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語錄中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萬流歸海見桑田,農耕刀種五千年”,可以說之前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農耕史。但是,商業文化在其中的位置和作用也不容忽視。到明清時期,已先后形成了晉商、徽商、潮商等聞名的“十大商幫”,有的在清末已沒落,有的則至今經久不衰。
若研究當代中國經濟的格局和脈絡走向,就要研究商幫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浙江商幫、山東商幫、蘇南商幫、閩南商幫、珠三角商幫憑借其規模和影響已被公認為“中國新五大商幫”。當前對于商幫的歷史演變、地位和文化理念等的研究可謂方興未艾,與之相關的文學故事、影視作品更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
“新五大商幫”中,山東商幫(又被稱為“魯商”,也被很多人當作“儒商”的代表)以大象經濟模式著稱,是其中歷史最悠久、文化最深遠、生命最頑強的商幫。從春秋戰國一直延續至今,山東商幫不但對當地經濟發展、文化昌盛、社會繁榮具有重大意義,對中國乃至世界社會發展史上也有著深遠地影響。
魯商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和世代傳承,魯商文化也可以說是齊魯文化在商業領域的運用和生動體現,是現代企業對傳統儒家思想的選擇性繼承和發揚,是優秀的企業家把“內圣、外王”之道相結合、把傳統美德和市場經濟理念相結合的集成和創新。有人概括稱現代魯商“左手孔子仁義禮信,右手孫子兵法韜略”。
傳統魯商之中國重汽
千百年來,人們把齊魯大地尊為“孔孟之鄉”,作為儒家文化甚至中華文明的發祥地頂禮膜拜。而濟南泉城廣場上代表齊魯文化的十二尊銅像中,有一個人竟排在了孔圣人的前面,他就是被人笑稱因開創“失足婦女國營化”制度而留名千古的管仲。事實上,這位管子先生之所以被尊為“春秋第一相”而位列孔圣人之前,是因為他生前卓越的治國才能,通過改革土地和人才制度、大力倡導經商、尊王攘夷等系列舉措而使戰亂頻發的齊國迅速穩固、強大并稱霸諸侯,因此天下商人也尊管子為“商界鼻祖”。可以說,山東自古就有經商的傳統,在當代的全國經濟版圖上更是舉足輕重。
中國重汽的總部即坐落于山東的首府――泉城濟南。這座有著深厚傳統文化底蘊和現代化商業氣息的城市,曾是四千年前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也是近代魯商的主要聚集地之一。1956年,濟南汽車制造總廠(重汽前身)的建立使重汽獲得了“重型汽車搖籃”的美譽,1960年生產制造了中國第一輛重型汽車――“黃河牌”JN150八噸載貨汽車,1983年又因成功引進奧地利斯太爾重型汽車而聞名遐邇,2001年重汽經歷鳳凰涅磐、改革重組,2007年中國重汽在香港主板紅籌上市搭建起了國際化發展平臺,2009年與德國曼公司戰略合作又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集團正根據“二次創業”偉大工程的部署,朝著“打造百萬輛級商用車企業,重、中、輕、客、特全系列商用車集團”的十二五規劃目標而努力奮斗。
新魯商文化與中國重汽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浪潮,魯商的規模不斷做大、品牌知名度也逐漸提升,很多企業更是由于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具有普遍價值的人性化文化理念而聞名遐邇,海爾、海信、重汽、濰柴、雙星、青啤這些企業的成功案例一次次被寫入當代的商業教材,其當家人更是以獨特的個人魅力為人所津津樂道。
我們討論“魯商”――是指企業還是企業家,其實已不再重要。因為很多時候企業文化與企業家理念就是水融的,企業的發展與企業家的境界已不可分割。若深入研究近代魯商文化的內涵,必須要真正理解魯商的生存和發展之道。
幾十年來,中國重汽正是用企業文化統領企業管理,用企業發展實踐企業文化,進一步詮釋了新魯商文化的精髓:雄才大略、勇于創新、義利并重、誠信友善、合作雙贏、樂于擔當,也使得企業不斷地發展壯大。
雄才大略
現代魯商之所以能夠做大作強,最主要的就是有信念、能堅持、看得遠、走的實。所謂雄才大略,更多的是指對企業家本人和團隊的素質要求,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做到這一點。可從兩個層面理解:雄才是指客觀的“硬”本領,是懂經營、會管理、善用人、創效益;大略是指主觀的“軟”韜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科學布局、合理規劃,準確把握當前局勢和未來趨勢,努力開拓和占領國內國際市場,使企業不斷做大做強。
中國重汽重組以來,根據企業發展的現狀和愿景,提出“建百年企業、創世界一流”的企業目標,制定了“技術領先、高質量低成本、區域化和國際化” 四大戰略,抓住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性能、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市場份額,使得企業不但迅速擺脫了負債83億元的困難局面,而且實現了持續穩定的快速增長。2012年在全國中重卡行業同比下滑27.8%的情況下,中國重汽產銷整車14.5萬輛,其中9升以上排量的7平臺重卡銷量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實現整車出口2.6萬輛,連續8年位列重卡行業首位;在全國重卡企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實現銷售收入560億元、利稅28億元,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此外,公司還進行了四川、福建、新疆的戰略布局,進一步提高了整體效益和未來的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轉滬;余熱鍋爐;水循環;熱膨脹
轉爐余熱鍋爐是轉爐生產工藝流程中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是轉爐煙氣顯熱利用和煙氣凈化回收的重要設備。
煉鋼轉爐余熱鍋爐的運行狀況是被動變化的,隨煉鋼轉爐的運行工況的變化而變化的。
但是在煉鋼中,煉鋼轉爐余熱鍋爐的使用壽命是非常短暫的,冷卻煙道上段的壽命一般為6年,而下段冷卻煙道的使用壽命更短只有短短的2-3年,靠近轉爐的活動煙罩因存在鋼水飛濺,環境條件更加惡劣,壽命只有1年左右。并且在短期的使用壽命內,設備的事故率也很頻繁,需要經常的檢修。維修工作不僅工作量大,而且存在安全上的隱患,同時也影響了鋼材的產量。以此,這就迫切要求工程師們在鍋爐設計上下功夫,延長設備的使用時間,減少事故,保證余熱鍋爐的長期安全運行。
1水循環安全問題在轉爐余熱鍋爐上的改進
1.1 活動煙罩水循環在余熱鍋爐上的改進
活動煙罩是余熱鍋爐中處在工作條件最惡劣的部件,由于鋼水飛濺很容易造成受熱不均,舊式余熱鍋爐是自然循環方式,因此壽命短。針對這個問題才用了低壓強制循環系統。
活動煙罩使用壽命短暫最主要原因是它處在工作環境最惡劣的地方。應該從多方面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本系統不同于自然循環方式最主要的獨特是它的低壓循環方式。低壓循環水泵將除氧后的軟水送至活動煙罩吸熱后,形成的汽水混合物回到除氧水箱,生成的蒸汽用來加熱進人除氧器的除氧水。可以看出,低壓循環系統的鍋筒可以看成是除氧水箱。低壓循環系統的體特點在于除氧器進入水溫不受限制,且負荷適應性強,除氧的效率高,并可以利用除氧水箱作為貯水箱,簡化了系統,減少了企業投資,產生的水蒸氣還可以用于給水除氧,節約了能源,解決了環保問題。
此外由于活動煙罩所處環境惡劣,采用低壓強制循環能保證系統良好的水循環,防止和改善了受熱管因循環不良而引起的局部過熱損壞。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活動煙罩的使用壽命。由于系統采用的是低壓循環,因此大大降低了煙罩管壁由內壓引起的應力大問題,減小了當活動煙罩與鍋筒組成自然循環系統時,由于鍋筒穩壓系統運行不正常造成的內壓應力交變疲勞破壞。本系統由于是強制循環系統,因此煙罩的結構設計不受自然循環條件的限制,變得較為靈活,并使系統的水循環可靠性增加。
1.2余熱鍋爐固定煙道水循環的改進
針對周期性變化的熱負荷和波動的鍋筒壓力對余熱鍋爐的影響,固定煙道下降管采用中壓強制循環。
由于余熱鍋爐內的熱負荷呈周期性變化,在熱負荷下降時,水冷壁管內的產汽量減少,使循環壓力減小,可能造成下降管與上升管(水冷壁)的壓差不足以維持正常的自然循環工況.
一般煉鋼轉爐余熱鍋為傾斜布置,傾斜的水冷壁管在受熱條件下管內的汽水混合物容易產生汽水分層。汽水分層后,水側在向火面的管子一般是安全的,但汽側在向火面的管子非常危險,極易發生傳熱惡化。運行實踐證明,汽側在向火面的管子最容易發生爆管事故。
水循環不安全的另一個原因是鍋筒的壓力波動。當鍋筒內的壓力下降變化較大時,鍋爐里的飽和水便會汽化,使下降管帶汽,這樣循環壓頭就會減少,會給正常的水循環造成一定的影響,由此結果是水冷壁管內的流速下降,引起傳熱惡化,嚴重會造成水冷壁管的爆管。因此,對于轉爐汽化冷卻固定煙道水循環系統中,在下降管加裝中壓強制循環泵來維持正常的循環壓差。而且布置了備用循環泵,預防循環泵故障造成的鍋爐不能正常運行。在轉爐吹煉,和吹煉停止使分別是用自然循環系統和強制循環系統。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循環泵的耗電量,又能保證轉爐的安全平穩的運行。
有上可以看出,轉爐汽化冷卻系統采用低壓與高壓汽化冷卻相結合,強制循環與自然循環相結合的運行方式。這樣保證了轉爐生產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固定煙道和活動煙罩的使用壽命,而且也很充分的回收了煙氣中的余熱。
2 對轉爐余熱鍋爐熱膨脹問題的改進
熱膨脹設計對煉鋼轉爐余熱鍋爐的安全平穩運行意義重大,不僅存在軸向熱膨脹,而且也存在徑向熱膨脹川。在對轉爐余熱鍋爐設計中,比較成熟的是軸向熱膨脹,主要是調整鍋爐的膨脹位移等,多采用余熱鍋爐的支點鉸支、懸吊點用衡力彈簧調整鍋爐。還有的改進在煙道的鏈接處采用不銹鋼膨脹節,或者是耐高溫的塑料性材料吸收膨脹量。但是,對徑向膨脹早造成的破壞以前并沒有充分的認識,在鍋爐的剛性梁設計中沒有預留膨脹間隙。對以往的余熱鍋爐事故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事故是由于徑向熱膨脹問題引起的。由于剛性梁在設計時沒有預留膨脹間隙,當鍋爐在高溫運行時,周圍的水冷壁管沿徑向向外膨脹,因此造成了剛性梁連接處的管子局部應力變大,從而導致水管破裂。所以,應該在剛性梁設計中預留一定的膨脹間隙,這對高溫運行的余熱鍋爐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3 對活動煙罩結構改進
轉爐在煉鋼時產生大量的高溫廢氣,并且轉爐的運行狀況是不斷的變化著的,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工作,必然會對余熱鍋爐的使用壽命產生影響。特別是活動煙罩由于靠近轉爐,并且有鋼水飛濺,環境條件更加惡劣。在以前的活動煙罩設計中使用的是方型橫管的密排管式,由于受熱脹冷縮,長時間高溫烘烤,方管縱向焊縫極易開裂,所以使用壽命較短一般都是2-3個月就要進行更新。活動煙罩還會經常發生卡罩現象,這是由于采用的是一套滑輪機構實現的煙罩升降,這種設計存在這很大的不合理。同時在冶煉過程中轉爐爐口噴濺、結渣現象嚴重,造成活動煙罩不能順利升降,以致于活動煙罩長期以來一直升罩運行,嚴重影響了轉爐煤氣回收的質量。為了避免以上情況,將活動煙罩受熱管采用直立的管子隔板式結構,并且活動煙罩采用強制循環汽化冷卻,使結構更合理。另外,活動煙罩的升降廢除了原先復雜笨重的滑輪機構,在煙罩的四周分別設置四組升降油缸帶動煙罩上下運動。在油鋼的油系統中安裝了限位裝置,保證4個油缸同時運動,從而使煙罩能夠平穩升降。
4 存在問題
4.1 有效回收利用蒸汽的問題
轉爐煉鋼必然會產生大量的高溫廢氣,
怎么利用這些高溫廢氣呢?采用余熱鍋爐對這些煙氣進行冷卻,這樣可以回收大量的蒸汽,從而可以達到節約能源,降低能耗的目的。但是,轉爐吹煉是周期性的,所產蒸汽也是周期性的,因此增設了蓄熱器來保持汽壓的穩定性,但企業一般只把這部分蒸汽并入低壓管網,只供不重要的蒸汽用戶,而這部分用戶大都為間斷用汽,用量也不大,因此蒸汽的排放量很大,造成了能源的浪費,尤其是許多中小型鋼企,蒸汽用戶本來就少,這種浪費更為嚴重。而真空處理是運用越來越廣泛的爐外鋼水精練技術,其使用蒸汽的用戶是蒸汽噴射泵系統,通過4~6級噴射泵的蒸汽引射來使鋼水處理室產生高度真空,抽取鋼水中逸出的氣體,從而消除鋼水中的某些雜質,來達到對鋼水精煉的目的。而采用轉爐余熱蒸汽作為真空處理汽源則是一種新的設計嘗試。
4.2 煉鋼轉爐余熱鍋爐的密封
煉鋼轉爐余熱鍋爐的密封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當在煙道下部的爐膛正壓部分的密封不好會引起煤氣泄漏,而且,在煙道上部的爐膛負壓部分的密封不好會使空氣漏入爐膛,不僅影響煤氣質量,而且嚴重時可能發生爆炸。因此煉鋼轉爐余熱鍋爐的密封問題也有待于在將來的設計中進一步改善。
5 結束語
本次設備的改進和研究是在借鑒國內外轉爐余熱鍋爐的設計思想,結合各地情況,因地改進,在設備的結構設計和工藝技術水平上采用了很多新設計理念,和技術,延長了轉爐余熱鍋爐的使用時間,也保證了其穩定,安全,可靠的運行。
參考文獻:
[1]陳懷斌.余熱利用與余熱鍋爐[J]應用能源技術.1997
中國汽車市場已經逐步由高速走向平穩發展,有限市場與更多規劃產能導致汽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競爭在各個系列車型全面展開,包括外資品牌之間、外資與中國品牌之間、中國品牌汽車之間。在外資品牌強大的技術與品牌優勢下,原來中國品牌占優的小排量車型領域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競爭壓力。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連續十幾個月的下降,也在佐證這樣一種嚴酷的現實。可以預測的未來十年內,激烈競爭、合并重組、甚至淘汰將成為中國市場中的汽車企業發展的自然規律與常態。
中國品牌面臨的挑戰很嚴峻。中國作為還在不斷增長的世界最大汽車市場,為中國品牌汽車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面對著幾乎世界所有著名品牌都已經進入中國的現實,這決定了未來中國汽車品牌始終是“危”與“機”并存的局面。殘酷的市場競爭才剛剛開始,中國品牌不僅要面對外資品牌在管理水平、產品技術能力、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占據的先發優勢,還面對城市限購、不斷升級的環保、節能標準等等方面的壓力,以及社會各界特別是普通消費者對中國品牌乘用車缺乏了解、缺乏購買和使用中國品牌汽車的信心和氛圍等不利局面。在重重挑戰下,中國品牌已經到了決定成敗的發展關鍵期。
中國品牌汽車的出路在哪里?一直是近期人們廣泛討論和爭議的問題。
應該看到中國品牌的巨大進步,不斷提升內在品質是根本。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是近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品牌汽車企業已取得很大進步。當前,我國主要整車企業已建立較完整的技術研發體系,并實現了從技術依賴向技術自主、從逆向開發向正向開發的轉變,研發水平已有大幅提升,基本具備了整車造型能力。同時,中國品牌汽車的產品水平也不斷進步,同級別車輛的配置已相當于或超過外國品牌,產品的安全性能大幅提升,產品品質與外國品牌差距已經縮小。中國品牌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大幅提高,產品線已拓展至各個細分市場,基本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從企業發展角度,中國品牌汽車如何努力進一步做好內功,真正生產出高品質、一致性強的高水平產品,如何生產出真正獲得消費者的長久高度信任的產品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這也是獲得競爭優勢的基礎。
高度鐵路開工建設
準備了多年的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將于4月18日正式實施。京哈、京滬、京廣、隴海、浙贛、膠濟、武九、廣深線等既有干線,將實施200公里速度級的提速,有條件的線路列車運行時速可達250公里;鐵路基建投資將達到2560億元,比上一年足足多出1000億元;計劃鐵路新線鋪軌2099公里、復線鋪軌2347公里,也分別比去年多出1000公里……
火車的速度越開越快,鐵路建設的投入也是歷史上所罕見。今年全國鐵路安排的開工項目達70項,固定資產投資總規模將達到3320億元,更新改造160億元,機車車輛購置600億元。鐵道部同時表示,今年將確保初期運營時速達300公里的京滬高速鐵路開工建設,并在2010年基本建成。
“2007年鐵路將提供一系列適應社會需求的運輸新產品。在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中原、西北、西南、東北地區重點城市間,將大量開行城際快速客車,實現公交化運輸。同時將在跨區域的主要中心城市間,開動車組快速客車,形成以北京為中心,輻射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華南等區域間快速客運通道,大幅度壓縮列車旅行時間。還將增加夕發朝至、一站直達特快列車數量,進一步發揮‘旅館列車’的品牌效應。”說。
火車提速勢在必行
中國經濟發展迅猛,對交通運輸的需求與日俱增。但是,目前全路每天貨運裝車需求近30萬車,而鐵路只能滿足l/3左右,大量貨物不能承運。2006年,國家鐵路日均裝車屢創歷史最高紀錄。前三季度,國家鐵路完成貨運量18.07億噸,同比增長5.9%。但即使這樣,仍難以滿足社會需求。
隨著,能源物資運輸的需求將進一步加大,鐵路運力將最大限度挖掘既有線的運輸潛力,擴大路網整體運輸能力。此外,鐵道部透露,第六次大提速后,鐵路客運能力將提高18%,貨運能力預計提高12%,有利于進一步緩解鐵路運輸“瓶頸”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