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九年級物理

九年級物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九年級物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九年級物理

九年級物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九年級;物理復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1-1297(2013)03-0243-02

引言: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深化改革以及素質教育的逐漸推廣,現階段全新的教育體制也對九年級物理總復習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九年級總復習是提升學生綜合水平的階段,是歸納并總結三年來學生物理學習情況,同時也是學生分析梳理物理知識的重要時期,可以促進學生對物理各知識點的理解,更深入地把物理知識詳細化。九年級物理總復習的教學效果不但直接影響著學生物理學科的分數,還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升學考試,更影響著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也影響著學生未來的學習情況。

一 九年級學生物理學習情況分析

1.九年級學生物理認知起點分析。學生經過兩年的基礎物理學習,到了九年級已經掌握了很多物理學科定義。學生們基本都掌握了什么是作用力,什么是密度,什么是慣性等。但是這些定義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卻沒有清楚了解。

通過這種方式的歸納總結,學生可以從這種對比表格很清晰地看出兩者的關系和差異,同時對這些定義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

2.九年級學生物理學科起點分析。這個時期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理解能力,但是在思考過程中具體形象理解方式還是占有主導地位。學生可以清楚的理解普通定義和規律,但是卻很難理解一些比較抽象的、相似的定義,例如質量和重量、壓力和壓強等概念。

二 九年級物理復習實踐分析

根據以上對學生的物理學習特點分析,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這些問題,并將理論與實踐、抽象與具體有機結合,做好九年級物理總復習計劃。

1.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1)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九年級學生即將面臨中考時,物理復習時間很短,但是任務量卻很大,這就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鼓勵學生課余時間多看書、做練習,不斷思考并總結;對于存在的問題要加強練習,一直到解決為止;指導學生將練習題分類,然后掌握類型題的解決方法,這樣對于考試發揮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2)重視復習,掌握學生心理變化。經過一段時間的復習,學生基本對知識儲備能力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是面對中考這種大考,學生的心理還沒有適應,可以進行適應性練習,主要是提高速度和準確率。很多學生面對中考會出現浮躁和不穩定的心情,所以考試前教師應主動和學生交流,讓學生做好心理工作,并鼓勵學生以正常、平穩的心態學習和應對考試,對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應該單獨輔導。

2.重視知識,講究技巧。

(1)抓住課本基礎知識。中考前期的復習主要是鞏固并加深平時所學知識,然后進行總結登上更高的臺階??倧土暰鸵哉n本為主,但是可以將課本內容重新編排,按照熱學、電學、力學、光學的類型進行復習。最近幾年的升學命題中我們可以發現,中考試題和教材的關系很密切,有的甚至是利用教材和課后習題作為參考而編排的考題,或者將教材中題目進行整合而成的題目。

所以說,教材課本還是很重要的,復習應該以教材為主。教材是所有知識加以延伸的基礎,每年中考都強調以教材為主,主要就是讓學生對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基本方法和技能進行掌握。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基礎知識和技能薄弱的學生,面對大量的試題,就會出現解題速度變慢或者根本不會,最終無法完成考試。而基礎知識、基礎方法和技能都很熟練的學生在考試中解題速度快而且精準。

因此,九年級物理復習過程中,抓好課本就是最重要的前提,然后根據基礎知識、題目、方法和技能對問題進行分解,逐步遞進,讓學生在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課本的知識點貫通起來,學生自然就能抓住重要知識點,提高復習效率。

(2)抓住重點內容復習。將知識分類整理,如按照物理公式、單位換算、測量工具、基本實驗或物理規律等來分類,還能通過對比發現知識點間的關系。如,對物理量的概念和規律整理和復習中,首先是對相關的物理量整理和分類,例如比熱、密度、燃燒之、電阻、電容等概念,利用這些基本概念的相似地方,使用列表的方法進行對比,這樣對記憶基礎知識有很大幫助。

3.重視物理實驗內容,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物理學科本身就是實驗性較強。最近幾年的中考考題中,物理實驗題目所占分數比例很大,而實驗考題多數都是來自于教材中的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等,基本都是對學生使用儀器方法、操作能力和綜合性的運動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近幾年來物理考題的應用型考題也逐漸增多,因此在復習過程中,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結合,引領學生利用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去解決一些現象和實際問題,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幫助,從而能夠提高復習的效率。

4.重視引導和有計劃的強化學生能力。一般到了物理復習階段后,想要提高學習效率,就要制定合理、可行度高的復習規劃,將物理復習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基礎知識全面學習,第二部分知識點深化學習,提高綜合運用能力,第三部分補充要點和重點,并結合熱點。在復習過程中,總之,九年級物流復習不是對知識重復的出現和解決的過程,而是對基礎知識進行鞏固后上升至更高層次的過程。復習能夠讓學生將知識點結合起來提高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 結論

總之,物理復習過程應該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保證復習內容有針對性、有創意,重視規律、過程、創意、分析、應用和提升,保證復習計劃細致周密,知識點完整沒有遺漏。保證學生復習物理學科的過程中有更深層次的感悟、深化和完善,更大程度的提高利用基礎知識和方法解決物理難題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魏建軍.淺談九年級政治課的總復習 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0

九年級物理范文第2篇

學習成績的好壞,往往取決于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思考習慣。那么你們知道關于九年級下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內容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2021年九年級下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歡迎參閱。

九年級下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章一一、功

1、力學中的功

①做功的含義: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②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③不做功的三種情況:有力無距離、有距離無力、力和距離垂直.

2、功的計算:

①物理學中把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②公式:W=FS

③功的單位:焦耳(J),1J= 1N?m 。

④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對應。③ 功的單位“焦”(牛?米 =焦),不要和力和力臂的乘積(牛?米,不能寫成“焦”)單位搞混。

3、功的原理:

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FS)= 直接用手對重物所做的功(Gh)

二、機械效率

提升重物W有用=Gh

用滑輪組提升重物W額= G動h(G動:表示動滑輪重)

W總=FS

2、機械效率

①定義: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總

③提高機械效率的方法:減小機械自重、減小機件間的摩擦。

④說明:機械效率常用百分數表示,機械效率總小于1

三、功率

①物理意義: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義: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③公式:P=W/t

④單位:瓦特(W)、千瓦(kW) 1W=1J/s 1kW=103W

四、動能和勢能

③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大。

1、機械能:動能與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如果只有動能和勢能相互轉化,機械能的總和不變,或者說,機械能是守恒的。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2、擴散現象

①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則的運動(熱運動)。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

②擴散現象說明:A、分子之間有間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間的作用力

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分子間的引力使得固體和液體保持一定的體積,它們里面的分子不致散開。分子間的斥力使得分子已經離得很近的固體和液體很難進一步被壓縮。②當分子間的距離很小時,作用力表現為斥力;當分子間的距離稍大時,作用力表現為引力;如果分子相距很遠,作用力就變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二、內能

1、內能

①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②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內能:既然物體內部分子永不停息地運動著和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那么內能是無條件的存在著。無論是高溫的鐵水,還是寒冷的冰塊。

③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

A溫度:在物體的質量,材料、狀態相同時,溫度越高物體內能越大。

B質量:在物體的溫度、材料、狀態相同時,物體的質量越大,物體的內能越大。 C材料:在溫度、質量和狀態相同時,物體的材料不同,物體的內能可能不同。D存在狀態:在物體的溫度、材料質量相同時,物體存在的狀態不同時,物體的內能也可能不同。

d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熱量的單位是焦耳。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的轉移。

B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a做功可以改變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

b做功改變內能的實質是內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轉化。

c如果僅通過做功改變內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內能的改變大小。

C、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區別:由于它們改變內能上產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說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熱傳遞改變內能的實質不同,前者能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后者能的形式不變。

三、比熱容

1千克(立方米)某種固體(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稱為該燃料的熱值,屬于物質的特性,符號是q,單位是焦耳每千克,符號是J/kg(J/m^3)。固體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的計算公式:Q放=mq氣體燃料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的計算公式:Q=Vq Q表示熱量(J),q表示熱值( J/kg ),m表示固體燃料的質量(kg),V表示氣體燃料的體積(m^3。q=Q放/m(固體);q=Q放/v(氣體) W=Q放=qm=Q放/m W=Q放=qV=Q放/v (W:總功) (熱值與壓強有關)Q=cmΔt即Q吸(放)=cm(t-t1) 其中c為比熱,m為質量,t為末溫,t1為初溫,Q為能量。吸熱時為Q=cmΔt升(用實際升高溫度減物體初溫),放熱時為Q=cmΔt降(用實際初溫減降后溫度)?;蛘逹=cmΔt=cm(t末-t初),Q>0時為吸熱,Q

1、比熱容:

⑴ 定義: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降低)1℃時吸收(放出)的熱量。 ⑵物理意義:表示不同物質,在質量相等,溫度升高(或降低)相同的度數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并不相同這一性質。

⑶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大小與物體的種類、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⑷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表示:1kg的水溫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2、熱量的計算

公式:Q吸=Cm(t-t0),Q放=Cm(t0-t)

四、熱機

1、熱機:

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

2、內燃機:

①將燃料移至機器內部燃燒,轉化為內能且利用內能來做功的機器叫內燃機。它主要有汽油機和柴油機。

②內燃機大概的工作過程:內燃機的每一個工作循環分為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做功沖程、排氣沖程。在這四個階段,吸氣沖程、壓縮沖程和排氣沖程是依靠飛輪的慣性來完成的,而做功沖程是內燃機中對外做功的沖程,是由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另外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3、燃料的熱值

①燃料的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②燃燒相同質量的不同燃料,放出的熱量不同。

③1kg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燃料的熱值。熱值單位:焦每千克(J/kg),對氣體燃料,熱值指的是1立方米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單位:焦每立方米(J/m3)

④熱機的效率:燃料燃燒釋放的能量用來開動熱機時,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與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熱機的效率。

⑤提高熱機效率的途徑:使燃料充分燃燒;盡量減小各種熱量損失;機件間保持良好的、減小摩擦。

五、能量的轉化和守恒

1、能的轉化

在一定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轉化。

1摩擦生熱: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 發電機: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3電動機:電能轉化為4機械能光合作用:光能轉化為化學能5 燃料燃燒: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2、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會憑空消滅,也不會憑空產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的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2、按能源是否可再生分為: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內從自然界得到補充。如化石能源、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斷的得到。如:水的動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

3、化石能源:千百萬年前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能源。

如:煤、石油、天然氣。

4、生物質能:由生命物質提供的能量。

二、核能

1、原子的組成

物質由分子組成,分子又由原子組成。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質子帶正電荷,電子帶負電荷,中子不帶電。

2、核能:原子核分裂或聚合所釋放出的能量。

九年級下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章二一、宇宙和微觀世界

1、整個宇宙由物質組成;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包圍在周圍帶負電荷的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2、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多數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時體積變小;

液態變為氣態時體積會顯著增大。

固態物質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緊密,分子間有強大的作用力。因而,固體具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

液態物質中,分子沒有固定的位置,運動比較自由,粒子間的作用力比固體的小。因而,液體沒有確定的形狀,具有流動性。

氣態物質中,分子極度散亂,間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運動,粒子間的作用力極小,容易被壓縮,因此,氣體具有流動性。

3、納米科學技術:1nm=10-9m

二、質量:

1、定義:物體是由物質組成的。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用m表示。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態、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實例:宇航員把月球采集的礦石帶回地球后,這塊礦石的質量不變。

2、單位:國際單位制:國際單位kg

,常用單位:t、g、mg

例子:一個雞蛋的質量大約50g。

3、測量——托盤天平

①結構:游碼、標尺、平衡螺母、橫梁、分度盤、指針

②使用步驟:放置、調節、稱量(左物右碼,先大后小)。

③注意事項:

1.托盤天平要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

游碼要歸零。

2.稱前調節平衡螺母(天平右端的螺母)調節零點直至指針對準中央刻度線。

例如:天平上的指針向左偏轉,要使天平平衡,可將平衡螺母向右調節。

3.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左物右碼)。

4.添加砝碼從估計稱量物的值加起,逐步減小,可以節省時間。

托盤天平只能稱準到0.1克。加減砝碼并移動標尺上的游碼(相當于在右盤加砝碼),直至指針再次對準中央刻度線。

5.在稱量過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6.物體的質量

=砝碼+游碼

7.取用砝碼必須用鑷子,取下的砝碼應放在砝碼盒中,稱量完畢,應把游碼移回零點。

8.稱量干燥的固體藥品時,應在兩個托盤上各放一張相同質量的紙,然后把藥品放在紙上稱量。

9.易潮解的藥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燒杯、表面皿)里稱量。

10.砝碼若生銹,測量結果偏小;

砝碼若磨損,測量結果偏大。 三、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2、公式:ρ=m/V

九年級物理范文第3篇

第11章是《簡單機械和功》,這一章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簡單機械――杠桿、滑輪;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功――做功的多少、做功的快慢、做功的效率。本章共編排了七個學生探究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華的機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旨在將學習重心從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和積累向知識的探究過程轉化,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獲取知識轉化,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探索精神。

在“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關于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杠桿要保持靜止即平衡,而杠桿傾斜是因為杠桿自重的影響,為了忽略重力的影響就要使重力作用線通過支點,調節平衡螺母實質是調節重心的位置。而在實驗過程中,首先要肯定這種方法的可行性,通過討論得出此操作不方便的原因,進一步引導學生得出在實驗過程中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測力臂,實質是改變力臂的位置,使力臂在杠桿上,這一例同樣也不方便測力臂。

“再探動滑輪”應圍繞“為何探?探什么?如何探?”的思路展開。為何探――明確實驗目的,用動滑輪能不能省功;探什么――測量拉力做的功與滑輪對鉤碼做的功并比較大??;如何探――改變物重,改變滑輪重。通過數據分析可得出,滑輪不能省功,但是可以少做一些功,從而逐步樹立學生利用機械做功總存在總功、有用功、與額外功的思想,為機械效率的教學做了鋪墊。

學生在做有關機械效率的題目時,常常分不清哪個是有用功,哪個是總功。關鍵在于學生對有用功的認識不足。在這里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用水桶從井中提水,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額外功,如果桶掉到井里,從井里撈桶的時候,水桶里帶上了一些水,在這種情況中有用功與額外功又分別是什么,從而使學生認識到有用功是做功的目的,加深了學生對有用功與額外功的認識。

第12章《機械能和內能》的編寫有明、暗兩條線索。明的一條是以現代交通工具――汽車為載體來引入,先后介紹了機械能、內能及其相互轉化,以及燃料的熱值、內燃機等知識。暗的一條線索是以能量的概念展開,讓學生了解能量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前面學習的機械運動、分子熱運動這兩種運動形式分別對應著機械能和內能,而且每種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孤立的,是可以相互轉化(如動能與勢能的轉化、機械能與內能的轉化)或轉移(如內能的轉移)的。

在本章的探究活動中常用到“控制變量法”,如“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模擬打樁”“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的屬性”“比較質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充分燃燒時放出的熱量”等問題時都用到這種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在八年級的學習中已經多次接觸過,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掌握情況并對學生提出一定的要求。

觀察單擺與滾擺的實驗,目的是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發現動能與勢能的相互轉化,同時滲透機械能轉化與守恒的思想觀點。后面所例舉的實例目的是要讓學生學會運用動能與勢能之間相互轉化的觀點來分析,并認識到能量轉化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在探究物質吸熱升溫特性的實驗中,對于用加熱時間來控制吸收熱量的多少,學生難以理解,往往會答成控制升高的溫度來控制吸收的熱量。雖然在信息快遞中明確指出“如果加熱方法相同,就可以認為單位時間內物體吸收熱量相同”,但仍然比較抽象。這里不防舉一個形象的例子:用相同水流大小的龍頭向不同的柱形容器中放水,能不能根據水位的高低來判斷容器中水量的多少呢?顯然是不行的,容器的底面積不同,而相同的水流量,只要控制放水時間相同就說明容器中的水量相等。

第13章《電路初探》是探究電路的基本結構及其特點,第14章是研究電路的“交通規則”――歐姆定律,第15章是探究電能與內能的相互轉化關系,從現象到規律,從定性到定量,層層遞進,在探究過程的體驗中逐步深化學生對電的認識和理解。

在“怎樣使兩個小燈泡亮起來”活動中需強調不允許發生電源短路的情況,在此前提下,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放手發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要求學生把自己成功的連接方式用電路圖表示出來,利用投影進行交流、分析、歸納得出基本的電路連接方式。正確使用電流表、電壓表是本章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要注意把彈簧測力計、溫度計、刻度尺的讀數技能遷移到電表的讀數上來。同時也要注意到它們的不同之處:中學物理實驗中所用電表的準確度級別較低,不需要對電流、電壓值進行估讀。由于電表是雙量程的,要看清電表使用的是哪兩個接線柱,從而確定量程。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雙量程電表,所以電流表的讀數是一個難點,可以借助動畫來訓練讀數。

九年級物理范文第4篇

第Ⅰ卷(選擇題 共50分)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共18分.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選對的每小題得2分.多選、漏選、錯選均不得分,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1.下列關于溫度、內能、熱量和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吸熱,溫度一定升高 B.物體內能增大,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功C.某一鐵塊,溫度降低,內能減小 D.物體放熱,溫度一定下降2.如圖是甲、乙兩個相同質量的物體吸熱后溫度升高的情況,圖中橫坐標是物體溫度的變化,縱坐標是物體吸收的熱量.關于甲乙兩種物質的比熱容的大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無法判斷3.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表的示數變化情況是A.電流表示數增大,電壓表示數增大B.電流表示數減小,電壓表示數增大C.電流表示數不變,電壓表示數不變D.電流表示數減小,電壓表示數不變4.如圖是汽車、摩托車油量表(實際上就是電流表)原理示意圖,R′是定值電阻,R是滑動變阻器,則A.向油箱里加油時,電流表示數變大B.燃油消耗下降時,電流表示數變大C.燃油全部耗盡時,電流表將被燒壞D.油箱加油過滿時,電流表將被燒壞

5.如圖所示,若開關S閉合后,燈L1、L2均不亮,小華同學利用一根導線去查找電路故障,當她將導線連接在燈L1兩端時,兩燈均不亮,將導線連接在燈L2兩端時,燈L1亮而燈L2不亮.由此可判斷A.燈L1短路B.燈L2短路C.燈L1斷路D.燈L2斷路 6.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后,發現電燈L不亮,且保險絲沒有熔斷.某同學用試電筆測試燈頭的兩根電線C、D,發現這兩處都能使試電筆的氖管發光,再用試電筆測試火線上的A和零線上的B時,氖管在測試火線上的A時能發光,在測試零線上的B時不能發光.那么可以判定故障是( )A.火線和零線短路B.電燈L短路C.電線BD段某處斷路D.電線AC段某處斷路7.如圖所示的四幅圖中能說明發電機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8.實驗室有一個舊的直流電源,其輸出端的符號模糊不清,無法分辨正負極.小明設計了下面的判斷電源兩極的方法.在桌面上放一個小磁針,在磁針東面放一個螺線管,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磁針指南的一端向東偏轉.下述判斷正確的是A.電源A端是正極,在電源外部電流由A流向BB.電源A端是正極,在電源外部電流由B流向AC.電源B端是正極,在電源外部電流由A流向BD.電源B端是正極,在電源外部電流由B流向A9.如圖所示,在電磁鐵正上方用彈簧掛著一條形磁鐵,開關閉合后,當滑片P從a端向b端滑動過程中,會出現的現象是A.電流表示數變小,彈簧長度變短B.電流表示數變小,彈簧長度變長C.電流表示數變大,彈簧長度變長D.電流表示數變大,彈簧長度變短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共32分.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正確的,選對的每小題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的答案標號涂黑)10.某同學在探究“導體上的電流跟導體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時,發現通過導體a、b的電流隨電壓變化的情況如圖所示,則下列結論與圖象相符的是A.電阻一定時,電流隨著電壓的增大而減小B.電壓相同時,阻值大的導體通過的電流小C.兩導體并聯接在電路中,a消耗的功率大D.兩導體的阻值關系是Ra>Rb 11.在學習了內能及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后,同學們在一起梳理知識時交流了以下想法,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A.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 B.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是不同形式的能量的互相轉化 C.在一定條件下各種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D.能量在轉移和轉化的過程中總會有損耗,但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12.小杰在進行電工實驗時,發現電烙鐵在使用時處于高溫狀態,斷開電源再使用時又需較長時間加熱.他想設計一個使用時處于高溫狀態,待用時處于保溫狀態的電路.下列電路圖中符合要求的是(圖中R為電烙鐵的電熱絲)( ) A B C D13.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為6伏,L1標有“6V 7.2W”,L2標有“6V 3.6W”,忽略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閉合S1、S3,L1不發光,L2發光B.只閉合S2、S3,電流表讀數為0.6AC.只閉合S1、S2,電路總電阻為15ΩD.只閉合S3,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2.4W14.當電路中有電時,下列各圖中,正常情況下會發生觸電事故的(請同學們千萬不要嘗試做本實驗)是 A B C D15.在安裝直流電動機模型的實驗中,小杰同學安裝了一臺如圖所示的直流電動機模型。安裝完畢,閉合開關后,線圈順時針方向轉動,則能使線圈逆時針方向轉動的做法是A.減小一節電池B.把磁鐵的兩極對調C.增加一節電池D.把電源兩極對調16.有兩個小燈泡L1和L2上都標有“6V”字樣,考慮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加在小燈泡兩端的電壓隨電流變化關系如圖所示.若把L1和L2接在電源電壓為6V的電路中工作,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燈泡L1的電阻在某一時刻可能是20ΩB.小燈泡L2在某一時刻的實際功率可能是0.4WC.兩燈串聯時電路的總功率是0.6WD.兩燈并聯時電路的總功率是3.6W17.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為6V并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100Ω,滑動變阻器R2的阻值為50Ω。當開關S閉合,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電壓表的示數和電流表的示數都變小B.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都變大C.電流表的示數變化范圍為0~0.06AD.電壓表的示數變化范圍為4V~6V第II卷(非選擇題 共50分)說明:第II卷共4頁,用鋼筆或圓珠筆書寫,作圖必須用鉛筆.三、實驗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26分)18.(6分)某小組的同學做“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他們使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1)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需要確定以下控制的變量,你認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熱方式B.酒精燈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質量的水和另一種液體D.盛放水和另一種液體的容器相同(2)加熱到一定時刻,水開始沸騰,此時的溫度如圖丙所示,則水的沸點是___________,這表明實驗時的大氣壓強____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個標準大氣壓.(3)而另一種液體相應時刻并沒有沸騰,但是溫度計的示數比水溫要高的多.請你就此現象進行分析,本實驗的初步結論為: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你認為是__________的比熱容更大些。19.(6分)下圖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1)在圖中的圓圈內填入電流表、電壓表的符號。(2)某同學規范操作,正確測量,測得3組實驗數據分別是:U1 =2.4V,I1 =0.20A;U2 =4.5V,I2 =0.38A;U3 =6.0V,I3=0.50A。請你設計一個表格,并把這些數據正確填寫在你設計的表格內。 (3)根據表格中數據,請你算出待測電阻Rx ≈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數)20.(4分)老師在課堂上演示了電磁感應實驗后,小楊同學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線圈不動,磁體相對于線圈運動是否也會產生電流?于是他找來線圈、條形磁鐵、靈敏電流計和一些導線開始探究.當他把條形磁鐵插入線圈的瞬間,電流表指針發生了偏轉(如圖所示),實驗成功了!小楊又想:在這個實驗中,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請你針對小楊的問題提出一個猜想,并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1)針對問題提出猜想:(2)主要的實驗步驟:(3)分析論證:21.(4分)如圖是劉明和李強做“探究并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的實驗時未連好的電路,現要求燈L1和燈L2并聯,且電流表測燈L2中的電流。(1)請你用筆畫線表示導線,幫他們完成電路連接,以符合要求。(2)按要求正確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甲所示,則燈L2中電流為_________A。(3)在這個電路中,用電流表測干路中的電流時,電流表的示數如圖2乙所示,則燈L1中的電流為_______A。 22.(6分)王倩同學做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時,所用器材有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以及符合實驗要求的滑動變阻器、電表、開關和導線。如圖是王倩沒有連接完的實物電路。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幫王倩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2)王倩連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發現小燈泡始終不亮,但電壓表有示數,電流表無示數,則故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王倩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處,電壓表的示數為2.2V,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__________端滑動(選填“左”或“右”),使電壓表示數為__________V;(4)王倩通過移動滑片P,分別記下了多組對應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并繪制成了如圖所示的U-I圖像。根據U-I圖像提供的信息,可計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__________W,當加在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為1.5V時,小燈泡的電阻是_______Ω。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4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重要的計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23.(6分)有一個電動機接在電壓為6V不變的電源上,用手捏住電動機不讓它轉動,電流為3A,松手后電動機穩定轉動,電流為0.3A。求:(1)電動機轉動時,每分鐘線圈產生的熱量;(2)電動機轉動時的機械功率。

24.(8分)某家用電熱水器的銘牌如下: (1)為安全起見,該電熱水器使用的插座應選用圖中的哪個?(2)該電熱水器正常工作時,電熱絲的電阻多大?(3)將該電熱水器裝滿水加熱,電熱水器正常工作時電熱絲所產生的熱量的80%被水吸收,使水溫由20℃升高到70℃,需加熱多長時間?(已知水的比熱容c水=4.2×103J/(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25.(10分)“賽龍舟”是端午節里的傳統節目.小安同學自制了一個卡通龍舟,她想用亮度可調節的紅、綠燈做它的眼睛.她選用規格為“12V 6W”的紅燈和“12V 12W”的綠燈及“24Ω 2A”的滑動變阻器等元件設計了如圖電路.當閉合開關S、S1、S2,且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時,兩燈都正常發光(電源電壓不變,不考慮燈絲電阻的變化).求:(1)兩燈都正常發光時電流表的示數為多少?(2)該電路中電功率和最小電功率分別為多少? 九年級物理試題參考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18分)1-9、CACADCADD二、多項選擇題(32分) 10、BD 11、ACD 12、 BD 13、BD 14、AC 15、BD 16、ABD 17、BD三、實驗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26分)18.(1)B (2)98℃ 小于 (3)不同 水備注:第1小題2分,其它題每空1分,本題共計6分19.(1)答案如下圖。 (2)次數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平均值(Ω)1 2.4 0.20 2 4.5 0.38 3 6.0 0.50 (3)11.9 備注:每小題2分,本題共計6分 20.(1)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磁體插入的速度有關;(2)將電流表和線圈連接成閉合電路,保持其他條件不變,用不同的速度先后兩次將條形磁鐵插入線圈,觀察電流表的示數,并進行比較;(3)若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相同,說明感應電流大小與磁鐵插入的速度無關.若電流表指針偏轉角度不同,說明感應電流大小與磁鐵插入的速度有關.備注:第1小題1分,第2小題2分,第3小題1分,本題共計4分,其它方法只要合理,都可得分,可提出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磁體磁性強弱有關,感應電流的大小可能與線圈匝數有關等猜想。21.(1)L1 接開關右側接線柱(或電流表的“0.6”接線柱),L2接電流表的“-”接線柱 (2)0.36 (3)0.44 備注:第1小題2分,其余每空1分,本題共計4分22.(1)將燈泡右端接電壓表中間接線柱 (2)燈絲斷開或燈泡與燈座接觸不良(3)右 2.5 (4)0.5 10 備注:第1小題1分,其余每空1分,共計6分四、計算題23.解:(1)電動機線圈的電阻R= = =2Ω………………1分每分鐘線圈產生的熱量Q=I2Rt =(0.3A)2×2Ω×60s……………………………………………1分=10.8J………………………………………………………………1分(2)電動機總功率P總=UI=6V×0.3A=1.8W………………………………………1分線圈發熱功率P熱=I2R=(0.3A)2×2Ω=0.18W………………………………1分輸出的機械功率P=P總-P熱=1.8W-0.18W=1.62W……………………………1分24.(1)乙……………………………………………………………2分X| k |B| 1 . c|O |m(2)電熱絲的電阻R= = =24.2Ω………………………………………2分(3)水的質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40×10-3m3=40kg…………………1分水吸收的熱量Q=c水m水(t-t0)=4.2×103J/(kg•℃)×40kg×(70℃-20℃)=8.4×106J…………………………………………………………1分根據公式“Q=Pt×80%”得t= = ……………………………………1分=5250s………………………………………………………………1分25.(1)紅燈中的電流I紅= = =0.5A…………………1分綠燈中的電流I綠= = =1A……………………………1分 電流表的示數I總=I紅+I綠=0.5A+1A=1.5A……………………………1分(2)電路中的功率為P大=P紅+P綠=12W+6W=18W……………3分紅燈電阻R紅= = =24Ω………………………………………1分電路中的總電阻R總=R紅+R1=24Ω+24Ω=48Ω…………………………1分電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小= = =3W…………………………2分

九年級物理范文第5篇

撰寫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級物理備課組工作總結

現在將物理備課組本學期來的工作情況從備課、課堂教學、作業批改、課后反思和學生輔導五個方面進行總結

1.學期初,根據學校和教研組的總體規劃以及學校對備課組工作的具體要求,依據課程標準制定備課組工作計劃,主要從工作目標、具體工作措施、備課組活動等方面制定計劃。

2.備課:在備課組約定的活動期間確定本周的授課內容進行___備課,首先讓中心發言人就授課內容的重點、難點以及突破方法進行分析,其他老師根據課程標準和學校實驗條件等具體問題就其可操作性進行討論。備課組活動后各位老師根據討論的結果完成自己分配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主要從三維目標、重點、難點、教材、教法、學生、學情等方面進行設計。通過大家的___智慧吃透新教材的內容,達到共同進步目的。

根據教學檢查反映出各位老師能按照備課組的要求備課,教案中有詳細的教后反思,對教學中的得與失和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進行了客觀的分析。

2.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對物理這門功課的興趣和成績的好壞,因為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后果是學生聽不懂教學內容。為了配合學校關于要幫助教師盡快成長的要求,我們組要求每位老師在上重要的章節之前,首先要聽其他老師對本章節內容的教學的見解,然后根據自己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設計和進行課堂教學,這樣更容易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我們利用今年的同課異構這個契機,同科老師時常聽其他老師的課,對一些他們容易在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給于提示,這樣便于他們知道問題的所在,在教學中加以注意。

3.作業批改:課堂作業的數量和質量盡量能統一,但因為各班的差異較大,可以適當的靈活處理,可是平行班之間不能有差異,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統一性。

4.課后反思:課后反思是自己對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當然主要是從不足的方面進行總結,就自己教學設計的可操作性和重難點的把握進行說明。教學中對重點和難點的突破方法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有沒有新的體會,只有在實際教學中得到的經驗才是值得總結和學習的,我們經常就有所得的問題進行交流,我們組的老師在這方面做的都比較好。

5.學生輔導:我們___了一次物理知識競賽,選拔物理成績較好的學生進行輔導。另外每周輔導物理學科薄弱的目標學生,從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上進行輔導,效果比較顯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侯马市| 中方县| 赞皇县| 广州市| 旅游| 济南市| 和林格尔县| 澳门| 宜阳县| 马边| 宁国市| 恩平市| 晋城| 大丰市| 醴陵市| 连州市| 从化市| 即墨市| 博野县| 崇信县| 比如县| 太谷县| 松潘县| 资阳市| 武宣县| 那坡县| 胶州市| 吴旗县| 金塔县| 黄山市| 丹阳市| 梁平县| 山东省| 景泰县| 永寿县| 韶山市| 荃湾区| 嘉黎县| 平阴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