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傷感七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看別人,看的好清楚,看自己,卻好模糊。
2、彼此不聯絡,以后更快樂。
3、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段無法忘懷,一段刻骨銘心
4、在這空空的懷里,擁有了一切,沒了心。
5、萬惡的新社會啊,怎么就沒有包辦婚姻了,害我今天還單身啊!
6、我等到了七夕,卻沒有等到你。
7、七夕怎么了,給它臉它就是七夕,不給它臉充其量就是個禮拜四。
8、當意識到一顆鉆石比一顆玻璃珠貴重時,你已經可悲地長大了。
9、我不怕我不能過情人節,但我怕我喜歡的那個人和別人過情人節!
10、剛接到通知:七夕已婚和正戀愛的男女正常上班,單身的童鞋放假一天。
11、慢慢的,長大了,卻感覺變沉默了,()懂得多了,卻不快樂了。
12、好久不見,十分想念。
13、如果你因為是七夕情人節沒人愛你疼你陪你而傷心,那么你只需牢牢記住:除了七夕外的每一天——同樣也沒人愛你陪你。
14、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結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還長得很。
煙酒危害健康,遲到的認識
據說我國明末的方以智對吸煙曾有久服則肺焦、諸煙多不效”之說,而更早些的英皇詹姆士一世亦有勸喻禁煙之舉,但人們對于煙酒對健康的影響,仍然缺乏足夠的認識。當然,彼時生產力低下,對民眾健康的威脅更多的恐怕還是饑餓或營養不良,加上傳染病流行,人的壽命短暫,煙酒之害往往并不明顯。
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煙酒對人類健康的危害逐步顯露。1961年,英國皇家內科學會提出“吸煙有害健康”;次年,美國衛生部白皮書,倡導人們戒煙,是近代認識吸煙危害的開端。認識過度飲酒可引起肝硬化,大約也早不了多少。不過對一般民眾而言,煙是吸到肺里去的,吸煙的人又常有咳嗽、吐痰之事,故“傷肺”的說法比較容易接受;喝醉酒腦子糊涂了,但睡一覺就醒過來了,而酒是喝到胃里、吸收到肝的,所以說“傷肝”也容易理解。
吸煙的危害不僅在于傷肺
煙吸到肺里,肺固然首當其沖,但煙霧中的許多有害物質是要被吸收進血液的,且會隨血液循環而禍害全身。同樣,酒精在肝臟中會演化為一種毒性物質乙醛,如不能進一步演化為乙酸,進而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則乙醛亦不止損肝,而是會隨血液循環而損害其他器官。
吸煙可引發肺癌,已勿庸置疑。其實又何止肺癌,吸煙者喉癌、食管癌、膀胱癌以及肝癌的發病率皆高于不吸煙者。近年的研究還注意到,胰腺癌亦可能與吸煙有關。而吸煙引發心腦血管病,往往就較少引起重視了。
心腦血管病的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是因脂類物質沉積在動脈血管中所致。其實,脂類物質在血管中隨著血液流動,一般并不易沉淀下來,但動脈血管壁最里面的一層(血管內皮)如果受到了損傷,猶如公路損壞,汽車便會拋錨一樣,血液中所含的過多的脂類物質便會停滯下來,甚至鉆入血管壁中安營扎寨,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高齡、高血壓、人體內的一些“非特異性炎癥”都會損傷血管內皮,促成動脈粥樣硬化。
關鍵詞:容檢測;交流法;運算放大器;A/D轉換器
引言
有多種測量電容的方法。但只有運算電容法適合自動在線測量。應用中使用較多的有直流充放電法和交流法。
從信號處理過程來看,充放電法與交流法并無本質區別。
充放電法的信號處理流程如圖1。
交流法的信號處理流程如圖2。
因此,可以將兩個電路統一起來。信號流程圖如圖3。
相控整流電路對輸入噪聲信號的頻譜產生搬移的作用。低頻噪聲成分被搬移到高頻段,高頻噪聲成分被搬移到低頻段。
相控整流輸出的信號將被送入到低通濾波器中處理。輸出噪聲信號中的高頻成分將被濾除掉。因此,相控整流電路輸入信號中的低頻噪聲不會對最終測量結果產生影響。而(2n-1)fc附近的噪聲將被搬移到低頻出,影響最終測量結果。
為使測量電路有較高的分辨率,應使輸入到相控整流電路的信號有較大的幅度,并有較高的信噪比。
前級放大電路,不但將信號放大,同時也引入了噪聲。放大電路引入的噪聲是由放大電路本身決定的。信號經過一級處理電路后,將加入固定幅度的噪聲。因此,在輸出信號幅度一定時,信號的信噪比與信號的平均值成正比。
充放電法,在施加方波激勵時,交流放大輸出的是窄脈沖,信號占空比很低。因此,信噪比也很低。其次,放大脈沖信號要較大的帶寬,高次諧波兩側的噪聲也將被相控整流器搬移到低頻段,加大了低頻噪聲。
交流法,使用單頻率正弦信號作為激勵。信號平均值大,因而能得到較高的輸出信噪比。同時,由于所處理的信號為單一頻率正弦信號,可以使用窄帶帶通放大器,減小放大器引入的噪聲,進一步輸出信號的信噪比。
交流法測量變換電路可以得到更高的分辨率。而電路結構并不會比充放電法復雜。因此選用交流激勵信號來構成本測量系統。
激勵電路設計
激勵電路輸出固定頻率的正弦波。要求正弦波頻率、幅度、相位恒定,便于同后級相控整流驅動信號同步,便于在大范圍內調整與相控整流驅動信號的相對相位。
本設計中,使用高精度、低噪聲基準穩壓源保證生成的脈沖信號幅度的穩定。使用溫補振蕩器產生高頻高穩定度的信號,通過分頻得高頻率穩定度、低相位抖動的到控制信號。然后經過帶通濾波放大得到激勵信號輸出。
電壓基準源的選擇
理想的電壓基準源應該是內阻為零,不論電流是流進去還是流出來,都應當保持輸出電壓恒定。內阻為零的基準源是不存在的,然而內阻只有毫歐數量級的基準源是可以做得到的。基準源的工作原理、參數和選擇方法,對于系統設計是一個頗為重要的因素。
基準源的類型
基準源主要有齊納二極管、埋入式齊納二極管和帶隙電壓基準三種。它們都可以設計成兩端并聯式電路或者三端串聯式電路。
齊納二極管是工作在反向偏置的二極管,需要一個串聯的限流電阻。在要求高精度和低功耗的情況下,齊納二極管通常是不適合的。
埋入式齊納二極管集成基準的噪聲比帶隙式的低,長期穩定型好,溫漂小。但是輸出電壓高,大約為6~7V,需要較高的供電電壓。
帶隙式基準的輸出電壓可以低至IV。現已經有1.235V,1.25V,2.048V,2.5V,4.096V,5V的器件。
電壓基準源的選擇
選擇電壓基準源時,應當針對系統的要求,綜合考慮電壓基準源的技術指標。電壓基準源的技術指標很多,主要的指標是:初始精度、輸出電壓溫度漂移、提供電流以及吸入電流的能力、靜態電流、長期穩定性、輸出電壓溫度遲滯、噪聲等。
噪音是無法補償的誤差,因而基準源的噪音應當低。
輸出電壓溫度遲滯現象(THYS)也是一個不能修正的誤差。THYS是25℃溫度下,由于溫度從熱到冷,然后從冷到熱變化時引起的輸出電壓的變化。它的幅度與溫度變化的大小成正比。在很多情況下,THYS誤差是不重復的,它與電路設計及封裝有關。
溫度漂移通常是可以修正的誤差,因為它是可重復的。高分辨率系統都需要補償。對一個5V系統。如果要求在整個商用溫度范圍(0~70℃,以25"C為基準點)保持±1LSB。如果基準源的漂移為lppm/℃,V=lppm/℃×5V×45℃=225uV。因此lppm℃的性能僅適用于整個商用溫度范圍內的14位系統。常用器件的溫度漂移性能為lppmFC到100ppm/℃
長期穩定性(LTS)給出了某一種封裝或某類器件中潛在的硅片應力或離子遷移的程度。注意在溫度和濕度處在極端狀態下,電路板清潔度對此參數有很大的影響。還要注意LTS僅在25℃基準溫度下有效。
電壓基準源流出和吸入電流的能力是另一個重要參數。大多數應用只需要基準源對負載供出電流。許多基準源不能吸入電流。還需注意基準源的帶負載能力。
高性能基準電壓源―LTZl000
LTZl000和LTZl000A是一個具有極高穩定性的,帶有溫度補償的參考電壓源。輸出電壓為7V;溫度漂移0.05ppm/℃;低頻噪聲1.2u.Vp-p長期穩定性2u.V/kHr。
一個典型的應用如圖4。
電壓基準源的緩沖放大
在這個環節著重考慮運算放大器的失調電壓溫度漂移和放大器的低頻噪聲。
LTCl250是一個高性能低噪聲,零溫度漂移運算放大器。O.1Hz~lHz等效輸入噪聲0.75u.Vp-p溫度漂移±0.01uV/℃
脈沖形成
脈沖形成的電路原理如圖5。
當開關s閉合時,運算放大器同相輸入端接地,電阻R2并聯在輸入信號源與地之間,可將其忽略掉。則此時放大器為單位增益反相放大器。
當開關s斷開時,由于運算放大器輸入端阻抗很高。電阻R2上的電壓降近似等于零,R2可以近似等效為短路。同時由于放大器兩輸入端虛短的特性,流過電阻R1的電流等于零。因此,R1可以等效為去掉。此時放大器為單位增益同相放大器。
脈沖信號的形成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
Uaw=Uin?Gc
輸入信號為電壓為5V,并帶有噪聲的直流信號。
可見,輸出信號中含有基波和奇次諧波。濾除掉高次諧波即得到所需的單一頻率正弦激勵信號。正弦信號的幅度由基準電壓源決定,頻率由控制脈沖決定。
在這個環節,放大器處理的時交流信號,同時信號幅度較大,需要著重考慮的指標有:噪聲電壓密度,頻率響應特性,輸出電壓擺率。激勵環節最終輸出的信號將作用在電容(傳感器)上,低頻信號將被濾除掉。同時放大器的增益很小。因此,放大器的輸入失調電壓,失調電流,低頻噪聲等參數可以不考慮。
放大器選用LTl128。LTl128是一個單位增益穩定的低噪聲運算放大器。等效輸入電壓噪聲密度最大值為1.1nV/Hz。增益帶寬積不小于13MHz。輸出電壓擺率5V/us。
在這里輸出電壓擺率要求不小于
Vref×4/π×2πf。如果取正弦信號頻率為500KHz,則要求放大器的輸出電壓擺率不小于3 0V/us。遠遠高于LTll28的能力。這個問題采用下面的技術解決。
電路中的開關使用一個N溝道MOSFET來實現。
大輸出電壓擺幅放大技術―運算放大器復合
在這個環節要求運算放大器的等效輸入噪聲要盡量小,輸出電壓擺幅、擺率要大,并且大信號開環增益要大。低噪聲高性能運算放大器都不能很好的滿足要求。而這幾項指標中,噪聲性能是無法通過補償改善的。通過增加一個高速的輸出驅動級(如圖6)可以提高低噪聲放大器的輸出電壓擺率。
在輸出級放大器A2的選取上要考慮輸出電壓擺率要大,放大器帶寬要高,頻率響應中相位移動要小。運算放大器A2在設計通頻帶內的相移要小于A1在此范圍內的相位裕量值。
王阿姨今年65歲,最近一直牙痛,去醫院口腔科看病以后,醫生為她處方了抗生素阿莫西林,要求她連續服用兩個星期。回到家中后,王阿姨仔細看了看藥物說明書,發現阿莫西林會引起肝功能損害、血清轉氨酶輕度升高。對此,她非常猶豫。原來十余年前,王阿姨曾患過急性肝炎。她擔心,此次服用阿莫西林會再次加重她的肝臟損害。
阿莫西林是一種青霉素類廣譜β-內酰胺類抗生素,殺菌作用強,穿透細胞壁的能力也強,且在胃腸道吸收好,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口服抗生素之一。臨床證實,阿莫西林常見的副作用一般比較輕微,包括蕁麻疹、皮疹、腹瀉、白細胞減少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阿莫西林還有可能造成肝腎功能損害,特別是老年患者,若長期服用阿莫西林有可能引起肝損傷。
用量過大、時間過長:引起藥物性肝損傷
研究表明,臨床上的藥物性肝損傷約一半由抗生素所引起,其中尤以阿莫西林和頭孢類抗生素為甚。肝臟是人體服用藥物后濃集、轉化、代謝的主要器官,藥物由胃腸吸收后即進入肝臟,在肝內的濃度較血液及其他器官中高。當服用阿莫西林的用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或患者原本就有肝功能異常時,藥物可通過多種生理化學途徑對肝臟造成傷害,嚴重的會造成部分肝細胞壞死,出現黃疸、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等。老年患者由于機體抵抗力下降,在牙科疾病、慢性支氣管炎等情況下可能會進行一周或二周以上甚至更長時間的抗生素治療。而阿莫西林又是應用最廣泛的青霉素類抗生素,如果應用不當,或者沒有進行有效監測,就有可能引起藥物性肝損傷。事實上,每年均有大量阿莫西林造成的肝損害病例報道。
臨床表現:與病毒性肝炎相似
阿莫西林引起的藥物性肝炎的臨床表現與病毒性肝炎相似,有時可被誤診,因此,患者的病史十分重要,如在發病前曾服用過阿莫西林。臨床上,除了肝炎常見的乏力、納呆、右側肋部不適諸癥之外,部分病例伴有皮疹、瘙癢,周圍血液中嗜酸性細胞增多(計數大于5%)等;有的伴有發熱,不同程度的黃疸;少數患者還可發生其他器官如心、肺、腎等的病變。
目前,對于阿莫西林引起的肝損傷,還沒有特異性診斷指標和絕對診斷標準,醫生診斷時會尋找藥物反應的陽性特征以排除其他疾病,病情危重時,醫生還會活檢肝組織用以評估。一般,肝功能檢查以膽紅素和轉氨酶(包括谷丙轉氨酶或谷草轉氨酶)升高為主。
老年人:長期使用時需監測肝功能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減退,在長期服用阿莫西林時要特別注意監測肝臟功能,尤其是既往罹患過肝臟疾病的老年患者,由于肝細胞病變、肝臟功能減退,長期服用阿莫西林后,容易誘發藥物性肝炎發生,更需要監測肝臟功能。建議上述人群到醫院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生說明肝病情況,供醫務人員參考。另外,由于纖維類食物會影響阿莫西林的吸收,降低藥效。因此,在服用阿莫西林期間,盡量避免吃燕麥、芹菜、胡蘿卜等高纖維素食品。
一旦藥物性肝損傷診斷確立,應立即停用阿莫西林,并注意觀察病情改善程度。一般情況下,阿莫西林引起的肝損傷恢復良好,但也有一些患者在停藥后幾周內病情仍可繼續加重,甚至需要數月時間才能康復。此時,患者應臥床休息,醫生會給予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維生素類等全身支持療法,有時醫生還會采用中醫藥護肝治療。
總之,對于大部分老年患者而言,阿莫西林是一種非常有效、安全的抗菌藥物,因此,老年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以減少傷害,維護身體健康。
【關鍵詞】 肝癌; 海藻酸鈉; 肝動脈化療栓塞術; 肝功能; 并發癥
原發性肝癌(PHC)是我國消化道常見的腫瘤,中國的肝癌最新年發病及死亡病例數均超過全球平均的50%,分別為中國惡性腫瘤的第2、3位[1-2]。肝動脈插管灌注化療栓塞術(TACE)是目前公認的中晚期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也有肝動脈灌注化療治療、射頻消融術、放射性粒子植合恩度等治療辦法[3-5]。目前栓塞劑常用的是碘化油,臨床使用的也有海藻酸鈉、PVA顆粒等。因局部高濃度化療藥物、血管栓塞的影響,多數TACE患者術后會出現肝功能損傷、腹痛、腹脹、發熱、飲食差、睡眠差、骨髓抑制反應、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6]。本文主要討論海藻酸鈉-TACE術后,患者血液肝功檢查、肝功能Child分級及并發癥情況,評價其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就診于本院的符合條件的21例原發性肝癌患者,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齡28~73歲,中位年齡50歲;單個腫瘤9例,多個腫瘤11例;腫塊位于右葉12例,
左葉7例,兩葉均有2例;合并門脈癌栓2例,
4例合并高血壓病,1例合并糖尿病。入選標準:(1)符合現代腫瘤學肝癌的診斷標準[3];(2)患者Karnofsky評分>60分;(3)預計生存期大于3個月;(4)治療期間不接受其他治療;(5)患者本人愿意接受本治療方法。本研究已經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TACE術,采用Seldinger方法穿刺股動脈,成功后置入動脈鞘,再置入導管,選擇或超選擇至肝癌的供血動脈(如存在血管變異,或者靶血管較細等因素致使導管甚至超微導管無法超選進靶血管時,將導管至于肝固有動脈);先灌注化療藥物,再將吡柔比星、海藻酸鈉和造影劑制成混合液,進行血管栓塞。術前常規給予地塞米松及昂丹司瓊對癥處理,術后臥床、右下肢伸直24 h,禁食水2 h,術后均給予保肝、免疫、液體支持治療。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液肝功檢查 記錄術前及術后第5天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直接膽紅素(DBIL)、間接膽紅素(IBIL)、白蛋白(ALB)的值。
1.3.2 術后并發癥 記錄術后所出現的各種并發癥,求出并發癥發生率。
1.3.3 肝功能Child分級 用Child-Pugh分級標準評價術前及術后第5天肝功能,進行分級,將術前術后的肝功能不同分級進行比較。
1.3.4 術后并發癥與術前肝功能Child分級的關系 記錄術后出現各種并發癥的例數,按術前肝功能Child不同分級分組,得出各組的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或秩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和確切概率法,以P
2 結果
2.1 患者手術前后血液肝功檢查比較 本研究顯示,術后第5天,患者的ALT、AST較術前均升高(P
2.2 術后并發癥比較 術后并發癥主要為發熱和肝區疼痛,分別占90.4%(19/21)和76.2%(16/21),其次為乏力(11例,52.4%)、惡心(9例,42.9%),其余并發癥依次為腹脹(3例,14.3%)、腹腔積液(2例,9.6%)、嘔吐(1例,4.8%)、感染(1例,4.8%)。
2.3 肝功能Child分級比較 患者術前Child A級11例,B級10例,術后A級7例,B級11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4 術后并發癥與術前肝功能Child分級的關系 術后肝功能Child A和Child B級患者均容易出現發熱、肝區疼痛,肝功能Child B級患者術后更容易出現乏力(P
3 討論
肝癌早期診斷困難,目前有多種腫瘤標記物可用于早期診斷肝癌[8-10]。就診的肝癌患者約80%患者采用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治療,目前常用的栓塞劑為碘化油,因其為短效栓塞劑,其療效時間較短,患者需多次反復進行。因此,國際衛生組織(WHO)將尋找肝癌的新的方法列為亟待解決的重大研究課題[11]。海藻酸鈉微球(KMG)是一種新型的栓塞劑,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組織相容性,其材料安全、無毒[12],3~6個月逐漸以分子脫鏈的形式無毒降解消失,最終降解產物為無毒的不參加機體代謝的多糖隨尿液排出,可重復進行栓塞治療[13]。
肝功能損害手術后較普遍[14]。目前對于以海藻酸鈉微球為基礎的TACE治療肝癌引起的肝損傷,報道不多,是本文討論的重點。本研究顯示,海藻酸鈉-TACE術后第5天患者的ALT、AST較術前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50%肝臟體積時應分次、分節段栓塞,先栓塞腫瘤主要供血動脈[16]。
海藻酸鈉-TACE的并發癥臨床常見的有發熱、肝區疼痛、腹脹、惡心、嘔吐、乏力、腹腔積液、感染等[17]。本研究中患者發熱、肝區疼痛、乏力、惡心發生率分別為90.4%、76.2%、52.4%、42.9%。發熱的原因主要為腫瘤的局部缺血壞死、栓塞物刺激、壞死炎性細胞釋放致熱物質[18-19]。腹痛多數是由于栓塞化療后,肝臟水腫,肝被膜張力增大所致,或栓塞后腫瘤區疼痛[20]。
本研究存在許多不足,觀察病例數較小,樣本的代表性相對較差;隨訪時間為海藻酸鈉-TACE術后5 d,為早期不良反應,沒有對遠期不良反應進行觀察;手術為不同醫生進行操作,可能存在操作者偏倚。但是,目前對于海藻酸鈉-TACE早期肝功能損傷的研究較少,作為基礎性資料,也有一定意義。
總之,海藻酸鈉-TACE術后有一定程度的肝損傷,但不會導致肝功能Child分級下降,并發癥輕,安全性高。
參考文獻
[1] Jemal A,Bray F,Center M M,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1,61(2):69-90.
[2] Ferlay J,Shin H R,Bray F,et al.Estimates of worldwide burden of cancer in 2008:GLOBOCAN 2008[J].Int J cancer,2010,127(20):2893-2897
[3]鄭驚雷,梁力建,王在國,等.肝動脈灌注化療抑制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1-3.
[4]曾智明,朱廣志.CT引導下射頻消融術治療肝癌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6):24-26.
[5]朱瑩,張麗娟.放射性粒子植合恩度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8):1-3.
[6]黃伍奎,樊喜文,楊樹法,等.金龍膠囊減少肝癌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的臨床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13,40(3):157-160.
[7]湯釗猷.現代腫瘤學[M].2版.上海: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2000:735-774.
[8]高艷麗,劉曉華,趙衍江,等.腫瘤標志物檢測肝癌血清的陽性率與臨床意義[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94-95.
[9]于仁波,高嗣寶,王青民.腫瘤標志物CA125Ⅱ、CA199測定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8):85-86.
[10]聶鳳英,鞏雅麗.血清AFU活性檢測在早期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2):109-110.
[11] Eroglu M,Hurkan Kursaklioglu H,Misirli Y,et al.
Chitosan-coated alginate microspheres for embolization and chemoembolization:In vivo studies[J].Microencapsul,2013,23(5):367.
[12]李彥豪.實用介入診療技術圖解[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l-8.
[13]賀紅衛,吳中學,龐琦,等.非粘附性栓塞材料栓塞治療腦動靜脈畸形療效的臨床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44(3):3102-3151.
[14]譚娜.肝癌肝切除術后護理中不同進食時間對患者肝功能指標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31):98-100.
[15]張志國,盧桂龍,宋春青,等.海藻酸鈉微球在中晚期原發性肝癌TACE 治療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學,2015,25(10):1089-1092.
[16]張躍偉,李闖,唐榮彬,等.明膠海綿微粒化療栓塞巨塊型肝癌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09,l5(29):577-588.
[17]張靜.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28):60-61.
[18]劉丹,王鵬程,齊憲榮,等.多柔比星海藻酸鈉微球體內肝動脈栓塞的藥代動力學和評價[J].藥學學報,2006,41(8):778-783.
[19] Ko G Y,Sung K B,Yoon H K,et al.Preoperative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with a new liquid embolicagent[J].Radiology,2003,227(4):40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