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石榴的藥用價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硫酸鎂;藥物外滲
靜脈輸液是臨床工作中常用的給藥途徑。由于各種原因,在輸液過程中容易發生藥物外滲。尤其是輸入對血管刺激性強的藥物時,一旦發生輸液藥物外滲,將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1],若不及時處理甚至會出現皮下組織壞死,給患者增加痛苦,易導致醫療糾紛。為探討治療輸液藥物外滲的方法,減輕患者痛苦,我科自2012年7月起開始對輸液藥物外滲者采取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配成混合液,先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每次濕敷2小時),再用50%硫酸鎂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每次濕敷2小時),如此交替進行。取得良好療效,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科發生輸液藥物外滲的住院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齡在25歲-66歲之間。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白60例。兩組患者的病情、血管情況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發生輸液外滲后,立即停止輸液,拔針,按壓穿刺點,待針眼處無出血時方可進行局部濕敷。
1.2.1 觀察組將2%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10mg、0.9%氯化鈉注射液10ml配成混合液,浸濕4cm×5cm的4層無菌紗布(紗布以不滴水為宜),將紗布打開,覆蓋在輸液局部腫脹處(紗布必須完全覆蓋輸液腫脹處),為了減少藥液的蒸發,防止污染被服,可在紗布上輕輕包裹一層保鮮膜,保鮮膜不可包裹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同時抬高患肢,如此持續濕敷2小時。2小時后去除紗布,讓患者休息30分鐘,再用浸有50%硫酸鎂的紗布濕敷患處2小時,(用50%硫酸鎂濕敷時也需在紗布上輕輕包裹一層保鮮膜,防止藥液過早蒸發)。如此交替濕敷,24小時內根據病情濕敷2~3個輪回。
1.2.2 對照組只采用浸有50%硫酸鎂的紗布(紗布上輕輕包裹一層保鮮膜)濕敷患處2小時/次,24小時內根據病情濕敷4~6次,同時抬高患肢。
1.3療效判斷標準 治療24小時后評價療效。局部紅腫、疼痛均消失為治愈;局部紅腫消退>50%,疼痛明顯減輕為好轉;紅腫范圍有所縮小,疼痛不變者為無效。治愈加好轉為總有效[2]。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組用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配成混合液,與50%硫酸鎂24小時內交替濕敷輸液腫脹處,總有效率為100%;而對照組只采用50%的硫酸鎂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總有效率為70%,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治療效果比較
組別 例數 治愈 好轉 無效 總有效率
觀察組 60 48 12 0 100%
對照組 60 18 24 18 70%
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
3 討論
3.1 臨床上常輸液外滲后,常采用50%硫酸鎂濕敷。因為50%硫酸鎂是高滲溶液,局部濕敷可利用50%硫酸鎂的高滲透壓平衡原理,減輕局部組織水腫,從而達到鎮痛消腫的目的。50%硫酸鎂濕敷輸液外滲腫脹處,有一定療效,但起效時間慢,尤其是對輸入血管刺激強的藥物引起的輸液外滲,療效欠佳。
3.2 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濕敷對輸液滲漏性損傷的療效顯著。利多卡因是臨床上常用的局麻藥,毒性小,無刺激性,作用快而持久[3]。使用含有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0.9%鹽水混合液浸濕的無菌紗布對輸液外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利多卡因可通過局部表面吸收,降低局部感受器的敏感性,從而減輕局部疼痛。同時,利多卡因能有效地緩解末梢血管痙攣,從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減輕局部組織缺血缺氧,防止局部組織壞死。由于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強而持久,對組織無刺激性。濕敷時間越長,效果越好,且無不良反應。地塞米松是一種長效的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作用。地塞米松能減輕炎癥早期毛細血管的滲出、水腫,從而減輕輸液外滲所致的局部紅腫、疼痛。50%硫酸鎂濕敷能利用其高滲作用減輕局部腫脹。因此,對輸液藥物外滲者采取2%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生理鹽水配成混合液,與50%硫酸鎂交替局部濕敷輸液腫脹處,比單純用50%硫酸鎂濕敷輸液腫脹處,療效要更好。同時從此次研究結果中可以看出,觀察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 小結
實踐證明, 對輸液藥物外滲者采用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加生理鹽水稀釋)配成混合液,先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每次濕敷2小時),再用50%硫酸鎂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每次濕敷2小時),如此交替進行,比單純用50%硫酸鎂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每次濕敷2小時),療效要好。因此我們得出結論:對輸液藥物外滲者采用2%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加生理鹽水稀釋)配成混合液,先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再用50%硫酸鎂對輸液腫脹處進行局部濕敷,如此交替進行,效果顯著,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王玉英,姚永梅.利多卡因與硫酸鎂濕敷治療輸液滲漏性損傷所致疼痛效果觀察[J].職業衛生與病傷,2009,24(6):384-385.
關鍵詞:石榴產業;發展空間;新品種引進
中圖分類號:F2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04-0215-02
一、石榴產業發展的廣闊空間
1.營養價值。石榴果實外形獨特,皮內百籽同房,籽粒晶瑩,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據測定石榴果實中,含糖11%~15%,可溶性果酸0.46%~0.68%,蛋白質0.226%~0.317%,還原性維生素C4.23mg~10.27mg/100g,磷8.9mg~10mg/100g,鉀216mg~249.1mg/100g,鈣1.06mg~2.98mg/100g,鎂6.5mg~6.76mg/100g,單寧59.8mg~73.4mg/100g。另外還含脂肪、18種氨基酸,其中8種是人體必需的,尤其是色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并且含量較高。具有兩大抗氧化成分——紅石榴多酚和花青素。石榴可食部分占15%~40%,果實含果汁率較高(36%~61%),不僅是生食鮮果,還可制作清涼飲料。
2.藥用價值。石榴還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據歷代醫學家及中醫臨床經驗證明,石榴具有生津化食,抗胃酸過多,軟化血管、解毒、降溫、有助于消化、抗胃潰瘍、降血脂和血糖,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石榴全身是寶,果皮、根、花均可入藥。其果皮中含有蘋果酸、鞣質、生物堿等成分,能有效地治療腹瀉、痢疾等癥和驅蟲功效;石榴花則有止血功能和明目效果。據美國研究人員報告,石榴汁具有抵制癌細胞的作用。所以,石榴也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果中之王。
3.突出的優勢。根系發達,須根較多,特別易于成活,一般栽植成活率都在95%以上;耐貯運性強,在室內常溫下可存放4~5個月,在簡易貯藏加藥劑處理的條件下,可貯藏至第二年4—5月,個別品種可貯藏至第二年新石榴上市,銷售壓力小且有利于建立大規模的生產基地;生長量大,樹冠形成快,投產早。一般栽后第二年投產,第三年畝產達500公斤,第四至五年進入盛果期。進入盛果期后,一般畝產可保持在1 500公斤左右,管理條件較好的高產園畝產可達2 000公斤以上;隱芽壽命長,更新能力強,正常結果年限長,一般正常結果年限可達幾十年,長的可達一百年以上;石榴樹管理粗放,生產成本低,病蟲害明顯少于其他果樹,特別適合技術水平低的農戶種植。
4.產業發展迅速。石榴原產中亞,向東傳播到印度和中國,向西傳播到地中海周邊的國家及世界其他各適生地。以色列、伊朗、阿富汗、黎巴嫩、敘利亞、印度、埃及、突尼斯、土庫曼斯坦、美國、日本、西班牙、法國、中國等近30多個國家均有石榴種植。
5.優良品種涌現。軟仔石榴以其獨特的風格而馳名。籽大、色紅、味甜,落地不沾塵土。籽粒中無核無渣,食之甜汁欲滴,滿腮生津,是宴賓佳品。軟籽石榴品種里面,瑪瑙軟籽石榴苗、河陰軟籽石榴苗、紅如意軟籽石榴苗都是以突尼斯軟籽石榴為根本培育出來的。紅如意軟籽甜石榴,屬于石榴品種中的精品,其特性是由突尼斯2號全軟核石榴和大果型黑籽甜石榴雜交而成,果皮濃紅色,著色面積達95%以上,外觀艷麗誘人,果個大(平均單果重475g,最大1 250g),汁液豐富,風味甘甜可口,百粒重大如玉米粒,色似紅寶石,核仁特軟可食用,品質極上。
6.前景。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的增大,中國石榴生產得到各層面的重視,面積和產量迅速擴大,質量和品質逐步提高,貯藏和加工業也得到支持和建設,出口的大門已經打開,市場前景看好。部分地區已經把石榴產業作為發展當地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建設新農村的支柱產業。業界普遍認為,石榴是許多適生區域農業結構調整的冷門項目,旅游觀光農業的首選樹種。
二、中國石榴產業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
1.優良軟仔石榴品種少。中國科研人員對中國石榴資源進行了調查、收集、分類等諸多研究工作,目前中國現有石榴品種資源238個,新選育品種50多個,從國外新引進品種4個。這些品種中軟籽石榴品種相對偏少,而其中口感無渣、食用舒適、不咯牙的精品品種則少之又少。中國石榴主產區主栽的石榴品種大紅甜、粉紅甜、大紅袍、天鵝蛋、銅皮、鐵皮等品種,果個偏小、籽粒小、核硬、果外觀不好、易裂果,沒有特色、吃一口滿嘴渣,食用極不方便。在中國的石榴品種資源中,皮色紅至深紅的大果型品種并且軟籽性狀較為突出的優良品種極少。
2.傳統品種退化。傳統品種退化嚴重,市場認可度低。生產上缺乏果實外觀漂亮(果實全面著濃紅色)、果實著色早(落花即著淺紅色)、早熟(鄭州地區9月10日左右成熟)、品質優良(純甜、可溶性固形物達15%以上)、籽粒紫紅色,汁多味甘甜,出汁率87.8%以上,核仁特軟(硬度2.9kg/m2以下)可食用,早果性好、豐產穩產、抗裂果、抗旱耐瘠薄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的可以更新換代的后備品種群體。由于品種一直得不到更新,品種單一的問題很突出,這種資源多樣性的缺乏直接導致石榴主產區抗性基因資源匱乏,產區病蟲害肆虐,損失巨大。
三、引進石榴新品種的必要性
1.原產地種質資源豐富,優良品種多。石榴雖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但并非中國原產。由于以色列、伊朗、阿富汗等中亞地區是石榴的原產地,因此該地區石榴種質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眾多。以色列、印度、土庫曼斯坦、西西里島、突尼斯、土耳其、泰國和地中海沿岸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進行了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和保存。其中,阿塞拜疆、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收集了200~300份材料。土庫曼斯坦遺傳資源試驗站建立了基因庫,收集了1 157份材料,是世界上收集石榴資源量最大的國家。在石榴資源鑒定和評價方面,國內外科研工作者在資源調查的基礎上,根據早實性、豐產性、耐貯性、外觀品質、果實品質、化學特性、籽粒硬度、糖酸含量、抗逆性、適應性和其他特殊性狀對各地的品種資源進行了篩選、鑒定,對品種資源的經濟性狀進行了模糊綜合評判。如西西里島、印度、土庫曼斯坦、南斯拉夫都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其中尤以以色列研究為多。
2.優良品種多樣化。以色列石榴(Punica granatum L.)新育成品種如Akko 128、P.G.118-19、Jellore、Bedana、Jabal 1、Jabal 2等以皮鮮紅、籽粒紅、果中等大,8月底至9月底成熟,軟籽、味甜而贏得良好口碑。通過引入當地的優異軟籽石榴資源及其配套栽培技術和繁育技術,為中國軟籽石榴生產提供新的候選基因型,可使中國石榴產區主栽品種多樣化,提高農業生產的安全性。利用引進品種作親本,可望在未來培育出新的優良種質資源,促進中國軟籽石榴生產的品種更新和新的基因型儲備。從而促進中國石榴產業專業化發展,促使石榴加工產業升級。該批石榴資源引進消化吸收后,對中國石榴特別是軟籽品種石榴的科研生產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3.市場需要。近年來,中國柑橘、蘋果等大宗水果的發展過剩,很多極有價值的小水果的生產被人們重視。市場上石榴鮮果一直是以中高檔果的身價面市,一般品種零售價在10元/公斤左右,平均單果重在500克以上的鮮果可達15元~20元/公斤。更有甚者,新軟籽品種石榴40元/公斤。因此,栽培石榴的經濟效益十分突出。如以畝產2000公斤計算,畝產值在2萬元以上,每畝可獲純利1.5萬元~1.8萬元;如以畝產3 500公斤計算,畝產值在3.5萬元以上,每畝可獲純利3萬元~3.2萬元。是目前經濟效益最高的小水果之一,也是目前國內應重點發展的小水果之一。
4.經濟效益。苗木方面,按五年生產3萬株苗木,每株30元計算,可收入90萬元。五年后按生產30萬株,每株按20元計算,可收入600萬元。扣除苗木引進費用70萬元及培育費3元/株×30萬株即90萬元,可盈利530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5.生態效益。石榴耐瘠薄、耐干旱,適生性較強,在丘陵、山坡和荒地均可種植,在市場上石榴鮮果一直是以中高檔果的身價面市,因此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同時由于石榴花期很長,顏色鮮艷,果實皮紅色艷,因此也是一個具有極具觀賞價值的樹種,同時是很好的退耕還林區或水土保持區的造林材料,也可作為很好的庭院、公園綠化美化植物。試驗基地在遠離大中城市的試驗基地,工業不發達,無三廢產生。尤其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引進的新品種栽培有嚴格的要求:一是不使用被污染的水源灌溉;二是使用腐熟的有機肥,不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有害物質的垃圾,硝態氮肥和未經腐熟的人糞尿、畜禽類以及未獲準的肥料產品;三是從果園生態系統出發,使用植物源農藥和礦物源農藥控制果園病蟲害,盡量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這些標準化管理措施的實施,對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條件,減少各種自然災害發生起到良好的作用。
6.社會效益。石榴不但果實能夠食用,花、果可以觀賞,而且石榴葉片可以制作石榴茶,殘次果可以加工石榴果汁和果酒,通過引進優異軟籽石榴資源栽培,可以調整農村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還能豐富商品市場。同時又能幫助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安置和城鎮下崗職工的就業,對于社會穩定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可見社會效益明顯。
參考文獻:
[1] 丁寶章,王遂義.河南植物志[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2.
[2] 呂中偉,王鵬,王東升,劉許成,許領軍.突尼斯軟籽石榴豐產栽培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09,(11).
關鍵詞 藥用植物;園林綠化;應用;前景
中圖分類號 S73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9-0211-02
我國自古就有栽培、改良藥用植物作為觀賞植物,大多數藥用植物除了藥用價值之外,還為人們提供食用、衣用、藥用、觀賞等多方面的價值,其花、葉或果實觀賞價值都很高[1-3];如、芍藥、百合、丹參、辛夷等藥用植物,都是著名的觀賞植物。藥用植物在園林植物中有其豐富的資源優勢和獨特的實用功能和觀賞價值,人們可以通過對其適宜栽培條件和繁殖技術的研究,擴大新穎、奇特觀賞植物的品種范圍;在現代園林綠化中合理利用藥用植物,讓藥用植物走進人們的生活視野,對普及藥用植物的科普知識,保護植物多樣性及穩定性,豐富我國園林觀賞植物品種具有深遠的意義[4-7]。
1 藥用植物概述
1.1 藥用植物的概念
藥用植物的概念可以從廣義和狹義2個方面進行闡述:廣義上是指根、莖、葉、花、果實等含有特殊的成分可供人類使用的植物;狹義上是指具有強身保健、治療疾病等作用的植物。6 000年前,人類就開始利用藥用植物,而對于園林景觀,藥用植物也與其歷史淵源深厚。因此,為了豐富園林景觀,可以在園林景觀的營建中引入藥用植物。
1.2 藥用植物的分類
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藥用植物的種類有11 146種,而在現階段園林景觀中具有較廣泛應用的藥用植物為200余種,主要為一至二年生草本及多年生宿根藥用植物。按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分為7類。一是喬木類。如銀杏、楊梅、辛夷、肉桂、樟樹、梅、枇杷等。二是竹類。如毛竹、紫竹、闊葉箬竹、苦竹等。三是灌木類。如梔子、沙棘、山楂、夾竹桃、杜鵑、無花果、木槿、結香等。四是藤本類。如獼猴桃、金銀花、薜荔、瓜蔞、常春藤、爬山虎、凌霄等。五是草本類。如百合、萬壽菊、鳳仙花、虞美人、雞冠花、金線蓮、石斛、芍藥、射干、石蒜等,大多為一至二年生或多年生陸生或水生草本植物。六是地被植物。如麥冬、吉祥草、虎耳草、百里香、諸葛菜、百脈根、垂盆草、酢漿草、沿階草等,大多為草本、蕨類、苔蘚及少數藤本、小灌木植物。七是多肉植物。 如仙人掌、石蓮花、蘆薈等仙人掌科、景天科、百合科等植物。
2 藥用植物在園林景觀綠化中的作用
2.1 觀賞價值
一是觀花、觀果、觀葉、觀莖、觀芽、觀姿態等。大多數的藥用植物不僅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中許多還有美麗奇特的花、葉、果實或形態等,觀賞價值很高,如曼陀羅、虎耳草、萱草、桔梗、射干、野、多花紫藤等。二是作為園林地被植物觀賞。藥用植物大多數呈蔭生或半蔭生狀態生長在偏僻的林緣地帶、山溝或稀疏樹叢下,其在郁閉度較高的林下也可以生長良好。因此,在城市園林景觀的綠化過程中,可采取精心的設計布局對藥用植物的生長環境進行營造,不僅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還可有益于人們的健康[8]。
2.2 保健作用
由于藥用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逐步釋放出具有一定醫藥作用的化學物質,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可作為自然療法中的一種。一是嗅覺感受。該類植物主要通過散發花香或特殊的氣味,給人們的嗅覺造成不同的感受,從而對其產生不同的功效。二是外療作用。外療作用主要是指木本植物通過其樹干、莖、葉等能產生、分泌多種不同的揮發物質,從而殺滅多種細菌、增強人體器官的生化功能。三是內療作用。內療作用主要是指利用該類藥用植物的根、莖、葉、花或果等按不同藥效采取內服或外用,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如曼陀羅、夾竹桃、射干、桔梗、野、萱草、虎耳草等。四是多功能保健作用。多功能保健作用是指有些植物不僅具有嗅覺感受、外療型特性,其花、葉、根等還可入藥內療,如桂花、銀杏、山楂、獼猴桃、無花果、枇杷等。
2.3 環保作用
一是凈化空氣。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三廢”日益增加,農業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使周邊的生態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害動植物的生長,也危害人類的生活和安全。因此,如何控制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已成為全世界各國人民日益關心與擔優的問題。而有些藥用植物除給人們提供氧氣外,還能吸收某些對人體有害的氣體。能吸收二氧化硫的藥用植物有桂花、山楂、接骨木、石榴、無患子、鳶尾、金銀花、無花果、紫珠、梔子、絡石、風仙花、木槿、玉簪、仙人掌類等。能吸收氯化氫的藥用植物有蒲葵、喜樹、泡桐、槐樹、木槿、夾竹桃、臭椿、桑、美人蕉、、香樟、一串紅等。能吸收氟化氫的藥用植物有丁香、連翹、地錦、杜仲、凌霄等。具有殺菌作用的植物有紅豆杉、馬尾松、紫薇、楓香、茉莉、薜荔等。具有滯塵作用的植物有鹽膚木、木莢蓉、烏桕、楝樹、棕櫚、核桃等。有些藥用植物對多種有毒有害氣體均具有抗性,如銀杏、女貞、石榴等樹種,能吸收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二是防風沙、降噪音等。利用藥用植物建立林帶,可起到防風沙、降噪音等效果。三是固土護坡。有些藥用植物根系發達,攀援性強,適應性廣,在河岸、路坡、池塘等處栽植可較好地發揮出固土護坡的作用;如金雞菊、黑心菊等,若栽植于高速公路等邊坡或城市的高架橋下,可降低養護成本。四是科普教育作用。觀賞藥用植物可增強人們的健康知識,如配以說明牌展示其藥用功效等,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傳統中藥,達到科普宣傳、寓教于樂的作用。
3 藥用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3.1 行道綠化
利用銀杏、香樟、桂花、小葉垂柳、核桃等藥用植物作為行道樹,為過往車輛及行人庇蔭,減少路面及反射光輻射,降溫、防風、滯塵、減弱噪音等,裝飾并美化街景;或在鐵路、公路以及工廠道路兩旁種植夾竹桃等抗污能力強的植物。
3.2 園林景觀
利用桂花、臘梅、紫薇、楓香、垂柳、丁香、構樹、夾竹桃等觀賞價值高的藥用植物在園林綠地中構成美麗景觀。
3.3 庭蔭綠化
利用銀杏、香樟、皂莢、臭椿、柿樹、黑棗等藥用植物作為庭蔭樹,在園林居住區或其他風景區中起庇蔭和裝點空間的作用。
3.4 垂直綠化與棚架綠化
利用木香、紫藤、爬山虎、忍冬、凌霄等藥用植物作為垂直綠化與棚架綠化,不僅可以提升觀賞效果,還能提高生態效益。
3.5 花壇、花徑、綠籬、花廊、花架、花門等綠化
利用月季、萬壽菊、美人蕉、玉簪、、三色堇、百日草、雞冠花等一至二年生草本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少量木本藥用植物布置花壇、花徑、綠籬、花廊、花架、花門等。
3.6 色塊、色帶、隔離帶等綠化
利用金葉女貞、千層金、杜鵑、山茶、月季、梔子花、茶梅、深山含笑等彩色藥用植物配置成不同的色塊、色帶等,用于點綴山坡、池畔、草坪及連接特殊景點等,或用于公路車道隔離帶、路緣等。
3.7 草坪、地被綠化
利用野牛草、竹節草、狗牙根、假儉草、玉簪、落地生根、大花馬齒莧、細葉結縷草等藥用植物作為草坪地被植物。
3.8 保健型園林藥用植物園綠化
利用一些能散發氣體殺菌、抗菌、抗病毒等功能的藥用植物構建保健型的生態小區、森林公園。為了獲得較好的保健效果,大多此類植物需要大規模或成片地進行栽植。按照園林設計的要求,建設一個園林景觀化藥用植物園(具有中醫藥文化特點)時完全選擇藥用植物是完全可能的。
4 園林藥用植物應用前景展望
目前,生物多樣性不斷喪失及環境的不斷惡化,導致了各種流行疾病發生幾率的增加,在此基礎上,傳統的醫藥更發揮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9]。因此,在營造園林景觀的過程中,大范圍地應用藥用植物成為可能,其應用的前景更加的廣泛。如果能將藥用植物的保健與藥用價值進行系統的歸納并積極探索,并在城市園林景觀中有意識地對其進行應用,這就為一種新型的集科學、文化、保健、藝術為一體的生態藥用植物園林的營造提供可能。同時,也為藥用植物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資源開發與保護研究、藥用植物的科普教育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利用藥用植物進行園林景觀的制作是我國園林藝術與我國傳統中醫藥結合的產物,其不僅將成為我國園林藝術的一大特點,也對世界園林園藝的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生態藥用植物園林向世界展示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和民族傳統醫藥學,為人們的生存空間創造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
5 參考文獻
[1] 劉合梅.淺議藥用植物在園林綠化領域的研究與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09(8):70-72.
[2] 瞿宏杰.藥用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07(24):44-46.
[3] 劉洋.藥用植物[J].浙江林業,2006(4):14.
[4] 董良漢.賞花與藥用植物[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
[5] 郭文場,劉穎.中國藥用花卉[M].北京:學術期刊出版社,1989.
[6] 許桂芳,吳鐵明,張朝陽.抗污染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林業調查規劃,2006,31(2):146-148.
[7] 王笑然,陳麗.利用植物的吸收凈化能力改善城市生態環境[J].太原科技,2003(3):21-23.
關鍵詞:石榴樹;生長結果;整形修剪
中圖分類號:S66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68
石榴樹(學名Punica granatum L),屬灌木或落葉喬木的單葉生植被。石榴果形呈球形、多籽、皮厚。石榴含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與豐富的營養價值。在中國,石榴具有多子多孫的寓意,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石榴已成為溫熱帶地區果農種植產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石榴樹生產的優化,保證石榴質量,對石榴樹生長結果習性與整形修剪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1 生長結果習性
石榴樹屬灌木或落葉喬木植被,品種多樣。石榴樹樹根相對健壯且容易生萌蘗,適當的對樹干的萌蘗進行處理,石榴樹的樹高可達到4~6m [1]。石榴樹樹冠分枝相對較多,樹冠內枝條幼期呈方形或多邊形,樹梢有刺,新舊樹梢具有交錯生長的特性。
石榴樹枝條細瘦且先端呈針刺,呈對生性。石榴樹在生長過程中,其枝條生長具有不規則性,長枝、徒長枝無頂芽,先端為針狀且常自行枯萎。石榴樹長枝基部易簇生短枝,營養充分時,其短枝的先端頂將抽生結果,在既定條件下,當營養不均衡時,其短枝在生長過程中仍為短枝;石榴樹健壯的徒長枝,1a內可長至1m以上,在其中部、上部又可生長2次枝條,且生命力強的2次枝條將會進行3次枝條生長,分枝與母枝呈直角水平伸展狀。
石榴樹結果多為結果母枝抽生結果,其結果母枝多為生長早、發育良好的春季生長的1次枝以及初夏時期的2次枝,花期長。短結果母枝的花芽易坐果,枝條相對粗壯,在生長過程中會進行分枝生長。1a2次生長期的石榴樹,將在春季、夏季或秋季抽生新梢,而1a1次生長期的石榴樹則是在秋季抽生新梢,其中春季抽生的新梢(春梢)的結果率相對較高[2]。
2 石榴樹整形
石榴樹整形是提升石榴樹生長質量,均衡石榴樹樹干、枝葉的營養分配,促進石榴增產,延長石榴樹盛果年限的重要舉措。目前,對石榴樹的整形主要有單主干自然半圓形整形與三主干開心形整形2種表現形式。
單主干自然半球形整形技術主要是在石榴樹栽植后,通過控制石榴樹根際萌蘗的生長情況得以實現的,通常情況下單主干自然半圓形樹形的樹干在離地面50cm范圍內不留枝條。單主干自然半圓形石榴樹整形具有成形早、果實大、產量高、生產穩定優勢。
三主干開心形整形技術是在石榴樹樹干距離地面33cm范圍內,保存3個主干,從而形成的開心形樹形。具有透光撫育性強,枝條分布均衡,石榴樹個體產量高,石榴果實質量高的優勢。
3 石榴樹修剪
3.1 石榴樹幼樹修剪
石榴樹栽植后,在其生長過程中,需對幼樹進行修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第1年,自然生長階段,不給予修剪;第2年,在3月份左右需對幼樹進行整形修剪,每株石榴樹保留3個以內生長良好的枝條作主干,并對主干臨近地面處的芽、梢進行不定期的疏除處理;第3年,在9月份左右進行石榴幼樹定形處理,將石榴樹主干上距離地面1m以下的枝條進行全部修剪,每個主干保留5個左右生長健壯的枝條作為生長主枝,樹高約1.5~2m之間。
3.2 石榴樹疏枝
石榴樹疏枝主要是對枯萎死枝、病蟲害枝、下垂枝、萌蘗生成嫩枝以及小枝進行全部疏除,用以保障樹冠的透光性、營養性、通風性。
在石榴樹生長過程中,也需對其的徒長枝進行適當的修剪,及時剪除主干以及主枝基部的徒長枝,對有利樹冠生長的徒長枝進行合理保留,一般3條以內為宜,用以提升樹冠光照性、提升其結果質量。
在7月中旬左右需對石榴樹側枝進修剪,將距離地面45cm左右的枝條進行剪除,用以保證上部側枝的生長。
3.3 其他修剪技術
在石榴樹生長過程中,為保障其生長的健康性、結果的優質性、高產性,應根據其生長的實際情況進行修剪處理。
根據樹齡的變化,在進行合理施肥與澆水管理外,對舊主干與側枝進行縮減處理,培養新主干與側枝,用以增加石榴樹結果年限。
由石榴樹生長結果習性可知,石榴樹混合芽常著生于短枝頂部及附近區域,因此在修剪時應避免對短枝短截不合理現象的發展。
注重對^度衰老以及凍死的石榴樹進行革新處理,將其地面部分進行割除,對新枝進行撫育,培育新植株,用以恢復生產。
3 結論
明確石榴樹生產結果習性,認知并掌握石榴樹整形與修剪技術對實現石榴樹生產質量的優化,提升果農經濟收益,推動石榴樹種植規模化、系統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本文對石榴樹生長結果習性與其整形修剪進行了探索與闡述。
參考文獻
關鍵詞:傳統文化;菊文化;時尚走向
1 與傳統文化
1.1 在我國的栽植歷史
與人類結緣甚早,起源于我國,已有3000年歷史,從初期700年中,人類采摘野生菊為食、為藥,到后來引進園圃進行人工栽植,逐漸演變為品種繁多的著名觀賞花卉。最早有關的記載是東周的《大戴禮記·夏小正》:“九月榮鞠。鞠,草也。鞠榮而樹麥,時之急也。”一名,見于周代古籍《埤雅》云:“菊本做鞠,從鞠窮也,花事至此而窮盡也,故謂之鞠”。不僅解釋了的命名來歷,也指出了古人以為一年中花事以菊的開放為終點。《禮記》月令篇“季秋之月,菊有黃華。”則對的花期和花色作了明確記載。唐代中國經由朝鮮傳到日本,1688年傳到歐洲,再傳到美洲。
1.2 與民俗文化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其中的民俗文化是廣大民眾所創造和傳承的文化現象,具有民族性與地方性的特征。我國民眾創造出來的菊文化與重陽節密切相關,包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唐代李欣《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詩:“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惡酒,湯餅茱萸香。”宋代《乾淳歲時記》記載:“都人是日飲新酒,泛黃簪菊,且各以菊糕為饋,以糖肉秫面雜物為之。”這些記載都為我們展示了古時重陽節人們飲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風俗。
1.3 的精神內涵
我國有豐富的菊文化,對有著特有的審美評價,并賦予特具的人格,也標志著我國的人文特征。因為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植物,在野外可以頑強生長,特別是在其它花卉都凋謝的秋天獨自開放,正是這樣的特性使詩人覺得超凡脫俗,有著自由不羈的靈魂,因此古代文人對非常推崇,也就對我國的菊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如屈原的《離騷》中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歌頌了的高潔,自此確定了品格的基調,為后世所遵循。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名句一出,幾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黃巢的“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既贊賞了迎霜斗雪的頑強性格,又表現了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我們把人格化,視它清高自潔、有傲骨,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觀念,是千百年來封建社會的士大夫知識階層的文化認同。
2 與文學
(1)在萬花凋零之際仍凌霜開放,得名“傲霜”,源自蘇軾《贈劉景文》:“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2)被喻為“隱君子”,源自宋代周敦頤《愛蓮說》:“菊,花之隱逸者也;(3)可增添生活情趣,如唐代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4)我國古人觸景生情,詩篇中的花卉就擁有了詩人自己的生命,被賦予了憂喜愛憎的情感。 如黃巢的《詠菊》:“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表達了他敢于沖天摧毀封建王朝黑暗統治的豪情壯志。
3 與時尚走向
3.1 與服飾
從漢代起,簪花的習俗已經在文獻中開始出現。考古發掘表明,東漢時川蜀的婦女簪花已非常流行。后來,人們又稱簪花為“插花”,春天多簪牡丹、芍藥,夏天多簪石榴、茉莉,秋天多簪、秋葵等。重陽節簪菊風行,唐杜牧詩《九日齊山登高》云:“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須插滿頭歸。”
我國人民自古喜歡刺繡,著名的有蘇繡、湘繡、蜀繡、卞繡等。在刺繡圖案中,云紋、瑞獸、花鳥魚蟲是常見的主題,而因其淡雅、高潔的品質,更為大眾所喜愛。在當今國際服飾流行趨勢中,一直盛行中國元素風,也因此走向了更廣泛的舞臺。
3.2 與美食
有藥用價值,見《神農本草經》:“久服利血,輕身耐老延年。” 既為百草上品,其藥用價值更被追求長壽成仙的道教借用,認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東晉道士葛洪《神仙傳》云:“康風子服甘,柏實散,乃得仙。”性微寒、味甘苦、涼,入肺、肝經,可主治感冒風熱、頭痛、腫毒等癥,久食有明目、解毒等功效,因此大眾喜歡飲酒、茶、食菊糕。
入饌歷史悠久,唐·陸龜蒙《杞菊賦》序中說自己在住宅的空地上“皆樹以杞菊,春苗姿肥,得以采摘,供左右杯案”。在民間作為菜肴之一也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可拌肚絲、燴魚片、炒兔肉、煨豆腐,不僅有保健作用,而且清香色美、鮮嫩爽口、誘人食欲。
3.3 與旅游
為我國多個城市的市花,如太原市、開封市、湘潭市、中山市等,而開封、桐鄉、北京等地舉辦的展,已名聞全國,成了人們賞菊的最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