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廣州小升初

廣州小升初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廣州小升初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廣州小升初范文第1篇

小升初是一個分水嶺,小學的成績好并不代表著以后的成績會好,關鍵還是要在生活中經常做題,鍛煉自己的做題能力。小升初數學試卷及答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廣州小升初數學真題試卷一、填空每個括號0.5分,共18分。

1、40%=8(

)=10:( )=( )(小數:)

2.、1千米20米=(

)米 4.3噸=( )噸( )千克

3 時15分=( )時 2.07立方米=( )立方分米

3、四百二十萬六千五百寫作(

),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是( )萬。

4、把單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其中的5份的數是(

),這個數的分數單位是( )。

5、4、8、12的最大公約數是(

);最小公倍數是( ),把它分解質因數是( )。

6、0.25

: 的比值是( ),化成最簡單整數比是( )。

7、在1、1.83和1.83%中,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

8、在1、2、310十個數中,所有的質數比所有的合數少(

)%。

9、晚上8時24時記時法就是(

)時,從上午7時30分到下午4時30分經過了( )小時。

10、常用的統計圖有(

)統計圖,( )統計圖和扇形統計圖。

11、能被2、3、5整除的最小兩位數是(

)最大三位數是( )。

12、六(1)班期中考試及格的有48人及格,2人不及格,及格率是(

),優秀率(80分及以上)達到60%,優秀人數有( )人。

14、一個正方體棱長總和是24厘米,這個正方體的一個面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體積是( )立方厘米。

15、一個圓柱體底面直徑是4厘米,高3厘米,底面積是(

)平方厘米,體積是( )立方厘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是( )立方厘米。

16.2014年是(

)(填平年或閏年),全年共有( )天。

二.火眼金睛辯正誤(對的打,錯的打X,共10分)

17.圓的周長和直徑成正比例。

( )

18.興趣小組做發芽實驗,浸泡了20粒種子,結果16課發芽了,發芽率是16%。

( )

19.不相交的兩條直線是平行線。

( )

20.聯合國在調查200個國家中,發現缺水的國家有100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有40個,嚴重缺水的國家占調查國家的40%。

( )

21.一個半圓的半徑是r,它的周長是(+2)r。

( )

三.心靈眼快妙選擇(把正確的答案序號寫到括號里,共12分)

22.在學過的統計圖中,要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統計圖最好。

A.條形 B.扇形 C.折線

23.在110的自然數中,質數有(

)個。

A.3 B.4 C.5 D.6

24數學課本的封面面積大約是( )。

A.30平方厘米 B.3平方分米 C.0.3平方米 D.3分米

25.右圖是五角星的標志,這個標志有(

)條對稱軸。

A.2 B.3 C.4 D.5

26.與

相等的分數( )。

A.只有一個 B.只有兩個 C.有無數個 D.沒有

27.兩根同樣長的繩子,第一根截去它的

,第二根截去 米,余下的部分( )。

A.第一根長 B.第二根長 C.同樣長 D.無法比較

四.神機妙算技巧高(共21分)

28.怎樣計算簡單就怎樣算:(6分,每題3分)

( - ) 0.52.512.564

29.求未知數X:(共12分,每題3分)

2X- =0.5 X+ X=

2:( X -1)= 0.36:X= :

30.求出下圖陰影部分的面積:(3分)

(單位:厘米)

五.巧手畫出工整圖(共3分)

31.以下面圖中的點O為圓心畫一個周長是12.56厘米的圓,再畫兩條互相垂直的半徑。

六.聰明靈活會解決(共36分,)

32.我校食堂買來900千克大米,6天吃了180千克,照這樣計算,剩下的還能吃幾天?(用比例的知識解答)(3分)

33、李大伯今年養雞4500只,比去年養鴨數的2倍少100只,兩年共養鴨多少只?(3分)

34、挖一個山洞,甲隊獨挖要20天完成,乙隊獨挖要30天才完成,兩隊合挖10天后,還剩下多少任務沒完成?(3分)

35、同學們做操,每行排24人,可排10行,如果每排30人,只要排多少行?(3分)

36、一只長方體的油箱,從里面量長5分米,寬4分米,高2.5分米,每升汽油重0.74千克,這只油箱可裝汽油多少千克?(3分)

37、甲、乙兩地之間相距380千米,兩輛汽車同時從兩地相對開出,甲車每小時行45千米,乙車每小時行50千米,幾小時后兩車相遇?(3分)

38、有一批零件,原計劃按8:5分配給師徒兩人加工。

實際師傅加工了1600個,超過分配任務的25%,徒弟因有事只完成分配任務的60%,徒弟實際加工零件多少個?(3分)

39.我校在創建綠色循環經濟示范單位活動中,打算在生物園新挖一個直徑是6米,深12分米的圓形水池。

(1)這個水池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2分)

(2)如果這個水池修好后,需要用水泥把池底和側壁粉刷,粉刷的面積有多大? (2分)

40.驚悉我國南方6省遭遇百年難遇的雪災后,我校師生踴躍捐款,六年某班女生捐款數占全班的40%多160元,男生捐款數是女生捐款數的,這個班一共為災區捐款多少元?

(3分)

41.學校把一個堆成底面直徑是2米,高5米的圓錐形沙子,填鋪到一個長8米,寬3.14米的沙坑里,可以鋪多厚?

(3分)

42.在一節體育活動課上,體育陳老師安排了三項體育活動,分別是打乒乓球、打羽毛球和踢足球。

六(2)班40名學生參加各項活動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比情況如下圖所示:(5分)

請你根據以上條件,算出所需數據,繪制一個該班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條形統計圖。

廣州市小升初數學真題試卷答案1.20

25 0.4

2.1.02

4 300 3.25 2070

3.4206500

421

4.5/7

1/7

5.4

24 24=2223

6.5/16

1/7

7.1.83

1.83%

8.20

9.20

9

10.條形

折線

11.30

120

12.96

30

13.280

14.4

64

15.12.56

37.68 12.56

16.平年

365

17.18.19.20.21.

22.C

23.B 24.B 25.C 26.C 27.D 28.10 1000 29.0.5

3/4 7/2 1.6 30.6.88 31.略 32.24天 33.6800只 34.1/6 35.8行

36.37千克

37.4小時 38.480個 39.(1).3.14( )2=28.26(平方米)

(2)12分米=1.2米 28.26+3.1461.2=50.868(平方米)

40.2+3=5

160(1-40%- )=800(元)答:(略)

方程 解:設這個班一共為災區捐款X元,那么根據題意,

女生捐了 40%X+160

男生捐了 2/3乘以(40%X+160)

所以 40%X+160+[2/3(40%X+160)]=X

2/5X+160+4/15X+320/3=X

2/3X+800/3=X

X-2/3X=800/3

1/3X=800/3

X=800.

41.3.14(

)25(83.14)=0.625(米)答:(略)

廣州小升初范文第2篇

賀州小升初報名考生可點擊進入《賀州小升初報名網站:賀州教育信息網》進行賀州小升初報名。

報名方式:

賀州小升初網上報名時考生直接通過互聯網登錄《賀州教育信息網》網站,賀州小升初考試報名平臺(gxhzedu.net//)進行報名。

報考流程:

各地小升初報考流程均有差異,

1.去各學校官網下載報名表并填寫【推薦】或于五一開放日前往各學校向學校索要報名表并填寫

2.交給相關學校負責人,領取準考證【學校一般會附一張寫有考試時間和注意事項的通知】

3.按準考證上的時間按時到考場參加考試

4.考試完畢

5.約莫1~2天后各個學校都會在學校官網上公布錄取名單

【常見問題】

問題一:家長總是限制我,我感覺好煩啊!

為了更好的迎接小升初考試,家長在這期間會更加嚴格管理孩子,比如不讓孩子玩游戲、看電視、去參加同學聚會等等。學生要先理解家長的心情,不要產生抗拒心情。一些學生因為煩就和家長對著干、安排學習就不學了,這樣做法非常不可取,畢竟這影響的不是家長的命運,而是影響你的命運。其次,要“獨立”起來。這里的獨立不是指生活、精神獨立,而是學習獨立,即要求學生可以自己安排好小升初考生的學習計劃目標等,并且自己是按照計劃一步一步前進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想解決問題,要與家長做積極互動。常與家長做溝通,多與家長談論自己學習情況、學習計劃、生活計劃及感受,也了解一下家長感受。雙方為了更好的生活而進一步努力。

問題二:父母對我期望值特別高,特別怕辜負他們的希望,他們給我的壓力更大?。?/p>

小學六年級期間不僅學生壓力大,家長壓力也會增加。一些家長會不停嘮叨、還會對子女格外的照顧,每天的菜譜都是精心設計的······這樣往往使學生有更大的壓力。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調整心態。家長這么做是家長有愛心、家長愛你的表現,和你小升初考試沒有必然的關系。家長在這期間特別照顧也是小學六年級期間學生學習時間增多、壓力較大,對你格外照顧是避免因為生活因素而影響到你的學習。此時,對父母心存感激就可以了,沒必要增加壓力。你只要正常的學習即可,畢竟學習不是為了家長,你的學習是為了你自己的命運。

廣州小升初范文第3篇

Organization of School Social Workers Involved in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Mental Status

――Take Guangzhou Xinjiao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LIANG Zhanye, SU Yunyu

(Guangzhou Xinjiao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20)

Abstract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a special group in the city, as the number of foreign worker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psychological state concern. In addition to the school of moral concern and intervention workers, social organizations can also actively interven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Campus social organization through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and case follow-up found that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o solv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rise; by organizing activities to promot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o enhance interpersonal skill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into Guangzhou culture.

Key words school social organization; social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mental status

1 外來工子女心理狀況――以廣州市新?蛑醒?為例

廣州市新?蛑醒?是一所公辦初中,地處海珠區東部,是外來人口比較集中的區域,這幾年間外來工子女入讀的比例持續上升,該校目前外來工子女人數所占比例達到62%。外來工子女成為教育中極待關注的群體。

該校的外來工家庭收入普遍一般,父母通常為生計而奔忙,無暇顧及子女的學習生活,父母子女之間缺乏溝通,外來工子女在心理上出現的一些問題難以在家庭層面得到及時的發現和解決。

該校外來工子女由于生活區域的限制,課余活動范圍較窄,較少與本地學生接觸,對廣州文化了解不多;同時他們又渴望有更多的課余活動擴寬視野,如不加以適當引導的話,他們容易產生自卑、逆反、自我封閉等不正常的心理傾向,極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游戲中。

針對外來工子女出現的情況,學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由班主任對他們的整體情況進行關注,對特殊個案進行跟蹤處理;并定期召開家長委員會和主題家長會,通過家校聯合的方式,解決外來工子女的心理狀況;通過心理室開設“蘭蘭信箱”,由學校心理室陳敏蘭老師去解答同學們心理上遇到的困惑;以 “熔煉團隊?塑造陽光心態”、“責任?感恩”等團康活動對他們進行心理引導。

在社工組織進入校園之前,該校也嘗試引進一些校外援助力量開展活動,如 “心聲熱線”志愿者進校園,解決外來工子女的心理困惑;還有廣東財經大學志愿者對外來工子女進行青春期教育和普法教育?;顒尤〉昧艘欢ǖ某尚?,但僅限于短期服務,未能成為常規。學校需要得到校外力量更長期、穩定的支援,幫助消除外來工子女心理上的困惑。

2 社工組織進校園的背景

2007年海珠區做了一個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服務需求的調研,了解到青少年的需求后,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引進“青年地帶”社工組織到一些試點承接青少年服務項目。廣州市新?蛑醒в?2014年成為其中一個試點?!扒嗄甑貛А备鶕嗌倌甑纳硇奶攸c、動機需求、興趣愛好和個性特質,運用專業理論、方法和技巧,整合資源,助人自助,幫助青少年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全面發展。

3 社工活動對外來工子女心理狀況的介入

“青年地帶”進入廣州市新?蛑醒е?后,根據該校的實際需求設計開展一系列的社工活動,其中部分活動針對外來工子女心理狀況開展。

3.1 心理評估與個案跟進

個案輔導是“青年地帶”提供的服務之一。個案主要通過社工發現、家訪獲得、學校老師轉介、外展獲得、服務對象主動求助和社區街道轉介等方式發掘。

發現個案后,社工會對個案依據“生態系統理論”進行評估,生態系統分為四個維度,一是家庭系統,了解家庭環境對其的影響;二是朋輩系統,了解其人際關系;三是學校系統,評估其在學校的適應狀況;四是社區及社會系統,在宏觀的角度評估潛在案主所遇到的問題。

對這些個案,社工通常以一對一面談、非正式接觸(借助QQ、微信等形式)、與案主同輩接觸、家訪、個案督導會議等形式跟進。在過往一個學期中,“青年地帶”的社工處理了18個個案,其中有12個是外來工子女個案。

案例一:小W,籍貫江西,2009年從老家轉學到廣州,單親家庭,現與父親居住于廣州。其主要問題體現在親子溝通和學習適應方面,由于正值青春期,與家人溝通逐漸變少,有時會因為學習問題親子之間會發生爭執。在學習上,從老家轉學過來后英語學習跟不上,拉低了整體的學習成績,對學習失去興趣。

社工介入策略:社工尋找機會接觸小W,與其建立信任關系,走訪班主任及同輩群體,了解其在學校的情況,評估老師及同輩群體對小W可提供的支持,完善其身邊的支持系統,通過家訪了解家庭情況,提供親子溝通技巧改善親子關系。為其鏈接社會資源,爭取英語補習的機會,激發其學習動力。

案例二:小L,外地生源,家里父親一人工作,母親全職在家。在小升初主題班會的反饋表中,小L表示對于目前的學習生活滿意度較低。了解后得知小L父母文化水平有限,無法輔導他的學習,小L自小學習基礎較差,升入初中之后產生厭學心理,將注意力放在了學習之外的事情上。他喜歡玩網絡游戲,受網絡暴力影響大。

社工介入策略:借助開展班會的機會,社工與小L建立信任關系,采用一對一的面談方式了解他的心理狀況;運用理性情緒治療理論協助他認清自己的非理性情緒,修正偏差行為。采用優勢視角尋找小L的優點,增強他的自信心;另外評估他身邊的支持系統,鼓勵他多向同學或老師請教問題,引導他做出自我改變。

社工通過生態系統心理評估發現一些外來工子女存在的心理困惑,再以個案跟進的形式較有效地解決,促進了外來工子女心理健康成長。

3.2 小升初適應活動

小升初適應是“青年地帶”每屆新生入學之后開展的常規,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在學校開展。在開展主題班會之前先向老師了解各班的新生適應情況,據此調整班會的主題內容,從學校環境與人物、學習、生活習慣、社交、成長需要五個方面認識小升初的轉變。

在主題班會中向每位學生發放小升初適應情況問卷和情緒面譜。根據問卷及面譜反饋的情況,發掘出一些小升初未能適應學校學習生活的外來工子女,把他們納入心理評估的范圍,根據評估結果確認是否需要個案跟進。

3.3 人際交往活動

為了增進外來工子女與朋輩之間的交流,創造外來工子女表達的平臺,社工特意為外來工子女設計組織了“青少年體驗廣州之探索成果攤位展”活動。

利用周末時間,社工帶領部分外來工子女到廣州著名景點“黃埔古港”開展活動。社工帶領學生在各自攤位向游客宣傳展示對廣州文化的探索成果;期間鼓勵學生與游客進行互動、拉票;最后票選出各個獎項對學生進行獎勵。

一系列活動為外來工子女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臺,提升了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也讓更多人了解外來工子女并參與到外來工子女服務中。

3.4 城市文化探索活動

外來工子女由于父母工作較忙以及生活區域和朋友圈的限制,較少機會走訪廣州的特色景點,也對廣州文化了解不深。針對外來工子女的這一情況,“青年地帶”組織了外來工子女“緣夢廣州”活動。利用周末的時間,社工帶領部分外來工子女到廣州著名景點“嶺南印象園”了解嶺南文化,期間欣賞“嶺南百藝”,光顧“懷舊老店”、觀賞“嶺南演藝文化”,學習“粵語文化”。還到廣州老字號“陳李濟制藥廠”觀摩陳皮制作和中藥制作的過程。

活動使外來工子女走出家門,走進廣州名勝,促進了他們對廣州文化的了解,提升了他們對廣州的歸屬感和融入廣州的自信心。

廣州小升初范文第4篇

針對此問題,本文對廣州市8所農民工子弟學校的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對8位校長進行訪談。結合調查所得的數據與訪談結果,分析當前廣州市流動兒童小升初的現狀,并對其原因進行深入探析,以期對教育政策的制定與有效執行有所啟迪,從而更好地解決流動兒童小學升初中的難題。

一、當前廣州市流動兒童小升初的現狀分析

(一)大部分流動兒童以及家長都希望在廣州本地升讀初中

流動兒童在流入地完成小學義務教育之后,往往面臨著在本地就讀初中,或者回家鄉就讀初中,甚至直接輟學的艱難選擇。根據調查問卷所得數據發現,基于對教育質量、環境適應、與同學和父母的關系等因素的考慮,50.93%的學生更希望在廣州的學校升讀初中。而在家長方面,這一比例更是高達80.77%,只有19.23%的家長希望其子女在家鄉就讀初中。這說明大部分流動兒童及其家長都希望在廣州當地升讀初中。

(二)大部分流動兒童難以升讀廣州本地公辦初中

以下為學生為基于家長和學生層面,是否回老家讀初中的結果:

在我們所采訪的8所農民工子弟學校中,有6所學校反映其學生小學畢業后有20%~30%是回家鄉讀初中,其中這個比例最高的時候可達70%~80%;而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在廣州本地民辦初中讀書,能夠在本地公辦初中讀書的不超過10%,只有1所學校是因為與廣州的1所公辦實驗學校有一定的合作關系才能夠使該校40%多的學生考上該公辦學校。此外,學校還反映到學生的流動率比較大,其中流動率最大的是在六年級下學期,不少學生因為不能升讀廣州的初中而提前回家鄉,適應當地的教育環境。由此可見,目前流動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存在小學升初中受教育不連續性的問題。

(三)回到家鄉就讀影響流動兒童的個體發展

除了受到能否在廣州本地升讀初中的困擾,大部分家長與學生還擔憂回到家鄉升讀初中會對流動兒童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產生不良影響。

通過上述分析,大部分流動兒童及其家長基于廣州優質的教學質量、家庭溫暖和朋友關系等因素的考慮都希望能夠繼續留在廣州就讀本地中學。但就現實情況而言,目前大部分流動兒童卻難以升讀本地的公辦中學,有相當一部分流動兒童需要回家鄉就讀初中。且不容忽視的一點是,有高達三成的流動兒童對自身的畢業去向尚不明確,由此可知,當前流動兒童作為外來者的身份在教育方面與本地孩子的不同待遇讓他們對自己的升學感到了迷茫。正視和解決流動兒童義務教育階段小升初不連續性問題,不僅關系到流動兒童文化素質的提高,而且關系到流動兒童健全人格的培養及其健康心理的發展。這不僅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堅持,更是對國家和社會未來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

二、小學升初中受教育不連續性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戶籍制度所導致的城鄉權利不平等

當前,我國的戶籍制度與教育、醫療及社會保障等方面掛鉤,這就造成了在城鄉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本地戶籍的人口與非本地戶籍的人口在享受社會福利方面存在巨大差異,尤其是在教育方面。在我國現行的義務教育就學體制中,按照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已經成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整體教育規劃的前提,戶籍成為了區分不同區域兒童就學權利的基本條件。1986年頒布的《義務教育法》、1992年國務院批準頒發的《實施細則》及至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從法律上保障了流動兒童在居住地接受平等義務教育的權利,明確了居住地政府對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的責任。

如若按上述所說,2006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就已經明確了居住地政府對流動兒童義務教育的責任,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問題也有法可循,應該能夠得到解決。但事實上,調查結果顯示,依然有42.3%的家長認為戶籍制度是導致流動兒童難以繼續在廣州升讀初中的重要原因。就目前廣州市針對流動兒童升學所制定的一系列措施而言,有44.84%家長認為手續繁瑣,這在家長選擇讓孩子入讀廣州的公立學校方面造成一定阻礙。

目前,廣東省出臺的針對流動兒童相關政策仍然擺脫不了戶籍方面的束縛。以廣東省于2010年6月23日出臺的《關于開展農民工積分制入戶城鎮工作的指導意見》為例,其中關于學歷及職稱方面的要求對于大多數農民工來說還是相對較高的。就與戶籍制度相掛鉤的教育政策而言,在一定意義上,積分入戶政策只解決了高素質高收入的外來務工群體子女的教育問題,而對于那些同樣為城市做貢獻但收入低且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工來說,其子女教育問題被懸置了。這種戶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歧視低收入群體的性質。從教育公平理論來看,每個社會成員都應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權利和機遇,享有同等質量的公共教育資源服務,并接受同等的教育對待,享有同等的取得學業成就和就業前景的機會。而目前這種戶籍制度所潛在具有的不公正性是導致流動兒童受教育不連續的重要原因。

(二)政府間的利益博弈阻礙了“兩為主”政策的有效實施

在市場化改革進程中,國家通過“分權”和“讓利”的方式,將原集中于中央(或國家)的權利向地方政府層層下放,將原高度集中于國家的財政收入部分權力讓渡給地方政府。這種做法會賦予地方各級政府更多實質性權力。但同樣的,隨著權力而來的同時,各級政府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在提高,成為了具有明確利益而又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為實現本地區的利益最大化,其施政有時便不可避免地與中央的目的有所偏差。因此,在執行中央的決策上,它會比過去更多考慮本地區的各種利益訴求,通過種種制度性的尋租與中央政府展開博弈,以確保自身利益的有效實現。

2001年5月,《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確定了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兩為主”的方針,即提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采取多種形式,依法保障流動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就表明中央明確將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責任轉移到了流入地政府身上。但是,從利益博弈的角度看,“兩為主”政策并不能很好地協調流入地政府與中央政府,以及流出地政府三方面的利益。而這場“利益爭奪戰”的核心便是教育經費問題。

目前,在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背景下,義務教育的經費支持是以戶籍人口為統計口徑的撥款方式,即僅統計擁有當地戶籍并在當地常住的適齡兒童少年數。這樣,當流動兒童脫離了戶籍所在地后,一方面,客觀上減輕了流出地政府的義務教育財政負擔,另一方面,其父母就業所在的流入地政府的義務教育也并不能得到中央相應的財力支援。這種教育統計及撥款方式使流動兒童成為了義務教育的一個灰色地帶5。在這種情況下,中央出臺“兩為主”政策,給流入地政府提出教育要求,要其為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買單”,實質上就是“為提高自身合法性而下卸教育事權的行為”,這樣毫無疑問會加重流入地政府的財政負擔。而且,由于目前大多數流動兒童就學于農民工子弟學校,而大多數農民工子弟學校無論是師資配置還是教學環境都未能符合辦學要求。流入地政府為了能夠給流動兒童提供良好的教育條件,就必須對其進行規范和整理,這就意味著流入地政府又多了一項龐大的財政支出。

廣州小升初范文第5篇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94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狀態?!甭摵蠂炭莆慕M織也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這表明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教育工作來說,健康更為重要。

對于像我校這類非優質生源的初級中學而言,由于缺乏優質生源的帶動作用,不少學生家境困難,家長迫于生計對子女疏于管教,且由于家長往往對學生心理教育存在著片面認識,導致部分學生心理發展不良,存在著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團隊合作意識弱等問題,更有甚者表現出厭學、情緒暴躁、懼怕挫折、自閉等心理問題。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健康成長。

基于此,我們嘗試著在學校探索構建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并開展個案研究。

二、“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的含義

按照近年來小升初的各初級中學學生來源分析,近幾年,我市小升初招生采取的是以下程序:首先是“名校辦民校”的初級中學設置考試招生;其次是第一批電腦排位,將學生分流到公辦的、有特色的學校和省一級以上的中學;再次是第二批電腦排位,將學生分流到普通公辦初中,而到普通公辦初中的第二批電腦排位生還有20%左右較好的學生轉學到第一、第二類型的學校,這里指的“非優質生源”就是經過層層篩選最后留在普通公辦初級中學的學生。我校是一所普通公辦初級中學,生源按此分類就屬“非優質生源”,也即通常所說的C類學校。

三、研究過程及初步成果

(一)構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體系框架

學校在校長室的統籌下,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搭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框架,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設施設備,同時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指導。

1.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架構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和相關設施設備

學校教導處、政教處根據學校要求,按照《廣東省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試行)》及《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指南(試行)》所規定的要求及目標,結合非優質生源的特點以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于起步階段這一實際情況,對三個年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了全面的規劃,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課程設置、課時、師資等方面得到根本保障;同時,制定心理咨詢室管理制度,加大了對心理咨詢室軟硬件的投入,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3.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學校與廣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培訓)中心合作,專門在我校開設心理C證班全員培訓,目前,我校92名專任教師中有85人經過了C證班的培訓,還有4人獲得了B證;同時,政教處還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育專題的主題班會評比、班會課教學設計評比,以賽代培,在實際教育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師,特別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教師們也紛紛展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題研究,學科教師也針對如何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展開研究。學校努力搭建了一支學習型、研究型的高素質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團隊。

(二)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

學校在課程上對初中三年進行全面規劃,一是保證有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原則上初一、初二0.5節/周;同時,在初一、初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還專門設置“青春期心理衛生”等專題講座或活動。初三不定期開設專題講座,如“初三中考人生規劃指導”“學習方法指導和考前心理調適”等。二是通過各學科教學有機滲透,學校要求各科備組每學期根據學科實際,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并把教科書中可以滲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列出來,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教學之中,每學期提交至少一個有關心理健康教育滲透的教案。三是在初一、初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校每學期也要安排一定的專題講座或實踐活動。

2.充分利用班會課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

政教處對每周的班會課進行統籌規劃,根據不同年級不同時間段擬定相應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主題開展活動。例如:初一以“做好小升初的銜接,盡快適應初中生活”為主線;初二以“邁好青春第一步”為主線;初三以“克服困難,向發展目標邁進”為主線,分別有“學會學習篇”“學會交往篇”“學會生活篇”“悅納自我篇”四個專題,下設“駕馭中學的學習”“唱響自信之歌”“感恩教育”“畫出人生彩虹”“心有他人天地寬”“戰勝緊張、笑面人生”等幾十個子標題,這樣既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也為班主任根據學生實際針對性地選擇主題班會提供了指引和方便。

3.積極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政教處、校團委每年5月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活動,例如:2011年開展了“關注成長,呵護心靈”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班會課的評比活動以及心理健康知識手抄報的比賽,舉辦心理健康教育海報展,并定期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讓心理健康的觀念深入到學生、家長和教師的心里,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每年11月份學校還舉行科技文化藝術節,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展示個人的特長、才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三)開設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健康網,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

根據本校非優質生源的實際需求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需要,2009年5月,我校設立了心理咨詢室,由校長直接領導,心理專職教師具體負責。隨后學校投入資金購買了智為學校心理管理系統,系統提供了心理測評、心理檔案、心理咨詢、心理預警、心理案例分析等功能,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服務工作,建立有效的“預防、預警、干預”三預保障機制,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因材施教提供了一個先進的軟件平臺,依托這一平臺,我校從起始年級開始,逐步建立了學生心理健康檔案,從而促進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制度化到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適性和個案研究

1.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觀察發現,大部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處于良好狀態,但部分學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1)學習壓力較大,學習適應不良,具體表現有:討厭做作業,怕教師提問,害怕考試,討厭上學以及不適應學校的生活等;(2)人際關系不和諧,部分學生孤獨感較強,人際交往和人際沖突較多,對人際關系更為敏感;(3)情緒自控能力較弱,情緒不穩定,敏感,容易產生極端的情緒。

2.團體心理輔導的狀況分析

我校定期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團體心理輔導。例如,對學困生,級組及班主任會對他們進行激發學習動機、培養良好情緒的相關輔導;針對初一初二的學生,進行青春期的健康輔導;初三則進行以自信、健康、科學為主題的畢業生心理調節團體輔導,務求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3.特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個案研究

學校德育處教師何智鋒和級長施捷驥對特殊學生這一群體的家庭背景與特殊心理的形成作了詳細的調查研究,對特殊生現象的家庭原因、學校原因、社會原因及個人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據此提出了合理的建議。

(五)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學校積極參與廣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與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的相關活動,如:2011年4月,我校初一級部分師生參加了由廣州市文明辦、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承辦的“雛鷹展翅,成長有我”的廣場咨詢活動。2011年11月19日,初一部分學生家長又參加了“同在藍天下――廣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與援助中心走進流花街社區大型心理活動日”活動。另外,學校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老同志也十分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參與學校的相關活動,例如:黃永波老校長在每年新生入學時都要對新生進行校史教育和“小升初心理調適”的專題講座,同時也為家長進行“如何正確對待孩子升學問題”的專題教育,為學生盡快適應新的學校和生活打下基礎。學校積極通過家長會、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個別交流、邀請家長參與活動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聯系。

近幾年,由于學校上上下下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絕大多數學生在校都能開心地學習、生活,能正確面對各種問題,近年學校非正常輟學率、違法犯罪率等均為零,學校的校風和學風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好評。

四、研究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改進的方向

在我校這樣的非優質生源初級中學,雖然構建起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仍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和研究。

1.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目前,本校只有一名專職心理教師,而且,由于編制等方面的限制,還要承擔思品學科的教學任務,真正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間難以保證,面對全體學生的工作難以大規模展開。而其他具有心理B、C證的教師同樣要承擔各自學科的教學任務,能投入到專門心理健康教育的精力相對較少,多數時間是通過學科教育滲透,這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對于我校這一類的非優質生源學校,特殊生數量較多的情況下,更顯得教師力量的薄弱。所以,建議上級教育部門在此類學校應多設置1~2個專職心理教師的編制,給予心理教師應有的地位。

2.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亟待解決

與優質生源學校相比,非優質生源學校的家長素質參差不齊,部分家長對學生的教育簡單粗暴,放任自流,對孩子缺乏關心、教育和心靈上的溝通。在這方面,學校已經做了大量工作,接下來,還要繼續向家長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及時互相反饋學生心理狀況,在最大程度上預防學生心理疾病的發生,防患于未然。

3.繼續探討特殊生心理健康教育

對我校這類非優質生源學校而言,特殊生的轉化任務很艱巨。這類學生的心理問題、思想問題、家庭問題、學習困難等問題需進一步深入了解。雖然每次的心理輔導可以產生一定的教育作用,但由于特殊生個體差異導致的不可控因素出現教育反彈現象也時有發生。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使心理教育的作用能延續和持久是我們接下來要繼續努力的研究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苏尼特左旗| 镇沅| 锡林浩特市| 周至县| 永新县| 时尚| 东海县| 武城县| 行唐县| 芜湖市| 同德县| 长丰县| 忻城县| 罗平县| 嘉义市| 土默特左旗| 吉安市| 金门县| 庆云县| 玉山县| 宜章县| 苍溪县| 建昌县| 寿阳县| 花莲市| 香港| 额尔古纳市| 明溪县| 南漳县| 招远市| 定州市| 搜索| 若羌县| 嘉义县| 永靖县| 剑川县| 丹江口市| 铜鼓县| 鹤岗市|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