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行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上期報道友良玩具新的營銷方式――聯合廠家直銷新理念后,玩具產品銷向全國。他的銷路也廣起來了,其中有一個節能爐具廠的老總找到他,要他做新一代節能王的。友良拿了兩個樣品反復試驗,看看到底省不省煤氣,能省多少。他在同一個雙灶煤氣灶上,用兩個同樣的鍋燒一樣的水,得出燒水速度一樣,證明左右灶頭提供的煤氣量是一樣的,再用一個灶裝上節能王,同樣鍋里各放200毫升的冷水,普通灶燒開要2分20秒,而紅外線灶頭只要1分24秒,精確得出節能40%,再燒相同的2斤米,得出還是能節能40%左右的結論。
友良的疑問也代表了很多讀者的普遍心理,現在將讀者關心的幾個問題進行統一答復。
1、節能王有什么優點?
答:具有高效節能、低污染、經濟實用、安裝簡單,硬度勻均,強度高,密度小(重量輕),遇水遇油不開裂,不爆裂,燃燒平穩,燃燒非常均勻,升溫迅速,普通煤氣灶火焰溫度只能達到500多度,而節能王可達到1000多度。高出一倍。
2、如果這產品效果真的這么好,為什么價格零售僅15元?
答:節能王是在原來的紅外線灶基礎上技術升級,同時去掉了老紅外線灶的鑄鐵部分,它是一個直徑18cm的芯片,從原先50多元降低到現在的15元。
3、產品怎么樣辨別真假?
答:該品匯聚西班牙、德國、韓國等先進節能技術精華,凝聚5年潛心研究開發成果,將來會有許多的仿冒產品出現,外包裝技術都可以仿真,而真正的產品節能效果卻不能仿真。還有產品使用一兩次后顏色由米黃變成銀灰色,仿冒的是不會變色的。
老王兩兄弟是來友良這里第一個進貨的,他每天到夜市放煤氣灶現場試驗節能效果,一晚至少能賣上100個,進貨價是6元,賣15元,每個利潤9元,一晚下來兩個人凈賺900元。
相關鏈接:該產品的加盟方式靈活,如對產品性能質疑,可以購買樣品;加盟試銷套餐A:380元(送300元的產品、廣告牌、營銷方案);加盟試銷套餐B:680元(送800元的產品、廣告牌、營銷方案);批發一箱(360個)起批,符合條件的可設獨家。
電話:13516849246
[關鍵詞] 福建省 節能減排 技術研究
“十一五”是福建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國家繼續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重化工業的特征將更加明顯,結構性污染問題還會加劇,對環境的承載將產生更大的壓力。資源利用率低、單位產品能耗高已經成為福建省經濟增長、地區實力提升、企業競爭力加強的主要障礙。本文研究福建省各重點行業所需的節能減排技術,為政府和企業提供科學的、客觀的、具有前瞻性的決策依據,推進福建省節能減排達到預期目標。
1 福建省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1.1 主要目標
“十一五”期間,隨著經濟增長方式進一步改變,福建省產業集聚和集群不斷發育壯大,現代化建設與工業化進程將同步推進,但經濟發展仍處于粗放型階段,經濟增長依靠高投入。為此,福建省制訂了《福建省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并提出“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的主要目標是: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0.94噸標準煤下降到0.79噸標準煤以下,降低16%;全省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標二氧化硫為42.4萬噸,比2005年削減8%;化學需氧量為37.50萬噸,比2005年削減4.8%,其中2008年總量不超過38.45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不低于60%,降低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福建省主要從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合理規劃布局,實施區域整治工程;加強重點項目治理等方面落實《福建省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
1.2 主要任務
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必須加大淘汰電力、鋼鐵、建材、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全面取締關閉國家明令取締淘汰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加強日常監管,特別是小冶煉、小造紙、小化工、皮革制造等廢氣、廢水污染嚴重的企業。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淘汰落后產能。
目前能源消耗主要存在于冶金、化工、印染、火電等行業,福建省根據各個行業的經濟發展和能源消耗情況,提出各個行業的節能減排任務。為達到節能減排目標,應重點實施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耗能行業工業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建筑節能等節能示范工程項目。
而要達到這些任務和目標,就必須推進技術進步、工藝改進。化工行業需加強合成氨、燒堿、電石和石油煉化節能;印染行業應研究開發低污染、節水型的新工藝技術;而火電行業作為SO2排放的大戶,研究先進的脫硫工藝并實現煙氣脫硫國產化是目前迫切需要;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重點應以節能為主,落實水泥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冶金行業廢氣排放量大,應提高廢氣治理方面的技術;造紙行業能耗高、污染大,應淘汰落后產能,開發回用技術。
2 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技術
福建省高污染和高消耗的重點行業有:化工、印染、火電、水泥、冶金和造紙等。根據各行業不同的現狀,可采用不同技術,主要的節能減排技術有:
2.1 化工行業
合成氨原料氣凈化精制技術──雙甲新工藝;合成氨氣體凈化新工藝──NHD技術;天然氣換熱式轉化造氣新工藝及換熱式轉化爐;水煤漿加壓氣化制合成氣;磷酸生產廢水封閉循環技術;干法乙炔工藝等。
2.2 印染行業
低污染、節水型印染新工藝是一項系統化的印染工藝技術,是和品種、助劑、設備同步發展的。福建省印染行業可以采用的節能減排新工藝有:酶法退漿工藝;棉布前處理冷軋堆一步法工藝;氧漂后的生物酶脫氧工藝;等離子織物整理新技術;霧染色工藝;紅外線定向輻射器代替普通電熱原件及煤氣技術;超臨界流體染色(SFD)新工藝。新設備有:連續軋染生產自動在線檢測控制系統,實現連續軋染色差的在線檢測與控制;染色機冷凝水和冷卻水的回收使用。染化料、助劑的選擇方面應用環保型固色劑、助劑;采用已通過生態紡織品認證的產品和高效活性染料。在綜合回用技術上,采用新型吸附劑吸附回收重金屬;超濾法回收染料、漿料;漂洗水的回用及脫色劑再生。
2.3 火電行業
側重于煙氣脫硫技術與設備國產化,福建省主要的煙氣脫硫工藝可以采用:石灰石――石膏法煙氣脫硫工藝;旋轉噴霧干燥煙氣脫硫工藝;爐內噴鈣尾部增濕煙氣脫硫工藝;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工藝;海水脫硫工藝。各個工藝都有其優缺點,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優化選擇。
2.4 水泥行業
福建省水泥行業可以通過運用先進的技術減少污染排放,增加原料利用效率,利用余熱發電等方式來節約能源,主要技術有:工業廢渣取代水泥生產用原材料或混合材料;低溫余熱發電;利用水泥窯處置廢棄物;擠壓聯合粉磨工藝技術;新型干法水泥窯純余熱發電技術;散裝水泥裝、運、儲、用技術;摻用工業廢渣生產復合水泥技術;新型干法水泥采用低揮發份煤技術。
2.5 冶金行業
福建省冶金行業主要節能減排技術需求有:焦爐煤氣脫硫脫氰;高爐余壓發電(TRT);焦化干法熄焦;高爐煤氣干法除塵;高爐煤氣燃氣輪機發電節能技術。
2.6 造紙行業
福建省造紙行業廢水削減技術可以采納:洗滌―篩漿系統用水的封閉循環串聯洗選技術;無元素氯漂白技術(ECF);廢紙中印刷油墨高效脫除技術及裝備;超高得率制漿技術等其它清潔生產工藝技術。中小造紙企業黑液處理技術有:黑液的資源化―高速離心噴霧干燥處理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流體技術。
3 結論
以化工行業、印染行業、火電行業、水泥行業、冶金行業、造紙行業的新技術為重點,與節能減排的任務緊密結合,提出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的技術,以推進福建省節能減排達到預期目標。
參考文獻:
[1] 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福建省節能減排及循環經濟技術需求研究報告[R], 2009~2010.
[2] 陶從喜.水泥工業節能減排技術及裝備的研究進展[J].硅酸鹽通報,2009,(5):980-985.
關鍵詞 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最佳可獲得技術
中圖分類號 X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2104(2012)08-0016-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03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陷入了“國際壓力陡然增大”和“國內經濟發展現實”的矛盾。一方面中國已經向國際社會做出公開承諾:到202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另一方面中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現代化基礎設施還需要一定時期的積累過程,我國國內經濟發展還需要一定的爬坡期,相應的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的排放還會快速增加。2010年中國的能源消耗為32.5億t標準煤,約占世界總量的20%,預計到2020年的能源消耗將達到45-48億t標準煤[1-2]。水泥生產過程會帶來一定的溫室氣體的排放,約占全球人類活動排放的5%。模型估計顯示2050年世界水泥產量將達到36.9億t,高情景顯示2050年產量有可能達到44億t。全球水泥生產從2000年到2006年增長了54%,同期的排放量從5.6億t,增加到18.8億t[3]。
水泥行業是中國的傳統基礎工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統計數據顯示到2010年我國水泥產量已突破18.8億t,連續25年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年產量超過世界的50%。根據初步測算,2009年水泥部門的能源消耗量約為1.53億t標準煤,約占當年能源消耗量的5%[4],對于中國未來水泥產量的預測,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5]對中國未來水泥產量有一個深入的研究,結果顯示我國水泥產量將在2020年左右達到峰值,三種不同情景下分別為14.91億t、18.42億t和21.84億t,之后逐步回落,到2030年分別為8.50億t、11.43億t和15.99億t。同時水泥行業節能減排也列入了國家重點關注的行業。千家企業節能行動實施方案水泥企業是重點之一;重點耗能行業能效對標活動水泥行業名列其中;“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水泥余熱發電”占據其一,26種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中,水泥榜上有名等。這些情況一方面說明了水泥行業未來仍將是耗能大戶,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水泥行業節能潛力很大。本文通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和數據收集,在識別了18種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的典型技術基礎上,以日產5 000 t的生產線作為基準,通過邊際減排成本的測算,定量分析了水泥部門的減排潛力和減排成本,并給出技術發展的政策建議。
1 中國水泥企業技術水平和能效概況
目前,中國每t水泥生產的平均熱耗和平均電耗分別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15%和10%。據統計,2009年中國水泥產量突破16.48億t,當年的燃料、電力消耗達到1.86億t和1 376億kW?h時[4],為全社會煤炭消耗量的6.62%、電力消耗量的4%,水泥生產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達10億t, 占全國工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17.85%以上。可見,水泥工業的節能減排對我國工業整體節能減排工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國水泥企業眾多,技術差異較大,既有一批工藝落后、設備陳舊、能耗高的立窯生產線,其產能比重已經由2003的72%降低到2005年的55%;還有技術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技術,大大提高了熱效率,生產具有優質、高效、低耗、環保的優點。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重2003年僅為20%,2005年提高到40%,2007年55%,2009年達72.7%(見圖1)。
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水泥行業還具有一定的減排空間。
近年來通過逐步淘汰低能耗的長干法窯和濕法窯等,實現了可觀的節能減排量。噸水泥綜合能耗已經由2005年的129 kg標煤降低到2009年的104 kg,降低了20%(見圖2)。
2 水泥生產節能減排的最佳可獲得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水泥生產工藝技術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從最早期間隔式生產的土立窯發展成為目前廣泛采用的新型干法預分解窯,實現了水泥的連續生產,窯爐單機產量也從10 t/d增加到5 000 t/d以上,更為顯著的是水泥生產能耗也大大降低。水泥生產工藝技術的進步包括窯爐工藝、粉磨工藝及過程優化等幾個重要方面,并且貫穿原料礦山開采、生料制備、熟料煅燒、水泥粉磨等生產工藝全過程。
論文摘要:計劃行為理論認為,行為的意愿是影響行為最直接的因素,行為意愿反過來受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基于課題“企業節能減排意愿調查”的研究及計劃進行為理論視角,就相關因素進行實地調查分析,提出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框架,并為江西省企業節能減排工作順利進展提出建議。
論文關鍵詞:企業節能減排;計劃行為理論;意愿
1引言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壓力的矛盾日趨尖銳,為解決該矛盾和確保兩者間的動態平衡,必須有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強化技術創新,才能實現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目前,國內外對節能減排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類:第一,國家部門對各類企業進行的節能減排摸底調查,目的在于明確當前節能減排工作的形勢和任務,根據調查結果開展節能減排研究,制訂促進節能減排的工作思路、目標及政策措施。第二,針對家庭和個人在生活方面的節能減排調查,能夠有效提高公民節能意識,促進節能減排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第三,關于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調查,通過調查,能夠及時了解企業節能、排污狀況,為企業決策提供有效參考,并促進節能減排相關技術和措施的改進。
這一研究,不僅囊括了大部分以前與此相關的各種調查結果,也獲得了影響企業節能減排意愿的因素的原始資料和數據,補充當前針對企業節能減排意愿調查的空白。
同時,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能為政府的節能減排工作提出建議,并通過研究人員的努力,提高企業承擔環保公共責任的主動性,發揮企業在環保低碳事業中的重要作用。
2計劃行為理論(TPB)
計劃行為理論(TPB),是由美國學者Ajzen和Fishbein在理性行為理論(TRA)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社會學領域研究行為意愿方面廣為認可的一種理論,在各個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因其對行為態度、主觀規范、感知行為控制這些中間變量的引入,使得態度與行為之間的聯系表現的更加明顯,也同時增強了該理論對實際行為的解釋力和預測力。
計劃行為理論從信息加工的角度、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出發點解釋主體行為的~般決策,該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經過深思熟慮計劃的結果,行為的意愿是影響行為最直接的因素,行為意愿可以由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來預測,其中感知行為控制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著行為。計劃行為理論主要包含以下幾個觀點:
(1)非完全意志控制的行為不僅受行為意愿的影響,還受個人能力、機會、資源等實際控制條件的制約,在實際控制條件充分的情況下,行為意愿直接決定行為;
(2)實際控制條件通過準確的感知行為反映,因此感知行為可作為實際控制條件的替代指標,直接預測行為發生的可能性,預測的準確性依賴于感知行為控制的真實程度;
(3)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的認知與情緒基礎是信念,但在特定時間和環境下,只有少量信念可以被獲取;
(4)個人和社會文化等因素(如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經驗、人格等)通過信念間接影響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感知行為控制,從而最終影響行為意愿和行為。一般來講,行為態度越積極,得到的重要支持越大,感知行為控制越強,行為的意愿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關于節能減排的決策是企業在新經濟形勢下的戰略性選擇,而企業的戰略性選擇行為是企業管理者主體如CEO或由主體組成機構基于內外環境分析的理性決策行為;鑒于TPB理論對主體行為的良好解釋力結合國內企業管理現狀,本文力圖將TPB理論引入影響企業的節能減排意愿因素的分析中,從計劃行為理論出發,提出分析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框架,并就相關因素進行定性與定量的分析。
TPB認為行為意愿(BI)即主體執行特定目標行為的意愿,反映了主體完成特定行為的意愿強度。就企業節能減排行為而言,節能減排意愿越強,就越有可能推行節能減排活動。
行為態度(AB)指主體對某種行為所存在的一般而穩定的傾向或立場。就企業節能減排行為態度而言,則是指企業對節能減排所持的積極或消極的態度。一般地,企業的節能減排行為態度受主體擁有的大量有關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可能結果和對行為結果評估的信念影響,對企業節能減排的戰略作用認識越深刻、對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越強,對企業節能減排的結果預期收益越好,則態度越積極。具體包括以下可能素:經營目標、經濟風險、消費需求、競爭水平等。
主觀規范(SN)即是主體在決策是否執行某特定目標行為時感知到的社會壓力,它反映的是重要他人或團體,如:政府,輿論媒體,股東對主體決策行為的影響。就企業節能減排的主觀規范而言,它受企業對重要他人或團隊對其是否執行企業節能減排行為的意向和期望的信念影響。具體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府壓力、媒體壓力、市場壓力、內部阻力等。
知覺行為控制(PBC)是指主體感知到執行某特定行為容易或困難程度,它反映的是主體對促進或阻礙行為因素及其影響強度的影響。就有關企業節能減排的知覺行為控制而言,它由企業對促進或阻礙行為因素及其影響強度感知的信念決定。具體包括以下可能因素:政策優惠、金融支持、節能技術、專業人才、自有資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協作交流等。
課題選取了46個具有代表性的江西省內企業進行問卷和訪談調研,搜集原始資料和數據,可供深入研究各相關因素對企業節能減排意愿的影響。
通過調查并結合TPB模型分析,歸納出各種影響因素,如圖所示:
依據TPB的觀點,在做出節能減排(行為)決策時,企業的管理者所擁有的大量相關信念,在特定時間和環境下只有少量能夠突顯,這些突顯的信念通過影響企業管理者關于節能減排的行為態度、決策時感知的社會壓力和對可能促進或阻礙節能減排執行的因素與強度的認知來影響企業最終的節能減排行為意愿和行為。
3企業節能減排的TPB分析
3.1企業節能減排中的行為態度
行為態度,指決策者對目標行為所持的積極或者消極的主觀評價,即決策者認為該行為是有利或是不利的。在節能減排決策中,決策者對節能減排的主觀評價更為積極,則越容易實施行為,反之則難以實施行為。節能減排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主要有四個方面,即經營目標、經濟風險、消費需求、競爭水平。在調查中,46.7%的企業認為本單位的節能減排措施對利潤的貢獻率低于5,其余企業則認為貢獻率處于5%到10%之間。同時,74.8%的企業認為競爭對手愿意自主開展環保和節能降耗工作(其中34.8%的企業認為“非常愿意”)。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的企業認為節能減排有利于企業滿足消費需求、實現利潤,節能減排行為的經濟風險可控,并且能使企業在競爭力水平上有所提升。
這些因素整體產生的積極影響,能促使企業加強行為信念,對行為的實現將產生正面影響。
3.2企業節能減排中的主觀規范
主觀規范是指,決策者在進行該行為時所感受到的社會壓力,通常表現為對決策者最具影響力的個人或團體對該行為的影響作用大小。在企業節能減排中,這種社會壓力反映為管制壓力、輿論壓力和市場壓力三個方面。管制壓力來自政府監督,輿論壓力來自消費者和社會公眾,而市場壓力來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競爭者和消費者等。例如,2008年江西省相關監督部門對全省18家“千家節能行動企業”和百家重點耗能企業進行節能目標考核,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表揚超額完成任務企業,并通報批評未完成年度節能目標企業,勒令未完成目標企業在限定日期內報送整改專題報告,深刻分析未完成目標原因,并著手整改,管制壓力可見一斑。此外,32.6%的被調查企業認為,其單位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上級部門要求在當前全世界呼吁“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對任何一家企業而言,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社會大眾,對于企業的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正從期望向要求過度,同時,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都已不得不接受行業內生存和競爭的壓力,不可避免的向節能減排邁出步伐。企業的重要影響個人或團體中,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講,企業都承受著空前的節能減排壓力。
3.3企業節能減排中的知覺行為控制
知覺行為控制指的是,決策者在實施行為時所意識到的促進和阻礙這一行為的因素,即當決策者認為自己所掌握的資源和機會越多,可能碰到的阻礙越少,則知覺行為控制越強,亦即是說越可能實施行為企業節能減排中,影響知覺行為控制的因素概括有,政策優惠、金融支持、節能技術、專業人才、自由資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協作交流等幾個方面。
本研究中,被調查企業所使用過的節能技術,技術所屬企業中有93.5%的企業認為節能技術和產品能起到明顯效果,只是效果大小存在差異。65.2%的企業設置了節能減排專職人員,在節能減排上的資金投入54.3%的企業低于100萬元人民幣,而投入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l8家(其中包含投入1000萬以上的企業2家),占被調查企業的39.1%。企業節能減排相關制度建立方面,能源計量制度、能源消費統計與報告制度、節能減排考核制度,節能減排工作責任制四項制度中,對于其中任一制度而言,大約均有一半的企業已經建立,另外,有36.8%的企業制定了年度節能減排計劃。以上包含了企業節能減排行為,在知覺行為控制中被促進的方面。
對于知覺行為控制中的阻礙因素方面,本項調查中54.3%的企業不知道實施清潔生產項目方面的申請補貼情況,這意味著監管方與企業關于政策優惠方面的信息并不對稱。被調查企業中,認為節能降耗成本太高、嚴重影響企業未來的發展的企業占36.8%,認為企業還不具備相應的技術資金條件的占43.5,認為環保、節能降耗的相關優惠政策太少的占56.5%,同時,19.6%的企業認為自己未能全面掌握有關環保及節能降耗標準方面的信息,50.0%的企業認為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管理模式的推廣交流平臺,無法準確及時的了解和選擇節能降耗技術產品,41.3%的企業認為市場上的節能技術成熟度不高、無法真正讓企業節能,13.0%的企業認為節能降耗投資較大,缺少銀行貸款方面優惠。以上因素的阻礙作用,成為了抑制企業節能減排有效實施的關鍵。
3.4綜述
根據TPB模型,在行為態度上,被調查企業認為節能減排對企業長遠而言影響是積極的,并且在企業決策者的主觀規范信念中,企業因受到各方面的壓力,不得不開展和進行節能減排。在計劃行為理論中,行為意向是導致行為的直接因素,而以上兩個因素加強了企業節能減排的行為意向,然而,在影響行為意愿的第三因素——知覺行為控制中,企業雖已掌握一定可利用的資源和機會,如節能減排的政策優惠、信貸支持、節能制度建設等,但企業切實的節能減排行為仍受到較大的阻礙,如資金不足、缺少更加有效的技術、節能收益較低,綜上而言,企業面臨的問題是節能減排成本過高而所獲得的支持和收益不足,由此得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則是,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資源、機會和支持,破除阻礙節能減排行為的障礙。
4結論與展望
通過以上對影響企業節能減排意愿的因素的分析,要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必須從影響企業管理者感知企業節能減排工作控制的影響因素著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電能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我國的電能主要通過火力發電的方式發出,對能源的消耗較大,而且對環境的污染也較為嚴重。在低碳經濟模式的推廣執行下,電力行業首當其沖,本文對低碳經濟背景下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路徑進行了探索,分析清潔能源在電力行業節能減排中使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關鍵詞:
低碳經濟;電力行業;節能減排
一、引言
隨著全球的氣候越趨于變暖,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應用。國際上的發達國家已經開始開展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投資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科學研究,重點是發展“低碳技術”,與此同時,這些國家還對自身的能源使用、產業結構、生產技術,以及貿易方式進行了相對性調整,其目的就是在低碳時代搶占科技研發和使用的先機,可見低碳經濟的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然打響。在我國,由于以往粗獷的發展,雖然經濟得到了迅猛增長,但是,經濟增長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就是環境惡化嚴重。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工廠林立,工業生產遍及大江南北,但是我國的工廠排放的廢氣卻對大氣形成了污染,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造成了溫室效應。鑒于以上客觀事實,以及國際社會對低碳經濟的提倡,我國也開始推行低碳經濟,著手打造低碳環保的工業生產模式。由于我國的發電廠主要是火力發電,火力發電燃燒煤炭和天然氣,其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多,在低碳經濟模式下,電力行業首當其沖。所以對低碳經濟背景下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實現路徑進行分析研究,探索適用于電力行業的節能減排方式是很有必要的[1~3]。
二、火力發電節能減排的措施
我國的火力發電廠的裝機容量最新統計到了2008年,而且目前的擴建規模一直很迅速,截止到2008年底,全國發電設備總容量7.9253億千瓦,其中火電6.0132億千瓦,約占總容量的75%。目前,我國的火力發電行業主要消耗的是煤炭,在全國的煤炭消耗中,電煤占到了50%以上,與此同時,發電廠大規模燃燒煤炭導致了其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煙塵等燃燒產物的排量對我國的大氣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電力行業既是能源的消耗體,又是能源的產生體,電力行業的和諧穩定發展關系到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所以在低碳經濟模式下,電力行業進行節能減排符合我國的發展潮流和人們的需求。
(一)控制小電廠,鼓勵大型火力發電企業。目前,我國的火力發電廠數目眾多,發電廠的規模也參差不齊,有規模龐大的裝備精良的大型火力發電廠,也有規模很小,設備老舊的小型電廠,在低碳經濟模式下,我國的火力發電行業已經站在了風口浪尖。小規模的發電廠存在運行效率低下,能源消耗較高的缺點,由于其機組相對老舊,燃煤質量較差,煙塵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的處理都不能到位,地處比較偏遠,人員管理難度較大,所以小規模發電廠應該予以控制,甚至是裁撤。大規模火力發電廠的設備比較先進,人員配比也相對合理,大規模電廠可以投入使用先進的發電設備,例如引進先進的臨界發電機組,超臨界發電機組,甚至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這就使得大規模大電廠的發電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大規模發電廠更加便于管理,小型的發電廠由于其分布較廣,而且偏僻,監管部分監督不到位就導致了這些小型發電廠私自關閉煙塵凈化裝置,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質的燃煤等問題的出現。針對大型的發電廠,我國的相關部門可以讓檢查人員進駐到發電廠內部,時刻監督著發電廠的運行,堅決做到不留死角的督查工作,這樣在嚴厲的規章制度和檢查人員面前,發電企業的違規行為將會受到遏制。我國的發電行業將小規模火力發電機組逐步裁撤,分期分批次將高能耗、低產能、高污染的落后生產設備和老舊的生產工藝進行淘汰,鼓勵和提倡大規模的火力發電廠,并積極引入先進的發電設備,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力爭達到用少量的煤炭發出更多的電能,并且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二)提高電力工業的煙氣脫硫功能。近年來,我國的二氧化硫污染相當嚴重,已經成為世界上二氧化硫污染嚴重的國家之一。二氧化硫的大規模排放將會導致酸雨的形成,而火力發電廠的煤炭燃燒是我國二氧化硫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對火力發電企業進行煙氣脫硫進行控制,對于緩解我國當下的環境狀況,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質量有積極意義。在火力發電的煙氣脫硫技術上,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并相應研究出了利用活性炭,爐內噴鈣或者石灰石流化床等降低火力發電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含量。但是,由于當時的技術手段并不成熟,也考慮到經濟性影響,這些脫硫技術并沒有在火力發電廠中利用實施。為了控制大氣環境的日益惡化,我國又從國外進口了集中先進的設備投入到火力發電廠的煙氣脫硫環節中,并取得了可觀的效果,此舉為我國的大規模火電燃煤煙塵脫硫工程打開了新的篇章。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我國也開始了自主研發,不論是高等院校還是相關的科研單位都受到了政府和教育部的鼓勵與支持,大量的人力、物力都被投入到煙塵脫硫技術的研發當中。在火力燃煤發電行業中,煙塵脫硫技術是必須的,但是,針對這個問題我們不能死板對待,火力燃煤中,燃煤的質量也會對煙塵中的二氧化硫含量產生直接的影響。劣質燃煤中的有害物質含量較高,經過燃燒之后會釋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含鉛化合物等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煙氣。所以,在我國火力燃煤機組提高煙塵脫硫技術的同時,應該對燃煤的質量也進行控制,這樣就會使的煙塵脫硫技術事半功倍,取得更好的使用效果。
(三)擴大清潔能源規模,減少煤炭使用量。通過對小規模火力發電廠的控制,將火力發電企業進行集中管理,可以提高火力發電行業的管理水平,以及改進火力發電廠的設備使用,另外,結合先進的煙氣脫硫技術,火力發電的污染物排放將被控制到合適的水平。但是,只要是火力發電就避免不了燃煤和污染物的排放,所以我們應該改變發電思路,開辟新的電力產生方式,構建一種更加環保、更加高效、更加持久的電力供應模式。清潔能源也就是所謂的綠色能源,通常是指在提供人們生活生產使用能源的同時不排放污染物,清潔能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可再生能源指的是能源提供的原材料是可以自然再生的,例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潮汐等,這些可再生能源有著用之不竭的特點,而且在使用過程中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在目前,可再生能源得到了我國在內的很多國家的大力推崇。目前,這幾種可再生能源都已經運用到了發電行業,其中水力發電、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的應用最為廣泛,我國的水利發電總裝機容量已經突破1億大關,躍居世界第一,例如我國的三峽水利發電工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在我國也得到了大規模發展,在河北張家口建立的風光儲新能源發電基地主要就是利用了張家口優良的風能資源和太陽能資源。
三、結語
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電力能源作為支撐,而我國的電能主要通過火力發電的方式提供,能耗較大,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在低碳經濟模式下,我國電力行業必須重新考慮自身的發展狀況。本文對低碳經濟背景下電力行業節能減排的路徑進行了分析,認為電力行業應該從鼓勵大型火力發電企業、提高電力工業的煙氣脫硫功能、擴大清潔能源規模,減少煤炭使用量三方面進行節能減排。
參考文獻:
[1]康重慶,陳啟鑫,夏清.低碳電力技術的研究展望[J].電網技術,2009,33(2):1~7
[2]林伯強.低碳經濟下的電力發展思路[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9,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