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感情文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四川省會理縣第一職業中學 四川 涼山 615000)
摘 要:用人物的性格來分析文章的情感,各種不同的性格形成不同的文章。
關鍵詞:性格;情感;快樂;命運
古語云:“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就是說一個人的行為,性格會決定人的命運。柳宗元,范仲淹,歐陽修,袁宏道就是這樣的典范。我就從八年級下冊《小石潭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滿井游記》談起。
柳宗元,范仲淹,歐陽修三人有著相似的經歷,寫這幾篇文章時都遭到貶謫。柳宗元因為政治改革失敗被貶;范仲淹因為屢次進言,得罪權貴而被貶;歐陽修因為替范仲淹等人辯護而遭貶。三人卻都因為貶謫而成就了自己的不同性格,進而有了不同的感受。只有袁宏道是應哥哥之命做著一個閑職的京官。四人面對美景是有著不同的感受的,進而寫出了情感,處事態度迥異的文章,卻讓我們得以享受這千古美文。
《小石潭記》永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所有的景物“篁竹,”“水”,“石”,“青樹”,“翠蔓”全是冷色調的系列,就是心情好的人也會感到清幽,何況是多災多難的柳宗元。故而發出“凄神寒骨,悄愴憂邃”的語句。柳宗元無時無刻不把“貶”字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這是一個情緒型性格的人,所有言行舉止易受情緒的影響。景隨情遷,情景交融,即使有片刻的歡愉也終究被愁苦所控制,孤凄悲涼之氣躍然紙上。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對眼前之景一筆帶過,而對人生中的大喜大悲進行細致刻畫。縱論后得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結論。范仲淹是一個意志型性格的人,有較強的意志。所以他不重眼前的得失,有長遠的眼光。同時生活態度積極向上,還主動以這樣的心態影響人,安慰人。對于“貶”他是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而憂其君”來對待。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發奮圖強,然后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歐陽修的性格是最值得欣賞的,《醉翁亭記》便是最好的表現。如果做比較的話歐陽修是古代現實版的老頑童。這種理智型性格的人用理智來支配和控制自己。全文除了醉就是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山水之樂,宴酣之樂,樂人之樂。把游玩觀賞之樂融入到宴飲之中,全然是一副太平祥和之氣。景物變化,片語傳神,歐陽修縱情山水是在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前提下,跟百姓一起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貶”字根本沒有存在于胸中,所以無悲傷,沒有無奈,境界當然又高了一層。
關鍵詞:積累 情感 素養
“情動于衷而發于言”,情感世界是人類活動中的最生動、最集中的表現。作文是對生活的寫照,同樣講究一個“情”字,不管寫什么內容,都要求有真情實感、真實的體現。如何讓學生以情作文,以情動人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個值得探討的重要問題。
在作文教學中,常常見到“情感的偽化”:如虛情假意的“淺吟輕唱”,空話連篇的“文字泡沫”,全然不見少年出乎自然的純真和本該屬于他們這個年齡的獨特體驗,字里行間“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個真實的自我。對此,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調動學生作文時的真情?要努力培養真誠性,就是要把過去作文中教學雙方“合謀作偽”的現象堅決予以摒棄,要讓學生養成“說真話,寫自己”的作文意識。葉圣陶先生曾這樣說過:“假若有所表白,這當是有關于人間事情的,則必須合于世理的真實,切乎生活的狀況;假若有所感興,這當是傾吐不舒快的,則必須本于內心的郁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種要求可以稱為‘求誠’。”他還對“求誠”作了具體的界定:“從原材料講,要說真實的,深厚的,不說那些不可征驗、浮游無著的話;從寫作講,要說誠懇的、嚴肅的,不取那些油滑、輕薄、卑鄙的態度。”這就徹底去掉了作文中的虛假浮夸之風,既有利于寫出真實之文,也有利于培養真誠之人。須知“求真”之心乃是一切教育之所以能有成效的基礎。
在新課程標準中對寫作教學也提出了同樣要求,強調“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如今,這應該是明智之舉和療疾之藥。
1 以周記為起點,打開學生的情感世界
心理研究表明:寬松、民主和諧的氣氛,能使學生產生親和力和積極的情感。周記,顧名思義是一周記事,是學生個體情感和體驗的表達,是學生與教師勾通的渠道,一般來說寫作心靈處于自由的狀態,這一種狀態如果受到一點干涉,就會敏感的關閉。通過周記談心,就不一樣,因為談心時大家的心靈都處于同一種放松狀態,它能創設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讓學生自由地表達真實。
只要心靈之窗打開了,你就可以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誘發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較為穩定的情感素質,形成體驗——積累——打磨——升華——再體驗——再積累——再打磨——再升華的良性循環,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并有意識地用豐富的感情去喚起、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是“雙贏”的:一方面可以了解學生心理,接近學生,培養與學生之間的感情;同時學生個體方式成長的愉快和滿足,會積沉下來,在作文中不時表露。
2 加強歷史文化學習,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
文化的沉淀,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歷史長河里流淌至今依舊熠熠發光的金子,是一個民族情感的長廊:如明月、霜露、白發、杜鵑等融合的鄉愁,如陽光、春天、鶯啼、燕語等組成的希望,如梅、蘭、菊、竹等體現的氣節……這些傳統的氤氳、美妙的意境對于積累學生情感作用很大。
除此之外,一個人名垂至今,為我們提供了教材,那一個個鮮活的學習楷模:如婉約中透出英氣的李清照、意氣豪邁又濃郁冷峭的陸游、身經亂世仍關心天下寒士的杜甫……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
讓歷史文化來影響學生的認知規律,很多教師覺得這樣會讓作文教學失去“主心骨”,會讓學生在歷史的淹沒、文化的陰影中失去自己的聲音,實踐證明:不會。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是思想活躍的時候,個性的張顯、生命的活力注定他們不會在歷史洪流中流失,而往往能擷取一瓢或與之交流、暢談。因為在對待這些內容的時候,他們不是簡單的抄襲、搬用、套用,而是在引用的基礎上,加深理解,是在雄渾的歷史文化支撐下找自己的路:如有的學生為了弄清《詩經》中黃河的清濁,翻找史料,如學生將賦比興的寫作手法與現代的表達手法進行區別……歷史折射出的光輝經過學生敏感的心靈過濾,散發出的文學底蘊深沉而有內涵。
3 精心創設條件,多途徑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盡可能多的情感教育,就能豐富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其情感的積淀,從而達到積多于內而后能發于外,直至流之于筆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利用教材進行情感教育。初中語文教材中就包含有豐富的情感個案:如《背影》中父親表現出的感人肺腑的一幕幕令人難以忘懷;如《岳陽樓記》中范仲淹“心憂天下”的愛國情懷讓人嘆惋;《曹劌論戰》中曹劌非凡的戰略思想和卓越的軍事見解令人嘆服。
其次,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在實踐中進行情感教育。用海嘯的圖片來引導他們體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賽”來感受親情的可貴;用美妙的花草來勾起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用社會中黑暗的一面讓他們理解正義,激發他們對光明的渴望。
當然這些圖片或影片也不僅僅為了看而看,結合詩句和成語來加深學生的理解。那么學生對生命、對社會、對人類的關注和理解就不會限于生硬的文字。
4 教師真情體現,促進學生思維擴展?
這是我去某所中學聽課得到的收獲。當時那個老師所舉的事例是他自己七十年代的經歷,但是他就是把這個平易的事例與“如何選材”這一個寫作方法天衣無縫的連在了一起,并不漏痕跡的伸展開,談到如何把握文體,如何縮小范圍等。20分鐘課程就在這個老教師煽情的故事和學生激情的回應中過去。令我暗暗佩服。我想,我如果在這個班,一定不會為思路展不開而擔心。
畢竟,能“切問而近思”的人并不多,平凡而真實的生活感受,經過老師濃縮提煉,正值有穿透力和心靈輻射的效果,運用起來就能克服寫作中常見的抒情議論空洞疲軟,獲得自然貼切的效果,而這些感受對于學生卻是一種別樣的感受。只要學生能抓住向他們襲來的,由一個小人物、一樁小事情、一幅畫而產生的真情實感,抓住像一根扎到心頭的長針,像一陣奔涌而來的怒潮,讓學生用最真切、最簡練的文字,指出心尖上的那一霎驚惶。
真情在作文中滲透,作文在真情中升華。只要教者有心,在語文課堂里,以作文教學為載體,真情教育得到的將是實實在在的落實。學生在作文教學中得到愛國情、責任感、革命英雄主義、愛父母、愛他人等情感錘煉,最終成就了一顆顆善良的心。可以預想,在有意識、有計劃的訓練實踐下,學生將形成穩定的情感素質,而穩定的情感素質將又會極大地促進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逐漸讓學生養成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做真人的習慣,真正讓學生在筆尖下流露出自己的真情。
參考文獻
[關鍵詞]情感 教育 班主任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4)08-0157-01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信任和尊重,這是一個人保持愉快心境和旺盛熱情的需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感覺到,師生雙方的互動情感關系是學生最終取得學業成功、教師最終實現教育成功的關鍵,所以我的教育理念是“以情育人”。
一、情感的作用
師生的情感對于學生的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情感具有調節教師自身行為的功能。師生間真摯的感情,可以激發老師對教育工作的熱情,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有助于教師更深入的了解、關心、愛護學生,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情感還具有調節學生行為的功能。教師對學生的好壞,學生會相應的檢查自己的言行舉止,對自身的行為起到了調節的作用。通過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能夠逐漸理解和掌握一切人與人關系的總則和規范,陶冶學生情操,使其形成自覺的道德意識,從而萌發出熱愛人、熱愛人生的積極態度,為學生融洽地與人相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治班方略的依據
教師對學生的感情,是一種無私而又偉大的愛。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管理;沒有愛,就不可能掌握班級教育管理的主動權。如果師生感情好,那么教師表揚,學生認為是鼓勵;教師批評,學生認為是愛護。如果師生關系緊張,教師表揚時,學生認為是在哄人;教師批評時,學生認為是在整人。所以,只有我們真正心與心的溝通,才是實現教育管理目標最簡單的途徑,平等協調的師生關系是班級工作的支柱,是班集體形成的基礎,也是全班學生努力向上的動力。班主任只有真正做到熱愛、關心每個學生,才能真正建立起奮發向上、和諧發展的班集體。
三、在班級管理中,實施情感教育的途徑
(一)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了解愛
教師中流傳這樣的一句話:“要想知道這個班級的班主任是誰,一看學生就能猜到。”這正反映出班主任的“領頭羊”作用不可忽視。有些班主任喜歡在學生面前表現出“凜然不可侵犯”的“派頭”,從中體驗著自己的“尊嚴”。其實這并不是尊嚴,只是威嚴,真正的尊嚴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師在班級中要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從情感上親近他們,解除心理的隔閡,樹立起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其實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如上課時面對學生的問候,教師是充滿真誠之情的鞠躬;聽到明天氣溫驟降時,提醒在校住寢的學生“多穿一件衣服”;學生的生日,送上份誠摯的祝福;課余時間,與學生一起評論甚至爭論一下、世界杯以及劉翔、喬丹、筷子兄弟……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的獻給學生時,學生就不會把我們僅僅當做老師了。
(二)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懂得愛
我擔任的是職業學校的教師,有些學生由于在初中被老師“一刀切”,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我格外關注他們。幫助其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起制訂學習計劃,了解他們上課的表現,不定期的驗收階段學習成果并加以鼓勵。讓這些學生同樣感到,我的愛在他們身上也同樣存在。
當然,教師還必須及時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因勢利導,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因為我把自己的心交給了他們,所以我才能充分體會到他們的喜怒哀樂。記得有一次,我讓他們寫個學習情況總結,并把想對我說的話也寫出來,當我把信收上來慢慢地翻看時,才發現孩子們已經把我當做了他們的知己、朋友,信里寫了一些不愿意和自己父母說的話,還要求我給他們保密,我深深地為孩子們的真誠所打動。我想,正是我這份真摯的愛心,使我能在孩子們的天空中飛翔,與他們一同奏出和諧的韻律。
(三)和學生一起“玩”,在活動中讓學生真實地體驗愛
針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我采取了不同的交流方式:
對于家長比較溺愛、平時不喜歡與家長溝通的學生,我帶領他們到孤兒院慰問孤兒,為孤兒表演編排的小節目,通過孤兒的身世,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珍貴。
對于平時沉默寡言、不喜歡與他人溝通的學生,針對其自身的優勢,協助其參加班級管理、技能比賽,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其交際能力。
在班級我還開展了演講、辯論、手抄報等語文課外活動,利用假期進行報刊、廣告、招牌用語的社會調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直接給學生推薦一些讀物,以此來引起學生對社會語言現象關注。增加了學生的實踐經驗和社會閱歷,讓學生時時處處主動活潑地學習,感受生活,感受生命,感受人的內涵。
在朱克曼家的谷倉里,快樂地生活著一群小動物。其中,小豬威爾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摯的友誼。然兒,一個丑陋的消息打破了谷倉的平靜:威爾伯未來的命運竟是成為熏肉火腿。作為一只豬,悲痛絕望的威爾伯似乎只能接受這個任人宰割的命運了,然兒,看似渺小的夏洛,卻在網上織出字,救了威爾伯的命。但這時,蜘蛛夏洛的生命卻已走到了盡頭!
這本《夏洛的網》,我看后很感動。尤其是夏洛的那句話:一只蜘蛛,一生只忙著捕捉和吃蒼蠅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你,也許可以提升一點我生命的價值,誰都知道人活著該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夏洛幫助了威爾伯,沒有向威爾伯討“謝謝”。讓我感動這真摯的友誼,夏洛的美好品質更讓我感動。在我們的生活里,有一種寶貴的財富叫友誼,它是用金錢買不到的。要是我們的人生里沒有朋友,沒有友誼,你將會是多么地孤獨呀!但是,威爾伯的一生卻是那么地幸福,因為它有一個成天陪伴它,而且為了救它而犧牲自己生命的朋友,威爾伯注定不會孤單。
這是一首關于生命、友情、愛與忠誠的贊歌!夏洛的話感人至深:“我感到很滿足,你今早在裁判場上的成功,在很小的程度上,也可以算是我的成功。你的將來沒危險了。你會無憂無慮地活下去的,威爾伯。現在沒什么能傷害你的了。這個秋天會變短,也會變冷。葉子們也會從樹上搖落的。圣誕節會來,然后就是飄飄的冬雪。你將活著看那個美麗的冰雪世界的,因為你對朱克曼有很重大的意義:他再也不會想傷害你了。冬天將過去,白天又會變長,草場池塘里的冰也會融化的。百靈鳥又會回來唱歌,青蛙也將醒來,又會吹起暖暖的風。所有的這些美麗的景色,所有的這些動聽的聲音,所有的這些好聞的氣味,都將等著你去欣賞呢,威伯——這個可愛的世界,這些珍貴的日子……”“你一直是我的朋友,這本身就是你對我最大的幫助。我為你織網,是因為我喜歡你。然而,生命的價值是什么,該怎么說呢?我們出生,我們短暫地活著,我們死亡。一只蜘蛛在一生中只忙碌著捕捉、吞食小飛蟲是毫無意義的。通過幫助你,我才可能試著在我的生命里找到一點價值。老天知道,每個人活著時總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才好吧”……
還有,文章中還寫道:在來過集市數以千計的人中,沒有一個人知道,一只蜘蛛曾經起過最重要的作用,在它死的時候,沒有誰陪在它身邊。讀了這段話,我似乎要落淚了,一只偉大的蜘蛛就這樣死去了,我感到悲傷。正如書的封面所寫:蜘蛛夏洛和小豬威爾伯的故事,讓千萬人落淚。
夏洛用蜘蛛絲編織了一張美麗的大網,這網既救了威爾伯的命,也喚起了每一個讀者心中無盡的溫情。讀完這本書我的眼眶再一次紅了,我體會到很多:愿世界充滿愛 ,用心去幫助身邊所有的事物。
【關鍵詞】 個性化全方位護理干預; 情緒障礙; 不穩定型心絞痛
doi:10.14033/ki.cfmr.2017.1.0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075-02
心絞痛屬于目前臨床上非常常見的心血管類疾病的一種,屬于一種綜合性疾病,如果病情突然發作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后果,使患者身心受到嚴重的危害,還有可能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1]。心絞痛在日常生活中突然發作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實施較為合理的護理服務,對于心絞痛疾病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使心臟惡性事件發生率降低[2-3]。本次對應用個性化全方位護理干預模式對伴隨出現情緒障礙的不穩定型心絞痛疾病的患者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伴隨出現情緒障礙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1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7例;心絞痛病史1~18年,平均(7.2±1.6)年;年齡44~87歲,平均(56.3±8.6)歲;情緒障礙出現時間1~19 d,平均(7.1±2.3) d;體重42~79 kg,平均(53.6±7.4)kg。觀察組中男26例,女15例;心絞痛病史1~16年,平均(7.1±1.3)年;年齡44~82歲,平均(56.8±8.3)歲;情緒障礙出現時間1~16 d,平均(7.5±2.7) d;體重44~79 kg,平均(53.2±7.8)kg。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心血管疾病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采用個性化全方位護理干預模式,具體措施包括。(1)肌肉放松法。按照“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背部、腰部、大腿、小腿、雙腳”的順序,對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肌肉放松治療,直到患者的身體有全身自然舒適感覺后為止,每天進行2次,每次進行20~30 min。(2)音樂療法。根據廣大患者的個人實際喜好,為其選擇適當的音樂, 每天早晚各進行1次治療,每次持續30 min,每次治療均應該帶上耳機,并保持閉目聆聽狀態。(3)飲食護理。根據患者的實際口味,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情況下,為其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日常飲食應該以清淡為基本原則,盡量不要使用高脂肪高膽固醇類食物。(4)心理干預。在入院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性評估,根據評估結果制定針對性心理干預模式,幫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平穩心態,使其能夠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疾病,接受治療。(5)健康指導。由專人負責對患者提供科學全面的健康指導,使患者對疾病有全面了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3 觀察指標
選擇兩組對治療期間的護理服務滿意度、干預前后SDS和SAS評分的改善幅度、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在住院治療期間出現的疾病相關不良反應等幾項內容作為觀察指標。SDS評分采用抑郁自評量表作為標準:53分以下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4]。SAS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作為標準:53分以下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焦慮,63~72分為中度焦慮,72分以上為重度焦慮[5]。滿意度評價方法:在不穩定型心絞痛疾病治療結束后,采用不記名打分方式,了解護理滿意度,滿分為100分。80分以上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其余為基本滿意[6]。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底柿弦月剩%)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為80.5%,觀察組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5.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干預前后SDS和SAS評分改善幅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前后SDS和SAS評分組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治療總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為(7.11±2.06)d,共住院接受治療(11.63±3.56)d;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心絞痛癥狀消失時間為(4.98±1.73)d,共住院接受治療(8.10±1.84)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疾病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6例發生疾病相關不良反應,觀察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1例發生疾病相關不良反應,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實際工作中,對于罹患心絞痛疾病的患者治療時,需要有意識的提高護理服務的水平,如果患者合并存在高危因素、每天沒有足夠的運動量、長期存在不良飲食習慣、具有一定的心理問題等幾種情況時,必須采用個性化全方位的護理服務措施對其M行干預。心絞痛在日常生活中突然發作的可能性較大,因此實施較為合理的護理服務,對于心絞痛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使心臟惡性事件發生率降低[7-8]。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實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通過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干預,使得患者能夠盡快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患者的預后更加理想,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情緒障礙,從而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為心肌梗死,從而使疾病治療效果得到充分保障,使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顯著提高[9-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治療期間接受個性化全方位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水平達到95.2%,明顯高于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的80.5%,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顏桂蘭,李國祥,茍欣,等.優質護理在微創治療膽總管結石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81-282.
[2]張艷,田歡歡,聶圣肖,等.出院患者對優質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0):29-30.
[3]任行琴.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合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5):191-192.
[4]吳崇厚.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情緒波動及自我控制力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雜志,2012,20(18):215-216.
[5]宋桂麗,黃文娟.優質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18(30):224-225.
[6]蘇婭,王絢璇,吳懇,等.社區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療效分市廳[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11):2060-2061.
[7]胡麗梅,葉柳花.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的恢復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0,24(2):111-112.
[8]朱蕓.護理干預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情緒影響的護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7):182-183.
[9]黃春鳳.優質護理干預在冠心病合并心紋痛患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22):270-271.