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春的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引導幼兒理解童話故事,弄清楚小動物之間打電話的順序,并感受小黑熊和其他小動物的美好心靈和歡快情緒。
2、 要求幼兒能用簡單而形象的動作扮演角色,學習故事中的對話語言。
3、 依據故事的主要情節結構,要求幼兒想象出新的故事人物和情節。并用語言改編一段故事內容。
活動準備:
1、《春天的電話》電腦軟件;
2、錄音機、故事錄音磁帶一盒、玩具電話兩部;
4、 小熊、小鳥、小白兔、小烏龜、小雞頭飾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放錄音:(打雷的聲音)
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打雷的聲音)春雷一聲響,春天來到了,你們看春天美不美?(出示電腦春天背景圖)
2、老師總結:
春天到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草變綠了,柳樹發芽了,美麗的鮮花把大自然裝扮得更加美麗,在美麗的春天里發生著一個動聽的故事,請小朋友仔細的聽,認真地看。
二、新授故事內容
1、邊播放故事錄音磁帶邊出示一幅幅電腦畫面。
2、幼兒回答問題。
(1) 轟隆隆,誰被雷聲驚醒了?(小黑熊被春雷驚醒了)
(2) 醒來以后小黑熊干了什么?(小黑熊給小鳥打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小黑熊是怎么說的呢?為什么小黑熊這樣說呢?
(3) 小鳥它又打電話給誰?怎么說的呢?
(4) 小白兔呢?小烏龜呢?小雞呢?
(5) 最后,它們一起出來才發現什么?(是小黑熊第一個打的電話)小鳥怎么說呢?(我們應該謝謝小黑熊,是它第一個給我打電話)
(6) 小黑熊又怎樣表示呢?
3、老師總結:
小動物生活在森林里,它們互相關心、團結友愛,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
三、創編故事情節
如果你是小黑熊,你會打電話給誰?告訴它出來干什么?
四、引導幼兒故事表演
小動物可喜歡春天了,它們打電話向朋友報告春天來到的好消息,下面張老師來講故事,請小朋友扮演小動物來給它們的朋友打電話,好嗎?(教師運用外部指導法,促進角色間的語言交流,提醒幼兒表演時,面向大家,聲音響亮)
家淇同學目前就讀于北京大學,今年雖然回臺灣過年,但是依然通過網絡的方式,收看了大陸的春晚。她表示,今年春晚最喜歡的節目是舞蹈《雀之戀》,“整個節目的藝術感很高,手部的細微動作、兩個人默契的互動,加上春晚的背景特效,聲光效果很足,感覺就像進大戲院里面看一樣。”
王菲與陳奕迅合唱的《因為愛情》,劉謙的魔術,則是在島內引起最大回響的兩個節目。
家淇同學說,王菲與陳奕迅的合唱,雖然王菲好像有點感冒,狀態不佳,但是陳奕迅的大氣依然為表演添色不少。劉謙的魔術,是非常適合全家收看的節目,家淇同學說,在家里,大家會一邊看劉謙的魔術,一邊講解給爺爺奶奶聽,娛樂效果很好。
龍年春晚上,宋祖英獻唱的一首《再叫一聲爸媽》讓家淇同學格外感動,“她一唱我都要融化了。”家淇表示,歌曲中“思鄉的情緒”讓她感同身受,“想起那些離家很遠,沒辦法回家過春節的人,聽到這首歌都會心酸吧,會覺得自己過年能在家人旁邊很幸福。想對春節不能和家人團圓的人說:謝謝你們為家里人努力,在寒冷的夜里還在外地努力著,你們辛苦了!”
方法:隨機選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因頑固性的產后出血而需要進行治療的患者120例,隨機將這些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的患者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對照組的患者應用米索前列醇進行治療,分析比較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治療效果。
結果:觀察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產后出血有效控制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結論: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療頑固性的產后出血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容易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產后出血臨床療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53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1-0113-02
產后出血是指在胎兒分娩后的24小時內產婦陰道的出血量達到或者超過500ml。產后出血是臨床婦產科中較為常見的嚴重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婦產科的危重癥之一,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治療和控制很有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我國,產后出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首要的原因[1]。因此,對這類疾病要有足夠的重視。產后出血產生的原因多數是由宮縮無力引起,孕產婦有胎盤前置、多胎或者合并子宮肌瘤等時,產后出血的發生率也會明顯的增高。產后出血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患者的產道出血多且出血較急,重者也可能發生休克,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有些患者也有可能出現頭暈嗜睡、食欲不振[2]以及浮腫脫發等臨床表現,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和情緒。本研究中,對頑固性產后出血的患者分別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以及米索前列醇進行對癥治療,現將研究結果進行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隨機選取于2011年12月-2012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因頑固性的產后出血而需要進行治療的產婦120例,患者年齡在21到36歲之間,平均年齡(24±2.1)歲。將這些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其中,觀察組中初產婦有37例,經產婦有23例,平均孕周為37.3周;進行剖宮產的有41例,進行陰道分娩的患者有19例;出現妊娠并發癥的有38例,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有15例,胎盤粘連的有3例,羊水過多的有4例,巨大兒的有9例。對照組中初產婦有35例,經產婦有25例,平均孕周為36.9周;進行剖宮產的有39例,進行陰道分娩的患者有21例;出現妊娠并發癥的有35例,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有15例,胎盤粘連的有4例,羊水過多的有3例,巨大兒的有7例。各組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對比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即P>0.05。
1.2方法。
1.2.1觀察組。觀察組的患者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主要方法是將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入到患者的子宮體中。
1.2.2對照組。對照組的患者應用米索前列醇進行治療,主要方法是將米索前列醇放在患者的舌下進行含服[3]。
1.2.3兩組患者均需靜脈滴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的發生。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產后2小時、8小時、14小時后的出血量。
1.3療效評價標準[4]。患者用藥后的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是指患者用藥后子宮出現明顯收縮,陰道的出血量明顯減少。有效:是指患者用藥后子宮收縮較好,陰道的出血量有所減少。無效:患者經過多次用藥后子宮收縮情況不變或者惡化,出血量沒有減少。
1.4統計學方法。將本組數據錄入SPSS13.0數據庫,采用X2檢驗或者t檢驗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2結果
2.1兩組研究對象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見表1。
2.2兩組研究對象術后出血量情況比較,見表2。
2.3不良反應。觀察組的60例患者中,2例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且停藥后不良反應癥狀減輕,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9例出現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P
3討論
產婦產后出血如果能夠進行及時的治療,會大大地提高治療效果,特別是在產后的2小時之內進行及時的用藥,可以大大地預防出血。縮宮素能夠抑制子宮的收縮,但是由于具有代謝快以及半衰期短的缺點,臨床中不將其作為首選藥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具有天然的前列腺素F2a的甲基衍生物[5],能夠提高細胞內鈣離子的濃度,激活肌漿球蛋白輕鏈酶,持久刺激子宮的收縮能力。本研究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療子宮收縮乏力引起的頑固性的子宮出血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且產生的不良反應較少,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彩紅.欣母沛輔助治療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5):9-10
[2]覃愛珍,姜碧.米索前列醇防止晚期妊娠引產后出血的臨床觀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4,21(2):246-247
[3]俞宇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與米索前列醇預防高危妊娠患者產后出血效果比較[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2,19(2):20-21
[關鍵詞] 中醫教育;純中醫;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 R197[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4(b)-007-02
隨著老一代中醫藥專家紛紛退出歷史舞臺,新一代中醫師正在逐漸遠離傳統軌跡的新時空中成長為“新中醫”,人們普遍認可的那種“純正的中醫”正從現實中消失,并有逐漸轉變成為一種歷史回憶的趨勢。
中醫“不純”的直接后果是沒有或少有臨床療效,療效差的后果是患者不來找你,這就使臨床陣地萎縮。殘酷的現實就是中醫醫院不景氣,中醫院校畢業生中醫水平不高,西醫水平又不如西醫院校畢業生,造成就業困難,有的甚至被迫改行……最后導致有人吆喝著要取消中醫。時代在呼喚我們要培養“純中醫”。
所謂“純中醫”[1],絕不是與世隔絕,知識面狹窄的代名詞。而是堅持以中醫基本理論指導臨床實踐,以熟練正確的中醫技能診治疾病,并取得預期的療效。“純中醫”絕不夜郎自大排斥西醫,相反,由于其中醫水平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還能在遇到問題時虛心向西醫請教,汲納新知,取長補短。當然,這種取長補短絕非庸俗的中藥加西藥。
基于此,我校正在籌劃招辦“純中醫”的試點班。
中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2]。在古代,中醫無論是師承或家傳,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凡習中醫者,多是從小就耳濡目染,從實踐中學習,終身臨床,以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醫,使中醫學歷經幾千年而不衰。我們今天學習和繼承這一傳統醫學,就是要遵循中醫學的特點,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醫學生的培養,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是其專業素質中的重要方面,而實踐教學就是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而設定的教學環節;現今,我們在反復強調本科醫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醫學人才,因此,研究“純中醫”試點班的實踐教學,加強實踐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1 培養目標[3]
培養掌握中醫辨證思維,能熟練運用中醫方法辨證施治的中醫人才。培養能總結和傳承老中醫的臨床經驗、嫻熟運用中醫望、聞、問、切四診,八綱辨證、六經辨證、臟腑辨證等方法,準確識藥用藥,熟練運用針灸、推拿等各種臨床技能,處理臨床各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及部分疑難病的傳統中醫人才。
2 中醫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實施構想
2.1 優選實踐教學基地
純中醫試點班依托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第二臨床醫學院開展畢業實習實踐教學,由臨床醫學院與附屬醫院實行“醫教研一體”的管理體制,擁有豐富的優質臨床實踐教學資源。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為全國示范性中醫院和廣東省“十大中醫名院”,隊伍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醫療、科研、服務水平名列全國中醫院前列,年門診量名列全省前茅,專業所依托的高水平的臨床學科(含學科、專科)為創新中醫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2.2 建立系統立體式的全程導師制式的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以強化學生中醫臨床思維及臨床技能為目的,突出“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臨床教學指導思想。為了結合院校培養和師承培養兩個模式的優點,試點班學生采用全程導師制,即試點班每一位同學配備一個導師組(該導師組必須有優良純中醫素質,以經典課程導師為主導,組員包括內、外、婦、兒、骨科的副導,實行“多對一”指導),導師組自學生入學開始即對該生進行全程、全面、全心的課程學習和臨床實踐的指導。
在臨床實踐教學中,注重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課間見習與跟師出診相結合;在社會實踐能力培養中,注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有機結合,為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有力條件。
2.2.1 在課堂教學階段,注重理論知識教學與實踐能力培養的緊密結合。低年級實行預見習,利用暑期寒假要求學生跟導師組出診學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中高年級實現課間見習與跟師出診相結合,臨床課教學中都安排課間見習,到相應的門診和病房實踐,通過見習,了解各專業各學科臨床疾病處理過程,熟悉常見病種的臨床診治方法、思路,為課堂基礎教學提供直觀的素材,培養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階段擬編寫出版適合于試點班的臨床常用中藥方劑歌訣,開展中藥方劑四大經典等知識背誦競賽活動,增加“診療思維訓練”和“醫患溝通”等臨床教學內容,強化基礎知識的掌握。
2.2.2 重視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有目的地利用校園文化傳播方式,營造一種平等、民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文化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校管理事務的積極性,開展了集“應用性、綜合性、導向性”的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如鼓勵通過各種途徑拜名老中醫為師跟診學習,號召全體同學以基層醫院見習、社會調查各種形式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撰寫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開辟社會實踐基地,與相關當地政府共建基地;組織了醫療隊進行義診義教活動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2.3 實習前進行強化培訓,實習過程中進行全程質量保障。畢業實習前進行綜合強化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常見病的中醫臨床診療思路、體格檢查、心肺復蘇、無菌操作等。臨床實踐教學中加強實習管理,實施全程導師制、臨床教學督導制、臨床教學觀摩、臨床考核改革等質量保障舉措,強化了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高帶教老師的臨床帶教水平。建立臨床操作規范資源庫、臨床小講課、教學查房等資源庫并掛網運行。
2.3 增加實踐時數
臨床實習(含實踐訓練)不得少于2 500學時[《世界中醫學本科(CMD前)教育標準》[4]的要求是臨床實習(含實踐訓練)不得少于1 500學時]。見表1、2、3。
表 1 畢業實習科目及時間要求
表 2 畢業實習內科24周輪科安排
其中三個是“經典回歸臨床”的科室:內四(溫病)、內六(傷寒)和內八(金匱),內一是心血管內科,內二是消化內科,內五是呼吸內科。
2.4 不斷改善實踐教學條件
一方面思想上重視,繼續加大專業教學投入,完善醫學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驗教學條件和設備,同時不斷深化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學校資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重點建設“國家級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開展試點班學生專業臨床技能訓練提供優質的實驗條件。另一方面要不斷規范該試點的兩個臨床教學基地管理,精益求精,充分發揮中醫臨床教學基地的教學功能,使之真正成為具有高臨床教學水平和能力的中醫臨床教學基地。
中醫是中國的國粹,中醫人才的培養應該實行精品教育戰略。希望政府加大對中醫教育的投入,培養千千萬萬的“純中醫”[5]。
[參考文獻]
[1]萬蘭清.純中醫談“純中醫”[J].江西中醫藥,2007,12(38):74-75.
[2]楊燕玲.強化中醫實踐教學 凸現職教特點[J].科教文匯,2008,(25):93.
[3]單麗娟,耿直,劉波.關于加強中醫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8,31(6):772-773.
[4]李振吉.世界中醫學本科(CMD前)教育標準[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
一、基本情況
六年級學生思想表現好,遵紀守規,學習認真、自覺,勞動觀念強,講究衛生,拾物不昧,助人為樂。同學之間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愛相處。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著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教材是從2020年春季正式實行,全冊共四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長),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單元(讓世界更美好)。四個單元的主題教育依次分別是:個人成長、地球環境、世界文化和全球發展。第一單元從個人成長主題出發,使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應得到尊重,學會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寬容的意義,養成友愛寬容的品質,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學會思考過去的事并從中得到經驗和教訓,從而完善自我,讓自己做得更好。第二單元從地球環境主題出發,使學生認識到地球的健康關系到人類的安危,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懂得環境保護的方法,并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自覺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
“舉手之勞做環保”的自覺性并從自己的身體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第三單元從世界文化主題出發,使學生了解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才能為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第四單元從全球發展主題出發,使學生認識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只有團結起來,形成共識,達成共通,互惠互利協同發展,才能為人類世界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對于學生們認識我們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也有一定的引導意義。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環境,需要我們人人努力為之奉獻力量。世界是多邊的不是單邊的,只有熱愛和平,用科技發展造福人類文明,才是地球家園上每一個成員共同的責任。
三、教學目的:
1.懂得每個人都應得到尊重,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
2懂得寬容的意義,養成友愛寬容的品質,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
3.
懂得反思的意義,養成反思的行為習慣,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
4.初步了解全球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等狀況,以及各個國家和地區采取的相關對策,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了解自已擁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樹立有權利也有義務的觀念。
5.了解我國曾經發生過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們在災害中團結互助的可貴精神,學習在自然災害中自護與互助。
6.養成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學習歷史的習慣:了解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之間的依存關系,能夠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7.初步感知身邊可觸可感的資源對人們的重要性,爭做環保小衛士。
8.知道科學技術與運用是如何推動社會的發展的。
9.通過收集中國在聯合國的聲音和聲影,整理中國參加聯合國活動的具體事例,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10.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環境。
四、教學重難點:
1.懂得每個人都應得到尊重;學會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2.懂得寬容的意義,學會如何寬容。
3.懂得反思的意義,養成反思的行為習慣。
4.明白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5.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預防自然災害。
6.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發祥地;知道要保護文明世界的文化遺產。
7.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尊重文化多樣性。
8.知道科學技術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影響,明白科技改變世界,科技讓夢想成真。
9.知道國際組織的分類及重要作用,了解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構成和作用,明白中國與國際組織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10.知道戰爭帶來的傷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國為推動和平做出巨大的貢獻。
五、教學措施:
1、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課內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教法與時俱進,適應學生的實際,以及新課改的需要。
4、經常開展與課堂有關的實踐活動,做到“知行統一”。
六、教學進度安排:
周次
教學內容
課時
1——2
1學會尊重
2
3
2學會寬容
2
4——5
3學會反思
2
6
4地球——我們的家園
2
7——8
5應對自然災害
2
9
6探訪古代文明
2
10——11
7多元文化
多樣魅力
2
12
8科技發展造福人類
2
13——14
9日益重要的國際組織
2
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