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含有星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無法阻擋的highkick 主要講述了住在黑石洞李順財一家人的搞笑生活,老戲骨之間的互動更是笑點十足,都是梗,這部劇可以說是搞笑韓劇中的經典。
2.住在清潭洞 這部韓劇講述得市住在清潭洞最破舊樓房里的一家人以及租客之間的搞笑生活,生活就是喜劇,你只管笑就是。
3.心里的聲音 根據漫畫改編的搞笑情景喜劇,長頸鹿光洙一家人的故事,每一天都有新驚喜,光洙實在是太可愛了。
3.順風婦產科 這是一部比較老的韓劇了,長篇情景喜劇,以婦產科生活為主題講述韓國的日常,充滿了幽默的生活,寓意還是比較深的一部喜劇。
5.洗澡堂老板家的男人們 這部韓劇主要講述經營澡堂的老爺爺和建筑里幾代人之間的故事,吵鬧搞笑又溫馨,家長里短之間都是愛與和平。
6.穿透屋頂的High Kick 這部韓劇主要講述了從鄉下進到城里的兩姐妹和李順財一家人之間的搞笑互動,可以說是上面那部high kick的續集,同樣笑死我了。
7.high kick3 這部high可是國民兄妹李鐘碩和鄭秀晶哦,兩個人的互動笑點十足,二碩真的好二啊,每天都是有趣有笑的。
8.加油吧威基基 三個年輕人的生活逐漸被填滿,民宿威基基中每一天都在發生新故事,這是小編正在重溫的搞笑韓劇,真的笑死人了。
9.泡菜奶酪微笑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點,像泡菜一樣的保守傳統家族和沙拉一樣的開放家族之間發生了對接,由此一路火花帶閃電的故事。
你院1998年3月4日關于要求我局就房屋拆遷中有關問題進行解釋的函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拆遷范圍確定后,在暫停辦理期限內,暫停辦理拆遷范圍內的居民分戶手續(含此期間辦理離婚后申請分戶的)。
二、房地局房屋拆遷公告后,被拆遷人在與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之前死亡的,不計入安置人口。
房地局房屋拆遷公告后,被拆遷人去外地就學的,仍應計入安置人口。
關鍵詞:修辭;互文;高中教材;詩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0-288-01
中學語文教材中編排了大量的古詩文,在學習過程中,一種古漢語特有的修辭格――“互文”引起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也出現了不少疑問。本文以初中、高中語文教材的詩文為例,對互文略作闡析。
唐人賈公彥在《儀禮義疏》中說:“凡言‘互文’者,是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初中語文第二冊《木蘭詩》課后補白也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為例,指出互文就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將要出現的詞,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經出現的詞,上下文的意義互相交錯補充”。以此為基礎,可以把互文分為三種類型:
一、對句互文:指上下兩句中某些字詞的意思互相滲透,互相補充,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如上面提到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可譯為:“將軍和壯士從軍十年,身經百戰,有的戰死了,有的則勝利歸來。”再如:
①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②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③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迢迢牽牛星》)例①中,“將軍”與“都護”互文,“角弓不得控”與“鐵衣冷難著”互文,意思是“將軍和都護的弓都拉不開,鎧甲都難以披掛。”極力渲染邊地苦寒。
例②的“叫囂”與“隳突”互文,“南北”與“東西”互文,描寫悍吏進村,四處騷擾。
例③實際應是“迢迢皎皎牽牛星,迢迢皎皎河漢女”因為牽牛星和織女星從地面上看都是既遠又亮的,但全部寫出則顯得羅嗦而不合詩律了。由此可見,對句互文就是將一句意思比較復雜的話分成兩句說,上句隱含著下句,下句又包含著上句,實際上是一個婉轉曲折的整體。
二、本句互文:指同一句子中,前后兩個詞語互相補充,互相滲透,合而見義
例如:
①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②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
③侶魚蝦而友麋鹿。(蘇軾《赤壁賦》)
例①“秦時”與“漢時”互文,“明月”與“關”互文,意為 “秦漢時的明月映照著秦漢時的邊關。”由于使用了互文,時間、空間縱橫交織,產生特殊的審美效果。
例②“主人”與“客”互文, “下馬”與“上船”互文,全句意為:“主人、客人都下了馬來到船上。”
例③“侶”與“友”互文,“魚蝦”與“麋鹿”互文,意為“以魚蝦、麋鹿為伴為友”。本句互文充分體現了語言的精煉與彈性。
三、同義詞互文:指在相同或相近的語言結構中分別用同義詞來避免行文的重復
例如:
①觸風雨,犯寒暑。(柳宗元《捕蛇者說》)
②舟遙遙以輕,風飄飄而吹衣。(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③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王勃《滕王閣序》)
④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例①“觸”與“犯”、前后兩句結構相似,“而”風雨”與“寒暑”皆是同義對舉。
例②“以”都是連詞,作用相同,皆表修飾,可譯為“地”,為同義詞互文。
例③“九月”與“三秋”也是同義詞互文,指深秋時節。
例④中“自”、“空”兩字互文見義,一方面是說先哲已逝,碧草映階,春光空自美好,黃鸝隔葉,聲音空自耳;另一方面是說詩人專程憑吊諸葛武侯而來,無心欣賞春色,無心傾聽鳥鳴,從而有力地突出了詩人對諸葛亮的景仰、嘆惋之情,令人有悵然若失之感。以上各同義詞均用于整齊的對偶句中,既表達了完整的意思,又避免了用詞的重復。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對互文這一修辭格有了大概的認識,而有些語句的互文不太好理解,主要是因為省略的成分較隱蔽。如:
①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詩》)
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例①完整的意思是“開我東閣門,坐我東閣床。開我西閣門,坐我西閣床。”(在古代,“床”是一種坐具)十分形象生動地表現了木蘭征戰多年回到家后,對家中每一處事物都感到十分親切的心情。
1. 冬瓜冬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膚潔白如玉,潤澤光滑,并可保持形體健美。據說,日本皇后美智子常用冬瓜制成的冬瓜面霜來美容養顏。冬瓜瓤搗汁涂在長雀斑的臉上,每日數次,可除雀斑。
2. 白菜白菜是我們的大眾菜,更是北方冬季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有“冬日白菜美如筍”之說。又因白菜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故又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說法。秋冬季節空氣特別干燥,天氣寒冷對皮膚傷害較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多吃可以起到很好的護膚和養顏效果。拌、炒或燉效果都不錯。
3. 辣椒辣椒常做為一種調味品,不僅可以改善食欲,它還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能加速新陳代謝,促進體內荷爾蒙分泌,改善皮膚狀況,對皮膚有很好的美容保健作用,是女性的“補品”。許多人覺得吃辣會長痘,其實這并不是辣椒的原因,只有本身就愛長痘的身體,吃完辣椒才會火上澆油。建議熟食且不可多食。
4. 絲瓜絲瓜中含防止皮膚老化的維生素B1,增白皮膚的維生素C等成分,能保護皮膚、消除斑塊,使皮膚細嫩潔白,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故絲瓜汁有“美人水”之稱。嫩絲瓜葉、莖搗爛絞汁搽擦臉部,可治粉刺。
5. 胡蘿卜被譽為“小人參”的胡蘿卜除含豐富的維生素A外,胡蘿卜可清除致人衰老的自由基。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也有潤皮膚、抗衰老的作用。因為胡蘿卜素和維生素A是脂溶性物質,故宜與肉類一起燉炒,利于吸收,與豬蹄同燉效果最佳。
6. 黃瓜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脆嫩清香、味鮮、營養豐富,是一味可以美容的瓜菜,被稱為“廚房里的美容劑”,經常食用或貼在皮膚上可有效對抗皮膚老化,減少皺紋的產生。并可防止唇炎、口角火。脾胃虛弱、腹瀉者應少吃。
7. 西紅柿西紅柿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和維生素C,多吃西紅柿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使皮膚保持白皙。青色未熟的西紅柿不宜食用,燒煮時稍加點醋,則能破壞其中的有害物質番茄堿。建議多食西紅柿蛋花湯。
8. 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具有抗衰老、促進細胞增殖作用,既能激活大腦功能,又可增強青春活力。能養血,使人容光煥發。菠菜中含有草酸較多,有礙人體對鈣的吸收,故吃菠菜時宜先做焯水處理。
9. 南瓜南瓜中維生素A的含量勝過綠色蔬菜,因此日本當今流行“南瓜熱”,不但適合不想肥胖的中青年食用,而且被廣大婦女稱為“最佳美容食品”。蒸、煮、炒皆可,宜與米類加大棗熬粥,不宜與羊肉同食,以免胸腹悶脹。
10. 玉米玉米有長壽、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營養物質能增強人體新陳代謝,調整神經系統功能,起到使皮膚細嫩光滑,抑制、延緩皺紋產生的作用。宜煮食與煮粥。
11. 芝麻芝麻除含大量鈣外,其中含量僅占0.5%的芝麻素具有優異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護心肝,延緩衰老,常吃能增強皮膚彈性。可以將熟芝麻與煮泡開的茶葉等量一起嚼食,每日一次,20 d為一療程,對治療皮膚粗糙,毛發干枯有明顯效果。
12. 黃豆芽黃豆芽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是美容食品。明朝人陳嶷曾有贊美黃豆芽的詩句:“有彼物兮,冰肌玉質,子不入污泥,根不資于扶植”。常吃能營養毛發,使頭發保持烏黑光亮,對面部雀斑有較好的淡化效果。
關鍵詞:李白;詩歌;劍
詩仙李白不僅是位才華橫溢的大詩人,也是位技藝精湛的劍術家。李白是高產詩人,也是“體育明星”。作為唐朝燦爛的文化之一體育,同樣令我們感到驕傲,它不但為唐文明增光添彩,在中國體育史和世界中世紀體育史上也占有顯赫的地位。李白詩歌中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古代劍術、劍法、歷史、地理、文學、宗教等各個文化領域。從李白的詩歌中不難看出,在其各個的詩歌中都提到了”劍”,由此可以推斷出詩人畢生堅持擊劍,現存的《李白全集》964首詩中描寫“劍”的有107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占全詩總數的10%以上,可見,李白是非常鐘情于“劍”的。
李白詩歌中107次描寫“劍”中除開有作為地名出現了4次“劍閣”3次、“劍壁”1次外,作為武器出現了103次。屬于劍的“鋏”出現了1次、“霜雪”2次、“莫邪”1次、“吳鴻”1次、“秋蓮”2次、“湛盧”1次、“青萍”2次、“干將”1次、“吳鉤”1次、“龍泉”4次、“匕首”3次。
李白詩歌中對“劍”的描寫是是各式各樣的,他既驕傲又謙虛地稱與自己相濡以沫的妻子為“拙妻莫邪劍”(《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Z》),他把朋友蘇明府比作“蘇季子”,并稱贊他“劍戟森詞鋒”(《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他坦蕩地褒獎亦弟亦友的李凝為“吾家青萍劍”(《送族弟單父主簿凝攝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橋卻回…留飲贈之》)。他還寫到“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裙王門不稱情”“起舞拂龍泉,四座皆揚眉”“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等,想見他應該是古代文人中的運動健將也是劍文化的推廣者。據《新唐書》本傳記載,李白「性倜儻,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他自稱「十五學劍術,遍干諸侯,二十五歲「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還投書以舞劍著名的裴斐將軍,愿向他學劍。《魏序》更說他曾「手刃數人。“秦皇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飛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蒼榛蔽層丘,瓊草隱深谷。”,等等這些是李白在「古風中對秦王橫掃天下的描述,他描寫秦王揮劍如割斷浮云,使得各國諸侯全都向西來朝拜秦王了。李白是用感嘆的語氣在贊嘆秦王。他在「蜀道難中寫到“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是說劍閣高峻崎嶇而突兀不平,一個人守住關口,萬人也打不開。李白借助這樣的描述來表達蜀道的險峻。“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這是李白「梁甫吟中的詩句。“鼎湖流水清且閑,軒轅去時有弓劍,古人傳道留其間。”出自李白的「飛龍引二首。“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赤雞白狗賭梨栗。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這兩句詩出自李白的「行路難三首。李白在「胡無人中寫到“流星白羽腰間插,劍花秋蓮光出匣。”。“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紋金@x.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北風行。“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出自「俠客行。“雄劍掛壁,時時龍鳴。不斷犀象,繡澀苔生。國恥未雪,”,出自「獨漉篇。“壯士憤,雄風生。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出自「臨江王節士歌。“北落明星動光彩,南征猛將如云雷。手中電擊倚天劍,直斬長鯨海水開。”,“羌笛橫吹阿回,向月樓中吹落梅。將軍自起舞長劍,壯士呼聲動九垓。”,出自「司馬將軍歌(以代隴上健兒陳安)。“吳鴻少年學劍術,凌轢白猿公。珠袍曳錦帶,匕首插。”,出自「結客少年場行。“雄劍藏玉匣,陰符生素塵。”,出自「門有車馬客行。“東海有勇婦,何慚蘇子卿。學劍越處子,超然若流星。”,出自「東海有勇婦(代關中有賢女)。“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出自「白馬篇。“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玉關殊未入,莫長嗟。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出自「塞下曲六首。“槌鐘速嚴妝,伐鼓啟重城。天子憑玉幾,劍履若云行。”,出自「入朝曲(一作鼓吹入朝曲)。“虎竹救邊急,戎車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出自「出自薊北門行。“殺氣毒劍戟,嚴風裂衣裳。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出自「北上行。“揚兵獵月窟,轉戰略朝那。倚劍登燕然,邊烽列嵯峨。”,出自「發白馬。“共作游冶盤,雙行洛陽陌。長劍既照曜,高冠何V赫。”,出自「君馬黃。“擊筑飲美酒,劍歌易水湄。經過燕太子,結托并州兒。”,出自「少年行二首。“有策不敢犯龍鱗,竄身南國避胡塵。寶書玉劍掛高閣,金鞍駿馬散故人。”,出自「猛虎行(此詩蕭士S云是偽作)。“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出自「玉壺吟。“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花。”,出自「金陵歌,送別范宣。“范子何曾愛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劍是一夫用,書能知姓名。”,出自「悲歌行。“胡塵輕拂建章臺,圣主西巡蜀道來。劍壁門高五千尺,石為樓閣九天開。”,“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云屯。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出自「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等等,李白描寫“劍”的詩歌還有很多,大多是對劍術、劍法、以及通過對劍的描寫來敘述某件事或自己的觀點、喜好等。李白的詩歌中多次提到了“劍”,他的“劍”是俠客的標志,是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展示著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在古代的中國社會中“劍”既是一種非常尖銳的兵器,又富含有豐富的文化韻味。李白人從小就開始學劍,而劍術還不錯。劍也是他的知音和至愛,甚至是他生命的化身。李白生活的年代正是唐王朝國家統一、社會穩定、經濟空前繁榮的時期,當時的唐朝正處于國威遠揚、萬方臣服的大唐盛世階段。李白“安社稷”、“濟蒼生”的理想在國土開拓、民族融合、邊戰頻繁的現實刺激下,在開放型文化的熏染下,勃發為一種建功立業的奮懷。他的詩用自由的文筆把我國文學史上的“劍”描寫得瀟灑翩然、出神入化,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髓財富。(作者單位:綿陽師范學院)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綿陽師范學院李白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度科研項目,項目編號為LB14-19
參考文獻:
[1]侯長生:《李白詠俠詩述論》,《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
[2]王瑤.李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
[3]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裴斐.李白十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5]林庚.唐詩綜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6]戴偉華.李白待詔翰林及其影響考述〔J〕.文學遺產2003(3).
[7]侯長生.李白詠俠詩述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