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草字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土字旁的字:圬、圪、老、圳、圾、壙、圮、圯、地、場、壇、壞、壢、址、堅、壩、坐、坌、坋、圻、坂、均、坍、坎、塢、墳、坊、塊、墜、坳、灶等。
草字頭的字:幕、墓、暮、募、苜、蕭、蔣、蒲、莆、葡、蓮、蕩、榮、蓉、薛、薩、芳、蔡、萱、著、藝、瑩、蒙、勞、范、茶 等。
(來源:文章屋網(wǎng) )
蒺:蒺是形聲字。上下結構,蒺的本義是蒺藜。
基本字義
1、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亦稱"蒺藜",有刺。種子可入藥。
2、像蒺藜的東西,如鐵蒺藜、蒺藜骨朵,是古代一種兵器。
出處:
1、《唐韻》:秦悉切,音疾。
2、《韻會》:蒺?,藥草。
3、《本草》:蒺,疾也。其刺傷人甚疾而利也。
羅嗦先生覺得朋友的批評很有道理,立即提筆回了一封信。他寫道:
“您的來信句句在理,真是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萬萬沒有想到,我這羅嗦的毛病有這么嚴重,我的內(nèi)心很感動,很激動,也很感激,久久不能平靜。從今以后,我一定要把文句寫得很簡潔、簡潔、再簡潔!”
寫好以后,他看了一遍,覺得有的地方不作點解釋,對方可能會誤解,于是,又拿出了一張信紙,寫道:
“我還要加幾句話,非常非常抱歉,請你不要又說我羅嗦。我聽有人說,寫信用簡化字是對人不禮貌,不知你有沒有聽說?但是,我還是寫了簡化字。比如‘萬’字,就是‘方’字上缺一點的‘萬’字,這就是一個簡化字。本想寫一個繁體的草字頭下面一個‘禺’的‘萬’字,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一筆一劃地寫草字頭下面一個‘禺’的‘萬’字,但是,寫‘方’字上缺一點的‘萬’字,就可以少用一點時間。您說得很對,我們都很忙,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我在信中寫了‘方’字上缺一點的‘萬’,而沒有寫草字頭下面一個‘禺’的‘萬’字,請您多多原諒!”
這位羅嗦先生,真是叫人好氣又好笑。看看他對寫了個‘萬’字,翻來覆去作解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他羅嗦的豐要原因是生怕別人不懂,生怕別人誤解。
古人提倡“詞約旨豐”、“惜墨如金”,意思是說,要用極少的語言表達豐富的內(nèi)容。在語言的運用上,我們要盡最做到一個字頂一個字用,一句話頂一句話用,整個文章,沒有一個廢詞、廢句、廢段。
2012年9月,我赴西安聽課學習,其中,一節(jié)識字教學課讓我感悟頗深。
在這節(jié)課上,授課老師始終以簡筆畫、故事來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沒有生硬的傳授和死記硬背的痕跡。主要引導歸類整理了“草字頭”“木字旁”“折人頭”“利刀旁”“左耳包”“頁字部”“欠字部”“雙人旁”等漢字。他認為草字頭的字都與草有關,還具體舉例比較特殊的“朝陽”的“朝”字。老師邊說邊畫:一輪紅日還沒有完全升起,還躲在草叢里,月亮還掛在天邊,這就是早晨。說著,他畫了兩棵草,草中間夾著圓圓的太陽,旁邊掛著月亮。再比如說“文章”的“章”字,我們習慣說(立、早)章,是沒有根據(jù)的,實際上應該是(音、十)章。因為在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音樂大約唱十個小節(jié)為一章。草字頭就是由兩個十字組成,十字也與草有關系。
在講到木字旁的漢字時,他主要講了“檢查””“檢舉”“檢討”與木頭的關系。古信寫在竹簡上,為了防止送信人偷看書信的內(nèi)容,就把信裝在木匣子里,涂上蠟封好,郵遞員送來信之后,收信人要檢查木匣子有沒有被打開過,如果沒有的話就行,如果開啟過木匣,收信人就要檢舉,去報官。官員就會讓送信人寫出深刻的檢討。所以“檢查””“檢舉”“檢討”都與木匣子有關,都是木字旁。如果是我把你的東西碰翻了,給你撿起來,就用手撿了,所以是“提手旁”,而不是“木字旁”。
講解“左耳包”漢字時,他問學生“左耳包”與什么有關,同學們竊竊私語,但沒有一個人知道。老師說:“沒關系,我畫一幅圖,你們就明白了。”他寥寥幾筆就在黑板上劃出了兩座山峰,山峰后面一輪圓圓的太陽,學生一看,這不是太陽的“陽”字嗎。孩子們果然明白了,“左耳包”的字與山峰有關。又舉例讓學生去探索“險峻”的險,“布陣”的陣,“防止”的防,“除數(shù)”的除,除不好理解,老師說:在《增廣賢文》里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早上起來,打掃庭除”其中庭就是庭院,而除就是指依山而建的石階。要打掃石階上的樹葉。就這樣學生恍然大悟,我們聽課的老師也如夢初醒。
在他的引領下,學生沒有枯燥的記憶,沒有正襟危坐的嚴肅,有的只是對漢字的探索興趣,和對祖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感慨。在他的步步誘導下,學生明白了:原來“利刀旁”的字為什么與刀有關,在古時候,貧苦百姓要問地主,資產(chǎn)階級借糧時,需要立個字據(jù),也就是開個字據(jù),寫好后由于沒有公章,就蓋手印,并把字據(jù)用刀裁開,兩方各拿半邊,還東西的時候,便拿出半張條子,對在一起,如果完全能對上,就說名這張條子沒有改動,否則就不行。后來人們便把兩個一模一樣的東西能形成一對的稱為一副,比如:一副眼鏡,一副球拍。
這次學習讓我受益匪淺,而最大的受益者莫過于我的學生。今天,在教學第6課變色龍時,我就學以致用。在處理名副其實這個詞時,我先給他們寫出副這個字,然后講了這個字的來歷,他們頓時明白了,名副其實是指名聲或名稱與他的實際相符合,就是能完全對上。這樣學生就不會再寫錯了。我也嘗試到了高效的識字教學的甜頭,孩子們也不用死記硬背漢字了。
老師在這節(jié)識字活動課上還為學生闡釋了“頁字部”與頭有關,“欠字部”與呼吸有關,“雙人旁”與道路有關等,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最后在結課時,他編了一首小詩:
中華漢字真奇妙,
字理識字效率高。
基本偏旁百十個,
以一帶十快又好。
沒聽見那燕來雀往的,正在得意的述說著它的杰作。
打我懂事起,就明白我是一株墻頭草。
沒看見那都市的大忙人也會抽空,仰望這擁擠空間里的新奇,令人不忍下手的嫩綠。
我是一棵草
再高再美再可愛,我也只能是一棵草。沒有花的容顏、樹的窈窕、更沒有云的縹緲。
我是一棵草!
我有柔若清風堅若鋼骨的腰肢,能在參天大樹只等閑的強風勁雨中扭身跳舞。任你東南西北風嘯叫狂呼,我都能笑顏以對,更何懼風劍霜虎。
我是一棵草!僅僅只是一棵墻頭草!
我能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句“墻頭草,隨風倒”也會讓我傷心得不得了,氣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氣就像是一陣風,風起風落經(jīng)過一陣飄蕩平靜下來之后,我發(fā)現(xiàn)我還是那顆草,生活也不會因這生氣而變得美好,更不會因這生氣而將別人改變多少。
我坦然,我是一棵草!
腳下士地雖然貧瘠,但我能自強不息。我要用我的堅強意志挑起眾目的注視。
我身披春的青郁,手擋夏季炎熱,漠視秋豐富奢,腳踏冬日嚴寒。
我用心一步一個腳印走。
我為我笑,我為我傲!
當冷酷的冬來臨之際,我會收起鋒芒,以減少不必要的傷亡。
我不會像樹先生一樣在瀛弱的南風面前孤傲高歌,在殘暴的北風中卻折腰斷脖,雖然讓風雷電給修理得體無完膚,還頑固的高叫著不會屈服。
我不會像花小姐一樣懦弱得見寒就收。就算處在溫暖的懷中卻也還是笑不由衷。
常年累月不能降低我的渴望,天寒地凍不能消滅我的熱情,狂風暴雨不能阻擋我的腳步,歲歲的枯榮更是倍添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