理問題
新課程改革全面展開,高中思想政治課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比如說,如何編寫合理的教材,如何使教師適應新的課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學技巧,如何深入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等,關于政治課的研究多層次開展起來。新的課程標準提出的分類目標是: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這種分類目標與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對教育分類相符,他把教育分為三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領域。情感領域不僅是情緒、情感,也包括興趣、態度、習慣、價值觀。可見學科教學目標中蘊涵了心理教育,兼顧了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和健康個性的形成。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僅需要知識的傳授,而且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情感發展。
2、當前高中心理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中心理的主要問題是學校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未能普及。通常進行心理教育的形式在開設心理教育課程,團體心理輔導、個別心理咨詢等。但這幾種形式在學校中由于各種限制,發揮的作用受到限制,未能照顧大多數學生。正如蘇霍姆林斯在談到教育時說“令人奇怪的是,為什么在一個人進行自我肯定的時候,學校并沒有給他有關自己的任何知識,其中也包括有關人的知識,特別是沒有給他關于人之所以能高于一切動物的一種特殊的知識:有關人的心理、思維和意識,以及人的精神生活的感情、美感、意志和創造方面的知識。人對自己實質上一無所知,這一事實常常是造成巨大不幸的根源,社會往往不得不為此發出高昂的代價”。
二、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培養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質,是學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課無法回避的緊急任務。把心理品質教育納入中學政治課教學,是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項重要措施。
1、高中生政治教學中實施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正處在由不成熟向成熟過渡的時期,是獨立性、依賴性、自覺性、從眾性、閉鎖性、逆反性、沖動性綜合矛盾的時期,具有明顯的逆反心理和極不穩定的情緒,是人的自我意識發展變化最快的時期,而這時期又經歷了生理上的逐漸成熟帶來的種種困惑,導致心理的不平衡、不穩定,成為人生成長過程中最不穩定的時期,也是他們心理矛盾與心理沖突較為劇烈的時期。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三方面:(1)適應問題,包括學習和新的人際關系變化。(2)人際關系問題,高中生的人際關系主要是教師和同學。與教師的關系,問題在于由于教師對于學生的不理解,或平常生活中干涉過多,使學生感到心理不平衡和壓抑。與同學的關系問題主要表現在交友方面。(3)情感問題,主要表現為親子溝通問題和早戀。除此之外,厭學、任性、脆弱、自卑、逆反心理、孤獨與社交恐懼、早戀等等,都是中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導致部分中學生離家出走、閉塞等問題及各種神經癥狀。調查資料顯示我國有30%的中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制約著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中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需要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而且需要幫助他們掌握調控自我,發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當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現在教育者和社會面前時,學生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需求,需要政治課教師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心理健康等,加強對學生心理知識的傳授。
2、思想政治課是實施心理教育的主要途徑
政治課與心理教育有著最為明顯的親緣關系。政治課有著其他課程所沒有的優勢,除了是德育的重要途徑外,中學政治課教材中含有許多與心理教育有關的內容。教材中的內容從不同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訓練要求,有利于對學生心理品質的培養。例如政治課中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成份很多,新的課程標準中,初中教材中加入了對學生心理教育的大量內容,高中教材中則注入文化生活,哲學和生活等框題內容。大量的教學素材含有對學生心理的培養目標,有利于促使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全面的個性。
三、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實施心理教育的方法
1、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情感和榜樣作用
政治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情感作用。教師需要對教育事業深厚的感情,需要對學生真摯的感情,在感情上教師應是一個敏感的、會關心人的、真實的并具有同情心的人。關心、尊重、愛護學生,這是政治課教師搞好情感教育的情感基礎。教師在洞察學生情感的同時,加強情感滲透和熏陶,促進學生形成新的情感。因為情感教育并不單是情感的積累,實質上是新的情感的形成和既有情感一定程度上的改變。有一位教育家說得好:“每一個干練的講師,就是一個藝術家,他從事于教學,猶如高手操琴一樣。他和緩的觸動思想感情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興奮之,鼓勵之。”要做到這樣,教師除了利用自身的情感感受,還應了解相關心理學知識。對于教師來說,要有洞察學生心理的能力,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學生情感融合、情感共鳴的能力是必須具備的。
2、教師對教學情境的創設
一、加強聽力訓練
“聽”是語言、知識、信息獲取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開口說話的第一步。大量的聽力練習是學生活動語感以及學會正確表達自己思維的基本途徑。學生通過讀與聽獲得知識、信息和語言,經過思維,在原有知識及語言的基礎上對所獲得的內容和語言加工和充足,并賦予新的內容,然后輸出,從而完成交際的全過程。由此看出,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和完成交際的必備條件。從聽的理解過程,我們可以看出:學習者學說英語必須從聽開始,先聽別人說,反復多聽幾次,知道怎樣說以及在什么情況下說什么時。便會產生強烈的想說的愿望。開口說話,表達思想,進行語言交際便成了大量聽的必然結果。學習者由于聽的深度和廣度不同,開際能力差別很大。聽得多,理解得多的學習者,口頭交際能力就強。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課堂上可以結合授課內容,播放錄音帶,讓學生能對所學內容得到反復的聽力輸入訓練,這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這樣既能引起學生對聽力的重視,也能在無形中不斷增加語言的輸入與輸出。
二、通過交際性練習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要進行大量的語言操練,語言操練并不等于語言交際,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語言操練交際的必由之路,語言交際是語言操練的目的。在語言操練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推向語言交際。英語課上的實踐練習有機械練習、有意義的練習和交際性練習。這幾種練習一種比一種更接近語言交際,一種比一種更難一些,體現出一個由操練到交際的過程。在課堂上教師應經常采用情景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氣氛,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使用英語。
1.利用直觀教具,創設情景。直觀教具能刺激學生的視覺,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開口說話的積極性,形象生動,富有真實感。使學生敢于說,樂于說。例如在教對話At the Post Office時,課前準備信封及郵票等,在課堂上學生可模仿對話A: How much will it cost to send this letter to the United States? B: l t weighs 15 grams, that will be forty cents by airmail . Will this be all? 然后學生再模擬。使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得到充分的練習,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可以學以致用。
2.組織學生表演課文。教學課文時,用錄音創設課文情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參與課文表演,是培養學生會話能力的有效方法。對話形式的課文,可以直接讓學生扮演角色,參與表演。如A Wise Choice時,讓學生扮演husband,wife,neighbor的角色,這樣學生會更感興趣,而教師在一旁的道白解說,學生扮演著生動的角色有如身臨其境,展開的會話形象生動,更增添了無窮的活力和趣味。學生寓學于樂,主動性大大增強,從而更好地在情景活動中學會說英語的能力。
三、了解社會文化知識,增強語言得體性意識,提高口頭交際能力
關鍵詞:職業高中 學生心理特點 物理學習
一、職業高中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心理結構
職業學校的學生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1、物理知識薄弱,基礎較差。很多基礎好的學生都考取普通高中了,職業學校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
2、學習的智力因素較差。職業高中的學生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都無法與普通高中的學生比。
3、非智力因素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內心有自卑感。很多學生,從小就沒有體驗過學習上的成功喜悅,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更不要說拿學習方面的獎狀了。
(2)對物理缺乏學習興趣。有些學生學習物理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有的學生干脆放棄了。
(3)意志薄弱。有的學生剛進入職業高中時,對學習還有點新鮮感,但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知識的加深,就開始打退堂鼓了。
二、提高職業高中物理課學習效率的措施
針對職業高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筆者擬結合實踐,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物理課學習效率。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
目前許多職業高中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再加上學生各種學習負擔太重,他們正在失去對物理學習的樂趣。本著“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素質教育觀,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內心體驗與主動參與,利用課改新觀念、新技術、新資源,轉變教育觀念,創設物理情境,把學生引入物理世界,以適應學生發展的要求。
讓學生獲得成功,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可采用“分層”教學方法,把每個班上的學生分成a、b兩個小組,在留作業時區別對待,讓學習程度稍好的a組做難度稍大的習題,而學習程度稍差的b組做難度小點的習題。只有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才能有真正的內在的高層次的愉,產生強大的內部動力,以爭取更大的成功,特別是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來說,成功的積極意義遠大于失敗。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給學生表現才華、體現自我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嘗到學習的甜頭,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感,體驗學習的快樂,從而積極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
2、加強實驗教學研究,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觀察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對提高實踐能力而且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有效途徑。如,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中,可以啟發學生思考,利用現有儀器測出未知電阻,并進一步啟發學生設計幾種測電阻的方法。在掌握實驗原理的基礎上,允許學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實驗,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也能發展學生的個性。
3、因材施教,抓好常規學習。
學生學習常規的落實,是搞好學習的關鍵所在。在物理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針對學生特點,制訂了“兩先兩后一小節”的學習策略,即: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每單元學完進行一次單元小節。針對部分學生的基礎差異,在作業布置時要做好梯度設計,使各種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就感;同時,要跟蹤做好學生的培優扶弱工作,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整體推進學生學習。通過常規跟蹤落實,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了及時的鞏固與強化,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4、加強師生溝通,促進師生感情和諧發展。
愛是教育的靈魂,情是心靈的鑰匙,師生間的情感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要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保持良好的合作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狀態中學習物理,增強求知興趣與學好物理的信心,使創造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極大地豐富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情感。
5、在物理教學中要注重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
6、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效率。
本文將以Go for it 七年級上Unit 9為例,通過對英語教學規律的分析,利用傳授知識,培養技能與發展學生智力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教學原則,討論如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案例背景
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是在Unit 5、Unit6 談論了動詞have、like 的一般現在時用法的基礎上提出want在一般疑問句中的用法。另外,這也是學生又一次用形容詞談感受。但是,由于談電影要有很強的鑒賞能力。以前有關此方面的談論出現在高中一年級,內容的靈活性及生活性都很強。而我班的學生多半來自鄉村,再加上是初一第一學期,學生的詞匯量還不大,所看的電影也較少,要想擴展內容深入討論比較難。因而在備課時我仍把整單元劃分為四個課時。但在每個課時開頭或中間部分我都插入一小段電影,利用多媒體和平日積累的動畫電影,讓學生邊欣賞邊運用句型:Do you like it? Who is the actor? Who is in the movie? What do you feel? Who is your favorite actor? 等進行討論。
二、單元整體說明
本單元主要學習使用want 來談論和表達自己的喜好;學習運用表示品質的形容詞來表達自己喜好的理由;學習連詞and 和but的用法;鞏固行為動詞一般現在時的結構和名詞單、復數的構成。本單元通過“介紹電影,談論喜好”和“制定計劃”這兩個話題,設計了三個任務型活動:任務一是根據自己的喜好,討論自己收集的電影;任務二是學寫小作文,讓學生掌握“陳述理由”的方法和正確使用表示品質的形容詞。
三、任務設計
教師可以組織一次活動,分組討論學生喜歡看什么類型的電影,并說明喜歡的理由。運用I like…I don’t like…Because it is…等語言結構;然后每個組選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學生闡述本組組員喜歡觀看的電影類型;最后匯總,總結出全班同學最喜歡觀看哪一種類型的電影。如果有可能,根據學生的選擇放一部(一段)這種類型的影視節目。通過學生的討論、調查,使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會詢問和陳述自己或別人在影視方面的喜好及理由,更好地鞏固所學內容.
四、教學過程實錄
在第一個課時,我用自制flash 打開話匣子,引出movie 一詞,并提出這個單元打算學習有關電影名稱及討論電影品質的形容詞。開篇的幾幅漂亮海報就吸引了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有點意外,學生知道的電影還不少。他們開心的報出電影的名稱,我也很自然的把話題引到地一個重點電影的類型。當幻燈中出現Stephen Chow 時幾乎所有的學生都異口同聲說出周星馳。之后我剪了一段Finding Nemo 中的開篇段,魚爸爸和媽媽找房子,借他們的對話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父母對子女的生活是特別在意的(從小小的細節出發給以關心)。在學生意猶未盡之時cartoon 出現在他們面前通過幾個單詞的單復數練習,對第一個知識點加以落實。
隨后的聽力練習及海報的展示則是對第一個知識點的鞏固。前面的欣賞為后來的句型出現作好鋪墊。當我用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提問時,大家都歡快的回答Yes, I do.
第二課時,為了從學生口中獲得更多信息,我從自己出發講述自己喜歡的影片類型,I like comedies and I like cartoons,but I don’t like Beijing Opera.學生也都依葫蘆畫瓢,用上了and, but。乘這個機會我趕緊把幾個連詞拿出來讓學生連線,并分別指出它們不同的名稱。接著作為鞏固我拿出了pair work,學生積極的用學過的句子進行積極操練。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教師指導作用 學生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ZHANG Fujue
(Huachi No.1 Middle School, Qingyang, Gansu 745600)
Abstract How to play the role of main body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but it is also a very complex issue. By the author in recent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in paper, from physics: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s guide can not be weakened, teachers play in guiding premise of the autonomy of the students to play, how to properly deal with student and teacher-led na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these three aspects of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er to give full play the guiding rol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ent body to talk about some of their own views.
Key words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the main body of students
0 引言
隨著新課程的逐步推進,“自主學習”的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并正悄然改變著教師的教育行為,影響著師生的精神面貌;“自主學習”能充分張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話好像教師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性之間就產生了矛盾,下面筆者就就此談幾點自己的認識,和大家共同探討。
1 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能弱化
1.1 課堂教學教師的指導作用應該起主導作用
高中物理教學,不單只是傳授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物理的過程。然而學生成績的好壞,學習物理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所以物理教師指導學生探索學習方法,成為高中物理教學的落腳點。例如:在電磁感應這一節的教學中,同學們往往在學習了右手定則后常常與左手定則相混淆,在使用中經常將這兩者的用法相混淆,該用左手定則時用成了右手。對于此我的指導是:第一步首先講明白左手定則和右手定則。第二步對這兩種定則進行對比講解:(1)右手定則和左手定則雖都有很相似的三個“方向”,但是它們之間卻有本質的不同,在右手定則中導體的運動方向是外力促使的,屬于“原因”;而在左手定則中通電導體受力而運動的方向是磁場對通電導體作用力所導致的,屬于的“結果”;在右手定則中的電流是系統內部產生的感生電流,是電磁感應的結果;而左手定則中的電流是由系統外部來的,屬于“原因”。(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消耗電能,得到了機械能,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而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力線運動,產生感生電流,消耗了機械能,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3)凡是牽扯到物理過程是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習題,同學在解題時該用右手定則,反之,則用左手定則。第三步,選擇典型習題,使同學反復練習。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使用前面所述的差異比較的方法進行解題,正確應用左、右手定則。同時,恰當而適時的指導,將會對學生的觀察聽講起到積極的引導點撥作用。
1.2 高中實驗教學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也應當起主導作用
在實驗教學中,應在實驗前,先向同學講清楚各種相關儀器的具體使用方法以及本次實驗可能會發生的故障,明確指出出本次實驗的關鍵,指引學生學會獨立排除實驗故障。這樣才能減少因為錯誤操作而造成的儀器的損壞,又能使教師不處于被不停地被學生問及問題之中。
例如在“練習使用計時器”等四個實驗中,都用到了計時器,但是它出現故障的頻率又相對較高。這就需要教師提前講楚清它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可能出現的幾種故障情況,從而引導學生自己獨立的排除實驗故障。通過這樣的引導之后,學生反映不僅學到了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實驗課之中,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要盡量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導作用,在仔細觀察學生實驗情況的同時,更要認真分析試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及時給予學生指導。教師是在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教學工作的,因此工作的重點,不單單只是講解和輔導,而是應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特別對于基礎薄弱并且動手能力差的學生,更要耐心指導,引導他們找出發生問題的原因,并對他們指出今后努力改進的方向。
對于一些較難的實驗,如“阿基米德原理”、“測定固體、液體密度”,再加上學生的基礎又比較偏差,因而完成實驗有一定的困難。如果課堂時間允許的話,可以采用首先培養“小領隊”的做法,先利用課外時間,帶領各實驗小組長參加實驗,先走一步,取得一定的經驗,接下來再由他們帶動其他同學完成實驗。
學習中學物理是學好物理、培養物理專家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物理實驗課是決不可忽視的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活動陣地。
2 在教師發揮指導性的前提下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1)教師和學生都是物理教學過程中的主體,都是物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人,只是各自擔當的角色不同而已。教師是導演,是物理教學的主導者,起著啟發、誘導、扶助、傳播知識的作用;學生是演員,是物理學習的真正主人,教師如果充分激發他們的動機,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力性的話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教師和學生在物理教學活動中均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尤其是扮演主體的學生,更應該是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的參與到物理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從而成為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的探索者和受益者。
(3)物理教學活動應該是主體客體通過互動,共同參與,也就是說主要通過教師激勵、指導和組織,從而達到學生自主認識物理現象和發現物理規律的過程。這樣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3 如何正確處理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的關系
唯物辨證法告訴我們: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依據,外因只有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教師的“教”這個外因只有通過學生的“學”這個內因而起作用。因此教師是主導,是組織者,學生是主體,是實施者。“自主”學習已成為教育新時尚,但我們也不能因片面地強調個性而忽視引導,從而走入自主學習的誤區之中。
誤區一:把“自主學習”變成“自己學習”。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只充當“召集人”整堂課都是學生在吵吵鬧鬧地讀啊說啊,教師則無所事事,導致課堂效率很低;有的教師只充當了課堂交流的“旁聽者”,在學生的討論匯報中不加引導,使學生海闊天空地交流匯報,使學習活動過于膚淺;還有的教師只充當了學生的“捧場人”,由于過分強調學生的獨特體驗,對學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揚,不敢有半點否定之詞,惟恐稍有不慎便會報來“不以學生為主體”的罪名。
誤區二:把“自主學習”變成“自由學習”。具體表現在教育內容、教育目標和學習進程的自由化。
誤區三:把“自主學習”變成“自愿學習”。這種失誤尤其體現在合作學習和匯報展示中,課堂上往往只有少數尖子生參與了學習活動,而大部分的學生卻成了被教師遺忘的角落。新課標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活動中正確處理好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二者之間的關系,強調個性,并不是表示對學生放任自流,而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更加全面,思考更加合理,體會更加深刻,情感更加豐富。
4 總結
總之,如何在高中物理教育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唯物辨證法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認真處理好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這一對辨證統一的矛盾,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詣、友善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寬松愉快的教育氛圍,積極尋求開放、生動、變化的課堂教育模式,認真實施誘導、鼓勵、賞識的教育策略,使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玲.在中學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主要內容與途徑、方法[D].首都師范大學,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