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古詩池上的意思

古詩池上的意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古詩池上的意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古詩池上的意思

古詩池上的意思范文第1篇

關鍵詞:上市公司;持續現金股利政策;現金股利;盈利能力

現金股利是指上市公司以現金的方式給股東派發股利,用來滿足股東的投資回報,是最常見和最普遍的股利分配方式。持續現金股利,表示為上市公司以現金方式對股東發放股利的連續性,即上市公司在一個時間段是否連續不間斷宣告及發放現金股利。持續現金股利政策是指上市公司的股東大會或董事會在對公司的收益進行分配的方面,制定的關于持續現金股利是否發放,以及發放水平的方針和政策。在實際制定的過程中,會根據公司及發展方向的差異有所區別。但總體上都包括:股利宣告日的確定、股利支付率的確定以及股利發放時的資金籌集等問題。

一、持續現金股利政策的內容和影響因素

持續現金股利政策的內容具體如下:

(1)發放形式。上市公司是否支付股利,以及采用現金還是采用股票的方式發放這兩個方面的內容。(2)發放水平。指上市公司打算發放股利的數量,其可以采用現金股利支付率來體現,涉及到公司的收益是用于分配還是留存。(3)股利政策的類型,具體有剩余股利政策、固定或持續增長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以及低正常股利加額外股利政策四種。(4)能否持續。能否持續地發放現金股利體現在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直接表明了上市公司是否實現持續的盈利,而持續派發現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良好的聲譽。

在現實生活中,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在實際決策過程中受到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同樣影響著持續現金股利政策。

1.內部因素

(1)盈利穩定性。股利政策尤其是現金股利政策涉及到公司留存收益和利潤分配,公司盈利是現金股利政策的基礎。盈利穩定的公司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相對較小,股利支付率也較高。(2)舉債能力。長期償債能力的強弱影響到公司的籌資能力,通常來說舉債能力越高,其股利支付水平就越高。(3)發展機會。若公司具有良好的發展機會和較多的投資空間,將會大量留存利潤,少量派股;若缺少投資機會,資金閑置較多,就會采用高股利政策。(4)股東因素。一方面,股東期望收入穩定以及避稅,從而希望低股利支付甚至不分股利,而低股利收入者希望得到高而穩定的現金股利。另一方面,若發行新股,控股股東的控制權會被稀釋,如果他們沒有能力去購買新股,就會反對高股利政策。(5)獲取現金的能力。在公司的現金流量大且穩定時,才能夠保證現金股利的支付。(6)公司規模。公司處于成熟期時,公司規模相對達到最大,但成熟期的發展空間較小從而高派現,相反,公司規模小時派現就相對較少。

2.外部因素

(1)法律限制。制定股利政策時要考慮法律方面的影響,有關法律規定了現金股利的支付條件和支付水平,如規定連續五年盈利且符合利潤分配條件的公司必須分配利潤。(2)宏觀經濟環境。經濟發展具有周期性,市場整體處于發展和成熟階段時,公司發展前景廣闊,資金需求量大,通過大比例送配股來減少利潤分配,實行低現金股利政策。當市場處于蕭條階段,公司反而會采用高現金股利政策。通貨膨脹時,公司的購買力下降,資金來源不足,需要動用留存收益,從而減少股利派發。(3)市場成熟度。在外國成熟的資本市場中,現金股利的支付比例通常較高,而我國處于新興市場階段,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中股票股利政策較多,例如大量的送股和轉股等,表明了市場的成熟度的巨大影響。(4)行業因素。行業不同,相對現金股利的支付率也有所不同,由于農業和重工業產業投資機會相對有限,現金股利支付水平高;而商業和服務業行業卻相反,支付的現金股利較低。

二、我國上市公司持續現金股利政策的特點

1.能持續支付現金股利公司所占比率

我國上市公司現金股利不分配現象十分嚴重,大部分公司即使分派現金股利,也不具有連續性。持續性股利的發放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具有重要意義,結合信息理論,股利可以作為一種傳遞公司發展信息的信號機制,從而引導股價。然而結合2008年-2012年上市公司數據來看,在我國能持續支付現金股利的公司比例很小。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以看出,隨著持續支付年限的增加,滿足要求的公司數量也越來越少,從613家到380家,呈大幅度下降趨勢,說明我國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分配具有不連續的特征。

2.支付水平

針對持續支付現金股利的上市公司,統計其平均股利支付率,如表2所示:

結合表2,通過計算持續五年支付現金股利的380家上市公司的現金股利支付率,分析其支付水平,發現2008-2012年這些公司的平均現金股利支付水平都很低,控制在33%以內,甚至前四年的支付率小于30%,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具有持續現金股利支付水平低的特點,而這也與我國所有上市公司低股利支付水平相適應。

3.非純派現

股利分配通常包括兩種方式,即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而股票股利以送股和轉增股本兩種情況最為常見,在上文的380家企業中,有過一半的企業在五年里進行股利分配時,曾一次或多次采用過現金股利和送股、轉股相結合的方法。這說明我國目前連續和純派現的公司較少,企業大多采用非純派現的方法。

三、完善現金股利支付的相關建議

通過上述分析,發現我國的現金股利支付水平較低,且存在著大量的非純派現行為,與西方成熟的市場差異較為顯著。而我國能持續支付現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所占的份額也比較低,說明我國證券市場并不十分成熟。為此提出相關建議:

1.完善法律制度,加快市場發展。對公司在利潤分配方面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縮小現金股利政策在行業和公司之間的差距,規范現金股利分配的措施和形式,營造健康的投資氛圍,對公司利益相關者的切身利益進行保護。同時還需加快市場發展,促進市場完善,提高現金股利支付的份額,刺激投資者投資熱情。

2.規范現金股利發放。對上市公司的股利派發行為進行規范,加強現金股利的發放,規定最低現金股利分配額,在公司留存和利潤分配之間進行權衡,促進公司的穩定發展,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同時規范上市公司現金股利的持續性,使其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反映公司發展信息,來提高投資者的投資信心。

3.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這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現金股利決策難題,上市公司如果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就會擁有較強的持續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這一點已得到充分的證明,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與持續現金股利政策的優化有著重大的影響。

4.結合公司未來現金流量制定持續現金股利政策。公司的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的目標是股東財富最大化,公司獲取現金的能力越高,則會更多地派發持續現金股利,若公司未來現金流穩定,則其現金股利政策就會相對固定。毫無疑問,上市公司在制定持續現金股利政策時必須與其未來的現金流量情況相結合。

參考文獻:

[1]胡欣.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研究:綜述與啟示[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03):62-63.

[2]權小鋒,滕明慧,吳世農.行業因素影響上市公司首發現金股利決策嗎[J].經濟管理,2010,32(09):99-107.

[3]孫禹,李瑩.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0,(08)

[4]張躍文.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決策研究[J].證券市場報,2012,(09):27-32.

古詩池上的意思范文第2篇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18題;共77分)

1.

(1分)根據課文《小兒垂釣》內容填空

蓬頭稚子學垂綸,________。

2.

(6分)按拼音寫漢字。

méng

měi

miào

róu

mǎn

shí

ché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讀課文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把能搭配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蓬頭________

莓苔

側坐

________

借問

路人

________

稚子

4.

(10分)默寫古詩

池上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小兒垂釣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

(2分)多音字組詞。

應yīng________

yìng________

6.

(2分)讀課文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按課文內容填空。

路人________遙招手,怕得________不應人。

7.

(5分)按要求寫句子。

用“側坐”寫一句話。

8.

(3分)擬人句大擂臺。

例:風把我的手巾吹到地上。風把我的手帕扔到地上。

①雪花在天空中飄著。???________

②小鳥在樹上叫著。??________

③小花展開了花瓣。?________

9.

(2分)讀課文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成語大比拼。

驚天________

小兒________

10.

(5分)讀古詩兩首《小兒垂釣》,說說小孩是怎么做著釣魚呢?

11.

(5分)讀課文《小兒垂釣》,解釋加橫線的詞語。

①蓬頭

②稚子?學

③垂綸

12.

(3分)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蓬頭________

稚子________

垂綸________

13.

(5分)讀課文古詩兩首《小兒垂釣》,解釋詞語“蓬頭”的意思。

14.

(3分)讀拼音,寫詞語。

péng

tǒu

zhì

chuí

lú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5.

(5分)用下列詞語“路人”造句

16.

(8分)比一比,再組詞

稚________

側________

遙________

艇________

雅________

測________

搖________

挺________

17.

(4分)默寫《小兒垂釣》這首古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5分)讀詩文《暮江吟》,翻譯詩句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二、閱讀理解題

(共4題;共21分)

19.

(5分)讀課文古詩兩首《小兒垂釣》,說說“綸”是什么意思?

20.

(5分)讀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文中“莓苔”是什么意思?

21.

(5分)讀古詩兩首《小兒垂釣》,說說小孩在哪釣魚呢?

22.

(6分)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于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1)“棄而還走”中“還”的意思是:________?。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18題;共7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二、閱讀理解題

(共4題;共21分)

19-1、

20-1、

21-1、

古詩池上的意思范文第3篇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個人經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1-393-01

一、誦讀,讀出節湊、讀出語感

誦讀是一種感性直觀的教育方法,是小學生感受作品語言美、感悟作品情意的最佳方法。學生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語言,由語言到內容,由內容到情感。而對詩文內在情感的體會又會反過來促進誦讀的效果。古代私塾中,一群孩子在老先生的帶領下,搖頭晃腦地讀古文。初讀、熟讀、反復讀,直到背誦如流。即使學生年紀小,對文章內容不理解,聲情并茂地朗讀也可以有效地發揮發散思維、增強語感、激發聯想。“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這其中的自見,便是在知識積累基礎上的一種頓悟。待到學生年齡增長,理解能力增強時,年少時曾經反復背誦、深藏在腦海中的那些美妙詞句就會脫口而出,那些深刻的文字自然地與生活和社會現象產生聯系,這絕對比課堂上老師的反復剖析感悟深刻的多。誦讀不僅指有聲的朗讀,還包括低聲的吟讀,無聲的默讀。拿到一首古詩,先讓學生大聲的朗讀,掃除字詞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典故等,熟讀成誦。此時,聲音占主要地位,讀者所獲得的主要是聲音方面所呈現的氣勢氣概。教師不能只追求一種熱烈的氣勢、熱鬧的場面。在讀熟、讀正確的基礎上轉為低聲吟讀,要求學生字正腔圓、抑揚頓挫、有節湊、合理斷句。感知詩意,體味詩韻。最后讓學生合上書本,心中默念,回味詩的意境,再現詩的畫面,也可讓生瞇眼搖頭、帶上動作,或者配上輕緩的音樂讓學生反復玩味。整個誦讀過程要恰當的運用一些技巧,如音調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有對比、有起伏、有變化,才能使整個誦讀猶如一曲優美的樂章。

二、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小學生剛剛接觸古詩,對這種言簡意豐的文體不甚了解,知識積累和生活經驗有限,不可能“字求其訓,句索其旨”。教師若不顧學情去精講細究,咬文嚼字,斤斤于詩歌的字、詞、句的解釋、翻譯。把整首詩拆碎了逐字逐句串講,猶如拆碎七寶玲瓏塔。不僅破壞了詩歌渾然一體的意境,使詩味蕩然無存,而且限制了學生想象空間,不利于思維發展、對古詩整體意境的感悟,更不利于今后對古詩的鑒賞。整體感知,把握大意,強調的是學生對古詩整體意境的感悟。教師需要講解的并不是字詞的表面意思,這些學生通過查字典就能解決。而應是字詞在特定語境下內在意蘊,字詞為作品的表情達意起到了什么作用?產生了什么藝術效果?這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的。這正是需要教師進行點撥、指導的地方。如唐-白居易-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偷”字在字典中有5種意思,1、盜竊,私下拿別人財物歸自己2、偷東西的人3暗中,瞞著人(做事)4抽出、擠出(時間)5只貪圖眼前的好處,得過且過。很顯然,在詩中不是這幾種意思,應為悄悄的、很愛惜的摘下,一個“偷”字把頑童愛蓮的情感表露無遺,詩人用字之妙耐人尋味。再如宋-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一句中“綠”字成全詩的點睛之筆,無字能替。用“綠”有春天的色彩美,讓人滿目綠色,春天的氣息充滿江南大地,也有動感,好像春風把生機帶到江南,用“到、過、入、滿”均平淡五味,詩人用字之考究正是學生學生的重點。

教師的作用是對重點詞句進行啟發、點撥,而不應把自己對古詩的感悟強加給學生。學生對詩意的感知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也是一種創造行為。學生通過與作品的對話,有感而發。此時教師要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莫雷特一樣。正如方智范老師所說:“首先要重視孩子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也就是他對作品有獨特的反映時教師一定要肯定。閱讀是一種創造,所以不要讓孩子被你的標準答案所束縛,讓他們主動去發現意義、創造意義。教師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閱讀的對話者。教師不是被動的,也不能將教師的地位降到和學生一樣。他是學生和文本之間的一個中介,老師做中介,那么你的思想深度、文化水準當然要高于學生,要其向導作用,但不能代替”。同時應該注意的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并不等于對學生的任何想法都聽之任之,包括胡思亂想也不加判斷的一味肯定。如果這樣將會導致對作品的理解誤入歧途。古詩既有它含義的豐富性,又有它立意的確定性。每個學生的閱讀感受雖然不盡相同,但卻不能完全脫離最怕的整體意境,這是有最怕的內在意蘊所決定的。

總之,在古詩大意的理解上,教師既要設法使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展開豐富的聯想與想象,又要善于規范學生的思維,避免出現脫韁的野馬那樣不可收拾。

古詩池上的意思范文第4篇

[關鍵詞]第三學段;教學策略;古詩詞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1-075

著名詩詞教學專家葉嘉瑩先生指出:“當下詩詞教學的核心是讓詩詞從抽象轉化為具體,讓當世之人也能體悟到古人的情感、心智、意趣。”教學古詩詞,要借助詩句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悟古詩的內在意蘊,體驗詩人的內在情感。下面,筆者以《宿新市徐公店》一詩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引領學生體悟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的情感。

一、借助原始經驗,初步感知意象

小學生要體悟古詩的意境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從詩歌的意象入手,借助學生原本的經驗對意象形成初步的感性認知,從而為感受意境進行鋪墊。

如,在教學《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之前,教師為學生出示相關圖片,并引領學生背誦《池上》《小兒垂釣》等展現兒童天真爛漫的詩歌。通過對比聯系、歸納共性等方式,激活學生的原始經驗,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古詩中兒童這一鮮活的形象。緊接著,教師揭示課題,簡介詩人范成大,并告知學生范成大是古代描寫兒童最多的一位詩人,從而引領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在兒童上,為《宿新市徐公店》的學習奠定基礎。

學生走進古詩前并不是一張白紙,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認知條件。教師要依托這樣的認知經驗,引領學生從文本入手,以原始性經驗澆灌文本,從而為全面而深入地體驗意境奠定基礎。

二、聚焦韻律誦讀,整體把握詩意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跳躍性與凝練性、韻律性與節奏感。詩歌的韻律與節奏不僅僅是詩歌音律美的體現,同時也承載著豐富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師要善于從詩歌的韻律入手,讓學生們在富有節奏的誦讀中理解詩意,為理解詩歌意境做好準備。

如,在誦讀這首《宿新市徐公店》時,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詩歌中的生字詞,同時應將平仄之法教給學生,讓學生感受詩句的節奏美,體會其活潑、跳躍的情感,理解詩歌的情感基調。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引領學生相機理解“籬落疏疏”“一徑深”“未成陰”的意思。在解決了理解的“攔路虎”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將整首詩的意思連貫起來說一說。

這樣,讓學生在誦讀中感知節奏,初步體會詩歌的大意,并形成對詩歌的整體性理解,縮短了學生與詩歌之間的距離,為學生進入詩歌的意境鋪好道路。

三、品味核心詞語,誦讀釋放情蘊

詩歌的意境是借助語言呈現出來的,尤其是一些具有獨特藝術價值的詞句。著名國學專家王國維曾經說過:“著一字而境界全出。”因此,要理解意境,就要關注詩歌的詩眼,借助對典型、核心語言的品味,開掘出其中的內在情感,從而真正體悟其內在情韻。

如,在教學這首詩時,教師就緊扣詩歌中的“疾走”“無處尋”等語言,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兒童的天真與活潑,理解詩人對兒童源自內心的喜愛。最后,教師引領學生嘗試以誦讀的方法來感受詩歌的情韻,讓他們的情感得到熏陶,從而獲得對詩歌的審美體驗。

在這一板塊的教學,教師并沒有對詩歌所有的語言平均用力,而是聚焦最能體現詩歌情韻的典型性、關鍵性語言,讓學生進行感知,獲取了對詩歌意蘊的深入理解。

四、創設平臺描述,聯想拓展意境

意境是詩人的內在情感與詩歌所描繪景色之間的交融。在學生理解了詩歌的大意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對詩歌展現的情景進行深入描繪,即二度創作。這種描繪的過程是對詩歌意境深入感知的過程。語言描述越具體,其意境就越豐富,學生也就越能夠沉浸其中。

在學生整體理解了詩歌的大意之后,教師借助課文中的插圖等資源,引導他們想象兒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蝴蝶是怎樣飛的?孩子們又是怎么捉的?最后蝴蝶飛入草叢,他們又是怎樣的一副表情呢?”然后,教師引領學生將所有想象的細節進行描述,將兒童捕捉蝴蝶的過程豐富化、具體化,從而把詩歌的整體意境呈現在眼前,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身心都浸在詩歌的意境之中。

在誦讀理解的過程中,學生能初步體會到詩歌的內蘊;運用語言進行描述的過程是學生對詩歌內在情蘊深入具體理解、感悟的過程。

古詩池上的意思范文第5篇

1 利用信息技術了解古詩背景,理清“情源”

由于古詩的創作時間相隔久遠,詩人當時生活的情形現今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再加上有些古詩涉及一定的社會史實,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環境中的獨特情感,學生很難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下面以教學杜牧的《江南春》為例,利用信息技術從三方面了解相關內容,幫助學生領會古詩的思想內容,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學習。

1.1 收集詩人資料

《江南春》描寫千里江南明媚可愛的春光的同時,也感慨南朝的覆亡,流露興亡之感,寄托諷喻之意。但是學生有限的閱歷和體驗,造成他們理解上的困難。于是,筆者利用學校語文資源網,在“拓展閱讀”欄目里給學生提供了一系列的文章,包含杜牧的生平、經歷以及代表作品等,要求學生預習。學生讀完以后對杜牧有了更多的了解,為更好地理解詩好準備。

1.2 收集同類古詩

作者在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筆者要求學生搜尋情、景與之吻合的詩歌,學生查到丘逢甲的《春愁》、杜甫的《春望》、賀知章的《詠柳》、寇準詞作《江南春》等。他們在朗朗的朗讀中加深對《江南春》的理解,更按各自能力積累了相關的詩歌,充實了自己。

1.3 收集相關圖片、散文

筆者要求學生收集描寫春天的圖片、散文。學生在交流中出示了五彩繽紛的春景圖,誦讀了朱自清的《春》。在大量信息的渲染下,學生很受春天特有的生氣,對詩中語言文字的把握起到特定的鋪墊作用,使學習內容形成一個開放的、鮮活的系列,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和收集信息的能力。

2 利用信息技術營造古詩意境,激引“情趣”

古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邃,字里行間常常給學生提供一個個廣闊的思維擴展、想象的空間。通過信息技術展現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既訓練了學生品詩賞畫的能力,又引發他們心中的情感,激引學生的審美情趣。

2.1 畫面展示,感受意境

古詩的語言極其凝練含蓄又生動形象,一字一詞都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信息技術能克服時空限制,通過形、聲、光、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符號,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中的詩眼或者含有深刻意義的詞語,反復推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妙處。

如杜牧的《山行》教學中,“白云生處有人家”,“生”字用得十分絕妙,但僅憑教師口頭講解,學生始終難以理解、體會。而課件的恰當運用就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時,教師先提問:“生”是什么意思?詩人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緊接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錄像,畫面上:草木蔥蘢,蒼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巒疊疊,在陽光的照耀下,一團團紫煙不斷從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勝收。課件將古詩中抽象的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動態畫面,他們積極觀察、思索,很快從云霧源源不斷地升騰的動態畫面中領悟到“生”字的妙處。教學時詩畫對照,相映成趣,為學生想象活動提供了豐富、鮮明的表象信息,學生很輕松地踏入詩的意境之中。

2.2 音樂渲染、感悟意境

音樂是開啟人們感情閘門的鑰匙。古詩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廣為流傳的千古絕唱,曲曲生情,由曲引情。在教學中因詩而異,借助信息技術為豪放詩配上高昂激越的曲子,為沉郁的詩就配上悲涼凄清的曲子,為清麗的詩就配上清新明快的曲子,來引發學生的情感。

如學習《江南春》一詩,要體會作者對春天的無限熱愛之情,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學中首先播放一段《春芽》樂曲,學生一聽樂曲,便置身于優美的春景之中,美好、愉悅、向上的情緒便油然而生,詩人筆下美麗多姿的春景,很快喚起學生的共鳴。學完全詩后,再讓學生一邊聆聽樂曲,一邊展開想象。此刻,伴隨著二胡、琵琶、提琴齊奏所發出的柔美的音響,學生必然浮想聯翩……

2.3 熟讀成誦、體驗意境

古詩節奏明快,格律嚴整,充滿韻律和節奏美。因此教學時,采用形象直觀的畫面,配以優美和諧的音樂,輔之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創設美妙的情境,則能幫助學生迅速、深刻地感知詩文,身臨其境地體會作者的感情,加深對古詩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如在指導朗讀《望廬山瀑布》時,先請學生觀看錄像,形象感知瀑布壯麗景象,感受到瀑布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緊接著教師再播放韻律悅耳的朗讀錄音來感染學生,為學生在朗讀的語氣、語調、節奏等方面做示范;最后再讓他們跟錄音試著讀,學生很快就讀出詩的韻味,讀出詩的抑揚頓挫,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

3 利用信息技術喚醒美感,領悟“情理”

3.1 運用信息技術,展開形象的品味

古詩語言凝練而意味深長,詩人往往在“情動而辭發”后還要反復推敲,將豐富的情感融入每一個字。可是,學生與詩人存在相當大的時空距離,加上缺少對生活的認識,要使他們從字里行間清晰地感悟詩人真摯濃烈的感情,悟透某個含義深刻的字,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如果運用多媒體將詩人所描繪的場景逼真再現,可使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歷其事,從而產生共鳴。

例如教學《小池》一課時,教師出示課件,清澈的泉水、茂密的樹陰、晴朗的天空、美麗的荷花、可愛的蜻蜓,這些唯美的畫面把學生帶進一個美麗真實的世界中。欣賞后筆者請學生說說自己看到了什么,并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來贊美夏天。畫面中夏天的景色勾起他們許多美好的回憶,當筆者問學生:詩中寫了哪些夏天的景色?他們都搶著回答,積極性特別高漲。電腦屏幕上隨即出現色彩繽紛、活潑美麗的相關畫面,教室里不斷地傳出學生高興的贊嘆聲,加上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很快古詩的意思就得到充分的理解和展示。

3.2 運用信息技術,形成豐富的想象

小學生面對具體的事物、鮮活的形象、真實的情景,他們的思維就變得活潑、敏銳,呈現興奮狀態。要使學生理解詩的內容和體會詩人的感情,教師需要通過事物、形象、情景在特定的時空中有機組合,引發學生敞開思維之門,啟發學生想象,由表及里,因景析情,展示詩的意境,從而準確地領會詩的思想內容。

如在教學《池上》一課“小娃偷采蓮”時,教師讓學生觀看教師提供的畫面,同時結合教師的配樂,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接著教師組織交流“看”到的畫面,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蓮圖,進而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樣子。再讓學生為“小娃偷采白蓮圖”起個題目,思考最欣賞其中哪個字,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团风县| 北碚区| 孝感市| 密云县| 大关县| 隆尧县| 疏附县| 聂拉木县| 肇源县| 台中县| 南丰县| 合江县| 山东| 大丰市| 漯河市| 恩平市| 陆川县| 巴南区| 旌德县| 铅山县| 永修县| 高青县| 云安县| 韶关市| 伊川县| 综艺| 常德市| 游戏| 扶沟县| 泸州市| 大埔区| 台中县| 芷江| 来宾市| 托克托县| 玉林市| 昌江| 万山特区| 绥阳县| 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