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宿舍文化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屆宿舍文化節活動取得了一些成就,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現將本屆宿舍文化節工作總結如下:
1、院領導和指導老師的重視和大力支持。此次宿舍文化節的各項工作得到了院各級領導、指導老師和輔導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2、“love愛”工作室的大力支持。此次宿舍文化節的各項工作也得到了“love愛”攝影工作室的大力支持,在宣傳方面,大學生自律委員會秘書處做了大量海報,宣傳此次活動,督察部在宿舍樓區拉了橫幅和豎幅為本次文化節造勢并預祝文化的成功舉辦,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在表彰方面,“love愛”攝影工作室為本屆宿舍文化節提供了所有獎項的獎品。
3、活動的框架:不管在做什么事,充分的準備和安排是事情成功的前提,在宿舍文化節前期準備匯總并確定了大體的框架,活動的各個環節都有詳細的流程安排,以保證宿舍文化節的順利開展。本屆宿舍文化節分三個步驟,一是準備階段,在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做好活動策劃書并呈交院領導審批,召開宿管部會議,對此次活動具體安排,通過海報、廣播通知、發策劃書至各系各班等方式,在全院范圍內對本次活動進行宣傳。二是評選階段,在此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制定評選方法、評選標準和評選人員。居室作品大賽則由全體宿舍參加比賽,先由院自律會組成評選小組,再有學處生評選小組評選出一二三等獎。三是總結階段,在本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獲獎宿舍進行拍照留影,舉辦頒獎大會對獲獎宿舍進行表彰,制做一期宣傳海報,對本次活動進行跟蹤報道。
本次活動開展還存在一些不足:
1、時間緊迫,準備不充分。
一、例會(10分)
例會于每周一晚九點在一號教學樓團委會議室舉行。請假每次扣量化分0.5分,遲到每次扣量化分1分,曠會每次扣量化分2分。
二、材料上交(10分)
要求各院系積極上交宿舍文化節所需材料。能及時而且按照要求上交者滿分,上交不及時或不全面細致者扣量化分0.5—1分,未上交者扣量化分2分。
三、校級活動(50分)
1、宿舍設計大賽(20分)
宿舍設計大賽活動量化分為活動參與面、獲獎情況二項。
(1)活動參與面(10分):要求各院系大一所有宿舍參與宿舍設計大賽。以大一所有宿舍數為基數,參與數每低于基數10%,扣量化分1分。
(2)獲獎情況(5分)一等獎所在院系得5分,二等獎所在院系得3分,三等獎所在院系得2分,無獲獎院系得1分。
2、宿舍安全知識講座(10分)
按照規定人數到會且會議期間紀律良好者10分,每少于規定人數10%扣1分。
3、宿舍經典語錄網上評比(20分)
各院系被評上一條經典語錄加2分,被評上一條優秀語錄加1分。加滿為止。
四、自主活動(20分)
1、各院系自主活動情況:基礎分為10分,以活動舉辦情況加相應的量化分。
2、各院系每舉辦一次自主活動可加相應量化分,每項活動滿分為5分。評分范圍包括活動計劃、活動總結和活動效果三項。
自主活動量化細則見附件。
五、宿舍文化節期間綜合表現(10分)
宿舍文化節期間,根據各院系在日常工作、舉辦活動情況和工作積極性等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定。
學生自律委員會
至我院開展第五屆“我型我show”學生宿舍文化節以來。我班積極響應院系的號召,開展一系列的活動。首先是宣傳工作,我們在每次開班會的時候都會傳達院系交給我們的任務,并尋求班上同學的意見。班團多次開會討論實施方案!并及時向系部報告班級的動態,配合系部的工作!
在本次活動中,是對我班的班委、團支部的一次考驗,也是一次綜合素質的提升。每當系上提出一個活動,我們都很認真的對待。為做好每次的活動大家都積極地參與。對每一個活動
班委、團支部的每一位同學都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為了讓班上的每位同學都能參與到其中來,相互之間做工作,大家分工合作。團結協作,任勞任怨,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班逐漸成為一個有凝聚力和號召力的班集體。
在“感恩父母”的活動中,每個人都參與了進來。表達對父母的愛。在做“異想天開diy”作品中,由于班上大多數同學都從未做過。很多同學都不愿意參與,后來我們討論,決定分工合作,我們一個作品由多個同學一起完成,大家都發揮自己的能力!“征文暨故事征集”中,我班一共選擇了四篇優秀的作品。它們都是出自自己內心的感受。我班也派出一位同學參加系部的演講比賽,雖然未能取得好的成績,但也積極地配合系部和班上的活動!為了創建示范寢室,我們每周組織班委到每個寢室檢查,提出不足的地方。為了把寢室打掃干凈,我們用刷子把寢室刷了個遍。也為班上出一份力。
可能我們在這次活動中,好多項目都沒有獲得理想的成績。可是我們明白,我們努力過,還在奮斗中。也在很多的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步!我班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成績的取得,得益于系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得益于輔導員老師的悉心、正確的指引,得益于全班46名同學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當然,我們也有不足之處,有待于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進一步改正,以期取得更大的成績。
弘揚宿舍文化展現家園風采
二、活動背景
宿舍是我們每個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保障,是交流情感、互相學習、開闊視野、完善自我的地方,也是我們展現個人能力的平臺。外出求學的年華里,宿舍是每個學子最溫馨的港灣,它承載了同學深厚的情感,見證了每個人成長的點滴。
正值第xx屆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展之際,隨著宿舍裝飾及文化設計大賽拉開帷幕,《新空間》編輯社開展征文活動,給同學們一個表達自我,提高文學修養,抒發對宿舍、對集體情感的機會。
三、活動目的
1.體現**大學生活園區工作人員對廣大學子的真誠關懷;
2.為同學們搭建展示寫作才華,表達宿舍感情的舞臺;
3.展現宿舍風采,弘揚宿舍的青春活力,深入寢室文化生活內涵,營造有特色的寢室文化氛圍,提倡寢室文明,提高學生自理能力;
4.增強團隊合作和寢室成員之間的凝聚力,豐富同學們的業余生活;
5.促進宿舍內部成員的情感交流,共建和諧生活;
6.為園區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四、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大學學生處園區教育管理辦公室
策劃承辦單位:《新空間》編輯社
五、活動時間
11月18日至12月3日
六、活動流程
1.前期策劃宣傳:
(1)宣傳單:向各個宿舍刊發宣傳單,并張貼在各宿舍樓下;
(2)食堂電子屏:將活動內容在南北院食堂的滾動條上進行宣傳。
(3)海報宣傳:在學校南北院的海報欄以及各宿舍樓下張貼海報(每天2次,每次南北院各3張);
(4)網絡宣傳:略
(5)學院宣傳:將征文信息通知各個學院,由學院號召學生投稿。
2.活動內容:從宣傳之日起開始面向全校范圍內征稿。
3.交稿方式:
(1)紙質稿件:交至辦公室或投至公寓樓下投稿箱;
(2)電子版發到郵箱:略
(3)電話交稿:略
4.稿件要求:
(1)注明姓名、學院、公寓名、宿舍號、聯系方式;
(2)標題3號黑體 正文4號楷體 a4紙;
(3)符合“我的宿舍情結”主題,可以是生活、學習、和諧、衛生、為園區建言獻策等;
(4)字數不限,體裁不限,原創;
(5)截稿時間11月28日。
5.稿件評審:
先由編輯社六個編輯每人為稿件打分,取平均分,再把所有稿件按分數排列,取前20名;再由園區相關老師評選決定。
6.獎項設置: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8名,優秀獎若干
7.將獲獎名單及優秀作品刊登在報紙上
8.頒發獎品和榮譽證書
七、經費預算
1.宣傳單XX份;
2.海報50張,筆2支,墨1瓶;
3.獎品若干,證書20個;
4.噴壺2個,糨糊4瓶;
5.膠布2卷。
征文啟事
——我的宿舍情結
在外出求學的歲月里,宿舍是每個學子最溫馨的港灣。它承載了我們所有的情感,見證了我們成長的點滴,小窩里的兄弟們或姐妹們共同分享著青春韶華里的喜怒哀樂。在第xx屆科技文化藝術節來臨之際,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抒發同學們熱愛宿舍熱愛集體的情感,同時也給廣大同學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新空間》特舉辦征文大賽,現面向全校學生征集稿件。
稿件要求:
1.符合“我的宿舍情結”主題,可以是生活、學習、和諧、衛生、為園區進言獻策等;
2.注明姓名、學院、年級、公寓名、宿舍號、聯系方式;
3.標題3號黑體 正文4號楷體 a4紙打印;
4.字數不限,體裁不限,原創。
交稿方式:
1.紙質稿件:交至辦公室或投至公寓樓下投稿箱;
2.電子版稿件發至郵箱:略
3.電話聯系:略
獎項設置:
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8名,優秀獎若干;
獲獎者將得到豐厚的獎品及獲獎證書,優秀作品將在本報刊登。
截稿時間:xx年11月28日
關鍵詞:歷史文化街區:綜合病房樓;人性化思考:功能模塊;城市肌理
中圖分類號:TU246.1+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422(2010)05-0124-03
江蘇省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位于常熟市老城區(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占地5.2萬m2,總建筑面積10萬m2,醫院內有清朝兩代帝師翁同和的私家園林――“之園”,其風景優美,典雅別致。園中有池,池中有島,古樹名木眾多,樹齡最高的已有2∞多年,園內亭臺樓榭,小橋流水,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神韻(見圖1)。
常熟市第一人民醫院為江蘇省首批二級甲等醫院,具有較雄厚的醫療技術實力和先進的醫療設備,即使在全國縣級醫院中業績也名列前茅,2006年受甲方委托,由山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擔常熟一院綜合病房樓工程的設計工作。綜合病房樓集診療、住院療養于一體,主要功能:住出院辦公、探視大廳、醫技用房、標準層護理單元(病房)、潔凈中心手術室、重癥監護(ICu)、潔凈中心配藥、中心消毒供應室等,功能及流線極為復雜。由于醫院位于常熟老城區,規劃設計條件限制較嚴。其中建筑限高;與“之園”的景觀協調;與傳統歷史街區風貌協調;綜合病房樓功能的復雜性,都給設計增加了難度,針對以上幾方面,談談常熟一院綜合病房樓的設計體會。
1 歷史文化街區對綜合病房樓的影響
位于常熟老城區的醫院建筑,其風格應體現南方地區“小橋流水”,“自墻黛瓦”的建筑風格。在總圖設計中將3.6萬m2病房樓劃整為零,在建筑基地較為緊張的情況下,分三幢(A樓、B樓、C樓)南北向布置(見圖2、3)。
AB樓為一期工程,C樓為二期。在總平面布局中,采用母題設計手法將A、B、C三樓交錯布置,體現病房樓建筑群的整體韻律和節奏,延續了原有歷史文化街區的肌理特征。在建筑單體上,采用入口灰空間的處理手法,(與門診樓人口設計手法一致)體現南方建筑通透、靈巧的建筑特征。外部造型在滿足歷史文化街區限高的要求下,采用深灰色坡屋頂建筑造型,較好地體現了蘇州地區建筑的特征(見圖4)。
2 虞山風景區與綜合病房樓的關聯
除了歷史文化街區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環境考慮因素,就是虞山。虞山自古就有圣賢與青山相伴的傳統,三千年前伸雍與泰佰讓國奔吳,他死后所葬之山改名為虞山。
虞山位于風景美麗的沙家浜畔,陽澄湖邊,素有“七溪流水貫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譽。虞山最高峰海拔263m,是常熟歷史文化積淀的歷史見證。規劃要求既不要遮擋虞山風景區的美景,起到“引山入城”的規劃構想,同時,又要使虞山成為古城區的背景,兩者相得益彰(見圖5)。
在總體布局及單體設計上,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巧于因借,達到規劃設計條件的要求。尤其在三元橋上觀看醫院全景,江南風格統一的門診、病房綜合樓在虞山優美的天際輪廓映襯下,更加渾然一體,典雅別致。
3 “之園”對綜合病房樓的影響
一個園林,尤其是精美的南方私家園林位于醫院基地中,擺在設計者面前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在總平面布局中,仔細研究了“之園”園林的品質及邊界特征,尋求建筑布局與原有園林布局的切入點,尤其是名木古樹的保護,空間視覺尺度,建筑色彩的協調等更是重中之重。
古樹的保護:在設計中,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盡量保護古樹。建成后主入口前就成功保留了一棵古樹。
空間尺度:由于規劃限高,八層左右的病房樓位于基地中是合適的,從“之園”中均有理想的視點觀賞到新建病房樓。
建筑色彩:色彩的選擇遵守歷史文化保護街區的有關規定,以白墻黛瓦為基調體現醫院建筑特征。
4 綜合病房樓功能的復雜化
4.1 功能組成
本工程為3.6萬m2綜合病房樓,層數為8層,其中四層為設備層,整個病房樓由A、B、C三幢樓組成,AB樓之間設四層裙房,形成病房樓的主體。功能如下:地下一層為地下車庫及設備用房,并設六級人防(二等人員掩蔽所)。一層:住出院大廳、婦產科病房、鮮花超市、職工餐廳、DSA、MR、CT等,二層:婦產科病房及產房,三層:手術室、ICU等,四層:(設備層)中心供應室、潔凈中心配藥,五一七層為標準護理單元屋頂設悶頂(見圖6)。
本工程主要技術指標如下:
總用地面積:52000m2
總建筑面積:36000m2
總床位數:489床
手術室間數:14間
lcu床位數:17床
4.2 各功能模塊的特點
4.2.1 潔凈中心手術室
①采用潔凈分區的設計理念,區分潔凈與污染區,合理安排各種人流、物流(見圖7)。
②與ICU有方便的交通聯系(二者位于同級別潔凈區域)。
③14間潔凈手術室。分百級、千級、萬級、十萬級等。
④病人流線:通過換床廳進入潔凈中心手術室。利用換床解決潔污分區問題。
⑤醫生流線:醫生通過強制衛生更衣進入潔凈中心手術室。
⑥污物流線:手術后產生的污物由污物電梯送至中心消毒供應室(四層設備層),消毒后送至各病區。
4.2.2 ICU部分
①采用潔污分區的設計思想,合理安排病人及醫生的流線(見圖7)。
②ICU采用中心大廳及單間監護的方式,周圍設醫療附屬用房。
③與潔凈中心手術部具有方便的交通聯系,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同在潔凈區有利于避免交叉感染。
4.2.3 潔凈中心配藥
位于設備層內。分營養用藥及青霉素兩部分,設醫生衛生通過,核對區,存放區,發放區,辦公區等,各區遵循潔凈中心配藥的工藝流程,合理布局,成為醫院各功能模塊中的亮點。
4.2.4 中心消毒供應室
位于設備層內。根據中心消毒供應室的工藝流程,分污染區、清潔區及潔凈區。為醫院特別是為手術室提供了符合要求的消毒物品。對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5 醫院設計中人性化設計思考
在醫院建筑設計中,人性化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病人的關懷,體現在醫院設計中的方方面面,大到總體布局,小到欄桿、扶手,無不與患者息息相關,筆者從以下幾個角度探討常熟一院綜合病房樓在^性化設計中的一些體會。
5.1 總圖設計中人性化設計要素
5.1.1 使醫院建筑處于一個優美的就醫環境中是對病人最大的人性化關懷。
①基地南側有河流及規劃的城市景觀道路,有充足的日照通風條件,為綜合病房樓提供了良好的城市景觀。
②單體ABC平面東側,在總圖布局中充分考慮了與“之園”的結合,建筑布局采用錯位布局,使病房對“之園”有更大的觀賞面,二者互為借景。
③四層屋頂設觀景平臺可觀賞虞山風景區。
5.1.2 建筑單體的人性化思考:
1)適宜的建筑模式尺度為病人的康復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病房尺寸:3.9m×7.8m,‘滿足三床間布局的規范要求,內配衛生間有利于病人使用。
2)單、復廊標準護理單元模式
在標準護理單元的設計中,平面采用單、復廊結合的形式,北側為醫療附屬用房,以醫護人員為主,南側為病房,以病人康復為主,流線的清晰,合理的功能分區,避免了交叉感染,為使用醫院的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人性化關懷。
3)標準層設標準病人浴室、開水間、備餐間
在標準層設計中安排病人浴室、開水問、備餐間,從生活的點點滴滴體現了對病人的關懷。
4)護士站的位置
護士站位于標準護理單元的中部,服務距離較短,開間7.8m,南側服務于患者,北側有利于醫務人員的使用且空間開放。
5)無障礙設計
建筑入口采用無障礙入口,在建筑內部設無障礙電梯、殘疾人廁所等。
6)建筑色彩與標識系統
A:室外色彩以南方的“白墻黛瓦”體現蘇州地區江南水鄉的風采,色調清淡雅致,有助于病人的康復。
B:在建筑內部根據不同病區的特點,采用不同色彩組合。如婦產科病房以暖紅色為主,充滿溫暖;標準病房以淺綠為主,寧靜、安詳。
c:整個醫院的標識系統的設計清晰明了,極大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尤其是公共空間的設計,一方面考慮整體內部空間藝術效果,另一方面以方便病人為主旨,每層通過不同色彩的設計,使整個醫院空間具有較強的可識別性。
7)“之園”園林空間的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